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在哪里呢

2024-05-16

1. 观音菩萨在哪里呢

 在各大寺礼拜佛菩萨的时候,经常听到有人说:「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很灵的。」这不禁使我起了疑惑:哪里的菩萨不灵呢?无论在何处,观音菩萨总是以其大悲智慧解救我们,满足众生的各种善愿,广度无边众生。
  无论身在何处,只要诚心祈请,菩萨总会如约而至。不论在哪里,菩萨都是一样的慈悲平等。为何在普陀山,观音菩萨就变得很灵呢,难道就是因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吗?
  民国时期,印光大师回复「观音菩萨是不是只在普陀,不在他处」的问题时指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示迹道场,目的是让众生投诚有地。观音菩萨如一月在天,影现众水。
  普陀山只是菩萨示现的一个道场,对于菩萨来说,何处不是道场?何处不可度众生?不论是在普济寺、法雨寺,还是慧济寺,我看到那些小心翼翼燃香、在寺院里谨言慎行的人们,他们弯腰低头地认真上香,在拜垫上虔诚礼拜,眼目低垂,嘴唇微动,诚心地祈愿。周边人声鼎沸、人流涌动的环境完全不能影响他们对菩萨的至诚祈请。看着这一切,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口口相传普陀山的菩萨很灵了。
  其实,无论在哪里,观音菩萨都是很灵的。只是在普陀山这样一个殊胜的道场——菩萨示迹的道场,菩萨凝视著的岛屿,我们不自觉地收起了在外面的那份放浪形骸,收起了那份时常流露的懈怠傲慢,收起了那份对他人的冷漠,开始有了些许慈悲心、恭敬心。因此,在菩萨圣像面前,我们比以往有了更加虔敬的心,更加至诚祈请菩萨的心,更加强烈的信愿心。正因为此,我们与菩萨的距离瞬间缩短,不仅在地理上,更是在心灵上。人有诚心,佛就有感应。所以,不论在哪里,观音菩萨都是很灵的,至诚感通,即是「千处祈求千处应」,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足够虔诚至信。
   
  在普陀山,与你擦肩而过的人,哪一位是菩萨的示现呢?这个谁也说不清楚。在他人眼里,或许你就是观音菩萨的示现。犹记得2013年朝礼九华山的时候,我与同行的安心师兄在大天台地藏洞遇到了一位隐士打扮的云游僧人,他穿着打着补丁的僧服,背着一大斗笠,一派仙风道骨、正气凛然、法相庄严的模样,顿时让我们生起了亲近之心,想与这位云游僧人合影。僧人说道:「我一般不与他人合影,但看在你们像地藏王菩萨的份上,就合个影吧。」合影后,我们与这位师父聊了一会,发现还真有缘。在这位云游僧人的眼里,我们是菩萨的示现,而在我与安心师兄的眼里,这位法相庄严、气质绝佳的云游僧难道就不是菩萨的示现吗?
  《普门品》中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即以何身而为说法。」传说,有缘之人在普陀山有时会遇到观音显像,而菩萨的示迹往往出人意料。有时,菩萨是年老皮皱、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有时是花白胡须、满脸沧桑的老者;有时是态度温和、儒雅从容的中年男子;有时是雍容华贵、端庄秀丽的中年妇女;有时是青春年少、穿着朴素的渔家少女;有时是意气风发、生龙活虎的得意少年。如果菩萨以这些普通人的形象出现,估计我会当面错过。
  我看着来来往往的朝山者,看着闲庭漫步的僧人,看着佛前虔诚礼拜的善男信女,哪一个不是观音菩萨的示现呢?只有践行印光法师的法语「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这样才不会与菩萨当面错过。
   

观音菩萨在哪里呢

2. 观世音菩萨到底在哪里?

