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有多少遗产,那么多人够领吗

2024-05-15

1. 诺贝尔有多少遗产,那么多人够领吗

诺贝尔基金会的资金运作
  “诺贝尔在1895年的最后遗嘱中,把大约100万瑞典克朗赠与十多名亲友,余下部分(约3100万瑞典克朗)用于设立诺贝尔奖。
  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的纪念日,颁发了首次诺贝尔奖。奖金数额约为15万瑞典克朗,大概相当于当时一位教授20年的薪水。2001年以来,诺奖奖金的名义价值固定下来,每年都是1000万瑞典克朗。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是用诺贝尔基金每年产生的利息来作为奖金。那么,诺贝尔基金会都进行了哪些“安全可靠的投资”呢?
  在长达逾100年的运作期中,诺贝尔基金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钱生钱,这样才能保证诺贝尔奖奖金的丰厚度。然而这一理财历程并非一帆风顺。
根据1901年瑞典国王批准通过的评奖规则,这笔基金应投资在“安全的证券”上,这也正是诺贝尔本人的初衷。对“安全的证券”,当时人们将其理解为“国债与贷款”。股票市场则碰都不能碰,因为它风险太大,弄得不好会“血本无归”。但事实证明,所谓安全的投资却并不能保证诺贝尔基金的“安全”,反而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报酬率,随着每年奖金发放、运作开销及税收等因素,历经50多年后,到1953年该基金会资产只剩下300多万美元。
  眼见基金资产将消耗殆尽,诺贝尔基金会的理事们在1953年做出突破性的改变,将基金管理章程更改为以投资股票、房地产为主,这一改变就此扭转了基金的命运,到1993年基金的总资产已滚动至2亿多美元。
  该基金会2011年年报显示他们的投资策略原则是:50%左右股票(上下浮动10%)、20%左右固定收益资产(上下浮动10%)和30%左右另类资产(上下浮动10%),另类资产则包括投资不动产和对冲基金。

诺贝尔有多少遗产,那么多人够领吗

2. 诺贝尔有多少财产?

诺贝尔基金非常多
阿尔弗里德·诺贝尔于1896年12月10日逝世后,在其遗嘱中提出,将自己的部分遗产(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遗嘱中的条款及其“非同一般”的目的,连同其部分未完全的形式,引来了巨大的关注,并很快导致了对其的怀疑和批评。只有在经过几年的谈判、协商,有时甚至是痛苦的冲突,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之后,诺贝尔遗愿中的基本概念才得以以诺贝尔基金会的成立而出现稳定的模式。 

诺贝尔基金会是一家私立机构,其职责是受托保护诺贝尔遗嘱中指定的授奖机构的共同利益,并对外代表诺贝尔机构。这具体包括各种各样的通知信息活动以及与授奖有关的各种安排事宜,但是诺贝尔基金会本身却不参与诺贝尔奖得主的遴选过程和最后的选择。“诺贝尔基金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以一种能够保护奖项本身及评奖过程的财政基础的方式管理其资产”。 

因而,诺贝尔基金会的投资政策很自然地要把保持和增加它的基金、从而增加奖金的金额作为头等重要的因素来制定。遗嘱本身曾指示执行人把剩余的财产投资到“安全的证券”方面。在1901年最初为董事会制定的投资规则中,“安全的证券”这个提法曾根据当时的情况,被解释为意味着金边证券,或者以这类证券或不动产为抵押的贷款,而这类证券和不动产,主要是在瑞典和挪威发行或存在的。 

基金会在前50年遇到了许多挫折,税务问题是其中之一。基金会成立的时候,人们还没想过税收问题,尽管诺贝尔遗嘱监护人一直要求对该基金会的投资活动进行税收豁免,但没人理会。1914年以前,基金会交纳的税率为10%,还勉强能维持。到了1915年,瑞典政府通过了一项“临时国防税”,使基金会的交税率成倍提高。1922年,当年的累征税负超已大于1923年的诺贝尔奖金了。 

从此以后,关于是否该给基金会免税一直是瑞典议会的议题。这场旷日持久的讨论持续了几十年。直到1946年才有了结果:议会同意基金会享受免税待遇。瑞典议会的这一决定,也感染了美国人,美国规定从1953年起,诺贝尔基金会在美国的投资活动享受免税待遇。 

