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企如何改革 2020年国企改革方案出炉

2024-05-14

1. 2020年国企如何改革 2020年国企改革方案出炉

1、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2020年,国资委将组织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预算、考核、分配联动。稳妥开展有利于产业协同、品牌增值的并购重组,以股权为纽带整合信息、数据、共性技术等资源,在物流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打造一批跨企业协作平台,促进利益共享、共同发展。
 
 2、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年要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上实现新突破;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上实现新突破,着力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在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上实现新突破,把明年作为中央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专项行动落地年;在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实现新突破;在推进改革示范工程上实现新突破,深化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实施“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研究制订深化东北地区国企改革意见。
 
 3、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央企要大力推进创新联合体建设,加快提升关键领域研发平台水平。要探索实施项目跟投机制,加快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市场化。通过更开放的融通创新,培育更多黑科技、硬科技企业,形成更多“独角兽”“瞪羚”企业,打造更多专精特新的隐形冠军。
 
 4、重新拟定主责主业,调结构优布局。2020年,国资委将重新厘定中央企业主责主业。央企要加快非主业、非优势业务的“两非”剥离,抓好无效资产、低效资产的“两资”处置,组织清理长期不分红甚至亏损的参股股权,清理未出资、不控制却冠以中央企业名号的“冒牌央企”,清理多年处于清算状态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企业。
 
 5、开展“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国资委2020年将组织开展“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打造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标杆和样板,示范带动更多中央企业争创世界一流。
 
 6、开放合作,完善产业体系。央企要在服务区域发展战略中促进完善产业体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大与民营企业的全方位合作;在扩大对外开放中促进完善产业体系。
 
 7、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国资委将进一步推进“放管服”,全面实行权力和责任清单管理制度,动态调整授权放权清单,依法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加大对“两类公司”试点企业授权力度,适时改组或组建新的“两类公司”。
 
 8、防范化解重大风险。2020年要确保降杠杆减负债工作目标顺利完成,严密防控各类经营风险,防范投资风险、金融风险、境外经营风险、法律风险等。

2020年国企如何改革 2020年国企改革方案出炉

2.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首先要尽最大努力实现这一目标。要从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平衡发展的客观进程,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老工业基地,把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为国有企业跨世纪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以下指导方针: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 

(二)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推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 

(三)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五)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加强企业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重视科技人才,促进产学研结合,形成技术创新机制,走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道路。 

(六)全面加强企业管理。推行科学管理,强化基础工作,改善经营,提高效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七)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依靠各方面力量,扩大就业门路,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 

(八)协调推进各项配套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法制建设,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帮助企业增资减债、减轻负担。 

(九)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素质,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十)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技术业务培训,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3.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首先要尽最大努力实现这一目标。要从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平衡发展的客观进程,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老工业基地,把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为国有企业跨世纪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以下指导方针: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
(二)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推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
(三)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五)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加强企业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重视科技人才,促进产学研结合,形成技术创新机制,走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道路。
(六)全面加强企业管理。推行科学管理,强化基础工作,改善经营,提高效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七)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依靠各方面力量,扩大就业门路,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
(八)协调推进各项配套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法制建设,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帮助企业增资减债、减轻负担。
(九)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素质,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十)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技术业务培训,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4.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因此,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通过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
明确国家和企业的责权利关系。国家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受所有者权益,并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也不能不受所有者约束,损害所有者权益。
要采取多种方式,包括直接融资,充实企业资本金。培育和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推动政企分开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扩展资料:
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也是我国经济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承包经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战略性调整与重组等主要阶段。
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为深化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十四大提出的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系统化、具体化,明确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并指出,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必须解决深层的矛盾,由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政策调整转为以明晰产权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创新,通过企业制度改革,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使其发挥国民经济主体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有企业改革

5.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问题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的企业改革方向。 
  即:产权明确; 
  权责清晰; 
  管理科学; 
  定政企分开。 
  
   问题二: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首先要尽最大努力实现这一目标。要从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平衡发展的客观进程,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老工业基地,把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为国有企业跨世纪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到2010年,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适应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形成比较合理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科技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以下指导方针:(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二)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推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三)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五)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加强企业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重视科技人才,促进产学研结合,形成技术创新机制,走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六)全面加强企业管理。推行科学管理,强化基础工作,改善经营,提高效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七)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依靠各方面力量,扩大就业门路,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八)协调推进各项配套改革。转变 *** 职能,建立权责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强法制建设,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帮助企业增资减债、减轻负担。(九)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素质,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十)推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技术业务培训,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问题三: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  答案C 
  解析:抓住“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就会放弃A、B、D,选C。 
  
   问题四:如何全面深化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1)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它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制,它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出资者所有权和企业法人所有权的分离,有利于政企分开、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有利于培养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 
  
  (2)分类指导,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出发,“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抓大”就是抓好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体现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扶优扶强,提高它们的素质和竞争能力;“放小”就是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使国有小企业能灵活地适应市场。 
  
