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银行的建议

2024-04-27

1. 给银行的建议

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为了产品营销、业务拓展和竞争的需要,制定实施了不少营销激励措施,有时针对单个产品或某一时段出台一些临时的营销激励办法。笔者认为,有效的营销激励措施必须要有科学的营销管理思想来指导,否则,上级行的营销激励措施,在基层行一线不一定起到预期的效果,即使短期见效明显,其潜在的后果及负面影响将是不可忽视的。我觉得,一个最简单的衡量标准就是:看其是否真正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一个体现“以产品为中心”的激励机制和营销管理,在一线可能会出现误导客户、诱导客户的营销案例,从而造成损害客户利益,伤害客户感情的后果,不得不引起各级领导的注意。因此建立营销指引制度形成长效激励机制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由于营销指引不到位,基层一线营销人员在营销激励的利益驱动下,推什么业务赚钱推什么,卖什么产品奖励高就卖什么。做什么对自己有利就做什么,很难做到同时兼顾客户的需求和利益。比如:为了卖出保险产品获取每万元销售奖励100元的奖励,营销人员可以把保险说成是一种储蓄种类,蒙骗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把保险卖给他们;笔者的一个客户朋友在某行要存20万元一年的定期储蓄,被营业员几句话给搞晕了,结果就办成了五年期万能型保险,回到家,被老婆骂得狗血喷头,第二天又去那家银行退保,耽误了好几天才拿回本金,他回想后自己觉得上当的感觉,于是气愤之下离开了那个行,来到了工行身边,成了我们理财金账户客户;为了完成工银瑞信QDII基金产品的销售任务,并可以得到一定比例的奖励,个别客户经理把大额的`QD基金推销给不知道QD基金是什么,甚至连投资国内基金也知之甚少的新基民。
  
 保险保障人人都需要,帮客户找到他们的需求,让他们明明白白消费才是正道,从理财和保障角度讲,不应该把客户大部分家当都营销成保险;同时,QD基金产品是基民们用来进行资产配置分散风险的基金品种,根据客户风险偏好和对国际资本市场的了解程度,为客户配置一定比例的QD基金,不应把客户手中的基金资产大部分变成了QD产品,否则,客户因为持有过多的QD基金而造成风险,到那时,他埋怨的不仅仅是向他营销的客户经理或营销人员,更重要的是对工商银行的失望,这样的客户还能留在工行吗?
  
 我和一个领导朋友交流,他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我发现所辖网点有人一笔卖出30万元(在我们当地经济环境下已经不小的额度)的大额保单,我不会首先向他表示称赞,而要找到该员工了解一下他的营销过程和客户情况,客户是否真的了解自己购买的保险产品,营销讲解是否说得明白?客户自身情况是否适合或需要这么大额度的保单?”我觉得,这种思路是值得推广的。其实,这就是营销管理营和销指引的一部分。那么,怎样从激励机制出发建立健全营销指引制度呢?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长效营销激励机制:设立营销奖励机制的目的,就是激励先进督促后进,全面提升销售业绩水平,绝对不是要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效果,奖励不是越高越有效。无论到任何时候,任何竞争环境情况下,在制定营销激励机制的时候,我们都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宗旨,要考虑到客户的利益,这一点十分重要。一定要考虑防止一线营销人员为了个人的利益,以牺牲客户利益为代价去卖出产品。激励机制不要陷入以卖出产品为最后目的的短期效应之怪圈。
  
 2.建立营销指引制度。营销指引必须做到一产品一指引、一活动一指引。针对每一个设定营销激励的产品和每一次营销激励活动,各级行个金管理部门,都应该同时配套一份《营销指引》。通过《营销指引》对基层网点和营销人员进行营销指导,明确营销产品和营销活动的注意事项,以及产品适应的客户群体。同时,必须把“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思想与理念贯穿于《营销指引》始终。
  
 3.建立持续教育培训制度。加强营销队伍的教育引导和培训指导工作,营销人员的个人素质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整个团队的营销业绩和持续战斗力。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对广大一线客户经理们实施持续的、各种形式教育培训,是让这支队伍健康发展和持续提升战斗力的重要保证。通过教育培训,把最新的服务理念、最新的产品知识和营销技巧灌输给客户经理们,让他们的知识得以更新、素质得以提升,从而提高营销团队的整体素质和销售能力。

