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值》一书体会张磊的人生哲学

2024-05-13

1. 从《价值》一书体会张磊的人生哲学

最近,我读了高瓴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磊写的《价值》一书。
  
 这本书最吸引我之处,可以用书中的一句话来概括:“高瓴所坚持的投资哲学在很多方面同样适用于教育和人生选择。”
  
 一直以来,我对于教育和人生的主要议题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一次,一位师兄在介绍这本书时说,“这本书认为,应当构建学习型组织。”接着,那位师兄又说:“商业竞争的本质,是价值和格局。” 
  
 学习型组织、价值、格局,这些字眼儿让我隐约感到,这是一本适合我的好书。掩卷深思,我确认,这是一本具有极高道德水准和经营投资智慧的书。
  
 最近半年来,我不止一次地和朋友思忖、探讨我们的价值观是什么、我们应秉持什么样的人生格局。
  
 如果以12年为一个轮回,似乎,到了36岁,进入人生的第四个轮回,当人生的画卷正在徐徐铺开的时候,摆在我面前最重要的事并不是我要干什么,而是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因为,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就是我的价值观、格局和眼界,将最终决定了我能干什么。
  
 本书第32页写道:”很多人喜欢循规蹈矩,按照既定的思维方式、他人希望呈现的样子、传统的表达习惯来为人处事,这在很多时候能够帮助人们获得符合预期的回报,但无法帮助人们获得内心的自由。坚守自己的内心想法,表达真实的自我,按正确的思路思考和阐述问题,始终是我的坚持。“
  
 在诸如”诚实“、”守信“、”正义“、”善良“等道德标准中,我想,最高的标准应是获得内心的自由吧。一个人完全可以在内心不自由的情况下践行道德,这只是对他人的道德;然而如果他能在内心自由的同时践行道德,这才是对他人和对自己,即对所有人的道德。
  
 不过,内心的自由并非三言两语能表述清晰的,稍微的谬误就可能误导他人。
  
 以工作为例。张磊说:”求职可能不仅仅是为了找到工作,更是为了找到真正的自我,展现自己的独特性。“ 工作不仅仅是为了创造利润、服务社会,更是为了让自己成为自己。如果你拧巴着、别扭着,身心分裂地超标准工作着,那也不能说是成功,充其量只是一辆不错的工作机器吧。
  
 在获取报酬和实现理想之间,每个人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微妙的平衡。
  
 选择一个爱人,就像选择一位终生同行的伴侣。选对了人,那将是互相扶持、彼此激励的温馨一生;选错了人,那就可能是充满抱怨、失败连连的一段旅程。选择不能不有标准,一时间盲目的情感很可能换来的是长期身陷痛苦的深渊。
  
  选择事业伙伴,亦像择伴侣一样,应有一定的标准。张磊认为,这三个标准是:人品好、爱学习、能吃苦。 极简单,但又极难做到。
  
 人品好,意味着有所为、有所不为。“任何事只要合理、有意义,都可以做。”这是有为。而投机的快钱则不应赚,这是有所不为。
  
 爱学习,说得绝不是书呆子或书虫,而是出了书房即像进入实战场,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双重学习和领会。
  
  “与伟大格局观者同行。” 
  
 伟大格局观最重要的体现是拥有长期主义信念。
  
 “长期主义”是一个贯穿全书的概念。张磊说:“在我看来,长期主义不是结果,而是所相信的理念能够穿越时间,不会被过滤或淘汰。”
  
 在向时间要效益的时代,人们更习惯于关注当下,更多去追求快速发财致富、快速成功成名。
  
 越是这样,我们越不能被别人“带节奏”,越要保持自己的节奏,越要冲和恬淡,渊默自守。同时,亦要结交这样的人们,与这样的人们同行。
  
 我喜欢书中的这几句话:“ 「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正是长期主义的写照。” 
  
 想要与伟大格局观者同行,自己至少要成为靠谱的人。
  
 参考张磊在《价值》一书中对“靠谱人才”的解读,我认为,靠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价值观靠谱。一个人只有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拥有在任何境遇中都坚守正道的底气和勇气。成功的定义很多,方法很多,成功人士更多。但真正的大成功,只属于坚守正道者。
  
