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越低,整体重要性水平越低

2024-04-28

1. 为什么说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越低,整体重要性水平越低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卨。这里所说的重要性水平高低指的是金额的大小。通常,4000元的重要性水平比2000元的重要性水平高。在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必须注意,重要性水平是注册会计师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进行判断的结果。如果重要性水平是4000元,则意味着低于4000元的错报不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此时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合理保证能发现高于4000元的错报。如果重要性水平是2000元,则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错报就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此时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合理保证能发现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错报。显然,重要性水平为2000元时审计不出这样的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即审计风险,要比重要性水平为4000元时的审计风险髙。【摘要】
为什么说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越低,整体重要性水平越低【提问】
好的,谢谢哦【提问】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卨。这里所说的重要性水平高低指的是金额的大小。通常,4000元的重要性水平比2000元的重要性水平高。在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必须注意,重要性水平是注册会计师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进行判断的结果。如果重要性水平是4000元,则意味着低于4000元的错报不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此时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合理保证能发现高于4000元的错报。如果重要性水平是2000元,则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错报就会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此时注册会计师需要通过执行有关审计程序合理保证能发现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错报。显然,重要性水平为2000元时审计不出这样的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即审计风险,要比重要性水平为4000元时的审计风险髙。【回答】
审计风险越高,越要求注册会计师收集更多更有效的审计证椐,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因此,重要性和审计证据之间也是反向变动关系。值得注意的造,注册会计师不能通过不合理地人为调高重要性水平来降低审计风险。因为重要性是依据重要性概念中所述的判断标准确定的,而不是由主观期望的审计风险水平决定。由于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存在上述反向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对注册会计师将要执行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扩展资料:重要性水平(Materiality)是指用金额额度表示的会计信息错报与错弊的严重程度,该错报错弊未被揭露足以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者决策。只有在确定的审计目标是“对会计报表真实性、公允性发表意见”的情况下,才需要确定重要性水平。在计划审计工作时,cpa应当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金额上重大的错报。cpa在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要考虑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审计目标、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变动幅度。同时,还应当从性质和数量两个方面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越高,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少,审计风险(AR)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收集的审计证据越多,审计风险越高。原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AR)=固有风险(IR)*控制风险(CR)*检查风险(DR)现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 = 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重要性水平是财务审计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概念。【回答】
重要性水平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始终,对于科学地制定审计计划、确定抽查的样本规模和提出审计评价意见都有重要影响。如何恰当理解和应用重要性水平对于提高审计效率,防范审计风险至关重要。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地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贯彻落实《审计机关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评价准则》过程中,在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和分配、在审计评价时如何运用重要性水平等等方面, 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一些问题。以下就针对这些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应用重要性水平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重要性水平是指用金额额度表示的会计信息错弊的严重程度,该错弊未被揭露足 以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者决策。只有在确定的审计目标是“对会计报表真实性、公允性 发表意见”的情况下,才需要确定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是对含有重大不实事项的财务报表产生错误判断的可能性。它不包括审计人员可能误认为财务报表含有重要差错的风险,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往往可以重新考虑或增加审计步骤,这些步骤经常使审计人员得出正确的结论。审计风险的大小受内在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影响。被审单位会计处理过程中发生重大不实事项的可能性称为内在风险; 被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不能发现和改正业已发生的重大不实事项的可能性称为控制风险; 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程序时,不能查出重大不实事项的可能性称为检查风险。审计风险由内在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组成,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审计风险=内在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这就是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并不能在审计结束时以数学形式加以确定,因为审计人员并不知道实际风险,而要用判断来评价每种相关风险。【回答】

