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的产业发展

2024-05-13

1. 医药的产业发展

 制药产业、生物医学工程产业、以及医药电子商务产业是现代医药产业的支柱。制药产业制药是多学科理论及先进技术的相互结合,采用科学化、现代化的模式,研究、开发、生产药品的过程。除了生物制药外,化学药和中药在制药产业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角度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个人体系统多层次认识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人工材料、制品、装置和系统技术的总称。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包括:生物医学材料制品、(生物)人工器官、医学影像和诊断设备、医学电子仪器和监护装置、现代医学治疗设备、医学信息技术、康复工程技术和装置、组织工程等。第三方医药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平台是独立于买卖双方的中立服务组织,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所需的各种服务的数字化平台,即提供药品信息发布、在线采购、在线交易、在线支付、药品跟踪、配合地面仓储和物流等医药流通全程服务,是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高度协同的完整的医药电子商务服务模式,是公开、公平、公正的网上医药交易市场。 得益于新医改稳步推进的带动作用,医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总体保持平稳增长趋势。2012年上半年,在国内经济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医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逐步下行。进入3季度以来,在“毒胶囊”效应趋缓和政府相继出台《“十二五”期间卫生扶贫工作指导意见》、《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带动下,医药行业市场景气开始回升,医药制造业产销增速扭转了上半年以来持续下滑趋势,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趋稳、产品销售收入增速开始回升。其中,前三季度,医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4.6%,比上半年回升0.3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069.91亿元,同比增长19.52%,比上半年提高0.4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我国累计医药品出口额89.58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8%,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8.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下降1.5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医药品单月进口额震荡下滑,但医药品进口额整体仍保持较高水平。前三季度,我国医药品累计进口额102.31亿美元,同比增长23%,增速比上年同期下滑18.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下降6.9个百分点。其中,单月进口额从7月的12.01亿美元震荡下行至9月的11.23亿美元。展望2013年,一方面,药品招标逐步趋于良性。“基药招标”的“超低价中标”模式逐步改善,政府通过“基本药物试行国家统一定价”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规避低价恶性竞争和各省的比价效应,有利于提高药企的盈利能力。同时,即将出台的新版基药目录的扩容将带动基层市场的持续增长,主要是由于基本药物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基药品种的增加无疑将会加大政府医药卫生投入比例。因此,预计2013年医药制造业利润增速将继续回升。从长远来看,国家工信部发布的《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发展目标为形成5个以上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企业,100个100亿元企业,前100位企业销售收入占行业50%的目标。在上述政策鼓励及行业竞争背景下,未来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凸显企业规模的重要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将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2012年,三年新医改结束,医药行业进入后医改时代。回首三年新医改,政府不断加大对医疗领域的投入,中国医药市场整体扩容,中国医药产业经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医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等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药行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1978-2011年,医药工业规模年均递增均处于15%以上,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不断提高。中国医药包装的生产规模和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05年至2009年,行业销售收入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1%,2009年销售收入达到402.05亿元。随着中国医药市场容量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预计2013年中国医药包装市场将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达到660亿元的规模。同时,由于国家加大对医药行业的兼并重组力度,受此影响,医药包装行业的兼并重组也将进入高发期。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和健康观念的不断提升,加之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不断加大,未来,我国的医药包装市场将会迎来较快的增长。资料显示,2013-2017年,我国的医药包装市场将会以11.5%的增速增长,预计到2017年,我国医药包装市场规模将达到991亿元。中国已成为全球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之一,同时,还是全球最大的药物制剂生产国。中国已成为世界疫苗产品的最大生产国,国产疫苗在满足国内居民防病、治病的同时,已开始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疫苗产品,用于其他国家的疾病预防。中药是中国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产学研各界的广泛认同。随着医药商业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医药商业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医药商业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医药商业企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医药商业中的翘楚! 2013年上半年医药行业政策:有扬有抑,稳中求变政策变革必然是利益格局的重新分配和调整,必然有扬有抑。扬的是,扶持中医药、生物医药发展;基药制度纠偏“质量优先、价格合理”;新版基药目录扩容;二三级医院配备使用基药;三保合一、大病保障、增加医疗卫生投入、提高报销水平等。这些政策措施有利于民众医疗需求的释放,明确了对医药行业发展重点的扶持,对医药行业整体利好。抑的是,药品降价、限抗、对药品质量的严格监管、环保带来的成本压力、医保控费等。不利政策对医药行业的影响显而易见,尤其是广东药品交易新规(征求意见稿)的出台,令市场一度悲观情绪弥漫。回顾医改以来的行业政策,我们认为,政府的政策主线明晰:以民生为导向,既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现实问题,又要推动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对医药行业而言,政策的后果是:通过降价加剧医药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淘汰低水平企业,通过行业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注重研发、创新,抑扬并举,使优秀企业在行业的分化整合中脱颖而出。

