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资治通鉴》公开课笔记(二)秦国

2024-05-14

1. 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资治通鉴》公开课笔记(二)秦国

4.秦国的外交
  
 合纵:山东六国联合对抗亲;连横:秦破解六国
  
 第一阶段秦惠文王:避重就轻,攻灭巴蜀-韬光养晦;在势力还不够强的时候不宜攻击最引人关注的地方;
  
 第二阶段秦昭襄王:远交近攻,蚕食诸侯; 范雎跟秦昭宣王讲,穰候(秦王的舅舅,国相)打算越过韩魏去攻齐,以前齐国也干过类似的傻事,鞭长莫及,相国有私心,王不如远郊近攻。
  
 第三阶段秦始皇:破坏人才,各个击破;李斯向荀子学帝王之术, 受间谍风波,秦王下逐客令,李斯写了《谏逐客令》,讲述他国谋士为秦国取得的功绩,秦王知错就改,收回成命。秦国使用离间计收买、离间、暗杀破坏对方人才,再攻打六国。
  
 秦国统一一般从商鞅变法开始,六世之余烈,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庄襄王、秦孝文王、秦始皇。秦国的领导层这一百多年来总体上比较精明,政治方针施行到位
  
  论秦朝能够统一中国的一个原因:持续性的施行变法政策 
  
  秦国统一六国,历史性的统一中国。纵观历史,知道秦国的强大始于商鞅变法,在那个贵族横行的时代,虽然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变法,但是为什么只有秦国变法最终让秦国实现了灭六国?商鞅变法鼓励平民耕地及获取军功,打通平民上升阶级的途径。变法者触动了贵族的利益,所以变法者在支持的国君去世后很难有好的结局,变法也难以持续推行。商鞅施行变法前,秦国吞并巴蜀后在经济上得到富裕,社会资源得到扩大,做大“蛋糕”;施行变法后,虽然商鞅结局不好,但是后续的秦国统治者还是继续执行变法,使得变法有持续性。再历经六世的稳定政治策略后,秦国在经济上获得空前的强大,配合合时宜的外交策略,使得秦国能够统一六国。所以国家或者公司要成功不仅要有好的政策,还需要有几任领导人持续性的实施政策。

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资治通鉴》公开课笔记(二)秦国

2. 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资治通鉴》公开课笔记(一)战国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2022.0223-0524
  
 古人读书要学习经史子集,经是儒家经典,史是历史,子是诸子百家,集是唐诗宋词等文集。《资治通鉴》是一部通鉴编年体的政治史,一部治国安邦具有操作意义的经典。全书294卷,横跨1362年历史,记录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的历史。本书原名《通志》,后经宋神宗赐名《资治通鉴》。曾国藩曾评价其“能穷物之理,执圣之权”。
  
 《资治通鉴》讲解权变,小到领导需要的素质(当领导要有大方向、让别人做重复工作,举重若轻 ),大到治国之要(观人、赏罚机制、用人)都有体现。
  
 1.三家分晋
  
 智伯的灭亡:智伯刚愎自用,依次向三家索要城池,前两家答应,让其膨胀。赵襄子不答应,智伯率领韩魏攻赵,韩魏看到对赵国的态度,唇亡齿寒,与赵国联合对抗智伯。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 (麻痹对手,结交利害攸关的盟友)
  
 2.战国前期政治
  
 魏文侯治国:真正优秀的人才比其他人更加谦卑,魏文侯是汉代以前少有用儒学治国的国君。 作为领导要懂得用人并且有决策力。 
  
 吴起的悲剧:吴起,战国名将,吴起懂政治人心、带兵讲制度,招人嫉妒,被人用连环计陷害,在魏国受到猜忌后去去楚国,吴起改革,削减贵族利益分配给有战功的战士,得罪贵族而死。司马光评论其:刚劲自喜,有原则的坚守,不大通人情,自视清高,造成其人生悲剧。 做人应该内刚外柔,内刚-有原则,坚守;外柔-手段柔软。 
  
 3.商鞅变法
  
 背景:百代皆行秦法政-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国统一的基础。商鞅在魏国失业,秦孝公求贤去了秦国。
  
 过程:1.价值观的提倡:打仗种地会有奖励,打通贫民通向贵族通道;2.限制贵族特权,贵族只有打仗才有特权;3.分家析户;4.土地可买卖。商鞅变法的法律有权威,可实施性,可操作性 持续性、系统性。
  
