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率“断崖式”下降,银行资金要紧张了吗?

2024-05-13

1. 储蓄率“断崖式”下降,银行资金要紧张了吗?

银行资金并不会紧张,因为央行已经降准,这就意味着银行的资金会进一步提高。
银行的资金确实和居民的储蓄率有很大的关系,在居民的储蓄率进一步下跌的同时,我们发现银行的资金也比较紧张,但这种紧张情况只维持了一段时间,银行的资金情况迅速恢复正常,这主要是跟央行的降准有关。
一、银行的资金不会因为储蓄率的问题而持续紧张。
之所以会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央行不会允许银行的资金长期紧张,因为这会导致很大的金融风险,甚至有可能导致全系统的行业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银行降准会进一步增多银行的资金,银行也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业务流动。
二、央行降准是提高银行资金的有效手段。
我们经常所说的央行降准就是降低银行准备金率,因为每家银行都会在央行提供一定的准备金,通过这样的方式达成某种担保作用。在央行降低银行准备金率之后,银行可以获得更多的流动资金,银行也会把这些流动资金释放到市场上,这会显著提高市场上的流动性。
三、我的个人观点是什么?
我认为储蓄率下降几乎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因为居民的负债率已经到了非常高的程度,很多居民把自己的储蓄用于买房了。在此之后,居民的消费能力进一步降低,居民的储蓄率也在逐年下降。这个情况虽然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但银行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措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稳定资金平衡。我觉得普通人不需要担心银行的资金问题,普通人反而需要担心通货膨胀问题,因为天量放水会导致大家的财富被进一步稀释。
总的来说,银行资金不会因为储蓄率问题而紧张,小版本不需要过分担心。

储蓄率“断崖式”下降,银行资金要紧张了吗?

2. 储蓄率“断崖式”下降,难道银行资金要紧张了?

根据银行相关数据统计显示,银行的储蓄率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并不是市民不想存钱的,而是市民的钱都被掏空了,也没有必要担心银行的资金紧张,毕竟银行里面的钱有很多,而且后面还有政府作为后盾,所以银行的资金也一直很充足,但是储蓄率的下降也意味着市民的消费水平不行了,虽然中国的储蓄率降低了很多,但是依然处于全世界的前列。
一方面银行的存款利率确实太低了,在之前银行的存款利率较高,许多人都把自己的钱放到银行里面,因为这样既安全而且还会拿到不少利息,可是现在钱贬值的非常迅速,而且银行给的利率确实太低了,比以前要少很多,如果只是把钱放在银行,这样就会让钱更加不值钱,于是有一些人就选择去炒股票或者买理财产品,不愿意把钱存到银行。
一方面现在用钱的地方真的很多,有许多年轻人虽然工资看起来不错,但是都背上了房贷,每个月的工资都去支付贷款了,根本就没有钱去消费了,更别提把钱存到银行,而现在年轻人的压力也非常的大,并不是这些人不愿意去存钱,而是家庭里真的没有什么积蓄,这其实是一个不好的信号,一旦市民没有钱了,那么就会导致经济萎靡不振,很容易引发金融海啸。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没有存钱的观念,因为这一代人受到教育很高,而且也被西方的消费主义所影响,喜欢到处去旅游,花钱也没有一个节制,他们奉行的是挣多少用多少,甚至还有不少人经常借款,就是为了提前享受生活,同时银行揽储的压力也会变得越来越大 ,但是我觉得年轻人不管压力再大都要多去继续,这样才能以备后患。

3. 银行储蓄率“断崖式”下跌,5.6亿人没有存款?央行警告年轻人

中国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无疑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储蓄”国家,因为中国的储蓄率一直高于世界其他国家。但是,近年来,中国居民的“省钱速度”明显放缓。一些银行行长还表示,银行获取准备金的压力正在增加。银行储蓄率“断崖式”下跌,5.6亿人没有存款?央行警告年轻人!
     
 
  
  
 自2010年以来,中国的国民储蓄率开始下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中国的国民储蓄率将在2022年之前继续下降到近40%。从51.8%下降到40%,的确是一个悬崖般的下降,值得警惕。储蓄率下降了,这意味着人们不再存钱,或者他们没有钱。截至2019年11月,中国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92.28万亿元,同比增长8.4%,远低于之前的16.2%的增速。
     
 
  
  
 前段时间,在“双十一”结束时,天猫和京东的营业额达到了约7700亿美元。如果您从其他电子商务平台添加数据,则其破万亿就不足为奇了。双十一是年轻人消费观念的缩影。无论您购买昂贵的还是便宜的,您都必须先消费。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的储蓄率已达到51.8%,其中居民储蓄率占比超过37%,这是我国储蓄率的分水岭。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金融管理的选择越来越多,利率高于银行的各种金融产品转移了本应流入银行的部分存款。不断增加的债务也直接影响人们的储蓄行为。如果将房地产包括在内,中国的许多家庭至少拥有百万级的资产,但可用于消费的现金并不多。如果是贷款买房,就更没有闲钱可以存进银行了。
     
 
  
  
 人们的消费观念变得更加开放是不争的事实,许多专家甚至对年轻人中的“高级消费”观念感到担忧。央行前行长周小川表示,年轻人依靠借钱来花钱,不知道未来的好坏。这种消费观念正在以微妙的方式影响着更多的人。消费力提高了,储蓄率自然会下降。但是花钱容易挣钱难,正所谓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有节制的分配消费与储蓄才是明智的选择。

银行储蓄率“断崖式”下跌,5.6亿人没有存款?央行警告年轻人

4. 我国储蓄率持续走低,银行“存钱荒”来临,老百姓的钱去哪里了呢?

