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金所格局初定 距离上市还有多远

2024-05-13

1. “大”陆金所格局初定 距离上市还有多远

  此刻的陆金所正在通往资本市场的道路上全力冲刺。
  从今年3月至今,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它先后完成了剥离P2P业务、转型平台模式、拿下基金牌照、调整组织架构、上线“人民公社”、完成域名变更等大动作。今天的陆金所与一年前,甚至一个月以前的它都截然不同。
  除了陆金所自身业务和战略的改变外,其控股公司——陆金所控股(WinconInvestmentCompanyLimited)也首次浮出水面,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对陆金所、平安普惠和前海金交所的整合,形成了“大”陆金所的新格局。
  “根据我们的策略和规划,现在只完成了三分之二。”董事长计葵生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评价现阶段的陆金所。在他看来,剩下的三分之一的进程主要聚焦在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优化上。
  那么,上市是这段进程的终点,还是会更早?这一次,对于上市的问题,计葵生并没有像年初那样坚定地说要三年之后,而是答“先经营好自己,上市不是结果,只是一个过程”。
  的确,对于此刻的陆金所而言,如何抓紧时间跑马圈地,如何在高手如云的互联网理财市场中突出重围才是更紧要的命题。毕竟,在残酷的资本市场中,留给后来者的空间会越来越小。
  陆金所控股的“三驾马车”
  2015年8月21日,随着中国平安[-1.06% 资金 研报](31.57 +1.97%,咨询)保险集团(下称“平安集团”)一则关联交易公告的发布,注册在开曼群岛的陆金所控股首度展露在人前。
  公开信息显示,陆金所控股为陆金所的最终控制公司,而中国平安的控股子公司平安海外控股和安科技术有限公司合计持有陆金所控股约47.4905%的股权。在上述交易中,平安海外控股将所持有的平安普惠全部股权转让给陆金所控股。
  其中,平安“普惠金融”业务集群(GemAllianceLimited)整合了平安集团内平安直通贷款业务、原陆金所辖下的P2P小额信用贷款,以及平安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三个模块的业务管理团队。
  装进陆金所控股的平安普惠与陆金所成为了兄弟公司,其中,平安普惠主攻线下,负责资产端的开发;陆金所主攻线上,负责投资端的对接。除此之外,陆金所控股的第三步棋也已落子前海,为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下称“前海金交所”)。
  值得注意的是,陆金所旗下原有两大交易平台:网络投融资平台(Lufax)和金融资产交易信息服务平台(Lfex)。据了解,陆金所有意剥离出Lfex装入前海金交所。这样,在重新梳理和整合之后,陆金所控股旗下的“三驾马车”平安普惠、陆金所和前海金交所将分别侧重资产开发、个人理财和机构投资三个不同方向,三家公司之间既有业务往来又相互独立。
  有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架构调整后,陆金所加快了上市的时间表,已经从此前的“最快2017年”调整为“争取2016年”,而陆金所控股将成为最终的上市主体。
  对于这种说法,计葵生并没有给出正面答复,只是表示:“要先经营好自己,上市是个过程而非结果。”而对于具体的上市地点,他表示还未最终确定,如果国内条件允许绝对会考虑。
  陆金所平台的开放模式
  从今年初开始,陆金所开始转型开放的平台模式,目前主要聚合三大类产品:P2P(借款方必须为个人)、非标的金融资产(例如资管计划)、标准的金融产品(例如基金、寿险等)。
  从P2P起家的陆金所虽然剥离了原有的业务,但在P2P领域却有了更大的“野心”。今年8月,陆金所联合平安旗下的前海征信上线一款名为“人民公社”的产品,意在为其他P2P平台提供全流程、一站式互联网投融资服务。
  陆金所计划利用自己在P2P领域的数据和经验积累为P2P公司提供包括获客、增信、产品设计、征信、系统平台、催收等服务。不过,对于陆金所的“慷慨”分享,P2P业内却反响不一,大多数平台仍持观望态度。
  计葵生表示,目前国内2000多家P2P平台可简单分为三类:1.平台年成交额大于50亿元,已完成至少一轮融资,未来可能有计划独立上市;2.平台年成交额在10亿~50亿元之间,正处于高速发展期,需求较多;3.刚成立没多久的新平台。

