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氢燃料电池蓄势待发!或将高增长的5家“氢燃料电池”企业

2024-04-28

1. A股:氢燃料电池蓄势待发!或将高增长的5家“氢燃料电池”企业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种危机也开始出现,环境问题面临严峻挑战,世界各国开始把目光投向清洁能源,   氢燃料电池技术因其具有高转换率以及零排量的特点,被认为是未来新能源 汽车 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新时代对清洁能源强烈要求的背景下,氢能可能成为下一代的基础能源。   但若要全面应用氢燃料电池还需不断完善及发展该项技术。  
        第一,能量转换效率高且是绿色无污染的能源。  
    能源的提取是通过电化学反应,而不是燃烧柴油煤炭等一系列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   燃料电池运作过程中只会产生水、热与电能,对环境无污染。  
        第二,运作过程中噪声小,使用寿命长。  
    它只需要不断从外部输入燃料和催化剂燃料电池即可不断地发出电能,因其无往复和回转运动的机械结构,故而使用寿命远高于普通的电池,并且运行时震动小,只有55分贝,另外,在整个工作中无噪声与机械振动,   减少了机械器件的相互磨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使用寿命。  
        第三,制氢原料多,能源虽然消耗快,但是补充也快。  
    自然界中氢大量存储在水中,可采用水电解制氢;也可从可再生能源中获得,   燃料电池所需燃料主要是氢气,充气或更换氢气瓶一般只需几分钟,比纯电动 汽车 的蓄电池充电时间短。  
        每股资本公积金0.72,流通A股7.33亿,总市值40.85亿  
   公司很早就开始研究氢燃料电池客车的技术以及产品,其运用先进技术一步步推进着氢燃料电池客车的发展,并不断地提高氢燃料电池客车产品的开发和技术,现如今已研发出8-12米各个系列的氢燃料客车产品。
        每股资本公积金0.91,流通A股5.53亿,总市值34.31亿  
    公司不断地在氢燃料电池业务上发力,目前已取得优异成绩,其氢燃料产品可作用在氢燃料物流车和氢燃料电池卡车当中。 
        每股资本公积金1.62,流通A股9.77亿,总市值155.07亿  
   公司能够给予氢燃料电池整车以及系统解决方案,为产品性能的研发和提高给予了帮助,同时旗下子公司长期专注于氢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部件、氢燃料电池测试设备的研发。
        每股资本公积金4.71,流通A股3.65亿,总市值62.40亿  
   公司始终将氢燃料电池作为长期发展方向,在我国多个省份建立氢燃料电池产业园,主要围绕着氢燃料电池的催化剂、质子交换膜以及电堆等开发量产。
        每股资本公积金2.46,流通A股6.48亿,总市值88.39亿  
   公司一直看好氢燃料电池的发展前景,当前已实现了氢燃料电池的关键技术布局,其次,公司的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已配备在相关 汽车 企业的氢能源 汽车 当中。
        以上数据内容只是个人看法,不分排名先后,不做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A股:氢燃料电池蓄势待发!或将高增长的5家“氢燃料电池”企业

2. “氢”实力谁更强?上汽氢燃料电池技术比肩国际巨头

随着环保理念的普及,清洁能源的开发和使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看重。近期,据外媒报道,全球领先的氢燃料电池 汽车 公司Hyzon Motors Inc.宣布推出全新的车载储氢系统技术,预计将从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部署在其所有车辆上,氢燃料的开发和应用正在成为企业竞逐的新赛道,也是实现碳中和与碳达峰的重要路径之一。
     
 氢燃料 汽车 能够真正实现“零排放”,因此也被很多人称为新能源 汽车 的“终极解决方案”。这方面,国内已经涌现出不少先行者,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例如,中国最早开展燃料电池技术研发的 汽车 企业上汽集团,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就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上汽于2001年就启动了凤凰一号燃料电池 汽车 项目,着手氢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累计投入了超过30亿元的研发费用,目前已获得511份燃料电池领域相关专利,并积极参与制定了15项燃料电池国家标准,取得了丰富的研发成果。
     
 上汽旗下的捷氢 科技 ,致力于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的发展,在电堆核心零部件开发(双极板、膜电极)、电堆集成、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到动力系统集成、整车集成均具备完全正向开发能力和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其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系统PROME P3系列产品实现一级零部件100%国产化,产品已应用在中重卡、城际客车、燃料电池乘用车等多种量产车型上,核心技术比肩以丰田、现代为代表的全球顶尖水平。
     
