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企业利益最大化,企业利益至高无上,有企业,才有员工平台

2024-05-13

1. 什么叫企业利益最大化,企业利益至高无上,有企业,才有员工平台

每个企业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但目前关于如何达到利益最大化,工商业企业界的看法各异,这些看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完全性。这往往会使企业在围绕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误入歧途,不但不能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反而会使企业的利益更加有限化。本文针对如何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问题提出两种途径,其一是外部双赢,其二是内部双赢。 何为外部双赢?何为内部双赢?企业外部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生产、销售、形象、生存及发展的各种外部关系的总和。例如,企业商业信誉、企业与行政组织的关系、企业与传媒的关系、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等。外部双赢指企业在处理与外部的关系时必须要以双赢为出发点,才能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企业内部是指企业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能力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例如,企业与投资人的关系、企业与经理人、企业与员工之间及企业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等。内部双赢指企业在处理与内部的关系时必须以双赢为出发点,才能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为什么说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途径是外部双赢与内部双赢呢? 我们先看外部双赢怎么使企业的利益实现最大化。众所周知,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是市场占有额,市场占有额取决于消费者的信赖与支持。此外,企业还需要行政管理部门、公共传媒等外部组织的支持,如果没有这些支持,企业的市场占有额就难以达到最大化。没有最大化的市场占有额就不能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拿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来说,企业产品价值只有通过消费者才能得以体现,没有消费者的购买,企业产品就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任何一个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都想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商品。所谓最好的商品就是在功能和使用方面令消费者感到满意。企业只有最大程度地抓好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才能使消费者认为买到了满意的产品,才能使消费者在使用中感到更加满意,并由满意应形成口碑宣传,一传十,十传百,企业的市场占有额就逐渐扩大了。于是就实现了企业与消费者的双赢。 我们再看内部双赢怎么使企业的利益实现最大化。企业实现利益除了靠物质基础以外,主要是靠企业人。企业人包括企业的投资者、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等为企业投资、经营和工作的各种人员。只有在双赢的思想指导下,企业各个层面的合作才能更加密切,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与服务质量,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成本与费用。企业在不断增加产出的同时不断降低投入,就会得到更大的利润空间,从而使企业利益、企业不同层次人员的各种利益得以最大化实现。例如,普通员工的劳动使企业能够为市场提供产品与服务,如果企业能够以双赢的思想来指导工作,并使员工产生正确的认识,员工将会增加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和能动性,从而使企业努力为市场提供适合人们需求的优质产品与服务,将会使企业实现更高的利润,使自身获得更高的收入,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 总之,企业只有同时注重外部双赢和内部双赢,处理好各种内外关系,才能使企业利益实现最大化。 有家公司的墙上写着这样一条标语:不要问公司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能为公司做些什么!身为公司一员,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公司利益。公司是全体员工的生存平台,个人利益不能亦不得与之发生冲突。 