给银行的建议

2. 对银行的发展有何意见、建议想法

我们应当明确银行业的现今的基本业态是垄断竞争。综观世界各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 可以发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银行市场都是一种寡占型的市场结构。
许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中证明, 银行业的适度集中有利于金融稳定,银行多不一定竞争激烈。
首先从数据分析来看我国银行业的总体竞争程度在提高。作为政府而言, 最需要做的是,
为银行业竞争提供一个好的制度环境。让银行之间可以从容地竞争、正当地竞争, 从而提高银行业的外部治理水平,
进一步地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和生存能力。
其次,由于国内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跟进, 银行业的总体竞争度开始上升。
政府当局应该加快熟悉国际规则的速度, 更好地发挥外资银行拉动竞争的积极作用, 同时加快推进股份制改革, 发挥产权对银行公司治理的积极作用。内外兼治,
推动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另外,我国银行业的开放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 通过增加银行的数量来强化竞争, 是中国银行业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
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迎接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借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逐步用较低成本的现代化手段来替代人工服务,专业化、个性化、和技术创新等因素是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中国银行业需要放宽准人的门槛,
全面提升市场竞争的强度, 同时加强银行风险的监管, 逐步实现从高成本、低产出的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向低成本高产出的集约型的方向转型。

3. 给银行发展的建议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欧国家围绕“大而不能倒”的大银行监管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但对众多所谓“小而不必救”的中小银行缺乏足够重视,以至于新的风险正在悄悄蔓延。2009年美国中小银行倒闭数量达到140多家,创20年来的新高,给金融体系蒙上了新的阴影。
  
 应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银行业做到了“独树一帜”,赢得世人高度赞誉。但是,危机也是一面镜子,为我国银行业特别是中小银行稳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迪。我国中小银行以中小企业和居民金融服务为切入点,在深化金融服务层次、促进金融市场竞争、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化解地区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体系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欧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大型银行具有系统重要性,而数量众多、扎根实体经济的中小银行同样是稳定金融、促进发展的重要基矗
  
 我国目前有中小银行156家,总资产规模已超过17万亿元,占银行业总资产22%以上。中小银行已成为整个金融体系的活力源泉,成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主力军。数据显示,2008年城市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占比高达71.16%,远高于大银行的45.07%;中小银行平均每个网点贷款支持的中小客户数量普遍是大银行的5倍以上。中小银行的建立与发展,通过“鲶鱼效应”激发了整个金融体系的活力,也为居民享受更多优质金融服务、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提供了便利。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目前中小银行仍然是银行业中的“弱势群体”,发展中面临着诸多困难。比如,品牌认知度和市场地位较低,致使人才、客户流失严重;一些部门和单位仍对其存在偏见和歧视性存款规定;在服务中小企业过程中,发放贷款成本高、投入多、风险大,但尚未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等。
  
 特别是随着金融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利率市场化成为必然趋势。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将对中小银行形成致命的冲击,需要未雨绸缪,从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巩固我国银行业30年改革成果和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中小银行的特殊作用,加大对中小银行的政策扶持,切实支持中小银行增强实力、健康发展。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鼓励创新银行监管方式,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我国目前以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为划分标准的监管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是“以出身定终身”,不利于银行业形成良性竞争。建议实行以资产规模和监管评级为主要标准、能上能下的动态监管方式,对风险管理较好、监管评级较高的中小银行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
  
 第二,放宽业务准入限制,鼓励金融创新发展。建议相关部门和单位,根据中小银行的资本实力和实际经营状况,逐步取消对中小银行承办住房公积金贷款、开设社会保险基金账户等业务的限制性规定。建议适当放宽中小银行从事年金托管等业务准入限制,丰富中小银行的`金融产品组合,引导中小银行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第三,落实财政补偿规定,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国务院去年9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鼓励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发放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当补助。”这项规定对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加快制定落实这项政策规定的具体实施细则,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第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强银行服务能力。建议财税部门尽快协调落实中小企业不良贷款呆账自主核销政策,切实降低中小企业贷款呆账核销成本;对中小银行历史形成的中小企业贷款呆账,可考虑制定宽松的核销政策。建议适当减免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营业税,有效降低中小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成本,激发中小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积极性。

