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事迹材料

2024-05-13

1. 敬老事迹材料

 敬老事迹材料(通用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迹材料了吧,从先进对象的形成和内涵上来分,事迹材料可分为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和在一时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到底应如何拟定事迹材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敬老事迹材料(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敬老事迹材料1    彭露瑾,女,汉族,1986年9月出生,丫普龙村委会丫普龙村小组村民,现系丫普龙村委会副主任。从小因父亲病逝,母亲改嫁,紧靠奶奶抚养并供其上学,这些磨难使她从小就形成了乐善好施,尊老爱幼,性情率真,热情开朗的性格。在村民眼里,她是个好孩子,在奶奶眼里,她是个好孙女;在亲朋好友之中,没有人不竖起大拇指,没有人不肃然起敬。她的的确确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敬老孝亲、和睦邻里的好榜样。
     一、她是一位乐善好施的好青年 
    彭露瑾从小因为学习成绩优秀,村里很多家长慕名而来,要求她为其孩子补习功课,她每次都将自己所学所悟知识不厌其烦的讲给他们,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学习技巧一一传授给他们。很多孩子因此取得很大的进步。
    大学毕业后,因为学的是英语专业,很多孩子都纷纷要求她辅导他们的英语,彭露瑾不管多忙,只要一有时间,她就到需要补课的孩子家里辅导他们,从不收一分钱。
    村民苗大娘因为丈夫瘫痪,子女又不尽赡养义务,致使苗大娘悲痛欲绝,多次想轻生。她听说此事,急忙跑去他们家了解情况,一边做子女的思想工作,一边开导苗大娘,并把自家的粮食钱物拿去给苗大娘应急,帮苗大娘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直至她的子女主动提出照顾二老起居生活她才放下心来。
    隔壁村村民孔德荣,家境困难,自身患有间接性精神病,父母年老体衰,女儿幼小,妻子为此曾多次想离家出走。她听说此事,一边做他妻子的思想工作,一边连忙向村小组反映,响应村民捐资捐款帮助其治病,帮他们一家渡过难关。
     二、她是一位恪尽孝道的好女儿 
    从小因为父亲生病瘫痪在床,母亲也患有间接性精神病离家出走,她除了好好学习之外,回到家里就给父亲做饭,给父亲按摩,天气好了,就把父亲弄到院子里晒晒太阳。每逢周末,只要条件允许,她除了把作业做完,衣服洗完,一有时间就给父亲按摩,找好吃的野菜做给父亲吃,听到对父亲病情有益的药材,只要能找到的就立马弄给父亲吃,希望能够减轻他的痛苦。尤其在父亲病重期间,他几乎把学习的时间都挤压出来陪父亲聊天,捡一些可以卖钱的的东西卖了买营养品给父亲补身,特别是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还好遇上假期,她就将所有时间和精力花在陪伴父亲身上,寸步不离,喂饭、擦洗、按摩、洗脚、陪床,并在父亲熟睡时去寻找中药材来煨给父亲喝。不幸的是父亲最终还是被病魔夺走了生命,那时父亲才37岁,她才9岁,弱小年幼的她最终成了孤儿。她也为此悲痛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强面对。幸运的是,奶奶毅然决然的挑起抚养她并继续供他上学的重担。从那以后,她就立志要好好学习,将来好好回报奶奶。
    大学毕业后,她放弃了外地优越的工作待遇,毅然决然的选择回家创业,以便照顾年迈的奶奶,因奶奶曾在她上大一的那年去地里干活不慎从山坡上摔下来,致使脸部、腰部、腿部均摔成了重伤,躺在床上近两个月,还好遇上放假,她得知此事,放弃在城里打工的机会,急速赶回家里,带奶奶输液、喂药、端水、喂饭,帮奶奶按摩,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奶奶渐渐恢复了健康,但由于年迈,腰部的伤已无法治愈,只要一变天,奶奶就感到疼痛难忍,为此,她特意买了按摩器帮奶奶按摩,遇到重活,脏活,她都不让奶奶干,只要是她能做的,尽量不让奶奶插手,她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奶奶安享晚年。
     三、她是一位贴心办事的好干部 
    2013年,她有幸被选为村委会副主任,这对刚刚走向社会的她来说可是一件及有挑战性的工作,面对各种各样前来办事的村民,她不得不一边学习,一边钻研,并不时向长辈讨教如何才能把事情处理得既让村民满意,又遵照了原则办事。只要一有时间,她就查找资料,看相关书籍,不断更新自己,以便适应更多百姓需求。
    丫普龙村委会辖12个小组,有几个村山高路远,交通极为不便,自然条件恶劣。为了做好工作,她不畏路远,一有时间就下到村里,访村问民,了解村民的实际情况,遇有实际困难的村民,立马向上级反映,以帮村民寻求到更多更好的帮助。同时将有关农民生计,有帮农富农的资料政策一一发放到农民手中,以带动村民脚踏实地,帮助他们走向致富的道路。
    由于村中外出务工人员多,流动幅员广,外出时间长,信息变动频繁,给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和不便。彭露瑾同志总是想千方设万计获取外出人员信息,经常保持联系。以便关注更多留守儿童、老人,除了做好上级交给的任务和工作以外,彭露瑾同志还把作为一位基层村干部的温暖、关爱送到困难群众手中,为老百姓办实在事,做老百姓的贴心人。她时常去走访那些低保户、五保户,给他们送钱送物,送医送药成了家常便饭。低保户陈永云、苗国良就是她帮助最多的对象。行动不便的老人苗国良,出于信任,连砍肉、购物之类的事儿,也常由她无偿代办并送至家中。
    孝敬父母、尊敬长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伦道德的`基石。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孝传统,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孝文化是一种核心的理念与精神,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都是其中的精髓。彭露瑾同志是在中华孝文化熏陶下茁壮成长起来的,是孝老典型中的代表。彭露瑾同志敬老孝亲,且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村民笑容相待,乐善好施,与家人和睦相处,用真诚的心去关怀身边的人,用热心去帮助身边的人,她用实际行动感动了许多人,也感染教育了许多人,成了十里八乡敬老孝亲的楷模,带动了一方敬老孝亲的社会风气。
    敬老事迹材料2    我的母亲赵琼芝,女,生于1947年,现年64岁,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禄脿镇禄脿村小组村民。
    她家境贫困,早年丧父,丈夫在外,膝下共有六个孩子,在孩子们年龄都很小时,母亲年迈。自农村包产到户后,农务繁重,但她每天起早贪黑,拉扯孩子、抚养老人,经过她的辛勤劳作,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可在1990年时,奶奶不幸生病,虽然经治疗,但最终还是双腿瘫痪,一直卧床至今,现年99岁。日复一日,整整二十年,我母亲始终用孝心守护着奶奶,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生活,二十年如一日,冬天抱她去晒太阳,每天端饭端水,倒屎倒尿,还定时用毛巾给她擦身,全身心守在母亲身旁,精心呵护,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还要做繁重的农活来维持家用。但不管多苦多累,护理老人是她每天必做的家务。
    奶奶生活不能自理时,我母亲每顿饭都要像喂小孩似的一勺一勺地喂她吃饭,一口一口地喂她喝水,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奶奶渐渐的好了起来,能自己用勺子吃饭了。后来,又鼓励奶奶试着走路,扶着她一步一步挪动。由于年龄大,奶奶拄着拐杖无法行走,又想办法用一条轻便四脚凳子用手拄着走,为防止凳子滑倒,用旧布把四脚包住。奶奶终于能自己轻轻挪动了,但她的头上又多了一丝丝的银发,背也严重变形,腰椎突出,出现骨质增生。
    让母亲最为受累的莫过于农忙季节和夜深人静时,也许是因为奶奶人老年迈,神经系统控制力不够,深夜会莫名其妙的自言自语,有时还不停的呻吟,母亲以为奶奶生病了,顾不得自身的疲惫,赶紧起来问候,看看没什么事才松了一口气。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母亲做到了“久病床前有孝子”,近几年来,随着奶奶年龄越来越大,耳朵也背,眼睛不好,偶尔有点小毛病,但在她精心照料下,精神不错,街坊邻居都说:“如果没有她真诚至深的孝心、爱心,老人怎么能过上这幸福的晚年生活?”母亲用她孝老敬老的美德,让人们口碑载道,也为自己铸就了做人风范。
    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年纪,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时母亲总是劝说家人不能和老人计较小节,尊重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让人觉得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后在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某些误会。在母亲的精心经营下,一家人相处一直很融洽,如今孩子都已成人,兄妹六人虽然没有分过家,但是各自有各自的家庭,每月都举行一次家庭聚会,由母亲主持,每当家庭有事或有困难的时候,就一起共同商量解决。这些年来之所以能处理好晚辈兄妹之间、妯娌之间关系,正是母亲的高风亮节、大仁大义的作风,才使这个大家庭和睦幸福、让乡亲们羡慕,并且得到了大家称赞。母亲经常告诫子女:“孝顺父母不仅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也是教育后代的重要方式,只有自己亲历亲为,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做好孩子们的榜样。
    赡养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她长期的言传身教下,子女们也懂得了孝老敬老的道理,有好吃、好用的都先让奶奶享用。在母亲眼里,她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在丈夫眼里,她是一个贤惠的妻子;在儿女眼中,她是一个善良、智慧的母亲。
    在日常生活中,母亲在照顾好自家老人的同时,对有困难的乡邻也是给予热情的帮助,村里不管谁家有事需要帮助,母亲都会毫不吝啬的伸出援助之手。这些年来,大家都本着和平共处、相互尊重的原则,一家有难多家支援,把邻里关系处理的很好。有一次,在家中隐约听到隔壁邻居家里传来痛苦的呻吟声,她便推门进去,只见邻居杨大妈躺在沙发上,原来是她老毛病又犯了,接着赶忙帮她穿上衣服把她送到医院,接下来的日子为她送水、送饭。邻里有什么小矛盾,也主动去调解、疏通。母亲就是这样一个热忱待人,乐于助人,孝老敬老,与村民和睦共处的老人。
    和谐社会不能没有“孝”字,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特征所在。若当今社会人人以孝当先,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
