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为什么发行国债和提高税收对生产总值有相似的影响?

2024-05-14

1. 109.为什么发行国债和提高税收对生产总值有相似的影响?

政府发行债券,实际上就是使市场上流动的货币变少,随之企业和个人可以使用的货币也会相应减少,企业的投资能力和个人消费能力会下降,社会的投资和消费总量也会下降,从而导致国内生产总值GDP(由投资总量、消费总量等决定)的下降。
  
 打个比方,如果市场上,企业有50元,个人有30元,政府有20元,所有的钱一共有100元。当政府发行债券时,如企业拿出10元,个人拿出5元,来购买这些政府的债券,市场上货币的总和是不变的100元;当企业和个人都买了政府债券之后,就相当于把15元都暂时交给了政府,那么企业和个人手上可以用的钱就减少了。
  
 也就是说,企业只剩下40元,它们能用于投资的钱变少了;而个人则只剩下25元,他们能消费的钱也变少了。这样,人们的需求下降,社会供给也会随之下降,如此情况下,最终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生产总值下降。
  
  
 同样,政府提高税收,企业和个人需要缴纳的税金便会增加,在原来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和个人手中拥有的货币就会减少,则企业的投资能力和个人的消费能力下降,使得社会的投资和消费总量下降,从而会导致GDP的下降。

109.为什么发行国债和提高税收对生产总值有相似的影响?

2. 给讲讲发行国债的规模过大,为什么会导致纳税人负担增加?

国债是政府借的钱,是要还本付息的,国债规模过大,政府还钱的压力也大,就只能靠多征税等方式增加收入,导致纳税人负担增加。
同时国债借来的钱是政府用来支出的,就是要投放到市场上去,规模过大,会导致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过度增加,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也就是通货膨胀,这样普通纳税人的财产就缩水了,购买力也降低了,负担当然就重了。

3. 给讲讲发行国债的规模过大,为什么会导致纳税人负担增加

国债是政府借的钱,是要还本付息的,国债规模过大,政府还钱的压力也大,就只能靠多征税等方式增加收入,导致纳税人负担增加。
楼上这是对的,也是楼主问题的正解。楼主可以参考希腊债务危机。
但“国债借来的钱是政府用来支出的,就是要投放到市场上去,规模过大,会导致市场上流通的货币过度增加,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也就是通货膨胀,这样普通纳税人的财产就缩水了,购买力也降低了,负担当然就重了。”
这句话是错的,因为只有在国债的购买方为中央银行的情况下(实质就是印钞),才会出现上述情况。要是国债是内债,且由自然人或是法人购买,就不会出现这样情况。

给讲讲发行国债的规模过大,为什么会导致纳税人负担增加

4. 有人认为:“发行国债既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又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国债发行越多越好。”对此,你如何看待

国债一来可以为国家筹集资金,二来可以调整市场经济,但并不是越多越好。
首先,国债到期是要还本付息的,就是说国家从人们手中借钱,如果到期无法还本付息就会引发经济混乱,或者国债数额巨大,一次性还本付息也会给国家很大的经济负担。
其次,国债是调节市场的,若一下子抽走太多资金,会让市场经济疲软。
国债的发行一定与市场经济相协调,过量的发行国债会导致市场经济的不稳定。

5. 调查有关"国债"在的发行情况,"国债"是否缴税?

国债发行情况可以在中国债券信息网上进行查询,国债是不交税的,属于免税收入。
1992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国务院令第95 号)第十二条规定,国库券的利息收入享受免税待遇。
国债购买方式如下:
(1)无记名式国债的购买:无记名式国债的购买对象主要是各种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无记名式实物券国债的购买是最简单的。投资者可在发行期内到销售无记名式国债的各大银行和证券机构的各个网点,持款填单购买。
(2)凭证式国债的购买:凭证式国债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其发售和兑付是通过各大银行的储蓄网点、邮政储蓄部门的网点以及财政部门的国债服务部办理。其网点遍布全国城乡,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群众购买、兑取需要。
(3)记账式国债的购买:购买记账式国债可以到证券公司和试点商业银行柜台买卖。试点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和南京银行在全国已经开通国债柜台交易系统的分支机构。

扩展资料:
中国最早是从清朝末期开始发行国内公债并大量举借丧权辱国的外债。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也曾多次发行公债,如1932年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曾分2期发行总额为180万元的“革命战争短期公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债发行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中国刚刚建立的1950年,当时为了保证仍在进行的革命战争的供给和恢复国民经济,发行了总价值约为302亿元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第二阶段是1954-1958年,为了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分5次发行了总额为35.46亿元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第三阶段是1979年以后,为了克服财政困难和筹集重点建设资金,中国从1981年起重新开始发行国债。截止到1995年,共发行了8种内债,有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债券、定向债券、保值债券、转换债券等,累计余额达3300亿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购买国债
参考资料来源: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

调查有关"国债"在的发行情况,"国债"是否缴税?