 以全球首款燃料电池MPV车型——上汽大通MAXUS EUNIQ 7燃料电池车为例,该车搭载了上汽最新自主开发的第三代燃料电池系统PROME P390,电堆功率为115kW,体积功率密度为3.1kW/L,关键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并且能在-30 低温下实现正常运行,成功克服燃料电池车低温冷启动的行业难题。这台燃料电池MPV加满氢只需要3分钟,就像加油一样方便,续驶里程则超过了600公里。
     
 此外,上汽还推出了大通MAXUS FCV80燃料电池宽体轻客、申沃燃料电池客车、上汽红岩燃料电池重卡、上汽跃进燃料电池物流车等多款燃料电池落地产品,是全球行业中唯一一家实现多品种燃料电池车商业化落地的企业,为环保出行贡献出了强大的“氢能量”。
     
 在氢燃料电池领域,上汽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相信未来上汽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将继续加码,争取成为世界燃料电池 汽车 领域的领导者,为带来更环保的出行以及建设清洁氢能 社会 贡献力量。

3. 哪位网友能提供一下氢和燃料电池的市场发展数据?谢谢

根据QYResearch电子研究中心的数据库,2012年全球氢能和燃料电池市场总值为674.46亿美元,2017年增至1309.81万美元。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功能计算并推导出了过去5年采用科学模型的一年数据。最后,我们预测到2022年氢和燃料电池市场的价值可以达到2613.75万美元。氢和燃料电池的CAGR从2017年到2022年为14.82%。
北美是最大的消费市场,2012年市场份额为56.55%,2017年为60.27%,同比增长3.72%。日本在2017年的市场份额为15.51%,位居第二。
目前,2017年前三大公司占氢和燃料电池市场份额的30.76%以上,全球大型企业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日本。排名前三位的制造商是Fuel Cell Energy,松下和Plug Power。2017年全球产量市场份额分别为10.88%,10.02%和9.86%。

哪位网友能提供一下氢和燃料电池的市场发展数据?谢谢

4. 氢燃料电池的发展现状

据储能国际峰会获悉,作为真正意义上“零排放”的清洁能源,氢燃料电池在发达国家的应用正在提速。日本将于2015年前建成100座加氢站,已建成13座,欧盟在近期通过了增加燃料电池巴士项目;现代汽车ix35燃料电池车批产型号已于2012年3月下线,并计划2015年起大批量生产。这表明燃料电池已从实验室真正走向产业化,与锂电池相比,它更具有零污染优势。美国能源部在对外表示,韩国汽车制造商现代汽车、德国汽车制造商奔驰、日本车企日产汽车和丰田汽车已经与该部门达成了协议,将准备推出首轮氢动力汽车。这一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将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氢能源基础设施的构建上,且将会把这个命名为H2USA。韩国现代汽车在蔚山工厂举行了氢燃料电池电动车量产仪式,从本月末起将正式生产途胜ix氢燃料电池电动车。在欧洲层面上,荷兰、丹麦、瑞典、法国、英国与德国六国已经达成共同开发推广氢能源汽车的协议,各国将一同建设一个欧洲氢气设施网络,并协调能源传输。英国政府提出,将大力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其计划2030年之前英国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达到160万辆,并在2050年之前使其市场占有率达到30%-50%。我国首辆氢燃料电池电动机车历时四年终于研制成功,可以用于工业领域,比如矿山牵引车。另外,08年奥运会期间我国自主研制的20辆氢燃料电池轿车投入运营,为首批获得国家上路许可证的燃料电池汽车,同济大学参与研制。 2010年6月30日,山东东岳集团向全世界宣告,中国自主研发的氯碱用全氟离子膜、燃料电池膜实现国产化。历经8年科研攻关,打破了美国、日本长期对该项技术的垄断。与此同时,“东岳”完成的用于制造燃料电池核心材料磺酸树脂离子膜的年产500吨的生产装置已经建成投产,解决了氢燃料电池生产的重大瓶颈,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该项技术和产业化能力的国家。日本电子零件商罗姆与Aqua Fairy和京都大学联合研发的“高能氢燃料电池”,预定将于明年春季正式上市。这种新型电池是通过氢化钙和水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生电力,一块体积不到3立方厘米的燃料电池可以产生5瓦时的电力。可广泛用于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多种电子设备,或是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后备电力 供应。

