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2024-05-13

1. 如何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建议:

(一)养老保险费未能应收尽收,养老保险基金筹集规模和总量未能如实体现。

(二)养老保险金超范围发放,挤占挪用养老保险基金。一是部分地方擅自增加养老保险金计发项目,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标准,加大了养老保险基金支出规模。

(三)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管理不够完善。 
1.账户设置和管理不规范。一是一些地区未按规定清理多头开户,仍在多家银行分别开设收入户、支出户和财政专户,甚至在同一银行开设多个收入户、支出户和财政专户,造成账户管理的混乱。

2、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基金财务制度不完善。我国的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财务和会计制度不成熟不完善是造成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现行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是1999年制定的,其中有一些不完善之处,已不适应新形势和新情况的需要,特别是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计息、开户行的选择等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二)缺乏有效监督制约机制。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和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导致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问题频出。首先,财政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和地税部门之间缺乏相互的监督制约机制,或未能执行部门之间的监督制约职能。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账单传递速度慢,不及时对账,造成账实不符。其次,社会保险基金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审计部门和财政监督部门也是近年来才逐渐重视和加大对各项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但检查范围有限。 
(三)现行政策执行不严格。从检查情况看,不少地方未能严格执行现行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是造成违规违纪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体制方面的原因。从检查情况看,多数社会保险基金的挪用都是政府的行政命令或是行政干预的结果。地方政府经常把“社会保险基金结余”当作准财政资金使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领导财政法规意识淡薄,特别是在基层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从部门利益出发,违规挪用、滞留、转移社会保险基金收入,违规设立账户,不按要求划转社会保险费收入及利息收入。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配合,从而导致社会保险基金账实不符。此外,部分地区相关部门经办人员业务素质差,工作能力和责任心不强,也是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建议 
(一)大力推进税务征收,适时开征社会保险税。针对目前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核定不实,征管缺乏强制性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大推进税务征收工作的力度,并适时开征社会保险税。一是可以切实改变社保基金征缴困难、征收乏力的局面。目前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机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可以由税务机关征收,也可以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从近几年的基金征缴情况看,以社会保险费的形式由社保经办机构征收的做法缺乏强制性,基数核定不实的问题也比较突出,致使拖欠、不缴或少缴社会保险费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且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成本也比较高,不利于建立更加规范的社会保险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体制。而由税务机关征收,有利于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及时足额征收。二是有助于有效筹集社会保险基金。通过法律形式把企业、个人的权利、义务确定下来,保证所有工薪收入的职工和用人单位成为社会保障税的纳税人,从法制上确保社会保险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三是有利于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课征社会保险税,标志着社会保障工作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二)加大养老保险费征缴力度,提高企业和职工的参保意识。在未实施征缴改革前,各级养老保险费征收机构要严格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养老保险费征缴稽核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大征缴力度,确保养老保险费应收尽收、及时足额征收。首先,要加大社会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保险意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国家养老保险政策,鼓励职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增强履行缴费义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向社会公布养老保险费征缴情况,及时发放养老保险费对账单,设立查询、举报电话等,发挥外部监督作用,强化用人单位和广大职工参保和依法缴费的意识。其次,要加强稽查审核,堵塞漏洞。加强对稽核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稽核人员的稽核能力。采取日常核查与专项稽核、书面稽核与实地核查等多种形式开展稽核工作,加大清欠力度,及时发现并纠正各种违纪违规问题,充分发挥稽核工作的效力。 
(三)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提高社保基金管理水平。在目前财政、劳动、税务部门几家共同参与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情况下,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一是建立健全财政、劳动保障、税务部门的沟通协调、相互制约机制。财政部门要加强对社保基金征缴、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督;劳动保障部门要定期对社保经办机构核定的缴费基数进行审核;税务部门和社保经办机构严格按核定的缴费基数及时足额征收,对无法征收的,要及时向劳动保障部门反馈,建立顺畅的对账联系机制。二是对因会计核算、财政专户管理、基金决算编制等方面的原因出现的税务、财政、社保部门之间数据不相符的问题,建议财政部统一结账时间,要求各级征收、管理、使用部门加强财务对账管理工作,按月进行定期对账,年底统一时间扎账。确保会计信息的数据统一、真实、有效和完整。 
(四)修订和完善有关管理制度。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存在的社保基金计息办法不统一、预收养老保险基金长期挂账、其他社会保障类资金在养老保险基金决算列收列支、国库归集资金未及时划入财政专户以及未足额计息等问题,都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现行制度规定作进一步的修订,使之在实践中更具可行性和操作性。 
(五)规范行业统筹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行业统筹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转制阶段的特殊产物,要切实统一规范行业统筹政策,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一要强化行业统筹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管理,加大征缴和清欠力度,将社会保险的缴纳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目标管理考核中重点考核内容之一,强化养老保险费征缴工作;二要明确经办机构和行业主管部门在行业归集养老保险费过程中的责任和权利,避免归集资金账外核算、资金收益归属不明确等问题,以确保行业统筹养老保险基金决算信息的真实和完整。 
(六)尽快解决历史遗留长期挂账问题。对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在基金决算中长期挂账,影响了基金决算使用部门对决算信息的分析,也影响了基金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建议对遗留问题商劳动保障、审计等相关部门尽快研究制定相应的办法予以解决,避免长期挂账。 
(七)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监督工作长效机制。要切实强化养老保险收支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建立养老保险基金监督工作长效机制,保障养老保险制度健康发展。一要建立健全法规体系,解决养老保险基金监督中法律缺位、层次低、效力差等突出问题,尽快出台养老保险费征缴处罚办法,强化养老保险制度约束的刚性;二要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组织体系和各部门配合工作机制,实现审计监督、财政监督、税务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审计、财政、税务、社保等部门协调配合、相互制衡;三要建立快捷、准确、高效的基金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监管、征收、缴费各部门间信息实时共享,确保养老金按时收纳、拨付和发放。

