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对我国社保制度

2024-05-13

1. 二孩政策对我国社保制度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目前,我国社保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虽然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各个层次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虽然统账结合的制度模式已经确定,但是长期的空账运转使得半积累制未落到实处;虽然扩大覆盖面的工作取得新进展,但是防止“碎片化”和建立统一的社保制度尚需努力。在发展和改革社保制度过程中,第一,需要注意经济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的关系,防止拉美化;第二,需要注意统账结合与部分积累制的关系,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保改革。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在城镇,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等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并且已经全面实施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我国正在全面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探索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加快新型合作医疗改革试点的步伐。中国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筹资渠道逐步拓宽,基金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人数迅速增加。五项社会保险的参保人数年均增幅达到7%,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年均增幅达到20%左右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二孩政策对我国社保制度

2. 二孩政策和社会保险

全面二孩对社会保险有何影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受到社会高度关注。这一政策的实施,必将对我国人口结构产生深远影响。近日,承担“全面二孩”政策对社会保险影响课题的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医保研究室副主任董朝晖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了解该政策的短期和长期、正向和负向作用,对于指导社会保险未来工作非常必要。“全面二孩”政策对生育保险基金压力不会很大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对于社会保险来说,政策实施后,当前受影响最大的当属生育保险。请您结合近几年我国生育保险的运行情况,谈一下全面放开二孩对基金支出的影响?董朝晖:近几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育龄妇女人数从2000年的3.49亿人,下降到2013年的3.09亿人,占人口的比例从27.59%下降到22.70%,出生婴儿数量从2000年的1777万人下降到2013年的1640万人。由此可见,如果计划生育政策再不调整,出生婴儿数量会进一步下降。“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首先会增加生育保险基金的支出。过去几年我国生育保险基金结余较多,基本能够承受“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支出上升。2014年末,全国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平均足以支付20个月的待遇,尽管近年来生育保险基金的年结余率在下降,但是,2014年当年基金结余率仍达到17.5%。从总体上看,“全面二孩”政策对生育保险基金压力不会很大。问:如果生育政策再不调整,社保基金收支会出现什么状况?董朝晖:人口老龄化对社保基金的威胁是长期的,生育政策不会对人口结构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未来10年内,职工养老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将遭遇困境。尤其是在未来20年内,这一问题会更为严重。因此,社保部门应该做好基金预警工作,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基金的平稳运行,通过各种措施保证社保待遇的兑付,维护社会稳定。如果“全面二孩”政策能够落实好,那么该政策对于基金的正面影响将在20年以后出现。警惕参保人群对生育保险的“逆向选择”风险问:2013年我国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新政,新政实施以来我国生育保险基金支出的变动情况是怎样的?董朝晖: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以2014年的数据与2012的数据相比,尽管全国的婴儿出生数量仅增加3%,但生育保险覆盖人群的生育人数却增加了30.5%,而同期生育保险覆盖人数也仅增加10.4%。这说明被生育保险覆盖的人群有更强的生育意愿,或者说有更强生育意愿的人会积极参加生育保险。在这种情况下,生育保险基金的当年结余率有了明显下降,从2012年的27.9%下降到2014年的17.5%。