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娘娘她是人吗?

2024-05-16

1. 王母娘娘她是人吗?

西王母,尊称王母娘娘。在道教神仙体系中,西王母是所有女仙及天地间一切阴气的首领。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上古女神,现多传为护佑婚姻和生儿育女之事的女神。全真教的祖师。王母娘娘在汉代时成为重要的汉族民间信仰,西王母信仰中包含的长生不老理念也投合了道教对长生的追求。
在中国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中,王母的全称即为西王母,中国几部最古老的著作中都有关于她的记载。据说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上古女神。《山海经》版本中的西王母的形象是:“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意思就是西王母样子像人,长着豹子尾巴和老虎牙齿,会用像野兽一样的声音吼叫呼啸,蓬散着头发,戴着胜这种头饰,是上天派来掌管瘟疫、疾病、死亡和刑杀的神,居玉山中。但也有神话版本说,《山海经》中言西王母人身虎齿,豹尾蓬头云云,乃西王母使者西方白虎之神,非西王母之形。历史学有说这是中国西部地区西王母国的一个部落首领或图腾的称号。历史上可能不止一位西王母而是好几代西王母。
道教把王母娘娘的地位抬得很高,为道教统领三界所有女神仙的祖师,与东王公分别对男女神仙进行管理。

王母娘娘她是人吗?

2. 王母娘娘是谁?

王母娘娘,是西游记中执掌蟠桃园,与玉帝平起平坐的昊天大神之一。
在道教里,西王母叫九灵太妙龟山金母,按照江湖规矩,绰号越长,一般这个人或者仙的本事往往越大。譬如说,玉皇大帝就叫“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所以与之对应的王母娘娘,必然也有一个很牛逼很长串的名字。只是这个名字是道家典籍中的官方给她取的,所以民间一般简称王母娘娘。

但是这个王母娘娘,也不会凭空蹦出来的。按照道家的说法,王母娘娘是西方阴气所聚化而成,所以叫做西王母。西王母是天下女仙的首领,住在昆仑山上。而传说中的瑶池,也自然而然地搬到了昆仑山上。
道教是以阴阳五行为基础,女主阴,男主阳,所以既然有西王母为众女仙之首,那么必定会有男仙之首。只是这个男仙之首并不是我们所以为的玉皇大帝,而是叫做东王公。因为从方位上,西对东,从性别上,王公对王母,从两仪上,阴对阳,这个东王公的出现,毫无问题。而且东王公和西王母也不住在一起,东王公住在东边的蓬莱仙岛。

但是西王母和东王公成对出现,这已经是汉代道教盛行之后的事了,但是西王母的原型,要比这早很多很多。而西王母这个形象,目前有据可查,最早是出现在《山海经》中,只是山海经中西王母的形象和后世的形象差距有点大,这里西王母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和我们概念中的那个慈祥的老太太完全搭不上边!所以有人怀疑,西王母有可能是古代祭祀时,由巫师带上面具穿上兽衣扮演的一个神的形象。

那么这个神会是谁呢?翻遍古籍,值得被后人时时祭祀的女神,除了女娲还有谁呢?
所以,最后谜底揭开:女娲在后世被祭祀,形象逐渐演化成了西王母被记录在山海经中,然后再次演变,被道教所吸收,变成了执掌神界的女仙之首,后来神魔小说盛行,王母形象被借用,种起了蟠桃开起了蟠桃宴,成了玉皇大帝名义上的后宫,也成了民间所熟知的王母娘娘!

3. 请问王母娘娘是谁?

王母娘娘,又称:太华西真万炁祖母元君、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太灵九光龟台金母、瑶池金母、金母元君、西王母、西灵圣母、金母、王母、西姥等,全称为“上圣 白玉龟台九灵太真无极圣母 瑶池大圣西王金母 无上清灵元君 统御群仙大天尊”。 《枕中书》曰:“木公、金母,天地之尊神,元气炼精,生育万物,调和阴阳,光明日月,莫不由之。”
王母是中国神话中掌管不死药、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一部分学者认为西王母是西羌祖先神化的始祖女神。
在道教神话中,西王母是女仙之首,主宰阴气、修仙的女神,对应男仙之首东王公。是生育万物的创世女神,全真教的祖师。在羌族神话中,王母有时也被认为是创世神。 [1] 
晚期多将西王母奉为婚姻、生育、保护妇女的女神,并大量在民间传说、小说戏曲中出现。
许多古籍及传说中都有关于西王母的记载。商代的《归藏》对照西周的《周易》,可知王母拥有不死神药。《竹书纪年》中,西王母的形象是一位雍容的女帝王形象。《山海经》中的形象则是:“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狌,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墉城集仙录》则称虎身是西王母使者西方白虎之神。

请问王母娘娘是谁?

4. 王母娘娘是谁

王母娘娘的原型是埃及艳后?难以置信的《山海经》

5. 王母娘娘是怎样的?