如何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2. 关于养老保险基金的使用和管理问题

36.长寿退休人员个人帐户支付完后,需要继续支付的养老金,从社会统筹基金中支付。37.管理费暂按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甘政办发[1994]24号文件规定的比例提取。管理费的管理办法另行制定。38.养老保险基金的预决算管理、财务、会计制度,以及统计制度按现行规定执行,并不断完善。39.经社会保险机构批准,逐步在部分大中型企业设立派出机构,对离退休、退职人员进行管理服务。派出机构的人员由社会保险机构核定,并核拨一定的管理服务费。
一、企业改制职工有补偿吗
公司改制职工是可以得到一定补偿的。改制后的企业应该要理顺职工的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离退休人员的费用支付等,并且还要执行有关政策。国有企业改制后为了理顺职工劳动关系给予的经济补偿和补助,应该要一次性用现金的方式支付或者以资产的形式设立职工的保障基金。根据《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问题的暂行规定》第十九条规定,在公司制改建过程中,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的经济补偿金,以及为移交社会保障机构管理的职工一次性缴付的社会保险费,可从改建企业净资产中扣除或者以改建企业剥离资产的出售收入优先支付。
二、建设工程劳动保险费用应由建设单位承担
首先,劳动保险费用系工程造价的一部分。因此,此项费用当然应由建设单位/业主承担。其次,建筑行业实行劳保费用统筹管理是根据建筑业的实际,按建筑工程造价的一定比例统一向建设单位提取劳保基金的一种统筹办法。劳保统筹基金从建筑企业承担的建设工程项目投资中提取,并列入工程概预算。其收取方式由原来的施工单位收取改变为由统筹机构统一向建设单位收取。改变之后,施工单位不再收取此项费用,但在统计产值时,应列入总产值;在竣工决算时,应列明计取劳保基金的数额,以利工程决算。建设单位在与施工企业签订合同后,办理开工手续前,向归口管理的行业统筹管理机构预交劳保统筹基金。建设投资如有增减,竣工时按实际工程造价结算。建筑企业劳动保险基金取费标准按工程造价的一定比例收取。再次,基于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和建筑行业目前的现状来看,也应当由业主支付劳动保险费用。建筑业是与国家基本建设息息相关的行业。经济体制改革之前,所有的建筑企业都是以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形式组建。建筑企业社会负担较重,建筑企业养老保障金制度的建立可以解决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劳动包袱,促进他们转换经营机制。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大多没有流动资金,完全靠银行贷款,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建筑业的经营特点是流动性,因而最需要实行社会劳动保险制度,解脱少数企业离退休增多、社会负担过重的困难,使企业能够增加市场竞争的能力。建筑业劳保费用统筹工作的实践证明,劳保费用统筹符合建筑企业和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为确保离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行业统筹与社会保险的衔接,解决了长期困扰建筑企业上缴养老保险的资金来源渠道,有力地支持了建筑企业更好地参加社会保险,为构筑牢固的社会保险安全网提供了可靠保障。

