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买进美元以阻止人民币升值的做法可能在长期内会给中国带来通货膨胀问题. 这句话什么意思?

2024-05-13

1. 中国央行买进美元以阻止人民币升值的做法可能在长期内会给中国带来通货膨胀问题. 这句话什么意思?

1.用人民币换美元,成为外汇储备,央行再申请动用外汇储备的美元买国债。

2.我国资本项下是不开放的,经常项下的美元也就是日常经济领域进入中国的美金,必须结汇给国家,多少美金进入就要用等值的人民币去换,流入多少美金就要投放等值的人民币到市场,所以买入美金或者其他方式的美金流入(比如投资、私人业务)都会导致人民币投放量的增加,这会有通货膨胀的风险。不过,央行可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发行央行票据回笼这部分被迫发行的人民币,只是要付出一些利息的代价。同时,增加存款准备金率,通过控制基础货币,也能回笼人民币。

买入美金阻止人民币升值的做法从长期看是不可行的,因为美元贬值已成大势,中国没有这个能力托住这么大的美金盘子。

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中国的策略就是拖时间,付出金融的代价换取升值的减缓,以求降低对国内经济的冲击,给国内经济转型争取时间。当然这些都是金融政策,只是治标不治本,真要解决这个问题,还要配合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提高政府效率、打破垄断等等一些列的手段才可以从根本上把中国经济引向一个健康增长的局面。 

中国根本不想套什么美元,因为随着美元的贬值,财富会缩水,另外,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的热钱会造成资产价格泡沫,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下(国投强、民营弱)中国既不敢降息(怕进一步伤害经济基本面及加剧失业率),又不敢加息(担心加剧通货膨胀),进退两难。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加快政治改革,彻底解决掉横在我国经济改革上的巨大阻力,完成中国的改革,解决掉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的问题,否则经济现在已经恶化到如此地步,温 总 在外媒那承认,失业人口压力达2 亿,几乎要到无法控制的局面了,今后几年,政改无可避免,这不是经济软着陆、硬着陆的问题,而是乱 还是 不乱,倒退还是 前进的问题。

中国央行买进美元以阻止人民币升值的做法可能在长期内会给中国带来通货膨胀问题. 这句话什么意思?

2. 人民币如果升值,大量境外短期投机资金就会乘机而入,大肆炒作人民币汇率。会引发什么引发金融货币危机呢

人民币汇率取决于一揽子货币的价值变动
据说日元比例很大
其他参考货币还有韩元新加坡元欧元等
升值有利于进口
不利于出口
贬值正相反


人民币如果适度升值,可以给我国带来四大好处:


第一,扩大国内消费者对进口产品的需求,使他们得到更多实惠。人民币升值给国内消费者带来的最明显变化,就是手中的人民币“更值钱”了。你如果出国留学或旅游,将会花比以前更少的钱;或者说,花同样的钱,将能够办比以前更多的事。如果买进口车或其他进口产品,你会发现,它们的价格变得“便宜”了,从而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第二,减轻进口能源和原料的成本负担。我国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在国际能源和原料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国内企业势必承受越来越重的成本负担。2004年,我国进口的成品油均价较2003年上涨了30.8%,钢材上涨了43.7%,铜材上涨了50.4%,铁矿石上涨了1倍多。进口能源和原料价格上涨,不仅会抬高整个基础生产资料的价格,而且会吞噬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的利润,使其赢利能力下降甚至亏损。如果人民币升值到合理的程度,便可大大减轻我国进口能源和原料的负担,从而使国内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第三,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长期以来,我国依靠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数量扩张实行出口导向战略,使出口结构长期得不到优化,使我国在国际分工中一直扮演“世界打工仔”的角色。人民币适当升值,有利于推动出口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改进产品档次,从而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第四,有助于缓和我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鉴于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迅猛势头和日益增多的贸易顺差,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对此,简单地说“不”,看似振奋人心,实则于事无补。因为这会不断恶化我国和它们的关系,给我国对外经贸发展设置障碍。近年来,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急剧增加,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据。人民币适当升值,不仅有助于缓和我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减少经贸纠纷,而且能够树立我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良好国际形象。