【引用】--宣化上人开示
--宣化上人开示
观世音菩萨在佛教里,是占很重要的地位的。这观世音菩萨,有的人说他是中国的,有的人说他是外国的;有的人又说他是男人,有的人又说他是女人。现在我告诉各位,这观世音菩萨,他也不是中国人,也不是外国人。那么他是哪儿的人呢?他是尽虚空、遍法界,哪个地方都是他,哪个地方也都不是他。他是随类应现,众生应该以什么身得度的,他就示现什么身而为说法。所以观世音菩萨没有一定的。 这观世音菩萨,他也示现佛身来度一切应该成佛的众生,也现菩萨身来度一切应该成菩萨的众生,也现天上的天王身来度一切众生。总而言之,这个众生应该以什么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示现什么身,来给这一类的众生说法。 在佛教里,观世音菩萨各处去教化众生。所以,他要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先看这个众生欢喜什么,投其所好,他就说什么法;这个人也都欢喜听,于是就把这个众生度了。所以说,观世音菩萨也不一定是男身,也不一定是女身,他也是男身,也是女身,不过都是变化的。观世音菩萨的本体,是如如不动的,和佛是一样。并且观世音菩萨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成佛,佛号为“正法明如来”。 现在他化菩萨身来教化众生,在佛教中,他现菩萨身;在外道里,他也现外道的身,所以往往有一位穿着白衣服的,在耶稣教里就说她是圣母。其实,这位圣母是谁呢?就是观世音菩萨,去教化那一类的众生。他示现穿白衣服的样子,一般的耶稣教说这是圣母,其实就是观世音菩萨去显现,令这个众生来发心。无论早晚,都会令他明白佛法;明白佛法之后,就要发菩提心。这是观世音菩萨这种妙用无穷的不可思议境界。 “观世音菩萨”这几个字,“观”是一种观智,能观的智慧;“世音”是所观的境界。这能观的智慧,观这个所观的境界,观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的境界、所有一切的音声。这音声,有苦声、乐声,有善声、恶声,有好声、坏声,观世音菩萨观看世界种种的音声,他就遂心满愿──众生无论求什么,向观世音菩萨祈求,观世音菩萨一定会遂心满愿。 所谓“一切众生若干种音,菩萨悉知悉见”,无论有什么声音,这一位菩萨都知道。为什么?因为他一天到晚尽观世界的音声,观一观这地方有什么音声?观一观那地方又有什么音声?本来音声是听的,怎么他说“看”呢?音声你能看得见吗?你看不见,但是观世音菩萨能看得见,像看雷达那个境界是一样的;因为观世音菩萨他那儿有雷达,每一个众生都有电波,你这个电波发出的什么音波,他都知道。这是一种讲法。 还有一种讲法,因为观世音菩萨眼睛虽然说是“观音声”,也就是用眼睛可以听;这眼睛不单可以看,而且又可以听。为什么这样子呢?因为他有六根互用的神通。一般人若修《法华经》,得到法华三昧,或者得到六根清净这种境界,都可以六根互用,何况观世音菩萨呢!所以观世音菩萨耳朵也能看、也会说话、又会吃东西,他眼睛会听、也会想东西。这六根互用的境界,观世音菩萨很早以前就得到了,所以他能观世音。 “世”有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观世音菩萨观一切众生过去世的因缘、现在世的因缘、未来世的因缘,观看这三世的因缘,然后应该用什么方法去救度和教化这个众生。观世音菩萨,用他所修行成就的神通救度众生,所以这叫“观世音”。 他为什么要管这么多闲事呢?一天到晚就观“世音”,这又有什么用呢?因为观世音菩萨放不下──放不下你,放不下我,放不下他,放不下一切众生。他看这一切众生,就好像他的小孩一样!你看果涵,一天到晚抱着她的小孩,为什么?她放不下!观世音菩萨对我们这一切众生,也是这个样子,所以他要看看:我这小孩哭了没哭?我那小孩笑了没笑?我那一个小孩是不是很冻?大约没吃奶吧?一天到晚照顾我们这一般的小孩子。说是:“喔!那他是不是做一个褓姆呢?”差不多有这种情形,但是可没有人给他钱,这是观音菩萨最吃亏的一个地方!他因为放不下众生,所以他要观世音。 观世音,看见哪一个众生有什么痛苦,他就要解除这个众生的痛苦;看见哪一类的众生有灾难,他就要解除那一类众生的灾难。所谓“寻声救苦”,你若有苦,只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就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一切一切都遂心如意。