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行为分析的意义

2024-05-14

1. 用户行为分析的意义

通过对用户行为监测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让企业更加详细、清楚地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从而找出网站、推广渠道等企业营销环境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企业发掘高转化率页面,让企业的营销更加精准、有效,提高业务转化率,从而提升企业的广告收益。

用户行为分析的意义

2. 浅析用户行为分析的意义及5大应用场景

浅析用户行为分析的意义及5大应用场景
通过用户行为分析才能知道用户画像、用户在网站上个各种浏览、点击、购买背后的商业真相,用户行为分析的价值不言而喻。一、什么是用户行为?
用户行为由最简单的五个元素构成:时间、地点、人物、交互、交互的内容。
(一)什么是用户行为?
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要将其定义为各种事件。比如用户搜索是一个事件,在什么时间、什么平台上、哪一个ID、做了搜索、搜索的内容是什么。这是一个完整的事件,也是对用户行为的一个定义;我们可以在网站或者是 APP 中定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事件。
有了这样的事件以后,就可以把用户行为连起来观察。用户首次进入网站后就是一个新用户,他可能要注册,那么注册行为就是一个事件。注册要填写个人信息,之后他可能开始搜索买东西,所有这些都是用户行为的事件。
(二)如何获取用户行为数据?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监测这些用户行为数据呢?
一种非常传统、非常普遍的方式就是通过写代码去定义这个事件。在网站需要监测用户行为数据的地方加载一段代码,比如说注册按钮、下单按钮等。加载了监测代码,我们才能知道用户是否点击了注册按钮、用户下了什么订单。
所有这些通过写代码来详细描述事件和属性的方式,国内都统称为“埋点”。这是一种非常耗费人力的工程,并且过程非常繁琐重复;但是大部分互联网公司仍然雇佣了大批埋点团队。
二、为什么要做用户行为分析?
既然这么麻烦,那为什么要做用户行为分析?
因为只有做了用户行为分析才能知道用户画像、才能知道用户在网站上个各种浏览、点击、购买背后的商业真相。
简单讲,分析的主要方式就是关注流失,尤其是对转化有要求的网站。我们希望用户不要流失,上来之后不要走。像很多 O2O 产品,用户一上来就有很多补贴;一旦钱烧完了,用户就都走了。这样的产品或者商业模式并不佳,我们希望用户真正找到平台的价值,不停的来,不要流失。
用户行为分析帮助分析用户怎么流失、为什么流失、在哪里流失。
比如最简单的一个搜索行为:某一个 ID 什么时间搜索了关键词、看了哪一页、哪几个结果,同时这个 ID 在哪个时间下单购买了,这个整个行为都非常重要的。如果中间他对搜索结果不满意,他肯定会再搜一次,把关键词换成别的,然后才能够搜索到结果。
用户行为分析还能做哪些事情?
当你有了很多用户行为数据、定义事件之后,你可以把用户数据做成一个按小时、按天,或者按用户级别、事件级别拆分的一个表。这个表用来做什么?一个是知道用户最简单事件,比如登录或者是购买,也可以知道哪些是优质用户、哪些是即将流失的客户,这样的数据每天或每个小时都能看到。
三、用户行为分析的五大场景
有了用户的行为数据以后,我们有哪些应用场景呢?
拉新,也就是获取新用户。
转化,比如电商特别注重订单转化率。
促活,如何让用户经常使用我们的产品。
留存,提前发现可能流失用户,降低流失率。
变现,发现高价值用户,提高销售效率。
(一)拉新
2008年我在 eBay 时,我的工作就是分析 SEM 和 SEO 的每个关键词的 ROI。eBay 每天要向谷歌买400万个关键词,除了SEM、SEO 我们还要分析其它各种合作伙伴渠道。比如一家小电商网站上面放了 eBay 的链接,而后用户通过该链接最终在 eBay 上完成了购买,eBay 就会分钱给这家网站。
eBay 特别注重是哪个搜索引擎、哪个关键词带来的流量;关键词是付费还是免费的。从谷歌那边搜素引擎词带来了很多流量,但是这些流量是否在 eBay 上成单,所以这个数据还要跟 eBay 本身数据结合、然后再做渠道分配,到底成单的是哪个渠道。整个数据链要从头到尾打通,需要把两边的数据整合之后才能做到。
(二)转化
以注册转化漏斗为例,第一步我们知道网页上有哪些注册入口,很多网站的注册入口不只一个,需要定义每个事件;我们还想知道下一步多少人、多少百分比的人点击了注册按钮、多少人打开了验证页;多少人登录了,多少人完成了整个完整的注册。
期间每一步都会有用户流失,漏斗做完后,我们就可以直观看到,每个环节的流失率。
(三)促活
还有一个是用户使用产品的流畅度。我们可以分析具体用户行为,比如访问时长,在那个页面上停留时间特别长,尤其在 APP 上会特别明显。再有是完善用户画像,拿用户行为分析做用户画像是比较准的。
举个例子,在美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在线视频网络 Netflix。Netflix 非常有意思,通过用户行为分析,他把你一家人都进行精准分析定义。你们一家人有多少人,是大人还是小孩,你最喜欢看的是哪三部电影?你的行为输出越多,他的推荐就会越来越精准。
(四)留存
用户流失不是说一下子就流失了,一些细微、小的一些行为,就能预示他将来会流失。
在LinkedIn的时候,我们要去追踪用户的使用行为。比如说有没有登录、登录之后有没有搜简历、有没有上传简历等等。用户这些点点滴滴的行为,都很重要。有了这些数据支撑,LinkedIn的产品、销售每天都要去看用户报告,最简单的就是用户使用行为有没有下降、哪些行为下降、哪些用户用的特别好等,以此来维护用户关系。
(五)变现
LinkedIn 是一家 2C 又 2B 的公司,在全球有4亿的用户,有很多真实用户的简历信息。2B 的业务是LinkedIn 为每一个企业 HR 销售的,目的就是帮助美国的企业去找中高端的人才,这里面有很多的不同的产品线。LinkedIn 本身就是一个社交网络,用户是经理、VP还是总监,还是业务类的,市场的、销售的等等这些数据在 LinkedIn 上都聚合成一个公司的纬度。
通过这个简单的分布,就可以迅速看出来人才流失情况。如果是蓝的多,说明这家公司的人才吸引方面是强的,如果是红色的多,说明这家公司人才储备和招聘方面正处于颓势。我们把数据展示给最终客户,基本上就可以拿到单子。我们可以通过数据来讲故事。我们一开始做了很多的报告,销售可以拿去讲故事,可以很快促进成单。
所有这些是通过用户行为分析做出来的,不是通过拍脑门或者是第三方数据,用户行为分析的价值不言而喻。