给银行发展的建议

4. 对银行未来的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应当明确银行业的现今的基本业态是垄断竞争。综观世界各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 可以发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银行市场都是一种寡占型的市场结构。 
许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中证明, 银行业的适度集中有利于金融稳定,银行多不一定竞争激烈。
    首先从数据分析来看我国银行业的总体竞争程度在提高。作为政府而言, 最需要做的是, 
为银行业竞争提供一个好的制度环境。让银行之间可以从容地竞争、正当地竞争, 从而提高银行业的外部治理水平, 
进一步地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和生存能力。
    其次,由于国内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跟进, 银行业的总体竞争度开始上升。
政府当局应该加快熟悉国际规则的速度, 更好地发挥外资银行拉动竞争的积极作用, 同时加快推进股份制改革, 发挥产权对银行公司治理的积极作用。内外兼治, 
推动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另外,我国银行业的开放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 通过增加银行的数量来强化竞争, 是中国银行业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 
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迎接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借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逐步用较低成本的现代化手段来替代人工服务,专业化、个性化、和技术创新等因素是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中国银行业需要放宽准人的门槛, 
全面提升市场竞争的强度, 同时加强银行风险的监管, 逐步实现从高成本、低产出的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向低成本高产出的集约型的方向转型。

5. 提一个对银行的合理化建议

合理化建议:

一是加强客户维护。建立专业营销团队,对重点客户、潜力客户建立名册,做到专人管户,了解客户喜好,通过举办交流会、节日问候等加强与客户的联系,提高客户贡献度。

二是提升服务品质。加强员工业务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提升员工素质与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三是严格风险防控。加强人防、技防投入,规范业务操作,严防贷款受理、发放以及贷后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可能出现的风险。

