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购买力平价的计算

2024-05-15

1. 关于购买力平价的计算

中美GDP总额(购买力平价)_家庭最终消费支出(购买力平价)

关于购买力平价的计算

2. 购买力平价的平价方法

依据原则购买力平价方法要求对比国收集两个方面的统计数据:一是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新增库存、净出口等GDP基本支出分类数据,大约150~200项。二是在每一基本支出分类下若干个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数据,具体为居民消费品和服务、机械设备品、建筑品价格以及政府公务员职务工资等资料。并且,要求提供的统计数据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1、价格数据与GDP支出数据的一致性原则购买力平价作为GDP国际比较的同度量因素,价格必须与GDP各个支出构成的估价保持一致,特别是应与房租、医疗卫生、教育等一些非市场服务支出项目的估价相一致。这样通过价格比较而取得的购买力平价,能完全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真正反映其实际物量。否则,通过购买力平价转换后的国内生产总值数量比较仍受部分价格因素的影响,会高估或低估实际GDP的规模和水平。2、可比性原则它是指各国选择的代表规格品数量和质量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别不应太大,在包括数量、范围、材料、设计、销售条件等一些重要的特征方面应是可比的,否则,计算的价格比率则毫无意义。3、相同代表性原则它是指所选择的规格品对各个国家具有相同的代表性。不符合相同代表性原则的规格品价格比较可能会造成价格比率的偏差。因为通常代表性规格品的价格要低于无代表性规格品,如果某种规格品对A国有代表性,对B国无代表性,那么比较结果对于B国来说价格水平被高估,而物量则被低估;对于A国来说则出现相反的情况。因此,要求对比国家尽量收集该国代表性商品和服务价格数据。方法步骤在取得符合上述原则的统计数据基础上,计算购买力平价系数。其具体方法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计算对比国之间每一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比率。第二步,计算对比国之间每一基本支出分类下的价格比率,即基本平价。它是基本分类下各个商品或服务价格比率的几何平均数。在多边比较中,主要采用EKS法和CPD法。在计算基本平价时,需要对政府消费和房租支出分类进行特殊处理。对于政府消费支出来说,它们作为非市场服务,不同于其他商品和服务,它不是按市场价格提供的。由于各国所实行的福利制度和相关的价格补贴制度差异较大,其销售价格不能直接比较。通常采用投入价格法,即将政府消费支出分为雇员报酬、中间消耗、固定资本消耗等几个部分,其中中间消耗、固定资本消耗的基本平价直接取自于居民消费支出和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购买力平价,雇员报酬通过政府公务员职务工资的比较来取得该分类项目下的基本平价。对房租类,在OECD成员国内部采用市场房租进行直接比较,而在不同经济体制国家之间,主要是指在进行东、西欧国家之间房租比较时,由于实行不同的房租制度,它们之间也不能直接比较。一般采用数量法进行间接比较,其具体方法是:首先收集各种类型住宅的数量指标以及反映住宅设施状况的质量指标,然后进行综合比较,取得房租数量和质量的比较系数,作为房租类的购买力平价。第三步,计算对比国之间基本支出分类以上的综合购买力平价。它是以GDP基本支出分类的比重为权数,运用拉氏、帕氏、费暄指数公式,对基本平价进行加权平均而取得。在理论上,作为GDP国际比较的货币转换因子,购买力平价应符合特征性(Characteristically)、无偏性(Unbiasedness)、传递性(Circularity or Transitivity)、结构一致性(Structural Consistency)、因子互换性(Factor Relations)等基本要求。在国际比较中,常用的购买力平价汇总方法主要有:EKS法、GK法和CPD法。实际上,任何一种指数汇总公式不可能满足上述每一个基本要求,它们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些缺陷。通常,各国每隔5年或3年开展一次购买力平价的调查,中间年份则通过对比国之间GDP缩减指数推算而来。国际上认为,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经济体制、消费结构千差万别,购买力平价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实际调查相当繁杂,数据准确性难以把握,测算误差较大,参加的国家不完整,数据缺乏及时性和连续性,实施成本较高,等等。试点调查以购买力平价方法为基础的联合国国际比较项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简称ICP)作为一项全球性统计活动,自1968年开始分阶段执行以来,至今已完成了六个阶段的比较报告,参加的国家和地区从第一阶段的10个增至1993年第六阶段的123个。其中,欧洲统计局(Eurostat)和经合发组织(OECD)已将该项活动纳入到日常统计工作中,定期收集、测算和公布购买力平价数据。由世界银行牵头的世界新一轮国际比较项目已正式启动,计划以2004年作为比较的基准期。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购买力平价基本理论方法和实际操作过程,按新的方法测算中国GDP实际规模,根据国务院有关指示精神, 自1993年以来,国家统计局组织有关试点城市,先后三次开展了国际比较项目试点调查:一是1993年中国以部分地区、双边比较方式参加联合国亚太地区第六阶段国际比较项目,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开展了试点调查,进行上海与日本、广东与香港地区试验性双边比较。二 是1996年在联合国亚太地区第六阶段国际比较项目的调查框架下,组织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武汉、哈尔滨、西安七个城市开展试点调查,与香港地区进行双边比较的内部测算工作。三是1999年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9年一轮国际比较项目的试验性合作研究活动,在上述七个城市进行了试点调查。

3. 购买力平价法的介绍

购买力平价法也叫国际比较项目法(ICP),是以国内商品价格同基准国家同种商品价格比率的加权平均值为购买力平价计算的。ICP是由联合国统计局、世界银行等组织主持的一项旨在提供GDP及其组成部分的国际一致价格和物量的跨国比较体系。ICP经历了由双边到多边,再到分区域比较(区域内多边比较,再联合成全球性比较)的发展过程,但其研究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价格调查并利用支出法计算的GDP作为基础,测算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真实比率(以PPP为货币转换系数),从而取代汇率,把一国的GDP转换成以某一基准货币或国际货币表示的GDP。

