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场的项目

2024-05-14

1. 创新工场的项目

2010年8月7日,李开复博士在微博上介绍了创新工场自2009年成立以来的第1个项目名为“豌豆荚手机精灵”的管理软件,用于Android系统上。由于看好Android手机系统的前景,创新工场的员工尝试开发这样一款软件,于是豌豆荚手机精灵创业团队成立了。智能手机玩家和移动多媒体内容消费者,是豌豆荚潜在的目标客户群。豌豆荚手机精灵的测试版本最早发布于2010年4月初,之后便几乎保持着每周一次的测试版更新节奏。这款软件产品与91手机助手研发思路颇为相似,可帮助Android平台智能手机用户在PC平台管理通讯录、短信、应用程序、音乐和视频,并对重要资料进行备份和恢复,同时也搭载了音频、视频的下载功能。不过,业内人士表示,豌豆荚手机精灵虽然有很多功能,但这些功能很多其他软件已经有了。因此遭到外界部分人士的质疑。创新工场第2个项目友盟,友盟团队是创新工场投资项目组之一,拥有10余个成员,平均年龄只有26岁。团队的第一款产品“移动平台应用程序统计分析工具”。友盟团队的移动平台应用程序统计分析工具主要面向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开发者,为其监控分析用户的使用情况、应用程序出错情况、用户地区分布、收集用户反馈信息。截至2013年,主要服务Android和iPhone平台,未来会支持更多平台。Tapas是一款应用于手机的操作系统,由Tapas公司进行开发发布,tapas手机操作系统前身是通过修改谷歌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代码完成Tapas软件。然而不同的是,Tapas并不像Android那样内置谷歌邮件(Gmail)、谷歌地址等基本程序,毕竟Android操作系统开发主要应用是欧美市场,而tapas则是为了开发更适合中国手机用户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Tapas公司创始人为百度前员工张磊(音译)。并由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在华投资的一个项目,创新工场表示,Tapas软件2013年将应用于100万部手机,到2013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000万部。夏普、天宇通信和海尔集团将生产使用该操作系统的手机。

创新工场的项目

2. 求问创新工场的投资类型是怎样的?

这三种类型的投资,各自所要考察的方面不尽相同。
需要强调的是,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是人。一个优秀的创业者/团队,或一个有潜力成为优秀的创业者/团队,是我们考察所有项目时最首要的判断标准。
加速计划——针对早期阶段的创业者/团队
有经验的创始人
助跑计划——针对年轻的初次创业者
创始人对技术或产品设计有很高天赋,但可能缺乏丰富的商业、管理和运营经验有与创新工场重点关注领域相关的基本产品或服务创意有两到四个合伙人创始人能展示其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能证明你们的产品或服务具备发展成真正的商业机会/商业公司的潜力,可以解决某个高速发展潜在市场的需求创业家计划——针对经验丰富的高端人才
具有杰出的领导才能

3. 创新工场是怎么运作的

先解释一下创新工场:在互联网崛起的时代,不少有志青年仅仅凭着对未来的憧憬和规划,通过一个前景描绘就获得了大笔资金支持,从而迈上了成功的人生之路,这样“一个故事换一笔投资”的神奇之事,鼓励着无数想自己创业的人,很多人都梦想着这样的好事降临到自己头上,但这些手握大笔资金的人是这样神秘和遥不可及,普通人难以接触到。如今,李开复如此高调宣称成立“创新工场”,“整个公司的运作理念是(天使投资+创新)×规模化”,其运作模式大致为:招聘一批优秀创业者和工程师,在李开复的带领下,开创出具有市场价值和商业潜力的项目,进行研发和市场运营。当项目成熟到一定程度后,自然剥离母体成为独立子公司,直至最后上市或被收购。这意味着,手握大笔资金的投资人就站在你面前,你知道他在哪里,随时可以找到他,你需要做的是通过自己的创意打动他而获得投资。具体事宜我不能回答,只能说些招募近况:  今天,距李开复宣布创办“创新工场”已整整一个月,但是它看中的精英才7个,距离李开复最初设想的110人相差甚远。  据称,“十一”长假期间,李开复赶赴美国与投资商谈融资,同时不忘到两所知名高校演讲招揽人才。10月9日下午,李开复的助理王肇辉依旧忙于紧张的面试工作。他告诉记者,收到的履历表多达3万多份,有一家猎头公司帮忙整理应聘者简历,条件是其成为“创新工场”的人力资源合作伙伴。整个长假期间,他们都忙着判分、电话面试,节后第一天上班,最终确定了30多人前来面试。但到目前为止,公司发出并被接受的offer只有7人。  据说在“创新工场”宣布成立的24小时内,李开复就收到了7000多位求职者的申请。看来,这10多年来他在中国青年人中累积的声望颇高。

