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光谷形成的因素

2024-04-29

1. 武汉光谷形成的因素

1 影响“武汉·中国光谷”快速发展因素
1.1 外部环境
1.1.1 制度环境
  自湖北省提出建设“武汉·中国光谷”的战略以来,“光谷”开发区却基本上仍在传统的制度环境下运行。20世纪90年代,东湖开发区虽然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纵向比较也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全国53个国家级开发区中的地位却在下降,从90年代初的全国第3位下降到1999年的全国第10位。制度创新滞后、与先进开发区制度差距拉大应当说是一个主要原因。不在东湖开发区建立一个良好的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武汉光谷的建设将很难达到其预期目标。
1.1.2 基础设施系统
  基础设施系统包括各种生产、生活教育等设施。这也是高科技企业发展的最基础条件。
  “武汉·中国光谷”处于中国的的内陆城市,在区位上和“广州光谷”等沿海的光电子高科技园相比有一定的劣势,在提倡将“武汉·中国光谷”建成一个布局合理、人文荟萃、产业先进、环境优美、经济活跃的科技新城区时,更要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外部环境先行发展的条件下,才能为“武汉·中国光谷”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辅助动力;同时,各种优惠政策才有可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1.1.3 金融环境
  “武汉·中国光谷”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光谷的建设目标是形成千亿元的经济规模,但是需要大量的投入,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和高回报的特点,决定了传统的商业银行不可能大规模投入资金。从资本市场上融资存在诸多困难,良好的金融环境是关系到武汉光谷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武汉在高科技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资金充裕度上比上海、广州和深圳有明显的不足。如何抓好资本营运推进光电子信息产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是摆在武汉光谷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1.2 内部环境
1.2.1 自身产品技术
  光谷的提出首先是基于技术的考虑,武汉邮科院、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光电子研究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丰富的光电子技术资源是建设光谷的技术支撑。但是技术和产业化是不同的,我们知道,硅谷的形成得益于其邻近的斯坦福大学,但是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普林斯敦大学的科研水平并不比斯坦福大学差,但是为什么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普林斯敦大学旁边没有形成类似硅谷那么成功科技园呢?技术固然重要,没有其他因素的协同作用,技术作用会大打折扣。由于市场经济状况、企业观念和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我们在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这一环节即技术的产业化、市场化、商业化、规模化上,远远不及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这种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机制是武汉中国光谷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1.2.2 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是发展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动力,技术创新产生的知识资源是企业竞争的核心资源。始终把技术创新作为提高光电子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初步构建了以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为主导的开发式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高效的产业创新基础条件平台,建立完善的 “光谷”产业创新系统,有利于实现系统中各主体要素间的有机联动,获得及时的政策保证和相应的服务环境。高效的产业创新基础条件平台则可以使 “光谷”中的各行为主体在实现资源充分共享的前提下,进行合作竞争,实现双赢效应,从而提高整个“光谷”的运行效率。
1.2.3 管理水平
  经济学家罗斯托把制度和意识观念的创新称为经济起飞的三大条件之一,高科技园区的管理体制总的应该与国际惯例接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则进行创新。园区管理不同于政府部门的管理和业务部门的管理,管委会作为园区的管理职能部门,主要是做好协调、服务和指导工作,同时,要注重精简机构、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一切机构设置、办事程序都要从实际需要出发。 比如,各“光谷”的管理机构都是当地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其职能、职权虽经地方政府授权,但这种授权往往是粗线条的,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造成了管委会的职权范围谁也无法说清,很难判断开发区管委会是否越权,是否失职 ,更难以绝对保证其管理行为符合市场规律。