不利吸引外资、影响市场稳定


如果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过大,或时机把握不当,将会带来五大弊端:


第一,将对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产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价格远低于别国同类产品价格。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二是由于激烈的国内竞争,使得出口企业不惜血本,竞相采用低价销售的策略。人民币一旦升值,为维持同样的人民币价格底线,用外币表示的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将有所提高,这会削弱其价格竞争力;而要使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不变,则势必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这不能不对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


第二,不利于我国引进境外直接投资。我国是世界上引进境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目前外资企业在我国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对促进技术进步、增加劳动就业、扩大出口,从而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后,虽然对已在中国投资的外商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但是对即将前来中国投资的外商会产生不利影响,因为这会使他们的投资成本上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将投资转向其他发展中国家。


第三,加大国内就业压力。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和境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因为我国出口产品的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受阻必然会加大就业压力;外资企业则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之一,外资增长放缓,会使国内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第四,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人民币如果升值,大量境外短期投机资金就会乘机而入,大肆炒作人民币汇率。在中国金融市场发育还很不健全的情况下,这很容易引发金融货币危机。另外,人民币升值会使以美元衡量的银行现有不良资产的实际金额进一步上升,不利于整个银行业的改革和负债结构调整。


第五,巨额外汇储备将面临缩水的威胁。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6591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充足的外汇储备是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参与对外经济活动的有力保证。然而,一旦人民币升值,巨额外汇储备便面临缩水的威胁。假如人民币兑美元等主要可兑换货币升值10%,则我国的外汇储备便缩水10%。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


改革现行汇率制度是大势所趋


由此可见,人民币升值恰似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笔者认为,对人民币升值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应将其放在更为深层的背景上考察。


现行的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是1994年确定的。钉住美元的好处是可以将我国国内价格锚定下来,减少汇率波动的风险,从而促进外贸发展和外资流入,但缺陷是不能对外部经济变化作出灵活反应。现在,国内外经济形势都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美元汇率持续下跌,在这一背景下,我们如果仍墨守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将很难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因此,实行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并据此使人民币适度升值便成为我国不可回避的政策选择。


至于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我们要进行客观分析,并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化解。比如,适度升值虽然会对出口造成一定冲击,但要看到我国出口产品尤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是很强的,即便人民币升值10%,也不能从根本上动摇这一优势。再说,升值可以促使企业将压力转变为动力,通过挖潜革新来提升竞争力。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在出口结构与我大致相同的东南亚国家的货币纷纷大幅贬值的情况下,我国出口贸易仍然取得了骄人的增长业绩,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又如,适度升值虽然会使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缩水威胁,但通过控制储备规模、优化储备币种、调整储备形式等措施,亦可将这一威胁减至最小。

3. 从紧的货币政策怎么导致人民币升值?

你不知道原因还把这个当论点?而且这个论点是不是有点常识化了?
1、货币紧缩,经济冷却,物价下降,人民币升值(相对购买力平价);
2、货币紧缩,国内需求下降,进口减少,人民币趋于升值(出口由国外需求决定);
3、货币紧缩,利率提高,外资流入,人民币升值(利差交易);
4、(承3)在不完全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下,中国央行若企图控制人民币升值,需在外汇市场购进外汇,投放人民币,货币供应增加,通胀压力进一步增大,从而央行不得不进一步紧缩货币,利率进一步提高,外资进一步流入,人民币进一步升值(4是循环的,即固定汇率绑架货币政策灵活性、独立性问题,参见蒙代尔三角)

从紧的货币政策怎么导致人民币升值?