提一个对银行的合理化建议

6. 对于银行网点,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营业网点作为银行最基本的经营单元,对业务发展起着最基础、最重要的作用,是同业竞争能力的直接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网点自身的服务品质、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脱颖而出,是各级银行管理人员不断探索的问题。网点运营存在以下问题:  1.员工角色转换难 网点运营的标准化管理是岗位整合、资源优化和流程重组的综合性改革,势必要将网点的一部分人转化为营销人员或是将每个员工的工作时间划分出一部分或是大部分用来营销,这种转变对员工的要求由原先服务型网点模式的“只要满足每一项业务有人会处理,能处理”提高到“每一项业务每人都会处理,快速处理”。为了一定程度上照顾年龄偏大员工,大部分行处以往在人员结构紧缺、老龄化的现状下,尽可能将年长员工安置在不需要处理现金业务的低柜区域,而高低柜分离改革后却需要低柜区配置素质更高的柜员去处理复杂业务,凸显阵地营销优势,而短时间内年龄偏大员工无法快速适应这种考验和磨炼,角色转换不到位将导致改革成效难以在阵地营销能力和网点功能转型上得以充分体现。2.功能分区布局优化难题现有营业网点内部运营区域物理布局上的共同特点是:面向客户最直接的中心区域往往是高柜服务区且柜口数量众多,低柜往往处在角落;而且考虑到网点业务发展,原始装修时往往设计柜口较多,导致网点实际开柜数小于物理环境柜口数的情况基本已是常态。考虑到网点全面改造的投入费用较大,试点过程中大部分网点只能在原网点功能布局的基础上,采取将低柜分离出来的权宜之计,从而造成部分对外营业高柜柜口空置,无论是内部布局、品牌形象、客户体验还是营业分区的有效利用上,都难以达到标准统一、管理规范的效果。3.网点阵地营销资源配置难题目前,高低柜业务分离网点真正配置了客户经理并在现场办公或参与阵地营销的并不多,其他未实施高低柜分离的中小型理财网点,配备现场客户经理的则更少。从全行个人客户经理的分布来看,集中在一级支行的客户经理队伍庞大,阵地营销人员配备不足,结构不合理,特别是柜面对优质、潜力客户进行识别后,由于缺乏跟进营销、重点维护的相关人员,造成部分优质客户资源的流失。 4.归口管理职责规范难题 高低柜业务分离后,网点业务集成度、综合化程度在提升,但归口管理仍待及时跟进,各相关业务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导致对网点的管理存在既重叠又缺失的不合理现象,制约了整体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目前,低柜区需授权审批的业务多,在兼顾高低柜的监管中可能存在顾此失彼、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7. 对银行工作的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对银行工作的建议书篇一         我国商业银行内控现状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内控失控或控制不力导致的违法犯罪事情屡见不鲜,给银行造成巨大的损失。以下问题较为突出:
         一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虽然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尚未按照《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的要求,建立符合现代银行制度要求的,以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为核心的法人治理机构。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重叠,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等现象大量存在。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情况稍好些,但也不同程度存在着公司治理架构不健全、决策执行体系构造不合理、监督机制有效性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有效执行。
         二是内控文化在银行尚未建立。
         内控是一项需要银行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管理机制,需要银行内部每个工作人员的参与配合。目前商业银行的内控文化并未真正形成,特别是基层机构部分工作人员还未充分理解内控和风险管理的内涵,对于内控与银行管理、内控与风险防范,内控与银行未来发展关系等问题的认识存在偏差,经常将内控简单的理解为整章建制。总行制定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在一些基层机构得不到全面落实。
         三是内部审计监督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许多商业银行对内部审计的作用认识不够,甚至将内审作为应付上级检查和监管的摆设,内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四是风险控制管理系统较为落后。
         目前许多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内控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对信贷风险的管理上,对于银行运营过程中面临的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还缺乏相应的内控措施。
         完善商业银行内控的建议
         为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定的要求为指南,规范并加强商业银行的内控建设已刻不容缓。
         一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只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商业银行内控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才能保证商业银行在内控系统建设上的审慎性、内控操作的独立性及内控运行的有效性。