    敬老事迹材料3    有句古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其意思是:孝敬父母在美德中占着重要的位子,甚至可以说占据着首位。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亲都不尊重不孝敬,那怎能令我们相信他会爱人民、爱祖国呢?又怎会有人与他们真心交朋友呢?《弟子规》中的“首孝悌”就是要求我们做人必须要以孝敬父母为已任。父母唤之,应急应;有事交代,要立即动身去做,恭敬地聆听父母的训导等等。
    有人会不禁疑惑问道:什么是孝?不就是一个字吗?还能有着怎样的意义呢?不!所谓孝,单看文字构造则是“老”和“子”组合而成,且“老”在上,“子”在下,这个字的用心良苦就已经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以孝为先。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文帝亲尝汤药”感人至深,不知让多少人为之动容。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四儿子刘恒,即後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急得刘恒寝食难安。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撇下繁琐政务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在喂母亲喝药时,总自己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小心翼翼地给母亲喝。为了母亲早日的康复,他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入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安心地睡一小会儿。
    “冬则暖,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他的孝顺,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成为千古佳话。天之大,孝为先,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赠给我们完肤。给我们双眼,让我们去发现美;给我们双脚,让我们踏遍祖国山山水水;给我们思想,让我们学会“孝”。难道我们不应该仿效先辈的“孝”去报答父母亲吗?
    可是,现在我们却时不时地看到另我们寒心的一幕幕,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去“孝敬”他们,在他们的心里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地养他们,甚至要给他们做牛做马,没有些要回报、报答父母的想法,只要自己生活的快乐逍遥就够了,总把父母的苦都置之度外,却没有想过母亲十月怀胎的痛苦及父母要把你拉扯大的艰辛。尤其是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有没有想过一个又当爹又当妈的人的苦?父母是不会告诉我们这些的,因为父母没有什么时候是不为你着想的!可是你们呢?不仅不体谅还与他们抬杠,你是“胜利”了而你们的父母的心却是像被火灼伤般的痛啊!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一个简单的字,却代表了太多太多的东西。它是稍纵即逝的眷恋,是无法重现的幸福。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是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世事沧桑,岁月无情,不要等失去了才明白什么是孝,才明白父母为你所作的一切,记住,儿女的关爱会抚平父母额上的皱纹。最美不过夕阳红,呵护这份美吧,用心去碰撞出美的音符,奏出世间最温馨、最美好的敬老进行曲吧!让歌声在广阔的天地间永远回荡!
    敬老事迹材料4    王立梅,开城镇都督村人,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七年如一日服侍患有心脏病的公公和孝敬尚在人间的婆婆。无微不至,无怨无悔,她的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的事迹传遍六店街道。自与丈夫结婚以来,她和公婆的和谐程度如同自己的亲生父母,公婆一直把她视如己出,从未把她当作儿媳看待,有些话宁愿对她说也不愿意告诉自己的女儿们,立梅成了他们生活中的贴心人。
    2005年,身患心脏病的公公在南京市鼓楼医院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在众多的子女中,是和老人关系最融洽的三儿媳妇王立梅主动去医院照料公公,她没有在丈夫的三个姐姐和两个嫂子面前说一句抱怨的话。多年来,身患疾病的公公和年迈体弱的婆婆一直住在立梅家。公公自手术后,老年病缠身不能起床正常活动,连吃饭都要人喂,这些年来吃喝拉撒睡全靠儿媳立梅一人照料。立梅对一双公婆真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生活上多方照顾,夏天买回夏装,冬天买回毛衣、羽绒服。婆婆经常腰、腿痛,立梅就给婆婆寻医问药,擦腰洗脚或陪送医院诊治,就像女儿照顾母亲一样。
    丈夫徐鲁生因工作需要经常不在家,立梅不仅悉心照料公婆,还特别重视一对儿女的学习,把这个家操持得美满温馨,从不让丈夫多操心,她既是一个孝顺的媳妇,又是一个贤惠的妻子,还是一个善良的母亲。
    邻居都羡慕徐家有一个像女儿一样好的儿媳妇。王立梅的事迹不但在六店街道而且在周围村庄也传为佳话,没有谁不夸她的。都说:“有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媳妇!”
    经典国学《弟子规》中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王立梅用自己切实的行动诠释了“孝”的真谛。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在越来越文明的新农村里,这样的好媳妇就是我们民族传统美德的杰出代表!
    敬老事迹材料5    xxx是丰台街道xxx社区负责老年工作协会和申诉接待的职工。几年来,在丰台街道的正确领导下,在丰台区双拥办的指导帮助下,积极开展“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活动,以落实“星光计划”为切入点,通过狠抓敬老宣传教育,完善养老服务设施,提高助老服务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所在社区先后被北京市评为“首都文明居民区”和“首都共建文明居民区”。
     (一)建小组、明职责,建立积极配套的服务体系 。
    直属分部社区,是一个人口密集,居住相对集中,人员流动大的部队营院。现有居民1309户,3473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146名,遗属9名。xxx在居委会曲延青主任领导下,具体负责的老年工作协会和申诉接待的敬老助老小组。为了开展好敬老助老工作,xxx协助指导所属5个团级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成立了涉老纠纷调解小组、助老志愿者家电维修小组、医疗保健小组、水暖维修小组、生活服务小组等保障队伍,定期为老年人服务。建立老年人来访接待制度,涉老纠纷登记、调解、处理和登记制度。坚持每季度分析一次老龄工作的形势,半年召开一次老年人代表会。广泛征求大家的建议,接待小组不定期的到各个单位了解老年人的情况,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类问题。调解小组对发现的问题做到时时有工作,件件有着落。
     (二)深宣传、常教育,营造尊老养老、爱老敬老好环境 。
    经常深入到各单位、各住户,宣传《老年人法》和维权《条例》,为每个老人发了两个“法律”单行本,人手一册,陪老人聊家常、讲故事,讨论法律知识,交流营养保健经验,使“家有老,是个宝”、“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等等尊老敬老观念深入人心,爱老助老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三年来,先后10余次进行集中宣传教育,定期举办法律讲座和咨询,利用板报、橱窗宣传相关内容10多次,专门开设了宣传栏,定期地张贴敬老宣传标语。xxx还注意利用宣传敬老先进典型,营造全社区爱老敬老的氛围。每年组织评选“五好文明家庭”活动,对孝敬公婆的好儿媳,尊敬父母的好子女的典型进行大力宣扬。通过教育,广大老年人掌握了法律武器,提高维法意识,通过教育,许多子女都能时刻把老人的冷暖挂在心上,促进了家庭和睦温馨,通过活动,广大社区人都能做到关心老人、孝敬老人,社区逐步形成了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
     (三)热情、主动,细致、周到,排忧解难 。
    老龄工作重点就是为老年人服务,目标就是使老年人满意。xxx围绕这一中心,把态度热情当作第一要求,把主动服务当成第一标准,开展了“四个服务”活动,积极全面地为社区老人排忧解难。
    一是医疗服务。在门诊部专门设了卫生保健室,配备了x光、b超、心电图等设备,并且为每位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医护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做到随便叫随便到,救治及时无误,坚持定期巡诊,送医送药上门。设立“医疗保健园地”和保健常识专栏;定期利用闭路电视进行医疗保健知识讲座。
    二是生活服务。在管理科协助下,开办了生活服务中心,增加了服务项目,每天供应主、副食10多个花样品种。生活服务小组坚持上门为老年人修理家电、水暖、门窗,还及时为老年人办理自行车纳税证,更换煤气证、户口本、报纸、刊物,办理第三代子女入学入托、防疫等事宜。车辆服务小组做到热情服务,随时叫随时到,风雨无阻,较好地保证了老年人用车,还坚持每周派出专车接送老年人去医院看病。
    三是特殊服务。对那些高龄、重病残疾、丧偶、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实施特殊服务,落实了包户责任制。XX年夏天,我院退休工人因脑梗塞需要住院治疗,因无子女陪伴,和居委会的其他同志找车把老人及时送到医院,与民政科联系先住院再交费。及时办理了住院手续,为救治赢得了时间。其后,联系家人,到医院看望护理,直到XX年去世处理完后事。受到辖区居民的传诵。对生病住院的老年人,她都尽可能抽出时间去医院看望慰问。带领服务工作人员给病故的老年人擦身子、穿衣服、送殡仪馆,组织遗体告别,使很多家属感激不尽。
    四是慰问服务。定期和不定期的上门看望个别年老体弱的老人,问寒问暖;每年春节,挨家挨户给老年人拜年;每逢节假日,带着慰问品上门慰问;同时,还慰问烈军属、伤残军人、残疾人等困难户,几年来,每年重阳节,组织老年人集体游览香山、颐和园、世界公园、军事博物馆、天安门等旅游景点,受到了老人们的一致称赞。
     (四)有活动、有健身,积极投身志愿者行列 。
    社区成立了老年大学,开办了书法班、绘画班等,使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成立了书画协会、文艺队、健身球队、武术队。xxx也成了一名为老同志服务的志愿者,她每天带着老同志进行晨练,或舞剑、或打太极,总是不厌其烦地指导,一丝不苟地训练。今年太极拳表演队还组队参加了北京市的全民健身活动和总后组织的中老年体育活动,“二十四式太极拳”“三十二式太极剑”表演分别取得了活动二、三等奖;连续5年举办了老年人趣味运动会,参加200余人次,丰富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他们生活的质量。
  ;