也叫金母、瑶池金母、瑶池圣母或西王母,是我国神话传说中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天神,是一位慈祥的女神。传说王母娘娘住在昆仑仙岛,掌管着瑶池和吃了之后可以长生不老的蟠桃。

王母娘娘是怎样的?

6. 王母娘娘身边有几个待女?

七个,七仙女。七仙女的名字是:红衣仙女、青衣仙女、素衣仙女、皂衣仙女、紫衣仙女、黄衣仙女、绿衣仙女。据说名字分别是张天寿、张天阳、张天荣、张天昌、张天显、张天庆、张天羽。
从先秦到汉代西王母形象的变化:
考之古籍,西王母这一名称最早应该是指位于我国西方的一个原始部落。可见这西王母最早是一个西方的部落名称,当然也可以指代部落的首领。关于这个部落具体的位置,有多种说法,现在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在昆仑山附近。
早期西王母的形象可以说是非常“恐怖”的。《山海经》中有多次提到西王母,说她“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基本上说都是半人半兽的形象。《山海经》是战国到汉初这段时间巴蜀和楚地的人写的一本志怪书,西王母部落的人当然不可能半人半兽。
但从这些看似荒诞的文字描述中,可以大概看出当时这个部落的一些衣着以及生活习惯:比如着兽皮为衣、兽骨为饰,又比如穴居等等,这些其实也比较符合我们对部落时代先民的认知。朱芳圃先生有一种比较有趣的观点,他认为西王母可能是以豹为图腾神的部族,母为貘之音假。

到了汉代,西王母的形象和先秦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从半人半兽变为了白发老妪。而到了汉武帝时期,西王母的形象又有了进一步的变化,从白发老妪变成了“可年卅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的绝代佳人。
这基本上也就是后世常见的西王母的形象了。我们在西汉中期以后的汉画像石中,经常能看到西王母的形象,基本也就是这个端庄、华美的女神形象 

扩展资料:西王母形象变迁的原因思考
从先秦到汉代,西王母的形象可以说是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这可以反映出在信仰这一文化现象中,其信仰对象形象的构建过程。总体来说,对信仰对象的形象构建,是由对该对象的社会认知决定的。而具体到西王母,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
1、西王母身份和职能的变化
最早的西王母,其身份是一西方部落的首领。《竹书纪年》被认为是伪书,故这个事情可能不确,但反映出来当时人们对西王母身份的认识实际上是一种外交身份。
而到了战国时期,也就是《山海经》的那个时代,西王母开始神化了,人们对她的身份认知也开始趋向于具有无边法力的大能,《山海经》载她司掌灾害与瘟疫,是一位瘟神和杀神。所以这一时期的西王母在世人眼中是一种凶厉的形象。
到了汉代,西王母进一步的仙化,其执掌也随着嫦娥奔月等传说的传播逐步变成了长生不老药的掌管者。长生不老,这可谓是很多信仰体系中的“终极追求”了。
而掌管不老药的仙人,那自然不可能再是一个丑陋凶厉的形象,否则谁敢去求药呢。所以西王母的形象就逐步地变成了慈祥的老妪,又变成了端庄的女神,总之给人一种慈爱、亲善的感觉。

在这一形象变迁的过程中,人们也逐步完成了西王母的人格化构造。西王母有了丈夫,甚至有了孩子。西王母的丈夫叫东王公,这一形象完全是按照西王母对偶制造出来的,《神异经·东荒经》曰:“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
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熊左右顾望,恒与一王女投壶”。我们在现存的汉代画像石中,也经常能看到西王母与东王公的“同框”画面。

从西王母形象的变迁中可以看出,信仰对象的形象,实际上是人们出于功利化的目的,按照功利化的需求对自我想象的一种投射。
2、社会审美情趣的变化
除了职能和身份的变化之外,西王母形象的变化应该还与社会审美情趣的变化有关系。人们对美的认知,应该与对事物的固有印象有某种一致性。符合我们认为“啊,这个应该是这样子的”才会被认为是美的。
早期西王母被认为是部落首领或者凶神,凶厉的形象自然符合人们对这一对象的固有认识。而后来西王母成了执掌长生的吉神,其形象自然就要修正。老妪是慈祥的,符合人们对善之美的认识。而进一步地,既然执掌长生,那不仅要善,太老了也不行,所以西王母的形象又逐渐年轻化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母娘娘

7. 王母娘娘身边有几个待女?

