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医保局权力大

2024-04-28

1. 为什么说医保局权力大

医疗保障局成立之后,将成为药企和医疗器材企业最关注的政府部门。有以下三个原因:1、市场准入对于国内医药行业来说,到底什么是市场准入?我们可以狭义的理解为:招标,进医保。药品通过不了招标,就等于丧失整个医院市场。再者,药品若进不了医保目录,即使通过招标,对其市场也将有非常巨大的影响。招标、医保目录都是市场准入,而现在这两项权利都落到了医疗保障局的手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严控用药医保控费,显然还是2018年的关键词。在医保控费的大招下,对于药企而言,进目录只是个门槛,医院准入和医保支付标准才是重中之重。医疗保障局拥有从源头控制费用的权利,对于此前用量大的药品、辅助用药将有直接的控制权。此外,在医保支付标准下,将促使医院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使用成本最低的药品治疗患者。未来,在医保大环境下,各方利益的博弈会更加明显。3、直接决定药价此前,对于药品价格,发改委管定价,人保部管医保目录,卫计委管招标采购,最后由医保来支付,花钱的谈不了价格、管不了规范使用,结果造成医保压力越来越大。扩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医疗保障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为副部级,成立于2018年3月。其主要职能为拟订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规划、标准并组织实施,监督管理相关医疗保障基金,完善国家异地就医管理和费用结算平台,组织制定和调整药品、医疗服务价格和收费标准,制定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政策并监督实施,监督管理纳入医保范围内的医疗机构相关服务行为和医疗费用等。

为什么说医保局权力大

2. 医保局有实权吗

医保局,成为药企最关注的部门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之后,将成为药企最关注的政府部门。为什么这么说?有以下三个原因:1、市场准入对于国内医药行业来说,到底什么是市场准入?我们可以狭义的理解为:招标,进医保。药品通过不了招标,就等于丧失整个医院市场。再者,药品若进不了医保目录,即使通过招标,对其市场也将有非常巨大的影响。招标、医保目录都是市场准入,而现在这两项权利都落到了国家医疗保障局的手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严控用药医保控费,显然还是2018年的关键词。在医保控费的大招下,对于药企而言,进目录只是个门槛,医院准入和医保支付标准才是重中之重。国家医疗保障局拥有从源头控制费用的权利,对于此前用量大的药品、辅助用药将有直接的控制权。此外,在医保支付标准下,将促使医院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使用成本最低的药品治疗患者。未来,在医保大环境下,各方利益的博弈会更加明显。3、直接决定药价此前,对于药品价格,发改委管定价,人保部管医保目录,卫计委管招标采购,最后由医保来支付,花钱的谈不了价格、管不了规范使用,结果造成医保压力越来越大。如今,由国家医疗保障局接手药品招标采购,一方面体现了“谁付费、谁操盘”,另一方面,在现实的医保资金下,将采取药品中标价格与医保支付标准紧密捆绑的方式,以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医院或者医联体可以根据医保支付标准,来对药价进行谈判。他们甚至可以委托第三方平台、各地医保局进行药品谈判。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在医保支付标准的基础上,降低药价,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可以说,医保将从多个角度,直接影响药企,甚至关乎企业命运。而其中的掌舵者,就是国家医疗保障局。“三明模式”将全国推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对赛柏蓝表示,新成立的国家医疗保障局,整合了医保基金管理、发改委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权,一定会加快“三医联动”,尤其是医保支付改革。实际上,有些省市已经率先完成了“三保合一”的工作。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代表就是福建省的“三明模式”。“三明模式”使医保在“三医联动”中发挥了关键的杠杆作用,最终实现了医保基金扭亏为盈,药品招采趋于合理,过度医疗受到遏制。近年来,国家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明对新医改明星“三明模式”的肯定。由此看来,国家医疗保障局的成立后,在全国推广“三明模式”是很大可能的。多年以来,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出现诸多乱象,也正因此,在多年的全国人大、政协会议召开期间,有不少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对现有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进行改革完善,甚至呼吁取消。针对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在今年的两会上,有提案直言由地方政府包办的药品招标政策严重走偏,异化为变相行政审批,衍生出诸如地方保护、区域封锁、行政垄断、指定配送中标、甚至商业贿赂等一系列问题。在业界的呼声中,招标降价、二次议价、医院控费等,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烫手山芋。现行招标管制或废国家医疗保障局的横空出世,实现了“三保合一”。新的主管部门,既有权,又有钱,可想而知,其对于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卫生资源的配置,将起到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药品招标采购方面。顾昕教授表示,中国式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实际上是“只招标、不采购”,因此只能称之为“药品集中招标”。在医保支付改革加快,单病种付费与DRG付费随之推进,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医院使用的药品来说,药品集中采购就没有必要了。顾昕教授认为,如果在医保支付改革顺利推进的情况下,估计两三年左右,现行药品集中采购将可能被废除。药企大洗牌来临统管“招标、医保、药价”三大法定的医保局,注定要在医改进程中发挥巨大作用,这将彻底影响所有药企,又一个大洗牌时代将来临。药品招标、医保目录,都是市场准入的范畴,过不了招标、进不了医保,就彻底失去全国公立医院市场。目前国内药品重复性生产众多,竞争非常激烈,但毕竟中标数量有限、医保目录有限,大批药企命脉、七寸都将被牢牢捏住,弄不好即有可能被彻底淘汰。此消彼长,也将有部分药企将藉此异军突起,格局将大变。