创新工场是怎么运作的

4. 创新工场到底是做什么的?

李开复央视对话,创新工场到底是做什么的?

5. 创新工场的介绍

创新工场(英文Innovation Works)由李开复博士创办于2009年9月,是一家致力于早期阶段投资,并提供全方位创业培育的投资机构。创新工场是一个全方位的创业平台,旨在培育创新人才和新一代高科技企业。创新工场通过针对早期创业者需求的资金、商业、技术、市场、人力、法律、培训等提供一揽子服务, 帮助早期阶段的创业公司顺利启动和快速成长。同时帮助创业者开创出一批最有市场价值和商业潜力的产品。创新工场的投资方向将立足信息产业最热门领域:移动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云计算。2015年11月5日,创新工场披露公开转让说明书,正式冲刺新三板。

创新工场的介绍

6. 创新工场的专注领域

移动互联网行业移动互联网: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高带宽服务和浏览器功能正在带动革新的、高价值的移动应用程序的开发,尤其在娱乐领域发展更加迅猛。消费互联网 &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迅速,其成长也必将激起互联网广告、社交网络和Web 2.0网站的加速发展。云计算有许多行业已准备好从具有历史突破性的软件运营(Software-as-a-Service, 或SaaS)商业模式中获利,或渗入平台开发市场,为本地软件开发者提供帮助日趋成熟的平台作为服务(PaaS, 或 Platform-as-a-Service), 有效地使他们的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 创新工场为希望在移动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云计算四个领域内创业的创业者们设计了三个不同的孵化计划,分别针对不同的创业阶段:加速计划:最核心的孵化计划——针对有经验的,具备清晰的商业计划、产品模型和核心成员的创业团队。助跑计划:基础/系统性的孵化计划——针对有商业创意、初次创业的年轻创业团队。创业家计划:个人创业孵化计划——针对有丰富业界经验,希望开创自己新事业的高端人才。创新工场有着丰富创业经验的团队会为创业者提供一流的全方位创业支持。通过创新工场的品牌和关系网络帮助快速组建高素质创业团队,发掘价值合作伙伴,拓展目标市场;专业投资团队会以敏锐的行业嗅觉和立足中国市场的全球视野,引导产品战略优化,进一步明确商业方向;广泛权威的导师网络给予必要的创业指导;产品、财务、法务等多方协助帮助规避创业早期风险,快速良性地开启创业之路。除此以外,创新工场将会为创业者和创业团队提供一流的创业环境和部分种子基金,也同样会提供与国内外早期投资机构接触的机会,包括创新工场的专属基金和创新工场开发投资基金(IWDF)。创新工场在为创业公司提供全程支持的同时,也会保证创业者和创业团队的利益。创新工场会用有针对性和有效的方式提供协助、指导和建议,帮助创业者开始创业,但创业团队仍然是创业路上的主导,会切实参与公司的日常运营。为了保证孵化计划的质量和创业项目特色,每年只会有一定数量的项目加入创新工场的孵化计划。创新工场力图寻找在移动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云计算领域的最佳创意。创新工场欣赏的创业者和创业团队,会具有出色的团队合作精神,能用优秀的产品或服务展示自己的能力,有良好的商业意识并对其目标市场有深刻的理解。 助跑计划(Jump-Start Program)是创新工场系统性的基础孵化计划(3个月),旨在甄选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领域里的创业新秀,通过一系列指导培训及孵化服务,帮助其快速开始创业。参与助跑计划的是年轻的初次创业者,对技术或产品设计有很高天赋,但可能缺乏丰富的商业、管理和运营经验,有与创新工场重点关注领域相关的基本产品或服务创意,有两到四个合伙人,有相关专业学历,或有一些工作经验,以便向创新工场展示你的技术和产品开发能力。创业者还需要证明其产品或服务具备发展成真正的商业机会/商业公司的潜力,可以解决某个高速发展潜在市场的需求。