我国储蓄率持续走低,银行存钱慌来临,老百姓的钱首先是流入到了经济市场的投资当中,其次是用于支付日常的购房当中,再者是用于投资提升自己,再者是提高了日常的消费水平。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老百姓的钱去哪里了。
一、流入到了经济市场的投资当中
首先流入到了经济市场的投资当中,现在很多的中国老百姓都不喜欢存钱了,主要的原因是存钱虽然有利息可以获取但是是有条件的,前提是需要安排定期存款才会产生对应的利息,同时随着经济市场通货膨胀的影响,现在存钱显然不是首要的明智选择。

二、用于支付日常的购房当中
其次是用于支付日常的购房当中,中国人对于家这个情结是非常浓厚的,所以很多的中年人群或者年轻的群体一旦有了一定的积蓄之后就会优先选择购买房产,这样子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自己拥有更多的房产可以居住,或者给年轻人的结婚做准备。

三、用于投资提升自己
再者使用与投资提升自己,对于年轻的群体而言现在都很看重对于自身的投资,很多年轻人都非常愿意把自己的一部分收入用于报名一些线上线下的课程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或者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

四、提高了日常的消费水平
再者是提高了日常的消费水平,对于很多的国民而言,随着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也跟着提高了,很多的老百姓宁愿将赚到的钱花掉也不是很愿意存钱,这样子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大的满足感。

我国储蓄率持续走低,银行应该采取的措施:
提高银行存款的利率,这样子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定期存款。

5. 银行存款巨降,全是因为老百姓不喜欢存钱了吗?

银行存款巨降,并不是因为老百姓不喜欢存钱了,而是因为房地产吸走了一部分老百姓用于存款的钱,还有一部分是老百姓购买了理财产品。
喜欢存钱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有了钱就要存起来,而不是向国外那样不仅不存钱而且还透支未来的钱,这跟中国的传统理念相悖,所以中国历来是老百姓存款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收入越来越高了,但是银行却发现存款水平大大降低了,很多人说是因为中国的老百姓不喜欢存钱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艰苦朴素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这点在老百姓身上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那么那些本该存到银行里的钱去了哪里呢?下面就来分析一下:
一、房地产吸走了大量老百姓本该储蓄的钱
近年来随着房价的逐渐走高,老百姓如果想要购买一套房子不仅会花光毕生的积蓄而且还需要向银行借不少钱,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很多人购买房子又是刚需,在这种情况下存款水平下降是必然的。

二、孩子结婚成本越来越高,也降低了存款水平
中国人喜欢存款是因为存的钱需要花在不时之需的地方,而子女结婚对中国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但是婚恋市场上的彩礼动辄几十万,为了孩子结婚不得不出昂贵的彩礼,也导致了存款下降。

三、理财产品多样化,分流了部分存款
存款下降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理财产品多样化,用户购买理财产品也越来越方便,比如可以直接在手机上买理财产品。

银行存款巨降,你觉得是因为老百姓不喜欢存钱了吗?欢迎留言讨论。

银行存款巨降,全是因为老百姓不喜欢存钱了吗?

6. 银行存款突降,是老百姓不喜欢存钱吗

一、居民负债上升,买房吸走了大量资金 近两年来,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表现,相信大家都有深切体会。 全国各地房价上涨此起彼伏。炒房、刚需购房、投资购房三方合力,快速推涨各地方的房价。买房对存款流失影响非常明显。 数据是惊人的:2016年住户部门贷款共增加6.33万亿元(新增短期贷款6494亿元,中长期贷款(主要是房贷)为5.7万亿元),当年中国居民新增存款为5.16万亿人民币。



2017年居民贷款增加了7.1万亿(短期贷款增加1.8万亿!中长期贷款(房贷)5.3万亿元)。中国居民新增人民币存款则下降到了4.6万亿元。 这意味着什么呢? 2016-2017年中国居民存钱总金额小于借的钱总金额,负债在逐渐上升。换句话说,你今年辛苦存了20万元,但是又借了24万元。存钱减少,都变成贷款了,被居民们加杠杆买房了。这从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会导致存款的减少。



二、理财产品的出现分流了银行存款 近些年,随着各式理财产品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大大加速了投资理财产品对于银行存款的分流。 以货币基金为例,得益于借助余额宝等各类“宝宝”式理财的推广,2013年后迎来爆发式增长,使得其规模由不到1万亿元迅猛增长到2017年末的6.74万亿元,其中仅2017年当年就增长近2.5万亿元,而同年住户存款增长只有4.6万亿元,分流效应显著。



