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壮的介绍

2024-05-15

1. 张汉壮的介绍

张汉壮,男,1962年出生。吉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1] 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东北地区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普通高校力学课程研究会理事长,中国大学先修课程试点项目(CAP)物理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吉林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光学学会副秘书长。

张汉壮的介绍

2. 张汉的人物经历

16岁时张汉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系会计专业。在那里,张汉参加了一个学生反日进步组织“东北留日青年救亡会”(后改为“东北青年救亡会”),结识了其中的许多中共党员。1942年冬,张汉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学成回国。这之后,张汉开始了他的潜伏生涯,他此后的人生经历也由此尘封。1949年1月27日夜11时45分,舟山群岛外海,太平轮与迎面驶来的建元轮相撞,沉没,罹难1500余人,其中即有张汉。从1943年6月至1949年12月,张汉从事情报工作达5年之久,特别是1943年6月至1945年8月,在山海关情报组工作期间,较好地完成了情报从东北经山海关,到天津再转到晋察冀社会部,最后到达陕北根据地的重大情报任务。他在担任国民党沈阳警备司令部财务处长期间,将许多重要情报提供给沈阳的情报组织,并提供一些资金,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重要贡献。张汉早年日本留学的经历为他的“潜伏”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张汉最早在安东海关税务科从事情报工作,后被东北救亡总会调到山海关警察局出入境管理处做翻译工作,因为有他在,东北救亡总会搞情报的同志出入关内外需要的“出国证”和“出关证”很快就能办下来。当时他还翻译了很多日文情报。从1943年至“八一五”光复,他和其他同志一同做好了情报从东北、山海关、天津到晋察冀社会部再到陕北的接力工作。1943年6月,张汉到山海关警察局出入境管理处做翻译工作,“东北救亡总会”搞情报的同志出入关内外,通过他可以较快的办理“出国证”、“出关证”。他又从翻译警察局有关日文情报、简讯中了解不少的情报,均由“山海关情报组”转给晋察冀社会部。1945年日本投降,张汉进入国民党东北行辕内部,长期潜伏,从事情报工作。由于日语水平高,他被时任东北行辕参谋长的姑父董英斌安排在葫芦岛日侨遣返办公室做日语翻译工作。1947年3月,张汉正式上任沈阳警务司令部财务处上校处长。在太原街,张汉的祖父投资开了一个西餐厅,很多时候这里成为他的情报交流点。此间,他多次将沈阳城防的机密及部队调动、物资供应情况提供给情报组织。

3. 张汉龙的人生事迹

 潮汕地区长期以来文化独树一帜,经商氛围浓厚。生长在商人家庭的张汉龙,最初的梦想却与此无关,他希望长大后成为一名科学家,或是将军。不过,随着家里陆续出现的变故,生活也逐渐窘迫起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作为长子,张汉龙已经懂得要为家里承担责任。初中一年级,张汉龙主动退学帮父亲打理生意,家里临街开了一间杂货店,做小本生意。张汉龙天生继承潮汕人精明机灵的商业头脑、热情好客、广结朋友的性格,十来岁就显现出商业才能,二十多年来在他的商战生涯中——少了尔虞我诈,却更添温情和人格魅力。还不到二十岁,张汉龙已经觉得,自己需要更大的空间去施展,心中的梦想需要更大的平台去实现。自古潮汕人有着“一半在家乡,一半在天下”的古语,张汉龙决定去闯天下。 1987年,张汉龙走出家乡,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他面前展开。在江西鹰潭,他开始做起批发百货的生意。满怀希望、充满干劲的张汉龙,一心要在这里创出一份事业。开始一切还算顺利,正在他以为梦想要一步步实现的时候,打击却突如其来:生意伙伴带着所有的钱不辞而别,一年的辛苦奔波化为泡影,连本钱也一分不剩。尽管初战不利,但张汉龙却未就此消沉。1988年,张汉龙移师安徽安庆,继而转战杭州,为一家药品经营企业担任业务员推销药品。凭着潮汕人的勤勉与果敢,在当时医药市场经济尚未完全形成的浙江,张汉龙一步步打开了市场,取得了骄人的业绩。1990年,张汉龙开始自立门户。当时,他承包了一家医药公司的经营部,事业蒸蒸日上。到1993年,他的公司已发展成拥有9家不同行业的综合性实业公司。然而企业规模的超常规快速扩张和管理资源的透支,使得年轻的张汉龙未能驾驭得住,1996年6月他失败了。离开杭州时,他只带了3万元。失败将张汉龙推向人生的低谷,却没有将他推进绝望的漩涡。“我只用了五天时间调整,便一切如常了。”也许现在张汉龙自己也想不起来当时是如何接受现实,但是有两点他一直坚信:“年轻就是资本;我本是一个农村走出来的一无所有的人,现在不过是恢复了最初的状态,没什么可怕的。

张汉龙的人生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