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介绍汪曾祺先生的《受戒》

2024-05-14

1. 给你介绍汪曾祺先生的《受戒》

你读过汪曾祺先生的《受戒》吗?从中读到的是什么呢?乡村之美、人性之善、佛家的荒唐。我从中读出来的是,生活两字,纯粹、美好、本真的生活。《受戒》一书让我想到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有人说,生活的本质是不断循环的孤独,百年等于无尽,于是书名的真实含义是,人的一生没有亲情、爱情、友情,没有喜怒哀乐,人终其一生得到是“百年孤独”。
  
  
 明海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有的地方出画匠、弹棉花的、婊子,明海的家乡出和尚,明海家兄弟四人,明海是最小的儿子,家中地少,青壮力充足,明海的父母出于儿子生存考虑,让明海长大些,跟着舅舅出家做和尚。
  
 在当地和尚只是一门职业,庙里没有清规、戒律,和尚在外头可以有女人,一样吃肉,甚至能攒钱,给自己买上几亩田地,拥有不错的资产。庙里有各种资产,做法是要按和尚的职业不同分钱的,当然了,给百姓们做法是一定要收钱的。
  
 这样看来出家当和尚,又有那个父母会拒绝呢!读上几年书,背了《孟子》、《论语》、《百家姓》,做了和尚,每天上几柱香,庙子里清静、安宁,心头手上终日也没什么事是要着急上火的,对小和尚明海而言,不过是跟着舅舅安安心心读佛经,其余的时间随意你挥霍,年龄长一些的和尚们,把吃饭的桌子一横,把棋牌、麻将往上一放,大把大把时间就能安然度过。
  
 所以说在当时出家做和尚真是很“安逸”,出家当和尚是一份平平常常的职业,佛家讲,明心见性,至觉,儒家说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道言志至道、成神成仙、轻一些说《三皈五戒》。对普通过日子的人家来说,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好,那当然谈不上什么佛、道、礼了,对明海来说出家做和尚,是一门吃饭的营生而己。
  
 小英子家与荸荠庵是邻居,三面环水,一面通向庵里,小英子家中种着栀子树,石榴树、桑树,院子养了大群大群鸡鸭,那些出产的蛋、鸭毛足够换成一年的油盐,年头好时,田里的稻子、地里的瓜果蔬菜,养活一家人没有任何问题。
  
 以上就是《受戒》一书中故事的背景,如果你有兴致以看一看这本12000字左右的小书。明天聊一聊书中明海和小英子的纯粹的恋情吧。

给你介绍汪曾祺先生的《受戒》

2. 读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受戒》

近日“毒教材”事件在网络中持续发酵,一些平时不读书的学生家长和想要博人眼球的网络博主开始在对文字进行深入挖掘,在《新华字典》用“玩女性”举例被曝光后,字典中“国”字的定义也受到了质疑……终于,在谩骂声中我看到了短篇小说《受戒》。
  
 网友们揪住了《受戒》中的三师傅仁渡唱的安徽的小调山歌:
  
 “姐和小郎打大麦,
  
 一转子讲得听不得。
  
 听不得就听不得,
  
 打完了大麦打小麦。
  
 唱完了,大家还嫌不够,他就又唱了一个:
  
 姐儿生得漂漂的,
  
 两个奶子翘翘的。
  
 有心上去摸一把,
  
 心里有点跳跳的。
  
 ……”
  
 其实这下面还有一句话,“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人提起。”作者要说什么,要讽刺什么,这句注解已经说得清清楚楚。
  
  
 这篇小说真得不适合青少年阅读吗?带着疑问,我走进了这篇小说。
  
 小说开篇从明海出家的荸荠庵的来历说起,讲述了明海出家的过程。明海是家里的第四个儿子,家里弟兄多,从出生开始,小明子(明海在家时的名字)的父母就有了让他当和尚的想法。7岁那年,小明子的父母就跟他的舅舅商量了这件事,文中又写了当和尚的种种好处,小明子本人也没有反对。
  
 紧接着,为了让他当和尚,家里又下了本钱供他读了几年书,从《三字经》、《百家姓》到《论语》、《孟子》等书他都学了,还能写一手漂亮的字。到了约定日期,给爹娘磕了头,他就跟着舅舅出家去了。
  
 路上经过了一个大湖,在县城他见识了人世繁华,各种买卖店铺,街头小吃、杂耍看的他眼花缭乱。到了河边,一只小船在等着他们,在船上他认识了女孩小英子,原来小英子是荸荠庵的邻居。他跟小英子聊了起来,他们一起坐在船上剥莲蓬吃。
  
 小说描绘了荸荠庵里的僧侣生活,和几个僧人形象,枯寂无为的老和尚普照;荸荠庵里的当家人,明海的舅舅,管着账又好赌常输的仁山;有老婆的和尚仁海;聪明精干的和尚仁渡。
  
 在描写仁渡的时候,作者讲述了人们央他唱山歌小曲的事,其中就有那段“姐儿生的漂漂的……”
  