敬老事迹材料

2. 敬老爱老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敬老爱老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事迹材料的经历,对事迹材料很是熟悉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宣传典型人物、引导良好风气的作用。一起来参考事迹材料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敬老爱老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敬老爱老个人先进事迹材料1    XXX,女,汉族,1966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XX区XXX村委会主任。
    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孝顺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敬老爱老的人也一直被人们视为榜样眼学习。XXX就是这样一位尊老爱老的好领导、好干部。
    她作为一名村干部、一名共产党员,多年来始终坚持以为民谋利,为民造福,创建和谐社会为己任,在做好村委会工作的同时,更是把敬老爱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从思想上重视敬老爱老工作,从工作中上认真落实敬老爱老政策,从生活中真正地践行敬老爱老的美德,同时教育引导广大村民增强尊老敬老意识,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氛围。
    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敬老爱老工作。她常说:“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上一辈人的努力拼搏,正是他们当年的辛勤劳动打下了基础,我们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为村里所做出的贡献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实际上就是尊重我们自己!”这朴实的话语中,句句都折射着她尊老爱老的崇高精神境界。只要她听说村里有老人家庭不和的情况,她都会找到出现矛盾的家庭,和他们促膝长谈,解决矛盾,改善关系,教育他们的子女要敬老、爱老,畅通了老年和年轻人之间的沟通渠道,促进了家风、村风、民风的好转。
    从工作中上认真落实敬老爱老政策。她作为村委会主任,发展村经济的同时,也不忘把集体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村民。她设身处地的为村民着想,更为老年人着想,实实在在地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集体的关心和温暖。
    为保障老人在退休后的生活,她多次提议村委会调整老人退休金制度。20xx年开始,全村老人退休生活金标准从每人每个劳动年限15元提高到20元,年退休金发放额将达到660万元,减轻了退休老人的生活负担,让他们能够老有所养。她还提议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了设立长寿奖的决议案,自20xx年开始起,凡年满80周岁、90周岁、100周岁以上这三个年龄段的村民,每月将分别获得村集体奖励的200元、300元和500元三个档次的长寿奖奖金。
    为了满足老年人文化生活需要,她还组织成立了老年秧歌队、腰鼓队,配齐了服装、乐器。在村文化活动中心为老年人配套了棋牌室、乒乓球室、健身器材等服务休闲设施。
    从生活中积极地践行敬老爱老美德。每到春节、中秋、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她总是亲自带着慰问品走访老干部、老党员、退休老人,祝老人们节日愉快,并和他们亲切交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特别是对五保户的老人,她更是嘘寒问暖,让他们感受到大集体的关怀。
    我村的老干部XXX,退休后得了脑血栓,不能正常行走,生活不便。XXX经常去看望他,和他聊天询问他生活上还存在什么困难等。老人总说:“王主任,您这么忙,还总是来看望我,真是让您费心了,谢谢您还总惦记着我。”XXX总说:“您作为老干部,为XXX村的发展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我关心您是应该的,有什么难处就直接和我说,村里一定尽力解决。”
    我村五保户XXX,无儿无女,年老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XXX对他的生活更是特别关心,特地以村里的名义给他请了一个保姆,照顾他的饮食起居等生活。每到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在大家团圆之际,为了使老人不孤单,能感受家庭的温暖,她总是抽空到老人家,陪老人多聊一会,给老人包饺子,陪老人一起过节。老人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每当老人生病时,她总是安排车辆接送他去医院检查,并买水果等亲自探望。老人由于长时间呆在家里,很少有机会能够出去游玩,她为了怕老人闷,特意安排村民小组的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就陪同老人前往香山植物园、颐和园、鸟巢、水立方等地方走走看看,调整心情,同时感受北京的发展变化。XXX以无微不至的关怀,使老人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挚爱亲情。
    XXX就是这样,无论是思想上、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她都心系老人、尊敬老人,为老人着想。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各种惠老政策,在发展经济后,多为全村的老人办实事、谋福利。在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以和风细雨的方式,把温暖送到老年人的心坎上。让全村每一位老年人都心情舒畅,家庭和睦,安享晚年幸福,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她的敬老、爱老之心在全村营造出良好的关爱老年人的氛围,推进了全村尊老爱老工作,树立了敬老、爱老之风。
    敬老爱老个人先进事迹材料2    xxx是丰台街道xxx社区负责老年工作协会和申诉接待的职工。几年来,在丰台街道的正确领导下,在丰台区双拥办的指导帮助下,积极开展“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活动,以落实“星光计划”为切入点,通过狠抓敬老宣传教育,完善养老服务设施,提高助老服务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所在社区先后被北京市评为“首都文明居民区”和“首都共建文明居民区”。
     (一)建小组、明职责,建立积极配套的服务体系 。
    直属分部社区,是一个人口密集,居住相对集中,人员流动大的部队营院。现有居民1309户,3473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146名,遗属9名。xxx在居委会曲延青主任领导下,具体负责的老年工作协会和申诉接待的敬老助老小组。
    为了开展好敬老助老工作,xxx协助指导所属5个团级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成立了涉老纠纷调解小组、助老志愿者家电维修小组、医疗保健小组、水暖维修小组、生活服务小组等保障队伍,定期为老年人服务。建立老年人来访接待制度,涉老纠纷登记、调解、处理和登记制度。坚持每季度分析一次老龄工作的形势,半年召开一次老年人代表会。广泛征求大家的建议,接待小组不定期的到各个单位了解老年人的情况,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类问题。调解小组对发现的问题做到时时有工作,件件有着落。
     (二)深宣传、常教育,营造尊老养老、爱老敬老好环境 。
    xx经常深入到各单位、各住户,宣传《老年人法》和维权《条例》,为每个老人发了两个“法律”单行本,人手一册,陪老人聊家常、讲故事,讨论法律知识,交流营养保健经验,使“家有老,是个宝”、“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等等尊老敬老观念深入人心,爱老助老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三年来,先后10余次进行集中宣传教育,定期举办法律讲座和咨询,利用板报、橱窗宣传相关内容10多次,专门开设了宣传栏,定期地张贴敬老宣传标语。xxx还注意利用宣传敬老先进典型,营造全社区爱老敬老的氛围。每年组织评选“五好文明家庭”活动,对孝敬公婆的好儿媳,尊敬父母的好子女的典型进行大力宣扬。通过教育,广大老年人掌握了法律武器,提高维法意识,通过教育,许多子女都能时刻把老人的冷暖挂在心上,促进了家庭和睦温馨,通过活动,广大社区人都能做到关心老人、孝敬老人,社区逐步形成了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
     (三)热情、主动,细致、周到,排忧解难 。
    老龄工作重点就是为老年人服务,目标就是使老年人满意。xxx围绕这一中心,把态度热情当作第一要求,把主动服务当成第一标准,开展了“四个服务”活动,积极全面地为社区老人排忧解难。
    一是医疗服务。在门诊部专门设了卫生保健室,配备了x光、b超、心电图等设备,并且为每位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医护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做到随便叫随便到,救治及时无误,坚持定期巡诊,送医送药上门。设立“医疗保健园地”和保健常识专栏;定期利用闭路电视进行医疗保健知识讲座。
    二是生活服务。在管理科协助下,开办了生活服务中心,增加了服务项目,每天供应主、副食10多个花样品种。生活服务小组坚持上门为老年人修理家电、水暖、门窗,还及时为老年人办理自行车纳税证,更换煤气证、户口本、报纸、刊物,办理第三代子女入学入托、防疫等事宜。车辆服务小组做到热情服务,随时叫随时到,风雨无阻,较好地保证了老年人用车,还坚持每周派出专车接送老年人去医院看病。
    三是特殊服务。对那些高龄、重病残疾、丧偶、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实施特殊服务,落实了包户责任制。20XX年夏天,我院退休工人xxx,因脑梗塞需要住院治疗,因无子女陪伴,xxx和居委会的其他同志找车把老人及时送到医院,与民政科联系先住院再交费。及时办理了住院手续,为救治赢得了时间。其后,联系家人,到医院看望护理,直到XX年去世处理完后事。受到辖区居民的传诵。对生病住院的老年人,她都尽可能抽出时间去医院看望慰问。带领服务工作人员给病故的老年人擦身子、穿衣服、送殡仪馆,组织遗体告别,使很多家属感激不尽。
    四是慰问服务。定期和不定期的上门看望个别年老体弱的老人,问寒问暖;每年春节,挨家挨户给老年人拜年;每逢节假日,带着慰问品上门慰问;同时,还慰问烈军属、伤残军人、残疾人等困难户,几年来,每年重阳节,组织老年人集体游览香山、颐和园、世界公园、军事博物馆、天安门等旅游景点,受到了老人们的一致称赞。
     (四)有活动、有健身,积极投身志愿者行列 。
    社区成立了老年大学,开办了书法班、绘画班等,使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成立了书画协会、文艺队、健身球队、武术队。xxx也成了一名为老同志服务的志愿者,她每天带着老同志进行晨练,或舞剑、或打太极,总是不厌其烦地指导,一丝不苟地训练。今年太极拳表演队还组队参加了北京市的全民健身活动和总后组织的中老年体育活动,“二十四式太极拳”“三十二式太极剑”表演分别取得了活动二、三等奖;连续5年举办了老年人趣味运动会,参加200余人次,丰富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他们生活的质量。
    敬老爱老个人先进事迹材料3    xxx,女,汉族,初中文凭,系区镇村2社29号社员,现在从事珠宝销售工作。
    同志是村一位普通但不平凡的女同志。在社员面前,她是干部家属,但更多是热心“女儿”,尤其是留守孤寡老人的好女儿。多年来,她勤劳持家,这个家既包括她的小家,又包括村这个大家。身为干部家属,她以身作则,为大家小家做了许许多多好事,任劳任怨,并以此为乐。
    在丈夫担任村主任期间,她主动承担起了所有的家务,她深知丈夫的工作压力,一个人照顾家里六人的生活起居。为了更好照顾本大队孤寡老人,为丈夫分担力所能及的工作,她白天在城里上班,晚上到老人家里拉家常,常常往老人兜里塞钱,数额不是很多,但每次几十,多则上百,一坚持就是十年。一件平凡的事重复十年,那就是不平凡。她总说:“自己是一名干部家属,有责任也有义务照顾好大家。只有大家都过得好了,全村才好”。
    的事迹在村虽不能做到家喻户晓,她也不追求功名利禄,只是坚持做好自己。作为干部家属中的一员,她确实担负起了一份责任,但更值得赞扬的是她的爱心和孝心。20xx年6月,住院二十天的公公逝世了,她哭得最伤心。公公生病期间,她更无微不至地照顾,因为在她看来,老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孝顺儿媳”早已成为她在二社院坝里传开了的代名词。
    在生活中,她坚持用爱心、孝心构筑温馨、和谐,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和赞扬,她脸上时刻挂着微笑。也正因为有这样的贤内助,百姓对她的丈夫多了一份尊敬和拥护,这个身边的好人,当之无愧。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她会成为一股正能量,爱老敬老的精神会继续发扬光大。
  ;

3. 如何写敬老爱老事迹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文明、进步的表现。 
 
古往今来,凡是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具备这种高尚的品质。曾为新中国创建立下赫赫战功的陈毅元帅“官”大不变儿子身份,回家探母,为瘫痪的母亲洗尿裤;身为国家领导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爷爷,为“高”不望敬孝之心,对继母关心备至,如同生母,几十年如一如日一代伟人的为世代所传扬。
作为新世纪的少先队员,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呢?
 
在我们身边不乏看到这样的事:一些同学把“敬老、爱老”挂在嘴边,但行动上却恰恰相反。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只要稍不顺心,就对长辈的大发雷霆。你们能想象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长辈都不热爱,他还能对其他的人充满爱心吗?
 
援藏干部孔繁森,被党组织选派进藏,他把藏胞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次,他到敬老院探望老人,发现老人的鞋子破了,他看到老人冻得又红又肿的脚,赶紧放进自己怀里。家里人知道他在西藏生活艰苦,不断托人送来菜干和一些营养品,孔繁森把这些东西都送给了敬老院里的老人。自己则是经常榨菜就泡饭,开水泡馒头。孔繁森动人的事迹,不正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德吗?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仅要敬自己的老人,同样也要尊敬社会上的老人。
 
“敬老爱老”不是空洞的口号,它是一个小小的举动,是一句贴

如何写敬老爱老事迹

4. 敬老爱老的事迹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对于您的问题答案是:    例如让座位、扶老奶奶老爷爷过马路、帮助叔叔阿姨。只要每一个都能尊老爱幼,那世界就会是充满乐于助人的,在每一个地方都能感到帮助别人和帮助自己的快乐。【摘要】
敬老爱老的事迹【提问】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对于您的问题答案是:    例如让座位、扶老奶奶老爷爷过马路、帮助叔叔阿姨。只要每一个都能尊老爱幼,那世界就会是充满乐于助人的,在每一个地方都能感到帮助别人和帮助自己的快乐。【回答】
1、主席敬酒1959年毛泽东同志回韶山,曾专门邀请亲友中的老人来吃饭。他给老人们敬酒,老人们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主席立即回答说:“敬老尊贤,应当应当。”【回答】
2、《祭母文》1919年,毛泽东的母亲患腮腺炎。在长沙读书的毛泽东得此消息急忙往家赶,想接母亲去省城治病。可是因并发其他病症,毛文氏--文其美还是离开了人世。毛泽东万分悲痛,用泪和墨写下了《祭母文》和两幅灵联。一联是:“疾草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另一联是:“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从这两幅联中,看到毛泽东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受,表达了他对母亲的孝敬之情。【回答】
3、外交部长洗尿裤那是1962年的春天,陈毅随总理出访回到四川,途经成都去看望80岁的母亲,正逢刚把失禁后的尿裤换。陈毅拿起尿裤:“小时候,您给我洗了无数次尿裤,今天就让我也给您老洗一件”。洗啊洗,洗得春花把头点:外交部长洗尿裤,传统美德传千年。【回答】