医药的产业发展

2. 世界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世界医药行业发展趋势您好亲~药板块整体强于大势,虽然也有明显波动,但向好趋势并未发生改变。从业内观点来看,中期业绩将成为医药板块最强的催化剂。中报季即将开启。2022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反复,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进入5月,我国医药企业基本已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在此时间节点,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的企业值得重点关注。从中长期来看,关注后疫情时代基本面向好的板块。考虑到医药板块细分领域众多,未来仍有结构性行情,可重点关注三大主线。第一,未来医保压力将成常态,寻找“穿越医保”品种是关键。一方面,寻找自主消费品种比如中药消费品、自费生物药,医美上游产品、部分眼科器械、重磅二类疫苗等。另一方面,药械企业通过“持续创新+国际化”有望穿越“医保结界”;第二,疫情后需求复苏主线,主要包括中药、医疗服务、CXO、血制品、药店、创新药等板块,中药板块持续受益“政策利好+产品提价+国企改革”三重利好,中药板块尤其是中药消费品、中药独家基药品种等具备相对收益;第三,产业链自主可控重要性凸显,尤其是医药产业链上游,包括生物药制药设备及耗材、生命科学产品及服务、影像设备等。【摘要】
世界医药行业发展趋势【提问】
世界医药行业发展趋势您好亲~药板块整体强于大势,虽然也有明显波动,但向好趋势并未发生改变。从业内观点来看,中期业绩将成为医药板块最强的催化剂。中报季即将开启。2022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反复,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进入5月,我国医药企业基本已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在此时间节点,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的企业值得重点关注。从中长期来看,关注后疫情时代基本面向好的板块。考虑到医药板块细分领域众多,未来仍有结构性行情,可重点关注三大主线。第一,未来医保压力将成常态,寻找“穿越医保”品种是关键。一方面,寻找自主消费品种比如中药消费品、自费生物药,医美上游产品、部分眼科器械、重磅二类疫苗等。另一方面,药械企业通过“持续创新+国际化”有望穿越“医保结界”;第二,疫情后需求复苏主线,主要包括中药、医疗服务、CXO、血制品、药店、创新药等板块,中药板块持续受益“政策利好+产品提价+国企改革”三重利好,中药板块尤其是中药消费品、中药独家基药品种等具备相对收益;第三,产业链自主可控重要性凸显,尤其是医药产业链上游,包括生物药制药设备及耗材、生命科学产品及服务、影像设备等。【回答】

3. 医药学是在什么时期获得全面发展的?