 荸荠庵里没有清规戒律,和尚们可以吃水烟、打牌,娶老婆,过年还能杀猪吃肉,只不过要给肥猪念一道“往生咒”。牌客里面有收鸭毛的,有打兔偷鸡的,都是“正经人”。
  
 荸荠庵旁边住着小英子一家,她家三面是河,只有一天小路通向荸荠庵。小英子的父母,赵大伯和赵大妈都是善于生计的人,勤劳善良,两个女儿像母亲一样貌美如花,大英子性格文静,话很少。小英子活泼的像个喜鹊。
  
 大英子要出嫁了,没有好的绣花样子。小英子找来小和尚明海来画,大英子喜欢的了不得。小英子的妈妈还认了明海做干儿子。
  
 明海勤劳善良,大英子要出嫁了,明海帮助他们家干田里的活,他扬鞭喊起打场号子比山歌还好听。
  
 他跟小英子一起看场。“——荸荠庵收来的租稻也晒在场上。他们并肩坐在一个石磙子上,听青蛙打鼓,听寒蛇唱歌,——这个地方以为蝼蛄叫是蚯蚓叫,而且叫蚯蚓叫‘寒蛇’,听纺纱婆子不停地纺纱,‘唦——’,看萤火虫飞来飞去,看天上的流星。”
  
  
 看着留在田埂上那串美丽的脚印,小和尚明海的心渐渐被小英子搞乱了。
  
 故事写得很唯美,明海要去受戒,小英子会担心他疼不疼。故事的结尾,小英子问明海,“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故事的结尾写道“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
  
 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这个故事写于1980年,那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作者汪曾祺说这个故事,是他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描写了少男少女纯真懵懂的爱情。我觉得这个故事编进中小学的读物中一点问题都没有,只是那段山歌小曲可做删减处理。或者也可予以保留作为一种含蓄的性启蒙的开端,这一点还是要交给教育家门斟酌。对于青春期孩子的性教育就像大禹治水,疏导的作用绝对优于堵截。家长们的神经过于敏感未必是什么好事,那会成为一种束缚,让人想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些事件。如果因此把孩子推入那样的时代,就不是“矫枉过正”这个词简单概括的了,或许可以用另一个词——“得不偿失”。

3. 汪曾祺《受戒》简介

 该小说描写了小和尚明海与农家女小英子之间天真无邪的朦胧爱情,蕴含着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洋溢着人性和人情的欢歌。
  正如作者在小说结尾所言“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受戒》营造了一个充满自由空气宛若梦境的“桃花源”汪曾祺简介,通过描写生活在其中的一对小儿女之间天真无邪的朦胧爱情,赞颂了尘世间的人情美和人性美,揭示了追求个性解放的主题。
  小说通过小和尚明海与村姑小英子纯真的初恋故事,把“一花一世界,三藐三菩提”的佛门净地“荸荠庵”与生气盎然的世俗生活联系在一起,让人间的烟火弥漫在寺宇内外。该小说以幽默的语言风格展示了宗教环境中世俗化的一面:和尚们诸多的人生向往与普通人并无二致,“荸荠庵”里没有神秘玄的气氛,也没有枯寂虔诚的膜拜,更没有道貌岸然的清规戒律。庵内的和尚学会一点做法事的基本功就可以混口饭吃,可以攒钱,可以娶妻,可以斗纸牌、搓麻将、吃水烟。而且和尚们吃肉也不避人,过年时还会在大殿上杀猪。在这里,无所谓清规,甚至连这两个字都无人提起。不独是荸荠庵如此,城里的所谓佛门净地善因寺,也与世俗红尘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充满了人间的情趣和生机,比如善因寺住持自己有一个十九岁的老婆;虽然和尚们吃斋时如果发出声音会被监寺惩戒,但其实他并不是真打人,只是做个样子。总之,在这个旧社会的江南水乡,当和尚不过是谋一个“管饭”的地方,在人们心目中与种地、画画、弹棉花等行当并无实质区别,都是平等自由的谋生职业。
  作者在这样的背景下,描述了一个温情浓郁的人性世界。佛教中超然出世的生活原则,在作品所营造的特定氛围中,化作了叙述者对宗教人生的善意的嘲讽和戏谑,而积极入世的生活理想,则与作者所提倡的市民意识紧密相联,突出了民间文化中乐观向上的精神底蕴。正是在这种世界中汪曾祺简介,明海与小英子的爱情才变得顺理成章,没有受到任何外界的阻力。
  作品表现他们的爱情时,既没有写如火如荼的情感冲突,也没有写悱恻缠绵的爱情纠葛,而是让人物植根于平凡的生活沃土,明海和小英子一起劳动一起嬉戏,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朦胧的爱情。这种清新纯洁的爱情,呈现出人性中健康、美好、天真的一面。
   
   

汪曾祺《受戒》简介

4. 读书|汪曾祺《受戒》

1 
  
    第一次读《受戒》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汪曾祺,也不清楚他的写作风格。看了题目,下意识就以为,这个小说应该会写一个受挫的主人公堪破红尘、出家受戒的故事。
  
 我是个俗人,境界就这么点,看完小说,显然被狠狠打了脸——可是这样的打脸真是通体舒畅,说不出的痛快。我心里流淌着一股暖暖软软、缓缓绵绵的情绪,不好形容那种感觉,大概是一种浑然天成的舒适自在——就像这部小说一样。
  
 有人说这部小说在写明子和小英子朦胧美好的初恋;也有人说这部小说叫作《受戒》,却处处破戒,有那么点不经的味道;还有人从小说之外入手,罗列汪老小时候的经历,说这部小说是汪老对自己童年的一个美好侧写。
  
 好像都对,又好像都差点什么!
  