因此,生育保险本身要控制好“逆向选择”的风险。当然,如果把生育保险作为鼓励生育的一项措施,那么政府应加强对生育保险的投入,好在生育保险基金规模并不大,仅占社保基金总规模的1.1%,不会给财政造成太大负担。对于生育保险来说,参保人的“逆向选择”风险值得注意。由于生育保险没有实施全民强制参保,所以可能出现有生育意愿的人选择性参保,而没有生育意愿的人不参保,这将导致生育保险基金支出的大幅度增加,而基金收入增加有限。例如,2014年,全国生育保险覆盖人口仅增加3.9%,而生育人数增长了19.2%。“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逆向选择”的风险将会更加突出。问:您认为地方社保部门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有效避免生育保险“逆向选择”?董朝晖:加强依法参保,达到应保尽保,是控制“逆向选择”风险的主要措施。我国目前生育保险主要覆盖职工人群,应加强参保监督,要求所有职工参加生育保险。如果以参加基本医保的在职职工人数作为生育保险的应参保人数,那么,2014年的参保率约为81%,所以,还有提升参保率的空间。期待“全面二孩”在2035年遏制制度抚养比的下降问:全面放开二孩,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举措。对于基本养老保险来说,直接的好处就是改善制度抚养比。请介绍一下我国近些年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抚养比的变动情况?董朝晖:2014年职工养老保险的“在职/退休”人员比已经下降到2.97,也就是说不到3个在职人员要养1个退休人员,而这一比例在2000年是3.30,在1995年是3.90。2010年以后,随着养老保险的扩面,更多的农民工参加了职工养老保险,这部分人群的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否则职工养老保险的“在职/退休”人员比还会下降更快。由于目前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已经很高,再通过扩面来改善“在职/退休”人员比的空间几乎没有了。我们期望“全面二孩”政策能够在2035年以后遏制“在职/退休”人员比的下降速度,但是要逆转下降趋势需要更长的时间。问:“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有何意义?董朝晖:20年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出生的人口将进入劳动力市场,这将改善劳动人口结构,因此,将对职工医保基金和养老保险基金产生有利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分析显示,“全面二孩”政策只能缓解老龄化对职工医保和养老保险的威胁,而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据测算,2025年以后,职工医保基金和养老保险基金将难以依靠自身收支来维持平衡,即使“全面二孩”政策能够显著改善人口结构,也要等到2035年以后才能显示出对社保基金的正面效应,况且这一正面效应也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基金赤字。从改善人口结构的角度来看,“全面二孩”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生育率仍值得担忧,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出生婴儿数仅比2012年增加49万人,约增加3%。综合以上分析,“全面二孩”政策是改善我国人口结构的必然之举,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短期内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从长期来看仍然有利于改善社保基金的收支平衡,因此,“全面二孩”政策应尽快宣传好,落实好。钟仁萱相关新闻我省生育保险费率将动态调整本报讯为更好地保障职工的生育保险待遇,省人社厅、省财政厅日前制定出台《关于建立生育保险费率动态调整机制的意见》。据悉,今后各地生育保险基金出现当期赤字,可上调费率,运行有结余可下调费率,动态调整。记者了解到,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职工个人无需缴费。去年10月我省实施的《江苏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明确,将缴费比例调整为一般不超过0.5%,超过0.5%的,需报省政府批准。此次《意见》要求,当设区的市生育保险基金运行出现当期赤字,且全市累计结余可释放水平(即全市累计结余/全市当期月平均赤字)不足15个月时,可上调生育保险费率;当基金运行当期结余,且全市累计结余超过15个月平均支付水平(即全市累计结余/全市当期月平均支出)时,可下调生育保险费率。当基金出现运行风险时,各设区的市应报告,启动费率调整程序。拟上调费率时,其测算的基金当期结余率(全市当期结余/全市当期收入)原则上不高于3%。《意见》还规定,各地要按照《江苏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的要求,完善生育保险政策,规范待遇标准,按时足额支付参保人员的待遇,切实保障职工生育保险的合法权益。要加大付费方式改革力度,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和计划生育手术的医疗费用(生育医疗费用)要依规定实行按单元、病种付费,由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引导定点医疗机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切实减轻参保人员的生育医疗费用负担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3. 全面二孩政策社保部门