         二是成立独立的内控评价部门。
         目前国内许多商业银行虽然建立了内控制度,但对于内控评价部门却少有设立。国外商业银行在此方面大多做得较好。因此,商业银行应尽快对内控机制的有效发挥提供制度保障,使其能够有效地履行职责。
         三是加强商业银行内审工作。
         各家商业银行应配备足够的高素质内部审计人员,并建立对内部审计人员实行定期专业培训的制度。商业银行内审部门应有权获得商业银行所有经营信息和管理信息,并对各个部门、岗位和各项业务实行全面的监控和评价。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有充分的独立性,实行全行系统的垂直管理,保证内审人员聘任和解聘的公正性。
         四是加强商业银行风险识别与评估工作。
         商业银行在建立、健全风险识别、评估体系时应由专门的机构负责制定识别、计量、监测和管理风险的制度、程序和方法,同时应注意风险识别、评价系统应涵盖银行所有业务,提高商业银行防范各种风险的能力。
         五是发挥监管对内控建设的推动作用。
         监管当局应当将监管目标与商业银行内在激励机制有机结合,诱导商业银行在实现自我利益的同时,有效实现监管目标。监管当局的监管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将是推动商业银行建立、健全内控的主要力量。
         六是发挥市场约束力量,推动商业银行内控建设。
         通过市场纪律的约束,可以刺激商业银行储存雄厚的资本来防范潜在的风险损失,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我国的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及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对社会公布经审计的年度会计报表,并且在公布的经营状况说明书中,对银行的内控情况都作了简单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市场约束在加强商业银行内控建设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对银行工作的建议书篇二         近些年,特别是金融开放以后,各类新兴银行层出不穷,这给传统四大国有银行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新生银行,人员新、观念新、设备新,政策灵活多变,朝气蓬勃,但缺点是没有太多业务经验积累,容易忽略潜在风险,造成巨大损失,同时网点占有率较低,不易在金融界扎根散叶。而素有元老之称的四大国有银行呢,情况则正相反,老员工多、观念保守、设备陈旧,更新换代较慢,政策既成,制度不易变更,但突出优点是网点多,百姓信赖认可,业务经验丰富。
         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不断涌现,同业竞争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部分银行对于客户资源的争取甚至演变成不择手段的掠夺,而在经济利益的诱惑面前,更有甚者为了实现更多的收益,不惜以半欺骗的方式揽存增收,或者有意模糊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对某些业务服务事项及费用在未告知客户的情况下肆意变更,给客户造成了一定损失,导致投诉量激升。这些都是各大银行存在的共通问题,但却深刻反映出了经营者的一种浮躁心态,这种心态在当今也是一个普遍的社会心态,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很难见到百年经典企业的原因之一。
         很多银行为了在业界能够有一席之地,整日不断地追逐,不断地创新,变着花样吸引众人眼球,但却忽略了公众最关心的问题:对于储蓄客户来说,首先,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存款安全性。其次,存款是否能够获得真正增值。再次,存取是否随时方便并且快捷。这三点,如果做不好,不能让百姓百分之百满意的话,其它一切附加服务都显得毫无意义,苍白无力。目前,大多数银行都能做到存款的安全性,除了极个别情况出现意外导致一些损失,在这方面各行都有着相对流程化的管理,但对于安全保卫,仍需提高防范意识,不断完善。但是,后两点却是很多银行做不到的,这让要求其实并不高的老百姓也很茫然,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银行满足不了,而不断地总在推销那些百姓并不太需要的东西。诚然,这些银行,并没有真正看清核心竞争力到底为何物,遇到问题总喜欢绕着走,选择回避,另辟新径,掩埋自身短处。殊不知,基础打牢,创新才能得以真正发挥,起到锦上添花之美。
         对于对公客户来说,他们最关心的就两件事:第一,要贷款支持的时候是否可以及时批准,以解燃眉。第二,批准以后,是否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走完流程发放到位(当然中间手续最好不要太繁琐)。但是反思一下,又有多少银行能够真正认真做到这两点呢?
         银行在不断创新,成长过程中不妨经常回头看看,重新思考一下客户内心最原始的最单纯的服务期待到底是什么,在前进的道路上,通过不断的回头看,不断地修正和整理业务流程,不断地更加贴近百姓切身需要,并且诚信的诚实的进行营销,那么,我相信,在群众眼中,这样的银行一定会成为他们的首选。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善于抓住服务本质,才能赢得人心,有了强大的人心作后盾,才能稳坐业界第一把交椅。
         对银行工作的建议书篇三         随着广大群众理财意识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消费者不仅仅满足于将闲钱以活期或者定期的形式存入银行,更多的是选择投资银行推出的各种理财产品以获得比活(定)期更高的'收益。然而,银行理财产品在热销的同时却存在诸如虚假宣传、合同条款侵权、强制捆绑营销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如何加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切实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然成为工商部门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虚假宣传盛行。一方面是夸大事实。许多银行在推销理财产品时,为诱导消费者购买,常常在宣传广告中使用类似“专业理财团队,保证不亏”等夸大收益的宣传用语来夸大产品的优势;另一方面是评估预测。部分商业银行将以往的产品业绩或未来的预测收益作为广告宣传的主要内容,且用详尽的数据和带有诱惑性的规划说明,诱使消费者“入套”。