 二是学习靠谱。人才绝非短期速成,而是长期铸就。万事万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每个靠谱的人都要养成时时学习、终身学习的心态和习惯。有学习意识的人,会想方设法最大化学习途径和学习效果。
  
 只要善于学习,就没有克服不了的性格弱点,没有攻克不下的生活难题、没有拿不下的事业项目。
  
 三是情商靠谱。情商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词。最重要的情商是具有超强的同理心。有的人想提升沟通能力,有的人想提升演讲力,有的人想提高领导力,有的人想提高影响力……无论哪一种情形,最为重要的便是培养自己的同理心。
  
 尤其那些习惯了在人前阐述观点、不习惯聆听观点的人;习惯了快快地说、不习惯慢慢地听的人;习惯了要求他人解决问题,不习惯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人,最需要培养自己的同理心。
  
 过去我从来不读和经济有关的书籍。但是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禁深深地感叹,如果把书比喻成人,我从没想到会遇见一个人,更没想到自己会被这个人深深吸引,最想不到的恐怕是,这个人会对我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从《价值》一书体会张磊的人生哲学

2. 读过张磊的《价值》

前言:自家兄弟送了一本热销书,张磊的《价值》。问曰:怎么想起买这本书?兄曰:我们不是都在做投资吗?我说:我们有做投资吗?兄曰:我们都在投资时间啊!好吧,收下书表示认可!
  
 5月17日晚上拿到的书,用了三天闲杂时间全部看完,说是写点读书笔记呢,一直寻找各种接口逃避,刚才从包里拿出这本读完的书,准备放回书架,又想起书不能这么白读了啊,总要留下一些动静吧,这样默默的放回去,看书时候的澎湃激情也会默默离去的,鉴于此,拿起笔写下这段看书笔记。
  
 孤陋寡闻,看到书名,没听过。再看作者,不认识,扉页看到作者介绍才知道,原来张磊是高瓴资本的创始人。不知道作者,但肯定知道高瓴这样的企业。于是从头到尾,仔细完整的拜读了高手的创业经历。
  
 开篇作者讲到他的成长经历时,说有本书中的一句话对他影响很大,这本书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这句话是:人们正在哪里决定着自己和别人的命运,我却在这儿牧马。怎么能这样呢?应该逃走,不然我就会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恰巧,这本书前几年我也看过,更巧,我自己对这句话也是记忆尤深,既然这样的志同道合,那就接着往下看。结果刚翻了几页,又发现作者在总结他的大学教育时,提出了一个观点: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找一帮你喜欢的,真正靠谱的人,一起做有意思的事情。这段话曾经是自己找合伙人的指导方针,而且做成展板挂在公司的墙壁上。书中这些类似价值观,都是自己认同的,所以这本书看的就格外亲切。
  
 纵观全书,高手之所以会是高手,自然有其独特的一面。选准一个点,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也就是作者说的找一帮你喜欢的,真正靠谱的人),持续发力,穷其多年,为了一个领域精益求进的努力(也就是作者说的一起做有意思的事)。反观自己,心气浮躁,各行各业都想参与,每种行业都可以侃侃而谈,但却始终没能静下心来沉淀在某个行业。有限的精力,必须聚焦到选中的行业中,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办大事,才可能会在所选领域有所突破。否则参与行业太多,心气神不定,人力、物力、财力分散开来,表面看起来每个行业都在做,但都做不出成就,最终都会放弃。一晃出道十多年,人生也就那么几十年,不能再这样无休止的浪费时间了。
  
 每次看到好书的时候都会感慨,那些所谓的成功者,自己也曾有过一部分和他们类似的经历,自己如果某某方面怎么怎么做的话,现在也是事业有成的。但人生不能靠假设,普通人之所以是普通人,就是突破不了这种假设,成功者能把假设变成现实,所以他们成功了。有朝一日自己成功了, 那就是把曾经的假设变成了现实!
  
 以后有可能的话,还是要多读好书!

