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赢?大众混改江淮

2024-05-16

1. 三赢?大众混改江淮

前天,大众宣布将投资9.86亿欧元,以增资扩股的方式购入江淮汽车集团50%的股份,并增持合资车企江淮大众股份至75%,将大众新能源汽车总部和基地落户合肥。
同时,大众投资11亿欧元购得电池生产企业国轩高科26%的股份,成为了其最大股东。
安徽汽车工业的大盘,忽然就因为大众、江淮和国轩高科这场三人戏,变得有看头了起来。
01
大众汽车的战略布局
大众显然是三者中的最大赢家。
江淮汽车总市值不足百亿,几乎是国内最便宜的、没有其它国外车企合资的汽车厂商,但却具备完整的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生产能力,坐拥80万辆产能,同时大量产能闲置。
国轩高科则是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上排名第三的供应商。如果单看电池界的后起之秀磷酸铁锂电池,国轩高科的技术水平和装机量甚至优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而它们都被大众“收入囊中”。
随之而来的好处显而易见。
比如其一,铺开大众的商用车布局。
大众对江淮背后的中国商用车市场一直有所觊觎。
原因很简单,江淮的乘用车业务称不上佼佼者,商用车业务却绝对头部,其中中高端轻卡更连续多年行业出口第一。反观大众,虽然大众商用车在海外销量不错,但在中国的布局却几乎空白。
能在中国商用车市场分一杯羹,是大众一直以来的期望。
江淮在商用车领域的积累和优势,正中大众下怀。此前也有知情人士透露,大众入股江淮,皮卡或是MPV可能是最先实现合作的细分领域。
其二,推动大众的新能源进程。
大众此次的投资重点之一,就是增持江淮大众的股份至75%,获得了江淮大众的绝对话语权,决策和行动上能比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更加自由。
而江淮大众的主打合作项目,就是新能源汽车。
大众计划在未来十年生产2600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一半在中国生产,将中国建成其全球电动汽车的产销基地。所以近两年,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都加快了在新能源领域的投放,一汽-大众佛山工厂将在今年引入MEB电动平台,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也已于去年落成。但饶是如此,与大众新能源的规划产能仍相去甚远。
江淮工厂的全部产能高达80万辆,2019年年产量却只有42万辆,所以对大众而言,江淮大众显然是最好不过的新能源发力点,能给大众新能源带去更大的发挥空间。
更何况江淮也是国内较为老牌的新能源企业,不但有着多年的自主开发积累,曾经江淮iEV系列更一度位居国内纯电动车销量第一。这些经验对大众而言都是多多益善。
其三,弥补大众电池产业链的短板。
拿下国轩高科26%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其实是大众汽车此次投资尤有意义的一点。
一方面,大众计划未来十年在中国生产1300万辆新能源汽车,这意味着其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量非常巨大。
大众官方透露过,仅在亚洲市场,大众对电池的需求从2025年开始就将增至每年150GWh。面对这种紧迫需求,其背后的动力电池企业显得至关重要。
因为对大众来说,如若控股一家电池企业,既能降低电池采购成本,又能稳固供应链体系。这是主机厂理应保持的对自己掌控核心部件的要求和警惕。
大众是吃过电池亏的。
去年3月,大众与韩国SK创新签署了一份电池供应协议,却不料想因此激怒了原供应商LG化学。后者不但威胁断供大众电池,还取消了与其在德国合建电池工厂的合资项目。而由于原材料缺乏,大众自己在德国是没有电池工厂的。
所以奥迪e-tron就遭遇过直接因电池断供产生的交付难题。
大众由此看得非常清楚,在新能源赛道上,一定要通过资源整合,保证自我供应链的充足。
而中国的电池产业链,是全世界最完备的国家之一。
另一方面,国轩高科在动力电池产业的地位与技术优势不容小觑。
从动力电池装机量来看的话,国轩高科排名全国第三。但它的潜力肉眼可见。
国轩高科的技术优势和研发重点在磷酸铁锂电池,它们是国内极少率先将乘用车磷酸铁锂PACK能量密度提升至140Wh/kg的企业之一。