 商鞅结局:车裂
  
  商鞅变法与雅典时期梭伦改革、伯里克利改革不同的是其影响了中国后来阶级流动,普通阶层的人有奋斗的欲望。

3. 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资治通鉴》笔记(三)秦朝

5.千古一帝
  
 嬴政出生在赵国邯郸,吕不韦把嬴政的父亲异人(庄襄王)送上太子的宝座。一系列偶然事件导致嬴政13岁即位。吕不韦成功之道是发现异人(无可能即位)和华阳夫人(无子嗣)双方的需求,达到自己目的从别人需求出发。
  
 秦始皇22岁才行冠礼,一开始大权旁落,一直等母后男宠欲篡位才将其诛之。秦始皇顾全大局,没有因为李信、蒙恬率二十万大军败楚而使用极刑,给其改过机会,又亲自跑去王jian道歉请其带兵伐楚。用人有章,改过迁善。
  
 秦朝灭亡原因:1.不视仁义;2.打天下跟守天下不一样,需要重硬件轻软件;重形式轻内容;重当下轻未来(未安排接班人);重才轻制度(赵高、李斯有才,但没有用制度制衡他们)。汉高祖、唐太宗都注重打天下和治天下的转变,汉承秦制,但是没有承秦始皇的暴政。
  
 吕不韦没有善终是因为退休后太过招摇;李斯被赵高害死,赵高对二世话语权更大,李斯上了贼船但没有比贼人更贼;
  
  评论秦始皇 
  
  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评论功过参半,一方面肯定其功劳,一方面也描绘其是暴君。 
  
  我认为其功大于过。始皇的理念及改革是跨时代的,统一中国奠定了我们大一统的历史思维,也奠定了中国的版图;中央集权制、郡县制一直沿用至今;统一度量、车同轨奠定了经济发展;书同文让我们有了共同的信仰,作为一个民族一起发展,与欧洲各国形成了本质的区别。 
  
  历史往往是后人编写的,汉朝也有黑化秦始皇的嫌疑。通过秦始皇采纳客卿的建议,修正自己错误决策,说明秦始皇是个听得进去建议且注重自己名声的领导人,用人有章,改过迁善。 
  
  秦朝的成功,一方面有商鞅变法带来改革的红利,一方面有符合时宜的外交政策,秦国扩张三个阶段三种不同的外交政策(攻打巴蜀韬光养晦;远交近攻;破坏人才、逐个击破),两相结合促成了统一中国的霸业。秦朝的覆灭,一方面不施仁义,“天下苦战久已”;一方面没有转变思路,打天下跟守天下不一样,朝代、公司能不能长远发展要看“守天下”的能力。秦始皇重硬件轻软件(修长城都是硬件);重形式轻内容;重当下轻未来(未安排接班人);重才轻制度(赵高、李斯有才,但没有用制度制衡他们),这都是没有转变成“守天下”的行为。我认为“守天下”需要执行规范的制、注重百姓生活施以仁政,还要有战略规划长远地发展软硬实力。

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资治通鉴》笔记(三)秦朝

4. 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资治通鉴》笔记(六)汉

9.汉武大帝
  
 对外开疆拓土,对内加强集权。如果汉武帝没有改掉文景的谦恭,可能会更好。汉武帝晚年将太子托付给霍光,避免了秦始皇的错误。独尊儒术,改良后的儒术,可以对国家进行管控。
  
 10.昭宣中兴
  
 霍光(霍去病弟弟),在汉武帝身边当助理时,从来没让汉武帝不高兴过,可见其为人严谨,担任第一托孤大臣。
  
 汉昭帝去世后无子嗣,一开始选中刘贺即位,刘贺格局比较低,国辅大臣还没提拔,就把自己属地的小官提拔了。对比汉文帝,从封地带来的就提拔了警卫司司长以及办公厅主任,其他一切照旧,对旧臣非常恭敬,使得朝堂稳定。
  
 汉宣帝刘病己(卫子夫孙子)在皇宫下人居住地方长大,也体会过市井生活,所以是难得能中兴的皇帝。汉宣帝与发妻感情很好,霍光老婆为了让自己女儿当皇后让太医给皇后下毒。霍光晚年在朝中权力过大,导致其有轻狂没有足够重视皇帝,也没有举发他老婆。汉宣帝随对霍光有意见但是没有表现出来,一旦罢免霍光则自己皇位合法性会遭受质疑。汉宣帝在霍光死后让霍家人明升暗降,远离核心岗位,导致霍家谋反,被杀光。
  
  霍光不能约束妻儿的行为,导致灭族,给所有位高权重的人一个提醒。霍光前期谨慎,在汉武帝刻薄寡恩时期能不犯错误,但是后期没有早早还政给汉昭帝汉宣帝,权力是毒药。霍光应该在权力巅峰的时候还政,就能保全家族。 
  