5. 敬老爱老的事迹

您好敬老爱老的事迹有:芦衣顺母,孔子有个弟子叫闵损,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在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希望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摘要】
敬老爱老的事迹【提问】
你好【提问】
您好敬老爱老的事迹有:芦衣顺母,孔子有个弟子叫闵损,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在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希望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回答】
我是党员,从民政局到敬老院工作的【提问】
敬老爱老的事迹怎么写【提问】
可以从三个方面入写,从热忱之心,服务居民到助人为乐,温暖人心,最后孝亲敬老,传承孝心!【回答】
敬老爱老的事迹有:今年49岁的尹秋仪,是我市武陵区城南街道东湖巷社区内一名普通的居民。夫妻俩没有固定收入,一直以经营修车铺为生,生活十分拮据。多年来,对待邻里居民,她有着一颗无私奉献,乐干助人的爱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平凡的社区生活中体现出她不平凡的高尚品德。对待家庭,她积极勒俭持家,贤惠孝顺,用自己的爱心凝聚着整个家庭。左邻右舍每次提起她时,都赞不绝口,说她是一位知心的“大好人”,孝顺的好媳妇。几十年如一日,她的热心和孝心,感染了社区每一位居民,成为了大家学习的好榜样。多年来,尹秋时时刻刻抱以一颗热忱之心,长年为社区公益事业义务服务,为了全力协助社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她不计报酬,不求回报,义不容辞地参与到社区每一年、每一次的城市文明创建活动中,脏活累活抢着干,十分令人感动;尤其这两年以来,我社区对城市卫生管理实行了长效机制,为了更好地协助社区工作,她主动提出担任社区的义务卫生监督员,每天协助社区干部监督卫生保洁情况她时时不忘自己是一名为居民服务的义务志愿者,每一天,在社区的背街小巷内,总有她拿一把扫帚匹处打扫的身影,每一天,她都将巷子内的角角落落清扫得干干净净。当居民群众当面赞扬她时,她总是腼腆地一笑,说:“能为几十年的邻里街坊做点好事,我很乐意”。几年前,尹秋仪开始当起了社区计生协管员,作为一名义务计生协管员,社区并未对她的工作提出过多的要求,但她总是坚持刻苦钻研计生业务知识,自觉锤炼,积极协助社区,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社区流动人口管理中。白天,社区很多租住户上门找不到人,尹秋仪就协助社区,事先拟好走访路线,晚上,再走家串户,找育妇谈心,拉家常,宣传人口计生政策,关心育妇情况并及时将情况汇报给社区。有时候,走访的地方没有路灯,路极难走,非常不安全,家里人也一再劝她不要那么辛苦了,但她依然坚持下去,她总认为,计生工作可以帮助很多妇女儿童,计生工作关系民生,关系社区和谐,能为居民们做点事,能被大伙信任,那是很幸福的事。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纯善的热忱之心,尹秋仪默默无闻奉献社区、服务居民的大爱精神,曾多少次感动着周围的居民邻里 被大家所传颂和赞扬!【回答】
我是一名党员【提问】
敬老院的院长【提问】