根据国金证券的研究报告,随着电池补贴的逐渐退坡,磷酸铁锂电池的成本优势正逐渐凸显,因此磷酸铁锂在乘用车的应用已经开始转暖;再加上越高的能量密度越意味着越高的补贴,随着时间推移,走在技术前沿的国轩高科显然将迎来发展拐点。
更何况对大众来说,国轩高科与江淮汽车都位于合肥,非常有利于其在新能源产业布局方面形成联动,发挥1+1>2的作用。
总之,如此三板斧后,大众不但在中国形成了乘用车、商用车和电动车的全面布局,更在新能源产业链的核心链条上掌握了直接资源和话语权。
就像大众桑塔纳开启了中国真正的燃油车时代、并让大众在中国建成了最为成熟且稳定的合资联盟一样,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崭新的新能源时代,也正由大众悄悄开启。
02
江淮的反击
江淮同样能从这样一场合作中建成自己的绝地反击。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自从大众即将入股的消息传出,江淮汽车的股票已经在7个交易日里实现了6次涨停,市值几乎翻了一倍。而且其实,自从2017年江淮大众合资公司成立,江淮股价的每一次涨停就几乎都和大众有关。
更长远的影响则在企业根部。
近些年的江淮并不太平。
2019年,江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78亿元,这已经是其连续第三年扣非净利润为负。可以说,近几年江淮的盈利能力并不强,基本上都是依靠政府补贴在生存。
但江淮的实力不该如此。
从生产军用卡车、客车货车底盘,到生产轻卡、轻客,到商转乘、新能源,再到与大众、蔚来合资,江淮大约是中国涉足汽车品类最多、且经典车型最多的品牌之一。即便聚焦在新能源领域,江淮的生产范围也涵盖乘用车、轻型商用车、多功能商用车、客车等各个车型。
几十年来,其在品牌宽度和厚度上的积累都是说来话长的。
但要想品牌向上、木秀于林,江淮和所有中国品牌一样,都缺少一些汽车生产必需的高端技术和足够的品牌力。
而大众入股的意义就在于此,既可以让其闲置产能充分利用,又可以借助大众的技术和影响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实现品牌向上。
此前江淮汽车就从与江淮大众共线生产的过程中,吸收了不少江淮没有的技术。
比如用于淋雨检测的湿度检测仪,是江淮此前没有应用过的仪器,也就是盲点。它的功能是在淋雨状态下,对看不见的积水区域做100%的覆盖检测,提升整车淋雨品质。
再比如过去整车下线后,江淮内部的质检部门会对品控做把关,或全检、或抽检,总归是内部解决,但后来在大众的要求下,江淮引入了第三方公司福迈迪做全线质检。福迈迪是什么概念呢?奔驰、宝马、沃尔沃、福特等品牌的部分车型都是外包给福迈迪做质检的。
用江淮工程师自己的话来说,大众对生产线的规矩和要求就是两个字:极苛。
后来,这些大众技术和标准也都在江淮自己原有的生产线严格执行。
共线生产都能技术吸收如此,直接入股就更不必说了。
按照大众目前的规划,未来将给到江淮大众4~5个纯电动产品,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20~25万辆的生产量,营收300亿元;在2029年实现35~40万辆的生产量,营收500亿元。
如是,在这一过程中,江淮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制造经验也愈加丰富,那么品牌力提升,还会远么?
03
安徽的潜力
安徽汽车工业坐拥奇瑞、江淮,放在全国来看其实底子虽厚,却一直不温不火。
而这一次,新能源汽车或许将成为安徽尤其是合肥的翻身机会。
有人说大众入驻后合肥会成为中国的狼堡,但我以为狼堡或许也仍不够。
因为从此以后,这里既有科大讯飞这样的人工智能龙头,又有国轩高科这样排名国内前三的电池企业,既有蔚来这样的造车新势力代表,又有大众这样的世界汽车三大巨头。
可以说,合肥打造的新能源汽车朋友圈,已经站在了全国鄙视链的顶端,再加上其本来就有长三角一体化的区域经济优势,未来新能源产业形成规模,计日可期。
想想就连大众汽车CEO迪斯都信心十足地表示:“要将安徽打造成中国新的电动汽车中心。”安徽自己的野心,更不言而喻。
幸运的是,所有的横空出世,都是厚积薄发,多年苦功积攒,安徽汽车的工业实力,已能撑起这份野心。
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之后,这里将迎来最好的时机。
期待新能源大幕拉开后的崭新安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三赢?大众混改江淮

