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现代“以德治国”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德治”

2024-05-15

1. 如何认识现代“以德治国”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德治”

现代以德治国思想汲取了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在很多方面具有相同点或相似点:
1、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儒家强调的这些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3、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
4、维护国家统一:大一统思想(统一祖国).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5、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儒家强调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

如何认识现代“以德治国”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德治”

2. 儒家的德治与中国现代的德治国的差异

 以德治国与儒家德治是存在本质区别的。儒家德治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君对民的统治术,是封建统治者驾御和剥削人民群众的一种方略。儒家德治中的“德”都是抽象的道德信条,并且过分夸大了道德在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具有封建性、狭隘性和虚伪性。而今天我们所言的以德治国中的“德”是指社会主义德治,它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规范,反映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强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新型社会主义德治。
  但是,另一方面,以德治国与儒家德治又存在着历史的传承和内在的联系。我们认为,现实是历史的继续。如果说作为生命个体的个人负载着前辈的自然基因的话,那么一个民族则负载着传统赋予她的思想文化基因。因此,当代中国的所言的新型社会主义德治的以德治国不可能与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相脱离,尤其不可能与儒家德治相割裂。我们认为,不仅以德治国的“德治”概念来自于我国的儒家学说,而且以德治国中的诸多道德信条也来自于儒家思想,儒家德治中的若干抽象道德信条,诸如“三纲”、“五常”等都可以赋予社会主义内容。
  我们认为,以德治国与儒家德治的联系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儒家德治中蕴涵的超越历史、具有恒常生命力的积极因素应该作为我们目前以德治国的文化营养和思维渊源;另一方面,儒家德治中也存在着落后的,阻碍中国社会主义以德治国进程和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一些历史包袱或思想糟粕,对此,我们必须进行认真辨别和有利批判。可见,儒家德治与以德治国之间是一种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3. 谈谈“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关系

以德治国 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职业道德、社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规范。"以德治国"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借鉴中国历代的治国之道,吸取国外国家事务管理中的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如何管理国家事务,如何教育引导人民崇尚高尚的精神生活思考的结  晶。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规定表明,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群众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赋予依法治国方略以宪法地位,将加速推进法治,使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获得宪法性的根本保障。    追问:  对不起 是以法治国 不是  依法治国 。。。

谈谈“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关系

4. 简述儒家“德治”的内容。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 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 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 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 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 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5. 今天的以德治国方略和古代儒家“德政”思想有何异同。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这部问题不难  你看看  下面  儒家 和  墨家  的法制观念就知道了
墨子主张“以天为法”的“天志”法律观。其在《法仪篇》中强调以“交相利”为内容的“天志”,乃至于天之的权力都要受到“天义”限制。墨子认为在现实的礼法之上有一个有意志、有权威的“天”。其最公正无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并且毫无偏袒。任何人都要接受天的监督,服从其制裁;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它不仅决定自然界星辰、四时、寒暑等的运动变化,还对人世的政治起支配作用。因"天之爱民之厚"[ 《墨子·天志》],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天志”是衡量天下万物乃至人们言行的唯一标准。一切国家制度都应依“天志”而成。天志与法律的关系是源与流,体与用的关系。它是法律的来源与基础,同时也确定了“国王之上还有法律”的法学理念。


,儒家主张“人治”。孔子和孟子从道德与政治的关系入手,认为政治就是道德的扩大,因此注重并强调执政者在治国中的决定作用,认为“其人存则政举,其人亡则政息”。“人治”实际上是“礼治”和“德治”所派生出来的,并且以“礼治”和“德治”为其主要内容。这是因为:宗法等级是“礼治”的原则和特征,级别愈高,特权越大,权力越大,则统治者的个人作用越大,所以“礼治”必然导出“人治”。同时,统治者越有德行,越能够使人“心悦诚服”而且“德治”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实行(真正的实行),所以“德治”必然导致“人治”。孔子主张“圣贤决定礼法”。孔子说:“礼乐征伐自君子出,只有天子才能制祀作乐,才有立法的权力。”因此,天子维护着国家的命运,既一言兴邦,一言废国。”当鲁哀公问政时,孔子回答说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故为政在人。因此,孔子主张天子要用其德行来维系国家的生存。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孔子认为在用人上要亲贵又要让非贵族出身的贤才直接参与政事。提倡“近不失亲,”“远不失举”的原则选贤纳才。

今天的以德治国方略和古代儒家“德政”思想有何异同。

6. 在古代社会里,“以德治国”为什么要更优于“以法治国”?

