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良翮的个人生活

2024-05-12

1. 董良翮的个人生活

1963年,董良羽已从哈军工无线电控制专业毕业,董良翚正在北大中文系读书。有一天,兄妹俩不约而同向董老提出了一个要求。他俩说:看历史上的人都有姓有名,还有字有号的,父亲能不能也给我们取个字呀?兄妹俩的要求让董老很高兴,他按中国传统的名、字习俗,给他们兄妹三人各取了一个字:董良羽,字“恁翔”;董良翚,字“萃斌”;董良翮,字“劲宣”,并即兴赋诗,以寄厚望:《字三子》———冠礼废已久,字尔曰恁翔。蓄势如鹰隼,奋飞健翼张。(字良羽)萃斌为尔字,望尔学兼资。武能御外侮,斯文亦在兹。(字良翚)取劲宣为字,谓尔将成人。如鹏飞有意,标指向天津。(字良翮)——1963年1月18日

董良翮的个人生活

2. 董良羽的人物经历

董良羽说:“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我都是住校,只有假期时回家才能和父亲在一起。父亲虽然是在52岁时才有了我,也算老来得子,但他对我却从不溺爱,要求比较严,所以,小时候对父亲比较害怕。直到长大后,我们在一起时也很严肃,从来没有像现在的父子那样开过玩笑什么的。在我上学时,每次寒暑假回家,父亲都会很正式地要求我汇报一个学期的学习和思想,等到假期结束开学前,父亲也要找我谈话,对我提出新的要求,制定下学期的计划。我在哈军工读书时,父亲经常给我写信,可谓谆谆教诲。他还用小楷把毛主席培养革命接班人的五条标准抄写3份,给我们兄妹3人每人一份,要求我们按照这个标准去做。但是父亲虽然要求我们很严,对我们希望也很高,但他的希望不是要我们当多大官、发多大财,而是我们能有一技之长,老老实实为国家为人民做事。”董良羽是1957年考入哈军工雷达专业, 董良羽的妻子李黎力也是哈军工毕业的,李黎力说:“当时哈军工的高干子女因为中央名人的孩子比较多所以显得相对比较多,但高干子女基本都与工农子弟打成一片。学校对我们要求也特别严,每学期都要组织我们开小会对我们提出严要求。大家也都很自觉。如果说干部子女与工农子女有什么不同地方,就是经济上比较宽裕,可以常到小卖部买点吃的或者到外面改善一下伙食。而工农子弟,他们还要把学校发的津贴攒起来寄给家里。总的说来,那时的高干子弟与现在新贵不可比。”董良羽1964年从哈军工毕业后分配到七机部一个研究所工作,远离北京。后来才回到北京,在北京空军司令部参谋部工作,退休时军衔为大校。如果与他的同期同学相比,董良羽的军衔是比较低的。但董良羽说:“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组织上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董良羽和李黎力这对名人之后是怎么走到一起的?由于历史的误会,他们的情感历程充满波折。李黎力是黑龙江省前省长李范五的小女儿。是一位老抗联。他在位时,为黑龙江做了很多事情,老哈尔滨人都记得他。李黎力告诉本报记者,父亲李范五是穆棱人,在哈尔滨第一中学读书时就参加了革命,考入北师大后参加了“一二九”运动,并加入共产党。被派回东北开展工作后,先后在穆棱和宁安组织并领导抗联。李黎力是1961年考入哈军工的。她告诉本报记者,她出生于延安,当时父母为了革命,把孩子都当成了累赘。她的母亲也像罗东进的母亲一样并不想生她,骑马往地上摔,由于她命大,流产没有成功,但生下她后,父亲还是决定把她送给当地的一个孤身老乡。她被送走后,母亲想她生了病,父亲就替母亲到老乡家看看,一看才知道她病得快死了,这才又把李黎力抱回来。董良羽、 李黎力都是哈军工的同学,但不是同届。他们是1964年相识的。那一年,朱德和董必武来黑龙江视查,李范五全程陪同。他曾多次许诺女儿,带她去镜泊湖、带她去看原始森林,但忙于工作的他从未兑现过。这一次因为有许多哈军工的高干子弟和朱老总、董老一起去镜泊湖,李范五就带上了女儿就在这次旅行中,李黎力与董良羽相识,并互生情愫。从此,每逢节假日,董良羽就去李黎力家改善伙食。李黎力去北京也住在董老家。1972年,董良羽才在父母的催促下匆匆结婚。李黎力也是很晚才结婚。他们各自成家后都有一双儿女。后来,他们各自的生活也都过得不幸福。1990年,离婚后的他们才重又走到一起,面对迟来的幸福,两人都很珍惜。

3. 董良翮的家庭成员

父亲董必武、母亲何莲芝,兄长董良羽,董良羽先生出生于1938年,1948年8月入华北军区荣泰小学;1951年考入北京师大二附中(后更名北京第一0一中)上初中,1954年升入该校高中部;1957年高中毕业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工事工程学院,1964年毕业,分配到空军部队,历任战士、参谋、科长、副师长、北空参谋长助理,1993年退休。湖北董必武思想研究会法人代表、副会长兼秘书长。姐姐董良翬。堂兄董良驹,人民解放军中将,曾任军委办公厅主任。

董良翮的家庭成员

4. 董良羽的介绍

董良羽:男,湖北黄安(今红安)人,前国家副主席董必武长子,1938年,作为长子的董良羽出生在延安。    到了1948年解放前夕,董良羽才进入小学读书,并开始住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