但是这个妙法,一般人都不知道,所以在最危险的时候,也都想不起来念观世音菩萨。你要是能在最危险的时候,想起念观世音菩萨,在火里边,火也烧不死你。会不会烧坏?也不会烧坏!在水里,水淹不死你;你就算不会游泳,也可以自自然然到那浅的地方。这是观世音菩萨的一种感应,只要在最危险的时候,你能念观世音菩萨,都有感应的,观音菩萨一定会来救度你;但是你要有信心,不要将信将疑。 譬如你在一个火堆里,虽然你念观世音菩萨,但又信不着观世音菩萨,“念念观音菩萨,他就能来救我?这靠不住吧?没有这么灵验的事情吧?”你心一生疑惑,他不会来救你了,因为你不相信!你若一心相信:“我这儿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一定来解救我脱离危险。”甚至你遇到一只老虎,这老虎张开嘴要把你吃了,你这时候把眼睛一闭,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这老虎嘴也张不开了!观音菩萨就有这个力量,它就吃不了你! “菩萨”是半梵语,具足叫“菩提萨埵”。“菩提”就是觉,“萨埵”就是有情。菩提萨埵,就是觉有情──觉悟一切的有情;凡是你有这个情的,他都会令你得到觉悟。又有一种讲法,是有情觉──有情里边的一个觉悟者。有情,就是一切有知觉性的,有感觉的,有气血的,这一些个有生命的东西,都叫有情。观世音菩萨,他还没有成道前和我们是一样来着,因为他不怕这苦难去修行而觉悟了,是有情的众生里边的一个觉悟者。也就是他以他这个觉悟的这种智慧,再来觉悟我们这一切的众生,所以叫菩萨。 菩萨,另一个名称,叫大道心的众生。大道心,他的道心最大了。有大道心的众生,这就叫菩萨。又有一个名称,叫开士,又叫有上士,名字很多,观世音菩萨也就是这一类的众生。在没有成佛以前,所有的菩萨也都叫众生,不过他是众生里边一个觉悟的众生,而不是迷昧的一个众生。迷昧的众生,他遇着一切境界就执迷不悟,遇着一切的事也都看不破、放不下。观世音菩萨对一切的事,也都看得破、放得下,无所执着了,所以他觉悟。不单自己觉悟,而且又觉悟其他一切没有觉悟的众生,所以叫做“观世音菩萨”。 这是观世音菩萨大概的意思。 有一首赞叹观世音菩萨的偈颂如下: 观音菩萨妙难酬 清净庄严累劫修
朵朵红莲安足下 弯弯秋月锁眉头
瓶中甘露常遍洒 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 苦海常作渡人舟 “观音菩萨妙难酬”,观世音菩萨,他的神通、智慧、方便,一切一切,都是不可思议的。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没有法子可以说得完,也没有法子可以讲得完。 “清净庄严累劫修”,观世音菩萨,他这种清净庄严的相好,是累劫所修,不是一生一世修来的,他是生生世世修福修慧,才能相貌这么圆满。 “朵朵红莲安足下”,观世音菩萨,他站在红莲华的上面,非常妙好。 “弯弯秋月锁眉头”,观世音菩萨,他的眉毛,弯弯的像秋天的月牙似;他相貌生得非常地妙好、非常地圆满。 “瓶中甘露常遍洒”,观世音菩萨,他手里拿着净水瓶;净瓶里所装的,是甘露水。这甘露水,向我们每一个人的头上一洒,每个人就得到清凉,灾消罪灭,灾消病散──病也没有了,灾难也消了,罪也灭了,福就会生出来。遍洒,“遍”是普遍的,任何人有什么灾难,观世音菩萨都可以去救。 “手内杨枝不计秋”,观音菩萨手里有杨枝手,他用杨枝蘸甘露水,这么一洒,什么魔障也没有了,什么麻烦也没有了,一切都清净了。只要观音菩萨用这个杨枝,蘸着甘露水一洒,这地方就平安无事了。手内杨枝不计秋,不知道多少年了! “千处祈求千处应”,这观世音菩萨,无论是一个地方求他,或者有千处、万处、百千万处,有多少人求他,他都是遂心满愿,去帮忙这么多的众生,令离苦得乐。 “苦海常作渡人舟”,在这茫茫的苦海里,我们这娑婆世界就好像苦海一样;观世音菩萨常常地作渡人的这么一个船的样子。 观音菩萨这种的神通妙用、相好庄严,讲也讲不完。不过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大概,对观音菩萨有少少的认识,以后好多接近观音菩萨,学习观音菩萨这种的慈悲、这种的普门示现,来教化众生。 让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责任。希望大家发心,成为法的传递者和播种者。将善的种子一化为十,十化为百,让千千万万众生,都能步上成佛觉悟之道。