全面二孩对社会保险有何影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受到社会高度关注。这一政策的实施,必将对我国人口结构产生深远影响。近日,承担“全面二孩”政策对社会保险影响课题的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医保研究室副主任董朝晖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了解该政策的短期和长期、正向和负向作用,对于指导社会保险未来工作非常必要。“全面二孩”政策对生育保险基金压力不会很大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对于社会保险来说,政策实施后,当前受影响最大的当属生育保险。请您结合近几年我国生育保险的运行情况,谈一下全面放开二孩对基金支出的影响?董朝晖:近几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育龄妇女人数从2000年的3.49亿人,下降到2013年的3.09亿人,占人口的比例从27.59%下降到22.70%,出生婴儿数量从2000年的1777万人下降到2013年的1640万人。由此可见,如果计划生育政策再不调整,出生婴儿数量会进一步下降。“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首先会增加生育保险基金的支出。过去几年我国生育保险基金结余较多,基本能够承受“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支出上升。2014年末,全国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平均足以支付20个月的待遇,尽管近年来生育保险基金的年结余率在下降,但是,2014年当年基金结余率仍达到17.5%。从总体上看,“全面二孩”政策对生育保险基金压力不会很大。问:如果生育政策再不调整,社保基金收支会出现什么状况?董朝晖:人口老龄化对社保基金的威胁是长期的,生育政策不会对人口结构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未来10年内,职工养老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将遭遇困境。尤其是在未来20年内,这一问题会更为严重。因此,社保部门应该做好基金预警工作,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基金的平稳运行,通过各种措施保证社保待遇的兑付,维护社会稳定。如果“全面二孩”政策能够落实好,那么该政策对于基金的正面影响将在20年以后出现。警惕参保人群对生育保险的“逆向选择”风险问:2013年我国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新政,新政实施以来我国生育保险基金支出的变动情况是怎样的?董朝晖: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以2014年的数据与2012的数据相比,尽管全国的婴儿出生数量仅增加3%,但生育保险覆盖人群的生育人数却增加了30.5%,而同期生育保险覆盖人数也仅增加10.4%。这说明被生育保险覆盖的人群有更强的生育意愿,或者说有更强生育意愿的人会积极参加生育保险。在这种情况下,生育保险基金的当年结余率有了明显下降,从2012年的27.9%下降到2014年的17.5%。因此,生育保险本身要控制好“逆向选择”的风险。当然,如果把生育保险作为鼓励生育的一项措施,那么政府应加强对生育保险的投入,好在生育保险基金规模并不大,仅占社保基金总规模的1.1%,不会给财政造成太大负担。对于生育保险来说,参保人的“逆向选择”风险值得注意。由于生育保险没有实施全民强制参保,所以可能出现有生育意愿的人选择性参保,而没有生育意愿的人不参保,这将导致生育保险基金支出的大幅度增加,而基金收入增加有限。例如,2014年,全国生育保险覆盖人口仅增加3.9%,而生育人数增长了19.2%。“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逆向选择”的风险将会更加突出。问:您认为地方社保部门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有效避免生育保险“逆向选择”?董朝晖:加强依法参保,达到应保尽保,是控制“逆向选择”风险的主要措施。我国目前生育保险主要覆盖职工人群,应加强参保监督,要求所有职工参加生育保险。如果以参加基本医保的在职职工人数作为生育保险的应参保人数,那么,2014年的参保率约为81%,所以,还有提升参保率的空间。期待“全面二孩”在2035年遏制制度抚养比的下降问:全面放开二孩,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举措。对于基本养老保险来说,直接的好处就是改善制度抚养比。请介绍一下我国近些年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抚养比的变动情况?董朝晖:2014年职工养老保险的“在职/退休”人员比已经下降到2.97,也就是说不到3个在职人员要养1个退休人员,而这一比例在2000年是3.30,在1995年是3.90。2010年以后,随着养老保险的扩面,更多的农民工参加了职工养老保险,这部分人群的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否则职工养老保险的“在职/退休”人员比还会下降更快。由于目前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已经很高,再通过扩面来改善“在职/退休”人员比的空间几乎没有了。我们期望“全面二孩”政策能够在2035年以后遏制“在职/退休”人员比的下降速度,但是要逆转下降趋势需要更长的时间。问:“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有何意义?董朝晖:20年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出生的人口将进入劳动力市场,这将改善劳动人口结构,因此,将对职工医保基金和养老保险基金产生有利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分析显示,“全面二孩”政策只能缓解老龄化对职工医保和养老保险的威胁,而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据测算,2025年以后,职工医保基金和养老保险基金将难以依靠自身收支来维持平衡,即使“全面二孩”政策能够显著改善人口结构,也要等到2035年以后才能显示出对社保基金的正面效应,况且这一正面效应也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基金赤字。从改善人口结构的角度来看,“全面二孩”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生育率仍值得担忧,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出生婴儿数仅比2012年增加49万人,约增加3%。综合以上分析,“全面二孩”政策是改善我国人口结构的必然之举,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短期内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从长期来看仍然有利于改善社保基金的收支平衡,因此,“全面二孩”政策应尽快宣传好,落实好。钟仁萱相关新闻我省生育保险费率将动态调整本报讯为更好地保障职工的生育保险待遇,省人社厅、省财政厅日前制定出台《关于建立生育保险费率动态调整机制的意见》。据悉,今后各地生育保险基金出现当期赤字,可上调费率,运行有结余可下调费率,动态调整。记者了解到,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职工个人无需缴费。去年10月我省实施的《江苏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明确,将缴费比例调整为一般不超过0.5%,超过0.5%的,需报省政府批准。此次《意见》要求,当设区的市生育保险基金运行出现当期赤字,且全市累计结余可释放水平(即全市累计结余/全市当期月平均赤字)不足15个月时,可上调生育保险费率;当基金运行当期结余,且全市累计结余超过15个月平均支付水平(即全市累计结余/全市当期月平均支出)时,可下调生育保险费率。当基金出现运行风险时,各设区的市应报告,启动费率调整程序。拟上调费率时,其测算的基金当期结余率(全市当期结余/全市当期收入)原则上不高于3%。《意见》还规定,各地要按照《江苏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的要求,完善生育保险政策,规范待遇标准,按时足额支付参保人员的待遇,切实保障职工生育保险的合法权益。要加大付费方式改革力度,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和计划生育手术的医疗费用(生育医疗费用)要依规定实行按单元、病种付费,由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引导定点医疗机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切实减轻参保人员的生育医疗费用负担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全面二孩政策社保部门