         二是合同条款侵权。银行往往利用与投资消费者签订的带有免责格式条款的理财合同来规避投资风险,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例如在理财合同中,银行往往使用“已充分了解并清楚知晓本产品的风险,愿意承担相关风险”这一免责条款,消费者一经签字,投资风险就是消费者的事,银行根本不会损失分毫。
         三是强制捆绑营销。为拉动冷门理财产品销售,一些银行在销售高收益、低风险的热销理财产品时,往往采取“重点宣传+捆绑销售”的方式,将高风险、较难销售的理财产品或新发行的基金产品打包销售,在合同中也隐晦提及,消费者容易产生“买一送一”的错误感觉,直至账户资金“缩水”才会发觉上当受骗。
         四是刻意回避风险。《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五条要求“商业银行应科学合理地进行客户分类,根据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提供与其相适应的理财产品。”而事实上,对理财产品的风险,银行工作人员要么是客户不问便不提,要么是笼统或含糊带过,只重点谈预期收益,而且强调“最高预期收益”。即便多数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中有风险提示,但风险条款往往繁杂生涩,很难让投资者对单个具体产品的风险产生警觉。
         二、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是盈利目的驱使。盈利是任何商家的最终目的,银行也不例外。因此,一般情况下,银行发行理财产品时,竭力想打开市场、完成理财产品销售指标,其往往疏于评估客户投资理财的风险,而在虚假夸大宣传、捆绑销售上狠下工夫,导致消费者的心里预期跟投资的理财产品不匹配,尤其是风险承受能力低的中低收入者和中老年人群,购买了与其不相适应的理财产品后,大呼上当。
         二是专业壁垒限制。银行业务专业性很强,理财合同中存在大量专业术语,缺乏通俗解释,普通消费者难以通晓合同条款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银行利用专业优势,拟定霸王条款、免责条款,收取名目繁多的各种管理费用,且对投资方向、期限、风险、保本等情况进行模糊解释。
         三是信息极不对称。银行与客户信息严重不对称,致使消费者的知情权难以保障。绝大多数消费者对于理财产品基本概念不了解、对银行收取各种费用的依据不明白;加之理财产品销售后,银行一般不会主动向客户披露理财资金的管理及运用情况、投资组合及风险收益变化,理财产品终止时,也不向客户提供详细的产品投资收益情况,从而使得消费者对资金的操作、风险情况一无所知。
         四是立法相对滞后。就银行理财产品而言,我国立法相对滞后。目前,关于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对于收取手续费、管理费、服务费的银行,是否应与理财投资者一起承担理财风险尚没有明确规定;监管部门对银行理财产品和理财服务侵权行为实施监管执法也缺乏法律依据。
         三、强化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监管的对策建议
         一是规范广告宣传行为。一方面严格审核广告内容。在理财产品广告审批中,工商部门应当审查银行的广告用语中理财产品名称是否规范、完整,是否使用带有诱惑性、误导性和承诺性的称谓。重点审查广告中宣传收益率,是否说明了测算依据和测算方式,严禁宣传“预期收益率”或者“最高收益率”,禁止将预测业绩作为广告宣传内容。另一方面加强理财广告监测。对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广告加强监测,将辖区理财产品户外广告纳入工商所监测范围,及时发现并查处违法银行理财广告。
         二是引导银行诚信自律。向辖区银行企业发放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材料,普及相关法律知识,鼓励银行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指导银行在代销保险等产品和推销自身理财产品前制定相应的销售规范,以诚为本,自觉做到诚实守法经营,真实向消费者介绍各种产品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是向消费者告知理财产品存在的风险,使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
         三是制定推广示范文本。一方面工商部门应与银监会、法院金融庭、商业银行及相关法律人士联合,共同商讨制定格式规范、权责统一的理财合同示范文本,对其中投资方向、理财期限、保本等敏感词汇以及该类理财产品所面临的风险评估用通俗的语言进行明确地书面说明,确保合同用语清晰易懂。另一方面,督促商业银行使用合同示范文本,以有效避免银行机构利用自制合同霸王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现象发生。
         四是构建信息披露平台。积极协调银监会、消协等各方力量,构建公共信息披露平台,着力解决消费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局面。要求推行理财服务的各商业银行对运营的理财产品就市场风险、投资方向、盈亏状况及理由定期进行书面说明,进一步规范销售操作规程,让消费者了解整个理财产品的运作过程和收益情况,充分保障广大消费者的知情权。
         五是制定完善法律法规。针对投资理财相关法律法规出台滞后的情况,工商部门要积极联合银监会、法院金融庭等部门,提请相应级别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尽快制定规范银行服务理财投资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收取手续费、管理费、服务费的银行,是否应与理财投资者一起承担理财风险,并对银行的宣传误导、强制搭售、霸王条款等行为,提供详细罚则,为监管部门对银行服务机构的侵权行为实施监管执法提供法律依据。
   