3. 《价值》—— 张磊

这是一本很热的商业书籍。
  
 书是昨天用了挺久时间看完,算下来有7 8个小时,对于书中的很多内容还依稀记得。
                                          
 先讲讲本书结构,本书分为三个阶层。
  
 第一部分为:什么是价值
  
 第二部分为:价值的探索与实践
  
 第三部分为:作者的演讲记录以及对价值的理解。
  
 这书对于很多投资者还说有着不一样的商业视角,是一个投资人的角度去看待关于价值投资自己机会投机的角度。
  
 对于作者我想如果是个从事互联网工作的人都不陌生,是个热门的响当当人物,也就是高瓴资本的创始人——张磊。
  
 在他的成长履历中一直都是学习上的学霸,有着名列前茅的学习成绩,长大后依然也去留学。和上世纪80年代的很多人一样是个名副其实的名牌海龟。
  
 他创立了一家风险投资机构——高领资本。
  
 这家投资机构在移动互联网时期基本投资了大半个互联网圈子。于是也通过很多的投资成功案例过得了很好的声名,例如投资了:百丽、格力、江小白等这些实体企业。
  
 他在文中说过:关于价值投资的理念以及自己坚守的长期主义。另外就是帮自己对价值的理解结合到每个投资的案例中点对点的呈现出在时间的维度下带来的价值所在。
  
 比较喜欢他那句说的:做一个冷静诚实的理性人。
  
 在纷杂扰乱的社会中,很多时候的投资项目真的眼花缭乱、满目玲琅、变化莫测的商业模式都时时刻刻盯着投资机构的钱。而要从这些项目中找到那个真正值得投资的项目就需要冷静的思考、长远的规划来来看待这些项目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能不能提现出真正的价值。
  
 作为企业能不能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能不能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种里面是张磊一直坚持的价值。
  
 并不是是像很多机构一样赚一波热钱或者凭借各种网络关系给一个项目烧点钱这样的理念。
  
 这就回归到他倡导的时间的朋友、长期主义里面来。看得长看得远这必将是每一个企业家作为一家企业的所应该长期坚守的原则。
  
 对于书本内容我还是比较喜欢第二部分,价值的探索以及关于价值投资的实践。
  
 这部分内容更多的是从一家投资机构给予一些企业和项目第一是资金上的支持,第二是给了管理体系的赋能,第三是品牌的延伸。
  
 在上世纪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普及很多企业在商业的红海中各种拼价格导致了很多企业难以生存这时候,因为一些投资机构的出现从而帮助很多企业进行了转型在商业残酷的战争中愈发壮大稳住了市场地位。
  
 也因为投资机构的出现使得很多移动互联网的项目得以于在市场中不断完善,很多年轻人以及创业者的梦想得到了实现。
  
 这些也往往给予了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和谐有了很多的促进作用。
  
 这些也就是书本中的价值的探索、实践从而也验证了作为一家投资机构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而不是资本就是一头嗜血的狮子只知道榨取劳动力剥削创业者初心。
  
 通过这书也算好好的去理解关于商业世界中的价值维度。
  
 对于个人我想书里要说的价值就是要成为那种一直不断持续学习的人才会有自己的价值体现。
  
 人才分为社交型人才、资源型人才、研究型人才。对于投行来说最时候的是:研究型人才,因为这样的人本就具备一种长期主义特点,具备能够成为时间见证的那种人。
  
 而想想我自己,通过自己过去的那些工作经历和工作中的展现,我应该会成为社交型的那种类型,这也算多了一个认识自己的维度。

《价值》—— 张磊

4. 张磊《价值》

张磊《价值》
  
  
 1. 当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时,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答案闪耀在那里,那就是“长期主义”——把时间和信念投入能够长期产生价值的事情中,尽力学习最有效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标准,遵循第一性原理,永远探求真理。
  
 
  
 2. 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社会,只要在长期的维度上,把事情看清楚、想透彻,把价值创造出来,就能走在一条康庄大道上。
  
 
  
 3. 只要保持理性的好奇、诚实与独立,坚持做正和游戏,选择让你有幸福感的投资方式,就能够从更长期、更可持续的视角理解投资的意义。
  
 
  
 4. 真正的投资,有且只有一条标准,那就是是否在创造真正的价值,这个价值是否有益于社会的整体繁荣。
  
 
  
 5. 困难是一面镜子,最好的反省往往都来源于此。每次危机出现,都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压力测试和投资复盘的机会,而最终是价值观决定了你将如何应对和自处
  
 
  
 6. 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才是深藏于内心并真正属于自己的“三把火”。
  
 
  
 7. 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框架,是塑造投资能力的起点,而这与我的儿时际遇不无关系。
  