5. 氢燃料电池

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氢能作为一种高热量、零污染、储量丰富的能源,也是人类发展的理想能源。然而由于技术难以突破,几十年的时间也没有达到主流使用的水平。如今随着全球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氢能源再次成为工业和交通领域的宠儿。

氢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将氢气送到燃料电池的阳极板(负极),经过催化剂(铂)的作用,氢原子中的一个电子被分离出来,失去电子的氢离子(质子)穿过质子交换膜,到达燃料电池阴极板(正极),而电子是不能通过质子交换膜的,这个电子,只能经外部电路,到达燃料电池阴极板,从而在外电路中产生电流。
电子到达阴极板后,与氧原子和氢离子重新结合为水。由于供应给阴极板的氧,可以从空气中获得,因此只要不断地给阳极板供应氢,给阴极板供应空气,并及时把水(蒸气)带走,就可以不断地提供电能。

氢燃料电池

6. 氢燃料电池

氢燃料电池是比较常见的。
氢燃料电池运行安静,噪声大约只有55dB,相当于人们正常交谈的水平。这使得燃料电池适合于室内安装,或是在室外对噪声有限制的地方。

和干电池的区别
干电池、蓄电池是一种储能装置,是把电能贮存起来,需要时再释放出来;而氢燃料电池严格地说是一种发电装置,像发电厂一样。
是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发电装置。另外,氢燃料电池的电极用特制多孔性材料制成,这是氢燃料电池的一项关键技术,它不仅要为气体和电解质提供较大的接触面,还要对电池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

7. 国内氢燃料电池的龙头是什么?

北京亿华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亿华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华通,证券代码:688339)登陆上交所科创板,作为一家专注于氢燃料电池和产业,发动机系统研发的高科技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率先实现了发动机系统和燃料电池堆的批量国产化,产品主要用于乘用车和乘用车等商用车。一直以来,亿华通致力于成为氢燃料电池领先的国际发动机供应商。亿华通登陆资本市场后,将继续释放行业新的动能,开启新的发展之旅。

相关信息:
公司及下属公司神力科技曾先后承担多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北京市科委、上海市科委项目等燃料电池领域重大专项课题,历经了中国燃料电池产业从技术研发为主向示范运营和产业化推进的重要转变。  
公司与国内知名的商用车企业宇通客车、北汽福田、中通客车、苏州金龙以及申龙客车等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搭载亿华通发动机系统的燃料电池客车先后在北京、张家口、上海、郑州、苏州等地上线运营。

国内氢燃料电池的龙头是什么?

8. 氢燃料电池车,怎么又“火”了? | 汽车产经


2月15日,大年初四,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新年的第一站,便来到了东风技术中心的试制车间,了解燃料电池车的研发情况。
据说,为了保障X37-FB燃料电池车项目的顺利交付及开展后续试验,东风集团技术中心质量验证中心试制、试验团队与前瞻研究中心的FCV团队大年初三便返回了岗位。
就在春节前的2月3日,东风刚刚与佛山市政府、佛山仙湖实验室及佛山南海区政府四方签订了战略合作。
根据协议约定,东风将与佛山市、南海区联合成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示范运营车队,到2021年底时,这一车队规模要达到不小于100辆,并在随后不断扩展。
从董事长的新年第一个“打卡点”,到研发团队假期期间仍早早返工,东风集团对这个燃料电池项目的重视显而易见。
事实上,除东风之外,在科技巨头纷纷入局电动车的当下,氢燃料电池车,这个新能源路线的另一条赛道,也在变得逐渐热闹。
1
“十城千辆”模式带动新一轮氢能热潮
1月15日,现代汽车集团与广州市广州开发区政府签订投资协议,成立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有限公司,规划生产搭载在现代氢燃料电池车Nexo上的氢燃料电池系统。
2月19日,中石化发布氢能产业规划,在未来五年间,计划布局近千座加氢站或油氢合建站。
2月25日,《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中提出,五年后上海的氢燃料电池车的投入要达到1万辆,加氢站要超过70座。
最近两个月,从氢燃料电池整车到相关零部件产业再到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新消息在不断涌现。
而在这些新闻背后,政府部门的参与是绕不过去的共同点。
从去年9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五部门宣布,将原本只要购买就有补贴的“燃料电池汽车购置补贴政策”,调整为只针对个别氢能示范城市进行补贴的“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支持政策”之后,为争取入围氢能示范城市群,此前在这一产业有些积累的城市,都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始加速布局。
从新政策的内容来看,选择城市示范运营,要求示范城市四年内“推广超过1000辆达到相关技术指标的燃料电池汽车,平均单车累积用氢运营里程超过3万公里;建成并投入运营标准加氢站15座”等思路,与十年前的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计划推广思路十分相似。
于是,这一政策,也被业内称为“十城千辆”计划燃料电池版。
在经过去年的申报、评选之后,如今,国内首批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名单的正式公布已经进入倒计时。2021年也因此被视为了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元年。
曾经,得益于“十城千辆”计划的实施,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完成了从0到1的积累。如今,当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也开始尝试相似的路线时,外界也理所当然地对其充满了期待。
2
量产落地、示范运营才刚刚开始
2021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火热似乎也印证了这种期待。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月中旬左右,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今年招标/中标的氢燃料电池车数量就已经达到了690辆左右,比去年全年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售量(1199辆)的一半还要多。
单从这一数据来看,今年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的确让人充满期待。不过,具体分车型来看,这些正式销售的氢燃料电池车还全都仅限于公交车、物流车等商用车领域。至于乘用车,并没有车型正式推向市场。
根据氢云链数据库统计数据显示,从2008年开始,国内市场上出现过的燃料电池乘用车总数大约为25款,其中登上工信部产品目录的有9款。尤其是在去年新补贴政策推出之后,也曾一度出现过各个车企集中发力的情况。