一、企业利益最大化,就是从身边小事做起 有些人一谈到公司利益最大化,便“好高骛远”、“高瞻远瞩”,首先提出的是别人怎么样,公司管理怎么样,只从大处着眼,不从小处着手,这虽然无可厚非,但我认为公司利益最大化而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我们作为新田公司的一分子,销售部的一员,处在公司对外形象宣传的一个个重要部门,可谓千斤重担一身挑,很多工作需要超前的运筹帷幄,要明是非辨真伪。这就更要求我们工作胆大而心细,既不能大刀阔斧又不能唯唯诺诺 ,既要抓“芝麻”又要抓“西瓜”。做到工作早分析早排查早预防,一个泄漏点的排查堵塞,一个违章操作的杜绝,做好身边的千万小事都是是公司利益最大化的体现,对于广大员工就是尊章守纪一心向公的体现。 二、企业利益最大化,要求公司干部树立标杆作用 一个部门员工是否保持与公司高度一致的向心力、凝聚力是公司利益最大化的体现。一个部门全体员工一呼百应,工作雷厉风行,产品质量数量得到有效保证,这就是公司利益最大化。而这种效应要求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来倡导。实际工作中,首先违反制度、规定的都是管理者。只需“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造成公司制度、规定无法执行或执行不佳的重要因素。有些管理人员自身不正难正人,于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规定形同虚设,成了摆设,这是公司长期的管理顽疾,所以说公司利益最大化是共同利益最大化,是公司管理模式的提升。 三、企业利益最大化,作为销售部更应该实现公司利润的最大化 销售部门作为公司直接对外的窗口部门,是公司产生利润的最直接部门,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也是体现了企业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方面。“惟有利润,方可生存”,当销售绝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的利润创造时,作为销售部门我们的目的也在于:如何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又保证利润最大化 。 销售部的发展离不开企业追逐利润的本性,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销售部也无法脱离公司这个中心而独立发展。在解决如何更好的营销日渐盛行的今天,我们会不断关注它发展与应用内涵,而解决方案是销售的思想与经验在逐渐由传统的目地客户销售领域向引导客户转换目的销售领域融会的过程中,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竞争情况与创新营销的应用,又将为解决销售方案过程中注入新的内容与思想,这是令人期待的。我们应充分吸取各种销售方法的积极成分去改进我们的销售方式与思维,为公司的生存发展出谋划策。 四、企业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的一分子我们更应该提倡“外圆内方的”品格 销售部作为公司对外的窗口部门,在销售策略上和对公司的内部管理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外圆内方的”品格。 在我的故乡,鹅卵石是很普通的一种石头。在河边,在河底,你都能随意见到。小时候常到河边玩水,可就不喜欢它们,在鹅卵石上走动太费劲了。 鹅卵石真是够硬的,表面越光滑的内部则越硬,今天回想起来,除了童年的美好怀念,更对鹅卵石有了一些人生感悟。那就是,人是否也应该像鹅卵石一般, 展现出外圆内方的性格呢? 要做到外圆内方,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需要我们在生活,学习中付出一番努力。不断地探索,深入地了解,才能最终领会其中的奥妙。 在平时的销售工作中我们更应该有着“外圆内方的”品格。在接待客户的过程中要有着很强的思维能力,所谓外圆不是让在客户面前表现的很狡猾很老道,也不是让在客户面前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而是在给客户讲解产品的时候,我们勇于承认我们的缺点,但更加强调我们的优点,记得以前田总来给销售部开部门会议的时候讲过:“讲解我们的项目的时候,首先要站一个高度上,针对客户提出的疑问,我们一方面不避讳我们的不足,另一方面我们更要讲出我们的亮点优点,用我们的优点来弥补我们的不足,在客户提到我们与其他项目对比的时候,我们更不以诋毁其他项目来显示我们项目,也要敢于承认人家的优势,更要突出我们的长处。”这段话也给了我很深的启发,在后来的销售工作中坚持从客户的购买心理出发,为他所想而想,这样才会使客户真正的感觉到,你是他的真正的置业顾问,而不仅仅是个推销产品的销售员。所谓内方就是要对内的公司规章制度上做到严格遵守和客户提出的过分要求上做到不卑不亢,比如说 客户的过分要求与公司的利益相冲突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坚持保护公司利益,不为自己的业绩而随便答应客户的无理要求而损害公司利益。这个方是指方正不阿. 也就是说. 无论何时何地,做人都要在心中坚持一份信念, 对事物有自己的认识, 不会轻易地随波逐流. 小事也就罢了, 大事大非面前, 则不能含糊半点. 在表现外圆的同时, 也应该让人隐约领略出你心底里的那种内方。 公司是全体员工的公司,公司利益也就是全体员工的利益。公司利益高于一切,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员工与企业荣辱与共、同甘共苦的企业精神。

