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长被骗26次,涉案金额高达3.5亿元!他是如何被骗的?

2024-05-14

1. 银行行长被骗26次,涉案金额高达3.5亿元!他是如何被骗的?

众所周知,不管是谁,在生活当中都会出现被骗的现象。一银行行长被骗26次,涉案金额高达3.5亿元,这一信息让很多人不敢相信,毕竟银行行长拥有相应的学识以及眼界,被骗的几率还是比较小。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不能有所挽回。根据小编了解到的信息可以得知,之所以会被骗,就是为了女儿的学习,因为银行行长女儿想要走一个比较好的艺术学校,不过文化课的成绩不太好,因此父亲为了满足女儿的心愿,就轻信他人。
银行行长是一个比较高的职位,也算是对于银行工作人员的一种肯定。做到这个职位的人都清楚知道,不能做出任何违法行为,一旦出现了某种事情,面临的就是牢狱之灾。这个银行行长的女儿学习艺术,因此也想走一个比较出名的艺术学校,这样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就有保障,然而文化课成绩分数比较低,所以也是郁郁寡欢。父亲知道女儿这样的心思之后,也是对其他人不设防,轻信他人的言语,因此在对方提出购买学籍以及其他的一些条件,行长也是一一答应。
其实银行行长并没有较多的钱财,但是为了女儿日后的学习,也是利用自己的关系、人脉以及手上客户流动的一些资金,从而转给犯罪嫌疑人。但是纸是包不住火的,发现不对劲之后,就将对方的骗局给揭露出来,要求对方还钱,但是钱早已被犯罪嫌疑人用来购买各种奢侈品豪车了,所以为了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是将犯罪嫌疑人告上了法庭。根据法院宣判的结果可以看出,银行行长获刑七年有期徒刑,而犯罪嫌疑人触犯敲诈罪,判处无期徒刑。
这件事情告诉大家一定的道理,高校是不可以做学籍买卖的,一旦对方提出可以想办法弄到某个学校的学籍时,就要引起注意,多半都是骗子。现在的法律法规比较完善,而且国家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所以小编想要奉劝大家,千万不要知法犯法。另外银行行长也是特别的傻,学籍这个东西是没有办法用钱买来的,所以在对方第一次提出给予几百万的要求时,就应该引起警惕,不然也不会落得这样一个下场。

银行行长被骗26次,涉案金额高达3.5亿元!他是如何被骗的?

2. 银行行长被骗3.5亿,这位行长具体是如何被骗的?

山东省滨州市某银行行长,在3年的时间内被骗26次,一共被骗走3.5亿元。而银行行长所以被骗走这么多钱,只是因为相信骗子可以帮助女儿上个好大学。可是结果是女儿没有上好大学,行长住进了监狱。回看行长受骗的过程很引人深思。


这起案件起源于银行行长爱女心切。行长女儿面临高考,学习不太好,但是行长却想让女儿上好大学。于是行长开始想办法。在2014年,行长李某结识了赵某河,赵某河声称自己的姨夫是某高校副校长,和教育部的许多领导关系不错,可以帮助行长解决女儿上学的事情。其实骗术并不高,可是就这么简单的几句话让李行长深信不疑,先后26次上当,从领导干部一步步成为骗取贷款、违法发放贷款的犯罪分子。赵某从2015年开始,以找关系需要活动经费、办艺考合格证、修改成绩、购买教育部基金换学籍、购买学信网等各种的编造理由,在这整整的一年里,赵某河以各种理由共骗走李行长1.5亿元。


赵某河贪心不足,接下来又以姨夫和教育部领导被纪检监察部门注意以及李某也被相关单位关注,需要继续摆平关系等各种编造理由来要求李行长出钱,于是李行长开始砸钱堵窟窿,在接下的九个月李行长被骗取1.52亿元。到了2018年,李行长发现自己被骗,但是为了保住饭碗,并没有报警而是以资抵债。在2020年7月,李行长和赵某河的所作所为被暴露,经过法院审理,赵某河被判无期徒刑,李某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


骗子赵某河的骗走手段并不高明,可是却多次得逞。而能够成为银行行长的人也应该能力和业务水平不错,可是结果却连最基本的防范意识都没有,让人觉得不可理喻。出现这种情况,也许在这位行长觉得花钱可以帮成一切事情。

3. 【原创】银行行长上当26次被骗3.5亿带来的思考

看到这条新闻我震惊了,首先,数字惊人,26次,3.5亿。其次,为了女儿上学。
  
  
 
  
 可能很多人很难理解这样的行为,一个人被骗一次两次我们不能说他傻,一个人被骗26次,而且数额高达3.5个亿,恐怕你不怀疑他傻都会被认为傻。也不对呀,傻的人也不可能坐到银行行长这个位置吧?那么如何理解这里面的逻辑呢?
  