4. 金融危机 中国人民币会增值 还是会贬值 现在的局势看人民币正在贬值。 中国政府让人伤心啊

金融危机时,国际货币升值还是贬值取决于投资者对各种货币的信心,这是相对的。2008年9月掀起的金融大海啸起源于美国。但是,当时美元对欧元还是升值,因为在金融危机时,投资者对美国的信心大于任何其它国家。当金融危机过去后,美元又对欧元贬值,因为美国的赤字巨大。

对于人民币来讲,它不是国际货币,金融危机时,投资者不会买人民币来避险,但会随美元升值而升值。

一般情况下,人民币是升值还是贬值,答案取决于你在哪里消费。如果你去美国,在那里花钱买东西,人民币当然是升值了。例如,如果你去买猪肉,美国猪肉1美元一斤,以前汇率是1:7, 你要花7元人民币买一斤猪肉;现在汇率升到1:6.4, 你买同样的一斤猪肉,只要6.4元人民币了。

而你在国内消费时,由于通货膨胀,原来8元一斤猪肉,现在要16元一斤,人民币当然是贬值了。由于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在国内消费,当然大家的感觉是人民币贬值了。

5. 为什么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希望人民币升值?

说形象点:
汇率原来1:8,中国大量的廉价商品出口到发达国家,挤占了当地的同类企业,导致发达国家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因此发达国家力促人民币升值,现在是1:6,原来8块钱的商品到了国外是1美元卖的,现在变成1.33美元卖,这样中国商品竞争力下降,拯救了国外一批和中国卖价差不多或者高一点的企业。

此外,还有很多很多复杂的因素,不罗嗦了。

为什么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希望人民币升值?

6. 央行为什么贬值人民币?哪位大神从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和国内市场经济方面给点解疑。

国内经济形势差,贬值为了促进出口来提振经济。周五多放那半天假 也是为了促进国内的旅游消费,来带动国内经济,这是组合拳。
国际上第一点人民币要国际化,加入SDR一篮子货币那么必须对人民币是否自由兑换和央行汇率制度有一定条件。因为一带一路要走出去消化国内过剩产能,如果人民币都没有能够自由兑换其他国家怎么使用人民币呢?第二点人民币贬值本来就不是想给老美捅刀子,而是给那些和我国抢市场的其他国家捅刀子,新兴市场可能会形成相互恶意贬值的情况来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第三点美国要加息那么我们不能再向之前一样紧盯美元走势。如果被美元绑着升值 那么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出口商将无法存活。
纯手码 望采纳

7. 由人民币贬值看大国博弈,全球金融危机要来了?

1人民币为何持续贬值?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人民币自2015年8月11日暴跌之日起,至2016年的12月初的一个走势情况。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最低的6.2080升至最高的6.9330,最大升幅高达11.68%。也难怪为何会有很多人抱着大量现金去银行兑换美元,一年11.68%的收益绝对可以跑赢大部分投资品种了。
图1: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日线图(2015年7月-2016年12月)

人民币汇率暴跌后的事件回顾:
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上午,央行公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2298,较上一个交易日贬值1136点,下调幅度达1.9%,为历史最大单日降幅。
2015年8月12日,据路透社传,中国央行对个别外资银行进行窗口指导,暂停其跨境及其参加行境内外汇业务至16年3月底。
2015年9月3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文,自2016年1月1日起,每卡每年累计不得超过等值10万元人民币。
2015年12月23日,人民银行宣布延长外汇交易时间。同时进一步引入合格境外主体,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全部挂牌的交易品种。
2016年1月4日,A股触发熔断机制,中国股市的暴跌引发全球市场全线下挫,离岸人民币日内暴跌超600点,美股纳指跌超3%,欧股全线跌近3%。央行意外大幅下调人民币中间价,市场认为央行再次成为汇率风险的主要来源。
主要在于央行的主动性调节
通过以上事件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从去年8月至今年1月份,人民币的贬值主要是由央行主动性调节所致。用央行的话讲,就是“鉴于我国货物贸易持续保持较大顺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相对于全球多种货币表现较强,与市场预期出现一定偏离。因此,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应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
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因为我国长期“盯住美元”,导致有效汇率过去几年升值过多,需要回调,进行校正。通过下图可以看到,人民币汇率在近十年以来累计上涨幅度高达32%,人民币升值趋势于2014年开始打破。
图2: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月线图(2005年11月-2016年12月)