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腾讯金融科技智库共同发布《互联网理财指数报告》显示,2017年年底,中国互联网理财的规模为3.15万亿元,预计到2018年底则有望达到5.36万亿。报告还指出,如果按照5亿多的互联网理财人数计算,每个人花在投资理财上的钱将会是1万元。



综合来看,居民储蓄降低是上述各项因素交织的结果。对此,我们所能做的是要保持理性的态度,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学会平衡收益与风险,合理支配,谨慎投资。 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首套房贷款利率已涨至5.60%,再观望下去,利率可能还会继续上涨。加杠杆买房的还是要谨慎为之。

7. 居民储蓄率持续下跌,大家的存款都去哪儿了

主要有两个去向
1、配置房产

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去买房子,买房不仅可能花光所有积蓄,还得找银行贷款。目前中国家庭资产配置房地产的比例大大超过存款,2016年、2017年居民贷款增量连续超过居民存款增量,中国居民由资金的供给方转变为资金的需求方。

2、投资理财

由于银行的低利率,大家为了确保自己的积蓄能跑赢通货膨胀,自然都会选择收益更高的投资渠道。相比,银行存款利息,理财、信托、互联网理财等的收益都要高得多。自2013年以来,银行理财、信托、公募基金、私募产品规模合计增长超过2倍,存款则成为这五年间居民主要金融资产中唯一占比下降的资产。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如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对储蓄存款的分流效应更为显著。

居民储蓄率持续下跌,大家的存款都去哪儿了

8. 银行储蓄率为何会出现断崖式下跌?内行人:4大原因造成存款压力

中国人喜爱储蓄在全球是出了名的,储蓄的意义有两个:一个是把钱放在银行里面又安全又踏实,这样一点点积聚起来,就可以存上一大笔钱,以备不时之需。比如,失业、子女教育、疾病、付首付款等,如果一直不用,还可以拿这些钱养老。另一个,把钱存在银行里面,不管怎样,还是有一些利息的,拿着这些利息可以贴补家用,或者继续存在银行里面也是不错的。 
  
  中国的储蓄率从2000年的35.6%飙升至2008年的51.8%,增长了16.2%。但是自2008年以来,再无有过如此高的增长率。从2010年开始,中国的储蓄率逐渐下降,目前国内储蓄率已降至50%以下。2020年储蓄率继续降至45%。尽管我国储蓄率已经降得很低了,但是与世界平均储蓄率19.7%相比,中国的储蓄率仍处于世界的前列。 
     
  对此,不少网友感到奇怪,银行的储蓄率为什么会出现断崖式下跌呢? 首先,银行存款的利率太低,近年来,银行存款利率一直呈现下跌趋势。老百姓不愿意承受这种负利率。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在2.25%,而每年的通胀率在3%以上,存款的利息跑不赢通胀那是肯定的。 
  
  即使是三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也只有2.75%,还是跑不过通货膨胀。对此,很多人认为,与其承受这么低的利息,还不如去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品种,如果赢了就可以跑过通胀水平。 
  
  再者,低收入时代,人们收不抵债,无法积蓄。对于80后群体来说,要还房贷和车贷,要养儿育女,生活成本极高,每个月也剩不下多少钱。而对于90后群体,他们刚刚参加工作没有几年,收入不会太高,只能靠信用卡透支,以及网络借贷平台来过超前消费、透支消费的日子。资料显示,90后平均负债12.7万,需要18个月的工资收入才能还清债务。在这种情况下,全民加杠杆的情况正在越来越严重,不要说把钱存银行了,原来家中的银行存款也很少甚至没有。 
     
  再次,理财产品太过丰富。现在银行存款利率长期处于下行趋势,但各种理财产品却都向投资者敞开大门,风险低一些的有,国债、企业债券、货币基金、偏股型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风险偏高一些的有,股市、外汇、黄金、期货等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品。 社会 上各种理财产品太多,人们觉得钱存银行跑不赢通胀,但购买各种理财产品获得的收益,还是有可能的。而这肯定会对储蓄存款产生较大的分流作用。 
  
  最后,银行业内部的竞争越来越大。目前全国有4000多家银行,3万多家网点。除了国有五大行之外,其他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由于成立的时间较晚,客户并不多,所以,中小银行之间也会通过高息来揽存。 
  
  特别是每年年底、年中、季末,这些都是银行总要高息来吸引客户将钱存进来,这样可以完成考核指标。为了寻找存款大户,银行都向员工压下存款指标,完不成就没有奖金。这让很多银行职员感到揽存的压力前所未有。 
     
  银行储蓄率从2008年最高时的51.8%,跌到2020年45%以下,下滑速度之快,还是比较惊人的。这主要是,近年来,国内银行利率长期较低,无法抵御通货膨胀,同时,国内80、90后收入不高,只能通过买房和消费来解决生活问题,这部分人根本存不下钱。此外,国内理财产品越来越多,对银行存款产生一定的分流。更关键的是,银行为了揽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银行吸储成本和难度正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