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我国票据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为题的论文

2024-05-16

1. 跪求我国票据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为题的论文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的迅速发展,票据业务也呈现出一定的数量规模。但是由于我国票据业务存在一些问题,反过来,影响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速度。针对我国票据业务存在的票据市场不成熟,功能尚不完善,票据市场工具单一,票据的结构须待创新,信用环境存在阻滞,票据业务存在潜在风险等主要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了建立有效机制,促进票据市场的不断完善。同时,建立完善的社会管理体系,通过改善信用环境,促进票据业务发展,以及建立完善的支付保障体系,加强票据市场电子化建设,以推动票据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票据市场   主要问题   解决途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票据市场的迅速发展,票据业务呈现出一定的数量规模。但是由于我国票据业务存在一些问题,反过来,影响商业票据市场的发展速度。有鉴于此,笔者拟就我国票据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几解决途径谈几点拙见。
票据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票据市场不成熟,功能尚不完善。票据市场的发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调整了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引导了央行制定货币政策,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仍得关注,主要有:一是不规范操作行为增多。其主要表现:(1)承兑申请人和贴现申请人在同一法人或为同一集团的子公司;(2)对商业汇票的真实贸易背景不作认真判断,即行签发;(3)承兑日和贴现日间隔时间短;(4)以滚动签发承兑汇票达到长期融资的目的;(5)保证金科目使用不合规。二是严格的授权管理制约了票据市场发展。三是票据市场工具单一。在单一银行承兑汇票的情况下,票据业务发展完全依赖于银行信用,即不利于商业银行防范票据风险,也不利于企业扩大票据融资。四是不正当竞争现象较为严重。五是企业票据总量缺乏有效约束。骨干企业和优势企业有时被多家商业银行选为重点客户,多家商业银行同时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等条件进行授信,造成某一企业的授信额超过企业的真正需求,形成隐性风险。六是过高的门槛将众多中小企业挡在票据市场门外。保证金比例过高、严格的贴现规定,让企业和银行都无能为力。七是央行的调控力度被削弱,货币政策意图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主要表现是再贴现利率水平偏高,既不利于引导和促进票据市场的发展,也不利于再贴现利率准确传导央行的货币政策意图。
2、票据的结构单一,须待创新。近几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目前有的地方票贴现业务已出现了萎缩趋势,据调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票据查询难。根据有关业务操作规定,办理贴现要以联行电报形势查询汇票的真实性。通过调查发现,电报查询这一做法不能完全满足查询汇票的真实性需要,尤其在防凡“克隆票”方面。二是操作不合规范。由于受自身经营规模利益驱动等因素的影响,各商业银行在办理贴现时,首先向人民银行申请办理再贴现,如果人民银行同意办理再贴现,则商业银行就为申请人办理贴现,反之则不办理,形成倒逼机制。三是手续太繁杂。基层办理贴现业务程序较多,时间较长,影响了融资工具的吸引力。据调查,企业办理一笔贴现业务要花费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几天时间,有时等一笔贴现业务办下来,企业已坐失良机。四是兑付不及时。按现行业务操作规定,贴现票据到期以委托收款方式收回资金,但是,个别承兑银行故意拖延付款的时间。
3、信用环境存在阻滞。一是商业票据市场缺乏正确定位,市场发展的基础条件不充分。我国在1995年5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仅规定了银行本票,对重要的商业本票并未作出规定,并强调票据的真实交易,债权债务关系,这种狭窄的定位致使商业票据功能仅限于信用结算功能,商业票据的融资功能未能得到发挥。二是企业信用状况低下,缺乏权威性资信评估机构。近年来,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企业产权不清,企业经营效益仍未转换和改善,加上企业信用制度没有建立,制约了市场主体及理性投资者的介入。同时商业票据的功能创新脱离真实的商品交易并独立存在,这只能加大商业票据市场的风险性,市场主体及理性投资者想要规范风险必须进行评估,但我国目前仍缺乏在全国范围内被普遍公认的权威资产评估机构,投资者必须自己进行评价。三是缺少专业性票据经营机构,市场主体参与热情不高。四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社会信用观念差,法制不健全,影响了票据贴现的发展,企业经营效益差,不符合银行签发汇票的标准,可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企业范围狭窄。
