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风险的管理效果

2024-04-28

1. 利率风险的管理效果

利率是资金的时间价值,是资本这一特殊生产要素的价格。利率的高低对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都具有重要影响,利率的变化对金融参与者是一种风险。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波动的急剧扩大,导致了风险管理这门艺术与科学的革命,也产生了对更好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技术和战略的需求,这种需求与金融理论的迅速发展,一起导致了许多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包括新型金融期货合约(Newfinancialfutures)、金融期权合约(Optionscontracts)、利率互换(Interest-rateswaps)、上限期权(Caps)、下限期权(Floor)、双限期权(Collars)、互换期权(Swaptions)等。利率风险管理,即通过运用这些工具锁定未来的贷款利率或借款利率,以避免因利率变化带来的投资失败或还本付息危机;另外亦可运用这些工具,根据利率水平进行投机,获取高风险下的高额回报。(一)金融机构通过利率风险管理保障利息收益银行和金融公司通常借入短期款项,贷出长期款项,希望能锁定长短期款项之间的利率差额。但利率上升会导致利差收入下降,银行只要通过买入利率上限期权锁定最高借款成本,即可保证最低净利差收入。不管市场利率怎么变,银行都可获益:如果市场利率在整段结构期限内上涨,银行可把借款成本锁定在利率上限期权,同时以更高的利率贷款;如果市场利率在整段结构期内下跌,银行借款成本降低。(二)具有负债的公司通过利率风险管理降低筹资成本对主要使用定息借款的公司而言,买入利率下限期权即可享受利率浮动的收益。市场利率下降,公司买入下限期权的或有收益就可能降低公司的借款成本。对主要使用短期借款的公司,通过买入双限期权,即公司将卖出下限期权的收益,用于买上限期权,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取得利率风险投资收益来降低筹资成本。(三)主权国家通过利率风险管理,降低筹资成本,提高信用评级发展中国家的债务,经常与浮动利率相联系,通过使用利率互换或利率上限期权,将浮动利率转化为固定利率或取得卖出期权的收入,避免债务国的坚挺货币主要用来支付利息负担,而非用于经济发展,从而提高了该国的信用评级,降低了筹资成本。发达国家发行债券时,通过大量买入利率上限期权,当利率上升时,发债国即可获得套期保值,降低筹资成本。

利率风险的管理效果

2. 利率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1、利率市场化与利率风险管理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利率内控机制不完善、国内资本有效配置机制尚未建立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利率调控能力有待提高等原因,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展比较缓慢。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程度已经较高,如各类债券利率、部分贷款利率以及大额存款利率事实上已经完全市场化。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利率水平及其结构的变动也将越来越频繁,商业银行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利率风险。相应地,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经营业绩,从而反过来影响着中国人民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2、资产负债管理与利率风险管理从国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实践看,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利率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和资产充足性风险管理,而且利率风险管理在资产负债管理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突出。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取消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控制,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尽管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更为强调各项比例的监控,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内在的资产负债结构,决定了利率风险管理必将成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内容。2001年末,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总额约为15万亿元,其中生息资产(含信贷资产和有价证券投资)余额约为13.5万亿元,占比约为90%;中长期贷款约为39238亿元,远远大于中长期存款余额约26000亿元。可见,我国商业银行主要资产是生息资产,利息收入仍旧是主要的收益来源,“短存长贷”现象十分明显,商业银行在面临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同时,也面临着由于期限或重新定价不对称性所导致的重新定价风险等利率风险。3、资本充足率监管与利率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以及利率风险。1988年7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统一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俗称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资本比率、资本结构、各类资产的风险权数等方面作了统一规定,但在计算风险资本比率只考虑了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而没有考虑到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因素。1999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新的资本协议框架,新的资本协议框架在强调商业银行运用外部或内部评级结果来区分不同信用等级的信用风险、监当局的持续性监管和强化市场监督的同时,要求各国监管当局在计算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时要将利率风险考虑在内。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上述要求,制定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规则,已将其作为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的主要指标。随着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新资本协议框架在我国的实施,中国人民银行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必然将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考虑进去,商业银行也必须重视利率风险管理。