2. 江淮混改,大众入局只是资本推手的一厢情愿

近日,外媒报道,大众有意收购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股份,收购额至少为35亿元人民币。此外,大众集团还将成为国轩高科的最大股东。
受此消息影响,江淮汽车27日午后秒板,封单超160万手。而在过去的5个交易日内,江淮汽车股价曾4次涨停,创下自2019年4月以来的新高。
但很快,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风险提示,称其控股股东江汽控股正在筹划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相关工作,目前处于初期商议筹划阶段,尚未形成最终方案,因此该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同时,江汽控股引入战略投资者,不涉及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制权变更。
水滴汽车APP咨询行业专家后认为,在中央明确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针政策下,江淮混改势在必行。但入局者不会是大众。
首先,从此前大众明确表示暂缓西雅特入华来看,大众对江淮已经没什么兴趣了。
早在2016年9月,大众汽车就与江淮汽车签署了合资合作谅解备忘录。2018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江淮汽车及西雅特三方正式签署协议,江淮大众将于2021年前引进西雅特品牌,负责西雅特产品的国产化,以及电动化的研发、制造。
然而,从2016年至今,江淮大众除了在2018年推出过一款小型纯电SUV思皓E20X之外,合作再没有其它实质性进展。水滴汽车APP曾在去年得到消息人士的爆料,江淮大众项目已经搁浅,不仅产品一再跳票,甚至连大众方面原计划为江淮大众项目准备的管理团队也不再组建。
今年3月,大众集团CEO迪斯和西雅特销售负责人Wayne Griffiths的表态,进一步证明江淮大众项目已是水中月镜中花。
在大众集团财务会议上,迪斯直言:“2019年,斯柯达在中国市场面临严峻挑战,失去了不少份额。我们总结,由于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小品牌受到的打击比较大。而且,进入一个新市场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投资,如果要在中国量产,现在的时间可能已经晚了。因此,西雅特品牌在2020年不进入中国市场是合理的。”
Wayne Griffiths还说了一段有些“推翻”曾经合作计划的话。他表示,西雅特不会参与大众中国和江淮汽车的合资公司,但是“西雅特将继续和江淮汽车在研发项目上合作”,继续推动电动车的生产和销售。西雅特目前将集中精力在欧洲市场深耕以及拓展拉丁美市场。
事实上,迪斯已经把大众不会参与江淮混改的第二个理由说了——如今,大众在中国市场的主要业务出现整体下滑,可谓自顾不暇。据乘联会统计,今年1~4月,大众在华最重要的两家合资公司一汽-大众与上汽大众,批发销量同比分别下降了17.5%和50.4%。
其中,上汽大众从去年开始便显露疲态,今年的降幅更是大大超过乘用车市场整体水平。为了实现销量回暖,上汽大众不得不再次打响价格战,4月斯柯达官降,日前又有媒体爆料,公司已启动内部员工购车6折优惠政策。
一汽-大众虽然4月整体增长,但大众品牌终端销量同比下降8.4%,跌幅略高于同期整体乘用车市场5.6%的下滑幅度。
更让狼堡不安的是,日系竞争对手势头正猛,在华销量与市占率快速上升,与大众的距离越来越小。
眼下,大众在中国低端市场有捷达,在小众市场有斯柯达,再来个西雅特不仅“鸡肋”,还有可能自己人打自己人。至于新的合资项目,上汽奥迪显然要重要百倍,大众无暇顾及江淮大众,就更别提掺和江汽控股的混改了。
有媒体分析称,大众控股国轩高科,是为了即将全面铺开的电动化布局。按照大众的规划,2025年前将推出50款全新纯电动车型,其中超过30款将在中国市场投放;到2028年,大众旗下电动汽车总产量将达到2200万辆,中国市场将占一半以上,至少达到1160万辆。
想要实现这样的宏伟目标,首先要扩充产能。目前,大众在中国有2家电动车工厂,分别是一汽-大众佛山工厂和上汽大众安亭工厂,累计年产能约60万辆。在去年5月,江淮大众新能源工厂也开始建设,预计今年6月建成,建成后可实现年产纯电动乘用车10万辆。
根据这家媒体计算,70万辆的年产能不足大众规划产量的一半,因此入股以新能源见长的江淮汽车,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此,专家表示,如果大众真能按它说的这套计划执行,入股江汽控股自然说得通。但问题是,大众真的会“说到做到”吗?
虽然新能源汽车有国家的大力扶持,但受补贴退坡的影响,国内电动车市场遇冷已是不争的事实,大规模扩张的风口期已过,即便大众All in电动化转型,也不会不顾形势,在西雅特没有入华时重金砸给江淮。
由此看来,大众入局江淮混改,恐怕是资本推手的一厢情愿。若说谁会是江汽控股最终引入的投资者,蔚来都比大众更有可能。
这位行业专家对水滴汽车APP表示,蔚来拿到合肥的投资,应该是有交换条件的,“拿了这么多钱,总要回报一下当地”。目前,蔚来与江淮深度绑定的趋势众人皆知,想必安徽政府也不希望肥水流了外人田。
“当然,也不排除还会有其他入局者,但绝对不会是大众。”
文/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 江淮汽车混改获批 “过度依赖”大众利弊相倚