 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我想是因为这部小说有初恋、有童年、有破戒、有受戒,什么都有,它本身是浑然一体的,它就不该被拆分解构。它带给读者的体验是“舒适自在”,这种“舒适自在”也是浑然一体的。
  
 汪老的文字可以做个证明:
  
    这段文字平实得很,没有一点给这些职业划分三六九等的意思。从事这些职业的人,自然是平等的,是所有人都习以为常的。
  
 这就好像小说里的所有文字一样,汪老没想赋予它们特殊的地位,大家都是平等的——对朦胧初恋的描写,对杀猪打牌的描写,对童年种种的描写——都是这样的。初恋不会高于杀猪,童年不会高于打牌,它们只会按照本该的样子发展,就像天阴了下雨、肚子饿了吃饭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这样的文字,小说里比比皆是:
  
    你看看,许多在现实里听着不怎么合乎情理的事情,在小说的世界里就很合乎情理。你不需要带着小说之外的各种情绪,比如高兴、悲伤、讽刺等等,去品读这样的文字。你也不需要划段落、做解构,只需要放空自己,沉浸在小说里面就好了。
  
  2 
  
    看看小说的开头,庵赵庄的介绍:
  
 文字散散的,却不乱,把庵、赵、庄这三个字解释得听得见、看得到,就像你也到了那个地方似的。到了那句:“宝刹何处?”——“荸荠庵。”简直不是文字,分明是声音,前半个问句,文绉绉的,后半个答句,忍俊不禁。
  
 明子为什么要去当和尚?小说里给了答案:
  
 这理由写得简单,却很充分。明子没有理由反对,你我也跟着连连点头:有道理!有道理!!
  
 明子这一路怎么去荸荠庵?来跟着汪老看看江南山水:
  
 在船上遇到了小英子,正是她和赵大伯划船,送他去荸荠庵。
  
 文字跟着来到荸荠庵。先写地形,接着山门,天王殿,天井,大殿,顺次写来。印象最深刻的是弥勒佛的那副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颜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后来我去过的寺院多了,这幅对联常见,也不稀奇,那时候可是视作至宝,只觉得写得好。
  
 写完荸荠庵,该写荸荠庵的人了。
  
 第一个是明子。他的日常:一早起来,开山门扫地,上香磕头,念三声弥陀,敲三声磐。然后跟着舅舅——也就是仁山——学念经。
  
 第二个是老师父,是舅舅的师叔,明子的师爷爷,法名普照。一天关在房里,只是那么一声不响地坐着。
  
 第三个是仁山,也就是当家和尚、明子的舅舅。所谓当家,管三本账,经帐、租账和债帐,另外香烛、灯火、油盐,也得随时记记账。
  
 第四个和第五个是仁海和他的老婆。你没看错,这里的和尚是可以结婚的。
  
 第六个是仁渡。汪老着墨较多。仁渡年级不大,只有二十来岁,但是打牌好,会飞铙,还会放花焰口。听说也有相好的,还不止一个。要是乡民央求着,却情不过,仁渡也唱小调山歌。听听这一首:
  
 你肯定在想,这个实在有点——色?——不——是有点不守清规吧?
  
 知道你会这么想!汪老接着就告诉你了:
  
 仁山吃水烟。
  
 师兄弟三个常打牌。牌友还有一个收鸭毛的,一个打兔子兼偷鸡的,都是正经人。明子还拿着正经人的铜蜻蜓去小英子家里做过试验,很好用。
  
 荸荠庵吃肉不瞒人。
  
 看看,荸荠庵个个都破戒,其实也说不上破戒,本来就没什么清规要守,跟俗家人的日子没什么两样。
  
     3 
  
 荸荠庵和庵里的人和事,差不多写完了。顺着“明子拿铜蜻蜓去玩”这里,你就知道明子常常往小英子家里跑,这样汪老的文字也跟着来到了小英子家里。
  
 小英子家这段的写法跟荸荠庵一样。
  
 先写地形:三面临河,一面通到荸荠庵。几棵桑树,一个菜园子,穿过贴着对联的大门,进到院子。牛屋猪圈鸡窠鸭栏,几间屋子,一棵石榴树,一棵栀子花,三言两语就把你带到了一户江南人家。
  