购买力平价法的介绍

4. 有关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计算题,具体公式是什么,怎么计算来的?谢谢

公式表示:本国货币新汇率=本国货币旧汇率×(本国货币购买力变化率/外国货币购买力变化率)
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指不同国家的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相对变化,是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认为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国家之间货币购买力或物价的相对变化;同汇率处于均衡的时期相比,当两国购买力比率发生变化。则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就必须调整。

扩展资料
理论公式
购买力平价理论揭示了通货膨胀率与汇率变化之间的关系,为汇率预测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即预期的汇率变化应该等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差异。
但由于汇率变动不仅受到通货膨胀差异的影响,还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且由于运输成本、交易成本和因贸易壁垒和非贸易壁垒引起的国际市场的分割,导致基于购买力平价前提条件的公式在现实中很难完全成立。因此,汇率在短期内的变动经常背离购买力平价理论。
但如果能够准确地预测通货膨胀率,则该理论在长期中以及通货膨胀很高的经济中还是能够成立的,在确定货币的均衡汇率和预测长期汇率变动趋势中有一定作用。

5. 有关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计算题,具体公式是什么,怎么计算来的?谢谢

公式表示:本国货币新汇率=本国货币旧汇率×(本国货币购买力变化率/外国货币购买力变化率)
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指不同国家的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相对变化,是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认为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国家之间货币购买力或物价的相对变化;同汇率处于均衡的时期相比,当两国购买力比率发生变化。则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就必须调整。

扩展资料
理论公式
购买力平价理论揭示了通货膨胀率与汇率变化之间的关系,为汇率预测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即预期的汇率变化应该等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差异。
但由于汇率变动不仅受到通货膨胀差异的影响,还受到其他许多因素的影响,且由于运输成本、交易成本和因贸易壁垒和非贸易壁垒引起的国际市场的分割,导致基于购买力平价前提条件的公式在现实中很难完全成立。因此,汇率在短期内的变动经常背离购买力平价理论。
但如果能够准确地预测通货膨胀率,则该理论在长期中以及通货膨胀很高的经济中还是能够成立的,在确定货币的均衡汇率和预测长期汇率变动趋势中有一定作用。

有关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计算题,具体公式是什么,怎么计算来的?谢谢

6. 购买力平价法的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6年至今,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我国的经济迅速稳定增长,因此吸引了国际组织和各国的经济学家们对我国的的经济规模进行了估算。1992年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劳伦斯萨默斯提出,按PPP计算的中国的经济规模相当于美国的45%;1994年美国正式提出,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的官方立场,这一声明使我国终未能在关税和贸易总协定转变成为WTO之入关;2002年世界银行公布,按PPP测算我国的经济总量为57320亿美元,位居世界的第2位,仅次于美国等等。这些中国强国舆论使我们意识到一点,就是要理解和研究国际比较的方法,正确估计我国的经济指标,认清我国的实际国情,不要处于一个被研究被夸大的被动局面。由于PPP计算很麻烦,要把GDP细分类,每个细目包括的商品品种又有多种,这就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在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部署下,经过有关地区统计局领导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以及我们广大ICP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己完成了3次ICP试点性调查任务。这项工作开始首先选择了广东与上海,分别与香港和日本进行双边比较,来测算PPP;然后,增加了北京、重庆、哈尔滨、武汉、西安5个城市,扩大到7个城市进行国际比较;最后又增加为11个城市。这三次的比较工作,至少在三个方面成绩很突出:一是终于有了我们自己测算的国际比较结果,使我们对按PPP法来测算的GDP及其在国际上位次变化,做到了心中有数,并及时地报送给国家的有关部门,为宏观政策提供参考;二是初步掌握了国际比较方法,越来越多地参与了ICP的国际事务工作,我国的国家统计局已成为世界银行和亚行ICP执行委员会成员。由于我国的经济实力比过去强大了,于是越来越成为国际比较事务中各方关注的焦点,如果缺乏中国的参与,ICP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三是培养了一批ICP的人才。通过从事这项工作,对什么是ICP,如何组织调查,如何调整各种参数,如何协调各种关系,如何选择比较对象,都初步地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了一批骨干力量。可见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和辛勤耕耘,PPP法在我国的应用效果还是很显著的,队伍在不断扩大,试点城市也在不断增加。而且按PPP法测算的结果也逐步得到国家宏观决策者的重视,在经济政治的决策时予以考虑。

7.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假设条件

1、 不考虑国际贸易中的交易费用。购买力平价说忽略套利行为过程中产生的交易费用和信息不完全等问题。2、两国间的贸易条件相同。在国际贸易中,一个国家常常使用关税和配额等形式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出口国也常常使用出口退税等形式补贴出口商,目的是增强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3、没有外汇管制。购买力平价理论前提之一是浮动汇率制,国家外汇管制也直接扭曲了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逻辑基础。4、参比国要有统一的价格形式。如果说两国的价格形式并不统一,一国实行价格补贴,这样就必然导致价格歪曲,从而导致比较的结果失去意义。5、所有商品都是可贸易的。购买力平价理论中,所有市场的商品和劳务价格单一,是通过套利行为实现的。6、不同国家的同一种商品和劳务是可以完全替代的。7、生产与消费结构大体相同。8、相同劳动生产率。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假设条件

8. 关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有( )。

【答案】A、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购买力平价理论。决定汇率的基础是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所B项错误;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相对购买力评价一定成立,反过来,如果相对购买力平价成立,绝对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成立。所CD项错误。故选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