3. 长期利率风险管理与什么有关

1、完善金融市场环境,创造利率风险管理工具
  如果以是否涉及到资产负债表的成分和结构为标准,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可以分为表内管理工具和表外管理工具。
  (1) 表内管理工具:是指通过改变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来改变利率风险缺口大小的方法,主要有证券投资组合策略、贷款组合策略及借入资金策略等办法。它是利率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也是商业银行普遍运用的传统方法,基本上与利率管理体制即利率是否市场化关系不大。但也需要一个相对完善的金融市场供商业银行进行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并具有增加信贷压力、扩大资产负债规模从而影响资本充足率等缺点。
  (2)表外管理工具:是指运用不影响资产负债规模的金融衍生工具来改变利率风险缺口大小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率远期、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和利率调期等。这些表外工具不反映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在利率经常发生变动的时候,它们对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却具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资本充足率已经比较低等情况下,商业银行运用表外工具能够起到既改变利率风险缺口大小、又不影响资产负债规模的良好效果。但需要指出的是,各类表外工具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具备金融管制放松、利率已经市场化的金融环境。
  尽管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程度已经较高,但金融市场上基本没有各类表外工具,商业银行基本不具备利用表外工具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条件,但可以运用各类表内工具,通过资产负债结构和规模的调整来进行利率风险管理。随着我国利率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以及金融市场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商业银行也可以积极运用各类表外工具进行利率风险管理。
  2、积极完善或开发利率风险管理的技术支持系统
  (1)数据统计系统。我国商业银行现行数据统计系统尚不能满足利率风险管理的要求,该数据统计系统主要是为中国人民银行宏观金融统计服务的,基本上不具备商业银行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等资产负债管理的支持功能,就连商业银行计算流动性比率和利率风险缺口所需要的最基本数据——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剩余期限结构等数据都无法提供,更不能满足商业银行运用净存续期分析、净现值分析和动态模拟方法所需要的更为严重复杂的基础数据要求,即使商业银行为了进行利率风险管理而对数据统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但需要较长时间。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的数据统计系统主要由商业银行总行统一开发和维护,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只有很小的系统维护权限,则在商业银行总行尚未开发出能够满足利率风险管理需要的新数据统计系统,或尚未意识到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利率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动性就相对较少。因此,目前推行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重点应在商业银行总行,也要择机在城市商业银行推行利率风险管理。
  (2)利率风险计量软件系统。随着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变动的加剧和利率风险计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需要能够全面计量各类利率风险的利率风险计量软件系统,这种计量软件系统不但能够提供缺口分析报告,而且可以在不同的利率变动假设下,模拟分析利率变动对未来净利息收入、资产负债经济价值(资本净值)的影响情况,从而为商业银行识别、衡量和管理各类利率风险提供有力的工具和行动指南。鉴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和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也由于商业银行管理层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政策的差异,一些商业银行并没有将利率风险主量软件系统运用到它们日常的利率风险管理中去。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利率风险管理初期,主要是进行利率风险缺口分析,不需要运用利率风险计量软件系统进行利率风险管理,但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利率风险管理要求的提高,可以向国外商业银行或利率风险管理软件开发商购置利率风险计量软件系统进行利率风险管理。
  3、适当调整利率政策,完善利率风险监管
  (1)利率政策调整。在我国当前利率管理体制下,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些利率风险如重新定价风险、期权风险,主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利率政策或利率法规不当造成的。在当前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尚不能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要在以下方面进行利率政策的适当调整。
  1) 完善活期类存款利率计结息规则。2001年末,我国金融机构各活期类存款,包括单位活期存款、活期储蓄存款和同业存款,余额约为6.65万亿元,占各项存款余额的比率约为50%。根据《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各活期类存款都是按照结息日利率计算利息,导致商业银行在计算利率风险缺口时无法确定其重新定价期限,从而严重影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缺口分析的质量。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按照国际活期类存款的计结息规则,将活期类存款改为按照计结息期间起始日活期利率确定计息利率,从而便于商业银行计量活期类存款的重新定价期限。
  2)改革中长期存贷款利率确定方式。如前文所述,现行定期存款利率按照存入日利率确定、中长期贷款利率实行“一年一定”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新定价风险的重要来源。为便于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控制(主要是存贷款利率期限、利率档次的匹配),中国人民银行应允许金融机构的中长期存贷款利率采用固定利率或按年浮动利率(即一年一定)。
  3) 积极拓宽商业银行长期负债来源。如前文所述,我国商业银行面临较为严重的“短存长贷”现象,从而直接导致重新定价风险,也影响了商业银行运用表内工具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的能力。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应积极拓宽商业银行长期负债来源,扩大协议存款业务范围,尽快允许商业银行开办同业借款业务,并积极研究允许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和大额定期存单的操作办法。
  (2)利率风险监管。长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实行的是利率合规性监管,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都不是至少不是主要的监管内容。随着利率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地位的提升,中国人民银行也要加强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监管,逐步从利率合规性监管转向利率风险监管。
  1)利率风险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利率风险监管指标,要求商业银行报送包括利率风险监管指标大小、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等信息的定期报告;督促商业银行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利率风险管理指导原则》制定利率风险管理(内控)政策;督促商业银行按照《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的规定,及时并充分地在年度报告中披露面临的利率风险种类及大小;在计算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标时要将利率风险考虑在内;定期评价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内控)政策,并对利率风险管理不当的商业银行实行特别关注和提出完善建议等等。
  2)鉴于目前利率合规性监管主要由货币政策(货币信贷)部门负责,利率合规性监管转向利率风险监管也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特别是为了便于尽快建立利率风险监管框架,中国人民银行目前宜由货币政策(货币信贷)部门负责利率风险监管工作,待时机成熟后在将其移交监管部门进行综合监管。