敬老爱老的事迹

6. 敬老爱老先进事迹材料

 敬老爱老先进事迹材料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事迹材料的经历,对事迹材料很是熟悉吧,事迹材料以先进对象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达方式。拟起事迹材料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敬老爱老先进事迹材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敬老爱老先进事迹材料1    XXX,女,汉族,1966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北京市XX区XXX村委会主任。
    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孝顺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敬老爱老的人也一直被人们视为榜样眼学习。XXX就是这样一位尊老爱老的好领导、好干部。她作为一名村干部、一名共产党员,多年来始终坚持以为民谋利,为民造福,创建和谐社会为己任,在做好村委会工作的同时,更是把敬老爱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从思想上重视敬老爱老工作,从工作中上认真落实敬老爱老政策,从生活中真正地践行敬老爱老的美德,同时教育引导广大村民增强尊老敬老意识,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氛围。
    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敬老爱老工作。她常说:“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上一辈人的努力拼搏,正是他们当年的辛勤劳动打下了基础,我们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为村里所做出的贡献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人人都会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实际上就是尊重我们自己!”这朴实的话语中,句句都折射着她尊老爱老的崇高精神境界。只要她听说村里有老人家庭不和的情况,她都会找到出现矛盾的家庭,和他们促膝长谈,解决矛盾,改善关系,教育他们的子女要敬老、爱老,畅通了老年和年轻人之间的沟通渠道, 促进了家风、村风、民风的好转。
    从工作中上认真落实敬老爱老政策。她作为村委会主任,发展村经济的同时,也不忘把集体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村民。她设身处地的为村民着想,更为老年人着想,实实在在地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集体的关心和温暖。
    为保障老人在退休后的生活,她多次提议村委会调整老人退休金制度。 2011年开始,全村老人退休生活金标准从每人每个劳动年限15元提高到20元,年退休金发放额将达到660万元,减轻了退休老人的生活负担,让他们能够老有所养。;她还提议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了设立长寿奖的决议案,自2010年开始起,凡年满80周岁、90周岁、100周岁以上这三个年龄段的村民,每月将分别获得村集体奖励的200元、300元和500元三个档次的长寿奖奖金。
    为了满足老年人文化生活需要,她还组织成立了老年秧歌队、腰鼓队,配齐了服装、乐器。在村文化活动中心为老年人配套了棋牌室、乒乓球室、健身器材等服务休闲设施。
    从生活中积极地践行敬老爱老美德。每到春节、中秋、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她总是亲自带着慰问品走访老干部、老党员、退休老人,祝老人们节日愉快,并和他们亲切交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帮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特别是对五保户的老人,她更是嘘寒问暖,让他们感受到大集体的关怀。
    我村的老干部XXX,退休后得了脑血栓,不能正常行走,生活不便。XXX经常去看望他,和他聊天询问他生活上还存在什么困难等。老人总说:“王主任,您这么忙,还总是来看望我,真是让您费心了,谢谢您还总惦记着我。”XXX总说:“您作为老干部,为XXX村的发展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我关心您是应该的,有什么难处就直接和我说,村里一定尽力解决。”
    我村五保户XXX,无儿无女,年老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XXX对他的生活更是特别关心,特地以村里的名义给他请了一个保姆,照顾他的饮食起居等生活。每到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在大家团圆之际,为了使老人不孤单,能感受家庭的温暖,她总是抽空到老人家,陪老人多聊一会,给老人包饺子,陪老人一起过节。老人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每当老人生病时,她总是安排车辆接送他去医院检查,并买水果等亲自探望。老人由于长时间呆在家里,很少有机会能够出去游玩,她为了怕老人闷,特意安排村民小组的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就陪同老人前往香山植物园、颐和园、鸟巢、水立方等地方走走看看,调整心情,同时感受北京的发展变化。XXX以无微不至的关怀,使老人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挚爱亲情。
    XXX就是这样,无论是思想上、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她都心系老人、尊敬老人,为老人着想。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各种惠老政策,在发展经济后,多为全村的老人办实事、谋福利。在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以和风细雨的方式,把温暖送到老年人的心坎上。让全村每一位老年人都心情舒畅,家庭和睦,安享晚年幸福,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她的敬老、爱老之心在全村营造出良好的关爱老年人的氛围,推进了全村尊老爱老工作,树立了敬老、爱老之风。
    敬老爱老先进事迹材料2    1963年7月出生,是一名在梅庄镇敬老院工作近三十年的工作人员,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我把五保老人当作自己的亲爹娘,为老人们端屎端尿,梳头洗衣,祝寿搞活动、拉家常暧人心,把敬老院当作自己的家。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赞誉,也得到了敬老院领导和市、县民政部门和乡政府、敬老院的多次嘉奖。
     一、扎根敬老院,勇挑重担 
    自1980年以来我在社办桔子农场工作了四年,因为政治思想好,工作积极,人缘好,热心公益事业,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4年10月梅庄乡兴办敬老院,我毅然辞去了人人羡慕的企业工作,第一个勇跃报名竞岗,主动向乡镇主管领导提出申请,凭着过去几年工作上的优秀表现和对民政工作的敬业精神,加上朴实、憨厚,心地善良的性格,我光荣地成为了敬老院的一名工作人员。从此,我走上了梅庄乡敬老院工作人员的岗位,,当时面对由老养猪场改建的敬老院,几间破旧而年久失修的土砖瓦房和20多位大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我没有退却。但是,没想到却遭到了公婆和丈夫的`反对:“你怎么这么傻,放着舒适安逸的企业工作不干,偏偏揽上这种伺候老人的繁锁活儿,这种苦差事别人躲还来不及,你还自己一门心思往里钻。”可是一想起那些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孤寡老人,我鼻子就发酸,清楚知道自己责任重大,已经下定了决心不会轻易改变,就竭力说服丈夫与家人,默默地挑起了为老人服务这副沉重的担子,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热情和爱心,而且,一干就快三十年……
    我27年如一日,既是炊事员、服务员,又是护理员,全心全意为五保老人服务,认真履行工作岗位职责,遵守敬老院的各种制度,从二十一岁参加工作以来,至今从没离开过敬老院,所有的节日都是在敬老院陪老人过的,我没有休息日,节假日,哪怕是头痛脑热,也不愿请病假而耽误了工作。为了便于工作,更好地照顾老人,我把家搬到了敬老院。前些年,丈夫经不住了我的软磨硬泡,也成为了一名敬老院合同工,和我一起为敬老院的老人服务。虽然在市场经济潮流下,在经济日益增长的今天,我们夫妇俩的工资加起来也不足一千元,但我们很知足,因为我们爱这份工作、爱这些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金钱不是成能的。再回头想想刚参加工作时只有三十五元钱,五年后才增加到六十元,而现在我们都加到了五百多元,县民政部门每月还有近百元的补助,政府部门不是在越来越重视我们,增加了投入吗?而且,我的儿女都已长大成人,或许是耳闻目染,受到家庭的熏陶和我们的教育,从小就和老人们生活在一起的缘故吧,只要一回家,就会帮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陪老人聊天,更令我自豪的是,在这个普通家庭成长的儿子,也很争气,在全国重点大学毕业后,现在北京继续攻读研究生。我想美满的家庭,幸福的生活,无私的爱心、愉快的工作,不就是人生的一大笔财富吗?
     二、甘当“好闺女”,奉献爱心 
    在27年的工作中,我用至亲至爱的博大爱心,像对父母一样对待院民,不仅让她们在生活上得到满足,而且她们在精神上得到抚慰充实,入院的老人们多数是膝下无儿无女,穷苦了大半辈子,都是一些“特别可怜的人”,让他们的晚年多享清福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暧和关爱,这就是我的崇高信念和理想,我也是无怨无悔执着追求着这个目标。
    刚接触敬老院的工作,那时候自己还年轻,除了自身在管理服务知识方面要学习以外,更要摸索一些关于老年人心理抚慰、医疗保健、护理医学、做思想工作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才能胜任这件平凡的工作。没有任何管理经验,要让临时组建的这个特殊的大家庭,和谐圆满,那是谈何容易的事!建院初期,如同白手起家,缺这少那,加之老人们本来性格怪癖,且早习惯了单身生活,刚从各村组送来的20多位五保院民,都是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法自理的孤寡老人,性格各异,生活习惯自由懒散,甚至有部分院民性格偏激、暴躁、心理变态、连说话都很难说在一起,院民之间横挑鼻子竖挑眼,发生口角那是常事。我常常在夹缝中受冤枉气,暗地里不知流了多少眼泪。但是我不灰心,用慈善和宽容对待责备和抱怨,将委屈和辛酸化为动力,很快的被磨砺出息了,没有气馁,反而面对现实更加坚强了起来。我不歧视、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位五保老人,与院民足膝谈心,从沟通入手,苦口婆心的讲道理,解疙瘩,疏导矛盾,化解怨气:“大家今天能够在这里相聚,这是缘分,来到这里我们就是一家人,大家应当多一份谅解,多一份互助和关爱,一起珍惜集体生活才对,互帮互肋,创造和谐,共度寂寥的晚年才是。”热心肠的简单话语,重复一百遍,一千遍,也会使老人们冰冷的心得到融化,加上我的慈善、勤劳和细心,不知不觉中,大家把这里当成了“家”,院里的人际关系有了微妙的改善,我很快成了大家的“好闺女”,院民们精神上的主心骨。
    人一老各种各样的毛病都会冒出来,生活完全能自理的不多。为了让这些老人都能过上幸福的晚年,我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做他们的孝顺女儿。
    多年前,有一位68岁的老人徐治平,因不小心摔了一跤而瘫痪,到了敬老院后,我每天亲手奉茶倒水、洗澡换衣、翻动身体、端屎端尿,不厌其烦。见他衣服单薄,专门为他做了条厚棉裤,买了两个热水袋送给他。每次吃饭总是先喂完他以后自己再吃,天气好就背着他出门躺在摇椅上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经过三年的精心照料,老人的下身竟一天一天好起来,不仅能坐上轮椅,还能撑着两根拐杖站起来挪动,老人感激地说:“你不嫌脏不嫌苦,真比亲闺女还要亲啊!”后英和徐桂枝老人也都是偏瘫病人,她们的生活完全是由我来护理,她们经常情不自禁地说:“你的心眼真好哦,是你让我活在世界上,得到了人间的关爱,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我死后都会保佑你们全家的。”
    还有一位叫万月德的老人,进院时已有88岁,她给了我永生的记忆和工作的热情。因为她年事已高,小便经常失禁,几乎每天晚上都尿床。晴天我就帮她晒,雨天就帮她烘,被单天天洗,冬天和雨季就给她准备两套棉被、床单,有时甚至得换上三套,敬老院的不够,就拿出自己当年陪嫁时娘家做的新棉被和床单。当时我才二十多岁,她老人家比我的奶奶年纪还大,我又怎能让老人在世的最后几年时光受苦呢?正是因为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几年后,老人临终前用“你真是活菩萨啊,你要活120岁!”的祝福话语来表达对我的深深感激,她的感激给了我工作的肯定和信心,她的音容笑貌也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
    像这样的例子,连我自己也记不清到底有多少了。现在敬老院里的70多位五保老人一半以上有各种各样的残疾,耳聋的、眼睛失明的、害烂腿流脓血的、大小便失禁的,患癫痫病、脑瘫的……我把每一位孤老都当作自己的亲人,既当好服务员,又当医生,还要当护理员,在每一位老人身上,都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从而换来了老人们的信任和爱戴。孙火秀老人又聋又瞎,与大家难以交流,基本上是足不出门,生活很难自理,她的生活起居,一日三餐都是由我来照顾,所需的生活用品总是我丈夫从街上给她捎来,但是,只要我大声和她说话,她大概还是能明白我的意思,只要我又空,就去房间陪她坐坐,消除她的寂寞,鼓励她经常出门溜达溜达,增强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老人现在逢人就嚷:“多亏了凤香啊,真苦了她,硬是个好闺女哦,没有她,我真不知道怎样活哩······”我院的胡金枝老人虽然年纪不老,还不到五十岁,却是一个白痴患者,生活基本上不能自理,吃饭,穿衣,洗脸梳头,洗衣晒被都要人照顾,我自然是义不容辞。她是又疯又傻,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我说的话倒能听会去做,在我面前就像一个乖孩,跟着我后面一个劲的喊“妈妈”。
    76岁的杰岗村老人唐菊花突然患脑血栓,因年岁已高,医院已无回天之力,白天派专人看护,晚上我亲自守护在老人身旁同睡一炕,为老人打针、喂药喂饭、洗澡擦身,端屎端尿。在唐菊花老人临终之际,我把老人身上的衣服一件件脱下来,又一件件把装老衣服给老人穿上。出殡的时候又是我给老人烧纸、扔“纸钱”。做为新时代的敬老院的工作人员,我深知这样做没有用,但是给了全体老人一个很好的安慰。去年88岁的老人胡细发,老人是正常的自然死亡,她在弥留之际把我叫到床前,从怀里摸出一个包了几层布的包,里面有1200元钱,这是老人一生的积蓄。老人对我说:“1000元钱留给咱村里的父老乡亲和敬老院的老人喝杯水酒,另外200元留给你,你对我这么好,今生不能报答了,这200元钱算是我对你的谢意吧。”说完,老人安详地去了。还有的老人是在喂药喂水时就倒在我的怀里,每一位老人临终前的眼里都饱含着幸福的目光,脸上洋溢着满意的微笑。对每一位去世的老人,我都要为他们理好发、剪尽指甲、洗好面、掏尽耳朵,亲自捧上骨灰盒,每到清明节,还要为这些去世的老人祭扫,27年来,我先后为四十多位位老人守灵送终。在我眼里,敬老院的老人都是爹和娘。
     三、胜似“一家人” , 倾注真情 
    现在我都奔五十的人了,大半辈子都献给了敬老院,献给了这里的老人。面对这些无儿无女的老人,我把爱倾注在这些孤寡老人身上。和老人同吃住,共生活,我对老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和她们是血脉相连,心灵相通,哪怕我去办事,离开敬老院一天,都会对他们念念不忘,无比牵挂。
    凡是到敬老院来的老人年龄都较大,身体多病又无儿女照顾。我总是把这些老人当做自己的亲人来对待,像儿女一样照顾老人们的生活起居,倾注自己的真情。做饭、洗衣、护理系于一身。不断改善饭菜花样及质量,每天征求老人们的口味,尽量让他们吃饱、吃好,直至绝大部分人的满意。坚持做到每日三餐不吃重茬饭,平常餐桌上四菜一汤,顿顿保证吃上肉;每年大年初一为老人包饺子已成惯例。坚持每天打扫室内外卫生,每周为老人们换洗一次衣服,每季拆洗一次被褥,床铺收拾的干干净净,环境卫生整洁;每月组织老人们检查一次身体,对少数身体较弱的院民,请求卫生院安排医护人员上门检查,及进把握老人们的健康状况。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使院民冬不着凉,,夏不中暑。老人生病,按照医疗救助程序随时安排入院治疗,一旦有个头痛脑热的,不分白天黑夜,总是我亲自陪老人到医院求医抓药。
    当老人们不顺心的时候,多说服、多谈心,拉近与老人之间的距离,了解老人们的心声,想她们之所想,急她们之所急,通过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增强了院民之间的团结。定期组织院民参加娱乐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陶冶老人们的情操。召开座谈会是一个既方便,又实际的好方法,让老人们说出她们的愿望、心声;每天组织老人们收看适合他们情趣的电视节目,让老人们喜笑颜开。我发现部分院民不仅喜欢唱花鼓,唱民歌,还会吹锁纳、笛子,拉二胡。为了发挥她们的特长,我就向院领导建议,托人进城买来了乐器,组织老人编排一些简单的娱乐节目,召集院民在一起自娱自乐,陶冶了她们的情操,营造了和谐家庭的氛围,使他们感受大家庭集体生活的惬意。
    如今社会上的老人讲究“做寿”,这些无儿无女的老人也很羡慕别人过生日,我就把老人们的生日写在纸上,贴在办公室的墙上。每当有老人过生日,我们都精心准备,买来生日蛋糕,做上十多个可口的菜肴和大家一起为老人祝寿,让寿星接受在场所有人的祝福,高兴、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宴会上传出阵阵欢声笑语,老人们享受天伦之乐,感到大家生活在一起胜似“一家人”。
     四、组织“大生产” , 改善生活 
    开始敬老院老人的生活还十分艰苦,一日三顿能吃上就算不错了,根本谈不上吃好。为了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在院长的号召下,我带领几位生活尚能自理又有点劳动能力的老人,开荒种田,发展副业。常年依照节气轮种瓜、豆和各种蔬菜,地不空闲,基本上解决了一部分人的蔬菜自给;还在敬老院的四周栽植了许多葡萄、桔子、柚子和花草,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收入;在房前屋后筑起了鸡舍和猪圈,充分利用剩菜剩饭和烂菜叶,每年养几十只鸡,喂了几头猪,其中鸡肉、鸡蛋用于老人们生病、过节、过寿改善伙食,肥猪还出售过几头,用于补充经费不足。通过大家辛勤的`生产劳动;改善了生活条件,也提高了大家的生活水平。
    除了让老人们衣食无忧外,我还让老人们心情愉悦,把“养”的含义拓宽。敬老院里有一块闲置地,我带着老人们把土地平整好,铺上方砖,作为休闲运动场,旁边种上花草。在工作之余,与老人们一起来这里散步、聊天、拉家常,有说有笑,让老人们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老人们在这锻炼身体跑跑步,给花草浇浇水,生活得有滋有味......有人问,你与老人们朝夕相处,觉得最开心的事是什么,最烦恼的是什么?我总是微笑着说:“我觉得与老人们一起生活很开心,照顾老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最烦恼的时候是老人害病的时候,因为我非常担心和着急。”
    这些年来,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镇政府和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和同事一起,本着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环境,让老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宗旨,无私奉献,用真情去温暖五保老人的心灵,以不懈的努力将敬老院的工作料理的井井有条、红红火火。如今的敬老院旧貌换新颜,建院时一无所有,而如今发展建设拥有房屋40余间,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规模的敬老院;硬件设施齐全,软件建设达标,环境优美,院里院外干净整洁,老人们和睦相处,彼此间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她们真正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这里已经名副其实的成为了老人们安度晚年的幸福家园……
    我多年来为敬老院事业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真情与汗水,得到了院内老人和社会的认可。在老人们的嘴边有这样一句话:“凤香,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有这样好的闺女,俺们知足了。”
  ;