6. 《财政与税收》(3)国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国债作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相比,有其明显的特征。
(一)有偿性
所谓有偿性,是指通过发行国债筹集的财政资金,政府必须作为债务而如期偿还。除此之外,还要按事先规定的条件向认购者支付一定数额的利息。在这里,政府是以债务人的身份,以国家的信誉为担保而举借债务的。而通过税收取得的财政资金,政府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向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国家是以社会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身份而参与的分配。即使国家将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生产领域或服务于大众,但不会直接返还给纳税人。利润上缴是国家向国有企业收取利润而取得的财政资金,政府也不需要承担偿还义务,而完全归国家支配和使用。利润上缴是国家以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只要国有企业在缴纳商品税之后,实现了税后利润,就要按照国家财政制度的规定与国家进行分配。企业上缴利润的多少以国家占生产资料所有权的份额为标准。以后利润收入的使用方向与该缴利企业并无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即使政府可以通过向国有企业拨付投资的形式而将一部分财政资金再分配给国有企业,但这种再分配与其上缴的利润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国债的发行既然是政府作为债务人以还本付息为条件,而向国债认购者借取资金的暂时使用权,政府与认购者之间必然具有直接的返还关系。
(二)自愿性
所谓自愿性,是指国债的发行或认购建立在认购者自愿承购的基础上。认购者买与不买,购买多少,完全由认购者自己根据个人或单位情况自主决定,国家并不能指派具体的承购人,此时,是否充当承购人须以自愿为前提,进而在购买数量、利率高低及何时兑现等方面,承购者均有相对选择的自由(相对指限制于国债品种设计的范围内)。而税收的课征以政府的政治权力为依托,政府课税就要以国家的法律、法令的形式加以规定,并依法强制征收,任何个人或单位都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因而强制性是税收的形式特征之一。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是以国家的资产所有权为依托的,因为国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对国有企业利润具有占有权和支配权。任何国有企业都有义务依据有关规定按时足额地将企业实现的利润的一部分上缴给国家,因而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的形式,也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特征。国债的发行是以政府的信用为依托,政府发行国债就要以借贷双方自愿互利为基础,按一定条件与国债认购者结成债权债务关系。任何个人和单位由于都具有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强制他们认购国债,而只能由其自主决定是否购买和购买多少。
(三)灵活性
所谓灵活性,是指国债发行与否以及发行多少,一般由政府根据国家财政资金的丰裕程度灵活加以确定,而不通过法律形式预先加以规定。这是国债所具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形成与税收的固定性的明显区别。税收的取得只能按照法律规定的税种、税率来征收,不能随意改变,收入的多少取决于经济发展的状况,如果出现自然灾害、战争等事件,不仅满足不了国家急需大量资金的要求,还将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减少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虽然随企业的盈亏状况有所变动,但一般说来,实行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国有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总要依据一个大体固定的比例进行。即使其绝对额在不同时期可能不一样,但其相对额(上缴比例)在一定时期常常是固定的,因而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有比较固定的特征。国债的发行则完全不同,其发行与否或发行多少,并没有一个较为固定的国家法律规定,而基本上由政府根据财政收支状况灵活加以确定,也就是说,它既不具有发行时间上的连续性,也不具有发行数额上的相对固定性,而是何时需要何时发行,需要多少发行多少。因此国债与其他财政收人形式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在满足财政支出、稳定财政状况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国债的以上三个特征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国债的有偿性决定了国债的自愿性,因为如果是无偿的分配形式就不会是自愿认购。而国债的有偿性和自愿性,又决定和要求发行上的灵活性。否则,如果政府可以按照固定的数额,不论经济条件及财政状况如何,每年连续不断地发行国债,那么,其结果,或者是一部分国债推销不出去,政府所需资金得不到保证,甚至可能出现国债的发行额远远满足不了财政需要量的窘迫情况,或者是通过发行国债所得到的资金处于闲置,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益,政府可因此而无力偿还本息。所以,国债的有偿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是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只有同时具备三个特征,才能构成国债。

7. 政府通过发行国债方式取得的财政收入是税收的一种特殊方式 对还是错?

错。
政府通过发行国债方式取得的财政收入,是其他财政收入方式。
税收的特征是指税收作为一种财政收入方式,与其他财政收入方式相比具有的特殊性。

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区别的基本标志是税收 的“三性” 。 
税收与公债的区别 公债是国家举借的债务,可分为内债和外债。内债是国家在国内举借的债,通常以发行 公债的方式募集,或由政府委托银行代募。外债是国家在国外举借的债,包括在国外发行或 推销的公债和向外国政府、 经济组织和私人的借款。 公债虽然也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 形式, 但一般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国家的财政收支状况。 因为它属于一种信用关系, 有借有还, 必须按时支付利息。在发行公债的年份,表现为财政收入;而在还本付息的年分,则表现为 财政支出。

政府通过发行国债方式取得的财政收入是税收的一种特殊方式 对还是错?

8. 国家发行国债与国家进行征税是同等性质的财政收入形式

国家发行国债与国家进行征税不是同等性质的财政收入形式。1、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2、国家税收,是指一个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按照法律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向其管辖范围内的各类纳税人,征收实物或货币而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国家委托政府通过各类税种对企业、家庭、个人进行不同比例收税,国家收税是用来给政府管理经费、给军队保护经费、分配社会公共福利等;国家收税分为两种,分别是国税和地税,不同类型的企业有不同的交税方式。拓展资料:一、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二、国债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中央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往往是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或者为一些耗资巨大的建设项目、以及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为战争筹措资金。由于国债以中央政府的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风险小,流动性强,利率也较其他债券低。三、我国的国债专指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由国家财政信誉作担保,信誉度非常高,历来有“金边债券”之称,稳健型投资者喜欢投资国债。其种类有凭证式国债、实物式国债、记帐式国债三种。四、国债的主要特点国债是债的一种特殊形式,同一般债权债务关系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从法律关系主体来看,国债的债权人既可以是国内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而债务人一般只能是国家。2、从法律关系的性质来看,国债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较多地体现了国家单方面的意志,尽管与其他财政法律关系相比,国债法律关系属平等型法律关系,但与一般债权债务关系相比,则其体现出一定的隶属性,这在国家内债法律关系中表现得更加明显。3、从法律关系实现来看,国债属信用等级最高、安全性最好的债权债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