经过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以后,司马氏再一次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晋朝。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随着生产和医疗实践活动的深入,医药学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晋代的著名医家王叔和在医药学著作的整理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王叔和,名熙,山东高平人,生于汉末,卒于晋初,曾做过太医令。王叔和对脉学进行了第一次全面总结,他所撰写的《脉经》共10卷,98篇,大约10万字。在这部著作里面,他根据《内经》的脉学理论进一步确立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归纳了24种脉象,使脉名和脉象达到了统一化和标准化。
王叔和的《脉经》不仅对我国中医学诊断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世界医学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直到11世纪,欧洲的很多医学校还把《脉经》作为教材。王叔和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对《伤寒杂病论》的整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问世后不久,即遭兵燹而散失,王叔和因为任太医令,有机会看到很多医书,再加上他丰富的理论修养和临证经验,所以他在整理《伤寒杂病论》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晋朝皇甫谧所著的《针灸甲乙经》系统总结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医书,并根据自己的临证经验撰写而成的。《针灸甲乙经》共12卷,128篇,内容丰富,叙述系统,理论完备,是中医针灸学的一部经典著作,后世常把这部书作为教习的课本。
中国的炼丹术是制药化学的先驱,炼丹术发源于战国时期,是当时的“方士”为了寻找“不死之药”而进行的。到了东汉时期,随着道教的兴起,由于道教的提倡,炼丹术开始兴盛。
东汉著名道士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记载了大量的炼丹方法,是最早的炼丹著作。晋代著名道士葛洪是炼丹史上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所著的《抱朴子内篇》中,系统讲述了炼丹技术和炼丹过程中一些化学反应现象,还记载了很多炼丹原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是中国医药史上一部非常有价值的著作。虽然炼丹术从一开始就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但是在炼丹的过程中却积累了大量原始的化学知识。
南北朝时期的著名道士陶弘景所著的《本草经集注》,是继《神农本草经》之后最重要的中药学著作。这部书共3卷,收载药物730种,其中新增药物365种。陶弘景在药物分类上根据药物的自然属性,按照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进行分类,对后来的中药分类产生了重要影响。南朝时期雷敩所著的《雷公炮炙论》系统地讨论了药物的性味、炮炙、煮熬等理论及具体操作方法,是现存最早的中药炮炙学专著。雷公成为后世制药业的鼻祖。
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中医病因症候学的重要著作。这部书共50卷,分67门,论述了1739种病候,集中反映了我国当时的医学理论与临证医学的发展水平,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的时代,社会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在这一时期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公元624年,唐政府设立了“太医署”,是比较完善的医学教育机构,在医学分科方面也比较详细,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比较早的。由苏敬等人编写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这部书图文并茂,影响非常大。
唐代还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医家,如孙思邈是我国唐代伟大的医药学家、养生学家和思想家,生于西魏大统七年(541),卒于唐永淳元年(682),享年一百四十一岁。由于幼年多病,十八岁立志学医,二十岁即为乡邻治病。他对经典医学有深刻的研究,对民间验方十分重视,一生致力于医学临床研究,对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都很精通,并一生致力于药物研究,曾上峨眉山、终南山,下江州,隐居太白山等地,边行医,边采集中药,边临床试验,他是继张仲景之后中国第一个全面系统研究中医药的先驱者,为祖国的中医发展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德。他所写的《大医精诚》、《大医习业》大力倡导医生的职业道德,是中国古代精神文明和医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孙思邈不仅以医德率先垂范,在医疗技术上也非常精湛,他所写的《千金方》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医学著作。
这一时期医学各科都有了显著的发展,出现了不少著名的医家和有影响的著作。像外科方面的著作《刘涓子鬼遗方》,据说是晋朝时有一位叫做刘涓子的,在丹阳郊外碰巧获得“黄鬼父”遗留的一部医书,经龚庆宣整理后,成为今天我们所见的《鬼遗方》,是中医外科学较早的著作。伤科方面有蔺道人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骨伤科著作。妇产科方面有昝殷的《经效产宝》,是现存最早的妇产科著作。隋唐间还出现了一部不署撰人的《颅囟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书。从上述的这些“最早”的著作,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一时期医学的进步和发展。
唐代国家统一,药物知识的积累也逐渐丰富。公元657年,由苏敬上表请求重修本草,唐政府命长孙无忌、李勣主持编修《新修本草》,比较充分地反映了当时的药物发展水平,由政府颁发全国,这是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全书卷帙浩博,收载药物共844种。书中还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无论形式和内容,都有崭新的特色,不仅反映了唐代药学的高度成就,对后世药学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唐代,从中央到地方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医学教育体系。还吸收外国留学生入学,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医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对后世学校式医学教育的发展有奠基作用。我国有学校教育性质的医学教育始于晋,至刘宋时,医学校的性质已较晋更为明显。后魏实际上已举办了医学校,但其设置、规模、制度等因缺文献记述而欠明确。隋统一全国后,在前代基础上,先后建立和完善了太医署。唐代的太医署实际上可视为中央医科大学。除此之外,唐代对地方之医学教育也比较重视,其设校的普遍和建制的严谨,为我国封建社会所仅有。

医药学是在什么时期获得全面发展的?