3. 观世音菩萨到底在哪里?

【引用】--宣化上人开示
--宣化上人开示
观世音菩萨在佛教里,是占很重要的地位的。这观世音菩萨,有的人说他是中国的,有的人说他是外国的;有的人又说他是男人,有的人又说他是女人。现在我告诉各位,这观世音菩萨,他也不是中国人,也不是外国人。那么他是哪儿的人呢?他是尽虚空、遍法界,哪个地方都是他,哪个地方也都不是他。他是随类应现,众生应该以什么身得度的,他就示现什么身而为说法。所以观世音菩萨没有一定的。 这观世音菩萨,他也示现佛身来度一切应该成佛的众生,也现菩萨身来度一切应该成菩萨的众生,也现天上的天王身来度一切众生。总而言之,这个众生应该以什么身得度的,观世音菩萨就示现什么身,来给这一类的众生说法。 在佛教里,观世音菩萨各处去教化众生。所以,他要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先看这个众生欢喜什么,投其所好,他就说什么法;这个人也都欢喜听,于是就把这个众生度了。所以说,观世音菩萨也不一定是男身,也不一定是女身,他也是男身,也是女身,不过都是变化的。观世音菩萨的本体,是如如不动的,和佛是一样。并且观世音菩萨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成佛,佛号为“正法明如来”。 现在他化菩萨身来教化众生,在佛教中,他现菩萨身;在外道里,他也现外道的身,所以往往有一位穿着白衣服的,在耶稣教里就说她是圣母。其实,这位圣母是谁呢?就是观世音菩萨,去教化那一类的众生。他示现穿白衣服的样子,一般的耶稣教说这是圣母,其实就是观世音菩萨去显现,令这个众生来发心。无论早晚,都会令他明白佛法;明白佛法之后,就要发菩提心。这是观世音菩萨这种妙用无穷的不可思议境界。 “观世音菩萨”这几个字,“观”是一种观智,能观的智慧;“世音”是所观的境界。这能观的智慧,观这个所观的境界,观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的境界、所有一切的音声。这音声,有苦声、乐声,有善声、恶声,有好声、坏声,观世音菩萨观看世界种种的音声,他就遂心满愿──众生无论求什么,向观世音菩萨祈求,观世音菩萨一定会遂心满愿。 所谓“一切众生若干种音,菩萨悉知悉见”,无论有什么声音,这一位菩萨都知道。为什么?因为他一天到晚尽观世界的音声,观一观这地方有什么音声?观一观那地方又有什么音声?本来音声是听的,怎么他说“看”呢?音声你能看得见吗?你看不见,但是观世音菩萨能看得见,像看雷达那个境界是一样的;因为观世音菩萨他那儿有雷达,每一个众生都有电波,你这个电波发出的什么音波,他都知道。这是一种讲法。 还有一种讲法,因为观世音菩萨眼睛虽然说是“观音声”,也就是用眼睛可以听;这眼睛不单可以看,而且又可以听。为什么这样子呢?因为他有六根互用的神通。一般人若修《法华经》,得到法华三昧,或者得到六根清净这种境界,都可以六根互用,何况观世音菩萨呢!所以观世音菩萨耳朵也能看、也会说话、又会吃东西,他眼睛会听、也会想东西。这六根互用的境界,观世音菩萨很早以前就得到了,所以他能观世音。 “世”有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观世音菩萨观一切众生过去世的因缘、现在世的因缘、未来世的因缘,观看这三世的因缘,然后应该用什么方法去救度和教化这个众生。观世音菩萨,用他所修行成就的神通救度众生,所以这叫“观世音”。 他为什么要管这么多闲事呢?一天到晚就观“世音”,这又有什么用呢?因为观世音菩萨放不下──放不下你,放不下我,放不下他,放不下一切众生。他看这一切众生,就好像他的小孩一样!你看果涵,一天到晚抱着她的小孩,为什么?她放不下!观世音菩萨对我们这一切众生,也是这个样子,所以他要看看:我这小孩哭了没哭?我那小孩笑了没笑?我那一个小孩是不是很冻?大约没吃奶吧?一天到晚照顾我们这一般的小孩子。说是:“喔!那他是不是做一个褓姆呢?”差不多有这种情形,但是可没有人给他钱,这是观音菩萨最吃亏的一个地方!他因为放不下众生,所以他要观世音。 观世音,看见哪一个众生有什么痛苦,他就要解除这个众生的痛苦;看见哪一类的众生有灾难,他就要解除那一类众生的灾难。所谓“寻声救苦”,你若有苦,只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就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一切一切都遂心如意。