4. 开放二孩政策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分析利弊

,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对于我国现阶段实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促进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的发展,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有着重要影响。
  一、从长远看可缓解机制转轨过程中存在巨大的社会
  养老保险金缺口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正迅速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到2013年,中国的人口红利将消失,劳动年龄人口将从不再增长转变为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养老压力的日益增加,使得我国在养老保险制度转型时遗留下的养老保险的隐性问题显露出来,即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从现收现付模式向“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发展,所以不难从财富流动的机制上看出,在新的制度下劳动者不仅要为自己缴费,还必须同时为退休的上一代人交纳费用,这就存在着一代人必须养活两代人的难题,为了缓解这一问题,我国的普遍做法是将本应在未来才能支付的现在在职职工个人账户的资金挪用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费用,从而造成了全国范围内养老保险基金有名无实的空账运行。养老保险金的空账运转是现在向未来透支,是退休一代向在职一代的透支。所以从长期看,这种运行制度的实施是难以继续下去的。长此下去必然隐藏着巨大的资金风险,动摇新制度的根基。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放开“单独二胎”政策可使年轻人口得以迅速增长,改变中国“倒三角”的人口结构状况,使人口结构变化逐步趋于正常,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有效的缓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此外,从长远考虑还应该看到,新生人口在之后的二三十年中可以成长为劳动力,改变劳动年龄人口的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的正增长,以及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这样可使退休人口能够安享晚年,老有所依,有效的解决社会养老保险金缺口的问题。
  二、可避免中国过早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减轻我国
  社会保障制度的压力众所周知,较低的生育率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据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远远超过10%,按国际通行标准来看已然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的沉重负担是我们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老龄化的提前到来,会加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压力。比如:会导致养老负担系数的大幅增加,医疗保险费用的支出也会随之加重等。虽然我国在医疗健康服务等保障领域已经做出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对于老年人群的生活照顾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制度空窗,如果不能使家庭结构合理化,那么老年人口的各种需要将更加依赖于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服务,这样势必增加了民众对于保障性服务的社会化需求,加重社会保障制度的负担。
  “单独二胎”政策的推出将逐步提高青壮年在人口总数中的比例,延缓我国过早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减轻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危机。并且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可以使老年人得到更多来自家庭的照顾,减少对制度保障的依赖性,减轻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压力。
  三、与我国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思想相契合,分担社会
  保障制度的供养人数首先,由于家庭供养能力的下降造成了老年人赡养水平的下降。家庭养老的核心是子女为老年人提供养老资源。
  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421”家庭已逐步成为现行的主流家庭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每两个青壮年就要赡养四个老年人,这无疑直接造成了整个社会对老年人口供养能力的下降。
  其次,家庭中的青壮年人口担负着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的重担与培养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已经感觉到越来越难以照料家庭中老年人的生活,特别是对于家庭中有疾病缠身的老人来说更是不堪重负,直接冲击着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占取更多的社会服务资源。
  最后,我国现在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专业医护人员普遍缺乏,为老年人护理的专业培训机构也少之又少,社会养老机构能容纳老年人的床位数也是有限的,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中所规定的能提供给老年人的各种物质与服务均远远落后于社会养老需求的增长。因此,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正面临着巨大挑战。
  因此,在家庭供养能力的大幅下降与社会保障制度服务资源匮乏的共同作用下,基于我国人口社会发展形势的战略规划,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与我国传统的养儿防老思想不谋而合,让子女赡养老年人将更好的给老年人提供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有利于我国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的家庭养老保障体系,把老年人、家庭、社会、国家作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发挥社会保障的重要职能,为老百姓谋更多的福利。
  四、结语
  随着中国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剧,人口老龄化将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从整体上看,放开“单独二胎”政策对于缓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压力、老龄化加速以及养老保险金空账危机等问题都有着积极效应,是有利于稳定社会和促进国家进步的重要政策措施。但是根据分析也可以看出其自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以及力度的有限性。不管是应对老龄化加速,缓解养老金缺口的问题,还是减轻社会保障制度的负担都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我们需要出台更多行之有效的政策与之配合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