2 对策建议
2.1 外部环境对策
2.1.1 制度环境
  制度创新走势: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区域性资本市场率先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重在制度建设,光谷将成为制度创新的基地。一是将形成官、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机制。光谷建设中,将运用市场手段,从根本上解决技术与经济、市场脱节的问题,克服体制障碍,将分割在高校、研究院所、国防、企业等不同系统、部门的资源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建设 “武汉·中国光谷”的强大合力。二是形成一套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支撑系统。现有的一些政策将会得到很好地落实并充分发挥作用,政策制定的透明度进一步提高,一些新的有利于营造光电子信息技术及产业发展的特殊的政策将加快出台。
2.1.2 基础设施系统
  “武汉·中国光谷”按照高科技园区“三年大变样”的要求,加大了开发区“路、网、园、景”的建设力度,继续展开以“十路二厂一广场一游园”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创新,并且充分利用东湖、南湖、汤逊湖滨水绿化空间,对“光谷”的绿化空间、标志性空间节点及开敞空间进行综合布局规划,以突出“武汉·中国光谷”的空间特色、绿化特色和环境特色。
  但作为一个高科技园区,必须重视基础设施系统建设来提高园区承载的能力。一方面,加快园区外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等;另一方面,加快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以高标准建设园区内的道路、供排水、排污、通讯、绿化等基础建设,并在突出产业积聚、确保工业用地的同时,配套建设工业企业必须的住宅、商贸、教育、 文化和医疗等设施,重视发展现代物流,来使其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善的高科技园。
2.1.3 金融环境
  首先,政府在企业融资要扮演好“家长”的作用。在市场化的条件下要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其关键是政府到位但不能越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投资主体必定会压抑其他投资主体的积极性,而且,在国家财力比较有限的情况下,政府投资也无法满足巨额的资金需求。国际经验表明,政府对高新技术的投资只能引导,不能作为投资主体。虽然政府不能作为投资的主体“唱戏”,但政府必须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搭台”。
  其次,加大银行的贷款力度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安排。在国家计委、科技部、信息产业部等部委为支持“光谷基地”投入专项资金前提下,密切银企合作,组织协调各商业银行支持建设“武汉·中国光谷”。在武汉市的权限范围内,重新安排税收优惠政策。对注册在“武汉·中国光谷”内的光电子信息企业免征部分或全部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印花税和房产税及各种行政、事业性规费等。
  同时,在资金引进中要坚持“让社会各方风险资本广泛参与”的原则,其关键是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努力使民间资本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投资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政府、光谷开发区和风险投资方三者协作下组建“武汉·中国光谷”风险投资公司, 并且按照风险投资的市场运做机制来操作,将风险资金作为未来“光谷”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
2.2 内部环境对策
2.2.1 自身产品技术
  传统产业要靠高新技术带动,“光谷”的生命力在于把现代光电子技术与制造、机械、冶金等传统产业结合。一方面要积极跟踪国际光电子技术同时应该积极引导传统产业进入光电子产业或积极运用光电子技术,以带动各 “光谷”所在地完成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开展国内外各种形式的技术合作。积极鼓励和引导基地内的企业与不同地区、不同国度的企业进行广泛的技术协作和资源整合,推动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度的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之间的联合、协作与交流,通过引进创新和模仿创新,充分吸收国内外优秀的科技成果,提升基地的创新效率和速度。
2.2.2 技术创新
  首先,培植技术创新主体,形成了多种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如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创办研发机构和博士后流动站,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作为企业的首席科学家;以重大产业化攻关项目为纽带,企业直接资助大学科研院所的研发项目;同类企业与大院大所强强联合,兴办工程技术中心等。
  其次,引导大院大所进入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通过兴办企业和与企业合作,既使研发得到了持续的资金支持,实现了技术源源不断地转化,又成为大量中小企业强大的技术支撑。初步统计,光谷基地有近70%的中小企业的主导技术产品是在大院大所转移或合作开发过程中取得的。
2.2.3 管理水平
  关于高科技园区的内部管理主要在于依法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政府应主要进行制度创新,通过立法规定其国有资产所有者或代理人和社会经济公共管理者的不同职能。可考虑将开发区变为一级行政区,并剥离中介服务等企业职能,实行政企分离。建立光电行业协会和多方组成的股份公司以进行中介服务。这样既保证了政府对光电产业的宏观调控,又充分发挥了 “光谷”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从而准确把握 “光谷”建设中的市场机会,并能方便企业家间的交流,形成学习网络。同时推进企业和科研机构管理体制创新。通过典型示范,鼓励和促进一大批企业实施产权、分配制度改革,实行股票期权,让管理、知识等参与分配;使企业的责权更加明晰,管理更加科学,成功构建了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大学科技园的建设,解决了科研与经济脱节问题,使一大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投身光谷基地建设的主战场。

