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APP套路多,投资不成反被骗走近十万,如何辨别山寨版APP?

2024-05-15

1. “山寨”APP套路多,投资不成反被骗走近十万,如何辨别山寨版APP?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有很多APP诱导广大用户进行投资。有很多民众,觉得自己懂一点网络,了解一点关于APP的知识,懂一点金融方面的相关知识,就信心满满的在APP上进行投资,最后被骗的倾家荡产。很多APP其实是山寨版的,他们先给用户一点利益,让用户放松警惕,把这些用户给套牢,然后再实施他们的诈骗策略。
现在骗子的套路越来越深,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微信图像可以随便换,一个微信名字也可以随便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APP也是一样,他们APP的图标可以随便的模仿,APP的名字也可以和任何APP重名。很多诈骗团伙就是利用这个方便对一些不了解网络山寨APP的人实施诈骗。据报道,小花就是因为不了解网络投资和网络APP的情况。她在园区企业工作的时候收入不高,希望通过投资理财赚钱,改善经济状况。
正是因为这种搞投资的心理的促使,小梅经常在网络上搜索一些理财的信息,她终于在一个木财富论坛上看到了一则”点开里面有惊喜“的帖子,于是她就被拉到了一个投资信息分享叫”某某证券“的QQ群,而且为了安全起见,小梅还在网上搜索了这个证券公司的相关资料,发现他是一个获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也就是这个公司是合理合法的,于是小花就放心了,她添加了客服好友,询问了情况后就平台深信不疑了。然后她把自己辛苦攒下来的97,000元都投入到这个平台,随后按照平台的推荐开始炒股。期间她也尝试提现2200元,并且提现成功。
但是随后她在申请期限2万元时,就遭遇了一直在审核中的困境。平台要求她再缴纳18,888元的年费,才可以申请大额提现。这时候她才觉悟到自己被骗了。于是小花赶紧报警,警察第一时间支付冻结。小花对自己的行为后悔莫及。
可见网络诈骗真的是防不胜防。我们还是不要轻易把自己辛苦攒下来的钱财投资到网络上吧。如果想搞一些金融投资,最好也在线上的实体店中进行投资,而且要到那些经营多年有信用的正规的店里面,去寻找能够赚钱的投资渠道。否则一旦上当受骗,就会给自己带来经济上的困扰。

“山寨”APP套路多,投资不成反被骗走近十万,如何辨别山寨版APP?

2. “山寨 App”套路多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普及,各类App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此同时各种山寨App也浮出水面,如大量虚假的贷款App并无真实贷款业务,仅用于诈骗分子骗取用户的钱财和隐私信息。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当前通过虚假App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占所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60%以上。
  
 工信部近日通报称,11月3日针对APP超范围、高频次索取权限,非服务场景所必需收集用户个人信息,欺骗误导用户下载等违规行为进行了检查,并对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APP进行了公开通报。截至目前,尚有5款APP未按工信部要求完成整改;各通信管理局积极开展APP技术检测,截至目前尚有101款APP仍未完成整改。依《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要求,工信部立即组织对上述106款APP进行下架处理,相关应用商店应在本通报发布后,立即组织对其进行下架处理。针对部分违规情节严重、拒不整改的APP,属地通信管理局应对APP运营主体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各家应用商店作为一个被广泛应用的平台,应用商店是拥有对这些APP软件的审核权的。在对这些APP软件进行审核时,它所要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守门员,而不应是裁判员。以守门员的角色,防止恶意刷榜和恶意优化的发生,而至于在内容服务上以及便利体现上是否“下架”,应该把这个权限交给用户,让他们对那些确实不好的应用直接选择用脚投票。如此一来,只要明确了各家应用商店守门员的角色,不仅仅为自身减负,也能够集中更多的精力,让APP软件的上线与下架,有理有据,合情合法。
  
 我们作为普通用户电信诈骗的应对强调事前预防,事后追赃挽损的难度一般比较大。诈骗APP主要利用的是人们两种心理:贪欲和恐惧,而这两种心理的主要成因是认知上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一些人对于山寨APP没有防范心理,不核对APP来源,对他人的推荐偏听偏信,亦或者对于正常的投资理财、贷款审批以及公检法办案流程不够了解,导致自己容易陷入被动局面。同时下载APP时还是要通过正规渠道,不要相信某些APP关于“低利率借贷""低风险高收益”、“消除违法犯罪记录”等充满诱惑但又不切合实际的宣传。网络贷款利息很高,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违法犯罪记录不可能消除,这些才是事实。如果不慎被骗,尽快拿着手机去当地派出所报警,非必要的情况下电信诈骗报案不需要请律师,不用在律所浪费时间,更不要相信某些人关于百分百维权的承诺,避免二次被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