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者权益也称为净资产吗?

2024-04-29

1. 所有者权益也称为净资产吗?

不可以。
从法律意义讲,净资产最终归属股东所有,但我们由此并不能得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的结论。
这主要是由于在不同的计量模式下,体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属性不同,不同的价值属性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同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不同时点具有不同价值,不同时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不具有可加性、可比性。
因此考虑时间这一因素对会计要素计量的影响,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同一时点的净资产的价值并不等于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并且这也完全符合科学逻辑与客观现实的。
扩展资料:
1、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它是企业的资产扣除债权人权益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
既可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又体现了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理念。
2、净资产

净资产(Net asset)是属企业所有,并可以自由支配的资产,即所有者权益或者权益资本。
企业的净资产(net asset value),是指企业的资产总额减去负债以后的净额。
它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企业开办当初投入的资本,包括溢价部分,另一部分是企业在经营之中创造的,也包括接受捐赠的资产,属于所有者权益。
参考资料:
所有者权益_百度百科  
净资产_百度百科

所有者权益也称为净资产吗?

2. 净资产就是指所有者权益吗?


3. 净资产是不是指所有者权益

这个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在前面没有任何定语的情况下,净资产就等于所有者权益,但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净资产不等于所有者权益了。
1、两者概念
净资产是指企业未来的可持续的现金流入的现值,在数量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过去形成应该归属所有者享有的经济利益。
2、两者区别
净资产=资产总额-负债总额。一般情况下,净资产等于所有者权益。平时所说的所有者权益=归属于母公司的权益。
不相等的情况: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企业权益方面不仅包含通常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还包括即不是负债也不是所有者权益的项目。在这时,将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后的余额就不等于所有者权益了,也就是说:净资产不等于所有者权益了。
3、例题
负债80万,少数股东权益5万,归属于母公司的权益20万,总资产100万。那么净资产是多少?所有者权益是多少?
答:所有者权益20万,净资产=总资产-负债=100-80=20万。

扩展资料:
企业期末的所有者权益金额“不等于或不代表”净资产的市场价值。由于是市场价值(通常是现在的市场价值),当然“不等于或不代表”企业期末的所有者权益金额(这里是历史成本)。
净资产就是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其计算公式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资产总额-负债总额。
净资产是企业集团资产超过负债的部分,即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净值。净资产代表企业集团所有者(企业主或股东)在企业中的财产价值。它包括股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未分配利润等。由于企业集团的资产净值,属于股东所有,所以在会计上把它称为“股东权益”。它是反映企业集团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
净资产受所有者原始投资、追加投资、企业集团后来发生的利润和损失,以及从滚存的利润或投资中提走的数额等的影响。本方案的基础数据中,为反映企业集团股东权益和信用风险的大小,只包括有形资产在内。至于企业集团信誉、专利权等无形资产,暂不参与计算。
考虑到综合实力评价应反映企业集团持续、平稳地发展的实际,净资产按三年年末平均值计算。即:
净资产=(本年年末净资产+上年年末净资产+两年前年末净资产)÷3
计算式中的年份界定同营业额。
如果采用利润的实体观,净资产等于股东权益加债权;如果采纳利润的所有权观,净资产等于股东权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净资产

净资产是不是指所有者权益

4. 净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一样吗?

 由于所有者权益与资产和负债具有不同程度的关系,那么在投资操作中,怎样区别净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包含4点内容:

  1、依据会计恒等式的表示,净资产等同于所有者权益,在数值上相等;

  2、从法律意义上讲,净资产最终归属股东所有,在不同的计量模式下,体现资产、负债、所在者权益的价值属性不同,就会存在不同的差异,此时,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同一时间点的净资产的价值并不等于所有者权益的价值;

  3、概念不同,净资产是指企业未来的可持续的现金流入的现值,在数量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而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过去形成应该归属所有者享有的经济利益。

  4、在特定的情况下,企业权益方面不仅仅包含通常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还有其他的项目,比如是少数股东权益,这个时候的净资产就不等于所有者权益。

5. 所有者权益是不是净资产??

所有者权益是净资产

传统的会计理论认为,资金来源=资金运用,推导出资产=资本,资本=负债资本+权益资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现行的会计恒等式产生于15世纪末,成熟于20世纪30年代,其理论建立在以历史成本法计量属性基础上,其会计报表反映的以历史成本将不同时点、不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进行累加,从而产生相应的会计恒等式。而历史成本法建立基础的条件,一是币值稳定假设,二是社会平均生产率不变假设,二者共同构成历史成本原则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因此,资产计价的结果,是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格始终保持一致。即某项资产要求按其取得或者交换时的实际计价入账,入账后的账面价值在该资产存续期间一般不作调整。换而言之,历史成本法体现资产的属性就是过去形成资产投入的成本或者费用作为资产的价值。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下,由于名义货币不发生变化,则上述会计等式永远保持平衡所以称会计恒等式是毋庸置疑。故净资产等于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不是净资产??

6. 所有者权益也称为净资产吗?