3. 如何发挥财政部门职能作用 加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职工养老保险由和个人共同缴纳,缴纳比例是:职工所在缴纳20%,职工个人承担8%。
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准后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及丧葬补助费等。
计算养老金公式:社平工资*20%+个人帐户*1/120之和。
巩固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成果 、善各项政策措施,健全“保发放”的长效机制。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多渠道筹措机制,确保做实个人账户离退后实际资金。

如何发挥财政部门职能作用 加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4.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规定的介绍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规定为了加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劳动部于1993年7月6 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规定》。

5.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为促进养老保险政策的落实,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老有所养,提高基金使用绩效。近年来,审计署、省审计厅、市县审计局高度重视养老保险基金审计,不断加大审计力度。笔者结合养老保险基金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同时提出几点建议。      一、审计监督取得成效      (一)国家养老保险政策进一步落实。审计机关重点关注了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现状、养老保险制度和政策执行、养老保险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以及业务管理等方面,从制度上揭示了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发现了现行管理制度存在的薄弱环节。      (二)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进一步规范。审计重点对死亡冒领养老保险待遇、服刑人员违规领取养老保险待遇、重复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同时领取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与失业保险金、基金账务处理不规范,养老保险基金少计利息收入,审核机制执行不到位,内部稽核未充分发挥作用,业务数据、基础信息不准确、信息系统分割、不共享等问题进行了反映。从加强管理角度对基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建议,促进主管部门及经办机构健全内控制度和审核机制,推动了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三)改善民生能力进一步增强。审计重点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低、存在重复参保缴费、企业及机关事业单位欠缴养老保险费等问题进行了反映,推动出台和落实了相关制度、促进了养老保险主管部门及经办机构规范服务,有效维护了基金安全。      (四)成果运用水平进一步提升。针对审计发现的典型性、突出性问题,形成审计专报被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批示,推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和规范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工作的通知》《经办风险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等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二、当前养老保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数据质量较差。由于部分业务经办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与思想素质有待提升,导致记录、上传的数据不完整、不及时、不准确,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不一致,业务数据、基础信息不准确,身份信息错误混乱,不利于养老保险主管部门及经办部门的日常管理,大大降低了大数据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加大了查深查透部分问题的难度。      (二)共享机制未建立。一是部门之间信息不共享。由于社保机构信息系统均未与医疗保险、公安、法院、民政、税务、工商、房管及住房公积金等外部数据建立信息交换及共享机制,社保机构相互之间也未建立信息交换及共享;部门之间信息孤立,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不能及时获取死亡人员信息,导致继续给死亡人员发放养老保险待遇,未及时清退已死亡人员账户余额。二是各地区信息不共享。由于目前全国全省养老保险系统相互独立,信息不共享,无法全面查实重复参保、重复领取养老金待遇、服刑人员违规领取养老金待遇等问题。      (三)养老保险政策宣传不到位。部分参保人员对养老保险政策不了解,如在户籍地缴纳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又同时在务工所在地单位缴纳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导致出现重复参保缴费的问题,经抽查发现,这种现象较为普遍。      (四)监管审核机制未完善。养老保险基金政策性强、资金量大、覆盖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监管难度相对较大,基金监管工作任务繁重、矛盾相对突出。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人员居住分散在全国各地,调查难度增加,准确率不高。