什么叫企业利益最大化,企业利益至高无上,有企业,才有员工平台

2. 企业负债经营有何利弊?


3. 企业如何做好内部控制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方法如下:
  1、科学管理 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一个具备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的企业需要依靠一套有效的企业制度和治理机制,因此一个能真正关注公司长远发展、关心全体股东利益、运作到位的董事会是企业的核心能量。以谢明董事长为核心的董事会就是如此一个竭尽全力维护公司及中小股东合法利益的董事会。
 2、企业价值的评估,是指企业在连续经营的情况下,将未来经营期间每年的预期收益,用适当的折现率体现、累加得出某一估值,据以估算出企业价值。如果企业价值大于企业全部资产的帐面价值,那么企业资本增值,反之,企业就贬值了。将企业价值减去企业负债后得出的数值与企业股东权益的帐面价值相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表明企业的自有资本增值。
  股东利益最大化是指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的情况下,企业的经营决策都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价值目标,在我国财务界有时把它看作所有者利益最大化。

企业如何做好内部控制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4. 为什么 券商股的 资产负债率都很高

券商股概念是指持有证券公司股权,可以分享证券公司的收益的一些上市公司。券商概念股主要有三类:
1、是直接的券商股。
2、是控股券商的个股。
3、是参股券商的个股。

资产负债率又称举债经营比率,它是用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的指标,通过将企业的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相比较得出,反映在企业全部资产中属于负债比率。
资产负债率影响因素:
1、企业资产负债率的增长,首先要看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是否较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利润的增长幅度是否大于资产负债率的增长幅度。如果大于,则是给企业带来的是正面效益,这种正面效益使企业所有者权益变大,随着所有者权益的变大,资产负债率就会相应降低。其次要看企业净现金流入情况,当企业大量举债,实现较高利润时,就会有较多的现金流入,这说明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有一定的支付能力,能够偿债,保证债权人的权益,同时说明企业的经营活动是良性循环的。
2、一般说来,资产流动比率越高,债权人越有保证,但流动比率过高,就会使一部分资金滞留在流动资产形态上,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因此企业应将流动比率测定一个较为合理的界限,低于这个界限,说明资产负债率有可能会高,企业信用受到损害,再举债会发生困难; 高于这个界限,说明一部分资金被闲置,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造成资金浪费。
3、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相比较,具有期限长、利息相对高、绝对数可能大等特点。企业如果能够正确有效地利用长期负债,它就会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获利机会,但是如果企业经营不善,它又可能形成筹资风险,从而加剧企业经营风险,造成高负债高风险,也是影响资产负债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长期负债的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衡量:一是利用举债临界点来衡量。举债临界点是借款利息率等于总资产报酬率的分界点,如果借款利息低于总资产报酬率,举债就可行,反之则不可行。二是以市场形势做判断。如果市场前景很好,大有发展前途,会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举债就可行,否则就不宜举债。

温馨提示:
1、以上解释仅供参考;
2、在投资之前,建议您先去了解一下项目存在的风险,对项目的投资人、投资机构、链上活跃度等信息了解清楚,而非盲目投资或者误入资金盘。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应答时间:2021-11-0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5. 资产证券化有什么优缺点?

资产证券化做法的优势
1、和银行贷款相比,这种资产证券化做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低门槛、灵活性和高流动性上:
2、从发行方企业的角度上说,资产证券化提高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减少了企业的风险资产,增加了企业管理资产负债表的手段。
资产证券化做法的缺点:
1、对于应对系统性风险的能力较差。
2、对于底层资产的质量依赖性很强。
3、可能引起连锁反应。

扩展资料:
资产证券化项目的参与主体:
资产证券化交易过程比较复杂,主要参与主体,包括发起人、发行人、托管人、投资人、信用评级机构、信用增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
各中介机构在产品的成立与发行过程中发挥其专业特长,确保产品满足相关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及信用风险评估要求,从而最终达到发起人的融资目的,同时保障发起人、发行人以及投资者的相关利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有什么优缺点?

6. 资产证券化和传统融资的区别

1、ABS是一种资产收入导向型融资方式。传统融资方式是凭借资金需求者本身的资信能力来融资的,外部的资金投入者再决定是否对资金需求者投资或者提供贷款时,主要的依据是资金需求者作为一个整体的资产、负债、利润及现金流量等的情况,对于该公司拥有的某些特定资产的质量关注较少。而ABS不然,它是凭借原始权益人的一部分资产的未来收入能力来融资的,资产本身的偿付能力与原始权益人的资信能力彻底地分割开了。\x0d\x0a\x0d\x0a2、ABS是一种结构性融资方式。ABS的核心是设立和建立严谨、有效的交易结构,这一交易结构保证破产格力的实现,把资产池的偿付能力和原始权益人的资信能力分隔开来;这一交易结构确保融资活动能够充分享受政府的税收优惠;最后,这一交易结构是原始权益人能租用“金融担保公司的信用级别”,改善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条件。\x0d\x0a\x0d\x0a3、ABS是一种表外融资方式。鉴于被资产证券化资产已经以真实出售的方式过户给了SPV,原始权益人也已放弃对这些资产的控制权,允许原始权益人将证券化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上剔除并确认收益和损失。可以从法律上确认以表外方式处理ABS交易的原则,这构成了ABS区别于传统融资方式的又一特点。\x0d\x0a\x0d\x0a4、ABS是一种低成本的融资方式。ABS总的融资成本低于传统融资方式。第一,ABS运用成熟的交易架构和信用增及手段改善了证券发行条件。第二,ABS支出费用项目虽多,但各项费用占交易总额比率很低。