为什么说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越低,整体重要性水平越低

2. 如何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从而保证财务报表整体的合法公允

您好亲亲,很荣幸为您解答哦:[开心][开心]如何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从而保证财务报表整体的合法公允:主要是根据前期的风险分析选择适当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建立审计方法的实施程序,进而降低、规避或转移审计风险。【摘要】
如何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从而保证财务报表整体的合法公允【提问】
您好亲亲,很荣幸为您解答哦:[开心][开心]如何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从而保证财务报表整体的合法公允:主要是根据前期的风险分析选择适当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建立审计方法的实施程序,进而降低、规避或转移审计风险。【回答】
以下相关拓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财务报表的公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否公允地反映了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在评价财务报表是否做出公允反映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1)评价财务报表的整体合理性。评价财务报表的整体合理性,就是评价经营管理层进行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在完成审计工作后,如果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应当要求管理层进行调整。管理层做出调整或拒绝调整后,注册会计师可以确定已审计财务报表是否还存在重大错报,并形成恰当的审计意见。(2)评价财务报表的列表与内容的合理性。评价财务报表的列表与内容的合理性,就是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列报.【回答】
还有问题吗?亲亲,可以具体讲讲吗?或者有什么想聊的吗?[微笑][微笑]【回答】

3. 如何从审计技术层面降低审计风险

亲,您好,对于您的情况做出以下分析:从审计技术层面降低审计风险方法有1一如既往坚持廉洁审计2提高自身审计能力3增强审计内部沟通协作4有效发挥计算机数据审计优势5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模式6强化审计人员风险意识【摘要】
如何从审计技术层面降低审计风险【提问】
亲,您好,对于您的情况做出以下分析:从审计技术层面降低审计风险方法有1一如既往坚持廉洁审计2提高自身审计能力3增强审计内部沟通协作4有效发挥计算机数据审计优势5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模式6强化审计人员风险意识【回答】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相关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审计报告阶段是注册会计师根据实施阶段所取得的审计证据提出的结论,然后对被审单位的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在这一阶段,注册会计师在撰写审计报告时,要对项目性质、财务报表范围、遵循的审计准则等做出清晰的专业化的严谨的表述,避免因表述不当而产生的误解,从而导致的审计风险。【回答】

如何从审计技术层面降低审计风险

4. 如何从审计技术层面降低审计风险

如何从审计技术层面降低审计风险:1.如既往坚持廉洁审计: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上严格按照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的要求,从严自律、管住自己、筑牢防线,警钟长鸣、干干净净履行职责。2.提高自身审计能力  面对当前审计任务的复杂性、多样性和重要性,审计人员仅仅靠以前掌握的理论知识、工作经验等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审计项目的方法、技术的更新,审计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秉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做好“理论联系实践,实践指导理论”,不断提高自身审计能力,更好的适应审计形势的发展。3.增强审计内部沟通协作由于审计任务的多样性,且审计内容常包含多种专业类别,如政府投资项目不仅包含工程管理,房屋建筑、公路工程、桥梁工程,水利工程、还包含财务会计等诸多方面,而审计人员多数是仅学一个专业,少部分人学两个专业,两个专业以上的人就特别少,即使有也难以做到既多又专。因此,加强审计团队的有效沟通、交流和探讨,审计数据之间的相互比对,增加发现审计线索的可能性,进而更好的降低审计风险。【摘要】
如何从审计技术层面降低审计风险【提问】
如何从审计技术层面降低审计风险:1.如既往坚持廉洁审计: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上严格按照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的要求,从严自律、管住自己、筑牢防线,警钟长鸣、干干净净履行职责。2.提高自身审计能力  面对当前审计任务的复杂性、多样性和重要性,审计人员仅仅靠以前掌握的理论知识、工作经验等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审计项目的方法、技术的更新,审计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秉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做好“理论联系实践,实践指导理论”,不断提高自身审计能力,更好的适应审计形势的发展。3.增强审计内部沟通协作由于审计任务的多样性,且审计内容常包含多种专业类别,如政府投资项目不仅包含工程管理,房屋建筑、公路工程、桥梁工程,水利工程、还包含财务会计等诸多方面,而审计人员多数是仅学一个专业,少部分人学两个专业,两个专业以上的人就特别少,即使有也难以做到既多又专。因此,加强审计团队的有效沟通、交流和探讨,审计数据之间的相互比对,增加发现审计线索的可能性,进而更好的降低审计风险。【回答】
4.有效发挥计算机数据审计优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被审计单位应用数据库记录业务数据,数据量十分庞大,而审计时间、审计资源有限,审计任务艰巨,审计人员不得不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抽样审计固有的'风险可能导致未抽审的项目存在财务数据重大错报等情况未被发现。计算机数据审计则可以很大程度降低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风险。计算机数据审计是指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等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存储和处理的电子数据进行的审计。采用计算机数据审计可以大大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资源,加大审计检查覆盖的范围,进而降低审计风险。5.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模式  首先,通过审前风险预测对审计风险进行正确评估。对被审计项目所面临的经济、社会、法律环境以及潜在的风险性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并据此制定审计计划、实施方案等,将审计风险预先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其次,审计实施阶段做好过程控制。主要是根据前期的风险分析选择适当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建立审计方法的实施程序,进而降低、规避或转移审计风险。例如,审计实施过程中,选派合适的审计人员,确定合理的审计抽样范围,有限的采集审计证据【回答】
6.强化审计人员风险意识  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固然重要,强化风险意识亦不容忽视。正确认识审计风险不仅是审计人员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期望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高,审计人员的责任和风险也越来越大。审计人员应充分重视如何采用有效的审计方法和技能,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审计任务,并合理规避审计风险。【回答】
扩展资料:审计风险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的特点。普遍性是指审计活动的各方面都存在风险;客观性是指形成审计风险的原因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的。客观方面的原因如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经营状况是否稳定,被审计单位为了掩盖某种行为蓄意造成的错报及审计资源的有限性等。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审计人员思想觉悟、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审计技能、工作经验、廉洁程度等。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越健全、专业水平越高、工作经验越丰富审计风险越小,反之审计风险越大。审计人员的合理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审计、财务、法律、工程等专业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审计方面的能力亦必不可少。客观方面的审计风险审计人员难以控制,所以审计人员应主动提高控制主观方面审计风险的能力,将审计风险概率控制在最低。【回答】