 11.王莽始末
  
 王莽非常善于笼络人心,给各个阶层福利,提高自己声望。他告发皇帝喜欢的臣子,他不直接向皇帝告发,而是先向叔叔告发,又由叔叔向太后告发,最后带着太后的旨意向皇上告发。皇上就不能偏袒喜欢的臣子。王莽做事先抑后扬,给皇帝选皇后,王莽先跟太后说让自己女儿不要在名单中,但是民众呼声非常高,最后只得让其女当选皇后。王莽是第一个禅让的皇帝,最后因为改革引起起义,造成王莽惨死。
  
  霍光VS王莽:  历史上对霍光的评价都是正面的,伊尹霍光,都是辅佐大臣,另一方面如果史书批评霍光,那么汉宣帝合法性也有问题。但是如果不批评王莽,那么刘秀上位的合法性就有问题。人没有本事却在这个位置上是灾难, 
  
 12.光武中兴
  
 刘秀,汉高祖九世孙,忠厚本分,性情稼穑,内秀有心计不张扬。起兵部队有两方刘家后代,一是刘玄,而是刘秀兄弟,刘玄当更始帝后,因小事杀害刘秀哥哥,刘秀为了使更始帝放松,主动请罪。后被更始帝安排去河北招降,邓禹追随,邓禹塌下对分析:1.对更使集团的认识,更始帝是个普通的人,没有长远的发展目标2对刘秀的认识,刘秀有本事,我们要延揽英雄,务悦民心。
  
 刘秀胸怀宽广,在逃亡的过程中刘秀有手下向王郎写归降信,刘秀打胜仗后并没有处罚他们,而是烧掉所有信。 古人讲当领导能含垢藏疾,胸怀宽广,统一战线,跟你政治目的不完全一样的人,能够容纳他们,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更始帝已经开始猜忌刘秀,耿弇、邓禹的战略是:从河北为发源地,不用急着去长安,坐看更始帝绿林军与赤眉军打仗,坐收渔翁之利。
  
 刘秀特点:1.做好当前的事,不好高骛远;2.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3.明确发展路径,寻找发展平台;4.大事精明,小事厚道。
  
 东汉后期皇帝特点:幼主登基--太后掌权,任用外戚--外戚专权、斥逐宦官--君主成年重用宦官--宦官专权;恶性循环,黄巾起义,到了三国时代。

5. 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资治通鉴》笔记(四)楚汉相争

6-7.楚汉争雄
  
 刘邦VS项羽性格对比:刘邦,平民出身,好客,爱结交朋友,大方,张良熟读兵法,与刘邦结交,说明刘邦有人格魅力。项羽,没落官二代,破釜沉舟,巨鹿之战,项羽的威信靠打出来。项羽打仗都靠自己,但是刘邦懂得用人,采用没有关系的韩信,识人的判断力很重要,刘邦能够驾驭韩信(采用制度和心灵)。
  
 楚汉争雄过程:
  
 项羽北上攻打秦国主力军,刘邦向西攻打咸阳,楚王让刘邦施行怀柔政策,不用秦朝苛政。刘邦和平解放关中,一有独立的军队,二有天下的好名声。
  
 鸿门宴:范增对项羽说,刘邦在山东的时候贪财好色,但是入关后没动说明其有大志。虽然项羽打算杀刘邦,但是名不正言不顺。刘邦跑后,范增大气,说我们将来都被刘邦俘虏。 范增可能不懂得与领导说话的艺术,虽然为项羽谋士但却无法真正打动项羽。 
  
 项羽入关中,大肆杀戮,抢夺金银美女,秦民大失望。关中地形好,进退可守,但是项羽格局小,要回到家乡显示自己厉害。 
  
 韩信是从项羽那里跑出来的空降兵,在萧何力荐下,刘邦封其为上将军,可见刘邦有厉害的判断力。韩信打仗:打魏:声东击西;打赵:背水一战;打燕: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韩信没有兵,但是接连打胜仗,所以长是威望,短是兵力)。似乎刘邦在下一盘大棋,虽然刘邦自己输项羽,但是韩信等人赢其他地方。即使韩信功高震主,也没有背信刘邦,可见刘邦领导力。
  
 韩信形容项羽:1.匹夫之勇,妇人之仁,导致部下离心;2.放逐义帝,在道义上失分;任人唯亲,不能团结诸侯;3.残暴不仁,不能得民心。相比之下刘邦优点:1.“约法三章”获得民心2.忍辱封汉中王,获得天下诸侯同情分;3.宽仁之名远扬。
  
 项羽将义帝沉江,使得刘邦出兵师出有名, 刘邦为义帝大办丧事,号令天下诸侯诸贼。刘邦被项羽打败后,找到与项羽不和的人,统一战线。虽然陈平被人说不忠诚、贪污,但是有本事,献计离间计、金蝉脱壳。可见刘邦识人用人水平。再许诺韩信及彭越后,六十万大军打败项羽。
  