对银行工作的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8. 银行发展合理化建议和几点意见

      银行发展合理化建议篇一         xx市是中国银监会批准的全国第二批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地区,大连市的村镇银行目前已稳健运行,但仍有制约村镇银行前行的因素,影响其支持“三农”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进程。为此,提出如下促进大连市村镇银行发展的相关建议:
         其一,创新金融服务,以适应农村地区多层次的金融产品需求。村镇银行作为一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设立的目的是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村镇银行必须致力于机制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创新金融服务主要途径,一是丰富贷款产品。要不断探索研究“三农”金融产品需求,准确地定位目标客户群,不断地量身定做特色产品,进行产品创新、细分产品,以推出符合农村客户需求的多样化金融产品,如开办应收账款抵押贷款、未来权属抵押贷款、小额信用贷款、返乡农民自主创业贷款、各种担保和联保贷款等多种多样的贷款类型,用产品与服务打动和招揽客户。二是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村镇银行要建立高效、安全的支付
         清算系统,改善村镇银行的结算功能和支付条件,实现资金跨行处理,加快资金周转,为居民提供与之生活密切相关的支付结算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三是拓展金融服务产品品种。如代销基金、债券,代缴水电费,理财产品销售,代理保险等,这些中间业务不仅对于增加农村储蓄、提高村镇银行的知名度有着积极的作用,更可以优化村镇银行经营结构、提高利润水平、巩固其前期发展基矗
         其二,加强规范管理。一是加强制度建设,防范金融信贷风险。建立健全有效的内控机制是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屏障。调查中了解到,尽管大连市辖内五家村镇银行的到期贷款回收率100%,贷款收息率100%,但内控制度不够完善,规范化管理水平不够高,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二是创新管理激励机制。对员工考核的重点放在信贷风险的防范和金融服务上,把贷款、利息、利润和服务水平等指标与其收入挂钩,形成激励机制。
         其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第一,加大财税的支持力度。当前村镇银行处于经营初期,需要相关的政策支持。据调查,目前的所得税率、营业税率对于刚刚成立处于微利阶段的村镇银行来说,负担过重。建议对于村镇银行一定期间内形成的地方财政收入,财政部门应划拨一部分补助给村镇银行,以增加其抗风险的能力,财政部门还应力所能及为村镇银行涉农贷款提供贴息资金,通过对农户贷款进行贴息来降低银行经营风险,缓解农户还款压力。第二,在市场准入上实行区别对待政策。当前,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服务空白点多,已经成为制约村镇银行生存和发展的突出问题。建议对于达到监管要求、经营业绩好的村镇银行,允许其可适度扩张网点,向中心乡镇和一些大村延伸,增加网点覆盖率。
         银行发展合理化建议篇二         尊敬的支行各位领导,根据银行企业愿景和发展规划,结合网点实际工作情况,营业室全体员工希望能在“支行”这个强大的后盾支持下,通过更加合理的战略布署,完善内控及服务管理,实现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客户忠诚度,培育新增优质客户。为支行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作为基层网点工作人员,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总结,建议如下:
         一、应充分重视营业网点在机构类客户维护中的积极作用,而不是单纯地“分庭而治”
         以营业室为例。目前,归口支行管理的机构类客户都是历史沉淀的存量客户,而且都是存款业务,没有授信业务。其账户往来情况,存款变化情况、他行开户情况等第一手信息都掌握在营业网点中。但是因为管理口径的原因,网点人员在维护工作中参与度不高,造成了支行管理上的信息不对称和滞后。(假设,某一机构类客户,账面大量向他行同名账户付款。网点并不了解支行与该客户的沟通情况与互动性究竟如何。同时基于服务等因素,也不能过多干预。由此,因为对维护情况了解上的脱节,必然会导致客户与存款的流失。)
         另一方面,在网点拓展新增机构客户时,如果没有支行的支持,也必然是势单力薄,孤掌难鸣。在同业竞争白热化的形势下,想要争取一个优质的政府类客户,单纯依赖产品和服务是不能够求胜的。因
         为这类客户对产品没有过高要求,同时他到哪里都会享受到优于普通客户的服务。想要新增一个机构客户往往更需要依托方方面面的社会关系和其他因素。所以当营业网点发现了线索时,如果没有支行的支持与配合,也很难完成。
         基于以上二个方面,我们建议,在机构客户的维护工作中,请行领导充分重视网点的积极作用。同时,提供一个渠道,将网点发现的潜在机构客户,由支行带领完成营销工作,以更好地推进机构存款增长。
         二、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建立动态的岗位配臵机制
         个别营业网点因为周边环境和服务对象的不同,会有季节性业务高峰。因此,我们建议,以动态的业务量变化为依据,合理安排网点人员数量。
         以营业室为例。因为毗邻城乡结合部,每年的春节后至春耕前,周边的村镇政府都要发放各种农业补贴。因此形成了业务量骤增,营业室内人满为患的景象。这段时间,我们特别需要增加综合柜员、授权柜员和大堂经理,如果人力短缺,就难以保证业务有序进行和服务质量。但是,在五一之后,农补业务逐渐收尾,我们对综合柜员的需要量也会减少。
         再如,支行现在只有一个专职授权柜员,还有一名账户资料管理员辅助授权。如果在业务平峰,尚可应付。但是在账户管理业务高峰期间,比如企业年检等时段,因为要承担7个营业网点的备案工作,所以,授权工作必然受到影响。
         综上,我们建议: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建立动态的岗位配臵机制,以达到最合理、最优化地利用人力资源。
         三、加强品牌维护,树立统一的'企业形象
         品牌是一个名称、名词、符号或设计,或者是它们的组合。并通过以上这些要素及一系列市场活动而表现出来的结果所形成一种形象认知度,感觉,品质认知,以及通过这些而表现出来的客户忠诚度。是于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