 再写屋里住着的四个人:赵大伯、赵大妈、大英子和小英子。
  
 赵大伯是个全把式,是一棵摇钱树。汪老列举了一堆他会做的活计,我字倒是认全了,会做的几乎没有……
  
 赵大娘就是个聚宝盆。屋里那点家务,在她那里完全不是问题。
  
 大英子性子文静,许了人家,忙着给自己备嫁妆。明子在小英子的保举下,帮大英子画刺绣用的花,倒还画出了名声,三十里方圆传遍了。老有来讨明子画的,只要明子来画花,小英子每回都给明子做点好吃的。
  
 从这里开始,明子和小英子的交集多了起来,才算成了真正的主角。
  
  4 
  
    小英子咭咭呱呱,为了照顾姐姐赶嫁妆,包了田里的零碎生活。她的帮手,就是明子。
  
 他们俩白天一起干农活,晚上一起看场。
  
 明子喊打场号子的时候,人人都夸,只有 小英子骄傲地说:“一十三省数第一!” 
  
 “骄傲”这俩字,隐隐浸着小英子对明子那种朦胧的好感。
  
 明子又是什么样的状态呢?小英子采荸荠留下的那串脚印,明子看傻了。这段读着就有一种青春的悸动,看看原文:
  
 两个小孩,情窦初开,这点感觉,汪老写得让人一下子回到了那个时候。
  
 明海常常搭赵家的船进城。去善因寺受戒,就是小英子划船送他去。
  
 小英子眼里的善因寺很气派,用膳的时候有规矩。对比荸荠庵的简朴,和“连清规这两个字也没人提起”的规矩,有一种不经意的比较和差异化的美。
  
 小英子接了明子回家,划船的时候他俩讨论起善因寺方丈的小老婆。这时候我们发现,这仍然是汪老笔下那个合乎情理的世界——和尚是可以结婚的——并没有因为善因寺的气派和规矩而改变。
  
 这里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对话:
  
 在芦花荡里,小英子的问话,把明子那种痒痒的感觉放大了。这是恋爱的感觉,却没有一点酸臭的味道。
  
  5 
  
    有些人的文字凌厉,他们把苦难血淋淋地写出来,看得人心惊肉跳。
  
 有些人的文字直白,他们把人人都仰望的仙女拉回人间,告诉你即便是美女,也得吃、也得喝,还得屙屎,看得人唉声叹气。
  
 各样文笔当然有各样的用途,两者也都不可或缺。只是在阅读体验上,我还是更加喜欢汪老这种类型。
  
 他的笔触清清淡淡,他的文字简简单单,可是下笔之处,却让人见识到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景,还有不一样的事。
  
 《受戒》就是这样的小说,还是那句话,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舒适自在。
  
 
  
  
  6.  写在最后 
  
    前面说了,这部小说浑然天成,不应该被解构。
  
 可是我要品它,还要写出文字,又不得不解构它。这实在有些迫不得已,对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如果非要说出来,那么最能接近它本质的,往往也只能是文字。
  
 所以我试图循着这部小说的发展轨迹,谈谈我自己的理解,自然会有很多谬误。
  
 有不同意见的朋友,可以加关注或者私聊,一起来交流吧!
  
 (完)

5. 汪曾祺 《受戒》读书笔记

标题受戒,在文中的表象指的是和尚剃头在脑袋上烙下12个圆圆的印子,这12个圆圆的印子代表着野和尚升级成为正式的和尚,可以云游四海,可以到别的寺庙念经化缘,而我认为更深层内容是指内心和精神受到磨炼,受到戒罚,在自我约束和外界的影响下,逐步锤炼自己的内心世界,净化自己的欲望,达到我印象中和尚应当有的那种超凡脱世的精神世界。但是文章的标题和内容有着很大的落差,不过这种落差并不让我觉得难受,只是心里有种奇异的感觉罢了。
  
   从文章开头讲述明海要受戒当和尚的缘由就可以看出文章的受戒当和尚和我们传统观念上的受戒当和尚不一样。在传统意识里面或者我看电视剧讲述的故事里头,当和尚的途径有三个,第一种是从小就在和尚庙长大,虽然没有经历命运的磨炼,但是在习以为常的禁欲生活中,逐渐超脱世俗;第二种是经历了重大的人生变故,精神世界收到了冲击,觉得人世险恶,看透了红尘俗世,遂到和尚庙盘依佛门;最后一种是接近于汪曾祺小说所讲述的情况,因为生活所迫,可能是家境过于贫寒,温饱不足,也可能是在逃避劫难,这类人心中并没有佛意,身上也还是沾染着人间的烟火味,这三类就是我脑海里对于和尚出家的概念。文中的明海是属于第三种类型,村庄里有惯规,家里兄弟多,就派一个出去当和尚,明海是那个最小的兄弟,哪怕他年纪尚轻,连人的七情六欲都没体会个完全,便要送去和尚寺断欲断念,这不禁让人有些错愕,因此在开头我便猜想整个故事的走向,会不会是明海在受戒的过程中,因为一些意外或者他自己去寻求一些刺激而落入尘世的染缸中,没了当初的纯真和失了佛性,亦或是他要逃离这种无欲无求的生活的剧情呢?我带着这样的担忧继续看下去。
  
