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发布能源协同发展计划是真的吗?

2024-05-13

1. 京津冀发布能源协同发展计划是真的吗?

近日,京津冀三地联合印发《京津冀能源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三地将共同推进压减燃煤工作。行动计划除了明确北京的目标任务,即2020年平原地区将基本实现“无煤化”外,还明确了河北、天津各自的目标任务,2020年底前河北省平原农村地区取暖散煤三年内基本“清零”,天津市除山区使用无烟型煤外,其他地区取暖散煤基本“清零”。

京津冀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消费重心之一,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左右。目前,三地都面临着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空气质量问题,此次出台的能源协同规划,是京津冀首次联合发布区域能源协同发展规划,内容涵盖能源设施协同、能源治理协同、能源绿色发展协同等八大领域,并以“计划+项目清单”明确任务,共部署了68项具体任务。
三地全面压减燃煤,是此次行动计划的一大工作重心,明确三地散煤治理和燃煤锅炉改造的任务和节点,今年10月底前,京昆高速以东、荣乌高速以北的北京、天津及河北保定、廊坊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其中涉及北京的,主要是南部平原地区。

2020年,北京市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天津市除山区使用无烟型煤外,其他地区取暖散煤基本“清零”,河北省平原农村地区取暖散煤计划基本“清零”。2020年京津冀煤炭消费力争控制在3亿吨左右。这也是对“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区域压减燃煤工作的整体部署。

京津冀发布能源协同发展计划是真的吗?

2. 京津冀三年计划是什么?

北京市发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8-2020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要高质量完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任务,初步形成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的起步之年。据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2020年行动计划将聚焦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两翼”建设、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对接协作、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体制机制改革等8个领域,扎实有序推动各项工作任务。
“北京市坚持瘦身健体,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制定实施了全国首个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制定出台了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个高精尖产业的指导意见。”7月26日,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人民日报主办的2018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上表示。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要坚持疏控并举、政府与市场两手用力,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持续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不断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将加快一般制造业企业疏解退出步伐,到2020年再退出1000家左右一般制造业企业,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基本完成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新校区建设,稳步推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校区建设。
舍得放弃、舍得转移,才能为可持续发展腾出更多的资源和空间。北京市发改委主任谈绪祥介绍,北京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以治理“大城市病”为目标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全市不予办理工商登记业务累计达1.95万件,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2465家,动物园、天意等区域性批发市场完成撤并升级和外迁。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要全方位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开局起步,高水平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加快形成错位发展、协同共进、两翼齐飞的生动格局。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将紧密对接雄安新区各项规划,全面落实与河北省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把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作为分内之事,坚持雄安新区需要什么我们就坚决支持什么。京冀两省市研究制定“交钥匙”项目实施暂行办法,以“交钥匙”的方式支持雄安新区高水平建设3所学校和1所综合医院,让雄安人民享受到北京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抓好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京雄城际等建设。
建成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及配套设施,有序推进行政办公区二期工程建设。推动城市副中心由行政办公区建设为主向城市功能建设为主转变,全面增强城市副中心综合承载力和吸引力。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要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生态环境联合治理和协同保护力度,全力打造京津冀区域绿色生态屏障,携手构建山川秀美的京津冀。
此外,北京市将实施新一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协调推进北运河、潮白河等跨界河流水环境治理和生态工程建设,持续推进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等京津冀区域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构建“廊道+斑块”的生态格局。
“京津冀一体化交通网络加快构建,首都地区环线高速、京秦高速全线贯通,北京市域内3条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部消除。”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形成,“1小时交通圈”让空间上的“一体化”变成了时间上的“同城化”。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以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区与新城、卫星城之间“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唐“1小时交通圈”为目标,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节点、网络化交通格局。
北京市将建成京张高铁、京沈客专等国家干线铁路,加快建设京唐城际、京滨城际等城际铁路,建成北京新机场航站楼、飞行区、场内市政交通工程以及新机场外围“五纵两横”综合交通网络。积极推进承平高速、国道109新线等高速公路建设,完善便捷畅通的公路交通网。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将坚持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相统一,更加注重强化区域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全区域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形成产业链有机衔接、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加快河北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首钢京唐二期、金隅曹妃甸示范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争实现竣工投产。积极支持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完善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共建共管机制,加速创新要素和产业资源集聚。推进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起步区建设,基本建成口岸物流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加快推进京津合作示范区、北京·滦南大健康产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合作项目。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将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北京创新资源辐射外溢能力;健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引领创新链、产业链、资源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为增强区域竞争力注入新动能。
北京将打造“三城一区”北京创新发展高地,加快中关村(曹妃甸)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宝坻中关村科技城等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将坚持优质公共资源输入与带动当地公共服务提升并举,加强规划和政策统筹衔接,合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除了交通的日益便利、产业的协同发展,北京还有序输出优质医疗、教育资源等。2017年8月,北京世纪坛医院、清华长庚医院、北京口腔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分别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保定市第二医院、保定市儿童医院、保定市传染病医院建立对口合作关系,推动在北京和石家庄之间形成具有一定医疗辐射能力的区域中心。
此外,北京市还将深化京津冀高校联盟建设,持续推进与河北保定等地区开展的重点医疗卫生合作项目。深化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京北生态(冰雪)旅游圈、京西南生态旅游带建设。全面抓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完成国家速滑馆等新建场馆建设,满足2020年测试赛和冬奥会、冬残奥会需求。