5. 降低审计风险的方法

 降低审计风险的方法2017
                      审计风险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的特点。普遍性是指审计活动的各方面都存在风险;客观性是指形成审计风险的原因是不可避免的存在的。客观方面的原因如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和完善,经营状况是否稳定,被审计单位为了掩盖某种行为蓄意造成的错报及审计资源的有限性等。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审计人员思想觉悟、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审计技能、工作经验、廉洁程度等。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越健全、专业水平越高、工作经验越丰富审计风险越小,反之审计风险越大。审计人员的合理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审计、财务、法律、工程等专业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审计方面的能力亦必不可少。客观方面的审计风险审计人员难以控制,所以审计人员应主动提高控制主观方面审计风险的能力,将审计风险概率控制在最低。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降低审计风险的方法的知识,欢迎阅读。
     01、一如既往坚持廉洁审计 
    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等政治理论著作,以及有关廉政建设方面的.有关政策规定等。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上严格按照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的要求,从严自律、管住自己、筑牢防线,警钟长鸣、干干净净履行职责。
     02、提高自身审计能力 
    面对当前审计任务的复杂性、多样性和重要性,审计人员仅仅靠以前掌握的理论知识、工作经验等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审计项目的方法、技术的更新,审计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秉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做好“理论联系实践,实践指导理论”,不断提高自身审计能力,更好的适应审计形势的发展。
     03、增强审计内部沟通协作 
    由于审计任务的多样性,且审计内容常包含多种专业类别,如政府投资项目不仅包含工程管理,房屋建筑、公路工程、桥梁工程,水利工程、还包含财务会计等诸多方面,而审计人员多数是仅学一个专业,少部分人学两个专业,两个专业以上的人就特别少,即使有也难以做到既多又专。因此,加强审计团队的有效沟通、交流和探讨,审计数据之间的相互比对,增加发现审计线索的可能性,进而更好的降低审计风险。
     04、有效发挥计算机数据审计优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被审计单位应用数据库记录业务数据,数据量十分庞大,而审计时间、审计资源有限,审计任务艰巨,审计人员不得不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抽样审计固有的风险可能导致未抽审的项目存在财务数据重大错报等情况未被发现。计算机数据审计则可以很大程度降低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风险。计算机数据审计是指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等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存储和处理的电子数据进行的审计。采用计算机数据审计可以大大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资源,加大审计检查覆盖的范围,进而降低审计风险。
     05、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模式 
    首先,通过审前风险预测对审计风险进行正确评估。对被审计项目所面临的经济、社会、法律环境以及潜在的风险性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并据此制定审计计划、实施方案等,将审计风险预先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其次,审计实施阶段做好过程控制。主要是根据前期的风险分析选择适当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建立审计方法的实施程序,进而降低、规避或转移审计风险。例如,审计实施过程中,选派合适的审计人员,确定合理的审计抽样范围,有限的采集审计证据,严密的进行审计质量检查,准确的对发现问题进行定性,最后做到事后监督与评价并对审计结果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检查、评估和修正,从而进一步降低审计风险。
     06、强化审计人员风险意识 
    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固然重要,强化风险意识亦不容忽视。正确认识审计风险不仅是审计人员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期望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高,审计人员的责任和风险也越来越大。审计人员应充分重视如何采用有效的审计方法和技能,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审计任务,并合理规避审计风险。
  ;

