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什么相同点吗?

2024-05-17

1. 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什么相同点吗?

相同点:
(1)都是人类对外界的探索
(2)都在封建君主支持下进行
(3)都是先进文明向落后文明地区的进发
(4)都对后者产生了较大影响。
(5)都是“原本的目的没有达到,捎带达成了新目的”。郑和传说是找建文皇帝下落,哥伦布则是赤裸裸地要去亚洲找黄金。

当然,其实更主要的是这两者的不通点
(1)规模不同。郑和船队规模是哥伦布的200倍
(2)接触方式不同。郑和是安抚为主,哥伦布是以奴役占领为主
(3)对先进文明的影响不同。明朝从此以后就逐渐禁海,而西班牙乃至整个欧洲则蓬勃开展了大航海运动,进而逐渐成为发达国家。
(4)对落后文明的影响不同。亚洲国家从中获得了中华文明的帮助,原本的邦国变化不大。而美洲本土文明则完全遭到灭绝,成为英法西葡殖民地,最终建立了一堆新国家。

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什么相同点吗?

2. 为什么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西方经济产生影响,而郑和下西洋没有

从历史背景、历史意义两个角度比较 历史背景比较 中国:郑和下西洋始于公元1433年,此时正为明成祖朱棣的永乐年间。远洋航行活动共计七次,其中最远的航行目的地到达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与亚非拉的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郑和的远洋航行是由明皇室支持的国家行为,代表大明帝国,所率领的舰队,从规模到实力,都是无可比拟的。而此时的大明帝国正处于封建经济强盛时期,国力强盛,国库充盈,有能力为郑和这场声势浩大的航海活动提供经济支持。大航海行为主要是以友好外交,宣扬国威为主(还有一说法是,明成祖为了寻找可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对外贸易为辅。 西欧:14~16世纪,奥斯曼帝国的迅速崛起,握有欧亚大陆之间丝绸之路,帝国的经济因而蓬勃发展。这个时期,欧洲正在进行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过渡,处于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时候,奥斯曼帝国对西欧及亚洲间贸易的垄断是寻找亚洲海路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哥伦布最初发现美洲时,一直认为是印度)。每个欧洲人都沉浸在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巨大诱惑中,对黄金的追求,对东方的向往,使得欧洲人对远洋航海充满了信心和渴望,而哥伦布却是第一位发现了可缩短需经奥斯曼帝国往亚洲贸易的危险路线的方法。文艺复兴和自然科学的兴起,已有人推测地球是圆的,也为远洋航海提供了理论依据。 历史意义比较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虽然在国土面积上远远比元朝小,但至少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 2.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推动中国与海外邻国的友好交往,促进各国之间的友谊。 3.郑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没有发动民间的商业贸易,全部的开支都依赖明朝强大的国力来支撑,没有对中国带来什么经济实惠,于是,明朝全盛时期过后,再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支持这项庞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随之停止。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意义:第一,对西欧来说,哥伦布的航行和发现引起了西欧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欧出现了价格革命,使按传统方式征收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受到损失,而新兴的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得到了提高。促进了西欧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改变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地位。第二,如果说郑和是和平使者,那么哥伦布对美洲来说就是魔鬼和侵略者,哥伦布的发现所带来的重要后果是殖民地掠夺的开始。殖民主义罪恶使美洲土著居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此后,西欧各国开始了争夺殖民地和商业霸权的斗争。第三,加强了世界各地区、民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第四,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的发现对中世纪天主教的世界观是一个沉重打击。第五,从实践上证明了“地园学说”的正确,在科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

3. 为什么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更受欢迎

首先从目的来分析。
  郑和是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主要是友好交往,让其他国家称臣,受明朝的庇护,但不会受到明朝的侵略,而且还能获得好处,这样谁不会喜欢?在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还有许多超出于航海之外的解读。“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昭颁赏,厚往薄来。
  哥伦布是为了开拓殖民地,掠夺资源等,所以会不惜一切代价获取利益,包括屠杀,而且哥伦布还开启了殖民浪潮,影响很大,让许多地区遭受灾害。美洲的发现和殖民,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大量金银流入欧洲,扩大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崩溃。同时,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在拉丁美洲建立起殖民奴役制度,给印第安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为什么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更受欢迎