7. 敬老爱亲个人先进事迹

 敬老爱亲个人先进事迹范文
                       (篇一)孝行天下 
     --**乡**村**敬老爱亲事迹材料 
    古往今来,敬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维系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基础。**乡**村有一位农村妇女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女,她是一个很平凡的女人,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她有一颗敬老爱老的心,有一副助人为乐的热心肠,她就是**。多年来,**悉心照料家中两位病重老人,以自己的实际言行深刻诠释了“孝”的含义,谱写了当今社会一曲感人至深的“孝”的赞歌。
    **是**乡**村山后组的一位普通农村妇女。今年36岁的她在家中排行第二,从小生活条件比较贫苦。父母含辛茹苦地将她和兄弟姐妹养大,正是这样,才使她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有着尤为深切的理解。源于感恩,她对自己的父亲尽心尽力,孝顺有加,同样源于感恩,她14年如一日的细心照料着自己病重的公公、婆婆。在**村,每一个熟知**的人都被她的孝行所感动着。
    1998年,**和丈夫结婚时,公公、婆婆都已年近古稀,且两位老人均身患疾病,行动不便。公公一只眼睛有严重的白内障,婆婆腿脚有严重的腿疾。面对这种情况,她二话不说,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2002年,久病缠身的婆婆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要在床上。当时她的孩子又小,叔伯兄弟和小姑子怕她太累,便提出要轮流伺候老人,但被她拒绝了,她说“婆婆跟我这么长时间了,我比你们更了解她,只要老人能够过得更舒心一点,我累一点又怕什么呢?”就这样,她不仅每天要为老人喂饭喂药、洗漱更衣、倒屎倒尿,同时,因为害怕老人因长期躺在床上会生褥疮,她还要经常给老人翻身、擦洗。老人年纪大了,又长期卧病在床,身体非常僵硬,每次翻身都要费好大的劲。即使这样,她也坚持有空就给老人翻身,促使老人身体血液循环。尤其是夏天,更经常不断地给婆婆擦洗身子。在这样的精心照顾下,一直到2010年老人去世,8年来,老人身上从没生过褥疮。
    **不但孝敬老人,还和睦邻里,不管谁家有个大小事情,她都会主动去帮忙。谁家有了困难无论是经济,还是家庭纠纷她都主动帮助化解,街坊邻居谁提起她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在这8年期间,**再忙也把照看老人的事放在心坎上、摆在第一位。一定要让老人吃好、穿暖。有人说,千难万难难不过给爹妈一个好脸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视和不耐烦,这种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为这会让父母很不安心。但这样的情况在**家是看不到的,无论遇到什么难心事,她从不在老人面前表现出来,她面对老人时永远是一张笑脸。老人由于长期卧病在床,心情不免沮丧,每天精神不振,有时还对尽心尽力照顾她的**恶语相向,吃饭也没有胃口,她便在家里想着法的做些可口的饭菜,然后再给老人送去。为了减轻老人的心理负担,她还有意识的为老人说些笑话,逗老人开心,看似不经心的为老人讲一些战胜病魔的例子,鼓励老人树立信心。
    **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
    **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她经常说:她觉得:孝敬老人,照顾妻子,让全家人幸福,她自己才幸福快乐。
    就是这样,她用言行感染着老人,从困境中扶助着老人。用善良的身心、炽热的思想、无私的行动、坚持的信念成为了老人生活和精神上的坚实后盾,从平凡中体现了真诚,从细节中倾注了关爱,写下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尊老诗篇,奏响了一曲曲令人钦佩的敬老乐章。
     (篇二) 
    **,女,家住**县**乡**村**组,她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女党员,也是一位勤劳、朴实、善良的农家妇女,为人正直、善良、乐于助人。从小生活在贫困的家庭环境中,小小年纪就承担起了繁重的家务劳动,洗衣、做饭、带弟妹。“做人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虽然现在老了,但他们一辈子经历的苦难多不胜数。如果我们做儿女的不孝敬他们,那么怎么配做人?”这是**常说的一句话。
    八十岁高龄的婆婆身体一直不好,**就承担起了常年照顾婆婆的重担,每天早晨,她把早饭做好后,就来到婆婆的住所来看望她,为她做早餐。之后打扫房前屋后,整理被褥,换洗脏衣服。她总是把婆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不顾家庭拮据和路途费时,常常去**、凤县专程为婆婆买东西,变着花样给婆婆做饭,生怕老年人没有胃口。周而复始,一干就是好多年,受到了周围邻居的好评。**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她的所作所为大多都是平凡普通的,但在这种平凡普通中,闪耀着中华民族孝敬父母、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传统美德。
    说起**村的**,村民们都会赞不绝口。她孝敬老人和自强不息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并呼吁着我们要孝敬和关爱自己的父母和亲人,孝敬一切需要孝敬和需要关爱的人。她在逆境中默默地承受着苦和累,为老人、为孩子、为家庭和睦所做出的奉献,受到大家的好评。也为我们争做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模范树立了榜样。今年四十多岁的**,曾经也有过幸福美满的家庭。丈夫能干,子女乖巧听话,婆婆能帮助料理家务和照看孩子,一家人的生活其乐融融,确实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家庭。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就在1990年,丈夫被检查出患有肝癌,永远失去了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婆婆也因此重大变故受到很大打击,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面临灾难,**变的坚强起来,日子还要过下去,全家人都在看着自己,必须坚强起来,坚定生活信心。她一边开导丈夫安心养病,一边安慰婆婆不要伤心,有我在,有全社会的帮助,天大的难关也会度过去的。从此,她挑起了护理丈夫,伺候婆婆和抚养孩子的重担。病床上的丈夫,眼睁睁的什么也干不了,心情烦躁,免不了常发些无名火,可她从来没有半句怨言,总是默默地伺候着丈夫的饮食起居,把家里家外的大事小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即使有委屈也从来不让婆婆和丈夫发现,以免他们操心,她还经常和丈夫谈心,让丈夫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情。婆婆经常生病,需要照顾,她认为婆婆拉扯大自己的丈夫不容易,人都有老的时候,照顾好老人使其安享晚年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她尽全力照顾好两位老人。每天,她除了安排好丈夫和孩子的生活外,还要妥善安排好两位老人的起居饮食。平时,老人提出的要求她都尽力给予满足。老人年事已高,经常生病,药不离身,端屎端尿倒水送饭她从来毫无怨言。虽然生活拮据,逢年过节她总不忘给老人买点礼物,天冷了,她每天早早为老人生好炉子,让老人从心里觉得暖烘烘的。提起**,老人感动得说:这孩子比亲闺女还亲。一次,婆婆不慎摔倒造成骨折需要伺候,她按时按餐给婆婆喂粥喂饭,替婆婆换衣梳洗,任劳任怨,并时常搀扶老人到室外晒太阳,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老人很快就康复了。
    她不但是敬老爱老的典范,而且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信心。1993年饱经病痛折磨的丈夫离开了人世。 一家人要生活,孩子要读书,她正视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勇于面对现实,除忙完家务外,一有时间,还要去侍弄承包地和打些短工补贴家用,每天忙的团团转,一天下来累得浑身散了架,背地里也不知流了多少眼泪。也曾有人劝她这样太苦太亏自己了,不如趁年轻再找个人家吧,她也想过,也几次打过退堂鼓,但一想起病床上的丈夫和年迈的婆婆,又不忍心这样做了。我一走,丈夫怎麽办?老人怎麽办?一个家庭不就这样破碎了吗?自从嫁给丈夫后她就把自己的命运和丈夫的家庭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天大的困难我们一起来承受,为了家庭再苦再难我也心甘情愿,我们的日子会好起来的。十几年来她一边照顾老人和丈夫,抚养孩子,一边挑起生活的重担,为了老人,为了丈夫和孩子,风里来雨里
    去,什麽她都干过,打过工上过班,赶集串乡卖过小商品。如今,孩子都成年了岁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常人是无法想象一个弱女子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磨难。往后的人生艰难路程还很长,可**的心里对生活却充满了希望。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她的身上我们感受到是她永不歇息的劲头。说老实话,她所付出的一切,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她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赢得了全体居民的尊重,我们为**的事迹感动着。
     (篇三) 
    **,男,1974年6月出生,**乡**村**组人,家里有四口人,其中有两个孩子。十几年以来,夫妻二人相敬如宾,关爱子女期间虽然经历了病魔侵扰等波折,但始终保持着浓浓亲情与和谐氛围。邻里团结,遵纪守法,家庭和睦温馨,家里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却深受邻里好评。
     一、夫妻和睦,关爱子女 
    **和妻子**结婚已有十几年了,起初生活很艰辛,但随着党政策对农村的照顾,给农村带来了勃勃生机,他们的日子也是越过越好、越来越红火,但他并没有因为生活好了而忘记身边的亲人。平时妻子生病时他就一直在身边精心照顾,及时请医拿药,平时**忙完农活尽量多做家务,所以结婚这些年来,夫妻二人关系一直很融洽,从没红过脸、吵过架,这些年来他与妻子不离不弃,相濡以沫,共度难关。他平时多抽时间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支持子女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培养子女的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两个孩子也特别懂事。去年11月的一天,妻子外出打工,他一人在家,突然听别人说他儿子发生车祸了,立即赶到事发现场,看到孩子满脸的血迹,抱起孩子,流着眼泪说:“帮我把孩子快送医院吧,你们都救救我孩子”。经检查,孩子脑出血加脑震荡,来晚了就会有生命危险,还算送来及时,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他还是特别着急,孩子七天昏迷不醒,为了能早点醒过来,他就一直守在床边,照看着,一直给孩子说话,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醒了。刚清醒那段时间,只能吃柔软细滑的食物,他就把鸡蛋、蛋糕之类混在一起做成鸡蛋羹,一勺一勺地喂,而且尽量变着花样为孩子做可口的饭菜,既保证营养,又易于消化。由于孩子只能躺着或坐着,生活基本不能自理。遇到孩子不配合时,他还得耐着性子慢慢哄,有时候他真是感到精疲力尽。**照顾儿子的事迹感动了周围的'人,邻居们都说:“他照顾孩子,别说是男同志,就是女的也做不到他那么细心,真是令人佩服。”他在精神上还给予孩子安慰和鼓励,给儿子讲与病魔斗争的人和事,他把这一切都没告诉妻子,怕远方的她担心,所有的苦都有他自己背着,所有的泪都往肚子里咽。孩子早日康复是他最大的心愿,现在好多了,他还是精心照料,怕以后给孩子留下后遗症,因为他还小,做父母的要多为孩子的将来着想。女儿现在上高中,学习成绩也不错,每次回家,他都及时督促孩子做作业,了解孩子的思想,尽量减轻她的负担,他教育子女“学会自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碰到的砍坷很多。所以他说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勇于面对挫折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让孩子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会磨练自己的翅膀,展翅飞翔。现在他们虽然生活上过得比较拮据,但一家人过得十分幸福,他说每次劳作回来看到妻子和孩子,心里感觉很满足。
     二、兄弟团结、妯娌和睦 
    他们堂兄弟虽然都已分家过日子,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他们是分家不分心,每当家庭有事或困难的时候,总能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决困难的办法,特别是对待出钱的问题上,他都是争先恐后地出钱,比如:他哥住院交医药费的时候,他争着去交钱,争着在医院照顾哥哥,他们之间相互谦让、相互体谅,从不为鸡毛蒜皮的事计较,都本着以和为贵的态度对待对方。您敬我一尺、我敬您一丈,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兄弟之间、妯娌之间从不因一些锁碎的小事而破坏家庭和睦。有些兄弟之间、妯娌之间闹矛盾都是小事引起,他们之间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什么也没得到,到是受到了别人的指责,是背着不忠不孝的骂名,最终走上法庭。他们本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态度,本着吃亏是福的心态。这样才能处理好他们兄弟之间、他们妯娌之间的关系。“这些年来,正是他的宽容大度,大仁大义的作法,使他这个大家庭和睦幸福,让四邻羡慕,并且得到大家的交口称赞。
     三、邻里关系融洽 
    他的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院子里,位于**村口,周围有十几户人家,这些年来,他家从未和邻里产生矛盾,大家都本着和平共处相互尊重的原则,一家有难、多家支援,把邻里关系处理的很不错,他家有一个邻居是从外地搬来的,家境较为贫寒,他的儿子经人介绍毫不容易找了个对象,但家里穷的连见面礼都拿不出来,最后还是他给了他二千钱才应付过去,后来结婚,照旧拿不出钱办喜事,为成就这对青年的婚事,他再一次毫不犹豫的拿出二千元钱来,帮他们办了婚事,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感动得他们的老母亲逢人就讲、见人就夸,讲他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四、遵纪守法 
    **一家人在参加集体活动、生活等社会活动中,总是能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村规民约,积极交纳社会公益款,从未出现过任何违法乱纪的现象,作为一名新党员,这几年来,他一直默默地实践着带头致富和扶贫帮困的座右铭,当需要帮助的村民进入他的视线,也就一定进了他的心里,他给他们讲解科学技术知识,做人的道理,带领村里的年轻人外出务工,多学核桃树嫁接知识,帮村里的大多数农户嫁接新品种核桃芽等等,他对农技推广事业的赤子之心依然没改变,他仍坚持长年搞技术指导与咨询,试验、示范、推广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在农民家中和田间地头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并当好农民的技术参谋。他一直实践着一个党员的起码要求,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有为的青年,尊敬老人、爱护小孩,是我们年轻人应该保持的优良传统,我也做了一些自己应该做的事,但比起好的家庭来还差得很远,今后还要更加努力,争取做得更好,努力发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美德。”
    正是这点点的爱心滋润着**村人们的心田,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人们的航向。
  ;