4、票据业务存在潜在风险。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票据当事人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而遭受的损失情况时有发生。按我国现行票据法解释,银行票据指汇票、本票、支票。票据当事人主要有出票人、承兑人、保证人、付款人、持票人等。由于当事人在票据活动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其票据业务潜在风险也不同,主要有出票人风险、承兑人的风险、保证人风险、付款人风险、持票人风险和国际风险。
5、票据市场电子化程度低。我国商业票据市场初具规模,但除信用基础薄弱外,市场建设滞后是主要问题之一。票据市场是中国金融市场中唯一没有实现电子化的市场,故实现票据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功能增强,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对实现电子化产生了很大的要求。但是目前票据市场信息不对称,地区分割,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贴现率与再贴现率并不能真实反映市场价格,只有在电子化联网后,市场交易才能充分,价格机制才合理。同时,正因为票据处理电子化程度低,金融票据诈骗案件时有发生,效率也难提高。
二、促进票据业务发展的几个途径
建立有效机制,促进票据市场的不断完善。
首先,央行通过对票据市场参与主体实施有效的外部监管,完善汇票业务管理机制,整顿市场秩序,加大对违规操作的处罚力度,改善市场环境,防治金融机构以降低利率等为条件的不正当竞争;其次,商业银行要加强内控,严把承兑关,保证票据的真实贸易背景,防范融资风险;同时,规范操作和管理票据业务,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企业办理承兑的条件,降低保证金比例,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敞开银行承对之门,增强企业运用票据进行结算的主动性。扩大对县辖商业银行的授权,加强县域票据市场建设,丰富充实交易工具,活跃票据市场。一是要稳步发展银行承兑汇票,扩大票据承兑、贴现量;二是要大力扩大使用商业承兑汇票,尽快建立和实行商业承兑汇票签证制度和商业承兑汇票市场准入、退出制度以及商业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制度和抵押担保资金,稳步推进商业承兑汇票的使用;三是实施推广使用银行本票,尝试开发9个月以内的短期票、大额票据、无担保票据、大公司票据和资产支撑票据等商业票据;四是不断丰富票据市场信用工具,允许私营企业和民间票据进入市场,增强票据市场对支持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增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能力,适当调整再贴现利率。       
改进票据操作,促进发展票据业务。人民银行要出台适合市场经济特点的票据签发、贴现操作办法,是全国金融机构在签发票据程序上一致,避免就简。同时,要指定票据查询办法,并采取约束、惩罚措施。另外,制作防伪性能高的汇票凭证,加强空白票据的管理,加大打击制假票据的力度,切实防范票据风险,促进票据流通。
建立完善的社会管理体系。
一要不断完善《票据法》,该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一部分,对规范市场经济行为的作用是有条件的。因此,笔者认为票据法的制定更应从票据的本质出发,即票据的流通性、无因性、要式性、提示性、返还性等五方面充分考虑,发挥票据的支付结算功能,节省正常的流通费用。如票据必须有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客观上限制了票据的流通转让,使用范围也难予推广,如支付瞻仰费、文教费等,无法满足给付对价,或债权债务关系的要求,而作为支付人的银行,审查也有难度,与国有银行向现代企业转变的改革目标不符,届时其监督职能会被强化,经营职能会被弱化。同时,《票据法》对重大违规行为限制性条款应明确,如取消其票据签发权,支付权,建立一个良好的票据使用环境。随着我国入世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票据行为或《票据法》更应国际化,要兼融或包涵国际上通行或认可的先进法律条款。
二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登记、咨询体系和严格的监督、执行体系,对社会行为才能起到制约和规范的作用。否则,信用仅靠道德意识的约束,只能使守信者失去信用,不守信者行为更加放肆。这与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时常经济是不相融的,也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向世界的庄严承诺不吻合。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对提高国民素质,提升企业无形资产价值都有现实的意义。但对票据行为而言,通过资信系统查询,企业能够主动地规避与信用差的单位或人发生业务关系。同时也敦促自己,规范操作,不被列入无信用单位或人的黑名单内,这样就可减少票据风险的发生。
3、改善信用环境,促进票据业务发展。
    一是科学定位商业票据市场发展方向,完善现有票据市场基础条件。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独立的商业信用,把企业融资直接推向市场,减轻银行及银行风险,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变具有建设性意义,修订《票据法》有关条款,对商业本票作出必要的科学界定,在有条件下完善票据基础条件,在促进商业信用票据化的进程中,要致力于票据基础条件的完善。