 但当我往下看,却发现剧情的走向有些个出人意料,故事展现了一群“不合格”的和尚的百态,打牌,娶妻,污言秽语,抽水烟,在佛堂大殿上杀猪吃肉,与其说这是没有清规的和尚寺,我觉得它更应该叫戏子班,这里也没有贬低戏子的意思,只是说他们开这寺庙,为的不是修炼身心,除七情六欲,传播佛教精神,而是为了挣个赌钱饭钱。以仁山为例,从称呼上不叫“住持”、“方丈”,而叫“当家的”,形象与正经和尚没有半点相似之处,所做之事是管账算钱,倒像个低配版的账房先生。文章上半部分基本上是在描述明海那么几个“师父”的行事作风,让我觉得这几个和尚就是一个传统封建思想的工具,“工具”的好坏没什么人在乎,因为请他们做法的人呀,往往也是心不安定,想着走个流程就罢了,只要流程走的好了,心里想着这事便成了,图个心安而已。当然这文章里的和尚啊,虽然令人觉得滑稽,但是也没什么值得诟病的地方,这只是一种谋生活的方式罢了,不伤天害理便没什么了。
  
 文章标题“受戒”在这派和尚面前大概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讨个正职证书,与深层的受戒真的八竿子也打不着。
  
 我个人认为,文章中的男主角明海,在文章内容上不太突出,但是做到了牵丝引线的引导作用,读者从他的眼中看到了和尚庙的丑态,也从他的眼中看到了农村生活小英子一家的美好闲适,我本想追究一下故事发生的年代,但通读全文后觉得,这故事在任何年代都可以发生,哪怕是动荡的年代都有那么个闲适安然,宛如世外桃源的地方,它可能真实存在于一个村落里,也可能活在了一些个人的心里。文章的下半段,写的是小英子家的生活琐碎,吃苦能干的父亲,精明慈爱的母亲,安静懂事的姐姐和精灵可爱的妹妹,这一家完美的像小太阳一样种在了每个村庄的心里,作者把平淡的乡村生活描绘的细致,美丽,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仿佛就住进这桃花源里。年轻一代的读者可能大多数都生活在城市里,我不敢说所有的人吧,但大部分的人在从小到大的中式传统文化背景下,对归园田居还都是有一定的幻想和向往的,作者用细腻的文笔很好地勾起了这份向往,在阅读过后,内心会变得平静旷达,我觉得作者是体验过或者是见到过这样美好的农村生活,才写的出如此令人心生向往之景。
  
 回想起文章标题“受戒”,才疏学浅的我觉得文章所展现的内容和人物都没有达到“受戒”的深层含义,只是讲了男主角明海受戒的这个过程而已。
  
 我觉得文章的内容是动与静的结合,和尚的生活是动的,小英子家的农村生活是静的。其实和尚的生活本应当是静的,只是这派和尚的作风不好,吃斋念佛是形象工作,赚钱享乐才是本职工作,他们的心是动的,被欲望蒙了眼,走的路子都是歪的,生活像石头一样坑坑洼洼的。而小英子家,勤勤恳恳,平淡旷达,心是静的,日子是慢的,美的,用货真价实的劳动换来的东西是稳的,实的,因而像一块被磨平的暖玉,是静的。
  
 文章的最后,写了两小无猜的明海和小英子这份纯洁的爱,让人暖心,觉着可爱,虽然说着明海刚受完戒,按照传统故事逻辑来讲,和尚和小姑娘的爱恋是可以写一长篇虐恋情深的,不过因为前文那派和尚的作风和小英子的妈妈都认了明海当干儿子了,这结局,读者也大概会往Happy Ending去想的了,最后的最后,作者写了这只是他久远的一个梦,我也没有太多的落差感,因为太美好了,只存在梦中也是合情合理的,这一出像桃花源记一般的生活,也真的难有,可贵。

汪曾祺 《受戒》读书笔记

6. 品汪曾祺《受戒》结尾

重读大师汪曾祺的代表作《受戒》,最近几天,总在反复回味其结尾。
  
 仔细读两遍,内心充满阅读的快感和喜悦,仿佛重回童年时代。恨不得逐字逐句欣赏。
  
 “芦花才吐新穗。”这一句的标点,作者用的是句号。如果是我们来写的话,在“紫灰色的芦穗”与“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之间,我们很可能用逗号来连接。
  
 如果不是我刻意解读,我觉得这个句号是作者有意为之。看汪曾祺的其他作品,同样有这样的特点。 他喜欢用短句,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地方,就尽量用句号。这样写作,给人一种简洁利落的感觉,不拖沓。 
  
 文中有两处比喻,写得很妙。
  
 “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这个比喻,有视觉,有触觉,描写具体而丰满。
  
 首先,形容芦穗的颜色,用了“紫灰色”。一般我们在写作时,用到的颜色,大多是传统色彩名录里的现成词汇。如描写青色,我们会用“青白”、“豆青”、“藏青”等。但在张爱玲的《金锁记》里,我们却可以找到“雪青”、“竹根青”、“佛青”这样的词汇,这是什么颜色?是不是有一种很新鲜的感觉?
  