         企业形象是人们通过企业的各种标志而建立起来的对企业的总体印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是社会公众与企业接触交往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总体印象。
         品牌与企业形象是如此重要,但是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却没能更好地加以利用。
         在此我还想举例说明。在我们支行的多数网点中,客户取款时如果向我们要一个取款袋,如果是二三万,柜员可能会给个信封;如果是十万以上,柜员可能会给找个黑塑料袋。更为可笑的是,会有柜员热情地把自己购物后,带有其他企业标识的纸袋送给客户。虽是无意的举动,但是却在无意中失去了宣传吉林银行品牌形象的最佳机会。
         我们建议,能为网点订制带有我行标识的取款袋和相关客户用品。这不是单纯地用什么袋子给客户装钱,而是为了提升企业品牌,树立我行良好的企业形象。
         四、让员工明白创利费用配比方案,充分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
         银行发展合理化建议篇三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挂牌成立了。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是中国邮政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将承载着全国邮政职工的希望,开始新的征程。同时,它标志着即将实现邮政与邮政储蓄分业经营,按照金融企业进行管理与监管,是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适应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历史产物,是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生力量,也是当前尽快规范邮政机制经营发展,防范和化解邮政金融风险,有效解决邮政储蓄资金返回农村使用的迫切需要。加快邮政金融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观念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有利于有效缓解储蓄资金运用的矛盾,提高收益率;有利于获得市场主体地位,扩大业务领域,增强竞争实力,实现邮政金融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全市邮政储蓄发展的实际情况,浅谈几点认识和见解。
         一、全市邮政储蓄发展概况
         随着邮政储蓄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业务品种不断丰富,营销渠道逐步拓展,服务功能逐渐完善,社会影响力也在逐日提升。具体表现在:
         一是网络能力显著增强。目前,全市邮政储蓄服务的营业网点达42个,ATM自动取款机3台,提供汇兑服务的营业网点达45个。网点遍布全市,沟通城乡,联通全国。其中有近45%的储蓄网点和近58%的汇兑网点分布在农村地区,随着部分商业银行机构撤并,甚至部分贫困乡镇成为沟通居民个人结算的唯一渠道。通过大规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具有联通全国的金融计算机网络,逐步实现了各项业务操作、监控的全程电子化处理。
         二是服务领域逐步拓展。近年来,我市邮政金融业务已基本形成了以储蓄存款为主体,以国际、国内汇兑、转帐业务、卡业务、代理保险、国债、代收代付、代理基金、小额贷款等多种形式的中间业务和资产业务为补充的业务结构体系,业务品种日益增多,不断适应市场需求。
         三是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07年8月底,全市邮政储蓄余额达到8.2亿元,成为我市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力量。城乡居民在邮政储蓄机构开立的帐户近26万户,持有邮政储蓄绿卡的客户超过16万户,代办保险达316万元。
         四是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通过近年来的努力,邮政储蓄和汇兑服务在网络、产品、客户等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备了一定的实力,所提供的基础性金融服务,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已经深入人心,成为重要的零售金融机构,创立了百姓依赖的业务品牌,在坚持发展邮政业务的同时,始终长期不懈地强化金融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尤其在农村偏远地区开办了特快送款业务等服务举措,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回首过去,邮政金融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道路,经历了数次改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展望未来,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将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新的矛盾和发展中的困难。
         随着目前邮储余额的增长,邮储余额与收益的矛盾日益突出。有网点就有余额,有余额就有收入,这是邮政储蓄自1986年开展业务以来的经营规律。但目前,这一规律被彻底打破了。2003年以来,国家对邮政储蓄开始实行新老划段,新增资金自主运营,由此开始,收益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2005年开始,国家又对邮政储蓄的老存款开始分五年逐步转出,使储蓄收益进一步降低。从目前的统计数据看,老存款利率4.131%,2006年自主运营收益率为3.11%,邮储经营成本为2.7%(付给客户的利率2.25%),实际收益率已经非常低了。加之,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随着存款准备金、存款保险准备金、备用金、在途资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收益又将进一步减少,对于像我市经济落后的地区来说,邮政储蓄收入占具邮政总收入半壁江山,随着收入的大幅度降低,对于今后的发展将是举步维艰。尽管非利差收入在逐步增加,但远远弥补不了利差收入带来的缺口。
         另一方面,虽然全市邮储网点较多,但是在农村乡镇分布约有45%的比例,各县邮政储蓄大多存在营业场所陈旧、安全设施不够、硬件设备落后、操作环境较差的问题。由于业务长期“只存不贷”,只属于金融业务的一个分支,使得金融综合业务人才极为匮乏,目前储蓄从业人员学历较低,素质不强,业务水平不高,难以启动用户满意的多元化金融服务,新开办的中间业务社会认知度低,差距非常明显,业务品种的获利能力不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