大众汽车集团在华投资的力度让业界看好江淮大众的未来发展。
11月25日,江淮汽车宣布,大众中国投资增资江汽控股和江淮大众事宜通过了反垄断调查。

公告内容显示,江淮汽车接到大众中国投资的通知,根据大众中国投资于2020年6月11日与安徽省国资委和江汽控股签署的《关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投资协议》,以及于同日与江淮股份和江淮大众签署的《关于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投资协议》,大众中国投资已就该两份投资协议项下的交易向具有前置申报义务的相关国家的反垄断审查部门提交反垄断审查申报。
截至2020年11月23日,大众中国投资已在相关国家就该项目取得了反垄断审查部门的批准。 
财经网汽车就上述合作事宜联系到江淮汽车相关人士,对方并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增资获批
大众斥资入场,将为江淮汽车长期表现平平的乘用车业务带来转机。
相关交易完成后,大众中国投资将成为上市公司江淮汽车的控股股东——江汽控股的股东,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江淮汽车和大众中国投资将向双方合营公司江淮大众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合资公司的总注册资本从20亿元增加至73.55亿元,江淮汽车持有江淮大众25%股权,大众中国投资持有江淮大众75%股权。
江淮大众还将引进大众集团的品牌产品。 
大众集团承诺将授予江淮大众4-5个大众集团品牌产品。计划中的产品将基于其纯电动平台打造。此外,大众集团还将优先考虑向江淮大众导入B级车和C级车,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油汽车/插电混动汽车车型,以及潜在的商用车产品。
江淮大众的目标是在2025年生产20万至25万辆,在2029年生产35万至40万辆,预计总收入在2025年达到300亿元人民币,在2029年达到500亿元人民币。
11月3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江淮大众增资方案已获得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备案通过。近日再度通过反垄断审查,此次收购即将顺利落地。 
江淮汽车表示,本次增资系公司和大众中国投资战略合作中的重要环节,有利于推进公司和大众中国投资的战略合作,有利于促进合资公司的发展。还有相关人士表示,如果上述规划能够达到预期,相当于再造一个“新江淮”。
大众汽车集团在华投资的力度让业界看好江淮大众的未来发展。
今年9月28日,大众中国宣布将携手合资企业伙伴,在2020年至2024年间共同投资约150亿欧元,加速布局中国电动出行领域;在2025年前实现15款新能源车型的本土化生产,将电动车型在集团产品组合中的比例提升至35%。其中,江淮大众计划到2025年再推出5款纯电动汽车,同时建立、完善电动汽车工厂和研发中心。
中金研究认为,江淮大众有望成为大众高性价比新能源造车中心。
靠拢大众
合资合作也为江淮自主乘用车业务带来助力。江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项兴初将其总结为两点:一是引入德国大众质量体系(VDA标准),围绕零部件、四大工艺、整车出厂全流程开展对标达标工作,将“实现乘用车产品品质的提升”;二是江淮与大众在电动化、互联互通、自动驾驶、智慧出行等领域深化合作,将助力江淮实现新能源汽车“十四五”战略规划目标,“实现全方位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9年,江淮汽车与大众集团就落地合肥市的智慧城市项目展开合作;与大众、一汽、星星充电等共同出资组建了充电桩企业开迈斯新能源。
资深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认为,与大众合资合作,江淮迎来了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知名度的机会,同时新能源汽车发展也将获得更多资源支持。
此外,近日有传言称,安徽江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更名为江汽大众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名称“600418江淮”更名为“600418江汽大众”。江淮汽车对相关报道予以否认,称其为虚假消息,公司无相关信息对外发布,且暂无更名计划。
今年下半年,江淮乘用车业务开始加速转型,在开发、制造水平等方面全面向大众汽车靠拢。
制造方面,江淮乘用车一工厂已按照大众标准完成改造,与江淮大众合资产品共线生产;乘用车二工厂则拟进行转让,旨在“盘活闲置产能,实现存量资产变现”。
9月26日,江淮在北京车展上发布了思皓乘用车品牌,以及中型SUV思皓X8。据官方介绍,该品牌已实现“全面对标、全线达标、全速共标”,即产品品质全面对标大众,引入德国VDA质量管理标准,以及先进制造工艺和试验验证体系,使产品品质达到大众全球质量标准,最终与江淮大众共用“思皓”品牌标识。
利弊相倚
未来几年,思皓乘用车还将依托全新模块化平台,推出多款全新车型和改款车型,覆盖从A0级到B级的SUV、轿车,同步匹配搭载纯电动、燃油等多种动力。
11月20日,江淮在广州车展上宣布“瑞风”正式成为旗下独立汽车品牌,聚焦商务车业务,并发布全新独立品牌标识。同步上市的瑞风L6 MAX是江淮与大众合资合作后推出的首款MPV。瑞风品牌同样引入了德国VDA质量管理体系,并全面对标大众MQB平台。
目前,江淮汽车的品牌格局已经清晰:乘用车使用思皓品牌,商务车使用瑞风品牌,商用车则继续使用JAC的标志。对此,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表示,江淮是商用车起家,因此在市场的认知中,JAC代表的是商用车,而采用思皓品牌标识,有助于强化江淮乘用车的产品序列,与商用车区分开来。
数据显示,2020年10月,江淮汽车的SUV销量同比增长45.5%至9974辆,轿车销量同比增长59.9%至1858辆;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63.2%至5711辆。市场表现回暖,为江淮乘用车转型升级“开了一个好头”。
招银国际研究部白毅阳认为,思皓乘用车的推出,有望提升江淮乘用车产品品牌力,改善盈利能力。但如果江淮与大众磨合不畅,未能借助大众的技术和品牌重新打造自主乘用车板块,有可能会沦为大众的“代工厂”。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思皓乘用车和大众合资品牌全面共标,产品技术全面对标,导致二者的界限模糊不清,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疑惑和困扰。在自主品牌打造差异化竞争力之际,江淮继续以“合资反哺自主”的思路紧密“绑定”大众,就当前的情况而言,其未来发展走向并不明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江淮汽车混改获批 “过度依赖”大众利弊相倚