  领导要听多数人意见,集思广益,与少数人商量,拿出自己的主意。司马光与宋神宗讲领导人需要特性:仁(懂政治,增人心,用人成就人)、明(判断力)、武(决断力) 
  
  项羽与刘邦的比较 
  
  虽然楚汉战争结局已经过去两千多年,但是这其中成功失败经验却一直值得被人讨论。成王败寇,我不熟悉兵法,所以无法从战争方面评价楚汉战争成败的原因,但是可以结合历史环境以及为人处事方面来分析最终的结局。历史有一定偶然性,但也有一定必然性。就项羽的事迹来看,性格决定命运,即使再给项羽一次机会,历史还是会重演。我将从项羽、刘邦的出身以及性格来总结一下成败的原因。 
  
  项羽,贵族出身,24岁起兵,到最终自刎乌江不过也才8年光景。首先,我十分认可项羽的军事能力,彭城之战项羽曾用三万大军击溃刘邦五十六万大军,破釜沉舟、巨鹿之战这些赫赫有名的历史战役都出自于项羽,他短短几年就能从起兵到称霸,可见作为一个起义者,他有很高的专业素养。但是作为一个领导者,光有专业素养是不够的。那么接下里来总结一下项羽失败的原因: 
  
  1. 目光短视,格局不够,不识时务。韩信曾评价项羽“匹夫之勇,妇人之仁”。项羽入主关中后,曾有说客劝解项羽定都关中,关中进可攻退可守,被山带河,固若金汤,坐拥秦朝财富定能称霸。但是项羽却说“富贵不还乡,有如锦衣夜里行,谁人知者”。在面对为天下定都的重大问题中,却想着让江东父老见识自己的成功,可见其格局不够大。项羽打败秦朝后,放逐义帝,自立为霸主,并且以自己喜好分封导致分封不均,造成天下并不太平,不停地出兵打仗,后期更是将义帝沉江,让刘邦联合其他诸侯讨伐项羽师出有名,可见其做决策并没有审时度势顾全大局。 
  
  2. 为人残暴。起义的背景是“秦苛政久已”,所以刘邦项羽等其他人都纷纷借着支持楚怀王义帝的名义对抗秦朝。但是项羽打败秦军后,却活埋二十万秦军战俘;入主关中后,杀秦王子婴,屠谬咸阳,火烧秦王宫,可见其残暴。 
  
  3. 狂妄自大,任人唯亲,难以识人用人。项羽手下有谋士范增,鸿门宴不听范增劝诫杀掉刘邦;韩信、赵平都曾在项羽手底下当差,但却未被重视,归属刘邦后大败项羽军队。 
  
  4. 抗挫折能力差。刘邦死里逃生了好多次,项羽自刎乌江时非常年轻,即使有机会逃跑,却难以相信自己能够东山再起。临终前认为“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也,非战之罪”,将自己失败归咎于运气。可能项羽少年得志一生太过顺遂,使其难以接受自己的失败。 
  
  刘邦,平民出身,48岁开始起义。为人好客大方,爱结交朋友,有人格魅力,能够团结一众人才在身边助其收获天下。总结一下刘邦成功的原因: 
  
  1. 识人用人,并且能够使人信服。刘邦自己总结成功经验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刘邦能够识别张良、萧何、韩信的能力并且放在合适的位置使其获得天下。即使面对从项羽那边叛逃的韩信及赵平,刘邦能够不计前嫌委以重任。韩信接连攻下魏赵燕齐后,功高震主,身边既有项羽派来的说客也有想劝其自立为王的谋士,但是韩信也没有背叛刘邦,可见刘邦的人格魅力。 
  
  2. 为人仁厚,名声远扬。刘邦向西一路高歌猛进攻打至咸阳,他善待俘虏,不掳掠百姓,不滥杀无辜。秦三世子婴投降后也没有杀他,入主咸阳后与百姓约法三章,得到群众爱戴,建立良好的名声。 
  
  3. 能够听取他人建议,有决断力。刘邦为人贪财好色,但是在张良的建议下入主咸阳后没有抢夺秦朝的美女与珍宝,反而驻军坝上;大胜项羽之后,也能为了天下稳定选择据家乡遥远的长安定都。 
  
  4. 有谋划,建立统一对敌战略。虽然刘邦自身打项羽屡战屡败,但是同时韩信接连收复魏赵燕齐,使得汉军的版图扩大;又派人劫项羽粮草,导致其腹背受敌。此外,刘邦联合不满项羽的诸侯一起,统一对敌战略,最终打败项羽。

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资治通鉴》笔记(四)楚汉相争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