现行的会计理论将净资产等同于所有者权益,而实际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并不等于股价,即净资产不等于股权价值,而股权价值也就是所有者权益的体现,因此,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以问答的形式进行了探讨。
  所有者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应享的剩余利益。即一个会计主体在一定时期所拥有或可控制的具有未来经济利益资源的净额。所谓净资产,在数量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现行的会计理论将净资产等同于所有者权益,并可以通过会计恒等式表示,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
  一、财大新生问:为什么在会计核算中净资产总是等于所有者权益?
  答:传统的会计理论认为,资金来源=资金运用,推导出资产=资本,资本=负债资本+权益资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现行的会计恒等式产生于15世纪末,成熟于20世纪30年代,其理论建立在以历史成本法计量属性基础上,其会计报表反映的以历史成本将不同时点、不同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进行累加,从而产生相应的会计恒等式。而历史成本法建立基础的条件,一是币值稳定假设,二是社会平均生产率不变假设,二者共同构成历史成本原则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因此,资产计价的结果,是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格始终保持一致。即某项资产要求按其取得或者交换时的实际计价入账,入账后的账面价值在该资产存续期间一般不作调整。换而言之,历史成本法体现资产的属性就是过去形成资产投入的成本或者费用作为资产的价值。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下,由于名义货币不发生变化,则上述会计等式永远保持平衡所以称会计恒等式是毋庸置疑。故净资产等于所有者权益。
  二、股民问:为什么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总是不等于股票市价,即净资产不等于股权价值。
  答: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又称股票净值或账面价值,是每股股票所代表的实际价值。在没有优先股的条件下,每股净资产是以公司净资产除以发行在外的普通股的股份计算的。股票价格又称股票行市,是指股票在证劵市场买卖的价格。股票市价一般由股票的内在价值决定,但同时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供求关系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其他因素都是通过作用于供求关系而影响股票价格的。影响股票价格因素:1、供求关系;2、公司经营状况;3、宏观经济因素;4、政治因素;5、心理因素;6、政策与制度因素;7、操纵因素;8、其他要素。由于股票价格受上述因素影响,股票的账面价值总是不等于股票市价,在一般情况下,股票市价要高于账面价值。因此,对上市公司而言净资产总是不等于所有者权益体现的股权价值。
  三、机构投资者问: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净资产等于所有者权益吗?
  企业整体价值观认为,净资产是指企业未来的可持续的现金流入的现值,在数量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过去形成应该归属所有者享有的经济利益。说的更通俗些,它是企业过去形成自创无形资产及所有者投资的成本并且包括机会成本。两者之间在会计计量上并不完全相等,也并不是同一概念。由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计量模式的不同,体现的价值属性也就不同。如:历史成本体现的价值属性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历史投入成本;重置成本体现的价值属性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重置成本;公允价值体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属性是交换价值、现值体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属性是在用价值或内在价值。由于不同的价值属性之间价值差异较大,因此,正确选择计量方法计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尤为关键,它不仅决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价值计量的是否准确,而且还影响到其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有用。在历史成本法下,所有者权益是将反映投资者过去在不同时点上投入资本进行累加,而不反映时间这一因素对会计计量影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就是所有者权益的股权市价。因此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严重失真,从而越发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人们对财务报告目标的改变,报告使用者越来越关注会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有效,以有助于评价与决策,因此,越来越凸显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优越性、必要性,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下,会计要素应该按照同一时点市场价格计量即会计要素在不同时点具有不同的价值,在不同一时点不具有可加性、可比性,因此使资产、资本的账面价值与市价存在差异,即:资产市价-资产账面价值=资产的价值变动,资本市价-资本的账面价值=资本的价值变动,现行的公允价值计量所有者权益与历史成本计量方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将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视为利得或损失计入利润,反映在所有者权益当中,也就是说将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视为所有者权益价值变动,即形成会计等式:资产市价=负债市价+所有者权益,但在实际中,我们发现现行会计所反映的所有者权益价值并不是该时点的股权市场价格,对上市公司而言,该时点的股权价值即股票的市价,非上市公司而言,要采用技术评估的方法,确认所有者权益的真实价值,因此现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所反映的所有者权益价值会计信息并不真实、有用,使投资者无法进行评判、决策。仔细分析发现,采用现行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反映的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属性既不是投入成本价值,也不是重置成本价值、交换价值、更不是在用价值,它反映价值是介于在历史成本与市场价值之间的价值,显然不符合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属性的特点,使价值属性与计量模式之间没有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从而会导致其反映的会计信息失真。因此,我们认为,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净资产的价值不等于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即净资产来源于资产与负债的减项,所有者权益对上市公司而言,就是股权市价,非上市公司而言,要采用技术评估的方法,确认所有者权益的真实价值,这也完全与实际情况相符。
  四、结论:
  从法律意义讲,净资产最终归属股东所有,但我们由此并不能得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的结论。这主要是由于在不同的计量模式下,体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属性不同,不同的价值属性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在不同时点具有不同价值,不同时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不具有可加性、可比性。因此考虑时间这一因素对会计要素计量的影响,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同一时点的净资产的价值并不等于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并且这也完全符合科学逻辑与客观现实的。

7. 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

但站在子公司本身角度讲,那么会计等式就不成立了,它都是子公司本身的所有者权益。因此应该是两者之和,是站在“母公司”的角度上讲的,前面没有任何定语的情况下。
所有者权益,假如所有者权益只是指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净资产是20万。
其实这个很好判断:50+15≠70
区分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与少数股东权益。
如你所举的例子,是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与少数股东权益之和,不管权益归谁。
你举的例子,所有者权益也是20万净资产,就等于所有者权益

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

8. 净资产等于所有者权益嘛

法律分析: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区别如下:1、净资产等于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一般情况下,净资产等于所有者权益,平时所说的所有者权益等于归属于母公司的权益;2、不相等的情况: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企业权益方面不仅包含通常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还包括既不是负债也不是所有者权益的项目,如企业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少数股东权益。

法律依据:《企业会计准则》 第二十六条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七条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