4. 大众增资江淮,国内汽车市场或将重新洗牌

新能源时代正在悄然接近,国内造车新势力不断崛起,可以预见的是,燃油车时代的品牌格局将不会延续至电动车时代,到那个时候,整个行业会重新洗牌。对于传统汽车厂商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如果能挺过去,那么国内的好日子将会是双重快乐,但如果没有跟上时代,那么自身很可能面临生死存亡的威胁。大众增资江淮,国内汽车市场或将重新洗牌

很显然,大众作为传统车企阵营中的佼佼者,它比任何人都明白提前布置新能源领域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它在近两年时间不断推出包括ID.3、ID.4在内的纯电动车型,这种理念的转变甚至影响到旗下燃油车产品,比如刚刚国内上市不久的第八代数字高尔夫,内部搭载了大量科技智能化配置,种种迹象表明,大众有条不紊的为智能电动车提前铺路。

从大众官方对新能源领域的展望不难看出,南北大众依然是未来国内市场的销售主力,但它们更多是负责像ID系列这类主流中上级别的产品,而在低端电动车市场,目前大众并没有任何合作伙伴。为此,大众看上了国内商用车龙头-江淮汽车。

2020年5月29日,安徽省国资委、大众中国投资、江汽控股签署《关于向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增资之意向书》,双方各持合营公司50%股权。仅仅过去半年时间,江淮汽车官方发布公告宣称,江淮大众增资相关事宜已获得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备案通过。这意味着原来双方各占50%的股权比例将变成大众中国投资占75%,而江淮控股股权比例将下降至25%,公司话语权将由大众中国主导。

至此,随着德国大众汽车与江淮汽车的联姻落地,大众在国内第三个合资品牌正式步入正轨,未来大众将会给江淮提供多个电动车产品供其生产,并联手建立电动车制造工厂和科研中心。双方会互相成就,都能得到自身想要的东西。

对于大众来说,入股江淮汽车无疑是加速国内新能源领域布局,有了江淮大众的出现,大众已经完成新能源领域内低端和中端的高低搭配,产品更加细分化。目前大众已经在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两家合资厂分别推出ID.4 CROZZ和ID.4 X两款诞生自MEB平台的车型,各自预售价均为25万元,同时ID.3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引进国内,虽然售价会比ID.4系列要低,但参考国外折合人民币超过23万元的售价,即使国产制造后,相信价格也会处在18-20万之间。这就给予了江淮大众很大范围的价格区间,根据协议内容,江淮大众将会优先引进4-5款纯电产品,并且会为该系列产品单独开启一条全新的生产线,力求达到高品质、高效率的生产模式。

另外,由于大众集团纯电车型售价高、续航低、产品力较差等问题,导致大部分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因而使得大众集团两家在华合资厂的新能源积分均为负数,处于合资阵营垫底状态。并且雪上加霜的是,国家对车企平均燃料消耗量的要求再次提升,大众两家合资厂再次未能达标。在新能源和燃料消耗量双重“挂科”之后,倘若大众不能将积分扭亏为盈的话,那么大众将不得不被强制暂停新车的申报,无法申报就意味着没法在市场开售,对于大众来说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所以,为解决这个问题,大众看上了双积分富余的江淮汽车。

