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生算法》用概率思维做好决策

2024-05-13

1. 读《人生算法》用概率思维做好决策

本书作者喻颖正,是孤独大脑的主理人和未来春藤的创始人。
  
 
  
  
 1.读这本书之前,我希望从书中获得的什么?
  
 在拿到这本书之前,就听说这本书是对年轻人的整个人生历程有一个算法,对于理科生的我来讲,认为有一个算法,一个方法是可以通向未知的路,我就会很好奇,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里面有什么样的算法,带着这样的好奇,我打开了这本书。
  
 
  
  
 这本书通过人生算法九段和18关,分别介绍了在人生遇到事,应该怎么去面对:
  
 九个算法:闭环、切换、内控、重启、增长、内核、复利、愿景、涌现;
  
 18关:片面、狭隘、模糊、侥幸、宿命、追悔、非理性、冲动、犹豫、武断、情面、霉运、孤独、爆仓、迷信、无知、衰朽、贪婪。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任何一个人,只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算法,就会有机会突破命运的局限,实现富足自由的人生。
  
 应对不确定性的七个思维模型:发现认知飞轮、用犯错检验算法、形成个人复杂系统、在反馈中控制算法、建立三层概率框架、用反知识应对未知、从概率权到贝叶斯。
  
 其实看到这么多的概念,我的大脑是懵的,我不知道怎么去理解这些,但是当我得知作者是在35岁就退休的时候,我想他一定有他的独特之处。书里有概率权,思考率,灰度认知黑白决策和三门模型。
  
 在我看来,还本书是说我是谁?我要什么?我有什么?我做什么?
  
 我是谁?是要对自己定位;
  
 我要什么?是要对自己的未来有愿景;
  
 我有什么?是要分析在这个社会环境下,哪些是我能做主的,哪些是我们可以掌控运用的权利;
  
 我做什么?是说要成为我定位的那个我,当下我应该干什么。
  
 
  
  
 2.我希望读这本书能帮助我成为怎样的人?
  
 但从书的名字来看,其实我就是想找到这本书里,具体的算法是什么样的方法?又是什么样的?能不能为我所用?
  
 读完之后,感受到做事需要主动思考,及时反馈,修正,再次实施,这个整个循环的过程需要一直做下去,直到这件事达到极致。
  
 对于概率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到底是多大范围内得到的一个概率,分子和分母分别代表的是哪些已知项,概率说明的是什么问题,与目前我手上已有的资源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3.我希望借助书籍能帮我解决哪些问题?
  
 读这本书,我其实是希望看这本书中的算法,能不能帮我验证?我目前对未来规划的方向性是否正确?
  
 书中有具体的思维方式,也有具体的实施办法,但我更加欣赏的是思维方式,因为实施办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每种情况都会不一样,但是你考虑事情的那种思维方式的改变,就会影响整件事情,最终会涌现的效果不一样。
  
 
  
  
 4.我希望在书中发现怎样更有趣的事?
  
 我也在想,如果真的有这么一种算法,所有人类都按照这个方法来做的话,那么世界会变成什么样?是不是到那个时候这个算法又没有用了呢?
  
 
  
  
 这本书中我发现了如下的公式:
  
 整体的思考效果=思考质量*思考率
  
 富人思维=概率权+时间权
  
 结果=资源层*配置层*执行层
  
 完美决策=直觉+经验+数据
  
 这些公式可以在平时考虑事情的时候进行运用,以便帮助我看清一些事情。
  
 
  
  
 财富取决于很少的大高潮
  
 幸福取决于很多的小高潮
  
 
  
  
 珍惜每天的小幸福,少做决策,多干活。

读《人生算法》用概率思维做好决策

2. 读《人生算法:用概率思维做好决策》感悟

如果我没过好这一生,那可能是缺一本喻老师的《人生算法:用概率思维做好决策》指南书。 
  
 我必须诚实面对自己,因为读到这本书:我焦虑了好几天,甚至到现在读书名都会产生焦虑感。我还有点恐惧和迷茫,主要是读完了,也是一知半解,甚至书中很多概念拎不清楚,想不明白。 说白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更蠢,更无知!我依然不懂如何计算好自己的人生计划,可却开启一扇认识“优秀人生”窗户。 
  
 
                                          
  在开始之前,我必须和自己达成一个共识:好的人生都是计算出来的! 
  