3. 如何推进京津冀产业转移

(一)打造一个科技创新中心
    依托北京的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承担京津冀地区产业研发、设计、服务等功能,辐射全国。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主体,重点提升创新能力,推进高端共性技术研发和关键核心部件研制,加快工业设计、信息服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二)建设五区五带五链
    以“五区”为突破建设重要引擎。以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唐山曹妃甸区、沧州沿海地区、张承(张家口、承德)地区为依托,强化政策支持与引导,实现率先突破,建成京津冀产业升级转移的重要引擎。
    以“五带”为支撑优化区域布局。——京津走廊高新技术及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带。涵盖北京、廊坊、天津为轴线的区域。利用北京技术优势和天津、廊坊等地的制造能力,承担京津冀地区科技成果产业化功能,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
    ——沿海临港产业带。主要包括秦皇岛、唐山、天津、沧州沿海地区。利用港口优势和制造业基础,重点发展滨海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炼化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建设,形成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滨海型产业带。
    ——沿京广线先进制造业产业带。以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等中心城市为节点,利用本地区土地、劳动力等要素资源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
    ——沿京九线特色轻纺产业带。涵盖衡水、邢台东部、邯郸东部、沧州西部地区。着力发挥本地区交通、土地、劳动力、农产品资源等优势,承担农副产品和轻工业用品供给功能,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现代轻工业等。
    ——沿张承线绿色生态产业带。包括北京、天津山区和张家口、承德山区地区。以支撑京津冀地区生态保障为导向,重点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建设绿色生态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以“五链”为特色形成区域优势。发挥京津冀现有产业基础与优势,引导汽车、新能源装备、智能终端、大数据和现代农业五大产业链合理布局,协同发展。
    (三)发展若干(N个)特色产业基地
    以点状经济作为带状经济的重要补充,依托现有特色和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集群。鼓励通过产学研用合作,强化集群的创新力;通过完善综合服务平台,夯实集群的凝聚力;通过兼并重组,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力;通过区域品牌建设,提升集群的竞争力。围绕节能环保、医药、家具、食品、皮革等行业,形成区域品牌,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技术创新中心、产品展示中心、信息集散中心。
多措并举 完善政策支持措施
   《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提出了“坚持改革创新,完善支持政策”、“加强统筹谋划,建立协调机制”、“深化区域合作,建设承接平台”等一些列措施,通过完善政策支持,进一步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加强产业、金融、财税、科技等政策的协同,以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推进京津冀产业有序转移工作。产业政策要精准发力,严格执行京津冀三省市发布的产业负面清单,严禁超出本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项目落地建设。鼓励通过市场手段压减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为优势企业腾出资源和市场空间,支持京津冀地区企业跨省区兼并重组。推进财政和税收体制改革,建立产业转移项目投资共担和收益共享机制,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对接企业税收收入分享办法》,进一步简化纳税人跨省(市)迁移手续。在三地推行企业和人才资质互认、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改革,最大限度方便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框架下,三省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建立产业协调机制,围绕京津冀产业规划与项目建设定期进行会商和协调,跟踪监测三地产业发展态势,细化落实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三省市政府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建立地区和园区间对话机制,推动中关村科技园、天津滨海新区等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在河北省有关园区落地。
    围绕五区五带五链,合理配置三省市要素资源,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建立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平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产业转移对接活动,为政产学研用各方创建交流沟通平台。鼓励三省市共同出资,与社会资本合作成立产业投资基金,支持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和承载园区建设。鼓励跨省市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创新合作体制机制,促进要素汇集、资源共享,实现互利共赢。
    优先承接发展产业导向
    产业园区(基地)是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按照总体导向要求,京津冀各产业园区(基地)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将承接新产业与淘汰落后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相结合,将谋求新发展与转型升级相结合,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做好园区发展规划并同步开展规划环境评价工作,引导相关产业向园区转移集聚,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产业空间布局。