  (3)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探索和发展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4)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要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积极推动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把改革和技术改造结合起来,加快国有企业的技术进步,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企业的技术改造,形成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机制;切实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努力探索符合市场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5)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并实施再就业工程。为加快国有企业的改组和调整,要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要实施破产;富余人员分流,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但这会给一部分职工带来暂时的困难,党和 *** 要采取积极措施,关心和安排好下岗职工的生活,拓宽就业门路,推进再就业工程。 
  
  (6)推进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的配套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城镇住房公积金,加快住房制度改革,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问题五:我国国有企业 *** 经历哪几个阶段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一、1978~1992年: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 
  从1978年到1992年,是我国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阶段,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1.国企改革起步于放权让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议公报中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陷就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大胆下放,让地方和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 ***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国企改革开始于对国有企业进行扩权让利的改革试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充分重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二是扩大企业自 *** ,并且把企业经营好坏同职工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着眼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1979年7月,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自 *** 的若干规定》等五个文件。通过扩大企业自 *** 的改革,企业有了一定的生产自 *** ,开始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并打开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缺口。 
  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约束机制难以规范,出现了企业为扩大自销比例而压低计划指标、不完成调拨任务和财政上缴任务等问题,结果是形成了“内部人”控制,出现了“工资侵蚀利润”和行为短期化问题。实践效果与改革预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背离。在这种情况下,1982年中央推广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旨在解决放权让利中暴露的问题,处理好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解决大锅饭问题,在硬化企业预算约束,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收到了成效,尤其是国家财政赤字大幅减少。但是由于企业外部环境不平等,企业内部条件也千差万别,该政策很难找到可操作化的指标来规范国家与企业之间的责、权、利,企业激励不足问题十分严重。1983~1984年先后又两次推出利改税,但结果都很不理想。 
  2.国企改革先后出现了多种形式 
  1984年10月召开的 *** 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改革主要是为了实行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明确国企改革的目标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是实行厂长(经理)责任制,并在大多数国有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对一些小型国有企业实行租赁经营,并在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中开始了股份制改造和企业集团化的改革试点。 
  到1987年底,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实行了承包制,同年, *** 十三大报告肯定了股份制是企业财产的一种组织形式,试点可以继续实行,到1988年底,全国共有3800家股份制企业,其中800家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60家发行了股票,其余3000家原是集体企业。1988年2月国务院更加明确了企业承包制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地位,规定了“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歉收自补”的承包原则。同时,全国人大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从而将扩权试点以来取得的改革成果用法律形式规定下来。 
  虽然承包制在当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承包制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1991年9 月中央工作会议强调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1992年后国务院就不再鼓励企业搞承包。1992年7月国务院公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该条例根据两权分离的思路明确了企业经营权、企业自负盈亏责任、企业和 *** 的关系、企业和 *** 的法律责任等问题。但是很快人们就发现,仅靠企业内部转换机制,难以达到改革的预期目标。 
  3.国企改革与价格体制改革等宏......>> 
  
   问题六: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途径  一, 统一认识,坚定国企改制的信心。 
  我认为,要确保改制挂牌成功,首先,还是要进一步统一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认识,把大家的认识统一到中央有关国企改制的文件精神上来。《 *** 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国企改革始于20多年前,从1997年开始,我们先后采取过诸如扩权让利、利润包干、承包经营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虽然这些改革使企业拥有了一些自主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但是,由于这些改革只是在责、权、利三个方面进行调整,并没有打破原有的体制框架,因此,国有企业作为 *** “附属物”的状况并没有改变。可以说,政企不分成了国有企业走进市场的最大障碍。而国企改革的目的,说到底是要使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走向市场。要达到这个目的,仅仅靠减税让利之类的改革是行不通的。体制上的问题要靠体制的改革来解决。我们必须寻找到一条既能保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又能使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这样的出路在哪里?出路就在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就是说把一股独大的纯国有20冶改制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混合型集团功能的有限责任公司。 
  二, 精心准备,突破国有企业改制的难点。 
  国企改制,困难重重。作为我们施工企业的改制,最大的难点是历史包袱,富余职工的安置。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公司离岗人员多,每年开支很大(大数一个亿),这些包袱和负担不解决,企业改制无从谈起。这次会议代表们审议通过了我公司企业改制人员安置方案,这是一个重要的文件,要求各单位党组织和行政领导精心操作,认真按文件办事,把富余职工安置好,确保这部分职工的切身利益,确保改制目标的顺利实现。我认为,我们这个文件是一个人性化的,以稳定和谐维护职工利益为宗旨的,不会对职工造成 *** 的文件,一是身份没转变(国企),二是合同不续签,三是不在岗人员可以自主决定,协商解决合同中止问题。 
  三, 依法改制,规范操作。 
  改革改制是利益调整,我们要依法改制精心操作,规范运作,全力维护广大职工的权益。我们的方案及有关政策该上职代会的上职代会审议通过,该让老百姓知道的要广泛宣传解释,动员和引导广大职工关心改革,积极参与改革,支持改革,从而确保改制成功。 
  利用这次职代会的机会,公司命名和表彰了公司“十五”期间十大杰出青年和二十名优秀青年。这不仅是共青团工作、青年工作的大事,也是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今天受到表彰的郭九春等十大杰出青年和王亚弟等二十名优秀青年,是从公司4700多名青年中逐级推荐、反复遴选产生出来的。他们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奋发进取,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他们的先进事迹,彰显了二十冶青年的高尚情操,他们的奋斗历程揭示了二十冶青年成才发展的正确道路。他们不仅是二十冶青年的杰出代表,同样也是二十冶全体员工中的佼佼者。公司表彰他们,就是要在全体青年中树立标杆,树立榜样,引导更多的青年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建功成才,富有作为,为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做出突出贡献。 
  青年是企业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最具创造性的有生力量,是企业发展的未来,是企业的希望。实现公司“十一五”发展目标,广大青年要勇挑重担,多做贡献。我希望全公司广大青年志存高远,善于学习,勇于创新,争做贡献,更好地实现你们的人生价值,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骄人业绩。 
  刚才,李总给代表们通报了今年1-9月份全公司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对今后七十多......>> 
  