央行为何主动调节人民币汇率?
可能大家会立刻想到的是,人民币贬值对我国出口贸易形成利好。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贸易对我国GDP的贡献在零附近,因此对我国GDP贡献不大。
而且人民币的贬值,也加重了海外负债较多的主体,对于跨国公司来讲,其在中国的经营利润也因人民币贬值而折损。有专家表示,人民币贬值并不能成为经济的主要推动力,也没办法解决中国国内钢铁等产能过剩的问题。
那么,大家就会产生疑问了,为什么央行要进行主动性的调节呢?这个要从811汇改说起:
2015年8月11日,中国央行宣布调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做市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汇改主要影响有:
双向浮动弹性明显增强,不再单边升值;
不再紧盯美元,逐步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
人民币中间价形成的规则性、透明度和市场化水平显著提升;
跨境资金流出压力逐步缓解。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央行的一个态度,就是在中国金融市场稳定以及我国外汇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中间价报价机制,来提高人民币的市场化程度,更好的发挥汇率对外汇供求的调节作用。
当然,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众多,我们将主要的贬值原因总结如下:
央行主动性调节;
长期升值带来的调整压力;
我国经济放缓带来的贬值压力;
美元的加息预期等。
2美元加息窗口临近
2016年12月14日,美联储将宣布利率决定并发表声明。据彭博最新数据显示,12月加息概率为84%。本月初公布的美国11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基本符合预期,表明美国经济依然强劲。市场普遍预期本次加息几成定局,市场静待靴子落地。
有分析人士称,近期美元指数不断走高,如果美联储按市场预期实施加息,加息“靴子”落地后,美元将阶段性走弱。
图3:美联储5次加息史

美元加息有哪些影响?
美国经济:实体经济短期将受到考验,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美国,美元走强。
全球经济:对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影响偏负面;对新兴市场来说,不同国家受到的冲击或有不同。对经济结构欠合理和增长基础薄弱的拉美和东欧地区的冲击可能较大。
大宗商品市场:产生负面作用。绝大多数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在美元指数上升、商品货币不断贬值的情况下,大宗商品价格承压,黄金、原油等价格受到压制。
A股市场:美元加息对全球市场影响偏负面,对A股往往有短期压力。但从更长周期看,A股走势更取决于国内因素。
3全球金融危机即将到来?
任正非:金融危机可能即将到来
近日,任正非在华为内部讲话时对当前经济形势作为预判:认为金融危机可能即将到来。强调华为上下一定要降低超长期库存和清结超长期欠款,以抵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风险。
任正非对金融危机的判断,着实吓坏了吃瓜群众。大家不免会想,金融危机怎么又来了?
美国总统交接期 金融市场变数多
自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已经过了八个年头。回顾2016年,全球金融市场风波不断,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看似是偶然的意外叠加,实则是各类主要风险持续扩张的必然结果。
而美国历任的总统交接,往往也都伴随着金融危机爆发的时点。比如布什2000年上台处理911和互联网泡沫破裂,奥巴马2008年上台处理次贷危机。
展望2017年金融市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全球财政风险维持在高位,债务压力沉重,以及长期货币宽松将导致的资产泡沫和通胀预期等众多的风险扰动下,2017年的金融市场难以乐观。
强美元爆发金融危机?
有分析称,强美元在美国的历史上罕见,近30年美元指数破百仅有3次,而强美元时代,无疑都爆发了巨大的债务危机,而且基本都炸毁了一大经济体。
图4:近三十年美元指数月K线走势图

