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济现象。

2024-05-14

1. 什么是经济现象。


什么是经济现象。

2. 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势
  众所周知,我国如今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依旧处在不断发展时期。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变化多端,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其—,世界形势的缓和,为中国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其二,在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的形势下,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提高。挑战:其一,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下,地区或集团的经济贸易保护主义壁垒,使中国的对外经济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其二,正面临着新科技革命的挑战。世界两极格局瓦解以后,军备竞赛的作用相对下降,综合国力的竞争提到了首位。各国都在调整国家战略,把发展科技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各国都把科技开发作为综合国力一个关键因素。如何选择适应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并使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迎接和战胜新科技革命的挑战,是当今时代向中国提出的新课题。其三,正面临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挑战。历史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按国际经济惯例办事,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任何国家已很难保持封闭的经济模式,所以,中国的唯一选择,是适应这一趋势,争取经济发展的主动权。面对以上挑战,只有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只有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只有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才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综合国力,迎接各种挑战,尽快地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与应对金融危机初期相比,今年以来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形成了市场驱动的投资、消费和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格局。同时,物价水平不断上涨,虽然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使物价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是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首先,内需增长从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
  投资增长动力实现市场接替。2009年我国经济能迅速扭转增速下滑势头,主要得益于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其中,政府主导的投资快速扩张发挥了关键作用。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逐步下降,市场驱动的投资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今年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中,政府预算内资金和国有企业投资仅增长11.5%和20.33%,而去年同期则高达82.7%和49.72%;内资企业中非国有企业投资增长29.63%,仅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30.5%);主要依靠市场驱动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6.7%,远远高于去年同期12.5%的增速。前8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8%,主要来源于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民间投资的高速增长。
  消费增长依然强劲。在应对危机过程中,我国政府实施的诸多刺激消费的政策效果显著。在汽车、家电、家具、旅游等消费热点的带动下,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剔除商品零售价格因素之后实际增长16.9%,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今年以来,政策刺激力度和效应有所减弱,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性财政支出增速同比降幅较大,消费实际增长有所回落,但居民自主消费动力依然较强。2月份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稳定在15.2%左右的较高水平。
  其次,出口恢复快速增长,占全球比重进一步提高
  我国出口恢复高速增长、出口规模占全球比重进一步提高,主要原因,一是占我国出口市场50%以上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小,经济复苏较快,进口增速高于发达经济体;二是民营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明显,今年以来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其他性质企业出口增速显著高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三是我国政府采取的上调出口退税率、增加出口信贷、为出口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等多种政策措施,减轻了金融危机对外向型企业生产能力的冲击,多数企业生产恢复迅速,部分订单转移到我国。
  再次,未来物价上涨的压力仍不容忽视。一是主要经济体将进一步实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回升,目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CRB现货价格指数已超过危机前最高水平。二是当前的货币信贷环境仍较为宽松。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M1增速已连续9个月接近或超过30%,前期货币信贷高增长的时滞效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近期货币信贷增长逐渐回归正常,M2增速高位回落,但仍明显高于2000年至2008年16.3%的平均水平。三是明年粮价存在较大上涨压力。虽然今年粮食丰收在望,但种粮成本提高,工业用粮需求增加,再加上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对国内预期的影响导致的惜售等现象,粮食价格仍可能继续上涨。
  为了巩固和发展我国经济的好形势,当前我们首先要在认识上统一起来。既要看到经济发展的好成绩,又不能盲目乐观;既要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又要防范物价上涨等诸多问题的不利影响。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坚决打赢两场战役 二是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不动摇 三是要用发展的办法,主要采取经济手段,区别情况,适时微调,解决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具体措施如下:
  (一)狠抓节能减排不放松。按照节能减排督察整改要求做好工作,既要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也要防止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抓紧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二)继续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价格。抓好居民生活必需品特别是“菜篮子”产品生产和市场供应,加强产运销衔接服务。加强市场监督,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从严惩处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重要商品供求价格信息发布工作,有效引导社会预期。
  (三)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落实各项调控措施,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要立足保障基本需求,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合理引导住房需求,抑制投机需求。
  (四)加强经济运行调节。提前做好春运准备工作。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监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五)继续做好财政金融工作。严格财政支出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防止年底突击花钱。加强金融调控,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提升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六)努力解决好涉及民生的问题。切实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加快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事业改革发展。妥善安排好灾区群众和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七)要更多关注农民的利益。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慢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村物价涨幅高于城市物价涨幅;在各类物价涨幅中,其它价格涨幅回落,唯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还在攀升。这些都证明,如果不采取进一步措施,农民的生产和贸易条件将难以改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总之,我们一定要全面认识当前经济形势,牢固树立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扎实的工作,努力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经济仍具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在成绩面前我们不仅难以产生满足之感,相反我们深知前面的压力更大,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因素,一些长期性的矛盾和问题还需要通过深层次的改革和调整来加以解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相信,我国经济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3. 什么叫社会经济?