基金会的投资开始从保守转向积极。1953年,政府允许基金会可独立进行投资,可将钱投在股市和不动产方面。这是基金会投资规则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改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如以瑞典克朗计,诺贝尔基金数额的确增加了许多,但因瑞典克朗数次贬值,基金的实际价值并未增多。到了80年代,股市增长迅速,基金会的资产不断增值,不动产也在不断升值。但在1985年,瑞典又提高了不动产税,使得基金会的收益大打折扣。两年后,基金会作出一项重要决定:将基金会拥有的所有不动产转到一家新成立的上市公司名下,这家公司有个有趣的名字叫“招募人”。后来,基金会将持有的“招募人”公司股票全部出售,这正好赶在1990年初瑞典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于是大大发了一笔。 

由于诺贝尔基金会理财有方,世界上许多国家也纷纷效仿。设于1985年的日本两项大奖“日本奖”和“京都奖”,以奖金数额论,与诺贝尔奖属一个档次。他们就是根据诺奖的模式设立和操作的。为此,他们还为诺贝尔基金会捐了巨额资金。

3. 诺贝尔有多少财产

诺贝尔到底有多少资产,这是连诺贝尔自己也不十分清楚的问题。按照诺贝尔的遗嘱,要把他的全部资产变成现金,这本身就是一个牵涉到多国经济和法律的巨大工程。 
经索尔曼等人数年在多国之间来回奔波,终于在1900年对诺贝尔遗产的清理有了一个 初步的轮廓。 
诺贝尔在各国资产变换为现金后的一个主要清单如下(这是一个在诺贝尔资产变换现金过程中已被大大地贬值和打了折扣的清单): 
瑞典5,796,140.00;挪威94,472.28;德国6,152,250.95;奥地利228,754.20;法国7,280,817.23;苏格兰3,913,938.67;英格兰3,904,235.32;意大利630,410.10;俄国5,232,773.45;总计:33,233,792.20瑞典克朗。 
遗产变换为现金的总额33,233,792瑞典克朗,约为920万美元。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诺贝尔的这笔遗产确实都是一笔巨额遗产。

诺贝尔有多少财产

4. 诺贝尔奖的奖金怎么来的啊?诺贝尔有那么多遗产?


5. 诺贝尔奖获得者可得到巨额奖金,诺贝尔到底有多少遗产?

在诺贝尔奖设立之初诺贝尔就把他自己的100万元作为奖金进行颁奖,这么多年过去了,许多人要问那一百万还没有发出去完吗,现在这些获奖者的奖金从那来。如果全部都是用诺贝尔的遗产来发放奖金的话,就算再多也应该发放完了。答案是肯定,就是这些奖金的来源不单单是来至于诺贝尔的遗产,还有政府扶持、社会捐助等来源。


政府扶持:瑞典把诺贝奖看成是国宝一样,因此在诺贝奖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全力扶持。比如有一年诺贝奖的奖金降到历史最低点只有300万美元的时候,瑞典政府投入巨资让诺贝奖度过了难关。

诺贝奖作为一个世界级奖项,每年都奖励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它的宗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因此诺贝尔奖每年都能够获得社会各界数额不等的捐助,其实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地大学都存在,世界知名大学每年都能够获得富豪的大笔捐助,这些富豪同样也会把一部分钱捐给诺贝尔奖,从而激励世界杰出的科学家能够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也成为诺贝尔奖奖金的主要来源。

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看重的不是巨额奖金,而是诺贝尔奖带来的荣誉。

诺贝尔奖获得者可得到巨额奖金,诺贝尔到底有多少遗产?

6. 诺贝尔奖已发了119年,至今仍有余钱,诺贝尔究竟留了多少遗产?