 本书主要分为两部分:人生算法九段和人生算法十八关,根据我的理解,前面一部分主要讲成功人生9个升级关卡,后面是讲人生途中18道困境关卡,如何用好概率学打怪升级。总结就是人生是个圆形大盘,想要跑赢,必须要懂得概率学规律,还要有自己心法诀窍,你才能成为人生赢家。
  
 1段:克服完美主义,干好一件事,跑完一圈闭环,再来复盘。我们都听过PDCA理论,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处理),不断跑完这个正循环,就进入人生算法第一阶段。
  
 比如我们想要减肥,制定减肥目标计划,第一周第一天吃什么,跑多少公里,检查执行过程中是否出现错误,使得体重反弹了,然后改进计划,继续执行。直到坚持计划,达成目标,减肥,不就变成人生最简单的事情?
  
 2段:切换,自动开始的力量,主动开始,并且在错误时候主动控制。
  
 3段:内控制,思考再思考,要有元认知能力,这有点深奥,我的理解就是一件事理解一次,在思考基础上深度思考,会得到不同结论。
  
 4段:重新启动:特别体现在挫折下,抛开一切,重新出发。这个有点难度,毕竟过去经验总会有意无意的阻碍我们思考,想做到重启,其实可以借助冥想的力量。
  
 5段:增长能力  增长三个阶段:假设增长--验证增长--大量增长。比如假设你可以增长100个客户,根据这个目标,你通过行动,发现增长了60个,于是你找到了某个规律,从60个一下子增长到120,240......形成几何式增长,人生成长开始总是很慢,甚至微小,等找到某种规律,逐渐累积行动,就形成了超级增长规模。
  
 6段:内核:找到简单,可以重复做的事情,而且可以形成系统,别人不容易复制,我觉得这个可以是自己擅长的方面,比如我们熟悉的手账,很多人做到精而美,利用擅长美术领域,行动IP 效应,吸引很多大众追捧。找到简单长期还喜欢的事情,坚持做下去,是在做好自己,也是在过好这一生。
  
 7段:复利-选择好的方向,选择有成长价值事情,回报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8段,愿景-这个人生灯塔
  
 9段:涌现,恭喜,你把整个优秀人生走完一遍,等着涌现惊喜吧!
  
 是不是看着这些概念都觉得好累呢?必须提醒一下:我的理解可能是错的,请有兴趣的人,务必看原书,喻老师解释的很详细。 师傅引进门,修行看个人。 
  
 人生必须有三个按钮和十七个不要:
  
 人生三个按钮:教练按钮--老板按钮--玩家按钮
  
 教练按钮:负责分配好赛道
  
 老板按钮:负责找最好的赛场资源
  
 玩家按钮:负责全力以赴,执行任务
  
 
  
                                          
  我的理解是:做正确的选择,调取最好的资源,像个疯子一样行动! 
  
 还有十七个不要:
  
 不要狭隘、不要模糊、不要侥幸、不要陷入宿命、不要后悔、不要非理性、不要冲动、不要迷信、不要贪婪.....人性中17个弱点,老师都一 一分析,学会应用概率思维,做好决策。
  
 老师讲了一个概率例子:有两个罐子,都装了一定数量的红球和黑球,假如摸到红球,你可以中10万元大奖。如果没有概率思维,就会随便选一个罐子,摸红球还是黑球,看天意。但是如果你有概率思维,假设这两个罐子,有个罐子是1个红球+9个黑球,另外一个罐子是5个红球+5个黑球,那所有人肯定都会选第二个罐子,因为前者摸到红球概率是10%,后一个摸到红球概率是50%。
  
 所以,如果你掌握了概率思维,就能提升自己应对不确定性问题的判断力,调整自己认知系统,形成强大人生算法。这个意义来说:大部分成功的人,他们做的都是大概率会成功的事情。
  
 根据老师讲的概率学,我觉得人生选择是越少过的越好,1个选择>10个选择>100个选择!就好像穿透一面墙,最好工具是用一个针,用力少,穿透力强。所以人生必须多做减法,把10个选择变成5个,3个,2个,1个!然后全力以赴做好,不要后悔。
  