但是这个妙法,一般人都不知道,所以在最危险的时候,也都想不起来念观世音菩萨。你要是能在最危险的时候,想起念观世音菩萨,在火里边,火也烧不死你。会不会烧坏?也不会烧坏!在水里,水淹不死你;你就算不会游泳,也可以自自然然到那浅的地方。这是观世音菩萨的一种感应,只要在最危险的时候,你能念观世音菩萨,都有感应的,观音菩萨一定会来救度你;但是你要有信心,不要将信将疑。 譬如你在一个火堆里,虽然你念观世音菩萨,但又信不着观世音菩萨,“念念观音菩萨,他就能来救我?这靠不住吧?没有这么灵验的事情吧?”你心一生疑惑,他不会来救你了,因为你不相信!你若一心相信:“我这儿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一定来解救我脱离危险。”甚至你遇到一只老虎,这老虎张开嘴要把你吃了,你这时候把眼睛一闭,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这老虎嘴也张不开了!观音菩萨就有这个力量,它就吃不了你! “菩萨”是半梵语,具足叫“菩提萨埵”。“菩提”就是觉,“萨埵”就是有情。菩提萨埵,就是觉有情──觉悟一切的有情;凡是你有这个情的,他都会令你得到觉悟。又有一种讲法,是有情觉──有情里边的一个觉悟者。有情,就是一切有知觉性的,有感觉的,有气血的,这一些个有生命的东西,都叫有情。观世音菩萨,他还没有成道前和我们是一样来着,因为他不怕这苦难去修行而觉悟了,是有情的众生里边的一个觉悟者。也就是他以他这个觉悟的这种智慧,再来觉悟我们这一切的众生,所以叫菩萨。 菩萨,另一个名称,叫大道心的众生。大道心,他的道心最大了。有大道心的众生,这就叫菩萨。又有一个名称,叫开士,又叫有上士,名字很多,观世音菩萨也就是这一类的众生。在没有成佛以前,所有的菩萨也都叫众生,不过他是众生里边一个觉悟的众生,而不是迷昧的一个众生。迷昧的众生,他遇着一切境界就执迷不悟,遇着一切的事也都看不破、放不下。观世音菩萨对一切的事,也都看得破、放得下,无所执着了,所以他觉悟。不单自己觉悟,而且又觉悟其他一切没有觉悟的众生,所以叫做“观世音菩萨”。 这是观世音菩萨大概的意思。 有一首赞叹观世音菩萨的偈颂如下: 观音菩萨妙难酬 清净庄严累劫修
朵朵红莲安足下 弯弯秋月锁眉头
瓶中甘露常遍洒 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 苦海常作渡人舟 “观音菩萨妙难酬”,观世音菩萨,他的神通、智慧、方便,一切一切,都是不可思议的。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没有法子可以说得完,也没有法子可以讲得完。 “清净庄严累劫修”,观世音菩萨,他这种清净庄严的相好,是累劫所修,不是一生一世修来的,他是生生世世修福修慧,才能相貌这么圆满。 “朵朵红莲安足下”,观世音菩萨,他站在红莲华的上面,非常妙好。 “弯弯秋月锁眉头”,观世音菩萨,他的眉毛,弯弯的像秋天的月牙似;他相貌生得非常地妙好、非常地圆满。 “瓶中甘露常遍洒”,观世音菩萨,他手里拿着净水瓶;净瓶里所装的,是甘露水。这甘露水,向我们每一个人的头上一洒,每个人就得到清凉,灾消罪灭,灾消病散──病也没有了,灾难也消了,罪也灭了,福就会生出来。遍洒,“遍”是普遍的,任何人有什么灾难,观世音菩萨都可以去救。 “手内杨枝不计秋”,观音菩萨手里有杨枝手,他用杨枝蘸甘露水,这么一洒,什么魔障也没有了,什么麻烦也没有了,一切都清净了。只要观音菩萨用这个杨枝,蘸着甘露水一洒,这地方就平安无事了。手内杨枝不计秋,不知道多少年了! “千处祈求千处应”,这观世音菩萨,无论是一个地方求他,或者有千处、万处、百千万处,有多少人求他,他都是遂心满愿,去帮忙这么多的众生,令离苦得乐。 “苦海常作渡人舟”,在这茫茫的苦海里,我们这娑婆世界就好像苦海一样;观世音菩萨常常地作渡人的这么一个船的样子。 观音菩萨这种的神通妙用、相好庄严,讲也讲不完。不过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大概,对观音菩萨有少少的认识,以后好多接近观音菩萨,学习观音菩萨这种的慈悲、这种的普门示现,来教化众生。 让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责任。希望大家发心,成为法的传递者和播种者。将善的种子一化为十,十化为百,让千千万万众生,都能步上成佛觉悟之道。