“大”陆金所格局初定 距离上市还有多远

2. "大"陆金所格局初定 距离上市还有多远

  此刻的陆金所正在通往资本市场的道路上全力冲刺。
  从今年3月至今,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它先后完成了剥离P2P业务、转型平台模式、拿下基金牌照、调整组织架构、上线“人民公社”、完成域名变更等大动作。今天的陆金所与一年前,甚至一个月以前的它都截然不同。
  除了陆金所自身业务和战略的改变外,其控股公司——陆金所控股(WinconInvestmentCompanyLimited)也首次浮出水面,并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对陆金所、平安普惠和前海金交所的整合,形成了“大”陆金所的新格局。
  “根据我们的策略和规划,现在只完成了三分之二。”董事长计葵生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评价现阶段的陆金所。在他看来,剩下的三分之一的进程主要聚焦在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优化上。
  那么,上市是这段进程的终点,还是会更早?这一次,对于上市的问题,计葵生并没有像年初那样坚定地说要三年之后,而是答“先经营好自己,上市不是结果,只是一个过程”。
  的确,对于此刻的陆金所而言,如何抓紧时间跑马圈地,如何在高手如云的互联网理财市场中突出重围才是更紧要的命题。毕竟,在残酷的资本市场中,留给后来者的空间会越来越小。
  陆金所控股的“三驾马车”
  2015年8月21日,随着中国平安[-3.56% 资金 研报](31.57 +1.97%,咨询)保险集团(下称“平安集团”)一则关联交易公告的发布,注册在开曼群岛的陆金所控股首度展露在人前。
  公开信息显示,陆金所控股为陆金所的最终控制公司,而中国平安的控股子公司平安海外控股和安科技术有限公司合计持有陆金所控股约47.4905%的股权。在上述交易中,平安海外控股将所持有的平安普惠全部股权转让给陆金所控股。
  其中,平安“普惠金融”业务集群(GemAllianceLimited)整合了平安集团内平安直通贷款业务、原陆金所辖下的P2P小额信用贷款,以及平安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三个模块的业务管理团队。
  装进陆金所控股的平安普惠与陆金所成为了兄弟公司,其中,平安普惠主攻线下,负责资产端的开发;陆金所主攻线上,负责投资端的对接。除此之外,陆金所控股的第三步棋也已落子前海,为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下称“前海金交所”)。
  值得注意的是,陆金所旗下原有两大交易平台:网络投融资平台(Lufax)和金融资产交易信息服务平台(Lfex)。据了解,陆金所有意剥离出Lfex装入前海金交所。这样,在重新梳理和整合之后,陆金所控股旗下的“三驾马车”平安普惠、陆金所和前海金交所将分别侧重资产开发、个人理财和机构投资三个不同方向,三家公司之间既有业务往来又相互独立。
  有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架构调整后,陆金所加快了上市的时间表,已经从此前的“最快2017年”调整为“争取2016年”,而陆金所控股将成为最终的上市主体。
  对于这种说法,计葵生并没有给出正面答复,只是表示:“要先经营好自己,上市是个过程而非结果。”而对于具体的上市地点,他表示还未最终确定,如果国内条件允许绝对会考虑。
  陆金所平台的开放模式
  从今年初开始,陆金所开始转型开放的平台模式,目前主要聚合三大类产品:P2P(借款方必须为个人)、非标的金融资产(例如资管计划)、标准的金融产品(例如基金、寿险等)。

  从P2P起家的陆金所虽然剥离了原有的业务,但在P2P领域却有了更大的“野心”。今年8月,陆金所联合平安旗下的前海征信上线一款名为“人民公社”的产品,意在为其他P2P平台提供全流程、一站式互联网投融资服务。
  陆金所计划利用自己在P2P领域的数据和经验积累为P2P公司提供包括获客、增信、产品设计、征信、系统平台、催收等服务。不过,对于陆金所的“慷慨”分享,P2P业内却反响不一,大多数平台仍持观望态度。
  计葵生表示,目前国内2000多家P2P平台可简单分为三类:1.平台年成交额大于50亿元,已完成至少一轮融资,未来可能有计划独立上市;2.平台年成交额在10亿~50亿元之间,正处于高速发展期,需求较多;3.刚成立没多久的新平台。