社会经济是一个人为核心,包括社会、经济、教育、科学技术及生态环境等领域,涉及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和生存环境的诸多复杂因素的巨系统。
社会经济系统规模庞大,从个人到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构成了系统的组元,而且因为系统内部耦合度高,各组元之间无穷无尽的相互作用使得社会经济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较强的层次结构和功能结构,按照横向和纵向可以划分成许多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社会经济系统复杂性归根结底是具有高度智能的人在经济活动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无论是消费者、投资者、生产者、中介者,还是政府,都有自己主观的决策。
这些为数众多的决策者,所获得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对事物的认知度也有偏差,使得整个系统的运动变得十分复杂。

扩展资料
尽管经济学和自然科学使用的模型相似,但经济模型并不像自然科学中的模型那样可以作出准确的预测,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经济学中不可能做有条件控制的实验。物理学家建立模型后可以用严格控制条件的实验室实验来验证,然而经济学家在研究经常变化的环境和个人、团体、机构等之间复杂的关系时,为了发展合理的简单化模型,他们不得不做简化的假设,比如一个常用的假设是“其他情况保持不变”。
然而,与物理学家不同,经济学家事实上不能让那些被假定为不变的有关条件保持不变。
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有点像气象学等一些自然科学。由于众多因素影响气象系统的过程和发展,气象学家不得不做出各种简化,以便得出较为简单的预测。
2、人的行为之间的差异是经济模型面临的又一个严重的困难。尽管在相似情形下人们会做出类似的反应,但这些行为却时常会有一些差异。
例如,做投资决策时公司对膨胀率会怎样做出反应。这依赖于公司商业信用状况等不可预测的因素。在经济模型中,人们的行为往往被假定为相同,这就导致模型不可能得出精确的预测。
由于这些原因,经济学中不同的模型之间差别很大,每一种所做假设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结果,经济学经常存在着很多争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经济学

什么叫社会经济?

4. 什么是政府经济?如何理解政府经济?

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
1、政府经济的主体
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即狭义的政府,也就是国家行政机构。政府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主体,其行为与企业、个人相比,存在根本区别。企业、个人经济行为是追求私人利润的最大化,而政府经济以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政府经济活动是市场供求平衡的重要条件,如从市场主体角度分析,则政府是市场上最大的买主,一定时期内政府采购总额、采购商品和劳务的结构,对市场供求关系具有重要影响。

2、政府经济的客体
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企业、个人经济活动,是从事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和供给,而政府经济是以财政收支为核心,实质上是一种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宏观管理。
政府机构不直接创造任何物质财富,政府财政收入来自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税收,构成支出所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财政集中的财力多少。

3、政府经济的形式
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与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活动不同,政府经济是以组织财政收入、安排财政支出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履行政府职责,并以收支为基础开展宏观管理,即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有效调控。

4、政府经济的依据
与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相比,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政府之所以能够强制地、无场地、固定地征收税收等收入,满足其支出需要,就是因为政府是公共权力机关,掌握着法律等强制手段,对违规者予以处罚,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5、政府经济的目的
政府经济活动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通过教材有关章节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活动就是为了解决企业、个人不能或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克服市场缺陷,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于企业、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目的有根本区别。

扩展资料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经济在全球的比重从不到5%上升至18.2%,形成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又极为独特的经济增长。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表明,政府的行为和激励必须改革和调整到位,中央与地方政府作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对于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政府与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值得进一步完善的重要研究领域。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李稻葵在会上发布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学总结》研究报告。“报告”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成功经验表明,政府的行为和激励必须改革和调整到位,中央与地方政府作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对于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政府经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

5. 社会五大经济问题是什么?