5. 全面二孩对社会保险有何影响

全面二孩对社会保险有何影响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受到社会高度关注。这一政策的实施,必将对我国人口结构产生深远影响。近日,承担“全面二孩”政策对社会保险影响课题的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医保研究室副主任董朝晖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了解该政策的短期和长期、正向和负向作用,对于指导社会保险未来工作非常必要。
“全面二孩”政策对生育保险基金压力不会很大
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对于社会保险来说,政策实施后,当前受影响最大的当属生育保险。请您结合近几年我国生育保险的运行情况,谈一下全面放开二孩对基金支出的影响?
 
董朝晖:近几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育龄妇女人数从2000年的3.49亿人,下降到2013年的3.09亿人,占人口的比例从27.59%下降到22.70%,出生婴儿数量从2000年的1777万人下降到2013年的1640万人。由此可见,如果计划生育政策再不调整,出生婴儿数量会进一步下降。
“全面二孩” 政策实施后,首先会增加生育保险基金的支出。过去几年我国生育保险基金结余较多,基本能够承受 “全面二孩” 政策带来的支出上升。2014年末,全国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平均足以支付20个月的待遇,尽管近年来生育保险基金的年结余率在下降,但是,2014年当年基金结余率仍达到17.5%。从总体上看,“全面二孩” 政策对生育保险基金压力不会很大。
 
问:如果生育政策再不调整,社保基金收支会出现什么状况?
 
董朝晖:人口老龄化对社保基金的威胁是长期的,生育政策不会对人口结构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未来10年内,职工养老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将遭遇困境。尤其是在未来20年内,这一问题会更为严重。因此,社保部门应该做好基金预警工作,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基金的平稳运行,通过各种措施保证社保待遇的兑付,维护社会稳定。如果 “全面二孩”政策能够落实好,那么该政策对于基金的正面影响将在20年以后出现。
警惕参保人群对生育保险的“逆向选择”风险
问:2013年我国开始实施 “单独二孩”新政,新政实施以来我国生育保险基金支出的变动情况是怎样的?
 