武汉光谷形成的因素

2. 武汉的长江新城和光谷,未来哪个潜力更大?

作为一个武汉人,一个曾经长期在高新区生活的人,谈一下个人观点吧。
  
 楼主说的长江新城、光谷的潜力,应该是从区域综合实力尤其是产业发展方面来看的,其实武汉不止有这两个产业高地和聚焦发展的地方,从功能区上看,还有武汉开发区(沌口)、临空港经济区(东西湖),属于多点开花,而非两区争霸。但是从发展潜力上看,从目前武汉城市发展格局而言,近三十年内,我更看重光谷。
   创新生态链聚集  
 大家可以想一下,中国城市发展的历程和观念改变,以前是搞小城镇,现在要搞大都市圈。其实,在一个城市中,也有这种趋势,撒胡椒面、多点开花,而非做强做大一极,产业难以形成协同效应,很难带来的化学反应,所以大趋势还是资源聚集。
  
 长江新城、光谷都是走的“创新”发展路径,都是准备做高端产业的。目前,光谷是武汉市创新资源最聚集、最丰富的地方。比如大家看武汉这几年发展的互联网产业,小米、小红书、斗鱼、盛天网络等等,基本上都位于光谷。这些优质项目,将继续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吸附在光谷、把大量的互联网人才吸附在光谷,所以从这点上将,创新资源的聚集度一定会越来越高,而非越来越分散。这个角度,光谷胜一筹。
   空间发展格局  
 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对未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光谷,也就是东湖高新区,面积518平方公里,位于武汉东南部,东接鄂州,盛传武鄂一体化将进一步拓展光谷发展空间,个人觉得应该不是空穴来风。此外,再看交通情况,光谷紧靠武汉火车站、离天河机场1小时车程,离即将投用的鄂州机场1.5小时车程,交通非常便利。加上光谷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基本完善。
  
 长江新城在这方面也不差,距离天河机场、武汉火车站不远,规划的立体交通体系让人期待,还有黄陂这个后花园,应该说空间格局非常好,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现在基础设施还比较差,后期开发投入太大,需要逐步滚动开发,而这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时间。
  
 这一点上,两者打平,光谷略胜。
  
 其他不多说了,从三十年的维度看,更看好光谷,从更长远的角度看,不好预测了。
  
 长江新城,规划中的武汉“第四镇”,下辖堪家矶-武湖。武汉中北路,距离天河机场直线距离约18KM,距离武汉站约8KM。中期100平方公里,远期500平方公里。目前还处于规划中。
  
 
  
 光谷是正在建设中,以前光谷的核心是“鲁巷-光谷广场-关山大道”,而今逐渐向东扩展,光谷中心城建设如火如荼,高新大道产业云集,武汉云基地、华为、小米、武汉生物城、天马等高 科技 产业园都已建成,且开始办公。
  
   
  
 相比还在规划中的长江新城,光谷核心,关山大道沿线自不必说,已是成熟商圈,光谷东产业都在陆续进驻,人气逐渐起来,随着地铁2号线南延长线开通,和地铁11号线的运营,服务产业的光谷东逐步走向正规。
  
 
  
 长江新城和光谷东哪个潜力更大?只能说,长江新城尚未开始,未来很不好预测,那边房价在一万左右,未来有升值空间,但是空间多大,不好说;光谷发展了三十年,现在一路向东,已经发展成熟,且光谷东的产业已落地,不是停留在规划中,目前光谷房价在18000元/平左右,也足以看出大家对市场的信心。
  
 绝对的长江新城,武汉未来之城!
  