3. 用户行为分析的介绍

用户行为分析,是指在获得网站访问量基本数据的情况下,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用户访问网站的规律,并将这些规律与网络营销策略等相结合,从而发现目前网络营销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为进一步修正或重新制定网络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用户行为分析的介绍

4. 为什么要做用户行为行为分析?

对于C端产品来说,用户就是你的目标,不分析用户,你难道在盲目的自嗨么。所以不以用户利益为目标的产品经都是捣蛋鬼。


产品经理要时刻站在用户的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是不是存在,功能是不是设置合理。张小龙能一秒变小白,然后来体验产品感受产品是不是好的,是不是解决问题的。但是大多数产品经理并不能做到一秒变小白,经常所谓的用户觉得,用户认为,只不过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瞎搞,给自己赋予了用户的头衔,这种主观是错误的。


用户看不到摸不着,你可以调研你可以访谈,但样本过低你的结论往往是片面的不具备普适性的。所以你应该从app的数据中去分析你的用户。一个用户在app中的生命周期,从认知、熟悉,再到试用、使用,最后到达忠诚。这漫长的历程中,你需要研究每一个节点有多少用户到达了,没有到达的用户是因为什么流失的,研究他们在app中所做过的行为,卡在了哪里,流失在了哪里,然后针对这个地方去优化去提升,然后继续观察你的数据,流失的那部分又没有好转有没有提升。然后你的app才会形成正向循环,保证你的每一滴分析都会带来价值和意义。你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才算是小部分的成功了。


当然,坐着一大堆事情搞的前提是,你在app中之前就预先建立了一套统计体系,用来分析你的用户行为框架。所以,在你做任何一个功能的时候,都不要忘了给你即将要分析的功能做好埋点。不要问我什么是埋点,请自行搜索百度。至于如何做好埋点,那是另外一个话题。

5. 为什么要做用户行为行为分析?