二是改善票据运做环境,充分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票据运做环境包括法律环境、仲裁环境、监管环境和竞争适应性。致力于法律建设,使票据行为从始至终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才能增强社会对票据的信赖度,使之具有广泛的运做基础,建立权威性的资信评估机构,加强对票据业务活动中的交易风险和可能出现纠纷进行仲裁,保护合法票据持有者的合法正常稳定的交易运作程序,为票据当事人提供良好的经营空间。要加大对票据行为的监管力度,要特别注重保护交易的真实性,对融资性票据行为要加以必要限制,监管所有票据当事人特别是金融机构守法合规经营。要营造票据业务的竞争环境,促进票据业务时常按规有序运作。同时,要充分发挥利率调节市场的杠杆作用。
  三是扩大票据市场参与主体,建立专业性的票据交易机构。允许非银行金融机构办理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理顺关系,使商业汇票的业务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近年来,货币资金作为商业票据的投资者已显得十分重要。同时,商业银行可以设立专业性的票据交易机构,其组织形式可以是有限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业务范围为: (1)办理商业汇票的承兑和贴现业务;(2)办理商业票据的担保业务;(3)办理票据的业务;(4)办理票据的抵押业务;(5)办理票据咨询服务业务,为商业票据的开发,交易提供相关服务;(6)创造条件开办债券、金融债券、建设债券等买卖业务。在监管上,准许票据经营机构将所持有者的已承兑、未到期贴现(含转贴现)票据向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在交易品种上,先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再过渡到办理经济效益好信誉优良企业的商业承兑汇票。在市场价格上,允许票据专业机构在经营票据买卖时,给予利率调整一个浮动空间,真正使票据价格与市场上资金供求关系基本吻合,为过渡到试行商业票据的商业贴现和再贴现业务创造必要环境和条件。
4、建立完善的支付保障体系。
一是支付系统。银行作为支付人,应充分发挥其网多面广及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和完善支付防伪系统,如本行票据号码的识别系统、专用票据的防伪鉴别系统、如专用印章、印油、密押,防止假票案。二是查询系统。对跨行,跨系统票据,建立一套资源共享的查询系统,该系统提供大额票据签发的时间、金额、收款单位、付款单位及票据号,根据票据要素在系统上能够确认,并将已解付信息输入,防止克隆票、假票。而管理行,监管行还可通过查询系统,结合其他资料,对出票行进行非现场监管,必要时进行现场稽核,防范内联外盗的票据风险。三是票据保证系统。每年评出票据管理安全行,并授权这些单位为有资格承兑或保证银行票据的行。这样做的目的:(1)提高这些行的知名度及信用度,证明其有一批懂票据,懂法律,懂国内国际支付的专业人材队伍,票据业务由该行办理,风险小;(2)创国内银行品牌,使其能早日参与国际市场范围内的竞争,维护国内企业的合法利益,规避国际结算风险。同时也扩大这些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票据保证系统的创办,也使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新的票据业务品种手续更完善、更科学,管理更严谨。
5、加强票据市场电子化建设。
目前,票据市场发展相对落后,必须进行市场创新。从国际趋势来看,实现票据市场电子化是必然选择。从电子化的基础上看,在技术,政策,市场需求各方面,我国票据市场电子化的建设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条件:一是有政策上的支持。近年来,人民银行加强了对货币市场的建设,在票据市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票据市场风险得到控制。票据业务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得到空前改善。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2003年要大力发展货币市场,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要统筹拟订货币市场发展规划,继续支持票据市场的拓展。二是市场发展的推动力。目前,中国货币市场利率已基本市场化,而当票据融资占到银行与企业间间接融资的一定比重时,贷款利率因为票据融资的广泛运用并与货币时常利率挂钩,也已在市场化了。贷款利率市场又倒逼商业银行对负债业务利率进行市场化管理。因此,利率市场化天然地选择了票据这一融资工具作为其最佳载体。事实上,由于票据业务竞争激烈,转贴现利率已实现市场化并基本接近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水平。此外,票据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基础上加点浮动,转贴现利率随行上市,这种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初步形成,不但促进了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为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2002年以来,中国票据业务创新初见端倪,先后出现了票据贴现买方付息,企业贴现回购、商业汇票保证和贷款协议回购等。另外,有些商业银行正积极试办大额票据抵押分拆和融资租赁协议回购等金融资产票据化业务。一旦商业本票立法,票据创新必将成为金融业务中最活跃的金融工具。对票据市场业务的重视使金融机构和企业对票据市场基础建设提出新的要求,票据市场电子化要求日益强烈。三是技术上的可行性。票据市场是货币市场的一部分,在中国目前的货币市场中,同行拆借与债券市场已实现了电子化,其市场构架与技术积累为票据市场的电子化打下了基础。我国银行间的电子交易系统在1994年开始建立,目前已涵盖外汇,同业拆借与债券交易。从技术上看,依托货币市场交易系统进行票据市场的电子化建设,具有较好的基础,实现票据市场电子化具有技术上的保障。
基于上述情况,加强票据市场的电子化建设是有基础的,也是可行的。通过建设计算机票据业务自动化处理与信息查询系统,提高风险票据防范能力。