敬老爱亲个人先进事迹

8. 单位敬老事迹材料范文

      敬老美德教育从古至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整理单位敬老事迹材料范文的范文,欢迎阅读!
         单位敬老事迹材料范文篇一         我叫张凤香,1963年7月出生,是一名在梅庄镇敬老院工作近三十年的工作人员,在这些年的工作中,我把五保老人当作自己的亲爹娘,为老人们端屎端尿,梳 头洗衣,祝寿搞活动、拉家常暧人心,把敬老院当作自己的家。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赞誉,也得到了敬老院领导和市、县民政部门和乡政府、敬老院的多次嘉奖。
         一、扎根敬老院,勇挑重担
         自 1980年以来我在社办桔子农场工作了四年,因为政治思想好,工作积极,人缘好,热心公益事业,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4年10月梅庄乡兴办敬 老院,我毅然辞去了人人羡慕的企业工作,第一个勇跃报名竞岗,主动向乡镇主管领导提出申请,凭着过去几年工作上的优秀表现和对民政工作的敬业精神,加上朴 实、憨厚,心地善良的性格,我光荣地成为了敬老院的一名工作人员。从此,我走上了梅庄乡敬老院工作人员的岗位,,当时面对由老养猪场改建的敬老院,几间破 旧而年久失修的土砖瓦房和20多位大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我没有退却。但是,没想到却遭到了公婆和丈夫的反对:“你怎么这么傻,放着舒适安逸的企业工作 不干,偏偏揽上这种伺候老人的繁锁活儿,这种苦差事别人躲还来不及,你还自己一门心思往里钻。”可是一想起那些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孤寡老人,我鼻子就发 酸,清楚知道自己责任重大,已经下定了决心不会轻易改变,就竭力说服丈夫与家人,默默地挑起了为老人服务这副沉重的担子,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热情和爱 心,而且,一干就快三十年……
         我27年如一日,既是炊事员、服务员,又是护理员,全心全意为五保老人服务,认真履行工作岗位职责,遵守敬 老院的各种制度,从二十一岁参加工作以来,至今从没离开过敬老院,所有的节日都是在敬老院陪老人过的,我没有休息日,节假日,哪怕是头痛脑热,也不愿请病 假而耽误了工作。为了便于工作,更好地照顾老人,我把家搬到了敬老院。前些年,丈夫经不住了我的软磨硬泡,也成为了一名敬老院合同工,和我一起为敬老院的 老人服务。虽然在市场经济潮流下,在经济日益增长的今天,我们夫妇俩的工资加起来也不足一千元,但我们很知足,因为我们爱这份工作、爱这些无儿无女的孤寡 老人,金钱不是成能的。再回头想想刚参加工作时只有三十五元钱,五年后才增加到六十元,而现在我们都加到了五百多元,县民政部门每月还有近百元的补助,政 府部门不是在越来越重视我们,增加了投入吗?而且,我的儿女都已长大成人,或许是耳闻目染,受到家庭的熏陶和我们的教育,从小就和老人们生活在一起的缘故 吧,只要一回家,就会帮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陪老人聊天,更令我自豪的是,在这个普通家庭成长的儿子,也很争气,在全国重点大学毕业后,现在北京继续攻 读研究生。我想美满的家庭,幸福的生活,无私的爱心、愉快的工作,不就是人生的一大笔财富吗?
         二、甘当“好闺女”,奉献爱心
         在 27年的工作中,我用至亲至爱的博大爱心,像对父母一样对待院民,不仅让她们在生活上得到满足,而且她们在精神上得到抚慰充实,入院的老人们多数是膝下无 儿无女,穷苦了大半辈子,都是一些“特别可怜的人”,让他们的晚年多享清福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暧和关爱,这就是我的崇高信念和理想,我也是无怨无悔执着追求 着这个目标。
         刚接触敬老院的工作,那时候自己还年轻,除了自身在管理服务知识方面要学习以外,更要摸索一些关于老年人心理抚慰、医疗保 健、护理医学、做思想工作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才能胜任这件平凡的工作。没有任何管理经验,要让临时组建的这个特殊的大家庭,和谐圆满,那是谈何容易的事! 建院初期,如同白手起家,缺这少那,加之老人们本来性格怪癖,且早习惯了单身生活,刚从各村组送来的20多位五保院民,都是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法自理的 孤寡老人,性格各异,生活习惯自由懒散,甚至有部分院民性格偏激、暴躁、心理变态、连说话都很难说在一起,院民之间横挑鼻子竖挑眼,发生口角那是常事。我 常常在夹缝中受冤枉气,暗地里不知流了多少眼泪。但是我不灰心,用慈善和宽容对待责备和抱怨,将委屈和辛酸化为动力,很快的被磨砺出息了,没有气馁,反而 面对现实更加坚强了起来。我不歧视、不放弃、不抛弃任何一位五保老人,与院民足膝谈心,从沟通入手,苦口婆心的讲道理,解疙瘩,疏导矛盾,化解怨气:“大 家今天能够在这里相聚,这是缘分,来到这里我们就是一家人,大家应当多一份谅解,多一份互助和关爱,一起珍惜集体生活才对,互帮互肋,创造和谐,共度寂寥 的晚年才是。”热心肠的简单话语,重复一百遍,一千遍,也会使老人们冰冷的心得到融化,加上我的慈善、勤劳和细心,不知不觉中,大家把这里当成了“家”, 院里的人际关系有了微妙的改善,我很快成了大家的“好闺女”,院民们精神上的主心骨。
         人一老各种各样的毛病都会冒出来,生活完全能自理的不多。为了让这些老人都能过上幸福的晚年,我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做他们的孝顺女儿。
         多 年前,有一位68岁的老人徐治平,因不小心摔了一跤而瘫痪,到了敬老院后,我每天亲手奉茶倒水、洗澡换衣、翻动身体、端屎端尿,不厌其烦。见他衣服单薄, 专门为他做了条厚棉裤,买了两个热水袋送给他。每次吃饭总是先喂完他以后自己再吃,天气好就背着他出门躺在摇椅上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经过三年的精心 照料,老人的下身竟一天一天好起来,不仅能坐上轮椅,还能撑着两根拐杖站起来挪动,老人感激地说:“你不嫌脏不嫌苦,真比亲闺女还要亲啊!”后英和徐桂枝 老人也都是偏瘫病人,她们的生活完全是由我来护理,她们经常情不自禁地说:“你的心眼真好哦,是你让我活在世界上,得到了人间的关爱,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 暖,我死后都会保佑你们全家的。”
         还有一位叫万月德的老人,进院时已有88岁,她给了我永生的记忆和工作的热情。因为她年事已高,小便经 常失禁,几乎每天晚上都尿床。晴天我就帮她晒,雨天就帮她烘,被单天天洗,冬天和雨季就给她准备两套棉被、床单,有时甚至得换上三套,敬老院的不够,就拿 出自己当年陪嫁时娘家做的新棉被和床单。当时我才二十多岁,她老人家比我的奶奶年纪还大,我又怎能让老人在世的最后几年时光受苦呢?正是因为我无微不至的 照顾,几年后,老人临终前用“你真是活菩萨啊,你要活120岁!”的祝福话语来表达对我的深深感激,她的感激给了我工作的肯定和信心,她的音容笑貌也一直 浮现在我的脑海。
         像这样的例子,连我自己也记不清到底有多少了。现在敬老院里的70多位五保老人一半以上有各种各样的残疾,耳聋的、眼睛 失明的、害烂腿流脓血的、大小便失禁的,患癫痫病、脑瘫的……我把每一位孤老都当作自己的亲人,既当好服务员,又当医生,还要当护理员,在每一位老人身 上,都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从而换来了老人们的信任和爱戴。孙火秀老人又聋又瞎,与大家难以交流,基本上是足不出门,生活很难自理,她的生活起居,一日 三餐都是由我来照顾,所需的生活用品总是我丈夫从街上给她捎来,但是,只要我大声和她说话,她大概还是能明白我的意思,只要我又空,就去房间陪她坐坐,消 除她的寂寞,鼓励她经常出门溜达溜达,增强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老人现在逢人就嚷:“多亏了凤香啊,真苦了她,硬是个好闺女哦,没有她,我真不知道怎样活 哩······”我院的胡金枝老人虽然年纪不老,还不到五十岁,却是一个白痴患者,生活基本上不能自理,吃饭,穿衣,洗脸梳头,洗衣晒被都要人照顾,我自 然是义不容辞。她是又疯又傻,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我说的话倒能听会去做,在我面前就像一个乖孩,跟着我后面一个劲的喊“妈妈”。
         76岁的 杰岗村老人唐菊花突然患脑血栓,因年岁已高,医院已无回天之力,白天派专人看护,晚上我亲自守护在老人身旁同睡一炕,为老人打针、喂药喂饭、洗澡擦身,端 屎端尿。在唐菊花老人临终之际,我把老人身上的衣服一件件脱下来,又一件件把装老衣服给老人穿上。出殡的时候又是我给老人烧纸、扔“纸钱”。做为新时代的 敬老院的工作人员,我深知这样做没有用,但是给了全体老人一个很好的安慰。去年88岁的老人胡细发,老人是正常的自然死亡,她在弥留之际把我叫到床前,从 怀里摸出一个包了几层布的包,里面有1200元钱,这是老人一生的积蓄。老人对我说:“1000元钱留给咱村里的父老乡亲和敬老院的老人喝杯水酒,另外 200元留给你,你对我这么好,今生不能报答了,这200元钱算是我对你的谢意吧。”说完,老人安详地去了。还有的老人是在喂药喂水时就倒在我的怀里,每 一位老人临终前的眼里都饱含着幸福的目光,脸上洋溢着满意的微笑。对每一位去世的老人,我都要为他们理好发、剪尽指甲、洗好面、掏尽耳朵,亲自捧上骨灰 盒,每到清明节,还要为这些去世的老人祭扫,27年来,我先后为四十多位位老人守灵送终。在我眼里,敬老院的老人都是爹和娘。
         三、胜似“一家人” , 倾注真情
         现在我都奔五十的人了,大半辈子都献给了敬老院,献给了这里的老人。面对这些无儿无女的老人,我把爱倾注在这些孤寡老人身上。和老人同吃住,共生活,我对老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和她们是血脉相连,心灵相通,哪怕我去办事,离开敬老院一天,都会对他们念念不忘,无比牵挂。
         凡 是到敬老院来的老人年龄都较大,身体多病又无儿女照顾。我总是把这些老人当做自己的亲人来对待,像儿女一样照顾老人们的生活起居,倾注自己的真情。做饭、 洗衣、护理系于一身。不断改善饭菜花样及质量,每天征求老人们的口味,尽量让他们吃饱、吃好,直至绝大部分人的满意。坚持做到每日三餐不吃重茬饭,平常餐 桌上四菜一汤,顿顿保证吃上肉;每年大年初一为老人包饺子已成惯例。坚持每天打扫室内外卫生,每周为老人们换洗一次衣服,每季拆洗一次被褥,床铺收拾的干 干净净,环境卫生整洁;每月组织老人们检查一次身体,对少数身体较弱的院民,请求卫生院安排医护人员上门检查,及进把握老人们的健康状况。做到早预防,早 发现,早治疗,使院民冬不着凉,,夏不中暑。老人生病,按照医疗救助程序随时安排入院治疗,一旦有个头痛脑热的,不分白天黑夜,总是我亲自陪老人到医院求 医抓药。
         当老人们不顺心的时候,多说服、多谈心,拉近与老人之间的距离,了解老人们的心声,想她们之所想,急她们之所急,通过组织的一系 列活动,增强了院民之间的团结。定期组织院民参加娱乐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陶冶老人们的情操。召开座谈会是一个既方便,又实际的好方法,让老人们说 出她们的愿望、心声;每天组织老人们收看适合他们情趣的电视节目,让老人们喜笑颜开。我发现部分院民不仅喜欢唱花鼓,唱民歌,还会吹锁纳、笛子,拉二胡。 为了发挥她们的特长,我就向院领导建议,托人进城买来了乐器,组织老人编排一些简单的娱乐节目,召集院民在一起自娱自乐,陶冶了她们的情操,营造了和谐家 庭的氛围,使他们感受大家庭集体生活的惬意。
         如今社会上的老人讲究“做寿”,这些无儿无女的老人也很羡慕别人过生日,我就把老人们的生日 写在纸上,贴在办公室的墙上。每当有老人过生日,我们都精心准备,买来生日蛋糕,做上十多个可口的菜肴和大家一起为老人祝寿,让寿星接受在场所有人的祝 福,高兴、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宴会上传出阵阵欢声笑语,老人们享受天伦之乐,感到大家生活在一起胜似“一家人”。
         四、组织“大生产”,改善生活