进入2021年,从一些车企发布的信息来看,此前大部分只用于车展展示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将进入量产落地,示范运营的阶段。
除开篇提到的东风宣布获得了至少100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订单之外,此前,上汽大通也曾表示今年可能会在上海嘉定地区投放四五百台EUNIQ 7用于网约车运营;长城也宣布今年其首款氢燃料电池SUV即将量产,并将在2022年冬奥会期间展示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车队。
不过,即便如今在政策的支持之下,各个企业在氢燃料乘用车领域的布局有所加速,但是与美、日、韩等国家已经将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推向私人市场相比,仍然有着很大的差距。
甚至,在我们向多个车企了解相关项目的进展时,收到的回复也基本为“不清楚、不了解”,或者“相关信息还较为敏感”。在大部分车企战略中,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地位可见一斑。
而在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汽车产业分析师张翔、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副理事长缪文泉等行业专家看来,也基本一致认为,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发展才刚刚进入起步阶段,距离真正的商业化还有很远。
至于部分车企为何近来在这一领域的布局有所加速,张翔向汽车产经表示,应该“主要是想利用补贴政策的红利,多做一些技术积累,为日后的竞争打下基础”。
3
进入私人消费市场,还要五年以后
根据工信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到2025年,我国的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有望达到10万辆左右。而到2030-2035年,其发展目标则是达到100万辆。
根据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情况来看,显然在上述目标中,商用车将成为绝对的主力。那么在乘用车领域,氢燃料电池汽车距离真正的商业化落地还有多远呢?
国内某氢燃料电池零部件企业相关负责人向汽车产经表示,目前我国在整车、系统和电堆方面均已有所布局,但零部件方面的相关企业仍较少,特别是最基本的关键材料和部件,如质子交换膜、碳纸、催化剂等;国内虽有相关企业开始介入,但与国际先进产品相比,可靠性和耐久性仍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关键零部件及关键材料仍依赖进口。
除此之外,此前,长城旗下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雪松还曾表示,在进行市场推广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行业标准、法律法规不健全的问题。例如,长城研发的储存氢燃料的70MPa塑料内胆,具有重量轻、成本低的优势。这一技术在国外已经实现了商业化,但在中国却不允许。
关于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何时能进入私人消费市场,此前,同济大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究所所长章桐曾表示,燃料电池车在商用车领域2~3年内便会到相当可观的规模。但是在乘用车领域,能够真正实现小批量上市,让消费者去买,还需要差不多5年的时间。
对此,张翔也表示认同。在他看来,从目前美、日、韩等国家的情况来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进入私人消费市场的前提条件是车辆稳定、技术成熟,同时要有一定数量的加氢站。“经过5年的技术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后,在上海、广州、佛山等地,很可能会率先开始向私人消费市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