   问题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向主要有哪些  第一,上市的模式。这几年国有大企业上市的模式和前几年不同。国资委成立之前,很多企业上市是对一部分优良资产进行包装,是部分上市。现在的方向是整体上市,至少要做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所以上市公司整体的业务链是完整的,具备独立经营的能力。主营业务整体上市的集团公司,逐步将存续企业消化之后再实现整体上市。 
  第二,依托的资本市场。目前中央大企业相当一部分是在境外上市,引起了很多争议。笔者认为,企业的治理水平和所依托的资本市场是直接相关的,推动中央企业到境外上市,就是希望把境外成熟、规范的资本市场机制直接引入企业内部,保证上市之前的重组和上市之后的运作能够达到国际资本市场的要求。现在看,境外上市对企业规范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不可能再做假账,透明度明显提高,运作也比较规范,其他方面也很难干预。所以市场选择是境外加境内,就是A+H的模式。 
  第三,最终的体制构造。竞争性国有大企业最终的体制模式很可能就是一个干干净净的上市公司,没有集团公司、不背存续企业,完全按照资本市场的要求运营。这种状态就彻底实现了国有资产的资本化,流动性非常好,随时可以调整、也很容易调整。一旦国家需要钱,通过资本市场可以非常顺畅地变现。 
  
   问题八:为什么发展混合所有制是当前深化国企改革的基本方向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 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是当前深化国企改革的基本方向。为持续稳健推进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我们必须对当前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意义有一个充分认知。综合而言,当前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但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除了传统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两种形式之外,随着生产力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控股经济也将成为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即通过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历史条件下找到新的有效实现途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实现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深层次上的融合;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是一个有机整体,两者利益及发展是完全联系在一起的,同兴衰、共进退。 
  2.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克服国有独资企业的弊端 
  政企不分、机制不活、效率不高、腐败高发是国有企业饱受诟病的弊端。从深层次看,产生国企弊端的根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企业外部 *** 部门对国有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自 *** 的干预,另一方面是来自所有者缺位,缺乏高效的动力机制与约束机制,而且委托代理链条长,客观上很难进行有效监管。外部因素是条件性的,内部因素则是决定性的,因而内部改革至关重要,其中产权层面的改革是最根本的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今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基本方向,随着非公资本的引入,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将得到有效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将得到健全。 
  3.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增强国有资本的带动力 
  国有企业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国有资本带动力,更好发挥国有资本作用。发展混合所有制,一方面可以将更多社会资本引入到国有企业,以国有资本为主导,带动大量社会资本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将通过向社会资本减持而退出的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优先发展领域,从而有效发挥国有资本的产业发展调节作用。 
  4.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激发国有企业活力 
  体制机制障碍严重削弱了国有企业的发展活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企业结合民营企业优势重新激发企业活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各有优势,国有企业在技术、人才、融资、资源配置与管理方面占优势,民营企业在机制、效益、效率与监督方面具有优势。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有机融合为一体,能够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优势很好地结合起来,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6. 国企改革从哪一年开始?

开始的话是1985年就开始了。标志是《中/共/中/央关于在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央那时应该是邓/小/平提出了。大量国企职工下岗是在90年代中期。\x0d\x0a从1978年底开始的国有企业改革,可以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到1992年,主要是放权让利,探索两权分离。第二阶段是1993年起到现在,明确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不断深化改革、完善新体制。\x0d\x0a1978~1992年:国企改革的初步探索\x0d\x0a1993~2003年:国企改革的制度创新\x0d\x0a2004年至今:国企改革的纵深推进\x0d\x0a起始说来是1978年

7.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方向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在中大咨询的官网中的一篇文章中有看到,里面写到三年行动方案的大致考虑方向有三个:

一是通过三年行动方案的制定实施,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新要求新部署,特别是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到基本经济制度,对国资国企改革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是更好地推动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的落实到位。新时代的国企改革更加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制定了“1+N”的政策体系。这几年,有些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存在不平衡的现象,通过三年行动方案,将更好地推动相关政策落实落地,推动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三是更好地总结推广改革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这几年的国企改革鼓励基层创新,包括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探索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将通过制定实施三年行动方案,把提炼出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上升为改革的政策制度。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方向是什么?

8.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方向是什么?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三可一要,四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