跪求我国票据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为题的论文

2. 有关票据知识的几个问题,求教。

1)汇票记载“交付货物后付款”,此项条件有效否,票据有效否?
答:汇票记载“交付货物后付款”,条件无效,票据有效。

2)本票的基本当事人只有出票人和收款人吗?本票要否承兑?
答:本票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已在见票时无条件下支付确实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所以,基本当事人只有出票人和收款人,不需要承兑。

3)甲签发汇票一张,汇票上记载收款人为乙,保证人为丙。乙持票后将其背书转让给丁,丁再背书转让给戊,戊要求付款银行付款时被以背书不具连续性为由拒绝付款。该事件中票据债务人包括甲乙丙丁里面哪些人?
答:包括甲乙丙丁所有人

3. 关于票据的问题

商业汇票的面值=117000
2007年12月31日计提票据利息=117000×5%×3÷12=1462.5
应收票据的余额=面值+3个月的利息=117000+1462.5=118462.5

关于票据的问题

4. 存在问题票据的根源

(一)票据流通渠道单一,票据作用难以正常发挥。对票据市场的作用认识不足,票据市场长期呈现银行承兑汇票垄断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出现问题是很难避免的。
(二)票据格式不统一,造成资金风险。据了解,目前银行承兑汇票均由各商业银行自行印制,由于各行印制的汇票有各自的格式、颜色和相应的防伪标识,系统外其他商业银行由于没有他行汇票票样,又无法对他行票据印鉴进行核对,对他行票据识别起来较为困难,在目前
假票和“克隆”票时有发生的情况下,收票行的风险相应加大。
(三)对银行承兑汇票认识与实践存在偏差。现行法规规定,作为结算工具,必须有真实的商品贸易背景。而事实上,由于我国融资工具缺乏,银行承兑汇票经常被单纯地作为融资工具使用,此时贸易背景存在与否往往被忽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