7. 企业资产证券化和信贷资产证券化有什么区别

一、企业资产证券化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区别
1、基础资产不同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及金融租赁资产。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则主要包括财产权利(企业应收款、租赁债权、信贷资产、信托受益权等)、动产及不动产收益权(基础设施、商业物业等),以及证监会认可的其他财产或财产权利。
2、监管机构不同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机构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即“银监会”。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机构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基金业协会”)。
3、转让、交易场所不同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发行和交易。
  企业资产支持证券则可以按照规定在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证券公司柜台市场以及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挂牌交易和转让。
4、投资者不同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投资者主要是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银监会等监督管理机构的有关规定可以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也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和银监会等监督管理机构有关规定允许的范围内投资资产支持证券。
  企业资产证券化针对购买对象的是符合《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条件的合格投资者。
二、企业资产证券化
(一)概述
企业资产证券化是证券公司以 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以下简称“专项计划”)为特殊目的载体,以计划管理人身份面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受益凭证(以下简称“受益凭证”),按照约定用受托资 金购买原始权益人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基础资产,将该基础资产的收益分配给受益凭证持有人的专项资产管理业务。企业资产证券化是一种以专项计划为载体的企业未来收益权或既有债权证券化的融资方式,是融资方式变革的一个方向。
(二)内容
企业资产证券化是作为非金融机构的企业将其缺乏流动性但未来能够产生现金流的资产,通过结构性重组和信用增级后真实出售给远离破产的(SPV)或信托后,由SPV在金融市场上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一种融资方式。企业资产证券化适用于大型公司或机构类客户的债权类或收益权类资产项目,如水电气资产、路桥港口收费权、融资租赁资产等。毫不夸张地说,该项业务在某种程度上引领了投资银行理论与业务的创新,是解决投融资难题的有效手段,也是企业资金融通的一种好形式。
  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市场前景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企业的融资需求,二是证券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三)分类
根据企业所持有资产的形式,企业资产证券化可以分为:
  1、是实体资产证券化,即使企业所拥有的实体资产向证券资产的转换,具体包括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为基础发行的证券。
  2、是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是把企业缺乏流动性但有未来现金流的应收账款等,经过重组形成资产,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
  3、是证券资产证券化,就是将企业已有的证券或证券组合作为基础资产,再以其现金流或与现金流相关的变量为基础发行证券。
(四)意义
1、企业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
  受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的限制,中国企业大都以贷款这一外源 融资为主要渠道。负债在企业资本结构中的比重最大。贷款的发放有很多限制条件,一旦有一家企业违约,便会引起银行对整个行业的关注,贷款的额度便会大大降低。在当前经济危机影响的条件下,企业难以获得充足的贷款。再者,贷款在企业资本结构中占的比重过大,不利于企业经营的灵活性。企业资产证券化,不但能以新的方式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提高企业经营活力,而且可以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盘活企业的资产,提高资产的周转率。
  2、企业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增强资产的流动性
  企业实施资产证券化,可以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转变成流动性高,不但活跃了金融市场,还增强了企业自身资产的流动性。资产证券化提供了一种传统融资渠道之外的获取资金方式,企业能够补充营运资金,同时还可以进行投资,提高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
  3、企业资产证券化有利于获得低成本融资
  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在市场上筹资,其筹资成本要比银行或其他资本市场的要低许多。企业通过资产证券化发行的证券,具有比其他长期信用工具更高的信用等级,因此企业付给投资者的利息就较低,从而起到了降低融资成本的作用。传统的贷款融资要付出较高的利息,这样会加重企业的经营负担,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发展。
   4、企业资产证券化可以减少企业的风险资产
   企业采用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融资,不但可以获得低成本融资,还可以减少企业的风险资产。负债等传统融资方式会增加企业的风险资产,加重企业的负担。资产证券化有利于企业剔除资产负债表中的风险资产,改善各种财务比率,提高资本的运用效率。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
(一)概述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把欠流动性但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如银行的贷款、企业的应收帐款等)经过重组形成资产池,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从广义上来讲,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以信贷资产作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包括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消费信贷、信用卡帐款、企业贷款等信贷资产的证券化;而开行所讲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即针对企业贷款的证券化。
  银行的信贷资产是具有一定数额的价值并具有生息特性的货币资产,因此也具备了转化为证券化金融工具的可能性。在银行的实际业务活动中,常常有存款期限短而贷款期限长或资产业务扩张需求快于负债业务提供的可能性等种种情况,这样就产生了银行的流动性安排和资产负债管理等新业务需求。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发达市场国家特别是美国出现了一种信贷资产证券化趋势,其一般做法是:银行(亦称原始权益人)把一组欲转换成流动性的资产直接或间接地组成资产集合(亦称资产池),然后进行标准化(即拆细)、证券化向市场出售。
   从全球情况看,信贷资产证券化目前有代表性的模式大致有三种:一是美国模式,也称表外业务模式,二是欧洲模式,亦称表内业务模式,三是澳大利亚模式也称准表外模式。这三种模式的主要区别是已证券化资产是否脱离原始权益人的资产负债表,资产证券化活动是直接操作还是通过一定的载体或中介进行。
(二)融资模式
传统的融资模式包括直接融资模式和间接融资模式两大类,而资产证券化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创新的融资模式。