 
  
 8. 那时我觉得,别人能告诉我的,书里可能都有;但书里有的,别人未必知道。我从书中看到的世界,要比四处闲逛看到的大得多。
  
 
  
 9. “人们正在那里决定着自己的和别人的命运,我却在这儿牧马。怎么能这样呢?应该逃走,不然我就会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10. 通过海量的跨学科阅读,掌握各个学科最重要的智慧,构建属于自己的思维体系。我深刻意识到,要做出正确的决策,价值投资所需要的知识是无止境的。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寻得洞见,不仅需要掌握金融理论和商业规律,还要全面回顾历史的曲折演进,通晓时事的来龙去脉,更要洞悉人们的内心诉求
  
 
  
 11. 价值投资不是数学或推理,不能纸上谈兵,必须像社会学的田野调查一样,理解真实的生产生活场景,才能真正掌握什么样的产品是消费者所需要的、什么样的服务真正有意义。
  
 
  
 12. 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找一帮你喜欢的、真正靠谱的人,一起做有意思的事

5. 张磊的《价值》

首先感谢GRACE给咱们读书群介绍这本好书。张磊的大名我是早有所闻,早几年已经是投资界的大佬级人物。18年还看过他在央视《遇见大咖》节目上的访谈。印象中他是个神秘低调的投资大佬。阅读他的首部投资力作,还是充满期待的。
  
 《价值》这本书挺厚的,不过阅读起来并不费劲,毕竟自己也从事金融相关行业,也做股票投资和股权投资多年。书中张磊跟读者们分享他成长经历中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也分享他投资生涯的种种心得和经验。最重要是他把他的投资理念已经升华成为一种主义,一种信仰,叫做“长期主义”。这个就非常厉害了,极少人敢公开这样标榜自己。但如果我们看看他和他的高瓴资本在业界的地位也就不会特别惊讶。毕竟高瓴资本现今大概5000亿的基金管理规模的体量,在中国应该是三甲之内了。
  
 “长期主义”的核心是与伟大格局观者同行,做时间的朋友。书中有几句话特别的经典,我跟大家分享一下:
  
 “真正穿越周期的投资机构,往往做到了既看到眼下,时刻做好打算,又目光长远,不为一时一地而自乱阵脚。
  
 我们不必做所有的事情,只需要做有意义的事情。
  
 最好的分析方法未必是使用估值理论,资产定价模型,投资组合策略,而是坚持第一性原则,即追本溯源,这个“源”包括基本的公理,处世的哲学,人类的本性,万物的规律。
  
 在奋斗的过程中,难以预料前路如何,选择与谁同行,比要去的远方更重要。”
  
 坦白的说,个人觉得书中的这些关于投资,关于价值的论述和观点并不新颖,并不深刻。与股神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思想非常接近,只是改了个新名词叫“长期主义”。这个书读到中间,我在思考真实的张磊和高瓴资本是如此的完美吗?在网上查找了他们的一些过往。他们的确优秀,但并不完美。一些言行并不一致。一些理念并没有践行。张磊把自己包装的过于完美了。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高领投资蔚来汽车,去年蔚来濒临破产、股价跌至2美元时,高瓴都选择了大笔减持和清仓。现在蔚来的股价40多美金,至少涨了20多倍。还有买特斯拉的股票,在400美金的时候清仓,500美金的时候又买回来了,这个比较尴尬。
  
 第二个张磊说高领资本正式开张是在六一儿童节,非常应景,他们除了像孩子一样无惧和快乐,几乎什么都没有。自我嘲讽说自己有点乌合之众的感觉。但是我们知道张磊创业前在耶鲁大学捐赠基金做了好几年,还跳槽去全球新兴市场投资基金。后面还担任了纽约证券交易所首任驻中国首席代表,辅导和帮助许多中国优秀企业在纽交所上市。可以说张磊自立门户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资金端和项目端都完美匹配好了。
  
 另外高领资本一直以来投资的成功案例大多都是在项目后期进入的,并非从一开始就发现价值和创造价值。
  
 总的来说,张磊过于自信了,过于标榜自己了。当然我也明白这个背景是这两年高瓴资本在大力募集资金,大力扩张版图。这是一本造神之做,把张磊推上神坛,定义自己的投资主义。
  
