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名师力量,做更好的自己!

2024-05-15

1. 汲取名师力量,做更好的自己!

        寒假已过半,团圆与喜庆假期也伴随着慵懒闲散的假期轨迹。年已过,如何在新的学期里振作走起,只有汲取优秀同伴的力量才能鞭策与激励着我们前行。连续两天的网络听课学习,就如同冬日里的一把火闪烁着教学的智慧和火花,为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教学平台。每堂课、每次的展示和交流我都认真地记录着,吮吸着,跟随优秀的授课教师一起融入课堂,一起探究真实的课堂生成。
  
  
 一、注重故事的连贯性,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第一节课来自戈向红老师的一节绘本阅读课《Snail’s adventure》. 绘本因其图文并茂的特点,在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方面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戈老师朴实而娓娓到来的课堂授课风格,温婉又舒适,带领孩子们进入了Little snail的冒险之旅。课前的耳熟能详的动画视频欣赏直奔主题词“Adventure”这一关键词,通过Pre-reading的看图预测;While-reading学生自读解析文本大意,深挖绘本之余,注重发挥学生提取关键词以及续写故事的能力。老师在组织课堂时不拘泥于文本,引导学生一步步阅读绘本了解文本大意,进而对文本中的“Key words”进行深入讲解。课堂最后环节的Little poem《Little snail ,big world》巧妙地引出了绘本凸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传递功能。
                                                                                                                          
 二、突出阅读方法指导,嵌入写作技巧伏笔。        
  
         第二节课是来自桂婷婷老师的《Body language》课例中,我学习到了课堂的设计要从突出教材处理,收集绘本素材。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文本的规律,本节课是一节阅读课,文本的主题规律是总分的结构模式。因此老师就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圈画每一段的“Topic sentence”,然后分段围绕主题进行讲解,将生疏的知识简单化,以凸显阅读的本意,不拘泥于文本的细节,体现了英语的“大阅读”观。大而化之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阅读兴趣及技巧的培养。同时桂老师巧妙地将于Body language相关的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学生进行Two-faced-play情景表演。让学生在会话时不再陌生,更易接受。让学生通过图形会话等获得新知,让课堂学习充满兴趣,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三、课堂简约开放充满快乐,教师个性百变充满魅力
  
       田湘军老师的第三节课《Favourite activities》则完全颠覆了我们对于公开课的概念,洒脱如其人,信手拈来张口就唱的专业能力,幽默诙谐大气的课堂,自成一格,与众不同。田老师作为英语教师界的前辈,他就如一股清流一样,年龄没有成为他与孩子们的障碍,整节课,孩子们的笑声不断,他夸张的表情、语音语调都成为了打动吸引孩子的魅力所在。虽然没有课件的辅助,但是重点知识的把控及学习却异常突出。田老师过硬的专业素养,一只粉笔,就如同孩子们身边的同龄伙伴一样,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将知识无形中传授给了孩子。一节词汇课,最终达到了主题口语练习的效果。一曲《If you are happy》贯穿课堂始终。一节快乐的课堂落幕,却让人余味悠长。
                                                                                                                          
 四、以学生为本制造课堂沸点,以教材为线拓宽语言纬度 
  
         来自江苏省的"Unknow"年轻英语教师,一节复习课让我领略了以生为本的“高燃”课堂氛围。整节课孩子们的精彩口语展示,让弹幕外的网络听课学习者赞叹不已。从孩子们精彩的分享就可以感受到各个地域之间的教育分化水平之大。本节课大容量高频率的语言交流节奏与设计。图表与对话、对话与文本之间的自如切换,一切都在老师与学生之间小学生的语言交流中达到了最佳的语言交流效果。课堂环节设计 细节处教师采用了“留白”的方法,由老师引导,课堂成为了师生之间交流的舞台。总之,本节课以交流交际为主,最终达到了情感教育及课后小练笔的目的,不愧为一节实用、且实效精彩课堂。
                                                                                                                                                                                                                                                                                          
         新学期,让自己从优秀同仁身上汲取力量。虽无名师之名,但求名师之法,努力做更好的自己,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铺垫。

汲取名师力量,做更好的自己!