观世音菩萨到底在哪里?

4. 佛教中观音菩萨是怎么来的?

  观音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菩萨,民间对她的崇信远在其他诸佛神之上。观音作为民间信仰的核心,在《西游记》中体现得最清楚。照理在民间信仰的神系中,玉皇大帝应排在第一位,但人们对观音的信仰,远远超过玉皇大帝。《西游记》第八回,对观音有这样的描写:
  诸佛抬头观看,那菩萨:理圆四德、智满金身、缨络垂珠翠,香环结宝明。乌云巧叠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碧玉纽,素罗袍,祥光笼罩;锦绒裙,金落索,瑞气遮迎。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解人难,渡群生,大悲悯;故镇太山,居南海,救苦寻声,万称万应,千圣千灵。兰心砍紫竹,蕙性爱香藤。她是落枷山上慈悲主,潮音洞里活观音。
 在我国,对观音的信仰非常普遍,至迟在宋代己有"家家观世音"的说法,元明清以至于近代,对观音的信仰有增无减,实际上己经成了民间佛教乃至整个民间信仰的核心。
  观音并不产于中国,而起于印度的佛教,为大乘佛教所信奉的菩萨之一。文化人类学的观点认为,一种文化的传布,像投石池中,激起水面微波,由内向外层层扩散,其力量会渐减弱。反之,一个国家或社会接受一种外来文化,则是由外区推入内区,是先微弱而后强盛的。佛教来中国,大致起于后汉,而观音菩萨的形象到唐代已经基本定型并逐渐类型化。观世音,焚文为 AvalOKite’svara(阿婆卢吉低舍婆罗)的音译,亦译 "光世音"、 "观自在"、"观世自在",尊号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因避唐太宗世民的讳,略去"世"字,简称 "观音、大悲",沿用至今。

5. 观音菩萨 之前是什么佛

  观世音菩萨,过去正法明如来。未来一切功德山王如来。现在阿弥陀佛助手,接班人。
  观世音菩萨法要普门品
  一.观世音菩萨能加持的事相、作用:(一)救苦救难的加持、护佑:1.事苦:水、火难; 罗刹、夜叉难; 枷锁、王难; 怨贼、遇险等难......包含摄受一切果报苦。    2.因苦:淫欲(过分贪心、侵占) 瞋恚(怨恨心)愚痴(没有智慧)..... 包含摄受一切烦恼苦。
  (二)与乐加持力:求财宝、求地位、求名闻; 求眷属、求子女、求寿命等......一切都能如愿之加持(帮助)。
  ( 三)度脱的加持力(事相作用 ):以身口意三轮,三十二应身(实无量应身)度三乘; 度天类、(六种)、人类(十五种); 度八部(八种);度执金刚(一种); 度人非人等(包含摄受一切种类)。