直接融资是借款人发行债券给投资者,从而直接获取资金的融资形式。该模式对借款人而言减少了交易环节,直接面向市场,能降低融资成本或在无法获得贷款的情况下获得融资,但是对投资者而言风险较大,对于风险的评审和管理主要依赖于借款人本身。间接融资是通过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一种融资方式,即投资人存款于银行,银行向借款人发放贷款,在此过程中,银行负责对于贷款项目的评审和贷后管理,并承担贷款违约的信用风险。该模式的资金募集成本低,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小,但银行集中了大量的风险。信贷资产证券化是银行向借款人发放贷款,再将这部分贷款转化为资产支持证券出售给投资者。在这种模式下,银行不承担贷款的信用风险,而是由投资者承担,银行负责贷款的评审和贷后管理,这样就能将银行的信贷管理能力和市场的风险承担能力充分结合起来,提高融资的效率。
(三)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意义与目的
1、宏观意义
  (1)落实“国九条”,丰富资本市场投资品种。《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3号)明确提出:“加大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证券产品的开发力度,为投资者提供储蓄替代型证券投资品种,积极探索并开发资产证券化品种”。开行将优质的中长期基础设施贷款进行证券化,形成一种具有稳定现金流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国家重大“两基一支”项目建设的渠道,分享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收益。
  (2)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优化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中国目前的金融体系中银行贷款所占比重过高,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将贷款转化为证券的形式向市场直接再融资,从而分散银行体系的信贷风险,优化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
  (3)实现信贷体系与证券市场的对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可实现信贷体系和证券市场的融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价格发现功能和监督约束机制,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2、微观目的
  (1)引入外部市场约束机制,提升银行的运营效率。信贷资产证券化为银行体系引入了强化的外部市场约束机制,通过严格的信息披露,市场化的资产定价, 提高了信贷业务的透明度,能促使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2)拓宽开发性金融的融资渠道,支持经济瓶颈领域建设。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可盘活存量信贷资产,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煤电油运等经济发展瓶颈领域的建设,拓宽了开发性金融的融资渠道,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
  (3)优化开行的资产结构,为开发性金融提供市场出口。开行作为批发性的政策性银行,其信贷资产客观上存在长期、大额、集中的特点。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优化开行的资产结构,运用市场机制合理分配政策性金融资产的风险与收益,为开发性金融提供市场出口,促进开发性金融的良性循环。