 《受戒》里的“紫灰色”,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有作家的创造在里面(我们写作时,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
  
 其次,“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描写的是触感,从另一个维度,丰满了芦穗的描写。
  
 “像一串丝线”与前面的“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结合起来,比喻非常贴切形象, 将丝线的颜色和触感都描写出来了,一串银丝线浮现在眼前,仿佛触手可及。 
  
 第二个比喻——“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
  
 见过红蜡烛的人,在头脑中可以类比一下。圆柱形的蒲棒,确实和蜡烛很像,只不过,蒲棒相比我们小时候常用的蜡烛,稍短一些。作者用了一个“小”字。在逻辑上缩小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差异,提高了相似性,让人信服。又通过这个“小”字,给人一种可爱的感觉,搭配了全文的文风。
  
 “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
  
 停下来,回头重读一遍。有没有一种节奏感?“噔噔哒——噔噔哒——噔噔噔噔——噔噔哒”。
  
 很有带入感。读着读着,身体不由自主地随着节奏动起来。就像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一样。随着唐伯虎对身世的描述,连同秋香和华夫人在内,所有的人,都脖子一伸一伸地跟着动起来。
  
 文章还有一处有节奏感的地方——“扑鲁鲁鲁飞远了。”
  
 试着把“扑鲁鲁鲁飞远了”去掉一个“鲁”字,改成“扑鲁鲁飞远了”。是不是意味和节奏感就差了很多?仅一字之差,节奏和意味就没了。
  
 前面都是静景的描写。最后来一句——“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这段结尾有92个字,前面71个字写静景,最后21个字动了起来。 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石子,“咚”的一声,水花溅起,水纹在水面四散开去。 
  
  整个文章,生动起来。 
  
 把这个结尾放回小说中去,从头读到尾,更感觉结尾写得好。
  
 前面写的大都是明海和小英子的日常,结尾把两个人放进芦花荡,用一句“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来结尾。
  
 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副远景: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儿,背对镜头,摇着小撸,在一片宽阔的芦花荡中渐渐远去。
  
  不仅画面感十足,还让读者忍不住遐想 :两个人后面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受戒》的这个结尾。有颜色、有触感、有节奏,有静、有动,画面感十足。通篇读下来,到结尾处,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写得看似轻松有趣,却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内功。 
  
 读书,有时候需要一种轻松随意的阅读体验,无需过分解读。
  
 又有时候,遇到好文章,就像完成了一场愉悦的旅程,吃到了一顿美味的大餐,让人忍不住回味!

7. 读汪曾祺《受戒》,感受极致诗性世界

汪曾祺是新时期最受文学批评界关注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受戒》被公认为新时期文学创作中的“另类”。
  
 一直以来,对汪曾祺作品的评析过多聚焦于文本意义,主要集中在就作品谈作品,思路不免狭窄。
  
  
 十年特殊时期刚刚结束, 大多数作家都自觉以文学为坚守社会良知的武器,积极地投入到维护和宣传改革开放的政治路线的社会实践中,以倡导和发扬知识分子现实斗争精神的传统为己任,伤痕文学崛起。 
  
 同时中国哲学界重新评价庄子思想,并对魏晋时代的哲学、玄学、佛学产生了深厚的研究兴趣。这些对民族生命意识的追寻也正体现了民族潜在的意愿。
  
 十年特殊时期的专制残暴地破坏了正常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文化秩序,整个民族的生存方式遇到了极大的危机,作为民族社会代言人的作家及知识精英们开始寻求个性意识和个性风骨。
  
                                          
 汪曾祺正是在这一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创作了小说《受戒》,如果说艺术是艺术家个体生命体验的转换状态,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受戒》反映的正是作家汪曾祺对个体对生命的体验,表达了他对人的生命、生活意义的叩问。
  
 汪曾祺在《受戒》的末尾写道: 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看似对梦境的回忆,实质是作家的艺术体验的再现。 
  
  
 汪曾祺在《受戒》中表现出一种恬淡和谐的生活,表达对生命欢乐的追求。
  
 在他所营造的审美王国中,人的生活方式是世俗的,又是率性自然的,它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同时又有一种超功利的超道德规范的明净美。
  