  
 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的父母是舍得为孩子投入的,可以说掏心掏肺做牛做马。为了孩子,我们可以放弃很多东西,甚至自己的事业和自己的家庭,为了孩子我们可能会搭上几代人的积累。所以,在这样的执念下,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可能会走一些极端,这位行长可能就属于这种情形。
  
  
 焦点极度狭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无论如何都要让孩子上更好的大学,已经陷入一种执念,这时是没有理性可言的,其实和赌博里为了翻盘倾家荡产都要押上一样,都属于注意力极度聚焦的情况。而  注意力极度聚焦的情况下,焦点之外全是盲点,人已经进入一种自我催眠的状态,是很难走出来的,也是缺乏理智的,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就是无法理解,就是傻。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对于中国的家长有多重要,学历对于中国的家长有多重要。也许不是每个父母都会像这个行长这么极端(从另外的角度,也很难有极端的资本,人家是行长),行长只不过是中国家长对待教育对待学历的一个缩影。️
  
  
 其实,这背后折射出父母太多的恐惧。看似父母是虚荣心作祟,希望孩子出人头地,为自己争光。其实,是父母的不安全感在作祟。 虚荣的背后是恐惧,我们无法承受孩子不成才不成器的痛苦,我们害怕别人说孩子一事无成,其实背后是害怕别人说我们没有本事。我们在乎别人眼光,背后是我们对自己的不认可,表现为完美主义,凡事追求尽善尽美,否则痛苦不堪。

【原创】银行行长上当26次被骗3.5亿带来的思考

4. 银行行长为女儿学业被骗3.5亿,这位行长遭遇了怎样的骗局?

  这名银行行长遇到了诱惑性骗局,骗子深知他需要什么,所以就给他营造想要的结果。据悉该行长有一个女儿,当时正在参加艺考,成绩并不是很好,银行行长就想要托关系为女儿解决上学问题。再怎么精明的人,面对儿女问题时,很可能出现疏忽,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希望他女儿能够理解这份苦心。

  这件事的具体情况。

  该案件还要从2014年说起,有一次,犯罪嫌疑人赵某来到同学家中做客,在宴会上认识了银行行长李某,两人闲聊了一段时间,赵某就了解了李某的家庭状况。于是赵某开始在李某面前显摆,声称自己一副正在内蒙古某高校担任副校长,而且还认识当地教育部领导,只需要自己一句话就能够帮李某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李某听了非常感兴趣,就是从这场宴会开始,李某陷入了对方设置好的套路中。

  之后赵某告诉李某孩子上大学必须要选号,让李某花钱办一场活动,李某就给赵某转了400多万,然后又说要修改孩子的高考分数以及查看录取情况,李某要转了600多万,就这两个理由就用了1,065万,原本以为一切都结束了。过了一段时间,赵某又以半学习为由,找李某要了850万,前前后后用了8个理由,骗取了李某1.5亿元。

  赵某拿到钱后开始购买豪车豪房,带着亲朋好友到各地旅游,这时李某已经发现自己被骗了,但赵某就是不肯还钱。而李某这些钱也并不干净,他利用职务之便违法申请贷款,伪造20多家企业的经营流水,最后骗取了3.5亿银行贷款,案情告破后,仍然有3.2亿款项没有追回。

5. 为女儿学业,银行行长上当26次被骗3.5亿元,这笔巨款到底从何而来?

  这笔钱是男子通过职务便利违法发放贷款获得的,在与诈骗分子周旋的过程中,男子发现对方是骗子,但是由于自己是公务员身份,又担心女儿的前程会毁在自己手上,所以他不得不通过以资抵债的方式化解金融危机。为了拿到银行贷款,李某连同其他人伪造了20多家公司经营流水情况,然后拿去申请巨额贷款,通过各种违法操作,总共获利3.5亿元,绝大部分都被骗子拿去挥霍了,案件结束时仍然有3.21亿没有追回,导致银行承受了巨大亏损。

  这件事的具体情况。

  2014年年底,诈骗分子赵某受同学要求前去做客,在宴会上,赵某无意之间认识了银行行长李某,两人闲聊之中,赵某得知李某女儿正准备参加高考艺术类考试。由于成绩并不是很好,可能无法被重点学院录取,赵某就告诉对方自己有熟人在内蒙古某高校担任副校长,而且还认识当地很多教育部的领导,要自己愿意开口,令千金的上学问题就能够解决。

  从2015年3月份开始,赵某就开始盘算如何欺骗李某,先是让李某拿出100万作为活动经费给孩子选个号,两个月后活动经费不足,李某又追加了300多万。到了6月份,赵某又已修改高考小数据库为由,让李某缴纳665万保证金。7月份又以办理学籍为由,让李某给指定账户转850万元,前前后后用了8个理由,让李某转了1.5亿元。赵某拿到钱后主要用于个人消费,后来被李某发现,赵某仍然不肯把钱退回去,因为他深知李某不敢把这件事曝光,奈何银行少了这么一大笔钱,凭借一己之力又怎么可能掩盖。

为女儿学业,银行行长上当26次被骗3.5亿元,这笔巨款到底从何而来?

6. 为女儿上大学,银行行长上当26次被骗3.5亿元,为何他却不敢报警?

