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2024-05-13

1. 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08年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说出来你都不信

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2. 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是什么?它将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

当前发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是以流动性危机所反映出来的危机。该危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是美联储的再贷款和美元货币的过快增长。2001年“911事件”和美国的互联网泡沫破裂,美国面临经济衰退和股市泡沫破裂的双重压力。美联储为。兼顾美国的经济和美国的金融市场,推行宽松的货币供给政策,不断降低再贷款的门槛,允许金融机构无限量地向美联储借款,导致基础货币异常增长。  第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极度扩张。从2001—2007年,美国的国债发行规模从3870亿美元,增长到7523亿美元,国债余额从3.2万亿美元,增加到4.86万亿美元,达到了GDP增速的2.8倍。  第三,证券化资产增长非常迅速。2000年到2007年,美国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发行额,从原来只有5800亿美元,增加到了1.3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3%。CDO发行额,增加到3500亿美元,年均增长18.9%。证券化产品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基础信贷资产的增速。  第四,金融货币的创造能力过度强化。2003—2007年,美国证券公司平均财务杠杆从12倍增加到20倍,这使金融货币的创造能力过度强化,加剧了日益存在的流动性过剩。  这场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 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部分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陷入衰退。  二是主要金融市场急剧恶化,全球股市遭遇重创。  三是多国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四是世界贸易环境恶化,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贸易面临下滑。  五是多数国家就业形势严峻,失业人数不断攀升。  六是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全球能源和粮食问题如影相随。   这场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首先,我国金融业由于所持有的美国银行债券大幅贬值而直接蒙受了经济损失。  其次,国内股市受到欧美金融证券市场不景气的拖累出现大幅下挫和持续低迷。  再次,世界贸易环境恶化导致我国出口增速回落。  第四,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挫伤了我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前瞻  从外部来看,首先,国际消费结构的改变,从另一方面为我国出口提供了新的机会;第二,石油和其它基础产品价格下降,对我国缓解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十分有利;第三,如果监管有力,调控有效,大量外资的进入可以为我所用;第四,西方国家经济的颓势为我国在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多的发言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从内部来看,首先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财富、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有国内较高的储蓄率,资金来源稳定、丰富、充裕;三是内需潜力较大,扩大内需的空间较为广阔;四是出口结构仍有拓展的余地,我国对一些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拓展仍有较大的潜力,资源型国家经济增长仍在加快;五是政策操作空间还比较大,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结构政策、产业政策,都有较多的余地,特别是在扩大内需方面我国还大有作为。  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保持国民经济在更长时间内又好又快发展。

3. 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产生的背景、范围、过程,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当前的金融危机是由美国住宅市场泡沫促成的。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金融危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每隔4年至10年爆发的其它危机有相似之处。  然而,在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当前的危机标志信贷扩张时代的终结,这个时代是建立在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美元基础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机则是规模较大的繁荣-萧条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当前的金融危机则是一轮超级繁荣周期的顶峰,此轮周期已持续了60多年。  繁荣-萧条周期通常围绕着信贷状况循环出现,同时始终会涉及到一种偏见或误解。这通常是未能认识到贷款意愿和抵押品价值之间存在一种反身(reflexive)、循环的关系。如果容易获得信贷,就带来了需求,而这种需求推高了房地产价值;反过来,这种情况又增加了可获得信贷的数量。当人们购买房产,并期待能够从抵押贷款再融资中获利,泡沫便由此产生。近年来,美国住宅市场繁荣就是一个佐证。而持续60年的超级繁荣,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例子。  每当信贷扩张遇到麻烦时,金融当局都采取了干预措施,(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并寻找其它途径,刺激经济增长。这就造就了一个非对称激励体系,也被称之为道德风险,它推动了信贷越来越强劲的扩张。这一体系是如此成功,以至于人们开始相信前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所说的“市场的魔术”——而我则称之为“市场原教旨主义”(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市场会趋于平衡,而允许市场参与者追寻自身利益,将最有利于共同的利益。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因为使金融市场免于崩盘的并非市场本身,而是当局的干预。不过,市场原教旨主义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成为占据主宰地位的思维方式,当时金融市场刚开始全球化,美国则开始出现经常账户赤字。  全球化使美国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区的储蓄,并消费高出自身产出的物品。2006年,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达到了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2%。通过推出越来越复杂的产品和更为慷慨的条件,金融市场鼓励消费者借贷。每当全球金融系统面临危险之际,金融当局就出手干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0年以来,监管不断放宽,甚至到了名存实亡的地步。  次贷危机导致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必须重新估计风险、分配资产,未来两年,发达国家资金将纷纷逆转回涌,加强当地金融机构的稳定度。由此将导致新兴市场国家的证券市场价格大幅缩水、本币贬值、投资规模下降、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其中最为脆弱的是波罗的海三国和印度。新的金融危机将为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压力,但中国资金也面临“走出去”抄底整合并购相应企业的好时机

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产生的背景、范围、过程,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4. 2008年经济危机的成因,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08年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说出来你都不信

5. 2008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08年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说出来你都不信

2008全球经济危机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6. 2008年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动荡影响最大的国家是