创新工场为参与助跑计划的创业者提供的孵化服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国最好的技术创新生态园区北京中关村提供创业办公场所;招聘协助,共享创新工场实习生资源;公司注册,UI/UX指导、每月1对1产品评估、前期市场调研协助等服务;涵盖产品、技术、商业等内容的全面导师指导,由国内外商业和技术界最权威的专家客座分享。创新工场创业训练营:根据产品开发周期专门设计的助跑计划训练营课程。三个月产品开发的种子基金作为对注资和提供孵化服务的回报,创新工场会持有孵化公司的一部分股权。从助跑计划中“毕业”以后,创业团队会成为创新工场独特的创业社区的一员,继续受益于创新工场的网络及支持。结束助跑计划之后,团队将有机会通过创新工场的平台接触到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人,争取下轮融资,也会有机会加入创新工场的核心孵化计划——加速计划。 加速计划(Acceleration Program)是创新工场的核心孵化项目(6个月),希望通过资金支持及全方位孵化服务帮助专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或云计算领域的潜力创业团队加速创业进程。参与加速计划的是有经验的创始人,其产品或服务可能还处在早期阶段,但一定具备领导能力,有所创产品/服务相关的坚实行业背景,可以是首次创业,也可以有过往创业经历。除领导者和合伙人之外,我们还希望有初期的核心产品团队,并有能力展示早期产品或服务原型。同时,我们也希望团队有关于产品发展路线的明确规划,并能证明潜在目标市场的高速发展以及你们如何获取早期用户。创新工场为参与加速计划的团队提供的孵化服务包括以下几方面:我们会为你和你的团队提供团队建设支持,允许接入创新工场的人力资源库,协助进行校园招聘、面试安排、人员筛选等;我们会为你提供公司注册、法律咨询及财务支持,UI/UX指导、产品可用性评估和用户测试、市场调研、初期PR推广活动协助、政府关系指导,高价值潜在合作伙伴介绍等服务;我们会为你提供种子资金,最终提供的种子基金的金额,会由你向我们提交的项目预算估计决定,每个项目之间会有一些差异。作为对注资和提供孵化服务的回报,创新工场会持有公司的一部分股权。在从加速计划中“毕业”以后,创业团队会成为创新工场独特的创业社区的一员,继续受益,创新工场会将项目介绍给IWDF和其他国内外早期投资人和投资团队, 力争获得下一轮融资。 创业家计划(Entrepreneur-In-Residence) 致力于给经验丰富的高端人才提供开创自己新事业的机会,并提供所有所需资源。创业项目有可能获得创新工场开发投资基金的直接投资。另外,参与者也可通过双向选择,加入由创新工场或IWDF所投资公司担任高层管理工作。参与创业家计划的是经验丰富的高端人才,具有杰出的领导才能,在创新工场所关注领域中有深厚的行业背景。我们希望其对在中国创业充满热情,并决心开始自己的新事业,但并不需要有成型的商业计划和产品或服务创意,或者有合伙人。参与人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优质资源和优质网络来做商业计划或者选择创业项目和团队。创新工场为参与创业家计划的个人提供的孵化服务包括以下几方面:我们会为你在中国最好的技术创新生态园区北京中关村提供创业办公场所;创新工场会让你深入了解现有投资项目,使用平台资源以及广泛网络;计划的前三个月,部分时间在与所专长领域相关的现有项目深入接触,还有部分时间用于准备自己项目的商业计划书,包括获得创意、市场调研、竞争对手分析、寻找合伙人等;计划的后三个月的内容会主要专注与准备商业计划,成立初始产品团队,或更多与创新工场现有项目一起工作;我们还会安排涵盖产品、技术、商业等内容的全面导师指导,由国内外商业和技术界最权威的专家客座分享。承担你在创业家计划里相关的部分支出,创业项目有可能获得创新工场开发投资基金的标准天使投资额度的投资。在从创业家计划中“毕业”以后,会成为创新工场独特的创业社区的一员,并继续受益。在项目结束前有可能在创新工场开始自己的项目(该项目有机会进入加速计划或者直接获得IWDF的高额投资);或者也可以通过双向选择,加入创新工场和创新工场开发投资基金所投资公司并担任高层管理人员。

7. 创新工场这家公司怎么样?

