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其收入总额包括哪些

2024-05-14

1. 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其收入总额包括哪些

收入总额包括: 
    一是生产、经营收入。指纳税答疑从事主营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服务收入、营运收入、工程价款结算收入、工业性作业收入以及其他业务收入。 
    二是财产转让收入。指纳税答疑有偿转让各类财产取得的收入,包括转让固定资产、有价证券、股份以及其他财产而取得的收入。 
    三是利息收入。指纳税答疑购买各种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利息、外单位欠款付给的利息以及其他利息收入。 
    四是租赁收入。指纳税答疑出租固定资产、包装物以及其他财产而取得的租金收入。 
    五是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指纳税答疑提供或者转让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而取得的收入。 
    六是股息收入。指纳税答疑对外投资入股分得的股利、红利收入。 
    七是其他收入。指除上述各项收入之外的一切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收入、罚款收入、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物资及现金的溢余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款、包装物押金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其收入总额包括哪些

2.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收入总额包括哪些项目

纳税答疑的收入总额包括:
一是生产、经营收入。指纳税答疑从事主营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服务收入、营运收入、工程价款结算收入、工业性作业收入以及其他业务收入。
二是财产转让收入。指纳税答疑有偿转让各类财产取得的收入,包括转让固定资产、有价证券、股份以及其他财产而取得的收入。
三是利息收入。指纳税答疑购买各种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利息、外单位欠款付给的利息以及其他利息收入。
四是租赁收入。指纳税答疑出租固定资产、包装物以及其他财产而取得的租金收入。
五是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指纳税答疑提供或者转让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而取得的收入。
六是股息收入。指纳税答疑对外投资入股分得的股利、红利收入。
七是其他收入。指除上述各项收入之外的一切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收入、罚款收入、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物资及现金的溢余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款、包装物押金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3.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收入总额包括哪些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收入总额包括哪些

4.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即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人总额,减除不征税收人、免税收人、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入 - 各项扣除 - 以前年度亏损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
(一)收人总额
企业收入总额是指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人。包括:销售货物收人,提供劳务收人,转让财产收人,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人,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人,接受捐赠收人以及其他收入。
(二)不征税收人
1.财政拨款。
2.依法收取并纳人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人。
(三)税前扣除项目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人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四)扣除标准
1.工资、薪金支出。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2.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按标准扣除。未超过标准的按实际发生数额扣除,超过扣除标准的只能按标准扣除。
3.社会保险费。
4.借款费用。
5.利息费用。
6.汇兑损失。
7.公益性捐赠。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8.业务招待费。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人的的5‰。
9.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10.环境保护专项资金。
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上述专项资金提取后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
11.保险费。
企业参加财产保险,按照规定缴纳的保险费,准予扣除。
12.租赁费。
13.劳动保护费。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
14.有关资产的费用。
企业转让各类固定资产发生的费用,允许扣除。企业按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摊销费,准予扣除。
15.总机构分摊的费用。
16.资产损失。
17.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税法规定准予扣除的其他项目。如会员费、合理的会议费、差旅费、违约金、诉讼费用等。
(五)不得扣除项目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2.企业所得税税款。
3.税收滞纳金。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5.超过规定标准的捐赠支出。
6.赞助支出。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8.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
9.与取得收人无关的其他支出。
(六)亏损弥补
企业某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而且,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
(七)非居民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按照下列方法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
(1)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财产净值,是指有关资产、财产的计税基础减除已经按照规定扣除的折旧、折耗、摊销、准备金等后的余额。
(3)其他所得,参照前两项规定的方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5. 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不计入收入总额的是

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不计入收入总额的是财政拨款。
财政拨款是政府无偿拨付给企业的资金,通常在拨款时明确规定了资金用途。 其资金来源一般为本级政府财政收入,一般用于公共事业(教育、卫生、交通、市政、科研、国家大中型建设项目等) 的资金。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财政拨款不计入收入总额的。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科学院及其所属科学事业单位交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0]26号),财政拨款的确认依据:
直接取得(院内):

1.财政部直接拨付的经费:以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拨款单为财政拨款的确认证明;

2.中科院及其所属事业单位之间转拨的经费:以取得的转拨单和汇款单为财政拨款的确认证明。

间接取得(院外):

取得的不是由财政部直接拨付,而是从其他部门取得的由财政资金设立的科技项目(课题)经费,以中科院及其所属事业单位与有关部门签定承担该项目(课题)的合同、协议、计划任务书,作为财政拨款的确认证明。

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不计入收入总额的是

6. 企业所得税通常是以企业的收入总额为计税依据吗

一、企业所得税通常是以企业的收入减支出的净值计税为计税依据的。
二、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即据以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法定比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规定,我国企业所得税采用25%的比例税率。另外:
(1)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0%征收企业所得税;
(2)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3)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三、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范围比公司所得税大。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即所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内资企业或其他组织,包括以下6类: 
(1)国有企业;
(2)集体企业;
(3)私营企业;
(4)联营企业;
(5)股份制企业; 
(6)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
四、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7. 企业所得税,计算收入总额

用货物的公允价值  如果债务面值大于货物公允价值  超出部分会计上作为营业外收入 税法上成为其他收入  
我举个例子
比方A欠B 50万的债务  A以成本为30W  市场不含税售价为40W的货物偿还了债务
那首先无论会计上还是税法上都是40-30 =10做为企业的收入
其次债务50-40-40*17=3.2 就是A企业的营业外收入/会计收入
因为假设A把40的货物卖给了B 按理只能收到40加上6.8的增值税 但抵消了债务的话 等于A企业多出了3.2的营业外收入 
这样企业所得税应该是10+3.2 乘以相应税率
另外前面的10 可以做为广告费 招待费的基础
而3.2是不可以的

企业所得税,计算收入总额

8.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33000-19800-1650-4000-150-400=7000
应纳所得税额=7000*25%=1750
    借:所得税 1750
       贷:应交税金--所得税 1750
 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1750
         贷:所得税 1750
(2)净利润=7000-1750=5250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250*10%=525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25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525
   结转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25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25
(3)借:本年利润   52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5250
利润非配-未分配利润余额=5250-525=4725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