董朝晖:2013年实施 “单独二孩” 政策后,以2014年的数据与2012的数据相比,尽管全国的婴儿出生数量仅增加3%,但生育保险覆盖人群的生育人数却增加了30.5%,而同期生育保险覆盖人数也仅增加10.4%。这说明被生育保险覆盖的人群有更强的生育意愿,或者说有更强生育意愿的人会积极参加生育保险。在这种情况下,生育保险基金的当年结余率有了明显下降, 从2012年的27.9%下降到2014年的17.5%。 因此,生育保险本身要控制好 “逆向选择”的风险。当然,如果把生育保险作为鼓励生育的一项措施, 那么政府应加强对生育保险的投入, 好在生育保险基金规模并不大,仅占社保基金总规模的1.1%, 不会给财政造成太大负担。
对于生育保险来说,参保人的“逆向选择” 风险值得注意。由于生育保险没有实施全民强制参保,所以可能出现有生育意愿的人选择性参保,而没有生育意愿的人不参保,这将导致生育保险基金支出的大幅度增加,而基金收入增加有限。 例如,2014年,全国生育保险覆盖人口仅增加3.9%,而生育人数增长了19.2%。“全面二孩” 政策实施后,“逆向选择”的风险将会更加突出。
 
问:您认为地方社保部门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有效避免生育保险“逆向选择”?
 
董朝晖:加强依法参保,达到应保尽保,是控制 “逆向选择” 风险的主要措施。我国目前生育保险主要覆盖职工人群,应加强参保监督,要求所有职工参加生育保险。如果以参加基本医保的在职职工人数作为生育保险的应参保人数,那么,2014年的参保率约为81%,所以,还有提升参保率的空间。
期待“全面二孩”在2035年遏制制度抚养比的下降
问:全面放开二孩,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举措。对于基本养老保险来说,直接的好处就是改善制度抚养比。请介绍一下我国近些年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抚养比的变动情况?
 
董朝晖:2014年职工养老保险的“在职/退休” 人员比已经下降到2.97,也就是说不到3个在职人员要养1个退休人员,而这一比例在2000年是3.30,在1995年是3.90。2010年以后,随着养老保险的扩面,更多的农民工参加了职工养老保险, 这部分人群的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否则职工养老保险的 “在职/退休” 人员比还会下降更快。由于目前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已经很高,再通过扩面来改善 “在职/退休” 人员比的空间几乎没有了。我们期望“全面二孩” 政策能够在2035年以后遏制“在职/退休” 人员比的下降速度,但是要逆转下降趋势需要更长的时间。
 
问: “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有何意义?
 
董朝晖:20年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出生的人口将进入劳动力市场,这将改善劳动人口结构,因此,将对职工医保基金和养老保险基金产生有利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分析显示, “全面二孩” 政策只能缓解老龄化对职工医保和养老保险的威胁,而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 据测算,2025年以后,职工医保基金和养老保险基金将难以依靠自身收支来维持平衡,即使 “全面二孩” 政策能够显著改善人口结构,也要等到2035年以后才能显示出对社保基金的正面效应,况且这一正面效应也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基金赤字。从改善人口结构的角度来看,“全面二孩” 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生育率仍值得担忧,2013年实施 “单独二孩”政策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出生婴儿数仅比2012年增加49万人,约增加3%。
综合以上分析, “全面二孩” 政策是改善我国人口结构的必然之举,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短期内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从长期来看仍然有利于改善社保基金的收支平衡,因此,“全面二孩” 政策应尽快宣传好,落实好。
钟仁萱
相关新闻
我省生育保险费率将动态调整
本报讯    为更好地保障职工的生育保险待遇,省人社厅、省财政厅日前制定出台《关于建立生育保险费率动态调整机制的意见》。据悉,今后各地生育保险基金出现当期赤字,可上调费率,运行有结余可下调费率,动态调整。
记者了解到,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职工个人无需缴费。去年10月我省实施的《江苏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明确,将缴费比例调整为一般不超过0.5%,超过0.5%的,需报省政府批准。
此次《意见》要求,当设区的市生育保险基金运行出现当期赤字,且全市累计结余可释放水平(即全市累计结余/全市当期月平均赤字)不足15个月时,可上调生育保险费率;当基金运行当期结余,且全市累计结余超过15个月平均支付水平(即全市累计结余/全市当期月平均支出)时,可下调生育保险费率。当基金出现运行风险时,各设区的市应报告,启动费率调整程序。拟上调费率时,其测算的基金当期结余率(全市当期结余/全市当期收入)原则上不高于3%。
《意见》还规定,各地要按照《江苏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的要求,完善生育保险政策,规范待遇标准,按时足额支付参保人员的待遇,切实保障职工生育保险的合法权益。要加大付费方式改革力度,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和计划生育手术的医疗费用(生育医疗费用)要依规定实行按单元、病种付费,由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引导定点医疗机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切实减轻参保人员的生育医疗费用负担