降低审计风险的方法

6. 审计:如何降低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是指如果财务报表存在某一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后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风险。造成这种风险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源于抽样技术本身,可称为抽样风险。另一方面源于审计工作中的失误,即质量控制风险。
抽样风险
因为注册会计师通常不会对所有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进行详细检查,只是采用以部分样本检查结果推断总体结论的抽样方法进行操作,所以一定程度的抽样风险必然存在,这是审计抽样方式的固有局限性。
对策:增强抽样样本的代表性或者扩大样本规模。
质量控制风险
由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没有遵循恰当的审计程序等工作失误是造成检查风险的主要原因,也称为质量控制风险。造成该风险的主要原因是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与经验不足,缺乏足够的执业怀疑精神或者基本的职业道德。
对策:a.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审计的控制与监管,完善审计活动的监督、指导和复核。
b.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控制考试质量,加强人员培训和职业道德建设。

7. 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审计风险将增加。 为什么降低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要增加?

注册会计师执业时,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如下:
一、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存在反向关系,即审计重要性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审计重要性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二、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存在反向关系,可从二方面理解:
1、审计重要性对检查风险的影响。
比如,如果重要性水平为30万元,则30万元以下的错报漏报不会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人的判断或决策,注册会计师只需执行有关的审计程序查出30万元以上的错报漏报;而如果重要性水平为20万元时,则20-30万元的错报漏报仍然会影响会计报表使用人的判断和决策,注册会计师不但要查出30万元以上的错报漏报,而且要查出20~30万元之间的错报漏报。显然要查出30万元以上的错报漏报比要查出20万元以上的错报漏报要容易,也就是说,审计重要性与检查风险存在反向关系。
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不变的情况下,审计风险和检查风险成正比例关系,因此,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也存在反向关系。
2、就同一金额的未查出的错报漏报也会由于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要承担不同的审计风险。
    例如,同样20万元未检查出来的错报漏报,如果重要性水平为30万元时,会计报表使用人认为20万元错报漏报未能查出,没事;如果重要性水平为20万元时,会计报表使用人认为20万元错报漏报未能查出,要追究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显然,重要性水平为20万元时存在的审计风险要比重要性水平为30万元时存在的审计风险要高。

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接受更低的重要性,审计风险将增加。
为什么降低重要性水平,审计风险要增加?

8. 审计:如何降低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是指如果财务报表存在某一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后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风险。造成这种风险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源于抽样技术本身,可称为抽样风险。另一方面源于审计工作中的失误,即质量控制风险。
1.
抽样风险
因为注册会计师通常不会对所有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进行详细检查,只是采用以部分样本检查结果推断总体结论的抽样方法进行操作,所以一定程度的抽样风险必然存在,这是审计抽样方式的固有局限性。
对策:增强抽样样本的代表性或者扩大样本规模。
2.
质量控制风险
由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中没有遵循恰当的审计程序等工作失误是造成检查风险的主要原因,也称为质量控制风险。造成该风险的主要原因是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与经验不足,缺乏足够的执业怀疑精神或者基本的职业道德。
对策:a.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审计的控制与监管,完善审计活动的监督、指导和复核。
b.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控制考试质量,加强人员培训和职业道德建设。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