以上为有关论述,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何推进京津冀产业转移

4. 京津冀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有哪些

扶持有很多。我先报一个北京的: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困难。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现金流容易出现紧张甚至断裂的情况,因此,如何盘活资金成为了中小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供应链金融是以供应链真实交易背景为基础产生的。它不同于以往的传统银行借贷,能够较好的解决中小企业因为经营不稳定、信用不足、资产欠缺等因素导致的融资难问题。
传统的银行借贷对企业以往的财务信息进行静态分析,依据对授信主体的孤立评价做出信贷决策,因此,银行并没有把握住中小微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相反,供应链金融评估的是整个供应链的信用状况,加强了债项本身的结构控制。供应链金融在真实交易的前提下,以大企业的信息优势来弥补中小企业的信用缺失,从而全面提升了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信用水平和信贷能力。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信用融资,在产业链中发现信用。
目前供应链金融属于新兴金融,能不能把供应链金融做好,跟服务企业对于产业的了解,对风险的控制能力,与银行的战略合作关系等等都有直接关系。比如云图的供应链金融,核心是风控和大数据管理能力。开展供应链金融必须具备对行业的了解、融资方式的理解、风险的识别、金融产品和方案的设计等综合能力,唯数据论、唯端口论等都是不行的

5. 京津冀协同合作有何优势?

一是打造京津雄三角双创特区,优化京津冀地区双创空间布局。结合雄安新区建设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布局,进一步优化科技双创空间布局,充分发挥北京作为国家科技双创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以小尺度的各类功能区双创共同体为单元,以中尺度的卫星城双创共同体为基础和城市间交通带廊为纽带,以北京核心区、天津城区、雄安新区为支撑的三角双创特区,支撑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二是全面推进京津冀地区跨行政区域的重组与整合,培植津冀战略科技力量。设立京津冀地区科教医双创资源重组整合专项基金,推进大专院校之间、科研院所之间、医疗机构之间,以及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之间的合并、重组,重点为天津和河北省培植带动力强的战略科技力量。如借鉴中科院深圳理工学院的经验,在天津联合建设中科院天津合成生物学院。