对于C端产品来说,用户就是你的目标,不分析用户,你难道在盲目的自嗨么。所以不以用户利益为目标的产品经都是捣蛋鬼。


产品经理要时刻站在用户的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是不是存在,功能是不是设置合理。张小龙能一秒变小白,然后来体验产品感受产品是不是好的,是不是解决问题的。但是大多数产品经理并不能做到一秒变小白,经常所谓的用户觉得,用户认为,只不过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瞎搞,给自己赋予了用户的头衔,这种主观是错误的。


用户看不到摸不着,你可以调研你可以访谈,但样本过低你的结论往往是片面的不具备普适性的。所以你应该从app的数据中去分析你的用户。一个用户在app中的生命周期,从认知、熟悉,再到试用、使用,最后到达忠诚。这漫长的历程中,你需要研究每一个节点有多少用户到达了,没有到达的用户是因为什么流失的,研究他们在app中所做过的行为,卡在了哪里,流失在了哪里,然后针对这个地方去优化去提升,然后继续观察你的数据,流失的那部分又没有好转有没有提升。然后你的app才会形成正向循环,保证你的每一滴分析都会带来价值和意义。你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才算是小部分的成功了。


当然,坐着一大堆事情搞的前提是,你在app中之前就预先建立了一套统计体系,用来分析你的用户行为框架。所以,在你做任何一个功能的时候,都不要忘了给你即将要分析的功能做好埋点。不要问我什么是埋点,请自行搜索百度。至于如何做好埋点,那是另外一个话题。

为什么要做用户行为行为分析?

6. 什么是用户行为分析?

要回答以上问题,我们需要关注用户在咱们产品上的各种行为,并对用户行为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上述第一个问题为例,需要关注的行为包括:点击功能入口、进入新功能页面、点击目标按钮等。如果对行为进行统计,则会得到如下指标
  
 如果对行为进行分析,你可能会提出如下问题:
  
 以上是围绕用户行为分析的一个小案例,这个案例展现了我们做行为分析需要经历的 3 个步骤:
  
 参考神策分析,使用“事件模型( Event 模型)”来描述用户的各种行为,事件模型包括事件( Event )和用户( User )两个核心实体。
  
 为什么这两个实体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清晰地描述清楚用户行为?
  
 实际上,我们在描述用户行为时,往往只需要描述清楚几个要点,即可将整个行为描述清楚,要点包括:是谁、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什么方式、干了什么。而事件( Event )和用户( User )这两个实体结合在一起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一个完整的事件( Event ),包含如下的几个关键因素:
  
 Who:即参与这个事件的用户是谁。
  
 When:即这个事件发生的实际时间。
  
 Where:即事件发生的地点。
  
 How:即用户从事这个事件的方式。这个概念就比较广了,包括用户使用的设备、使用的浏览器、使用的 App 版本、操作系统版本、进入的渠道、跳转过来时的 referer 等,目前,神策分析预置了如下字段用来描述这类信息,使用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增加相应的自定义字段。
  
 What:以字段的方式记录用户所做的事件的具体内容。不同的事件需要记录的信息不同,下面给出一些典型的例子:
  
 对于一个“购买”类型的事件,则可能需要记录的字段有:商品名称、商品类型、购买数量、购买金额、 付款方式等;
  
 对于一个“搜索”类型的事件,则可能需要记录的字段有:搜索关键词、搜索类型等;
  
 对于一个“点击”类型的事件,则可能需要记录的字段有:点击 URL、点击 title、点击位置等;
  
 对于一个“用户注册”类型的事件,则可能需要记录的字段有:注册渠道、注册邀请码等;
  
 对于一个“用户投诉”类型的事件,则可能需要记录的字段有:投诉内容、投诉对象、投诉渠道、投诉方式等;
  
 对于一个“申请退货”类型的事件,则可能需要记录的字段有:退货金额、退货原因、退货方式等。
  
 描述事件的任意一个字段,都是一个事件属性。应该采集哪些事件,以及每个事件采集哪些事件属性,完全取决于产品形态以及分析需求。
  
 每个 User 实体对应一个真实的用户,每个用户有各种属性,常见的属性例如:年龄、性别,和业务相关的属性则可能有:会员等级、当前积分、好友数等等。这些描述用户的字段,就是用户属性。

7. 如何理解用户的行为?