2. 走近名师

        周末,迎着朝阳出发,应一场春花烂熳的约会,赴一场“充满诗意”的语文盛会。走近名师,聆听专家们的精彩课堂,虽疲惫不堪,却收获满满。
  
        他生于陕西,远走新疆,没有陕西男人的豪放,不仅才华横溢,还有着江南才子的温文儒雅。开放式的教学,循循善诱的启发,收放自如的课堂掌控,游刃有余的教学艺术……让人如沐春风。
  
         她,温文尔雅,长长的披肩发,细细的高跟鞋,甜美的嗓音,充满诗意和灵性的课堂,对古典文学独特的见解,妙语连珠的深厚功底,浑身上下彰显了江南才女的灵气和优雅。如果不是主持人介绍,很难想象这个六十岁的老人,依然奋战在自己热爱的教育一线上。
  
         他,生于江南,却拥有陕西人的豪爽,风趣幽默,喜欢讲真话,敢讲实话,看似锋芒太露,甚至有些涨狂,细品却一针见血,句句在理,一下子说到了老师们的心坎里,两个小时的报告,直指问题的关键,深入浅出地剖析背后的原因,没有高谈阔论,发白肺府而且接地气的语言,一个个具有实操性的方法,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让高深莫测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地生根,赢得了台下无数次掌声。
  
          走近名师方知自己的不足,欣赏专家的课堂方知自己的渺小。学习充电,努力提升,愿我们在教育的阳光大道上幸福同行。

3. 跟着名师向前走

读了余映潮老师撰写的《研究名师,发展自己》,顿时心中激起了波澜,思绪的闸门也一下子被打开,追忆着对我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名师,也是我最最愿意隔空追随的名师,她就是全国著名教育家,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斯霞。
  
 那时我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对于如何教好书还处于懵懂状态。恰在此时,一部名叫《我们爱老师》的电影深深地促动了我。影片中的主人公就是我国当时著名教育家斯霞老师。电影的大致内容是以斯霞为人师的典型事例为原型,诠释她如何教书育人,如何创造性的教学,如何通过爱学生促进学生改变与成长。
  
 “爱出者爱返”,我也同时在影片中看到了孩子们视老师如亲人般的感人场景,看到了家长对老师发自肺腑地称颂与感激;看到了斯霞老师因为成绩突出获得了诸多的嘉奖与荣誉。一时之间我感觉当教师真的很幸福,于是就有一种要当一名好教师的强烈愿望。
  
 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成为斯霞那样的好老师,我又陆陆续续地读到了有关她的报导,了解了她的成长故事,领会她的经典语录“我总觉得,当教师的对学生首先要爱,从热爱学生出发,耐心地教育他们”,并反复诵读诗人臧克家为她写的一首诗:一个忘我劳动的人,她的形象在别人记忆里鲜活;一个用心温暖别人的人,她自己的心也会感到温暖……”我追随她、欣赏她,简直着了迷。
  
 我决心像她那样通过不断地学习来丰富自己,让自己成为一名善钻研,有成就的好老师;我决心像她那样“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地进行小学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我要像她那样“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而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我思考着,模仿者,重复着。渐渐地我把握教材的能力有所提升,课堂教学技能有所改进,驾驭起课堂来也感觉得心应手了。
  
 我还践行着她提出的“要教好学生,必须要爱学生”这一教育思想,结合领悟“亲其师信其道”的深刻内涵。我用行动诠释赫尔巴特所说的“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能融化”育人智慧。这些理念指导着我的行为,于是我在对待学生的态度方面有所改变方,由原来恨铁不成钢的教育模式,转变为 “和颜悦色,润物无声”。在学生的学习方面,也能努力落实孔子的“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爱和激励”成了我工作的主要模式之一。理念变了,奇迹出现了,让原本经验不足的我,所带班级班风越来越好,还评上了区级“优秀班集体”,所教的语文成绩也在学校名列前茅。
  
   有了这样的成绩做基础,更增加了我当好老师的信心,更愿意如斯霞所言,“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尽可能去满足学生各方面的成长需求”,于是我减少了娱乐时间,决心在丰富自己上下足功夫,希望通过自己训练自己促进自己的专业提升。
  
 记得我研读的第一本教学专著是我借来的《特级教师教案评析集锦》,读后感觉非常具有指导意义,于是我把书全部复印了下来,随后把这本书视为掌上宝典,总是不失时机的反复研读,渐渐地我领悟了怎样才算是一节好课,也为我后来成长为市级、省级名师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如果说斯霞老师是让我走近的第一位名师,是开启我成长道路的第一人,而余映潮先生则是指导我成长的关键性人物。
  
   初识余映潮是因为买他的书,后又通过同学介绍,认识了余老师这个人。因迫切成长的需要,于是经学校研究决定与余映潮老师进行了三年的合约,由“余映潮工作室”与“杨磊名师工作室”联手,在我校举行语文教学研讨专题活动。可以说我的工作室是在余老师工作室的带动下成熟起来的,有余老师对我们工作室的指导,一大批年轻人快速成长为了名师。
  