三是共同建设京津冀地区双创带廊,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充分发挥京津冀地区交通带廊的通达快速的优势,以规划建设京津塘双创走廊国际化区域双创品牌为突破口,并行建设津雄保高铁沿线、运河沿线的产业,形成运河文化双创轴+津雄保新经济双创轴+津秦海洋科技双创轴等构成的多条双创创业走廊发展格局。筛选确定京津冀地区重点发展的实体产业,围绕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产业链、双创链、金融链和服务链的融合,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互动融合,协力培育一批双创型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四是创建京津冀地区原双创兴产业培育示范区,打造自主可控原创万亿级新兴产业。优先支持京津冀地区和北方城市群培育新动能,在京津冀地区城市群中创建示范区,共同培育一批跨区域、有控制力、规模大的新兴产业集群,培育更多突破性颠覆性原创成果、原创产业,为中国自主双创提供更多实践经验和示范,以支撑起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五是进一步深化全面双创改革,打造京津冀地区全面双创改革试验区升级版。重点在产学研融通、成果转化、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互动、双创文化、促进双创的法律规制、双创服务环境、政府政策激励、投融资机制等双创制度方面深化改革,增强双创动力。

六是京津冀地区强强联合,建设一批科技双创大设施、大平台。涉及先进制造与产业技术双创的国家大项目、大设施、大机构的布局,就应当整合京津双创资源,更多考虑强强联合在天津实施,以充分发挥天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功能,对北京建设科技双创中心的功能实现提供更大的正反馈。


京津冀协同合作有何优势?

6. 京津冀协同发展给金融业带来哪些新机遇

基本建设协调发展,规划更加合理,商业和房地产会对金融产业有较大的刺激作用

7.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提出的“一体”是什么意思?

近日,京津冀三地共同发布了《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这是我国首个跨区域的人才规划,也是首个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人才专项规划。

北京打造“原始创新人才发展极”北京市相关部门介绍,这一规划是根据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精神制定,提出“一体、三极、六区、多城”的总体布局。

“一体”即打造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共同体。“三极”,即围绕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把北京打造成创新型人才聚集中心,形成京津冀原始创新人才发展极;围绕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把天津打造成产业创新人才聚集中心,形成京津冀高端制造人才发展极;围绕河北省转型发展需要,发挥雄安新区创新发展示范作用和石家庄承接转化带动作用,形成京津冀创新转化人才发展极。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规划》提出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远期目标:到2030年,三地区域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人才资源市场统一规范,公共服务高效均衡,人才一体化发展模式成熟定型,人才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基本建成“世界高端人才聚集区”。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提出的“一体”是什么意思?

8. 京津冀三年计划打造1小时交通圈有什么意义?

7月30日北京市发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18-2020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要高质量完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任务,初步形成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期目标的起步之年。据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2020年行动计划将聚焦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两翼”建设、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对接协作、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体制机制改革等8个领域,扎实有序推动各项工作任务。