3. 陆金所控股靠谱吗

亲,你好,陆金所控股靠谱的11月24日,陆金所控股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陆金所控股实现营收131.93亿元,同比下降了17.2%;实现净利润13.55亿元,同比减少了67.1%。财报发布后,资本市场快速做出回应,公司盘后价格一路下挫超16%。作为金融科技中概股龙头,陆金所控股是为数不多蹚过P2P爆雷潮,硕果仅存的平台之一,除了背靠中国平安这棵大树,其贷款业务、财富业务“两条腿”走路的商业模式,也让公司有了更多腾挪空间。剩者为王,这个定律对金融科技中概股并不适应,和其他的金融科技公司一样,2020年10月,辗转上市后,公司股价在经历了短暂的快速冲高,到达历史高位20.17美元后,开始进入到下行通道,现在股价在1美元多徘徊,且仍无明显“抬头”迹象,市值蒸发超九成,只剩40亿美元。在蚂蚁上市受挫后,陆金所控股成为金融科技股为数不多的优质标的,这样的“稀缺性”并没有在资本市场获得认可,这让不少人陷入了这样一个思考,陆金所控股是否还值得投入?01营收、净利润双降三季度,陆金所控股营收净利润双降,每股收益为0.08美元,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每股0.15美元。陆金所控股应该也能预计到,这样的业绩很难阻挡来自外部的质疑。因此,在官方发布的财报通稿里,未见太多第三季度本身的经营数据,而是更多聚焦在前三季度这个更宽的时间区间。前三季度,陆金所控股实现营收457.97亿元,实现净利润95.81亿元。看着表面数据还不错,但是即便以前三季度为核算周期,公司营收、净利润同样也表现为“双降”:前者同比微降0.45%,后者同比降低30.64%。收入构成方面,随着商业模式的发展,陆金所控股收入构成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此前财报中的零售信贷收入、息差收入、财富管理收入、担保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业务收入等业务板块,已调整为:基于技术平台的收入、净利息收入、担保收入、投资收入和其他收入这五部分。【摘要】
陆金所控股靠谱吗【提问】
亲,你好,陆金所控股靠谱的11月24日,陆金所控股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陆金所控股实现营收131.93亿元,同比下降了17.2%;实现净利润13.55亿元,同比减少了67.1%。财报发布后,资本市场快速做出回应,公司盘后价格一路下挫超16%。作为金融科技中概股龙头,陆金所控股是为数不多蹚过P2P爆雷潮,硕果仅存的平台之一,除了背靠中国平安这棵大树,其贷款业务、财富业务“两条腿”走路的商业模式,也让公司有了更多腾挪空间。剩者为王,这个定律对金融科技中概股并不适应,和其他的金融科技公司一样,2020年10月,辗转上市后,公司股价在经历了短暂的快速冲高,到达历史高位20.17美元后,开始进入到下行通道,现在股价在1美元多徘徊,且仍无明显“抬头”迹象,市值蒸发超九成,只剩40亿美元。在蚂蚁上市受挫后,陆金所控股成为金融科技股为数不多的优质标的,这样的“稀缺性”并没有在资本市场获得认可,这让不少人陷入了这样一个思考,陆金所控股是否还值得投入?01营收、净利润双降三季度,陆金所控股营收净利润双降,每股收益为0.08美元,远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每股0.15美元。陆金所控股应该也能预计到,这样的业绩很难阻挡来自外部的质疑。因此,在官方发布的财报通稿里,未见太多第三季度本身的经营数据,而是更多聚焦在前三季度这个更宽的时间区间。前三季度,陆金所控股实现营收457.97亿元,实现净利润95.81亿元。看着表面数据还不错,但是即便以前三季度为核算周期,公司营收、净利润同样也表现为“双降”:前者同比微降0.45%,后者同比降低30.64%。收入构成方面,随着商业模式的发展,陆金所控股收入构成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此前财报中的零售信贷收入、息差收入、财富管理收入、担保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业务收入等业务板块,已调整为:基于技术平台的收入、净利息收入、担保收入、投资收入和其他收入这五部分。【回答】

陆金所控股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