强美元带来的三次全球危机:
1980年代,拉美经济崛起,之后由于美国连续加息,实行了强美元战略,结果发生了拉美债务危机。阿根廷和巴西等南美国家,就此一蹶不振,由此诞生一个经济学的名词叫做“中等收入陷阱”。之后,由于美元太贵,石油跌到了10美元以下,随即爆发了第三次石油危机,连续的油价暴跌,甚至最后让苏联经济崩溃、陷入解体的困局。
1990年,日本的楼市泡沫达到顶峰,本来升值的日元,在强美元的对冲下,又开始贬值,日本政府被迫跟随加息。之后日本楼市大泡沫破裂,再叠加人口老龄化困局,让整个日本经济失去了周期波动、长期低迷。
1997年-2000年,美国连续加息,刺破了亚洲经济泡沫,亚洲四小龙四小虎几十年的经济积累,被索罗斯的对冲基金血洗一空,直到现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也没有重现当日的辉煌。之后,6.5%的高利率也使得美国自身开始出现问题,巨大互联网泡沫开始破裂,强美元刺穿了美国的经济假象,再加上2001年的“9·11”事件,美国经济陷入大低迷。
全球经济危机真的要来了?
通过前面的数据统计,以及各类事件的种种预示,我们似乎找到了金融危机即将到来的坚定理由。
金融危机诞生的原因,我们可以把它总结为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泡沫的破裂,再有就是内在出现了问题。
1、首先,历史上著名的几次金融危机,无不伴随着巨大的泡沫的破裂。
如1637年荷兰郁金香危机、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以及2008年的次贷危机,无不是因为投机行为大行其道,导致市场严重偏离其价值,最后归于破灭。
而目前的金融市场经过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年初的“洗礼”并无明显泡沫,而我国的房地产过热现象也在近期的政策下得以显效,因此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并不存在泡沫破裂的基础。
2、其次,我国并不存在金融危机爆发的内生原因,而美国经济在短期内也仍然向好。
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转型的阶段,近两年已经取得初步成效,随着国企改革、“一带一路”和供给侧改革等政策的贯彻执行,我国经济结构和金融体系会更加稳定。
另外,人民币汇率的主动性调节,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美元升值有可能带来的不稳定因素,随着人民币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汇率对外汇供求的调节作用也愈发明显。
我国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有足够的能力维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因此,国际性的金融危机爆发的基础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认为换一种说法会更加适合,就是未来全球经济会处在一个通缩的通道中,全球经济的滞涨和通胀预期的增加,使得各国货币政策的空间非常狭窄,不同国家的政策会根据其自身发展而各有不同。
4特朗普到底在谋划着什么?
日前,特朗普连发了两条推特,向中国提出了三个“质问”。