产品经理的核心工作就是研究用户,根据用户需求研发产品。而研究用户的核心是研究用户行为,研究用户行为背后的原理。
  
 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怎么理解这句话呢?我们都知道用户有很多需求,用户会使用不同的产品满足其不同的需求。当我们在说我们产品有多少用户的时候,其实说的是,我们产品满足了多少位用户的需求。
  
 用户有五个属性:异质性、情境性、可塑性、自利性、有限性。
  
 异质性是指用户是唯一的,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用户。
  
 情境性是指用户的行为受情境的影响,没有情境就没有用户,同一个用户在不同情境下会有不同的反应和行为。
  
 可塑性是指用户是可变的,其偏好和认知会随着外界不同的信息刺激发生变化而演化。
  
 自利性是指用户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有限理性是指用户追求理性,但由于能力有限,只存在有限理性。
  
 首先,在用户行为发生前,用户经常会受到一个情境的刺激,这个情境的刺激会调用用户的偏好和认知,产生一个主观期望效用,促使用户产生相应的行为,即追求这个预期的效用。而行为会产生某个结果,这个结果又会变成经验,影响到原来的偏好和认知函数,从而可能对用户下一次行为产生影响。如下图:
                                          
 举个例子,有个词语叫望梅止渴。讲的是人在口渴的时候谈论梅子,口里就会产生唾液,从而产生止渴的作用。这里其实就有一个假设前提,也就是用户的原来的偏好和认知是知道梅子是酸的。口渴+谈论梅子是一个场景,用户有这样的认知就能够被这个场景所刺激,产生期望——吃梅子,可能认为吃梅子可以解渴,从而产生行动,去找梅子。
  
 但是,如果用户没有这个认知,那就不会被这个场景所刺激,也就不会产生吃梅子的期望效用。再假如,后面他吃到的梅子是苦的,那么这个结果会形成新的经验,使用户对梅子的认知产生变化,从而形成新的偏好,那么下次受到类似情境刺激时,用户可能会修正自己的期望效用,从而可能产生不一样的行为。
  
 人是需求的集合。研究人,就是研究人的“偏好和认知函数”。研究人的需求,就是研究人在不同情境里用户表现出来的偏好。用户偏好会塑造用户的期望效用,这个塑造的过程,大概会经过感知、解读、选择集合、模拟推演、价值判断五个阶段。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塑造过程中会受到各种认知偏误的影响。最终形成的期望效用会影响人的行为,并根据实际使用体验形成经验,反馈给用户偏好,对其进行修正或强化,形成新的偏好。
  
 研究用户行为的目的,最终是促进用户的某种行为(使用、交易)。理解了用户行为,我们就能更好地促进用户行为。反过来,当我们能更好地促进用户行为时,也意味着我们能做出更适合当下用户的产品。例如,做新的产品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来思考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
  
 1. 用户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要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不容易。我们可以先找到具有某种特性的用户(具有类似认知和偏好的人群),再去做需求分析,找到或创造更适合他们认知和偏好的场景,再去设计产品。
  
 2. 既然每个用户对某个场景下的需求反应是不一样的。那我们可以先找到一个场景,去看在这个场景里的一个一个具体的人,去对他们的使用行为进行分析(使用、反馈、投诉等),当获得足够多的数据,我们就可以根据数据,形成用户分布模型,然后基于这个模型去分类用户,从而设计产品。
  
 第一种方案,是先确定目标的核心用户,再去设计满足其特定场景下的产品。
  
 第二种方案,是先找到某个需求,再去看不同用户在这个特定场景下的反应,在足够多的用户数据里找到我们产品的核心目标用户,然后再去设计产品。

如何理解用户的行为?

8. 为什么要做用户行为分析?如何利用数据分析用户行为

您的这个问题横跨网络营销和大数据分析,不过归根结底都是互联网。
以我们公司举例子,如果我们不做用户行为分析,那么怎么知道用户偏好和市场偏向,就不能及时调整战略方向,不能及时更新课程,结果就是:1.我们卖不出去课,客户被抢走;2.客户买了课,教出的学员也不适应市场最终没办法就业。而这两个最终导致我们,华信智原,死亡,死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浪潮中。
但我们做了用户行为分析就不一样了,我们知道社会现在最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哪一个行业更能高薪就业,那我们及时调整策略就能促进学员就业率,进而机构得到发展,顺便提高知名度,一举多得。
数据体现着用户偏好,一般一个平台的后台都可以收集用户的一些具体且真实的资料。拿共享单车举例:GPS定位可以确定一个人某一时段出现在哪,早晚上下班时间出现在某一地点的人多等,基于专业人士的分析可以预估单车需求,据此决定投放量。当然每个行业需要的数据不一样但是可以把所有的数据联系在一起,总能分析出自己的需要的用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