  二.怎么得到加持? :修因。
  (一)学修、分别之教理: 1.教---获得加持之法: 有真诚、决定、信乐 如法取得“三体”(身口意清净)而且行持无犯,犯已还净;  忍定,业因报果; 黑白(善恶)二业取善舍恶;  忏悔洗涤过去、今日之恶业,防止未来之黑恶业;以上四条若能切实修行,即能获得人天等好身,而又不离三宝之加持,并能转起获得果位的加持。知苦断集,幕灭修道(四圣谛);勤修戒定慧,出世为怀而重戒律 ;(此得果之道,成佛之先因);菩提愿心,菩萨戒行(此获大乘地道乃至成佛加持正因)。 2.理-----感应道交,之理 : 能感应 1.真诚三归依,信心之水如泉涌不断 ;智慧如日月彻照。2.知业果取舍,修一切善法(故善)。3.修一切法无为,无为有不生(故空)。4.忏悔身心洁,王宫任你行(故净)。5.以菩提心 持戒与行事,源泉来至大悲心和悲智双运。感应时的情形---自己如滴水汇入到观世音菩萨大悲智海,激起种种波澜浪涌。 不能感应:1障盖(业障)日不照,盲者(少善根)不见日。2缺戒乱因果,能加力不应。3加持若磁石,非铁不能引。 信乐自心清净意    平等无砠菩提心   无畏(能摧破)无流(除烦恼流)度(众生)摄(自己)行(为)    能与观音心相应    。

  怎样修行? 正修:        1.多念南无观世音菩萨。      (喃摩):归依 崇尚 敬礼 信顺 爱慕 钦仰 不离 求救 赐于,,,,有无量义。总说清净身口意三门,归投供献得菩萨三轮加持,无余获得。   观:观真,摄一切法生无自性,二我不可得之正观。       世音:观俗,观世间一切万物十界如等;同时具足相应而成 ;这一大缘起的显现。此所显现,无常刹那,如幻如化。          菩萨:由前归敬、加持二力,自身等若观音自在。  观幻梦有情等同父母子女,拔苦予乐,自他全具智、断、悲三德,等观世音。诸观世音,交光互遍,(佛心、众生心、我心);成大加持     正确知明以上义理,正念不失;以七字圣号“南无观世音菩萨”心为其所缘系,摄心在定而不放逸。一念即获一念全分加持,若念念相继者,就是肉身成佛。  若不能理念,只要具足信心,恳切称名,福不唐捐;要喜欢净土,决定往生。

  (二)助修 (事修) 1礼拜 (诸佛)          2赞叹 (宣传)      3供养(修福)          4忏悔(消业)        5随喜功德 (扩展法力)       6请宣佛理(讲解佛法 )       7请常住世 (祈请)      8随观音学 (时常学佛 )       9恒顺众生犹如观音(随缘而为)        10普皆回向 (回向法界、增强佛法)

  助修十种,怎样总持:随缘参加一种,便能全部含摄其余众义。若僧若俗,归诚信仰,生欢喜心,因‘念’得理(果),决定出离。菩提大悲,悲智同运(悲人而知他应该如此,再邦助他出离此苦);闻思修用,戒定慧行;度摄方便,包含了一切佛法。

  规仪怎来?由得道果人,应众生所需要;选取和组合上面十种义,理义系属在心口意三门体上,成为众多轨式。

  怎样修行?1依各种规仪起用,全盘转活。2不缘非缘(戒成就),而成就于止(定成就)。3能如理观而成正观(观成就)。4止观并作运,心不外缘,也要调整成柔和。5随事入观,随事停而观止;长期练习,久而成自然;举身动念发话,恬然持空有、顺因缘、成中道。6以上也说有次序(由生而熟,由简入繁,修烁自性思维习惯)。也无次序(可同时并作,在事相上同时相应具足。