因为他的活动经费是违规使用了银行贷款,导致银行贷款流失,如果报警事情会败露,这位行长也要承担刑事责任,所以他不敢报警。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觉得难以置信,一位银行行长却没有防骗意识,多次被骗仍然察觉不到,后来才知道他明知自己被骗也不敢声张。李某是某个银行的行长,原本有着大好前程的他,却因为想要替女儿安排一个好的大学,最终被骗几亿,自己也因此走上了儿罪的道路,最终女儿大学没上成,自己的前程没了,还要因此接受法律的制裁。

一、为女儿上大学多次被骗。赵某在与李某聊天的过程中知道李某忧心女儿上大学的事,此时赵某向李某保证自己有关系,能安排好李某的女儿。为了女儿的事,李某也是费尽了心思,多次向赵某转账,希望女儿能上一个好大学。他哪里知道,赵某从一开始就是为了骗钱,赵某所提到的所有关系都是自己虚构的,这些人根本就不存在。

二、以权谋私挪用公款,发现被骗也不敢报警。多次被骗以后,李某终于明白了赵某的骗局,但是此时他也不敢报警,只是催促赵某还钱。原来李某只是一个公职人员每个月的工资有限,转给赵某的钱都是李某通过违规操作银行贷款、顶名贷款获得,给银行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李某不敢报警,因为一报警就能查到他头上。

三、法网恢恢,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李某既可怜又可怕,他为了女儿辛苦谋划,而这一切却是建立在违法犯罪的基础上。最终赵某被判无期徒刑,李某也被判七年有期徒刑,只要触犯了律法就一定会受到惩罚,没有谁能逃脱,李某的自以为是害了他自己。

7. 银行行长为送女儿上大学,上当26次被骗3.5亿元?他将面临哪些处罚?

  他将面临刑事处罚,3月11日,当地法院已经对此案件作出了裁决,银行行长李某因涉嫌骗取贷款罪、违法发放贷款罪被判有期徒刑7年。除此之外,等日后从监狱里出来,估计不能再从事金融业工作了。赵某因涉嫌诈骗,被叛无期徒刑。这桩案件经历了七年之久,给银行造成了3.2亿损失,犯罪嫌疑人却只是失去了人身自由,犯罪成本未免也太低了。

  这件事在案发经过。

   2014年年底某一天,犯罪嫌疑人赵某,受高中同学邀请来到其家中做客,并且在宴会中认识了银行行长李某。两人闲聊了一段时间,赵某便知道李某女儿高考成绩并不理想,估计无法被重点学校录取。赵某就跟李某画大饼,声称自己有亲戚在内蒙古某高校副校长,而且还和当地教育部领导有联系,自己愿意去问问,这样李某女儿上大学的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

  李某听了立马来了兴趣,经过深度了解,对赵某身份背景更加信任。于是从2015年3月,赵某就开始计划,先是以牵线搭桥为由让李某花300万举办一次活动,后来又谎称可以在后台帮李某女儿修改高考成绩,以及查看录取情况,但是需要缴纳担保金,因此李某向对方转了665万元。之后还有办学籍、提档等理由,前后8个理由一共骗取了1.5亿元。

  赵某拿到钱后立马拿去赌博,购买豪车,购买房地产等。而李某这些钱大多不是个人资产,等他发现自己被骗时,款项已经无法拿回,但碍于个人身份以及担心女儿会因为这件事受到影响,所以一直都没有报案,硬生生自己吞下了这颗苦果。

银行行长为送女儿上大学,上当26次被骗3.5亿元?他将面临哪些处罚?

8. 银行行长为送女儿上大学被骗26次,被骗3.5亿元!如何避免此类事发生?

父母为孩子的事情操碎了心,特别是在孩子考学上面,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就读一个好的大学,有一个好的前程。银行行长为了女儿上大学被骗了26次,被骗金额达到了3.5亿元!如何才能够避免此类事情发生呢?

银行行长前后被骗26次,被骗金额达到了3.5亿元。为了让女儿如愿上一个好大学,银行行长花钱拖关系,不惜利用手中的职权骗,取相关贷款,并且违法发放贷款,最终3.5亿元不翼而飞,落入骗子的手中。意识到自己被骗后,知道自己是公职人员,违法骗贷并且发放贷款,自己不敢报警。后来东窗事发,受到法律的严惩,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

如何避免此类事情发生呢?保持自己应该有的理智,不要轻易的相信他人。有时候被骗就是太过于相信他人,两人因为聚会相识,在闲聊中得知该银行行长的女儿准备参加高考艺术类考试,但是成绩不够理想,没想到这样的一句话就引来了一个巨大的圈套。银行的行长过于相信对方的背景,甚至不进行一定的考察,就盲目给对方转钱,赚钱次数非常多,并且金额很大,也没有抱着任何的怀疑,一心就想让自己的女儿能够上大学。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应该保持自己应该有的理智,走后门上大学本来就是不合法途径,并且教育部对此乱纪现象特别重视,是绝对不会允许的。

保持自己应该有的底线和原则,不做违法的事情。该银行行长被骗的钱很多,但是女儿仍然没有一个合法的学籍。在这种情况下,依旧选择相信对方,投入更多的钱财,甚至是不惜骗取相关的借贷,违法发放贷款。作为公职人员,应该保持自己应该有的底线和原则,不做违法的事情,坚守自己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