社会经济问题是:

1、从经济的内外结构上:内需不振,消费对经济贡献的比重小,主要靠投资和进出口,对外依存度大。
2、从经济的产业结构上:劳动密集型低技术产业居多,缺乏资金密集型高技术产业,资源生态破坏和浪费严重,缺乏核心技术和产品,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同时因为中国失业率过高,有大量的农村剩余人口急需寻找“出路”而恰恰中国的第三产业还不太发达,矛盾日趋突出。
3、从经济的地理布局上: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地区落后,东部拥有雄厚的技术人才资金等优势,人口稠密,西部有大量的资源优势,地广人稀,东西部资源配置不合理,经济差距过大,矛盾日益突出,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阻碍了中国内部“市场的一体化”。

扩展资料:
社会五大经济问题影响因素:
1、人的因素
社会经济系统与物理系统的根本区别是社会经济系统中存在决策环节,人的主观意识对该系统具有极大的影响。

2、社会因素指标
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人口的各种构成、出生率、死亡率、就业人数、文化普及率、文盲率、医疗设备情况、临床总数、离婚率、犯罪率等。

3、经济因素指标
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各部门的产值、产品、财政收入与支出、利税总额、工资总额、投资情况、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外汇收支、价格体系及其增长指数、工资增长指数等。

4、自然环境因素指标
气温、水、土、油气资源、地貌、地质情况、河流、山路、高原、平原分布及其特点、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森林植被面积、公共绿化用地面积等。

5、科学技术因素指标
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情况、智力投资、科研经费、科技人员总数及其构成、科技成果数、技术改造项目数、技术引进项目数、技术革新项目数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经济系统

社会五大经济问题是什么?

6. 财经和经济有什么区别?

财经和经济是微宏观的区别
经济涉及的范畴最广泛,相对而言是个宏观概念,可往下细分为不同分支。
财经,金融都只是经济下的分支话题,只是经济问题的一部分,同样分支还有国际贸易等。提及金融可能更多是谈及货币\融资市场方面。

会计与审计属于财会专业科类别

财务管理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7. 什么是经济多元化

中国与全球经济多元化互动 
中国与世界多元化互动 

在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当前,我们重新面对世界经济放缓的格局。不少学者已经对此提出了见解,我们要强调的是,仅仅关注直接贸易渠道,并不能给我们一幅完整的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互动图像。 

我们应当在直接贸易之外还注意到,1997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之下,许多受到影响的国家(如韩国)的银行与企业为了顾及本国的经济而从中国撤资;至于挣扎在“迷失的10年”中的日本,其在中国金融市场的活跃程度已经显著降低。 

我们还应当注意到,美国NASDAQ市场和新经济的调整,也是导致创业板迟迟犹豫不能推出的原因之一;而据说美国加州的电力危机,还一度让一些地区的电力改革措施作出修订。 

在开放的环境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互动渠道,这既包括我们一直重视的贸易渠道,还包括金融渠道和预期渠道,而且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后者的影响力还在扩大。 

世界经济影响中国的贸易渠道 

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会通过贸易渠道影响到中国的经济运行。大多数学者关注的是直接贸易渠道:影响中国经济的关键性贸易伙伴。对中国来说,这样的国家的经济增长减缓可能降低对中国的进口,也可能会导致本国货币的贬值。而在现实相互影响过程中,较之直接贸易渠道而言,间接贸易渠道的影响常常更大。中国与相关国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一个共同的出口市场,这样,受影响国家与主导国就通过竞争同一市场而建立贸易联系。于是, 一个国家的经济放缓,可能诱使其他国家更为激烈地竞争同一出口市场。 

当前,中国加入世贸的谈判,留到最后的竟然是我们原来没有预计到的墨西哥。为什么?因为在争夺美国市场方面,我们是基于间接贸易渠道而形成的竞争对手。 

世界经济影响中国的金融渠道 

在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中,金融相互影响渠道的作用在不断增强。 

与中国相关的一个市场由于经济增长放缓而导致的金融市场流动性缺乏,导致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包括通过直接投资、银行贷款、资本市场渠道等建立起来的各种金融联系)的中国市场的流动性缺乏,从而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增长。同样金融渠道可以划分为直接渠道、间接渠道和机构投资渠道:两个国家间有直接投资联系,由此形成的经济影响的机理是显而易见的。而中国和相关国家间虽无直接投资关系,但均与第三方(如跨国银行;国际机构投资者,如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有金融联系,或者说中国与相关国家都因为与第三方有大量金融业务而间接形成密切的联系。这一点在国际市场上也是常见的。 