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养老保险主管部门及经办机构未按照相关法规及内控制度要求对在职死亡退费、待遇支付、在职转退休等实行事前、事中监督管理,加之经办机构人手较少,平时极少开展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只对违规发放、死亡冒领等疑点数据进行核实,事后核查追回。      三、原因分析      一是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工作衔接不到位,各自为政,存在各自打扫“门前雪”的思想,相关部门信息未共享及交换,缺少一个牵头单位,缺乏一个必要的工作连接机制,社保、居保、法院、检察院、人社、就业等各相关部门数据未及时关联比对,导致重复参保缴费、重复领取、死亡冒领、服刑人员违规领取等问题的发生。      二是管理机制不完善,内控年审制度有待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多面广,年审工作由乡镇劳动保障所负责,由于每年乡镇业务人员在年审时没有逐一认真核实,造成死亡冒领数据较多,涉及金额较大。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由于现行制度未进行年审,退休后人员分布范围广,退休金由社保局发放,死亡后一次性抚恤金、丧葬费由人社局审批,财政局按原渠道发放至退休人员原工作单位,导致火葬、特别是土葬人员死亡冒领现象存在。      三是征收力度不力,未做到应保尽保,还存在选择性参保问题;部分干部业务素质不高,能力有待提升,工作人员未履职尽责,年审走了过场,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年年审,年年有冒领问题。      四是养老保险政策宣传不到位,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保障意识不强,老百姓只要认为钱进了自已“腰包”,不管合不合法,违规与否,主观上不愿退还,财经纪律法规意识欠缺。      四、解决当前现实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针对以上问题,建议由养老保险主管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该地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排查,确保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并举一反三,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      (二)建议部门之间加强工作衔接,确保信息互通共享。建议由人社部门牵头制定相应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加大与医保、民政、法院、公安、检察院、殡仪馆、工商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和配合力度,定期核对有关数据,堵塞工作上的漏洞。      (三)建议政府及时筹集资金,归垫挤占拖欠的养老保险资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加大社保领域违纪违规问题责任追究力度,将责任追究结果纳入年度政府目标考核,切实保证养老保险基金安全、完整、有效运行。      (四)建议加强内控管理,完善审核机制。建议社保经办机构加强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养老保险补缴参保、在职转退休的内控管理,同时强化事前事中的内部审计稽核,而不是事后追缴追责,从源头上、经办过程中规避风险。社保经办机构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生存认证管理,特别是死亡后土葬人员的管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部门加强年审制度的执行力度,勿让年审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      (五)建议社保、居保、税务等部门加强政策宣传,促进社会保障意识的普遍建立,会同工商、统计等部门组织一次全县清查,摸清应参保企业和职工人数,对至今未参保的企业应动员其办理参保手续,缴纳社会保险费;同时强化执法检查,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加强对企业实际执行效果的检查,确保企业员工参加养老保险和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从而让社会保障资金良性循环。

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6. 养老保险基金:转变管理模式的关键在哪里

前不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人士透露,"十五"期间,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收入增长迅速,预计"十五"期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将达 16860万人,社会保险基金全年收入总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左右。此后不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在一次演讲中说,截至209月底,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总额已达1917亿元人民币。而社保基金作为中央财政财力储备基金,要达到1万亿元以上的规模,才能起到弥补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社会保障不足的作用。
 
 我国社保覆盖面低,未富先老等现实问题让本不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严峻挑战,但摆在面前亟待解决的还是这些"养命钱"如何管理、谁来监督、如何保证基金通过有效运作保值升值问题。近日,武汉大学李珍教授在对国外典型管理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后提出,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制度应考虑集中化管理、市场化运营模式,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管理成本低也更有效率,她认为,来自新加坡的教训是个人投资自主权不可取。目前我国在东北三省正在进行社保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而做实个人账户后,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就成为社保管理部门挥之不去的难题。
 