 说什么画饼子的,都是些吃不到葡萄说酸的人!武汉近些年的发现都看得见,前几年也有人抱怨说武汉天天在挖在建,一个大工地!现在呢?大家都体会到了武汉城市公共交通带来的便利,目前还在建设中!(当初也是这群人在叫)
  
 我是这么认为的,如果武汉不发展,跟不上新一轮国家产业升级的节奏和时代带来的新机遇新使命!将是武汉 历史 上的悲剧,因为目前中部崛起只有武汉能带头。我们不冲谁冲?所以,喷子们……长江新城一定会有条不紊建设下去,生个孩子还要怀胎十月,更何况一个国家级的产业新城?
  
 武汉是中国乃至全球大学生最多,科研院最多的一个城市,人才产量丰富,但可悲的是留不住人才!长江新城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留住这些我们培养的人才来为我们城市发展做贡献,其中今年早些时候的长江青年城项目就是为这做准备!
  
 然后新城投资集团,也是没有闲着,一直都有签约项目公示。包括之前百万资智回汉等,吸引了中国包括地产万达、恒大,互联网巨头阿里,小米等太多了……
  
 中国是最不缺钱的,缺的是好的项目,好的营商环境和政策!
  
 长江新城将是一个高 科技 产业之城,拭目以待
  
 现在不好比较,可以说不管是长江新城还是光谷,都是武汉重点发展的地区。现在的情况是,长江新城大饼画好了,定位高大上,但刚起步;而光谷已经发展好些年,有基础,因此就目前而言,光谷肯定发展比长江新城好。至于未来谁发展潜力大,现在还不能下定论,要视长江新城发展状况而定。长江新城虽然定位高,但未来能否像定位那样发展好,还是个未知数。
  
   
  
  
  
 长江新城是武汉的“未来之星”,武汉特有的城市格局是“两江交汇、三镇鼎立”,而长江新城就是武汉的“第四镇”,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城市新区,中期规划建设面积100平方公里、远期则为500平方公里。长江新城为武汉未来30-50年发展预留了空间,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
  
   
  
  
  
 光谷位于武汉市东南部洪山区,江夏区境内,规划面积518平方公里,属于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也是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现在发展的已经很好。这里集聚了武汉42所高等院校、56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院所,2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以及80多万在校大学生,拥有众多产业园,是武汉的高 科技 中心,未来发展潜力也是非常大的。
  
 不知道武汉到底想发展什么,光谷我以为是 科技 发展,政府却大力发展生物城,还有光纤,我看到的似乎都是厂房,这是搞 科技 吗?这玩意能提供多少工人工位?我11年去南京软件大道工作,7、8年过去了,从荒芜人烟的地方发展到写字楼林立,已经成为南京程序员最集中位置。而那个时候武汉也开始修建金融港,现在7、8年过去了金融港那边我路过好像就3栋有点高度写字楼。近些年武汉又搞光谷东,又是花山软件新城,后面长江新城又是什么鬼。总体武汉发展政府规划一般,光谷大部分原因是还是靠一批活跃的年轻人自然发展起来的,政府应该都没想到他发展成这样,现在重新规划光谷东,这让人觉得半途而废,可能原来规划小了烂了想放弃了,这方面可以学习下成都高新区,南京河西这两个地方就是商务城区的典型代表,无人机飞过去都是 科技 都市感觉,相比下武汉基本找不出这种写字楼密集高大上且规模巨大的地方,对此武汉有一种发展很随意感觉,总体来看发展来看政府规划3分,剩余7分靠年轻人的活力,整个武汉大学生分布基本在光谷,武汉的动力也就在这里,希望武汉还是把光谷发展好,如果特意跑去去汉口那边发展,同样租房挪窝相比下去上海,去广州也是能接受吧,如果光谷能发展到北上广深样子,学生从出校门就能直接定居下来,那么武汉就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发展了吧
  