具体来看,间接金融渠道的相互影响机制较之直接金融渠道要复杂一些。跨国银行和其他国际机构投资者在一国遭到损失后,为了达到资本充足率和保证金要求,或出于调整资产负债的需要,往往大幅收缩对另一国的贷款或投资。如果该国金融管理水平不高,缺乏足够的国际储备,就很难应对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动造成的冲击。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商业银行由于贷款量大、变动最明显而起到决定性作用。随着中国市场上外资金融机构的增多、以及中国与国际金融机构业务往来的增多,这一渠道的影响力在明显上升。 

由于机构投资者在当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显著影响力,其在不同市场上的投资组合是互相联系的。其具体影响渠道主要涉及:机构投资者的证券组合的互相依赖。在现实金融运行中,一国发生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往往伴随股票市场收益的下降,这时无论其他国家的形势如何,投资者都有可能减少持有其他相关国家的资产,例如,基金经理们也许需要平衡自己的资产组合,满足投资者赎回的需要,优化自己的风险收益比率等,因此需要减少持有这些国家资产。于是,一个市场的冲击就会很快传递到其他相关的市场上。 

证券组合的重新分配。由于特定的冲击导致一个市场上的资产收益出现变化,往往会导致其他相关的市场上的证券投资组合的改变。考虑到当前的许多机构投资者主要采用程式交易的方式(所谓程式交易,即运用计算机自动跟踪和调整包含在股价指数中的股票的交易、以及与股价指数相关的期货交易等),这种重新分配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 

中国目前对于金融市场的开放持有十分谨慎的态度,不过,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在逐步推进,机构投资者的影响力会逐步提高。 

世界经济影响中国的预期渠道 

在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互动中,即使中国与相关国家不存在贸易、金融联系,经济运行也有可能相互影响。这是由于市场预期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投资者的信心和预期,就可能会导致资本市场上资金的大量流出。正是由于预期在相互影响中的重要影响力,这种相互影响渠道就被称为预期渠道。在预期渠道中,经济的相互影响无法从宏观经济基础变量来解释(例如,两个国家间经济联系薄弱,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并没有恶化另一国家的经济基础);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投资者重新评价其他类似国家的经济基础(即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基础并没有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自我实现”的波动。因为预期渠道的存在,全球网络经济的调整才可能成为影响中国创业板发展进程的具体因素之一。 

中国正是在这种互动渠道多元化、互动力度增大的进程中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这个过程肯定充满波折和艰难的探索,但这是我们走向开放型经济的必然选择。

