预期收益率的计算模型

2024-04-28

1. 预期收益率的计算模型

我们主要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为基础,结合套利定价模型来计算。首先一个概念是β值。它表明一项投资的风险程度:资产i的β值=资产i与市场投资组合的协方差/市场投资组合的方差市场投资组合与其自身的协方差就是市场投资组合的方差,因此市场投资组合的β值永远等于1,风险大于平均资产的投资β值大于1,反之小于1,无风险投资β值等于0。需要说明的是,在投资组合中,可能会有个别资产的收益率小于0,这说明,这项资产的投资回报率会小于无风险利率。一般来讲,要避免这样的投资项目,除非你已经很好到做到分散化。下面一个问题是单个资产的收益率:一项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与其β值线形相关: E(Ri)=Rf+βi[E(Rm)-Rf]其中: Rf:无风险收益率E(Rm):市场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βi: 投资i的β值。E(Rm)-Rf为投资组合的风险溢酬。整个投资组合的β值是投资组合中各资产β值的加权平均数,在不存在套利的情况下,资产收益率。对于多要素的情况:E(R)=Rf+∑βi[E(Ri)-Rf]其中,E(Ri): 要素i的β值为1而其它要素的β均为0的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首先确定一个可接受的收益率,即风险溢酬。风险溢酬衡量了一个投资者将其资产从无风险投资转移到一个平均的风险投资时所需要的额外收益。风险溢酬是你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减去无风险投资的收益率的差额。这个数字一般情况下要大于1才有意义,否则说明你的投资组合选择是有问题的。风险越高,所期望的风险溢酬就应该越大。 对于无风险收益率,一般是以政府长期债券的年利率为基础的。在美国等发达市场,有完善的股票市场作为参考依据。就目前我国的情况,从股票市场尚难得出一个合适的结论,结合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估计风险溢酬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预期收益率的计算模型

2. 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计算公式

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基本公式是:可以进一步的考虑,企业净收益的增加来源是什么?ROEt+1代表t+1期的净资产报酬率。所以上述模型可以表示为:而净资产报酬率ROE,可以根据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再分解为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等,所有这些参数都可以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得到,至于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可以根据CAPM模型或者是APT模型进行估算。

3. 收益计算公式


收益计算公式

4. 收益计算


5. 收益计算

收益计算也就是会计收益计算:它是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以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获得的销售收入,减去为实际销售收入所支出的成本得出的。收益计算结果就看本公司每月“利润分配表” “五、净利润(亏损以“-”号填列)”这项目栏。

收益计算

6. 收益计算

这属于复利,假定按照该方式投入n年,每年的收益率都相同,则n年后的收益为10*(1+10%)^n。
例如投入5年,则5年后本金加收益的总额为:10*(1+10%)^5=16.105万元

复利系数也可直接通过查找复利表,无需自行计算,复利终值系数表中年利率10%,5年投资期的系数为1.6105,即(P/S,10%,5)=1.6105,可直接计算出10*1.6105=16.105万元

7. 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介绍

剩余收益估价模型(RIM Residual Income Valuation Model)又被称为EBO模型,最早是由爱德华兹(Edwards)和贝尔(Bell)于1961年提出来的,但并没有引起理论界多大的重视,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1995年美国学者奥尔森(Ohlson)在其文章《权益估价中的收益、帐面价值和股利》中对这个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建立了公司权益价值与会计变量之间的关系,使该方法重新得到理论界的重视,并成为近十年来美国财务学、会计学界最热门的研究主题之一。

剩余收益估价模型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