在古代社会里之所以以德治国要优于以法治国,就是由于古带的社会缺乏监督,而且大部分情况人的意志要高于法律,所以以德治国更加适用于当时的社会。其实在古代的大部分时候是没有法律这种概念的,只是统治者为了较好的管理社会,所以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大部分都是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这些简单规则,而法家提出来的以法治国并不是依法治国,虽然有一字之差,但是却是两种不同的形式。如果将法律强行灌输给当时的百姓,他们可能接受不了,而且在精神上面可能也会造成一种压迫,所以当时以德治国在各个方面都要优于以法治国,接下来将从不同的角度给大家好好的讲解一下。在古代社会里以德治国要优于以法治国,就是由于依法治国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监督。古代的科技比现在要落后很多,并没有什么监控摄像头,所以以法治国的话几乎没有人进行监督,如果有人进行包庇那么以法治国就运行不下去。这种制度在短期内可以进行实行,但是如果长期运用的话,社会可能就会大乱,因为监督力度实在是太小了,但是如果采用以德治国的方式,想老百姓灌输儒家的思想,那么可能就会达到一个大同的社会,但是这些也是理想状态下的制度。在古代社会,以德治国要优于以法治国,就是为了增加老百姓心里面的认同感,而且使得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趋于统一。以德治国的最主要目标就是要让天底下所有的人都认为封建君主的存在是合理的,贵族的存在也是合理的,下级必须服从于上级,这样的话社会就比较好进行管理。对于这件事情,你要是有什么更好的想法,欢迎来评论下方,我们一起讨论吧。

7. 当前我国提倡的以德治国的根本含义是什么?与儒家的以德治国有何本质区别

没有区别,一样。因为道德是自然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反应,没有阶级性。请看道德的定义:

“道德究竟为何物?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道是宇宙整体自然的规则,自然的秩序,自然的纲领。举例来说,我们人的身体,从母亲生下来之后,整个身体器官就按一定的规则在运作,整个身体的运作规则,就是道。道不是谁设计的,自自然然就是道。如吃下的食物自然就能被消化吸收,走路时,各个部位的肌肉自然就能够彼此协调运动。人在世间如能随顺自然的规则就是行道,这是多么科学、多么自在的生活! 
行道有得于心,行道有得于身,谓之德,它是局部运作的原理原则。譬如我们眼睛是一个局部,眼能见,见就是眼之德。眼之德能见、耳之德能听、鼻之德能嗅、舌之德能尝,每个器官皆有它的特殊作用与规则,若规则错乱,人就生病了。 
天有天道,人有人道,人与自然环境相处也有其道。如果我们了解人道的内容,在人与人相处时,就自然能和谐有序,从而减轻现今人们所承受的来自人际关系紧张、人事冲突频繁的精神压力。如果我们掌握了人与自然环境相处之道,怎么会遭受生态危机和自然灾害的威胁?即便是君子爱财,也要取之有道。这种种人类生存之道就在传统文化里。 

现在我们通过人道伦常揭开传统文化的一角: 

古人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为五伦:夫妇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君臣(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朋友关系。

相应的,人类道德伦常是:夫义妇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诚友信。在这种情况下,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秩序井然,人们生活工作心情顺畅,有安全感。

相反,人类若失去道德伦常,则表现为:家庭矛盾加剧,离婚率攀升;父母“孝养”孩子,自身却老无所养的颠倒人伦,人丧失了做人的基础;兄弟关系淡漠,甚而反目为仇;工作场上,上级欺压下属、下属反叛上级或单位;人与人相互欺诈,没有人情和信义。在这种情况下,从家至社会人际关系反常、紧张,社会缺乏信用和规则,冲突加剧,人们精神压力大,内心痛苦,缺乏安全感。
道不是制度学说,而是自然的关系法则。道德也没有古今、中外的界限。人行道,心有所得则生智慧,身有所得则健康长寿。道法自然,所以道德本身绝不是人为的框架,而是随顺自然的产物。”

当前我国提倡的以德治国的根本含义是什么?与儒家的以德治国有何本质区别

8. 古代儒家主张以德治国现代社会

“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它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根本利益。不断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而生产的发展是以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前提的。因为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实行“依法治国”正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一项重要举措。  德治是实行法治的根本保证。道德的实施不是凭借国家的强制力,而主要依靠社会舆论和传统力量以及人们的自觉来维护;法律则通过国家的强制力来强迫人们遵守。无论从立法还是司法实践中,都离不开道德的保证,再完备的法律都是靠人来执行的,特别是对执法者来说,如果道德水平低下,就会把法律作为谋私或滋生腐败的工具和土壤。法治与德治的实行,首先要做到依法治吏,以德治官,从而推进整个社会法治与德治的实行。      解析: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