 可以说,《受戒》中自然纯朴的民俗世界实际上是汪曾祺自然、通脱、仁爱的生活理想的一种审美表达,体现了作家的文化走向。
  
 作家的这种文化走向同时又作为一种艺术创造的内驱力。正是这种内驱力的作用使得汪曾祺在新时期的文学创作迥然不同于其他作家。
  
  
 汪曾祺出身江苏高邮的一个书香门第,祖父功名在身,父亲身上散漫着文人雅士之风和家乡纯朴的风俗人情,这些都深深积淀在他的心灵深处。对童年的生活的记忆是那么根深蒂固。
                                          
 汪曾祺在《受戒》末尾写道:写于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
  
 如果真是如此,我们不能忽略,那年已是汪曾祺在家乡生活的第十八年了。童年记忆往往包孕着最深厚最丰富的人生真味。在作家本身看来,它是一种体验。进入艺术创作的童年经验作为个体的一种本真的生命体验超越了现实世俗的干扰,是对经历本身所作的天然、纯真、直观的把握,因而这种体验最接近于人的本性,是最真实天然的,也是最具有普遍人生意义的。
                                          
 于汪曾祺成年之后经历的坎坷,使得 作家一方面以成熟深刻的眼光看待生活,能够洞穿生活的底蕴和生命的本质,一方面又使得作家以儿童般的天真的陌生的非理性的眼光看待生活,充分把生活的诗性光辉放射出来。 
  
 可以说,汪曾祺是以一个沧桑老人的眼光来审视自己所处的世界,他对人生感受到的焦虑、恐惧并不像伤痕文学作家那样在作品中凸现出来,而是转而采用一种和谐平淡的面目呈现。他越是在作品中呈现出这种平淡和谐、桃花源式的人生社会,就越表现出他内心骚动的悲剧意识和对现实的忧患感。
  
  
 成人之后的坎坷经历,使作者早年储存于记忆中的田园牧歌式的和谐温馨、明亮净美受到了极大的压抑。但是作家本人又不愿看到现实生活的残酷和悲剧性,这就使得作家产生了一种缺失性体验。
  
 这种缺失性体验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个体在人生经历中形成的体验。人体为了克服这种缺失感而主观上又想求得满足,就会调动各种心智力量去满足自己。作为艺术创作的写作,正是作家弥补缺失、消解缺失的最佳途径。
  
 汪曾祺有很重的缺失感。他经历十年文革使得他对所经历的现实有沉重的悲凉感。他的作品《复仇》《落魄》等等都沉重地表达着一种浓郁的人生痛苦。
  
  正是因为这种现实生活的失意,使得作家强烈的欲望无法满足,处于严重的缺失状态之中,使得作家往往会将心中欲求所形成的意象幻化到某一现实对象上去,只不过这一现实对象在汪曾祺笔下变成了对童年经验的一种艺术体验生成。 
                                          
 童年经验作为一种原欲,得不到满足,受压抑,作家形成自我的焦虑。为了逃避焦虑的煎熬,就得寻找替代性或补偿性的满足,作家只有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去升华。弗洛伊德说:
  
 汪曾祺《受戒》所营造出的 诗性世界,是他在现实生活中失落感的极致美的生活,是他在现实生活中失落感的幻化。 《受戒》中的明海、小英子,包括其他和尚、当地百姓不受清规的约束,人性质朴。虽为凡夫俗子却也没有世故圆滑,恶意虚伪,人与人之间洋溢着朴素自然的爱意。
  
  
 我们可以说,汪曾祺对现实的痛苦和失意在其童年的经验中得到一种解脱。他觉得人性应回归到自由和谐,社会应回归到理想美的状态。正如汪曾祺曾说: “我的感怀寄托是和当前的社会政治背景息息相关。” 
  
 作家的缺失性体验除了首先是对自身缺失状态的体验外,另一方面,他们自身的缺失性体验往往又进而变为对更为普遍的缺失的体验。他们因自身的缺失性使其进而感到社会的缺失,人类的缺失。换句话说,作家要超越自身的缺失进而能够且应该感悟到整个社会、民族和一种普遍性的缺失。
  
  
 总是对时代社会的发展走向,保持着一份常人缺少的清醒和洞察。他们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有敏锐的感受和呼应,他们通过自己的反省来思考整个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席勒将艺术生成归结为“审美王国”的生成。
  
 作家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最终是要建立“审美王国”。
  
 在“审美王国”中,人们卸下了身上一切社会关系的枷锁,摆脱了一切无论是身体的还是道德权力的强制力量;而在世俗的“伦理王国”中,人与人以法律权力、道德权力相对峙,人的意志受到压制,人性受到摧残。
  
  《受戒》中的生活是一种人既不需要对他人负责任尽义务,也不需要逃避社会,而是向生活敞开生命之门的世界。 
  
 在汪曾祺的创作中,童年记忆成为他创作这部小说完成艺术体验的内驱力。这种丰富体验也极大地激活了汪曾祺的创作能量,显然汪曾祺要借助这些作品来表达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看法,从艺术美学来看,这实际是在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
  
 因为艺术不能改变世界,但却有助于改变能够改变世界的男男女女的意识和内驱力。
  
  
 小说中明海和小英子之间的原始情爱并不具有惊世骇俗令人心情激荡的力度,但却会使人在心灵深处持久地颤动,《受戒》的艺术实践,实现了人按照属人的方式开始人格的最终完成。
  