对于江淮汽车来说,与大众进行合作可以说好处多多。首先是品牌加成,众所周知,大众在国内可以称得上是“神一般的存在”,截止到10月份,旗下南北大众两家合资厂分别位列车企销量榜单的第一第二位,做到如此热销除了产品多样性以及价格优势之外,更多是由于消费者对于大众LOGO的无条件支持所导致。所以以后江淮大众上市销售,抛开产品力不说,单凭全车十多个大众标志就能吸引一部分消费者。

其次,两家车企合作之后人员必定会相互流通,届时大众中国的管理人员会带来更优秀的企业管理方法,优化企业内部结构,提升工作效率。

而在技术方面,大众MEB平台同样采用大众模块化理念设计打造,具有高度拓展性。能涵盖不同车身尺寸的车型,同时能根据定位的高低来对续航进行不同的调教。既满足市场不同需求,又能很好的兼顾成本。另外,即便是非大众品牌,依然能借助MEB平台打造纯电动车型。如此一来,如果未来江淮使用MEB平台生产,那么新车卖点又可以多加一行“采用与大众相同平台技术”,势必会得到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青睐。

总得来说,大众入股江淮可以说是双赢局面,一方面大众未来入门新能源市场有了着落,双积分压力得到缓解,能继续扩张在中国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江淮与大众合作能学习到乘用车的造车经验,加快商用车向乘用车的转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 江淮大众增资获批 ,江淮与大众战略合作进入新阶段

11月2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到江淮大众的通知,江淮大众增资相关事宜已获得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备案通过。
今年上半年,大众(中国)与江汽控股达成协议,双方将对合营公司江淮大众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大众中国将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对江淮大众所持股份将由50%上升至75%;江淮汽车持有江淮大众的股份将由50%变更至25%。

关于此次股改,江淮汽车公告称,此举标志着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的战略合作进入新阶段,标志着大众集团新能源汽车中国生产基地在安徽设立,也标志着大众集团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总部落户合肥。
伴随大众中国对江淮大众持股比例的增加,大众集团也将把更多车型导入该合资公司。江淮汽车以客车起家,2004年进军轿车市场,2015年扩充新能源汽车板块,2017年底与大众中国合资成立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江淮大众增资获批 ,江淮与大众战略合作进入新阶段

6. 增资数十亿元,江淮大众更名背后释放了什么信号?

12月2日晚间,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众中国投资”)对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汽控股”)的增资和大众中国投资、江淮汽车对江淮大众的增资事项已完成工商登记变更,其中,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

从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大众中国投资对江汽控股增资人民币23.83亿元,大众中国投资对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首期增资人民币16.09亿元,江淮汽车对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首期增资人民币8252.5万元,两项交易已完成交割。
 
在交易完成后,大众中国投资成为江汽控股的股东,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安徽省国资委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并仍控制江汽控股。大众中国投资持有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75%股权,江淮汽车则持有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25%股权。
 
与此同时,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大众集团(中国)CEO冯思翰。
 
说起大众与江淮的牵手起源于2017年,当年6月,江淮汽车与大众集团合资成立了新能源企业“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不过,两者的合作进展并不十分顺利。根据江淮汽车2019年年报,江淮大众项目当年亏损3.6亿元。
 
关于此次增资,事实上,早在今年5月29日,江淮汽车曾发布公告称,大众中国投资已在同日与江汽控股签署增资意向书。增资完成后,大众中国投资将成为江汽控股股东,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安徽省国资委持有50%的股权并仍控制江汽控股。此外,大众中国投资将向双方合资公司江淮大众增资。增资交易完成后,大众中国投资将持有江淮大众75%的股权。
 
公告称,在大众中国投资成为江淮大众75%股权的股东后,德国大众集团有意愿授予其大众集团旗下的主流品牌及一系列新能源产品。计划中的产品将基于其纯电动平台打造。此外,大众集团还将优先考虑向江淮大众导入B级车和C级车,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油汽车/插电混动汽车车型,以及潜在的商用车产品。

同时,江淮大众将逐渐扩大规模并力争在2029年间达到年产量35万辆-40万辆。项目总投资额预计达到约10亿欧元或等值人民币。并且大众集团有意愿与江汽控股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在各领域进一步进行全面深入的合作。
 
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江淮汽车营业收入91.33亿元,同比下滑37.66%,同时产生3.56亿元的亏损,这给江淮的经营带来压力。
 