全面二孩对社会保险有何影响

6. 全面二孩对社会保险有何影响

社会保险全称是社会统筹保险,这个要综合来看。
涉及全面二孩政策有关的,直接的是生育险,间接的是养老保险。
关于生育险。很显而易见的,全面二孩放开后,女性职工可以依法享受第二次生育津贴,所以生育保险基金的利用率将会大大提高。
关于养老保险。因为社会保险的统筹性质,现在正在领取养老金的退休人员,他们领到的养老待遇,是现在正在上班的在职职工们,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来发放的。也就是说,在职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统筹将这笔钱统一管理,发放给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社保养老金领的人多,交的人少,如果这种赤字持续久的话对整个社会体系甚至经济系统都是不利的。所以国家及时推出全面二孩政策,在于优化及改善养老保险体系,使得“收支平衡”,建立更加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

7. 二胎小孩社保怎么办

生育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在职工产后或手术后18个月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申办时应填报《职工生育待遇申领表》,并提供以下资料: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核发的生育证明;生育医疗证明、门诊病历、出院小结、计划生育手术记录等原始材料;婴儿出生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对用人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审核完成后将生育保险费用拨付给职工所在用人单位,并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生育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发给职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为职工办理生育保险参保手续的,职工发生的生育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生育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报销需要带的材料有:医疗费用申报单;本人身份证或社会医疗保障卡;本人有银联标志的银行卡;本人的病历本;生产收费原件;费用明细单;出院小结。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二胎小孩社保怎么办