诺贝尔奖一直被视为各个领域的最高奖项,它的获奖者必须是公认的“世界上在6个领域中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所以诺贝尔奖也一直被认为是人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之一。从设立至今,诺贝尔奖已经授予了919位个人和24个团体,这背后的荣光都离不开一个人的贡献——诺贝尔奖创始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诺贝尔出生于1833年,他不只是这个国际大奖的设立者,还是瑞典有名的化学家、工程师和发明家,甚至他还是炸药的发明者。虽然因为身体和家庭原因,诺贝尔接受的正规教育不算多,但他学习努力且天资聪颖,所以在家庭教师的教导下进步很快。
在他17岁时,就以工程师的名义到了美国的艾利逊工厂实习,后来又在欧洲各国考察了4年,并开始从事硝化甘油炸药的研究。他在化学方面的天赋非常高,因此在1867年时就获得了英国的炸药专利,随后开设了工厂和公司,一步步地走上了炸药事业的顶峰。

诺贝尔无论是在科研、文学还是哲学方面都有所涉猎,也都有所成就,这让他一生的履历非常辉煌耀眼。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诺贝尔终身没能得到一份完美的感情,于是他一生未能娶妻生子,最后在遗嘱中将巨额财产都捐献了出来,用作诺贝尔奖的资金。
在遗嘱中,诺贝尔写道:“请将我的财产变做基金,每年用这个基金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前一年度为人类做出好的贡献的人。”就这样,从1901年开始,诺贝尔奖开始了第一次的颁奖仪式。

当时诺贝尔留下的遗产大约有3100万瑞典克朗,至少相当于如今的14亿人民币。据记载1901年第一次颁奖时单项奖金为15万瑞典克朗,这在当时大概是瑞典一个教授工作20年的工资,非常丰厚。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奖金的数额并未下调,反而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1980年诺贝尔奖的单项奖金已经涨到了100万瑞典克朗,1991年增加到600万,1992年650万,2000年则直接达到了900万。之后的10年里,奖金数额都没有变动,都是1000万瑞典克朗,折合当时的美元汇率约为145万美元。

而近几年的奖金依旧丰厚,约有人民币800万元,不仅如此,获奖者还能得到印有诺贝尔头像的金质奖章。在分发奖金的119年来,发出去的数额早就已经超过了当初的3100万瑞典克朗,但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资金依旧充裕,这又是如何做到的?
其实早在诺贝尔逝世前,他就有了一套理财投资方案,而且诺贝尔留下的遗嘱中有一条最重要的规则就是“不动本金”,即用遗产投资的基金会的收益才能用来当奖金。在巨额的本金投资下,诺贝尔奖的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收益,也就保证了资金链不会断流。

能够将一支基金运作百年以上,诺贝尔基金的确可以说是理财有方,如果这支基金能够一直安稳地运行下去,那么诺贝尔奖再发下一个百年也是没有问题的。

7. 诺贝尔奖已发了119年,至今仍有余钱,诺贝尔究竟留了多少遗产?


诺贝尔奖已发了119年,至今仍有余钱,诺贝尔究竟留了多少遗产?

8. 诺贝尔奖的奖金怎么来的啊?诺贝尔有那么多遗产?

  诺贝尔奖的奖金数视基金会的收入而定,其范围约从11000英镑(31000美元)到30000英镑(72000美元)。奖金的面值,由于通货膨胀,逐年有所提高,最初约为3万多美元,60年代为7.5万美元,80年代达22万多美元。2005年诺贝尔奖金金额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按照诺贝尔当初的意愿,较为理想的诺贝尔奖金额,应能保证一位教授20年不拿薪水仍能继续他的研究。根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1901年的诺贝尔奖金数额为15.0872万瑞典克朗,即相当于当时一位教授20年的工资。此后,奖金数额不断缩水,1902年为14.1847万瑞典克朗,1903年为14.1358万瑞典克朗。直至1923年,诺贝尔奖金数额名义价值降到了历史最低,为11.4935万克朗。以后,诺贝尔奖金数额虽逐年扩大,但因瑞典克朗的数次贬值,一直到不了1901年的水平。1969年第一次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时,奖金金额为37.5万瑞典克朗。

  1991年,诺贝尔奖达到600万瑞典克朗,才与诺贝尔奖自颁发以来首次超过1901年时的实际价值相当。那以后,诺贝尔奖金又连年上涨,1992年诺贝尔奖为650万瑞典克朗,1993年为670万瑞典克朗,2000年诺贝尔奖五大单项奖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达到了900万瑞典克朗(100万美元),远远超出了整个原始基金的名义价植,也大大超过了原始奖金的实际价值。2001年诺贝尔奖百年华诞时,诺贝尔奖金额达到1000万克朗,此后便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上。