美国经济动荡下金融危机会重演?为什么2008年会发生金融危机

7. 简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过程

(1)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趋势必然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今世界上各国的实力对比和意愿。具体说来,推动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的原因有:①历史地看,多极化趋势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近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都没有改变这一大势。②美国想建立单极世界,但力不从心。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60%;此后其份量不断下降,到2001年,美国国内总产值只占世界的28%。据估算,15、20年后,该数字还会进一步降低到15%~20%左右。以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的份额试图控制其余的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显然是做不到的。③反对单极、主张多极的力量强大,并且越来越强大。除了美国外,其他国家都是多极世界的主张者。可以说,美国的建立单极世界的图谋违背人民的意愿,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不得人心。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谁也离不开谁。这种相互需要也构成了制约单极世界的现实力量。

但是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决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前,美国凭借其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力求维护和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阻碍世界多极化进程。克林顿政府明确将建立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作为其对外战略的目标;北约东扩和“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出台,是实施其战略的重大步骤。小布什上台后,美国的“单边主义”倾向明显加强,“先发制人”军事战略具有极强的进攻性和冒险性;退出“反导条约”,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都表明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和行动在膨胀和加剧;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再到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以及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都表明美国要把自己的力量伸向中东、巴尔干及中亚这些原来它没有控制的地区,实现对这些地区的控制,以实现单极格局的图谋。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

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进程,简单否定多极化趋势是不对的。我们也要对实现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斗争过程有正确的估量;盲目乐观或者放弃斗争也是错误的。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但多极化发展趋势只能在曲折中发展。推动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
(2)大国关系深入调整

在 “冷战”时期,大国之间的关系以敌对和对抗为主调。“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终结,国际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各个大国为了适应这个变化,都在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大国关系中出现了合作与斗争并存的新特点。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国纷纷建立多种战略伙伴关系。大国关系是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大国关系的调整及重新定位,表明世界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它既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一种表现,又推动多极化的发展。

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影响。大国之间的“伙伴关系”、“战略关系”同冷战时期的“同盟关系”、“集团关系”是完全不同的。冷战时期的同盟关系、集团关系是以军事合作为基础的,是共同对付第三国的,而现在这种新型的大国关系则具有鲜明的冷战后的时代特点:不以军事合作为基础,而是着重于政治、经济、军事、安全、贸易、环保、科技等众多领域共同合作的需要;不针对第三国,不妨碍同第三国发展关系,而是推动整个大国关系的发展;不结盟,不搞对抗,而是以平等互利的对话解决存在的分歧与争端。因此,大国关系这种重大而深刻的调整,有利于国际形势的继续缓和,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3)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

在“冷战”时期,军事因素在国际关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当前这个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的时代,世界各国都把经济发展作为首要目标,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关系发展的主导因素。
(4)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冷战结束后,大国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安全威胁有所下降。但是,在一些地区,国家间的军事冲突依然存在,加上近来美国频繁地对外用兵,这些都表明传统安全威胁依然存在,依然对世界和平构成现实的威胁。

在传统安全威胁相对削弱的背景下,国际恐怖主义、国际有组织犯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难民问题和非法移民问题等被视为当今国际社会中越来越具有威胁性的因素,尤其是恐怖主义。

十六大政治报告指出:“我们主张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加强国际合作,标本兼治,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努力消除产生恐怖主义的根源。”

对于恐怖主义,第一,恐怖主义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它有复杂而深层次的原因;第二,以暴治暴,用军事手段打击和压制恐怖主义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第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才是根除恐怖主义的根本途径。
(5)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有时表现还非常突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本质上与战争存在紧密的因果联系:把本国的意志、利益凌驾于其他一切国家的意志、利益之上,凭借经济军事实力,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干涉和侵略,造成世界动荡不安,成为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9?11 事件之后,美国打着反对恐怖主义、维护本国安全的旗号,采取所谓“先发制人”的政策,紧锣密鼓地对外用兵,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没有充分理由和合法性的情况下,先后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将其势力范围扩张到有显著战略意义而它以前又无法控制的地区,表明在缺乏有效的国际制约的状况下,美国的霸权主义进一步恶性膨胀。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安宁,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

简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过程

8. 简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过程,简述!

答 1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冲击全球化经济 美元贬值物价上涨经济崩溃 银行工厂倒闭 政府竭力救市 但还是无济于事 美国经济首当其冲 动摇国际经济秩序
2危机进一步波及到世界的那其他国家 危机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危机开始由美国扩散到全世界 其他国家受到负面经济影响尤为深重 爆发世界大规模经济危机 储备负担加重 损失严重 经济下滑企业工厂濒临倒闭 破产 社会经济下降 失业人口增加 进出口贸易减少
3危机继续影响着世界各国 工厂企业纷纷停产 倒闭 失业人口剧增 社会经济陷于停滞状态 经济负担加重 接近于经济低谷 经济萎缩不振 外贸继续减少
4各国出台调整和补救方案 使得经济矛盾得到一定缓和 另外国家扶持 经济局势得到一定程度的扭转 开始有了缓慢的改善 在此阶段 各国互助合作 加强经济交流 扩大贸易资源互补 迎来恢复希望 获得复苏契机
5最后 经济形势渐渐转好 缓慢恢复 但还是低于往年同期发展水平 开始走出危机阴影 摆脱危机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