8. 全面二孩对社会保险有何影响

全面二孩对社会保险有何影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受到社会高度关注。这一政策的实施,必将对我国人口结构产生深远影响。近日,承担“全面二孩”政策对社会保险影响课题的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医保研究室副主任董朝晖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了解该政策的短期和长期、正向和负向作用,对于指导社会保险未来工作非常必要。“全面二孩”政策对生育保险基金压力不会很大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对于社会保险来说,政策实施后,当前受影响最大的当属生育保险。请您结合近几年我国生育保险的运行情况,谈一下全面放开二孩对基金支出的影响?董朝晖:近几年,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育龄妇女人数从2000年的3.49亿人,下降到2013年的3.09亿人,占人口的比例从27.59%下降到22.70%,出生婴儿数量从2000年的1777万人下降到2013年的1640万人。由此可见,如果计划生育政策再不调整,出生婴儿数量会进一步下降。“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首先会增加生育保险基金的支出。过去几年我国生育保险基金结余较多,基本能够承受“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支出上升。2014年末,全国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平均足以支付20个月的待遇,尽管近年来生育保险基金的年结余率在下降,但是,2014年当年基金结余率仍达到17.5%。从总体上看,“全面二孩”政策对生育保险基金压力不会很大。问:如果生育政策再不调整,社保基金收支会出现什么状况?董朝晖:人口老龄化对社保基金的威胁是长期的,生育政策不会对人口结构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未来10年内,职工养老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将遭遇困境。尤其是在未来20年内,这一问题会更为严重。因此,社保部门应该做好基金预警工作,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基金的平稳运行,通过各种措施保证社保待遇的兑付,维护社会稳定。如果“全面二孩”政策能够落实好,那么该政策对于基金的正面影响将在20年以后出现。警惕参保人群对生育保险的“逆向选择”风险问:2013年我国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新政,新政实施以来我国生育保险基金支出的变动情况是怎样的?董朝晖: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以2014年的数据与2012的数据相比,尽管全国的婴儿出生数量仅增加3%,但生育保险覆盖人群的生育人数却增加了30.5%,而同期生育保险覆盖人数也仅增加10.4%。这说明被生育保险覆盖的人群有更强的生育意愿,或者说有更强生育意愿的人会积极参加生育保险。在这种情况下,生育保险基金的当年结余率有了明显下降,从2012年的27.9%下降到2014年的17.5%。因此,生育保险本身要控制好“逆向选择”的风险。当然,如果把生育保险作为鼓励生育的一项措施,那么政府应加强对生育保险的投入,好在生育保险基金规模并不大,仅占社保基金总规模的1.1%,不会给财政造成太大负担。对于生育保险来说,参保人的“逆向选择”风险值得注意。由于生育保险没有实施全民强制参保,所以可能出现有生育意愿的人选择性参保,而没有生育意愿的人不参保,这将导致生育保险基金支出的大幅度增加,而基金收入增加有限。例如,2014年,全国生育保险覆盖人口仅增加3.9%,而生育人数增长了19.2%。“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逆向选择”的风险将会更加突出。问:您认为地方社保部门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有效避免生育保险“逆向选择”?董朝晖:加强依法参保,达到应保尽保,是控制“逆向选择”风险的主要措施。我国目前生育保险主要覆盖职工人群,应加强参保监督,要求所有职工参加生育保险。如果以参加基本医保的在职职工人数作为生育保险的应参保人数,那么,2014年的参保率约为81%,所以,还有提升参保率的空间。期待“全面二孩”在2035年遏制制度抚养比的下降问:全面放开二孩,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举措。对于基本养老保险来说,直接的好处就是改善制度抚养比。请介绍一下我国近些年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抚养比的变动情况?董朝晖:2014年职工养老保险的“在职/退休”人员比已经下降到2.97,也就是说不到3个在职人员要养1个退休人员,而这一比例在2000年是3.30,在1995年是3.90。2010年以后,随着养老保险的扩面,更多的农民工参加了职工养老保险,这部分人群的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否则职工养老保险的“在职/退休”人员比还会下降更快。由于目前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已经很高,再通过扩面来改善“在职/退休”人员比的空间几乎没有了。我们期望“全面二孩”政策能够在2035年以后遏制“在职/退休”人员比的下降速度,但是要逆转下降趋势需要更长的时间。问:“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有何意义?董朝晖:20年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出生的人口将进入劳动力市场,这将改善劳动人口结构,因此,将对职工医保基金和养老保险基金产生有利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分析显示,“全面二孩”政策只能缓解老龄化对职工医保和养老保险的威胁,而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据测算,2025年以后,职工医保基金和养老保险基金将难以依靠自身收支来维持平衡,即使“全面二孩”政策能够显著改善人口结构,也要等到2035年以后才能显示出对社保基金的正面效应,况且这一正面效应也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基金赤字。从改善人口结构的角度来看,“全面二孩”政策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生育率仍值得担忧,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出生婴儿数仅比2012年增加49万人,约增加3%。综合以上分析,“全面二孩”政策是改善我国人口结构的必然之举,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短期内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从长期来看仍然有利于改善社保基金的收支平衡,因此,“全面二孩”政策应尽快宣传好,落实好。钟仁萱相关新闻我省生育保险费率将动态调整本报讯为更好地保障职工的生育保险待遇,省人社厅、省财政厅日前制定出台《关于建立生育保险费率动态调整机制的意见》。据悉,今后各地生育保险基金出现当期赤字,可上调费率,运行有结余可下调费率,动态调整。记者了解到,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职工个人无需缴费。去年10月我省实施的《江苏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明确,将缴费比例调整为一般不超过0.5%,超过0.5%的,需报省政府批准。此次《意见》要求,当设区的市生育保险基金运行出现当期赤字,且全市累计结余可释放水平(即全市累计结余/全市当期月平均赤字)不足15个月时,可上调生育保险费率;当基金运行当期结余,且全市累计结余超过15个月平均支付水平(即全市累计结余/全市当期月平均支出)时,可下调生育保险费率。当基金出现运行风险时,各设区的市应报告,启动费率调整程序。拟上调费率时,其测算的基金当期结余率(全市当期结余/全市当期收入)原则上不高于3%。《意见》还规定,各地要按照《江苏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的要求,完善生育保险政策,规范待遇标准,按时足额支付参保人员的待遇,切实保障职工生育保险的合法权益。要加大付费方式改革力度,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和计划生育手术的医疗费用(生育医疗费用)要依规定实行按单元、病种付费,由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引导定点医疗机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切实减轻参保人员的生育医疗费用负担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