 
  
 我是武汉光谷的,简单讨论一下:
  
 就目前来说,肯定光谷好于长江新城,因为长江新城刚规划不久,也才开始建设,而光谷已经发展十年有余了,涉及地盘大,产业结构广,高 科技 机构及企业密集,交通发达,配套设齐全,仅光谷世界城就令人爽心,里面非常大,环境也非常好,综合体是亚洲最大综合体,有23个足球场的面积大,步行街也很独特。
  
 光谷世界城那个地方地铁有很多个出站口,而且只要你走对出口,可以从地铁直接到世界城里面去,不用出地面,还不止一个地方是这样。光谷中心转盘造型别致,尤其是晚上的灯光变换超级美,每天晚上都有很多人在广场休闲,我家就在这二公里的地方,每天晚上可以散步到那里去,人也很多很热闹,尤其是周六、周天或节假日,人超级多,特别是大学生多,显得格外有朝气。
  
 世界城里面小吃非常非常发达,有的店你要是想去品尝,得取号等很长时间才能排到你。我们采取的是上午去取号,然后就出去逛,二三个小时过后再去吃基本上就快到你的号了,很多人都这么干。长江新城规划高大上,十年后就不好说谁强了,毕竟长江新城是新规划的而且比较偏僻一点,地盘自然比光谷要大,规划估计要更好一些。
  
 
  
 长江新城潜力更大,处于水陆空立体交通的中心,即距阳逻新港,武汉火车站,天河机场等距。长江新城规划起点定位高,属于武汉未来最高城市建设成就样板的展示区,高端前沿新兴产业的示范区,武汉顶级高端人才的汇聚居住区,武汉国际交流的前沿阵地。长江新城地理位置更优越,处于武汉长江段的中心位置,东连光谷,西接汉口老城,南对武昌青山,境内港叉纵横,河流湖泊密布,数百平方公里武汉仅存的长江中段未被开垦的处女地,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如今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日新月异,发展迅速。一个区域的发展是靠新兴产业带动的。武汉地处中国核心地带,南下荆襄,西控巴蜀,北通晋鲁豫,东连吴会,襟带三江而线穿南北,中华之要地,华夏之腹心,人杰地灵,荆楚文化发祥之地亦称中国之脊梁,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武汉不仅是商业发达城市,也是我国轻重工业基地,有良好的人才储备,武汉大学等全国重点学校也落户此地,为武汉的发展带来了 科技 保隐。当今北有北京的中关村,雄安北京的副中心,东南有上海的浦东新区,广州,深圳等新兴产业特区相继建设,北面的郑州也随之发力,唯有武汉新兴产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正由于后发却可以少走弯路,后来居上,弯道超车,不过新兴产业区叫“光谷”小区,不敢句同,中国新兴园区为什么要步洋人的后尘叫外国的名字呢?
  
 一旦这特区建立起来,可以逆转产业格局的现状,为中国中部脊梁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战略转变,可以说是武汉产业转型的挈机,光子物理基地设在武汉是中央的高瞻远瞩,一旦这个基地成立,将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可以说前途无量,而武汉新区则是以商住房地产业的格局,对武汉前胆性发展没有多大帮助,充其量是把房地产煎饼摊大而己,没有可比性!
  
 
  
 强者恒强,永恒之理。
  
 除非出现不可预知的人为和自然外力,光谷将继续不停的发展下去。光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高新产业布局已基本完成,不论是政策、人才、配套服务还是资本,都在继续看好光谷,聚集光谷。说光谷会衰落?去问问光谷广场上的任何一个大学生就能得到答案。年轻、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永远都是最重要的资本,别说长江新城,光谷的这个最大优势在世界上都不多见。看看光谷广场上那每天数以十万计的人流,想让他们短时间内都一拥而上去开垦、建设新城,可能吗?
  