 这让我想起了几天前新华社评价马云的话:没有所谓的马云时代,只有时代中的马云。这句话也适合张磊和他的高瓴资本。
  
 就简单写到这里吧。期待跟读书群的伙伴们有更多的探讨交流。

张磊的《价值》

6. 读张磊《价值》-章节1

1972年,张磊(以下简称“我”)出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的一个双职工家庭,本科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系读国际金融专业。真正开始接触资本市场是在1992年,那时我读大二。那个时候,人大校园里有很多同学对股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各个院系的同学纷纷加入“证券协会”社团,研究证券市场,翻译证券书籍。
  
 我天生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这决定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观察他人的角度。毕业后,当时的我另辟蹊径,没有选择金融机构,而是选择了中国五矿集团,投身实体经济。我希望能够从实体企业的视角感受中国经济的内在逻辑和巨大潜力。恰恰是在五矿集团的工作,让我获益匪浅。
  
 这些深入矿区、边区的出差经历,让我看到,中国不是简单的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分层叠加,也不是东、中、西部地区的简单区隔。大学毕业后我本没有出国计划,正因为在五矿集团工作时接触到国外客户,后来又看到周围有不少同学、朋友都出国留学,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觉得还是应该去外面见识一番,增长阅历。
  
 最终,我选择了去耶鲁大学留学。位于美国东北部的纽黑文市,这座古老的小城有着很丰富的现代意义。尽管我申请了多所大学并得到7所学校的入学机会,但耶鲁大学研究生院是唯一为我提供奖学金的。
  
 当时是20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作为新经济浪潮已经在美国资本市场风起云涌。我选择了休学一年并回国创业。我和几位老同学创办了一个网站,搭建投融资交流平台、分析研讨商业模式、制定商业行动方案,核心目的就是搭建资金需求者和供给者的沟通桥梁,提供资金、人才、技术、供应链等专业服务。由于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我们的业务量也不断缩小,只好偃旗息鼓,再做打算。
  
 创业未果后我继续回到耶鲁大学读书,在“山重水复”之际,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找到了在耶鲁投资办公室的实习机会,并结识了大卫·史文森,自此与投资结下不解之缘。
  
 史文森一手将耶鲁捐赠基金打造成一个“常青基金帝国”,历经美国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20世纪80年代末的经济滞胀,90年代的“克林顿繁荣”、高科技浪潮,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高潮及泡沫,以及最近的全球经济疲软和市场连续下跌,耶鲁捐赠基金的资产规模却不断扩大。

7. 张磊的《价值》你学不会

   
        
   张磊的《价值》这本书,是最近投资圈最热的话题之一。
     
   我早早就在当当上预定了,但比在湛庐文化直接预订的慢,9月9日才收到书,然后花了11天读完。
     
   阅读的前半程是有做些笔记的,但后半程就明显加快了。张磊固然牛X,高瓴也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玩家,但是读下来的整体感受还是——真的不适合普通人——所以有些内容看看就好。
     
   (张磊和高瓴资本什么水平和影响力,这里就不费篇幅介绍了,不认识的也可以不用往下读了。)
     
   为什么说这本书的内容不适合普通人?看看张磊是怎么说的——
     
     
   试问,普通投资者哪一条对得上或者做得到呢?
     
   高瓴的方法论,首先得有几乎源源不绝的强劲资本在背后撑腰,其次得有深刻的商业洞察,倚靠的是团队研究实力乃至能接触到的各种顶级资源,最后人家还对外输出、介入管理(当然总体还是支持企业家为主)。这些门槛之高,简直比巴菲特还不好学!
     
   随便举个例子:高瓴投资药明康德被不少人津津乐道(涨得好吧),但要知道药明康德是张磊投了十几年的一家企业啊,前前后后投了许多轮,这跟你打开交易软件查下代码是603259然后顺势就看K线图能是一码事吗?
     