4. 当前国内外医药行业的形势及特点

当前我国医药行业的分析

5. 当前国内外医药行业的形势及特点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医药行业的形势及特点

医药产品(含药品及医疗器械等)是特殊的商品,关系
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医药产业不但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
相关,而且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医药产业是国
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在各
国的产业体系和经济增长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医药产业成为世界各国广泛重视并大力发展、相互展开激烈
角逐的一个焦点。在中国,医药产业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
的热点,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壮大对解决人民群众“看病
贵”的问题,对促进政府早日实现“人人享有卫生健康”的
目标都有重要意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摘要】
当前国内外医药行业的形势及特点【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中国医药行业的形势及特点

医药产品(含药品及医疗器械等)是特殊的商品,关系
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医药产业不但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
相关,而且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医药产业是国
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在各
国的产业体系和经济增长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医药产业成为世界各国广泛重视并大力发展、相互展开激烈
角逐的一个焦点。在中国,医药产业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
的热点,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壮大对解决人民群众“看病
贵”的问题,对促进政府早日实现“人人享有卫生健康”的
目标都有重要意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回答】

当前国内外医药行业的形势及特点

6. 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

回顾中国医药行业这些年的发展情况,全国医药生产一直处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医药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4459.44亿元,比上年增加近1000亿元,同比增长26.19%;实现工业增加值1475.17亿元,同比增长17.5%;新产品产值621.91亿元,同比增长23.58%。累计完成化学原料药生产123.84万吨,同比增长36.9%,实现中成药生产75.89万吨,同比增长11.6%。2006年,医药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5536.9亿元,同比增长18.43%;实现累计工业销售产值5267.82亿元,同比增长19.41%;完成累计出口交货值670.59亿元,同比增长25.51%,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实现利润总额413亿元,同比增长11.1%。2007年上半年,中国医药经济增速加快,行业效益明显回升。医药工业完成累计工业生产总值2913.2亿元,同比增长21.31%;销售收入达2677.82亿元,同比增长21.75%;利润总额达231.14亿元,同比增长34.06%。2007年1-9月份,中国医药商品实现进出口总额119.93亿美元,同比增长14.29%。其中,进口总额为50.33亿美元,同比增长15.90%;出口总额为69.60亿美元,同比增长13.15%,实现贸易顺差19.27亿美元。为了能够从容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变化,医药企业应留意政府在医疗卫生结构调整和农村医疗保障方面的新动向,尤其要把握好医药行业发展的六大趋势——中成药市场竞争将加剧;处方药生命周期将会缩短;第三终端市场将更活跃;医药市场进一步集中,医药两极分化进一步凸现;政策性降价仍将持续;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企业市场品种结构都将发生更大变化。医药行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1978年至2008年,历经30年改革大潮洗礼的中国医药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30年来,中国医药工业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78年到2007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8%,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中国已经具备了比较雄厚的医药工业物质基础,医药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为2.7%。维生素C、青霉素工业盐、扑热息痛等大类原料药产量居世界第一,制剂产能居世界第一。中国药品出口额占全球药品出口额的2%,但是中国药品出口的年均增速已经达到20%以上,国际平均水平是16%。与此同时,中国药品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占世界药品市场的份额由1978年的0.88%上升到2008年的8.25%。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式出台。新医改方案带来市场扩容机会、新上市产品的增加、药品终端需求活跃以及新一轮投资热潮等众多有利因素保证了中国医药行业的快速增长。2009年,中国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长14.9%,同时我国医药外贸总体运行良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逆势增长,进出口总额达到531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今后5年世界药品市场增长的重心将从欧美等主流市场向亚洲、澳洲、拉美、东欧等地区逐渐转移。中国医药行业仍然是一个被长期看好的行业。到2013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医药大国,2020年前中国也将超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医药大国。首先分析了国际国内医药行业的现状,接着具体介绍了生物制药、化学药、中药的发展,并对中国医药行业的工业统计数据进行了详实全面的分析。然后分析了OTC药品市场、国内农村医药市场的运行情况以及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随后,报告对医药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企业发展战略分析和投资潜力分析,最后分析了医药行业的未来前景与发展趋势。