1,如今的创新工场,她只是一些人有了自己的一些创意想法,所以进行这个工厂组建人才,大家一起去集中思路进行思路进行创作,只能说是一种小成本的科技研究。

2,作为应届生去那里工作的,离职几年后仍表示在那里的岁月是最美好的。你知道(也可能不知道),梦想这东西,你有了之后,整个人就是打了鸡血的!看有人说给应届生的待遇。说说我了解的吧,以开发为例,本科6~8k,研究生8~10k。低不低你们自己想吧,反正有应届生的offer是工场给的双倍的,可还是留了下来。说是留了下来,是实习结束后大部分都留了下来。【摘要】
创新工场这家公司怎么样?【提问】
1,如今的创新工场,她只是一些人有了自己的一些创意想法,所以进行这个工厂组建人才,大家一起去集中思路进行思路进行创作,只能说是一种小成本的科技研究。

2,作为应届生去那里工作的,离职几年后仍表示在那里的岁月是最美好的。你知道(也可能不知道),梦想这东西,你有了之后,整个人就是打了鸡血的!看有人说给应届生的待遇。说说我了解的吧,以开发为例,本科6~8k,研究生8~10k。低不低你们自己想吧,反正有应届生的offer是工场给的双倍的,可还是留了下来。说是留了下来,是实习结束后大部分都留了下来。【回答】
网友评论还可以,不是骗子公司【回答】

创新工场这家公司怎么样?

8. 创新工场到底是个啥?