   人家是坐拥几百亿美元资产规模,真正把钱投给企业家,有“资”,“投”下去,那才叫投资。我们做的哪里是投资,一没“资”,二也没真“投”,只在二级市场小打小闹,根本就是交易而已,顶多叫理财。
     
   张磊在《价值》这本书中写道——
     
     
   我觉得这段话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这本书对普通人并没啥卵用。
     
   与之相比,普通投资者大概更适合学学霍华德·马克斯的《投资最重要的事》,或者邱国鹭的《投资中最简单的事》,之类的。
     
   有些人喜欢抄作业,高瓴投什么,他们就投什么。这里头有些是高手,比如@海榕君 ,真的研究出门道。有些则是待割的韭菜。
     
   众所周知高瓴在生物医药板块投入很多,简直买了一箩筐的公司,并且大部分今年以来涨幅巨大。你说既然是高瓴投的,这些公司有价值吗?大概率是有很高价值没错。问题是,已经涨了这么多,普通人再跟投,能赚钱吗?很难讲,很可能并不。
     
   好公司未必是好投资,还需要好价格。人家拿得到好价格,你拿不到。人家能持有十几年,你多半做不到。人家还能介入管理,能玩资本 游戏 ,拆分再融资等等各种,你连分红都不知道有没有。
     
   话虽如此,通过读《价值》这本书,我也更深入了解了张磊其人和高瓴资本这家机构,他们的为人处世,他们的由来和方向。书中还有丰富的案例,颇能扩充信息量和谈资。
     
   比如高瓴私有百丽国际和投资格力电器的案例,许多人不明所以、兴趣盎然,书中也有相当篇幅的介绍说明——尽管读了可能还是略感云里雾里,但多少还是能理解一些吧。
     
   最后,我毕竟还是从书中记了一些自己感兴趣、认为值得记忆的内容,在此做下分享。可能稍微侧重对个人投资有帮助的东西上。以下是摘录——
     
        
    【自序】 
     
     
     
     
     
    【第1章 价值的底色】 
     
     
     
    【第3章 价值投资初试练】 
     
     
     
     
     
     
     
     
    【第4章 价值投资方法与哲学】 
     
     
     
     
     
     
     
     
     
     
     
        
     
     
     
     
     
     
     
     
     
     
     
     
     
     
     
     
     
     
     
     
     
     
     
     
     
     
     
     
     
     
        
     
     
     
     
     
     
     
     
     
    【第5章 价值投资者的自我修养】 
     
     
     
     
     
     
     
     
     
     
     
     
     
     
     
     
     
     
        
     
     
     
     
     
     
     
     
    【第6章 与伟大格局观者同行】 
     
     
     
     
     
     
     
     
    【第8章 产业变革中的价值投资】 
     
     
     
    【附录 我的演讲和文章】 
     
     
     
     
     
   你们大概也能看出来了,在我眼中,本书对普通投资者最有意义的内容集中在第4章和第5章。
     
   还是那句话—— 阅读“干货”大概率没什么用,但整理“干货”的人很可能有收获。 希望大家有兴趣的话还是去阅读下原书,支持正版,毕竟张磊也承诺了本书稿酬全部捐赠给中国教育公益事业。
   

张磊的《价值》你学不会

8. 读张磊《价值》有感

翻开《价值》的读书笔记。这本书比较厚,年初花了将近两个月看完。受益颇多,与大家分享——
  
  
 
  
 张磊认为,真正的投资,有且只有一条标准,那就是是否在创造真正的价值。
  
 始终抱有一种朴素的追求真理的精神,坚持尝试。
  
  
 坚持在变化的系统中理解投资,“高维思考,低维行动。”
  
 
  
  
 投资系统是理性的,有逻辑体系的。
  
 崇尚科技、自由和创造力的产品逻辑。
  
 与符合市场逻辑的用户导向文化,
  
 二者交替进行。
  
 让每一次投资决策都有逻辑起点,尽量做确定性的、少而精的投资。
  
 
  
  
 “以正治国”,说的是要有专业的研究方法,
  
 “以奇用兵”,讲求的是如何思考和决策。
  
 二者结合:“守正”给“用奇”准绳,“用奇”给“守正”以反馈。
  
 
  
  
 作者告诫我们要警惕右(机会主义者)、防止左(激进主义者),但主要是防止左。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风险和利润之间找平衡,
  
 在“恐惧”和“贪婪”的两难抉择面前保持平常心。
  
 
  
  
 这是一个无比沸腾的时代,无法失去,不能错过,即使舒适也切莫沉寂,宁愿艰巨也不要无趣。
  
 
  
  
 “慢慢来,比较快,因为我们要走很远,所以一点都不着急。”
  
 
  
  
 你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