七个,七仙女。七仙女的名字是:红衣仙女、青衣仙女、素衣仙女、皂衣仙女、紫衣仙女、黄衣仙女、绿衣仙女。据说名字分别是张天寿、张天阳、张天荣、张天昌、张天显、张天庆、张天羽。
从先秦到汉代西王母形象的变化:
考之古籍,西王母这一名称最早应该是指位于我国西方的一个原始部落。可见这西王母最早是一个西方的部落名称,当然也可以指代部落的首领。关于这个部落具体的位置,有多种说法,现在比较常见的说法是在昆仑山附近。
早期西王母的形象可以说是非常“恐怖”的。《山海经》中有多次提到西王母,说她“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基本上说都是半人半兽的形象。《山海经》是战国到汉初这段时间巴蜀和楚地的人写的一本志怪书,西王母部落的人当然不可能半人半兽。
但从这些看似荒诞的文字描述中,可以大概看出当时这个部落的一些衣着以及生活习惯:比如着兽皮为衣、兽骨为饰,又比如穴居等等,这些其实也比较符合我们对部落时代先民的认知。朱芳圃先生有一种比较有趣的观点,他认为西王母可能是以豹为图腾神的部族,母为貘之音假。

到了汉代,西王母的形象和先秦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从半人半兽变为了白发老妪。而到了汉武帝时期,西王母的形象又有了进一步的变化,从白发老妪变成了“可年卅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的绝代佳人。
这基本上也就是后世常见的西王母的形象了。我们在西汉中期以后的汉画像石中,经常能看到西王母的形象,基本也就是这个端庄、华美的女神形象 

扩展资料:西王母形象变迁的原因思考
从先秦到汉代,西王母的形象可以说是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这可以反映出在信仰这一文化现象中,其信仰对象形象的构建过程。总体来说,对信仰对象的形象构建,是由对该对象的社会认知决定的。而具体到西王母,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
1、西王母身份和职能的变化
最早的西王母,其身份是一西方部落的首领。《竹书纪年》被认为是伪书,故这个事情可能不确,但反映出来当时人们对西王母身份的认识实际上是一种外交身份。
而到了战国时期,也就是《山海经》的那个时代,西王母开始神化了,人们对她的身份认知也开始趋向于具有无边法力的大能,《山海经》载她司掌灾害与瘟疫,是一位瘟神和杀神。所以这一时期的西王母在世人眼中是一种凶厉的形象。
到了汉代,西王母进一步的仙化,其执掌也随着嫦娥奔月等传说的传播逐步变成了长生不老药的掌管者。长生不老,这可谓是很多信仰体系中的“终极追求”了。
而掌管不老药的仙人,那自然不可能再是一个丑陋凶厉的形象,否则谁敢去求药呢。所以西王母的形象就逐步地变成了慈祥的老妪,又变成了端庄的女神,总之给人一种慈爱、亲善的感觉。

在这一形象变迁的过程中,人们也逐步完成了西王母的人格化构造。西王母有了丈夫,甚至有了孩子。西王母的丈夫叫东王公,这一形象完全是按照西王母对偶制造出来的,《神异经·东荒经》曰:“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
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熊左右顾望,恒与一王女投壶”。我们在现存的汉代画像石中,也经常能看到西王母与东王公的“同框”画面。

从西王母形象的变迁中可以看出,信仰对象的形象,实际上是人们出于功利化的目的,按照功利化的需求对自我想象的一种投射。
2、社会审美情趣的变化
除了职能和身份的变化之外,西王母形象的变化应该还与社会审美情趣的变化有关系。人们对美的认知,应该与对事物的固有印象有某种一致性。符合我们认为“啊,这个应该是这样子的”才会被认为是美的。
早期西王母被认为是部落首领或者凶神,凶厉的形象自然符合人们对这一对象的固有认识。而后来西王母成了执掌长生的吉神,其形象自然就要修正。老妪是慈祥的,符合人们对善之美的认识。而进一步地,既然执掌长生,那不仅要善,太老了也不行,所以西王母的形象又逐渐年轻化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身边有几个待女?

8. 王母娘娘叫什么?

王母娘娘,另称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太灵九光龟台金母、瑶池金母、西王母、金母、王母、西姥等,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掌管不死药、罚恶、预警灾厉的长生女神。
在道教神话,西王母居住在西方的昆仑山,是女仙的首领,主宰阴气,相对于男仙之首东王公。是生育万物的创世女神。全真教的祖师。
在汉族羌族神话中,王母有时也被认为是创世神。西王母的起源被一部分学者认为是祖先神化。

扩展资料王母最早记载,见于先秦,是居于昆仑丘的山母神、始祖女神,并无父母。七仙女:汉代开始出现七仙传说,“董永奉亲”石刻图上七仙女为羽衣人形象。汉代多有壁画为羽衣人环绕西王母、东王公。七仙女疑为王母、王公的属神。后期民间传说里,则有说七仙就是王母的女儿。
许多古籍及传说中都有关于西王母的记载。商代的《归藏》对照西周的《周易》,可知王母拥有不死神药。《竹书纪年》中,西王母的形象是一位雍容的女帝王形象。《山海经》中的形象则是:“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狌,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现多将西王母奉为婚姻、生育、保护妇女的女神,并大量在民间传说、小说戏曲中出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王母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