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的密接需要隔离14天吗

2024-04-28

1. 密切的密接需要隔离14天吗

通过集中隔离、核酸检测等措施,可以更好地落实“四早”要求,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因违法实施行政管理或者预防、控制措施,侵犯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密切的密接需要隔离14天吗

2. 次密接者隔离多少天解除

次密接者一般需要隔离至少14天。根据相关规定,次密切接触者采取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的管控措施。次密切接触者先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如前7天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阴性,且其所接触的密切接触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也阴性,则解除隔离,日常健康监测期间必须减少流动,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不参加会议、会展、旅游、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原则上在结束日常健康监测前不离开所在县(市、区)。隔离起始日期从进入隔离点开始计算,若经流调显示发生隔离点内传播,从最后一例阳性感染者转移出隔离点之日重新计算。

3. 14天隔离解除办什么手续

隔离期限为14天,如无异常,期满后经医护人员确认,报请乡镇同意后,方可解除隔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者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接到报告的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即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上级人民政府作出不予批准决定的,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解除隔离措施。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被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隔离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决定并宣布。

14天隔离解除办什么手续

4. 密接者隔离多少天解除

一般密接者隔离21天解除。
密切接触者是与阳性感染者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人员,被感染的风险极大。按照疫情防控规定,须对密切接触者采取“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的管控措施,集中隔离期限从其与阳性感染者最后一次接触之日算起,隔离时间总长为21天。
如密切接触者被发现时,距其与阳性感染者最后一次接触之日算起未超过14天,则按照“缺几天补几天”的方式,完成剩余天数的集中隔离,直至距末次接触满14天后转为居家隔离;如密切接触者被发现时,距其与阳性感染者最后一次接触之日算起已超过14天,则直接转为居家隔离,仍按“缺几天补几天”的方式,完成剩余天数的居家隔离,直至满21天方可解除居家隔离。

相关说明
如在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场所内发现阳性感染者,同一场所内的部分隔离人员,包括与阳性感染者所住房间上下各一楼层、同楼层的所有集中隔离人员,自新发现阳性感染者当日起重新计算集中隔离时间,重新集中隔离满14天。
当外环境检测结果(不包括阳性感染者所住房间)为阳性,则对集中隔离场所内所有隔离人员,自新发现阳性感染者当日起重新计算集中隔离时间,重新集中隔离满14天。
密切接触者解除集中隔离前,须对其本人及所住房间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方可转为居家隔离。解除居家隔离前,须对隔离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方可解除居家隔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密切接触者

5. 次密接隔离是7天还是14天?

次密接隔离是7天还是14天,要视情况而定。
次密接触者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限是根据密切接触者的核酸检测结果确定的,如果密切接触者在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前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且次密接触者第1,4,7天核酸检测呈阴性,那么次密接触者可于第7天解除隔离医学观察。如果密切接触者前两次核酸检测有阳性结果,那么其次密切接触者将按照密切接触者管理至期满14天。

隔离期间注意事项。
1、隔离期间,在房间内可以不戴口罩,但有工作人员进入时,要及时正确佩戴口罩,并保持1米以上距离
2、按照要求配合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采样、体温和其他症状监测。如有发热、咳嗽、咽痛、嗅觉味觉减退、腹痛、头痛、呕吐等症状,要及时报告工作人员。
3、为了保持房间内有良好的空气质量,请每天开窗通风2次以上,每次开窗时间不少于30分钟。
4、定期清洁个人衣物,整理房间内务,保持房间清洁。房间内产生的垃圾要自行清理。扔垃圾之前要扎紧袋口,根据隔离点的要求定时打包垃圾,放置在指定的位置。
5、做好手卫生:饭前便后、打包垃圾后、拆开外来物品包装后,打喷嚏后,均要及时洗手。
6、如需出门取餐、扔垃圾时,一定要佩戴好口罩,避免与其他隔离人员交谈、聚集,避免在隔离区公共区域逗留。
7、隔离期间事项:禁止串门、禁止探访。提醒:要知道住进集中隔离点的人员,都是存在有较大感染可能的人员,所以不串门不接触,不仅是防控要求,更是在切切实实保护我们自己的安全健康。
8、隔离结束后:结束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符合条件可以解除集中隔离的人员,可遵循工作人员的指引离开集中隔离点。并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后续的居家隔离观测等。

次密接隔离是7天还是14天?

6. 密接者隔离多少天解除

密接者隔离21天解除。
密切接触者是与阳性感染者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人员,被感染的风险极大。按照疫情防控规定,须对密切接触者采取“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的管控措施,集中隔离期限从其与阳性感染者最后一次接触之日算起,隔离时间总长为21天。

如密切接触者被发现时,距其与阳性感染者最后一次接触之日算起未超过14天,则按照“缺几天补几天”的方式,完成剩余天数的集中隔离,直至距末次接触满14天后转为居家隔离。
如密切接触者被发现时,距其与阳性感染者最后一次接触之日算起已超过14天,则直接转为居家隔离,仍按“缺几天补几天”的方式,完成剩余天数的居家隔离,直至满21天方可解除居家隔离。
密切接触者解除集中隔离前,须对其本人及所住房间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的方可转为居家隔离。解除居家隔离前,须对隔离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方可解除居家隔离。

7. 次密接隔离14天后能去上班吗

次密接隔离14天后是否能去上班视以下情况而定:1、如果次密接触者在隔离14天后检测核酸证明是绿码,则可以解除隔离,去上班;2、如果不是上述情况,则不可以去上班。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1、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划定疫点、疫区的建议,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对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2、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对疫点、疫区进行卫生处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并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采取措施;3、指导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组织、指导有关单位对传染病疫情的处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  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一)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二)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三)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次密接隔离14天后能去上班吗

8. 密接者隔离14天以后是否安全

法律分析:接触新冠感染者后隔离十四天未发病,一般来说是已经安全了,但是也不能排除后面会发病的可能性,因为现在已经案例显示新冠肺炎的潜伏期会达到二十四天,甚至三十几天,因此大家还是不能过分的掉以轻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传染病预防控制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二)传染病的监测、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在发生传染病疫情时的任务与职责;(四)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的分级以及相应的应急工作方案;(五)传染病预防、疫点疫区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用。地方人民政府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出的传染病预警后,应当按照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