聚焦核心任务,坚定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到2020年再退出1000家左右一般制造业企业
“北京市坚持瘦身健体,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制定实施了全国首个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制定出台了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0个高精尖产业的指导意见。”7月26日,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人民日报主办的2018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上表示。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要坚持疏控并举、政府与市场两手用力,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持续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不断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将加快一般制造业企业疏解退出步伐,到2020年再退出1000家左右一般制造业企业,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基本完成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新校区建设,稳步推进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新校区建设。
舍得放弃、舍得转移,才能为可持续发展腾出更多的资源和空间。北京市发改委主任谈绪祥介绍,北京在全国率先出台了以治理“大城市病”为目标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全市不予办理工商登记业务累计达1.95万件,关停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2465家,动物园、天意等区域性批发市场完成撤并升级和外迁。
强化两翼联动,合力打造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
紧密对接雄安新区各项规划 增强城市副中心吸引力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要全方位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开局起步,高水平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加快形成错位发展、协同共进、两翼齐飞的生动格局。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将紧密对接雄安新区各项规划,全面落实与河北省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把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作为分内之事,坚持雄安新区需要什么我们就坚决支持什么。京冀两省市研究制定“交钥匙”项目实施暂行办法,以“交钥匙”的方式支持雄安新区高水平建设3所学校和1所综合医院,让雄安人民享受到北京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抓好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京雄城际等建设。
建成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及配套设施,有序推进行政办公区二期工程建设。推动城市副中心由行政办公区建设为主向城市功能建设为主转变,全面增强城市副中心综合承载力和吸引力。
改善环境质量,加强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和治理
北京市将实施新一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要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生态环境联合治理和协同保护力度,全力打造京津冀区域绿色生态屏障,携手构建山川秀美的京津冀。
此外,北京市将实施新一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协调推进北运河、潮白河等跨界河流水环境治理和生态工程建设,持续推进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太行山绿化等京津冀区域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构建“廊道+斑块”的生态格局。
提升支撑能力,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
打造“1小时通勤圈”、 “1小时交通圈”
“京津冀一体化交通网络加快构建,首都地区环线高速、京秦高速全线贯通,北京市域内3条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部消除。”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轨道上的京津冀”正在形成,“1小时交通圈”让空间上的“一体化”变成了时间上的“同城化”。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以形成京津石中心城区与新城、卫星城之间“1小时通勤圈”、京津保唐“1小时交通圈”为目标,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节点、网络化交通格局。
北京市将建成京张高铁、京沈客专等国家干线铁路,加快建设京唐城际、京滨城际等城际铁路,建成北京新机场航站楼、飞行区、场内市政交通工程以及新机场外围“五纵两横”综合交通网络。积极推进承平高速、国道109新线等高速公路建设,完善便捷畅通的公路交通网。
加强对接协作,促进区域产业整体转型升级
推进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起步区建设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将坚持产业转移与转型升级相统一,更加注重强化区域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全区域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形成产业链有机衔接、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加快河北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首钢京唐二期、金隅曹妃甸示范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争实现竣工投产。积极支持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完善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共建共管机制,加速创新要素和产业资源集聚。推进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起步区建设,基本建成口岸物流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加快推进京津合作示范区、北京·滦南大健康产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合作项目。
促进协同创新,着力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打造“三城一区”北京创新发展高地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将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北京创新资源辐射外溢能力;健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引领创新链、产业链、资源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为增强区域竞争力注入新动能。
北京将打造“三城一区”北京创新发展高地,加快中关村(曹妃甸)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宝坻中关村科技城等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着力补齐短板,扎实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深化京津冀高校联盟建设 抓好2022年冬奥会筹办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将坚持优质公共资源输入与带动当地公共服务提升并举,加强规划和政策统筹衔接,合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除了交通的日益便利、产业的协同发展,北京还有序输出优质医疗、教育资源等。2017年8月,北京世纪坛医院、清华长庚医院、北京口腔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分别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保定市第二医院、保定市儿童医院、保定市传染病医院建立对口合作关系,推动在北京和石家庄之间形成具有一定医疗辐射能力的区域中心。
此外,北京市还将深化京津冀高校联盟建设,持续推进与河北保定等地区开展的重点医疗卫生合作项目。深化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京北生态(冰雪)旅游圈、京西南生态旅游带建设。全面抓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完成国家速滑馆等新建场馆建设,满足2020年测试赛和冬奥会、冬残奥会需求。
强化制度保障,深化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
北京市将加强政策引导,完善产业转移承接配套政策。“4年来,我们出台并严格落实非首都功能产业疏解配套政策的意见,推动规划土地、财税价格、投融资、就业社保、资质互认、异地监管等措施的落地,逐步完善疏解支撑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努力营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根据2018-2020年行动计划,北京市将按照以点带面、先易后难的路径,统筹推动一批重大改革创新举措落地,破除隐形壁垒和利益藩篱,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加快要素市场一体化进程,促进资源要素流动顺畅高效,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效制度保障,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
来源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