什么是经济多元化

8. 主要经济指标有哪些

主要经济指标有哪些?
  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某一国在一定时期其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值。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形势的好坏,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被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视为“最富有综合性的经济动态指标”。主要由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额四部分组成。数据稳定增长,表明经济蓬勃发展,国民收入增加,有利于美圆汇率;反之,则利淡。一般情况下,如果GDP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则被视为衰退。此数据每季度由美国商务部进行统计,分为初值、修正值、终值。一般在每季度末的某日北京时间21:30公布前一个季度的终值。
  工业生产(INDUSTRIAL PRODUCTION):  某国工业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全部工业产品的总价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大比重。由于工业部门雇佣了大量工人,其变动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重大影响,与汇率呈正相关。尤其以制造业为代表。此数据由美联储统计并在每月15日左右晚间21:15或22;15发布。
  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  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数据上升说明经济发展受阻,反之则看好。对于大多数西方国家来说,失业率在4%左右为正常水平,但如果超过9%,则说明经济处于衰退。此数据由美国劳工部编制,每月第一个周五21:30公布。
 贸易赤字(TRADE DIFICIT):  国际间的贸易是构成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当一国出口大于进口时称为贸易顺差;反之,称逆差。美国的贸易数据一直处于逆差状态,重点是在赤字的扩大或缩小。赤字扩大不利于美圆,反之则有利。此数据由美国商务部编制,每月中、下旬某日晚间21:30公布前一个月数字。
  经常项目收支:  经常帐为一国收支表上的主要项目,内容记载一国与外国包括因为商品/劳务进出口、投资所得、其他商品与劳务所得以及片面转移等因素所产生的资金流出与流入的状况。如果为正数,为顺差,有利本国货币;反之,则不利于本国货币。此数据由美国商务部编制,每月中旬某日21:30公布。
  资本帐收支:  主要描述一国的长、短期资本流动情况,包括长期资本、非流动性短期私人资本、特别提款权、误差与遗漏,以及流动性短期私人资本等项目。资本项目在金融日益国际化、自由化的今天,影响不亚于经常帐项目,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影响越大。其对汇率的影响的观察方法与经常帐基本相同。
  利率(INTRESTRATE):  利率是借出资金的回报或使用资金的代价。一国利率的高低对货币汇率有着直接影响。高利率的货币由于回报率较高,则需求上升,汇率升值;反之,则贬值。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由美联储的会议来决定。 
历史老照片不能说的秘密
慈禧军阀明末清初文革晚清
生产物价指数(PPI):  主要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的情形。数据上升说明生产旺盛、通胀有上升的可能,联储倾向于提高利率,有利于美圆;反之,则不利于美圆。此数据由美国劳工局编制,每月第二个周五的21:30分公布。
  消费物价指数(CPI):  以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针,是讨论通胀时最主要的数据。数据上升,则通胀可能上升,联储趋于调高利率,对美圆有利;反之,则不利美圆。 但是,通胀应保持在一定的幅度里,太高(恶性通胀)或太低(通缩),都不利于汇率。数据由美国劳工局编制,每月第三个星期某日23:00公布。
  趸售(批发)物价指数(WPI):  是根据大宗物资批发价格的加权平均价格编制而得的物价指数。 包括在内的产品有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与进出口品,但不包括各类劳务。讨论通货膨胀时,最常提及的三种物价指数之一,观察方法与CPI、PPI基本相同。每月中旬公布前一个月的数据。
 领先指标:  由股价、消费品定单、周均失业救济金索求、建筑批则、消费者预期、制造厂商交货定单变动、货币供应、销售业绩、敏感原料价格变动、厂房设备定单、平均工作周等项目构成,是观察未来6----12个月内经济走向的指标。数据好,汇率上升;反之则下降。
 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代表个人从各种所得来源获得的收入总和。包括工资薪水、社会福利、支出储蓄、股利收入等。数据提高,代表经济好转,消费可能增加,有利于本国货币;反之则不利。由美国经济研究局编制,每月月初某日21:30公布。
 商业库存(INVENTORIES):  包括工厂存货、批发业存货、零售业存货。主要用以评估生产循环状况。存货低于适当水准,将增加生产,经济向好,对货币有利;反之则不利。数据由美国商务部编制,每月中旬某日21:30或23:00公布。
  采购经理人指数(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  是衡量制造业的重要指标。考察制造业在生产、新定单、商品价格、存货、雇员、定单交货、新出口定单和进口等方面。数据以50为强弱分界点,在以上表示制造业向好对货币有利;反之则意味着衰退,对货币不利。数据由供应管理协会(ISM)编制,每月初某日23:00公布。
  耐久财订单(Durable Good Orders):   所谓耐久财是指不易耗损的财物,如汽车、飞机等重工业产品和制造业资本财。其它诸如电器用品等也是。耐久财订单代表未来一个月内制造商生产情形的好坏, 数据与货币汇率呈正相关,但需要注意其国防定单所占的比重。耐久财订单由美国商务部统计,一般在每月的22号至25号晚上21:30或23:00公布。
 设备使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  是工业总产出对生产设备的比率。涵盖的范围包括生产业、矿业、公用事业、耐久财、非耐
久财、基本金属工业、汽车和小货 车业及汽油等八个项目。代表上述产业的产能利用程度。当设备使用率超过95%以上,代表设备使用率接近极限,通货膨胀的压力将随产能无法应付而急速升高,在市场预期利率可能升高情况下,对美元是利多。  反之如果产能利用用率在90%以下,且持续下降,表示设备闲置过多,经济有衰退的现象,在市场预期利率可能降低情况下,对美元是利空。每月中旬公布前一个月的数据。
 房屋开工率:  一般新屋兴建分为两种,个别住屋与群体住屋。新屋开工率与建筑许可的增加,理论上对于美元来说,偏向利多 ,不过仍须合并其它经济数据一同作考量。每月的16号至19号间公布。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