企业资产证券化和信贷资产证券化有什么区别

8. 企业流动负债增加与哪些因素有关

流动负债一般由短期借款、结算负债(主要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定额负债(主要包括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费、预提费用以及其他应付款等)等组成。
按偿付要求高低排列,流动负债在中小建筑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主要集中于四大科目:自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处借得的短期借款,发生于企业向其他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其他物资和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中的应付账款,自个人处借得的其他应付款,以及由非流动负债转成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企业在资金上应对危机的实力体现,也是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流动负债也是建筑企业短期偿债的主要对象,对于其风险防范可谓至关重要。
1、高流动负债的形成原因
从外部环境看,一方面我国建筑市场上项目业主要求承包商参与项目融资的现象较为常见,屡禁不止的业主拖欠工程款也向承包商施加了较多资金压力;另一方面政府投资项目近年来加速向资金需求量大的BOO、BOOT等建设方式转变,甚至在BOT方式中,建筑企业需承担100%的项目融资责任。而工程建设项目作为投资量大、建设和运营周期长的资金密集型项目,加之建设过程中名目繁多的资金占用,共同构成建筑企业资金能力和融资能力的较大考验。
从内部经营看,利用财务杠杆进行负债经营,一向是建筑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的重要方式。由于负债经营能够借他人资金为企业改造技术、更新设备、弥补周转缺口并提供额外收益,因此历来是产值利润率徘徊在3.5%上下的建筑企业的普遍选择。其中,流动负债相对非流动负债而言成本更低,且用于固定资产、研究开发等方面时成本可直接计入费用,更为建筑企业青睐。
因此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高流动负债问题,可谓环境因素与经营因素两相作用的结果。尤其在金融强监管的宏观环境下,在房地产收紧的中观背景下,叠加项目成本管理弱、会计基础工作弱的经营现状,外部环境要求和内部经营选择都促使建筑企业不断进行债务性融资,流动负债更是水涨船高。

2、流动负债过度可能给建筑企业带来风险
流动负债的适度应用有利于建筑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然而由于其偿还要求较高,因此一方面要求建筑企业具备较强的资金货币变现能力,另一方面对建筑企业资金链风险管理的考验较大——随着财务杠杆效应由正至负的转变,过度负债经营也可能成为建筑企业经营的“拦路虎”。
流动负债在负债中占比较高或比率升高时,首先会提高建筑企业的负债偿还压力,带来债务风险。债务风险是企业因借入资金增加而丧失其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股东利益)的不确定性。随着还本付息成为固定的财务负担,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需格外谨慎——一旦某一个经营环节出现较大失误,到期必须偿还的流动负债都可能直接拉断资金链,将建筑企业推向资不抵债的深渊。

其次,较高的流动负债率意味着,建筑企业可能会因为财务结构存在风险而面临再融资风险。再融资风险指企业再次融资(包括再次获取负债)的困难:当建筑企业的流动负债数额达到一定程度时,债务人出于风险考虑可能会拒绝再借入资金,或由企业承受相对更高的债务性融资成本。
债务风险和再融资风险的加大都会影响建筑企业整体效益,导致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挑战。

3、流动负债风险的防范与应对
对于流动负债风险的防范,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建筑企业不可能为了规避债务风险和再融资风险而完全不取得流动负债,关键还是在“取得多少流动负债”和“以多大的成本取得流动负债”间取得平衡。因此,建筑企业首先应在短期负债和中长期负债间均衡安排,避免还款高峰的集中出现,并有计划地开展穿插偿还;其次应合理决策流动负债金额,在满足短期生产经营需要和承受短期偿债压力间巧妙博弈,实现债务限额与偿债能力相匹配;最后应选择最佳的融资渠道,将流动负债成本降至最低,保证资金利润率高于负债成本率是不变前提。
与此同时,建筑企业应主动应对流动负债可能产生的偿债风险。首先,抓住工期是如期偿还流动负债的关键,当然这以强化工期管理、减少工程变更等工作为前提,要求建筑企业全面加强工程管理能力。其次,建筑企业应加强举债资金投入生产经营后的使用管理,减少资金在施工生产过程中损耗,通过转变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实现流动负债的最大化利用。

长远来看,企业的资信水平是制约负债水平的关键,这也要求建筑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经营活动,全面提高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履约能力。
截至2017年底,建筑行业上市公司流动负债在负债总额中的占比已高达77.4%。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在举债经营的动态理财过程中,转移、分担、防范和化解流动负债风险是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建筑企业应强化债务管理,并通过抓工期、加强债务资金管理和对应项目实施情况监管等途径主动应对流动负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