长期利率风险管理与什么有关

4. 利率风险管理的介绍

利率风险管理(Interest Rate Risk Management, IRRM)所谓利率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为了控制利率风险并维持其净利息收入的稳定增长而对资产负债采取的积极管理方式。利率风险常常产生于资产和负债之间的成熟期差异,也产生于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利率调整幅度差异。在80年代,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重点是利率变动对银行利差的影响。90年代以来,由于银行资产的多样化及企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利率风险管理的任务转向分析利率变动对银行资产、负债的市场价值及资本净值的影响。

5. 利率风险管理解读

利率风险管理(Interest Rate Risk Management, IRRM)
 
 所谓利率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为了控制利率风险并维持其净利息收入的稳定增长而对资产负债采取的积极管理方式。利率风险常常产生于资产和负债之间的成熟期差异,也产生于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利率调整幅度差异。在80年代,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重点是利率变动对银行利差的影响。90年代以来,由于银行资产的多样化及企融衍生工具的发展,利率风险管理的任务转向分析利率变动对银行资产、负债的市场价值及资本净值的影响。
 
 方法编辑利率风险管理是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增加银行经营收益,稳定银行市场价值的主要工具。
 
 利率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实现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利率预测和利率风险衡量的基础上,进行利率风险管理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传统的表内管理方法,通过增加(或减少)资产或负债的头寸,或者改变资产或负债的内部结构(例如构造免疫资产组合),达到控制利率风险的目的;
 
 另一类则是表外管理方法,主要是为现有资产负债头寸的暂时保值以及针对个别风险较大,或难以纳入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衡量体系的某一项(类)资产或负债业务,通过金融衍生工具等表外科目的安排来对其进行"套期保值"。
 
 3必要性
 
 1、利率市场化与利率风险管理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利率内控机制不完善、国内资本有效配置机制尚未建立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利率调控能力有待提高等原因,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展比较缓慢。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程度已经较高,如各类债券利率、部分贷款利率以及大额存款利率事实上已经完全市场化。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利率水平及其结构的变动也将越来越频繁,商业银行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利率风险。相应地,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经营业绩,从而反过来影响着中国人民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
 
 2、资产负债管理与利率风险管理
 
 从国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实践看,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利率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和资产充足性风险管理,而且利率风险管理在资产负债管理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突出。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取消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控制,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尽管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更为强调各项比例的监控,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内在的资产负债结构,决定了利率风险管理必将成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内容。
 
 2001年末,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总额约为15万亿元,其中生息资产(含信贷资产和有价证券投资)余额约为13.5万亿元,占比约为90%;中长期贷款约为39238亿元,远远大于中长期存款余额约26000亿元。可见,我国商业银行主要资产是生息资产,利息收入仍旧是主要的收益来源,“短存长贷”现象十分明显,商业银行在面临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同时,也面临着由于期限或重新定价不对称性所导致的重新定价风险等利率风险。
 
 3、资本充足率监管与利率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以及利率风险。1988年7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统一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俗称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资本比率、资本结构、各类资产的风险权数等方面作了统一规定,但在计算风险资本比率只考虑了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而没有考虑到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因素。1999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新的资本协议框架,新的资本协议框架在强调商业银行运用外部或内部评级结果来区分不同信用等级的信用风险、监当局的持续性监管和强化市场监督的同时,要求各国监管当局在计算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时要将利率风险考虑在内。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上述要求,制定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规则,已将其作为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的主要指标。随着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新资本协议框架在我国的实施,中国人民银行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必然将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考虑进去,商业银行也必须重视利率风险管理。

利率风险管理解读

6. 管理利率风险的管理方法有哪些?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高顿网校为您解答:

  西方商业银行有多种衡量和管理利率风险的工具和方法。主要包括: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持续期缺口管理和利用利率衍生工具套期保值。
  1、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
  利率敏感性缺口(IRSG)指的是一定时期内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的差额。而利率敏感性资产(IRSA)和利率敏感性负债(IRSL)是指那些在某一时期内到期的或需要重新确定利率的资产和负债。利率敏感性资产主要包括浮动利率贷款、即将到期的或短期的贷款、短期投资、同业拆出以及买进的可回购协议等。利率敏感性负债主要包括活期和短期存款、同业拆入、出售的回购协议等。利率敏感性缺口用公式可表示为:
  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一利率敏感性负债
  即IRSG=ISRA-ISRL
  当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时,称为正缺口;当利率敏感性资产小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时,称为负缺口;当利率敏感性资产等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时,称为零缺口。存在正缺口的银行称为资产敏感型银行,存在负缺口的银行称为负债敏感型银行,存在零缺口的银行称为敏感平衡型银行。
  如果一家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缺口为正值,说明它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该银行一方面需要对利率敏感性负债支付更高的利息,另一方面又可以从利率敏感性资产中获取更多的收益。由于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当所有利率同时以等幅上升时,利息收入的增长快于利息支出的增长,净利差收入就会增加。同理,当利率下降时,银行的净利差收入就会下降。如果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小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利率敏感性缺口为负,那么当利率上升时,利息收入的增长慢于利息支出的增长,银行的净利差收入会下降;反之若利率下降,银行的净利差收入就会增加。
  2、持续期缺口管理
  持续期也称为久期,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雷得里·麦克莱于1936年提出的。久期最初是用来衡量固定收益的债券实际偿还期的概念,可以用来计算市场利率变化时债券价格的变化程度,7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加大,久期概念被逐渐推广应用于所有固定收入金融工具市场价格的计算上,也应用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之中。
  持续期是指某项资产或负债的所有预期现金流量的加权平均时间,也就是指某种资产或负债的平均有效期限。
  一般来说,当持续期缺口为正,银行净值价格随着利率上升而下降,随利率下降而上升;当持续期缺口为负,银行净值价值随市场利率升降而反方向变动;当持续期缺口=0时,银行净值价值免遭利率波动的影响。

  作为全球领先的财经证书网络教育领导品牌,高顿财经集财经教育核心资源于一身,旗下拥有高顿网校、公开课、在线直播、网站联盟、财经题库、高顿部落会计论坛、APP客户端等平台资源,为全球财经界人士提供优质的服务及全面的解决方案。

  高顿网校将始终秉承"成就年轻梦想,开创新商业文明"的企业使命,加快国际化进程,打造全球一流的财经网络学习平台!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如仍有疑问,欢迎向高顿企业知道平台提问!

7. 利率风险管理的方法

利率风险管理是西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增加银行经营收益,稳定银行市场价值的主要工具。利率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实现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利率预测和利率风险衡量的基础上,进行利率风险管理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表内管理方法,通过增加(或减少)资产或负债的头寸,或者改变资产或负债的内部结构(例如构造免疫资产组合),达到控制利率风险的目的;另一类则是表外管理方法,主要是为现有资产负债头寸的暂时保值以及针对个别风险较大,或难以纳入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衡量体系的某一项(类)资产或负债业务,通过金融衍生工具等表外科目的安排来对其进行套期保值。

利率风险管理的方法

8. 利率风险的管理方法

西方商业银行有多种衡量和管理利率风险的工具和方法。主要包括: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持续期缺口管理和利用利率衍生工具套期保值。 利率敏感性缺口(IRSG)指的是一定时期内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的差额。而利率敏感性资产(IRSA)和利率敏感性负债(IRSL)是指那些在某一时期内到期的或需要重新确定利率的资产和负债。利率敏感性资产主要包括浮动利率贷款、即将到期的或短期的贷款、短期投资、同业拆出以及买进的可回购协议等。利率敏感性负债主要包括活期和短期存款、同业拆入、出售的回购协议等。利率敏感性缺口用公式可表示为: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资产一利率敏感性负债即IRSG=ISRA-ISRL当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时,称为正缺口;当利率敏感性资产小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时,称为负缺口;当利率敏感性资产等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时,称为零缺口。存在正缺口的银行称为资产敏感型银行,存在负缺口的银行称为负债敏感型银行,存在零缺口的银行称为敏感平衡型银行。如果一家银行的利率敏感性缺口为正值,说明它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该银行一方面需要对利率敏感性负债支付更高的利息,另一方面又可以从利率敏感性资产中获取更多的收益。由于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当所有利率同时以等幅上升时,利息收入的增长快于利息支出的增长,净利差收入就会增加。同理,当利率下降时,银行的净利差收入就会下降。如果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小于利率敏感性负债,利率敏感性缺口为负,那么当利率上升时,利息收入的增长慢于利息支出的增长,银行的净利差收入会下降;反之若利率下降,银行的净利差收入就会增加。 持续期也称为久期,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雷得里·麦克莱于1936年提出的。久期最初是用来衡量固定收益的债券实际偿还期的概念,可以用来计算市场利率变化时债券价格的变化程度,7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加大,久期概念被逐渐推广应用于所有固定收入金融工具市场价格的计算上,也应用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之中。持续期是指某项资产或负债的所有预期现金流量的加权平均时间,也就是指某种资产或负债的平均有效期限。一般来说,当持续期缺口为正,银行净值价格随着利率上升而下降,随利率下降而上升;当持续期缺口为负,银行净值价值随市场利率升降而同方向变动;当持续期缺口=0时,银行净值价值免遭利率波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