7. 我国医药行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生物产业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组织工程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制造和生产生物制剂的产业。而生物制药则主要包括可以用于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使用的基因工程药物、血液制品、疫苗、诊断试剂以及组织工程等。
由于生物制药是基于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相关原理设计,能够解决传统医药不能解决的深层次的问题,在重大疾病的治疗和重大疫情的预防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医药及生物科技领域的私募融资蓬勃发展,2020年融资金额超107亿美元。IPO融资总金额超过147亿美元,45家医疗行业相关企业中,化学制药和生物制品企业占12家。2020年我国医药及生物技术行业并购总交易金额近8亿美元。
近年来我国医药及生物科技领域的私募融资蓬勃发展,2020年融资金额超107亿美元
2020年医药及生物科技领域的私募融资蓬勃发展,2020年度共发生交易243起,同比增长超过100%;总融资金额超过10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90%;单笔融资规模约4400万美元,同比增长约42%。


近年来我国医药及生物技术行业IPO融资金额呈逐年增长态势,2020年IPO融资总金额超过147亿美元
IPO方面,2020年共有超过50家企业上市,数量是2018年的两倍之多;IPO融资总金额超过14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02%;单笔IPO融资规模约3亿美元,同比降低27%。

2020年45家医疗行业相关企业中,化学制药和生物制品企业占12家
2020年,共有395家企业成功在A股上市,募资总额达到近4700亿元。其中,医疗行业相关企业共有45家,募集资金约635亿元,上市企业数量和募资金额分别占比约11.4%和13.5%,相较2019年均有显著提升。
在这45家医疗行业相关企业中,医疗器械企业占15家、化学制药和生物制品企业占12家;在上市板块分布中,有30家选择了科创板,募资总金额约490亿元,数量和金额分别占66.7%和77.2%。

据统计,2020年全年,港股医药及医疗行业新增上市企业22家,比2019年增加了4家,同比增长了22%。值得注意的是,从上市时间来看,该板块的新股主要集中于2020年下半年上市,共有16家医药和医疗企业在此区间先后登陆港交所。

据普华永道预测,2021年将有170家企业到香港上市,全年融资总额介于4200亿至4600亿港元。香港IPO融资总额有望创下新高,重新夺回IPO总融资额全球冠军。
同时,普华永道认为,香港作为亚洲生物科技公司最佳上市平台的地位正在逐步形成。2020年在香港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数量比2019年有所增加,预计这个趋势在2021年将会延续。
2020年我国医药及生物技术行业并购总交易金额近8亿美元
2020年医药及生物科技领域并购交易共15起,同比上升约15%;总交易金额近8亿美元,同比下降了约25%;单笔交易金额约7300万美元,同比下降约11%。

——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我国医药行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8. 医药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制药企业总体创新能力有限。创新是医药行业的命脉。医药行业的创新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健康不断面临着各种新疾病的威胁,医药行业必须不断拓展自身开发的领域;二是细菌和病毒的变异使传统药物的疗效降低,这就促使人类加快药品升级换代的步伐。医药行业又是一个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的产业。由于医药行业一直面临着不断创新的巨大压力,因此医药企业就必须得加大研究和开发力度。发达国家医药业将销售额的10%~20%用于新药研究与开发,其研制成功一种新的化学合成药耗资2-3亿美元以上。而我国2003年的医药产业的总产值是1200亿人民币,不如国际制药巨头默沙东公司一年的产值,而我国整个医药工业的研发投入,几年来都只能在总销售额的1%左右徘徊。医药产品以普药为主且技术含量低。普药,是指较为普通的药物,具有临床应用普遍、疗效确切、用量较大、价格较低的特点,并且大都为国家基本药物,普药的生产厂家大多为缺乏资金实力、研发力量、营销网络等基础的中小企业,所以,与新药、特药相比,其技术含量低,由此导致附加值也很低。从总体上看,我国制药水平还明显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制剂附加值与原料药的比值是3:1,仅是美国同类比值的十几分之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普药生产企业的经营效益普遍较差。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我国制剂生产落后,以仿制国外新药为主,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由于我国医药行业的创新能力不足,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流通着的国产药品基本都不是原创新药,生产非专利药(仿制药)一直是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支点。事实上,除中药之外,我国目前的药品中几乎没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