   这次我们的省名师团队又开启了对余映潮老师的研究与追随,并开启了“研究名师”之旅。读他的书,观他的课,走他走过的路。这次的五位省名师基础好,肯钻研,学习热情高,相信在余老师的精神鼓舞与学术思想指导下,能够成长得更快,能够飞跃式地发展。
  
 跟着名师向前走,其实就是如余映潮老师所说“规划自己,塑造自己”。

跟着名师向前走

4. 展课堂风采 促教师成长

    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在这春意盎然的日子里,中原名师刘忠伟工作室河南省名师骨干教师于4月10日齐聚在襄县文昌小学会议室,开展了第二期集中研修活动----微课例展示。
  
     根据研修活动的安排,上午的研修活动分三步进行:首先,三位骨干教师成员向大家呈现了三节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有关图形认识微型课,虽然内容不同,但节节精彩,课课用心,充分展示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较强的课堂组织驾驭能力,以及对教材个性化的解读能力。
                                          
     第一节课是来自济源的王丽丽老师执教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王老师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在猜一猜、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了猜测—验证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意识,也交给了学生数学研究的方法。
                                          
      第二节课是孟州的程晓洁老师执教的《认识三角形》。程老师通过认、画、说、赏等活动,带领孩子们进一步认识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特性,让孩子们在思辨中历练思维,在活动中积累经验。
  
 
                                          
     最后是襄县温亚贞老师的《圆柱的认识》。温老师以学生观察、体会为主,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剪一剪”等一系列操作活动,带领学生直观认识圆柱的组成和特征。整节课朴实,设计合理,平淡中体现出真实,学生在共同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的同时体验到探索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微课展示后,中原名师刘忠伟老师围绕如何《从图形的认识谈空间观念的培养》,带领工作室全体成员对三位老师的现场微课从设计、讲解、表现、效果等方面进行了逐课点评。刘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真正的好课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理念,要有高度、深度和厚度,可以带给别人启示。
  
  
 
                                          
     下午的研修活动主要有六位教师呈现关于图形度量和数的认识的微型课展示。每位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熟练的教学技能、鲜明的教学特色,精湛的教学艺术,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深深地感染者大家,赞叹之情油然而生!
  
 
                                          
     第一节课是荥阳市的常青梅老师执教的《认识长度单位》。首先,复习回顾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观察,动手操作,汇报交流,梳理四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对于难以理解的毫米和分米单位有了深刻的认知和感知,并对四个长度单位有了系统的学习和掌握。在有趣的练习题设计环节中,及时巩固了新知,拓展了思维。
  
                                          
     第二节课是太康县的杨慧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首先从故事引入,引发学生思考怎样比较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大小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采用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梳理小结 ,共同探究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整个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的内涵,同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利用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第三节课是平顶山市的贾素霞老师执教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本节课首先让学生从平面图中,找出六个已经学习过的图形,从而引出课题,然后分小组合作围绕3个问题进行探究,最后全班交流汇报。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深刻了解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温故而知新的含义”。并使学生掌握复习的方法和整理知识点的方式,从而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系统,更完整,更深刻。
  
                                          
     第四节课是台前县的张雪云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这节课先让学生自主探究1/4的含义,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对分数意义的概念,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让学生建立单位“1”的概念,并让学生画图表示出自己的单位“1”,然后给出12块糖果,让学生尝试创造出分数,揭示分数单位,借助分数墙,让学生加深对分数单位的理解。
  
                                          
     第五节课是安阳市的侯刚老师执教的《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这节课从学生生活中的百分数引入,让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的意义,当学生感知百分数的意义后,让学生相互说一说生活中的百分数的意义,加深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结合成语中的百分数、天才=1%的灵感+99%的汗水,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第六节课是淮滨县的贾亮老师执教的《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这节课从复习学过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开始,让学生判断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是不是正比例的关系,从学生最熟悉的事情入手开始新知识的探究,求李奶奶家上月水费是多少钱?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熟悉的比例关系中,进一步掌握用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今天研修活动的开展,参与讲课的九位教师都精心准备,深挖教材,巧妙设计,以娴熟的教学技艺,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有效的课堂训练,为大家展示了一节节精彩的微课例。
  
 
                                          
     一天充实而快乐的学习,亲历了常态课展示、评课研讨、理论学习、导师和学员之间的互动讨论等,丰富的学习内容,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犹如清风扑面,带给我们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引起我们强烈的反思,更加明晰了我们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研修是成长路上最亮丽的风景。在丰富多彩的研修活动中老师们不断反思自己、提高认识,并找到了成长的“加速器”。大家纷纷用文字记录下感悟和收获,相信也必将会把思想付诸于行动,使自己的成长之路越走越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