 长江新城,构想是美好的,现在还在论证或刚起步时期,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如果按部就班的推进,少说也得二三十年才能达到光谷目前的水平,何况光谷不会停下前进的脚步。除非国家给予新城像深圳那样的政策待遇,这可能吗?没有政策的倾斜,想在短时间内高速发展,几无可能。从区位优势来看,新城的新港还是不错的,但作为一个内河港,最终能发挥出多大的能量,还得取决于长江上下游地区的发展、衔接、配套和需求,就如同深圳和香港之间的关系,没有上下游的呼应和联动,新港的优势就会大打折扣。同时,长江下游地区的河运、陆运系统还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下游的那些港口城市离海口和国家最发达地区更近,因此,对港口之间的竞争和截流效应有充分的估量,新城的区位优势只能审慎乐观。 最重要的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过硬的产业“输出”,才可能有更大更多的“输入” ,不然,你不过就是个“中转站”而已,光谷的经验就是最好的证明。
  
 此外,客观的讲,从目前来看,长江新城的生态环境并不比光谷优良,江对面的武钢重工业区和化工区的大气污染分分钟就能抵达彼岸,加上新城核心地区的电厂、水泥厂等等大型传统产业的聚集,都不可避免的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而这些制约新城发展的重要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综上所述,长江新城想在今后超越光谷,最好的途径只能寄希望于国家的政策倾斜。当然,如果长江新城规划能扎实推进,并妥善解决好发展中的各种问题,长江两岸新城遥相呼应,优势互补,对武汉的发展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个见,欢迎探讨。
  
 以下前五图是长江新城地区,后四图是光谷。
  
   
  
   
  
   
  
   
  
   
  
   
  
   
  
   
  
   
  
 
  
 如果武汉能够超过深圳,我就相信长江新城能够超越光谷,毕竟人家前期已经有30多年 历史 了不会等着你超越,而且很多 科技 研发也要出成绩了在一定时段距离越来越大;那些说长江新城短期就能超越光谷的人简直在做梦。

3. 武汉为什么叫中国光谷啊?

2000年5月,武汉市向世界宣告:湖北将集全省之力,依托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中国第一个光电子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
2000年5月8日,“中国光谷”领导小组正式在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成立。 按照规划,武汉市将在5年内使其光电子信息产业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我国最大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武汉是我国光电子信息技术实力最雄厚的地区,技术门类齐全,部分单项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50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了武汉邮电科学院、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717所等一批从事光电子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高校院所,拥有各类科技人员10万多人,其中近三分之一的科技人员从事光电子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武汉地区有“两院”院士42名,其中10名是我国光电子信息技术的学科带头人。
在产业化方面,武汉光纤光缆、光电端机、光电器件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大功率激光器、激光加工设备、激光医疗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名列前茅。 

扩展资料:
专家指出,“中国光谷”将成为我国经济格局中承东启西的经济亮点,它将带动中部地区形成高新技术特色产业群,为东部地区和外商开辟广阔的投资空间,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产业升级,同时也将大幅提高我国光通信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21世纪是光电子的世纪。光谷已确立了“十五”期间产业发展重点,一是信息光电子,二是能量光电子,三是消费光电子,四是软件产业。另外,在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节能与环保产业上形成多元支撑的格局。
参考资料:人民网-中国光电子产业的领跑者(武汉·中国光谷)
参考资料:人民网- 武汉加紧筹建我国最大的 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武汉为什么叫中国光谷啊?

4. 武汉 光谷是什么?