         开 始敬老院老人的生活还十分艰苦,一日三顿能吃上就算不错了,根本谈不上吃好。为了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在院长的号召下,我带领几位生活尚能自理又有点劳动 能力的老人,开荒种田,发展副业。常年依照节气轮种瓜、豆和各种蔬菜,地不空闲,基本上解决了一部分人的蔬菜自给;还在敬老院的四周栽植了许多葡萄、桔 子、柚子和花草,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收入;在房前屋后筑起了鸡舍和猪圈,充分利用剩菜剩饭和烂菜叶,每年养几十只鸡,喂了几头猪,其中鸡肉、鸡蛋用于 老人们生病、过节、过寿改善伙食,肥猪还出售过几头,用于补充经费不足。通过大家辛勤的生产劳动;改善了生活条件,也提高了大家的生活水平。
         除 了让老人们衣食无忧外,我还让老人们心情愉悦,把“养”的含义拓宽。敬老院里有一块闲置地,我带着老人们把土地平整好,铺上方砖,作为休闲运动场,旁边种 上花草。在工作之余,与老人们一起来这里散步、聊天、拉家常,有说有笑,让老人们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老人们在这锻炼身体跑跑步,给花草浇浇水,生活得有 滋有味。。。。。。有人问,你与老人们朝夕相处,觉得最开心的事是什么,最烦恼的是什么?我总是微笑着说:“我觉得与老人们一起生活很开心,照顾老人是一 件很幸福的事,最烦恼的时候是老人害病的时候,因为我非常担心和着急。”
         这些年来,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在镇政府和院领导的正确 领导下,我和同事一起,本着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环境,让老人们的精神和物质生活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宗旨,无私奉献,用真情去温 暖五保老人的心灵,以不懈的努力将敬老院的工作料理的井井有条、红红火火。如今的敬老院旧貌换新颜,建院时一无所有,而如今发展建设拥有房屋40余间,建 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规模的敬老院;硬件设施齐全,软件建设达标,环境优美,院里院外干净整洁,老人们和睦相处,彼此间结下 了深厚的感情,她们真正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这里已经名副其实的成为了老人们安度晚年的幸福家园……
         我多年来为敬老院事业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真情与汗水,得到了院内老人和社会的认可。在老人们的嘴边有这样一句话:“凤香,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有这样好的闺女,俺们知足了。”
         单位敬老事迹材料范文篇二         走进坨村有这么一个祥和的四世同堂大家庭,了解这户的人,都会对这个家庭和睦的氛围所感染爱。而提到这家的一家之主——梁家宏,更是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梁家宏现年五十七岁,是我村的一名老党员,常年以来,他以孝立家,与人为善,成为了子孙们的榜样,群众眼中的孝亲敬老楷模。
         一、敬老爱幼,发挥余热,支持亲人工作
         俗话说:羊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家庭生活质量的好与坏,一家之主起决定性的作用。梁家宏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八口之家的当家人,上有80多岁的父母需 要照顾,下有两个8岁的孙子、孙女上下学需要接送,儿子和儿媳都在经营自己的生意,没有固定时间,这一些事情他都一个人默默的承担了起来,最大程度的减轻 了儿女的负担。
         对待年过八十的父母,梁家宏更是从最细微处入手尽心尽责的侍奉在前,民以食为天,由于老人饮食的差异,根据身体状况,需要 每天少食多餐,为了让老人能吃上可口的饭菜,他一年四季每天坚持按照老人的饮食规律多做几次,经常性的变化口味,保障了父母吃的舒心,在他的精心照料下, 父母虽年过八旬,但两位老人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梁家宏同志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健康就是我最大的福气”。
         面对下一代的小孙子、 孙女,由于儿子和儿媳都在忙自己的生意,所以照顾下一代的任务更多的落在了他的身上,现正孙子孙女正是长身体的年龄,无论冬夏,早上始终他始终都能保证让 他们吃上热呼呼的饭,小孙子顽皮厌学,他抽出了更多的实践陪伴孙子写作业,57岁的她为了能辅导帮助孩子学习,从新拿起笔与孙子一起学起了文化知识,特别 是小学英语,她从ABC练起,因势利导的培养孙子的学习兴趣,在孩子面前,他既爷爷,也是学友,还是家庭老师,邻居和他开玩笑说“看你一天到晚的忙个不 停,累的就剩一把骨头了”她说“家里人忙,我只能当好后勤兵,能做些什么就做些什么。”
         二、助邻里 扶贫困 道德高尚
         梁家宏是1969年入党的老党员,年轻时在东封煤矿工作,曾多次评为为优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有一定的组织和领导能力,于2006年退休在家,作为一名 共产党员,他更是肩负起自身职责,主动的投入到了我村的各项工作当中,记得在环境综合治理时,梁家宏时时处处冲在第一线,所在胡同出色的完成了环境整治任 务,这与梁家宏这名优秀共产党员以身作则,做群众工作是分不开的,在他的带领下,这胡同的村民无论村里有什么活动都能带头参加,由于胡同窄,有的家还有车 辆,每年收秋季节,都商量着,就粮食的生熟程度一户一户收获,大家帮忙放到院子里,谁家有了生活困难,比如着急外出需要照顾老人孩子,都会把钥匙留给他, 家庭有了矛盾都爱和他唠叨唠叨,他都会主动帮忙化解矛盾把问题摆平。梁家宏一家八口人,上有父母需要赡养,下有孙儿需要呵护,家里的开销非常大。但他宁可 苦了自己也不能苦了老人和孩子,更不能愧对党员这个光荣称号,从汶川地震到舟曲泥石流历次济困捐款他都带头参加,并能号召邻里参加。正是这种对自己节俭, 对集体大方的品格,带动起了周围一大批人。在村内的日常生活中,他更是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加支部日常义务劳动,主动帮助邻里解决困难。
         梁家宏只是特殊家庭一名共产党员的缩影,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对家庭对社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单位敬老事迹材料范文篇三         某某,某某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某某老年公寓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XX年10月,时任XX村党支部书记的某某服从组织的安排,走上了老年公寓副主任的岗位。
         当时,高标准的老年公寓刚刚建好,全街道有170多名五保老人入住。面对大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他没有退却。XX常说:人都有年老的时候,残疾孤老们没有子女照顾,更需要社会的关心,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以无私奉献、热心服务的具体行动让他们看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自上任后,冬去春来,两年多来,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年复一年做着帮助老人、服务老人这平凡而又崇高的事业,他以满腔热情,发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光荣传统,为老人们奉献了一片炽热的爱心,受到老人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XX年,某某老年公寓被评为山东省星级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的工作枯燥,既苦还累,可某某却能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某某同志身为管理中心副主任,但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了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他带领几位生活尚能自理又有点劳动能力的老人,开荒种田,发展副业,使老年公寓很快实现了粮、肉、菜自给有余,走出了一条以副养院的新路子。在做好老年公寓管理工作的同时,坚持与其他护理员一样,天天为老人打开水,为年老体弱多病的老人打扫整理房间卫生,每天一次院内环境大清扫,修剪花草,美化环境,使老人们的房间清洁卫生,无灰尘、无异味,生活用具摆放整齐有序,为老人创造了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如今老年公寓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室内阳光充足,窗明几净,睡的是新床,每人还有自己的大橱、靠背椅、床头柜、餐桌、暖瓶、茶具等日用品,夏天,有电风扇,有蚊帐;冬天,床上双铺双盖。老年公寓里还建起了浴室、电视室、游艺室、活动室、食堂等。
         除了让老人们衣食无忧外,某某还让老人们心情愉悦,把“养“的含义拓宽。老年公寓院里有一块闲置地,刘忠远带着老人们把土地平整好,种上蔬菜和花草,老人们给蔬菜施施肥,给花草浇浇水,生活得有滋有味。
         敬老院里的170多位五保老人一半以上有各种各样的残疾,耳聋的、眼睛失明的、害烂腿流脓血的、大小便失禁的,患癫痫病的、身患癌症的……XX把每一位孤老都当作自己的亲人,他既当副主任,又当医生,还要当护理员,在每一位老人身上,他都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从而换来了老人们的信任和爱戴。在工作中,他视每一位五保老人为自己的亲人,为五保老人服务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细心呵护、关心,让入住的五保老人们享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使他们在老年公寓这个大家庭里快乐生活,安度幸福晚年。
         年春节前夕的一天深夜,寒风呼啸。也就是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夜晚,老人田某心脏病突发,情况十分危急,正值夜班的XX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将老人送到医院,跑前跑后办理手续、缴费,经过医生的及时抢救,老人脱离了危险,而他一直陪护在老人床前。老人清醒后,深情地对XX说:“多亏你啊,是你从阎王爷那里把我拉了回来。“第二天,老人的亲人来到医院,看见老人已脱离了危险,感动得热泪盈眶,此时,一夜未眠的XX已是精疲力尽。在老人住院期间,他隔一天晚上就去医院替换老人的亲属陪护,为老人跑前跑后,端屎端尿。像这样的事情,几年来,XX不知做了多少次。
         某某对全体工作人员提出了“我们不仅要解决他们的温饱,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的要求“。哪位老人有什么老毛病,哪位老人该过生日了,哪位老人亲人不来探望,刘忠远都记在心上。某某年8月,有位性格怪异的五保老人薛某,入住不久,一直好对老年公寓的管理人员服务挑剔,时不时闹到他那。他耐心的听老人“发牢骚“,原来老人性格有点孤僻,不合群,难免不适应集体生活。某某了解了老人的要求,没事就找到老人聊天,引导他多参加活动,多接触其他老人,慢慢的老人就和大家一起看电视、下棋、打牌,融入了这个集体。老人们都把某某当作自己的贴心人,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找他唠唠,凡有事要帮忙,就像使唤儿子一般随便。他常对工作人员说:“五保老人没有儿女,我们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每一位老人!“
         是呵,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某某同志正是用他的朴实和真诚诠释着中华儿女尊老爱老、助人为乐的内涵,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汗水让老人们分享社会主义社会福利机构这个大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