 我的第二个感悟是,想法再多,不如行动。学习学习,学了就一定要练习,没有习,就组不成“学习”!刘墉老师说:学了不用,是对生命最大浪费。
  
 2021年第一篇完整读书感悟,可能对书中理解有误,希望看到此文的朋友,遇到不懂得地方,可以读原文找答案。

3. 《人生算法》:用概率思维做个“赢家”(中)

在老喻的《人生算法》中,“九段心法”和“十八关挑战”两大核心版块涵盖了我们人生历程中最常见的那些场景和主题,让你在智力和情感的探险游戏中,学会利用概率思维做好决策,跨越出身和运气,实现富足与自由。
  
 在针对内部自我世界的不确定性,给出了九段心法之外,作者还针对外部世界的不确定性,给出了18个人生难题的应对方案,帮助我们用概率思维,拆解人生的“元问题”。
  
 这18个人生难题,分别是:片面、狭隘、模糊、侥幸、宿命、追悔、非理性、冲动、犹豫、武断、情面、霉运、孤独、爆仓、迷行、无知、衰朽、贪婪。
  
 这里面,包含了我们可能一直含混不清的概念,也包含了不少陌生名词,但一个个了解下来,你就会发现,很对应对策略和算法,会颠覆自己的认知,就像塑造一个全新的自己一样,让自己拥有成为人生赢家的勇气。
  
 下面,我们拿“贪婪”一词举例。
  
 很多人认为人生有无限的可能性,事实上,人生还是有限的。
  
 在有限的条件中,如何才能避免因为贪婪而失去太多,如何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作者给出了一个“半径算法”。
  
 三个同心圆,最里面的圈子,是行动半径;中间的圆圈,是能力半径;最外围的圈子,是认知半径。
  
 而圆圈的外面,则是未知的世界。
                                          
 了解越多信息,视野就越宽广,也越容易跟上世界的潮流和发展趋势。反之,就容易视野狭隘,被世界抛弃。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故步自封,井底之蛙”。
  
 所以我们应该积极拓展自己的认知半径。
  
 能力半径,其实是能力圈的概念,指的是力所能及的领域。在这个领域内,你拥有的能够超过平均水平的知识和技能,也可以说是专长。
  
 有句话叫“眼高手低”,很多人能够做到扩展认知,能力却往往跟不上,就容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所以,明确自己的能力半径,尽可能做好能力半径之内的事情。
  
 巴菲特能够成为世界首富,就因为他一直选择自己能力半径之内的领域进行投资,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实现财富复利。
  
 每个人的精力时间都是有限的,如果你什么都想要,最后就很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这和上述明确能力半径,做好自己的专长是一样的道理。
  
 一个简单动作,能够大量重复的结果,就更容易实现大规模的成功。
  
 我们走进一家餐厅,如果看到餐牌上什么菜系都有,大约就知道这里的菜都一般般,饱腹即可。
  
 而当我们特别想要吃一个菜品时,找一家专门做这个菜品的特色店,出品一般都不会差。
  
 日本的寿司大神,一生专注做好寿司,他的学徒,光是学习手握米团,就需要花费几年的训练。
  
 而行动半径作为最里面的圆圈,半径只要大一点点,整个同心圆的面积就会增加很多,我们要考虑的东西成倍增长,想要成功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
  
 所以,如果想成为“行动圆圈”的专家,最好就是减少行动半径,专注做好自己的细分领域。
  
 尽管看起来,现在是不确定性在统治这个世界,但我们并不是一张被概率决定命运的彩票,我们依然要努力去掌控自己的未来。
  
 找到自己长期去做的那一件事,也就是行动圆圈里的事。
  
 很多时候,一个人一辈子本质上只能做一种事情。
  
 硅谷投资人彼得·蒂尔说过:与其努力成为一个各方面都一知半解的庸才,还美其名曰“全能人才”,与其不知疲倦地工作,最终却只把自己变得毫无特色,还不如选择一件最该做的事,专心做好这件事,以求独霸一方。

《人生算法》:用概率思维做个“赢家”(中)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