 这个问题不解决,即使是参保人也难言"老而无忧"。我国社保制度建立不长,制度本身不完善,基金管理更是在不断地探索中,学习借鉴国外典型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及教训,成为我国社保基金管理制度建立的必要过程。1884年德国在全球第一个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其特点在于国家强制性、现收现付、既定给付,其基金采用集中管理、政府导向的投资模式。而到20世纪70年代后该模式遭遇广泛的批评,由此引发关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相关理论争论。李珍认为,争论主要体现在养老基金所有制、财务制度以及养老基金运营模式两个方面,从制度层面上,有人认为,德国模式下的现收现付制会挤出储蓄从而妨碍资本形成,最终影响经济增长;所以反过来推论,要推动经济增长,就要挤进储蓄,因此需要建立个人账户来积累基金。另一焦点是应对老龄化趋势,要求改革公共账户,建立个人账户,因此需要基金积累。对于技术层面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养老基金管理该由政府管理从而建立政府导向型机制,还是该分散管理从而建立市场导向型机制的问题。从这个思路出发,李珍对目前国际上三种典型的养老保险模式进行了比较:美国加州模式看作公有公营的典型,新加坡模式是私有公营的典范,智利则采用私有私营模式。而其中美国加州市场导向的集中管理模式被我国社保部门关注,并曾派高管考察。加州公共养老金是美国最大、世界第二大公共养老金,管理基金达1580多亿美元,覆盖人口100万人。由于投资收入占到年缴费的四分之三,所以缴费比较少。而更令人瞩目的是如此大的基金,基金管理成本只有 0.16%。
 
 国际上这个数据一般在1%,中国达3%甚至更高。李珍介绍,与我们对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固有的观念不同,这个基金投资比较独立和激进,股票投资占到60%多,房地产投资7.2%,有人认为,美国的风险投资50%来自养老金。到2001年6月30日,该基金投资5年平均收益为10.6%,10年的平均收益为11.4%。李珍认为,加州模式具有制度高效、管理成本非常低和投资收益好的特点,其原因在于集中管理市场化运营导致规模效应,因此在基金谈判能力、专家选择能力、日常管理成本、监管成本以及竞争引起的效果成本等方面都颇具优势。李珍认为,我国在进行基金管理制度安排时,需要理论上的准备,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公共退休金制度可以采取现收现付制度,也可以是基金制度;基金制度与政府导向型投资管理没有必然的联系;同时,基金的所有制(个人账户或公共账户)与基金收益率没有必然联系;基金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基金的市场化运营;基金所有制与是否集中管理无联系。
 
 因此,概括三种模式对中国养老基金管理制度安排的启示,李珍说,加州模式给我们的经验是集中管理市场化运营,利用规模效应以及投资管理多元化的好处;新加坡扩大个人对公积金投资的自由选择权并不是一种很好的政策选择;来自智利模式的教训是我们需要建立严监督宽投资的监管体制。

7. 养老目标基金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投资者最怕的就是一次投资失误导致全盘皆输。那么有哪种投资方式是风险小,波动幅度不大,增值稳健的呢?其实投资养老目标基金就是一项不错的选择。

养老目标基金将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8. 养老保险基金的重要性

有利保证劳动力再生产

  通过建立养老保险的制度,有利于劳动力群体的正常代际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长劳动力顺利就业,保证就业结构的合理化。

有利于社会的安全

  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随着人口   全国养老保险暨社会保险局座谈会
  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人数也越来越多,养老保险保障了老年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等于保障了社会相当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对于在职劳动者而言,参加养老保险,意味着对将来年老后的生活有了预期,免除了后顾之忧,从社会心态来说,人们多了些稳定、少了些浮躁,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各国设计养老保险制度多将公平与效率挂钩,尤其是部分积累和完全积累的养老金筹集模式。劳动者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数额,与其在职劳动期间的工资收入、缴费多少有直接的联系,这无疑能够产生一种激励劳动者的职期间积极劳动,提高效率。   此外,由于养老保险涉及面广,参与人数众多,其运作中能够筹集到大量的养老保险金,能为资本市场提供巨大的资金来源,尤其是实行基金制的养老保险模式,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积累以数十年计算,使得养老保险基金规模更大,为市场提供更多的资金,通过对规模资金的运营和利用,有利于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