 创新工场到底是个啥?
                      创新工场的重点其实不在创新,而在工场。未来它需要搭建成“椰子”一样的组织,并像瑞士一样生存。
      9月8日,创新工场在新办公地点北京第三极大厦举办开放日,业界大佬、北京市和海淀区的政府官员等悉数到场。回首一年前,当李开复宣布创新工场的设想时,对其模式、融资等问题的质疑声多到爆棚;一年后,创新工场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批产品,质疑虽未减少,但更多转移到产品到底创新不创新等口水仗上。
      如果做个统计,会发现大概有80%的质疑来自不明真相的猜疑和媒体的炒作,还有15%是潜在的竞争性平台“屁股决定脑袋”式的非善意攻击,最后还有5%是人们对新模式清高而轻视的态度。未来,我们可以预见,质疑声浪会随着创新工场每一款产品曝光不断掀起,特别是第二类竞争性平台们的声音会更加激烈。这是对李开复和创新工场团队生存能力的一场漫长考验。
      其实质疑创新性高低的那些声音恰恰忽视了一些关键问题——即在手机上网、电子商务等还有巨大增长空间的中国互联网市场,现在需要的不仅仅是奉上像Facebook或者Twitter这样颠覆式创新并且引爆潮流的顶级名菜,实际上,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粮、油、蛋、奶还远远不足,所以做填饱肚子的生意也充满了机会。从这个角度看,现在对创新工场的质疑大多纯属口水无甚意义。
      其实,决定创新工场生死的核心挑战,不是外界热炒的创不创新的问题,而是创新工场如何能批量帮助早期团队对接资源,进而比其他公司更快地由初创期进入成长期。从总体上说,怎样提高整个工场批量制造公司的速度和质量是关键。所以创新工场的重点其实不在创新,而在工场;不在有多酷,而在跑多快。
       从“点心”看核心 
      2010年9月9日,夏普手机在北京举行智能手机新品发布会,首次推出搭载了创新工场家族成员“点心(Tapas)”互联网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两款新品。“点心”不仅成为创新工场孵化出来的首个与硬件厂商对接的操作系统,业内人士更是预测“点心”将有机会和国内硬件厂商一起,将智能手机的价位拉到千元水平。
      不过,相对于期望中的喝彩,无论是“点心”还是他的同胞兄弟“豌豆荚”,诞生时得到的更多是来自各方的的质疑。在那些批评者看来,作为手机操作系统的“点心”,只是拿来Android加一些诸如看天气之类的常用应用,门槛并不高。而“豌豆荚”则非常像业内知名的“91助手”,不过是做了些局部的创新。
      这些质疑通常只看到表面,没看到背后的实质。在需要产业上下游,包括终端厂商、应用开发者、互联网平台企业整合才能推动的移动互联网世界,界定创新,不像纯桌面互联网上的产品那样简单,因为这是一个上下游几大寡头博弈的世界。光靠产品本身的创新很难在上下游几大巨头之间打通关节。评价“点心”这种操作系统的创新性,应该从针对新硬件终端进行二次开发的Android系统的价值角度去衡量。
      以Android操作系统的崛起为例,如果不是当年HTC和MOTO这些大厂对Android鼎力支持,Android可能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操作系统。Android本身的最大优点就是对应用开发者的友好,是几大手机操作系统中应用开发最轻松、调用最丰富的平台。但如果硬件的装机量跟不上,每年的出货量不能像iPhone那样达到百万台,也得不到用户和开发者青睐。
      这里手机硬件厂商的支持和配合就非常重要。那么,假如“点心”配合夏普手机、天语手机等硬件,开发出在这几款硬件上非常好用的Android新版本,也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毕竟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创新的概念已经从单点变成整合,最终用户用得顺手,OS大量普及才是硬道理。
      从已经发布的信息看到,夏普等在中国已经长期缺位的手机厂商试图力挺“点心”,而天语、华为、海尔等也在开始进行合作,这都体现了李开复在资源层面的影响力。即便这些合作还很初期,但显然资源的对接才是创新工场提供给产品团队的最大价值。
      从大的战略来看,开放的操作系统对用户和应用开发者越来越重要,也因此对硬件厂商重要起来。当然,在中国又会增加新的约束条件。国内,甚至国外的一些硬件厂商在软件方面的能力远远逊色于互联网公司,所以才出现像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推出Android这样的开放操作系统,短短3年就占据Top 3手机操作系统的故事。但在国内,不可避免的政策风险是,开放的Android无法很好管理内容的审查,这又给国内的互联网企业进入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机会。创新工场的移动互联网布局正是基于对这一背景和风险的深刻认识。
      所以用户需求、本土政策约束、硬件厂商和开发者需求都给了一个第三方的、兼容多应用的,同时又能易于接受内容管理的手机操作系统打开了一个机会窗口。而李开复正好具备一些资源,比如工程师群体的号召力、良好的媒体形象和政府关系、富士康等硬件大佬的支持。抓住这个窗口,就是创新工场移动互联网布局的核心思路。
      因此,创新工场就是一个给创业者提供更低成本、更快速度对接资源的平台,是给创新插上翅膀,安上引擎,然后快速批量生产成功产品的“工场”。而传统意义上的孵化器和天使投资肯定不是李开复的模式。
         椰子型的组织 
      9月8日创新工场一周年的活动中,李开复表示包括母体和所投公司,现在旗下已经有200多人的规模,而据李开复透露,未来还将扩展到300人。活动当天创新工场人员齐聚。有意思的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这里面其实有4种人,他们衣着各不相同:
      首先是穿T恤的,他们是程序员、构架师、产品经理、UI设计师等。他们人数最多,年龄最小的只有李开复年龄的一半大。但其中许多人,比如创新工场的首席布道师蔡学 镛 、创新工场首个对外投资项目“乐阿打折”创始人李琪缘等人在代码世界的年龄超过10载,属于业界稀罕人才,众多IT公司可遇而不可得者;
      其次是穿衬衫,未着西装的。这群人数量不多,但很活跃,以创新工场的管理合伙人汪华为代表,属于投资团队,也承担一些年轻团队的教练员角色。他们在互联网创业公司和大公司都做过,有一定阅历,社交面广,每天见各种各样的创业团队,内外兼顾;
      更少的是一群着西装,未打领带的。以创新工场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徐磊为代表,他们属于商业拓展团队,主要工作是对外。目前创新工场对外已经有一些合作,比如夏普、天语、华为、海尔等,将来应该还有更多硬件和互联网巨头会加入这个合作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