  按照阿尔弗里德·诺贝尔的遗愿,只有诺贝尔基金会的直接收益——利息和红利——才能用于诺贝尔奖金,从股份管理中得到的资本收益以前不能用于诺贝尔奖金,但从2000年1月1日开始,诺贝尔基金会被批准可以将从资产售卖中所获得的资本收益用于诺贝尔奖金。根据这个新规则,从诺贝尔基金资产销售中得到的收益还可以用于授奖活动及支付各种开支,“直到不再需要它们来维持长期良好的授奖能力”。此外,诺贝尔基金会还可以对投资于股市的资产份额作出决定。长期来看,这意味着诺贝尔基金会可能会将更大比例的资产投资于股票,从而带来更大的整体收益,以及更丰厚的诺贝尔奖金。因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如果诺贝尔基金会投资得当,诺贝尔奖金还会涨。

�0�2 阿尔弗里德·诺贝尔于1896年12月10日逝世后,在其遗嘱中提出,将自己的部分遗产(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种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遗嘱中的条款及其“非同一般”的目的,连同其部分未完全的形式,引来了巨大的关注,并很快导致了对其的怀疑和批评。只有在经过几年的谈判、协商,有时甚至是痛苦的冲突,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之后,诺贝尔遗愿中的基本概念才得以以诺贝尔基金会的成立而出现稳定的模式。

  诺贝尔基金会是一家私立机构,其职责是受托保护诺贝尔遗嘱中指定的授奖机构的共同利益,并对外代表诺贝尔机构。这具体包括各种各样的通知信息活动以及与授奖有关的各种安排事宜,但是诺贝尔基金会本身却不参与诺贝尔奖得主的遴选过程和最后的选择。“诺贝尔基金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以一种能够保护奖项本身及评奖过程的财政基础的方式管理其资产”。

  因而,诺贝尔基金会的投资政策很自然地要把保持和增加它的基金、从而增加奖金的金额作为头等重要的因素来制定。遗嘱本身曾指示执行人把剩余的财产投资到“安全的证券”方面。在1901年最初为董事会制定的投资规则中,“安全的证券”这个提法曾根据当时的情况,被解释为意味着金边证券,或者以这类证券或不动产为抵押的贷款,而这类证券和不动产,主要是在瑞典和挪威发行或存在的。

  基金会在前50年遇到了许多挫折,税务问题是其中之一。基金会成立的时候,人们还没想过税收问题,尽管诺贝尔遗嘱监护人一直要求对该基金会的投资活动进行税收豁免,但没人理会。1914年以前,基金会交纳的税率为10%,还勉强能维持。到了1915年,瑞典政府通过了一项“临时国防税”,使基金会的交税率成倍提高。1922年,当年的累征税负超已大于1923年的诺贝尔奖金了。

  从此以后,关于是否该给基金会免税一直是瑞典议会的议题。这场旷日持久的讨论持续了几十年。直到1946年才有了结果:议会同意基金会享受免税待遇。瑞典议会的这一决定,也感染了美国人,美国规定从1953年起,诺贝尔基金会在美国的投资活动享受免税待遇。

  基金会的投资开始从保守转向积极。1953年,政府允许基金会可独立进行投资,可将钱投在股市和不动产方面。这是基金会投资规则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改变。20世纪六七十年代,如以瑞典克朗计,诺贝尔基金数额的确增加了许多,但因瑞典克朗数次贬值,基金的实际价值并未增多。到了80年代,股市增长迅速,基金会的资产不断增值,不动产也在不断升值。但在1985年,瑞典又提高了不动产税,使得基金会的收益大打折扣。两年后,基金会作出一项重要决定:将基金会拥有的所有不动产转到一家新成立的上市公司名下,这家公司有个有趣的名字叫“招募人”。后来,基金会将持有的“招募人”公司股票全部出售,这正好赶在1990年初瑞典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于是大大发了一笔。

  由于诺贝尔基金会理财有方,世界上许多国家也纷纷效仿。设于1985年的日本两项大奖“日本奖”和“京都奖”,以奖金数额论,与诺贝尔奖属一个档次。他们就是根据诺奖的模式设立和操作的。为此,他们还为诺贝尔基金会捐了巨额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