4. 对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分析郑和下西洋为何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太监郑和率领二百四十多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远航,拜访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明王朝和南海(今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史称郑和下西洋。每次都由苏州浏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世。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也是唯一的东方人。他更早狄亚士57年远赴非洲。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部,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美洲和新西兰
“西洋”即今文莱以西的海域,包括中国南海及印度洋。(以上资料采自百度百科)
但是郑和下西洋主要以政治目的为首要目的,所以带了2万多人一路耀武扬威而哥伦布最多的一次也就带了1500人,而郑和是穆斯林其个人目的是为了到麦加朝圣。哥伦布及其支持者西班牙是为了通商。所以郑和七下西洋之后就没有了下文,因为从主观方面明朝政府没有想要与其他国家合作或者通商所谓天朝上国,客观方面中国缺乏对外部世界的了解,连近在咫尺的日本都不知道其实际统治者在名义上还有天皇。所以除了在航海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对中国历史没有较大影响,而且耗资巨大所以从此以后就没有类似情况发生。而哥伦布则与之相反,所以他在西方历史中站有重要的一席地位

5. 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谁的船更牛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壮举,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
史载,明朝初年,明成祖命三宝太监郑和率领240多艘海船、2.7万多人从太仓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至福州闽江口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

郑和下西洋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30多个国家,目前已知最远曾达到东非、红海和美洲。
《明史·郑和传》记载,当时的造船技术也过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如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44丈4四尺(61.6米),宽18丈(151.18米),船有四层,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达几千斤,要动用200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有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

郑和下西洋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了半个多世纪,郑和的航行壮举远远超过一个世纪之后的西方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
可这只是中国人自己的说法,外国的专家并不认同。他们的观点是:仅凭史书的记载,没有造船技术档案的支撑,是不足为信的。他们认为明朝的木质造船,绝对不可能造出这种长度的船,而且人力也无法操纵这么大的船舶,更无法长期在海上航行。
所以他们认为1416年英国建造的1400多吨排水量的卡拉克船才是当时世界最大的船。郑和下西洋的船甚至没有哥伦布在郑和100多年以后发现新大陆排水量1000吨的船大。

郑和航海技术为什么没有保留完整?一般的观点认为:郑和航海的相关资料在当时就遭到人为的隐匿、毁坏。
郑和下西洋兴师动众,对国家消耗极大,当时就遭到很多官员的反对和抵制。现在流传的说法就是,明朝的兵部尚书刊刘大夏焚毁了航海图。“郑和之后再未有派遣舰队之事,船员被遣散,船只任之搁置废烂,航海图被兵部尚书刘大夏焚毁”(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中国一直在寻找证据,证明中国的航海技术领先于西方。直到2010年,一座明代太监墓的挖掘让这历史争论尘埃落定。

2010年南京江宁区意外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专家通过对墓志铭、紫檀馆的质地研究发现:这个墓地的主人是明代以副使右少监的身份参与了所有郑和下西洋活动的人,著名的太监洪宝。
专家在一块碑文上发现了一行记载墓主人生平的文字,上面写着: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
“五千料巨舶”是什么规格的巨船呢?料是古代的船舶计量单位,一石粮食或者两端截面方一尺、长七尺的木材为一料。5000料,至少是2500吨。

这一记录直接KO卡拉克船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船,国外专家终于闭嘴!
然而,随着明成祖以后的禁海制度的实施,明清两代继续闭关锁国,中国的航海造船技术随之衰落,大清朝最后被来自大洋之外的列强的坚船利炮所击败,华夏文明遭受重创,这是当时反对航海的人始料不及的!