  这就是获得菩提大悲体用完全乃至成佛的加持。

  正修入定修    助修随缘转     随转而不变     体相用完全       如是如理修      佛位在现前     兴悲智相应     加持如涌泉

  如何加持?      三 顺违正邪加持之辨识

  1.加持得顺缘:  由正信、行力之感招,得佛菩萨不思议力的加持;得成就或满愿等,在其中间助缘增胜,任意满足。这种情况,多是积修福德、供养、善行资粮的酬报;此加持,多能增长福、德、信、愿。但是因此而增长我慢、我贪爱(初学者),反招退步堕落。

  2.加持得违缘:  这类加持,也是成就圆满诸善;但给以逆缘、因境(考验)以成就你;如欲远行,天雨足病;多是少积福德资粮所致。 但是这种加持,最能增加智慧和坚固我们的信愿;而且为破除我见、我慢等不善,纠正偏邪的利器。遇到菩萨违逆缘加持,应正观、安忍、忍定果报;这样能增长极广大的净福资粮。

  3.因人邪而得邪加持之现象(学邪了):          不敬三宝   谤毁正法   破坏律仪    悔弃正愿     显异惑众

  赞杀盗淫     坏人善法   咒出世善    邪智鬼通     说陀罗尼     篡改经论     揭人隐私     说法教人 人皆信仰        自称得果      妄授人记     辱骂出家    称道己能    潜行贪欲   不顾惭愧     心神乱异    喜忧无凭    成患致疾     言不能尽    但违正理     即摄邪类    观已观人     外相可见

  4.得正加持之现象:  敬爱三宝   随顺律义   身礼恭敬   和悦近人    动止如理    不憎恨人    不做戏伪    耐劳恒勤   语无四恶       不说他短   言顺人心   喜赞人善   爱诵经法    赞佛赞僧    不做谤毁    歌声调柔    不顺三毒   邪执我慢       爱乐正法   隐藏己善   能觉八风   五欲过患     成人之美   不咒人善     悲心慈意   平等不倦   得正加持       外相可见


  (参照自能海上师全集三辑.教理初基)

  2.多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3.以菩萨大悲心应对世事;心中有观世音是最好的供养。 4.多做供养礼拜菩萨的各种法事。

观音菩萨 之前是什么佛

6. 观世音菩萨的家乡在哪里?

河南平顶山。
观音之乡——河南平顶山 观音菩萨,俗名妙善,当地人称“三皇姑”或“三公主”。她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出生,在白雀寺出家,在香山寺修成正果,成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白雀寺附近有观音菩萨的三个陵墓(衣冠冢)。香山寺中有一块宋代丞相蔡京书丹的石碑,是观音出身证道的最权威证据。香山宝塔下面葬有观音真身舍利。
2011年9月23日,依照中国文联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中国观音文化之乡的有关规定,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正式命名河南省平顶山市为“中国观音文化之乡”。

扩展资料:
观音菩萨传说
观音菩萨在平顶山留下了许多动听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三皇姑舍身救父,修成“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故事。
话说春秋时期,有一个国王叫楚庄王,王后叫宝德。他们有三个女儿,三公主叫妙善。妙善在出生的时候,大地震动,室内外异香天华,空中响起天籁之音。身体洁净,相貌端严,五色云覆盖着身体。大家都说:这是圣人出世啊!
妙善在幼年时期,喜爱佛法,不慕荣华,被人们尊称为“三皇姑”。长大以后,庄王逼她成家,三皇姑誓死不从。庄王只好顺水推舟,命令白雀寺慧真师父把她领走,本想让她在寺院吃苦受罪,进而打消她出家的念头。
可是,妙善自从到了白雀寺以后,修行的信念反而更加坚定。庄王派人逼她回宫,但她坚决不回,庄王恼羞成怒,下令:火焚白雀寺,把僧众斩尽杀绝。王后听说这件事以后,哭得死去活来。其实,三皇姑并没有被大火烧死,原来她被山神救出,藏到香山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观影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