3. 为什么说医保局权力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医疗保障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拟订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律法规草案、政策、规划和标准,制定部门规章并组织实施。组织制定并实施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基金安全防控机制,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支付方式改革等等。

为什么说医保局权力大

4. 医保局和卫生局哪个部门权力大

法律分析:卫生局的权利更大一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二十六条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5. 医保局有权管医院吗?

一.医保局对医院没有行政执法权二.卫生局对医院有行政执法权三.医保局和社保局是一个单位,现在都隶属于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保局是负责受理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离休干部医药费统筹基金的核定、支付、管理以及其它日常事务

医保局有权管医院吗?

6. 医保局有权管医院吗

医保局对医院没有行政执法权。医保局是管医疗保险的,卫生局是管各个医院和卫生院的。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地方的医院分别由地方各级卫生局管理。医保局和社保局是一个单位,现在都隶属于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医保局的主要职责为:
1.拟订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法律法规草案、政策、规划和标准,制定部门规章并组织实施。
2.组织制定并实施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办法。
3.组织制定医疗保障筹资和待遇政策,完善动态调整和区域调剂平衡机制,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待遇标准,建立健全与筹资水平相适应的待遇调整机制。
4.组织制定城乡统一的药品、医用耗材、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设施等医保目录和支付标准。
5.组织制定药品、医用耗材价格和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收费等政策。
6.制定药品、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政策并监督实施,指导药品、医用耗材招标采购平台建设。
7.负责医疗保障经办管理、公共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
法律依据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七条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法独立行使监督管理职权。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干涉。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定期评价实施情况,并将评价结果按年度向上一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报告。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 医疗机构在原登记机关管辖权限范围内变更登记事项的,由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因变更登记超出原登记机关管辖权限的,由有管辖权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登记。
医疗机构在原登记机关管辖区域内迁移,由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向原登记机关管辖区域外迁移的,应当在取得迁移目的地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发给的《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并经原登记机关核准办理注销登记后,再向迁移目的地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执业登记。

7. 医保局的上级是哪个部门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务院直属机构。
法律依据:《医疗保障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 第七条:上级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对下级医疗保障行政部门实施的行政处罚,应当加强监督。
医疗保障行政部门法制机构对本部门实施的行政处罚,应当加强监督。

医保局的上级是哪个部门

8. 医保局是负责什么的

医保局和社保局是一个单位,现在都隶属于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保局是负责受理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离休干部医药费统筹基金的核定、支付、管理以及其它日常事务,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离休干部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社保局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属行政事务机构,负责全市社会保险基金的征收和管理。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