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谁的船更牛

6.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什么历史意义

哥伦布的远航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它使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从那以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 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成就海上霸业。一种全新的工业文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扩展资料:
哥伦布的航海之旅:
哥伦布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相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
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1492~1493年,1493~1496年,1498~1500年,1502~1504年)。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达等岛。
在帕里亚湾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陆。考察了中美洲洪都拉斯到达连湾2000多千米的海岸线;认识了巴拿马地峡;发现和利用了大西洋低纬度吹东风,较高纬度吹西风的风向变化。
证明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促进了旧大陆与新大陆的联系。他误认为到达的新大陆是印度,并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创举。
第一次航行始于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船员87人,分乘3艘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出发。10月12日他到达并命名了巴哈马群岛的圣萨尔瓦多岛。
10月28日到达古巴岛,他误认为这就是亚洲大陆。随后他来到西印度群岛中的伊斯帕尼奥拉岛(今海地岛),在岛的北岸进行了考察。1493年3月15日返回西班牙。
第二次航行始于1493年9月25日,他率船17艘从西班牙加的斯港出发。目的是要到他所谓的亚洲大陆印度建立永久性殖民统治。
参加航海的达1500人,其中有王室官员、技师、工匠和士兵等。1494年2月因粮食短缺等原因,大部分船只和人员返回西班牙。他率船3艘在古巴岛和伊斯帕尼奥拉岛以南水域继续进行探索“印度大陆”的航行。
第三次航行是1498年5月30日开始的。他率船6艘、船员约200人,由西班牙塞维利亚出发。航行目的是要证实在前两次航行中发现的诸岛之南有一块大陆(即南美洲大陆)的传说。
7月31日船队到达南美洲北部的特立尼达岛以及委内瑞拉的帕里亚湾。这是欧洲人首次发现南美洲。此后,哥伦布由于被控告,于1500年10月被国王派去的使者逮捕后解送回西班牙。因各方反对,哥伦布不久获释。
第四次航行始于1502年5月11日,他率船4艘、船员150人,从加的斯港出发。哥伦布第三次航行的发现已经震动了葡萄牙和西班牙,许多人认为他所到达的地方并非亚洲,而是一个欧洲人未曾到过的“新世界”。
于是斐迪南国王和伊莎贝拉王后命令哥伦布再次出航查明,并寻找新大陆中间通向太平洋的水上通道。他到达伊斯帕尼奥拉岛后,穿过古巴岛和牙买加岛之间的海域驶向加勒比海西部;
然后向南折向东沿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海岸航行了约1500公里,寻找两大洋之间的通道。他并从印第安人处得知,他正沿着一条隔开两大洋的地峡行驶。
由于1艘船在同印第安人冲突中被毁,另3艘也先后损坏,哥伦布于1503年6月在牙买加弃船登岸,1504年11月7日返回西班牙。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哥伦布

7.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意义是什么?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不仅给欧洲人带来了好运,而且宣告了一个旧世界的死亡和一个新世界的诞生。
从此,新旧大陆永远摆脱了孤立封闭、蹒跚迟滞、单独进化的旧框架,形成了彼此交往、相互依存、同步发展的新格局,使全球人类趋向同归。



历史意义:
哥伦布首次远航还发现了磁偏差,初步测量了磁偏角。在此以前我国已发现了磁偏差。而哥伦布首次发现了由于航海者的位置变化进入西半球而出现的磁针偏西现象,并做了仔细的观察测量记录和初步的有实用意义的解释。
因此,哥伦布首次远航在航海天文、地球物理方面也有一定的意义。另外,历时220多天行程8000多海里的跨洋航行没损失一人,也创造了航海史上的一个新记录,标志着人类的航海术上了一个新台阶。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意义是什么?

8.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什么意义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哥伦布的发现成为美洲大陆开发和殖民的新纪元,是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15世纪欧洲人口急剧膨胀,西方人知道美洲大陆后,使欧洲人有了可以移民的场所,也有了可以使欧洲经济发生改观的矿石和原材料。但同时,这一发现却导致了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文明的毁灭。新航路地开辟,进一步地推动了世界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美洲的橡胶、玉米、烟叶、番薯、可可与马铃薯等物产都是通过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传遍世界各地的。而欧洲移民则把大麦、黑麦、燕麦、水稻等植物以及马、牛、骡等牲畜带入美洲并生根发芽,这大大丰富了东西半球的文明交流。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此发现还致使西半球出现了一些与曾在该地区定居的各个印第安部落截然不同的新国家(美国等),对旧大陆的各个国家带来极大的影响。可以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具有非正义基础上的客观进步性。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