不得不说,对于江淮来说,通过和大众更深入的合作,江淮可以获得大众的技术支援及产品支持,并从根本上提升竞争力,走出当前的困境。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增资的背后,从长远来看是双赢的局面:江淮得到大众的品牌溢价与技术,大众得到江淮的国内市场营销网络,进一步占领国内新能源市场份额。
 
值得肯定的是,在大众的加持下,江淮汽车日前销量有所增长。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江淮汽车销量为4.30万辆,同比增加31.45%,1-10月份累计销量为37.56万辆,同比增加6.24%。盈利方面,今年第三季度,江淮汽车营收为151.19亿元,同比增加48.4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0亿元,同比增加5561.60%。
 
从某种程度上看,此次增资,不仅是两个集团之间的合资合作,更是国内市场与海外市场、车企与大形势之间博弈的最终结果,这标志着中国汽车行业对等合资时代的落幕,也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全面开放的号角正式来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 江淮大众增资尘埃落定,大众(安徽)登场

经历了半年时间的磨合,江淮大众增资项目在最近尘埃落定。
12月2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大众中国投资对江汽控股的增资和大众中国投资、江淮汽车对江淮大众的增资事项已完成工商登记变更。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众安徽”)。
公告显示,大众中国投资对江汽控股增资人民币23.83亿元,大众中国投资对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首期增资人民币16.09亿元,江淮汽车对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首期增资人民币8252.5万元,两项交易已完成交割。
简单来说,此前江汽控股由安徽省国资委持股50%,大众中国投资持股50%,将变为大众安徽由大众中国投资持股75%,江淮汽车持股25%。

江淮大众成立于2017年,由江淮汽车与大众(中国)共同出资成立,各占50%股权。今年5月底,大众中国与江汽控股就江淮大众增资项目达成协议,于6月11日签署了相关协议。按照当时的约定,增资完成后,大众中国将持有公司50%的股权,安徽省国资委持有50%的股权并仍控制江汽控股。
但江淮汽车在11月2日发布的公告显示,江淮大众的总注册资本将增加至73.56亿元,大众中国投资在此前50:50的股比基础上,增持江淮大众股份至75%。
至此,江淮大众的主导权也由之前的江淮汽车变成了大众汽车,大众中国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
官方信息显示,大众安徽的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中外合资),法定代表人为大众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博士(Dr.Stephan W?llenstein),注册资本为73.56亿元人民币。

站在公司职能的角度,大众安徽或将成为大众集团在中国主要的新能源汽车基地。其经营范围包括研发、制造纯电动汽车;研发、制造电动汽车电池等新能源汽车相关核心部件;销售整车以及其零部件、组件、配件;进口及在中国购买其开展业务活动所需要的货物及服务等。
从合作背景看,在江淮大众出现之前,大众集团在华合作伙伴一直是上汽集团和一汽集团,得益于这两家车企的推力,大众在中国销量常年位列第一。为了保持优势市场的绝对地位,并试图抓住新能源发展的机遇,近几年大众开始向CASE(互联网化、无人驾驶共享化和电动化)加速转型。
2018年,江淮大众全新的合资品牌思皓正式发布。2019年,江淮大众汽车旗下首款车型思皓E20X正式上市。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到了2020年5月,大众汽车和江淮汽车的合作变得更加紧密。
业界一致认为,此次江淮大众获增持,标志着江淮与大众战略合作将进入新的阶段。

稍早前,大众集团在电气化转型战略中明确表示,将在2024年前向混合动力、电气化和数字化领域投入600亿欧元,其中330亿欧元将用于电气化领域支出。据江淮大众方面透露,其仍聚焦在新能源乘用车,第一款车型将来自大众MEB平台。
为了推进产品布局,江淮汽车在6月与大众汽车签署了《关于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之产品组合框架协议》。协议的目标是,在2025年生产20万~25万辆,在2029年生产35万~40万辆,预计总收入在2025年达到300亿元人民币,在2029年达到500亿元人民币。而且,按照此前大众集团承诺的,在大众中国投资成为江淮大众75%股权的股东之后,将授予合资公司4~5个大众集团品牌产品。
另一方面,大众的增持或许也为江淮汽车带来更多希望。江淮汽车近年销量严重下滑,乘用车表现尤为明显。江淮汽车今年上半年年度报告显示,营业收入为249.4亿元,同比下滑7.6%。业内纷纷猜测,江淮大众或将是江淮汽车乘用车板块的转机,尤其在获得大众加码之后。
总体来说,大众安徽的出现可能意味着,随着中国汽车股比将逐渐放开,汽车行业对等合资的时代正在慢慢逝去,国内新能源的竞争环境将越来越激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江淮大众增资尘埃落定,大众(安徽)登场

8. 江淮大众增资获批 或再造一个“新江淮”