武汉光谷位于武汉市东南部的三湖六山之间。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关南生物医药产业园、汤逊湖大学科技园、光谷软件园、佛祖岭产业园、机电产业园等园各具特色,2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分类聚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能源环保、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机电一体化和高科技农业竞相发展。
  武汉光谷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二,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国际市场占有率12%;光电器件、激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40%,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
  武汉光谷已成为中国在光电子信息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标志性品牌,东湖高新区将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坚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全面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持续创新能力、产业生成能力和经济产出能力,主要经济指标力争以年均25%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技工贸总收入2000亿元,工业总产值 1500亿元,财政收入60亿元。通过“十一五”的努力,光谷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科技园区和国家重要的自主创新平台,为跻身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奠定坚实基础。

5. 武汉光谷东为何这么火

各省份一线城市的房价持续升高,打工族们越来越买不起房子。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一般来说省会的房价比其余地方的都要高,尤其是黄金地段。关于武汉光谷东房价一路飙高,它未来的发展会怎样?我认为它未来的发展非常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该地区的房价一直在飙升,在未来几年也不会有下降的趋势,房价是不可能会下降的。其次,房价的持续升高,正是说明房地产行业依旧非常繁荣。对于上班族来说,通过贷款买房的方式是最好的。最后,现在不买房子,未来更加难以实现买房的愿望,尤其是在武汉这样的城市。从长远角度来看,在未来几十年内,房价还会持续攀升。不光有开发商们的广告营销,在国人心中,房子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有能力买房的,一定要快去买。
该地区的房价一直在飙升,在未来几年也不会有下降的趋势,房价是不可能会下降的。
二:武汉是一座发展不错的城市,各地区的经济越来越繁荣。
房价的持续升高,正是说明房地产行业依旧非常繁荣。对于上班族来说,通过贷款买房的方式是最好的。
三:在外打拼为的就是有车有房,可以有安身立命的场所。
现在不买房子,未来更加难以实现买房的愿望,尤其是在武汉这样的城市。从长远角度来看,在未来几十年内,房价还会持续攀升。不光有开发商们的广告营销,在国人心中,房子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武汉光谷东为何这么火

6. 武汉的中国光谷是什么意思

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     所以叫光谷。
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洪山区,江夏区境内。在武汉东湖、南湖、汤逊湖、牛山湖之间,东起武汉外环以东左岭镇,西至民院路,北接东湖,南临汤逊湖,面积518.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0.6万(2012年)。由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关南生物医药产业园、汤逊湖大学科技园、光谷软件园、武汉软件新城,佛祖岭产业园、机电产业园、光谷生物城等园区组成。北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群是其科技与产业依托的重要基础。又称中国光谷。

7. 中国光谷是什么

中国光谷即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洪山区,江夏区境内。在武汉东湖、南湖和汤逊湖之间,东起武汉三环线,西至民院路,北接东湖,南临汤逊湖,面积518.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9.6万(2012年)。由关东光电子产业园、关南生物医药产业园、汤逊湖大学科技园、光谷软件园、佛祖岭产业园、机电产业园等园区组成。北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群是其科技与产业依托的重要基础。又称中国光谷。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高等院校林立,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等18所高等院校,25万名在校大学生;科研机构众多,有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等56个国家级科研院所。

中国光谷是什么

8. 你喜欢武汉吗?对武汉今后的发展怎么看?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武汉乃至湖北位于“中部之中”的地理优势再度凸显。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呈扇状辐射不同,湖北的武汉城市圈呈网状辐射,范围更广,力度更大。湖北省委党校副校长陶良虎认为,中部崛起、“两型社会”、自主创新示范这三项国家战略相继落户湖北武汉,也折射出这一地区将在未来国家经济版图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11年前,国家定位武汉为“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11年后,国家明确武汉是“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以武汉为中心,湖北正加强高铁和其他交通的衔接,将高铁、城际铁路、地铁联系在一起,以轨道交通为主要切入点,全面推进铁、水、公路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未来5年,预计湖北省境内铁路建设项目达30个。”湖北省发展改革负责人介绍说,“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境内铁路建设的投资规模2798亿元,相当于每天完成1.5亿元。随着这些项目陆续建成,5年后,湖北铁路营业里程将达5852公里,4小时以内,市民搭乘高速列车南到深圳,北抵北京,东进上海,西至四川、重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