 它体现了作者因自我的缺失感而寻找一种回归感,汪曾祺由缺失性体验进而转入到归依体验。 归依体验是作家在寻找精神家园的过程中要达到神圣境界。 
  
 一种在结束无意义生活之后,重新获得生活意义的充实感、安适感与幸福感。
  
 这种归依体验,往往是饱经风霜之后才能找到的,从而使作家这一个体的人回归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汪曾祺的归依体验表现为向个体童年时代的归依。从汪曾祺的创作历程来看,他的童年归依是主动的。他也曾说:
  
 这种信念驱使着他在艺术生活中自觉地追求一种理想的社会、理想的人格。从人格角度上说,他的意识定向于内部主观世界。而这种主观世界与作家本人的童年经历、早期经验保持着有力的联系。
  
 实际上,任何艺术体验都有其原初的深层的不可见的原型。就汪曾祺而言,这一原型最深最远的表现为道家的“太古”,最近的为自己的童年。由此我们可以说,汪曾祺的创作是主动归依童年。
  
 这也使得汪曾祺的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仅丰富了当代文学的发展,而且取得了很高的美学意义和社会教育意义。
  
 而对于作家本人而言,他 回归了个人,人类的精神家园,心灵有了归属感,而且实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现实道德感。 
  
  
 通过这种心理阐释,我们或许会更清楚地认识到汪曾祺的《受戒》作为另类在当代文学史中的价值。

读汪曾祺《受戒》,感受极致诗性世界

8. 汪曾祺先生的《受戒》,书对爱情的描写

年少不知事时,曾经钻破了头脑,想什么是“爱情”,西方小说看多了之后,一度认为爱情是“虚无的”、爱情是欲望,而欲望又是不可求的东西。近些年来传统经典书籍读多了,越来越认为,两情相悦,相处一起时,彼此安好,相互理解、帮助才是爱情、生活本来的面目。经过了荒乱、无理、燥动的十年大革命,并于1980写成的《受戒》,我想没有人能比汪曾祺先更懂什么是生命、爱、人性。
  
  
 年龄相仿的明海和小英子,好似同生就一对情侣,女孩小英子,天生活泼好动、她可以初次遇见明子时,便轻轻地跳船仓中,看仓中那个小男孩,机灵可爱地问。
  
 “你要去荸荠庵当和尚吗?”
  
 性子偏安静些的小明子,只会简单回答、有些羞怯地点点头,慢慢剥开小英子递到手中的莲蓬,一颗颗地嚼食莲子。
  
 长于青山绿水间的明海与小英子,无疑是带着山间的野性,清水的灵动,他们就如那些山山水水一样的善良、知足。做完功课的明子会经常往小英子家跑,玩一玩新奇地铜蜻蜓,看着那些大笨鸡,使劲一啄,铜蜻蜓入了口,整个嘴巴也被大大地张开了,嘴里发不出一点声响。
  
 因小英子的姐姐,大英子定了亲了,要在家中做一些时髦的针线活,可又苦于无法将大自然的那些石榴花、栀子花、水蓼缝进被面上、鞋面上。机灵好动的小英子,非常自豪地去找到平日里喜欢描摹《芥子画谱》的明子。结果是十里八乡的人们,无不仰慕她们娘三个的手艺。
  
 闲时无事的明子会经常帮小英子做农活,只要在田中听着了清脆的山歌,无论田中稻与草长多高,明子寻着声就能找到小英子。他们会一起踩着水车,向高处的田中灌水,一边踩一边聊着些有的没的闲话。灵巧伶俐的小英子喜欢吃荸荠,秋末冬初,她会叫上明子,一起来到田中,踩着滑溜溜的泥水,惊喜、意外地大叫。
  
 “呀,这有一个呢。”
  
 爱捣蛋的小英子,在水田中也是不安生的,她会用自己小脚丫去踩明子的脚面,跑在田埂上,留下一排排小小的、精致的脚丫,让小和尚明海的心境大乱。
  
 到了明子要受戒之时,小英子似乎比平日话更多了,更不安生了,总会事无巨事的问上好多话,当明子受戒时,明明知道他要受三天半的戒,还是会划着船去寻找明子的身影。
  
 回荸荠庵的水路上时,明子有意无意地跟英子提起了,自己以后可能会当沙弥尾、做了沙弥尾后,更一步可能会当善因寺的方丈。
  
 一下一下划着船的小英子,心中一定是焦急的、不安的、急切的,所以她才会鼓着眼睛,发着脾气的说。
  
 “你不要去当沙弥尾了。”
  
 明子说“好,不当”。
  
 划了一气,回头一想说。
  
 “你不要方丈了”
  
 明子说“好,不当。”
  
 小船划到芦苇荡时,小英子走到船尾,俯下身子,靠在明子耳边,轻声问。
  
 “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木木愣愣地“嗯”了一句,性急的小英子,马上不满地说。
  
 “你‘嗯’什么,你要不要,要不要。”
  
 急了眼的明子放声大喊。
  
 “要”
  
 以上就是汪曾祺先生的《受戒》,书中单纯、善良的明子和小英子的爱情,希望你可以自己读读先生的书哦。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