江淮大众增资获批,官方告诉财经网汽车,产品组合框架达到预期目标后,相当于再造一个新江淮。
11月2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到江淮大众的通知,江淮大众增资相关事宜已获得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备案通过。

今年上半年,大众(中国)与江汽控股达成协议,双方将对合营公司江淮大众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大众中国将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权,对江淮大众所持股份将由50%上升至75%;江淮汽车持有江淮大众的股份将由50%变更至25%。
财经网汽车就上述消息联系到江淮汽车有关人士,对方表示,江淮大众获增持一事,标志着江淮与大众战略合作进入新阶段,“产品组合框架达到预期目标后,相当于再造一个新江淮。”
车型方面,该位人士表示,目前,从产品属性来看,江淮大众仍聚焦在新能源乘用车,第一款车型将来自大众MEB平台。随着2022年中国汽车股比放开,在国家政策以及双方协议框架下,带来更多产品,包括纯电动汽车、燃油汽车以及插电混动汽车车型。
除了将思皓X8 全面对标大众MQB平台,江淮汽车还将通过与大众汽车进一步深化合作,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在产品品质上,坚持对标德国VDA质量标准,进一步吸收大众汽车造车经验,从各个层面反哺江淮自主,形成良性的有益循环;在企业管理上,学习和借鉴大众汽车在高效发动机、车身轻量化、平台开发、先进工艺等方面拥有的成熟技术与管理经验,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公司经营上,汲取大众汽车在经营市场、用户、品牌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改善公司经营业绩,提升用户服务体验,创世界知名品牌。”
大众加码新能源
江淮大众成立于2017年,由江淮汽车与大众(中国)共同出资成立,双方各持50%股份。在此之前,《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曾明确规定,“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含两家)以下生产同类(乘用车类、商用车类、摩托车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但随着政策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倾斜,该项规定不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企业。
在江淮大众从新规中诞生之前,大众集团在华合作伙伴一直是第一大车企上汽集团和第二大车企一汽集团。同时,得益于两大车企的背书和自身的产品实力,大众在中国销量常年位列第一。
相较于江淮汽车,大众集团在此次合资公司中扮演的角色似乎更为外界关注。2017年,事发已有两年的“排放门”事件不仅为大众带来了230亿美元的天价赔偿,还使其几乎丧失北美市场。这也成为大众向CASE(互联网化、无人驾驶共享化和电动化)加速转型的重要推力。而中国市场销量占大众全球销量的四成,已成为大众决不能失去的市场。若想在全球与竞争对手角逐,保持优势市场的绝对地位,至关重要。
因此,江淮大众于大众集团而言,既可以为其专攻新能源领域,又可以为大众的在华战略扩充版图。
业内看好品牌提升
“在成立初期,大众在新能源领域内并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即使有产品也会优先考虑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江淮大众在与南北大众的争夺中属于弱势的一方。”汽车分析师任万付告诉财经网汽车。
不仅如此,近年来“商强乘弱”成为江淮汽车难解的局面。数据显示,2019年江淮汽车累计销售46.2万辆,同比下滑8.91%;其中乘用车销量为16.3万辆,同比下降17.8%,商用车全年累计销售25.9万辆,同比下降2.3%。
2020年1月至9月,江淮汽车累计销售33.3万辆,其中乘用车10.8万辆,同比下滑15%;商用车21.3万辆,同比增长18.4%。
江淮汽车2019年财报显示,尽管扣非净利润为-9.78亿元,依靠计入2019年年度损益的11.17亿元政府补助,江淮汽车实现盈利。此前,江淮汽车已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为负。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认为,江淮汽车近年销量陷入下滑,乘用车表现尤为明显,获得大众加码有望扭转该局面,“而且大众增资以后,江淮汽车股价因此得到抬升,有利于将江淮从困境中带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协议,大众集团承诺授予江淮大众基于其纯电动平台的4-5个大众集团品牌产品,且将优先考虑在江淮大众投放B级、C级车,以及潜在的商用车产品。
成立至今,除了推出拥有独立logo的“思皓”品牌,江淮大众未曾从大众集团直接导入任何一款车型。今年,在合资公司被大众集团宣布持续加码后,江淮汽车股价一度在8个交易日翻倍。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以商用车起家的江淮汽车,乘用车领域表现差强人意,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品牌在乘用车市场存在感不强,定位较为低端,而汽车产业变革和混合经济改革则恰好为其带来了机遇。先是牵手头部造车新势力的蔚来、再是联姻巨型跨国车企的大众,这个在国内仅算中等规模的整车企业仿若新生、并直接入局新一轮产业竞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