大意是:
中国自行贬值其货币(让我国企业更难与之竞争)、大幅征收我国商品进口关税(我们没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还在南海兴建军事设施,他们这么干,问过我们的意见吗?显然没有!
关于人民币贬值问题、贸易税率问题,此前特朗普曾多次表态,态度还非常激进。而市场普遍认为,特朗普是商人出身,因此相较于希拉里来说,可能更加注重的是经济利益。下面我们总结了一下特朗普的一些政策主张。
特朗普主要政策主张:
放松监管:奥巴马执政期间,劳动力监管显著扩大。另外,“奥巴马医改”使得卫生保健行业占美国经济的比重过大,高达17%。特朗普的放松监管政策,会促使企业再次开始投资,对信心的提振明显。
增加基础设施投入:特朗普在与对手希拉里竞选时曾豪言称,对重建美国基础设施的计划投入,比希拉里提议的2750亿美元“至少提高近一倍”。如果真实现,这将成为一个庞大的新政府刺激计划。
减税措施。特朗普在即将实施的新政中,将大幅降低企业所得税,使现行所得税从35%降至15%。除此之外,特朗普还准备废除使美国公司在全球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的税收条款,将跨国公司海外收入的税率降为8.75%,此举将促使大量海外资金回流美国,并鼓励投资者扩大在美国本土的投资。
债务问题。特朗普对大肆举债以便大搞基建情有独钟,曾在5月称“我是债务之王,我喜欢债务。”此前,特朗普在公开媒体承诺,他会利用现在的低利率环境,作为重建国家基建设施的一种途径:“美国现在是时候借钱了,而且还要借长期的债。”
著名经济学家房四海在其最新报告中指出:
经济才是根本,政治服务于经济,而军事则是政治的婢女。特朗普重视经济,就无法忽视国际政治、军事层面的博弈。
从特朗普在推特中的三个质问中,不难看出特朗普其实是在“抓辫子”、“讲条件”。也就是说,特朗普的思路很明确,也很自然,他会利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问题来威逼中国,以达到他经济上的目的。
特朗普的要价是什么?
阻止人民币贬值,以降低中美之间的贸易赤字。众所周知,人民币汇率的下跌有利于我国出口贸易,使得中美间的贸易差更加扩大。
特朗普希望美国制造业回流。比如希望苹果产品在美国本土制造,这将影响苹果产品的整个产业链,很多中小企业也可能被迫迁往美国。
让美国企业在海外的存款回流。主要手段是降税,当然也包括查税,软硬兼施。美国企业在海外有超过2.5万亿美元的存款,相当一部分在中国。这些资金回流美国,对中国意味着资本外流。
希望中国降低美国产品的税率,市场对美国更加开放。
结语:大国之争,在于综合国力的竞争,在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的综合竞争,在于国与国之间的动态博弈。美国和中国分别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中间存在利益摩擦也在所难免。
很明显,特朗普近期的种种表现,无非是想通过政治、军事等方面给我国施加压力,以达到他经济上的目的。未来他还会施展哪些招式,我们静观其变。

由人民币贬值看大国博弈,全球金融危机要来了?

8. 人民币对外部汇率升值,对内贬值,面对当前的通货膨胀,作为老百姓应该如何应对?

通货膨胀时期的投资哲学
2007-6-23 9:53:42 
吴向宏

我不是个人理财专家,连自己的钱也是交给理财专家们去打理,所以没有资格给任何人指点投资策略。好在,如果抽象一点,从哲学的层次看,个人理财投资和机构投资应当有很多相通之处。后者我多少算是知道一点。这样看来,不谈具体操作,谈谈投资哲学,这点资格我还算是有的吧。
所有投资人现在都面临一个同样的形势:中国经济目前处于流动性过剩。这主要是低利率、低汇率的“双低政策”导致的。低利率使得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加;低汇率诱使外资大量融入。其结果就是流动性过剩,通俗地说,就是钱太多了。
有人说:钱太多了不是要通货膨胀吗?不是要物价上涨吗?为什么我没有感觉到明显的通货膨胀呢?答案是,通货膨胀会造成社会总产品(资本品+消费品)价格上涨,但资产和消费品两者不一定同步上涨。根据流动性过剩的性质不同,消费品物价有可能上涨不快,或者上涨率低于通货膨胀率。这种情况下,由于总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应当等于通货膨胀率,所以资本品的价格上涨幅度一定会高于通货膨胀率。换言之,资本品实际上越来越值钱!术语叫做“资产升值”——而这就导出了资产升值的流动性过剩时期的第一条投资哲学:

第一条:尽量多持有资产,比持有现金更为合算。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资产,说的是一切不是本国货币、同时又具备保值功能的东西,不一定是实物资产。土地、房产、私人股权、股票、艺术品以及外币,都是资产。
说到这里,似乎很简单——把我们手中的钱换成资产就是了。不过,接下来第二条,就让事情变得困难了一点。

第二条:并非所有资产都会有超过通货膨胀的升值幅度。
这条看上去有些绕,其实原理很直白:既然资产升值的通货膨胀过程中,消费品的涨价幅度可以低于通货膨胀率,那么,有些资本品的涨价幅度同样有可能低于通货膨胀率。说得更绝对一些,有些资本品的涨价幅度,或许会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举个例子,在美国互联网泡沫时期,由于大量投资涌入股市,导致股票(一种资产)巨幅升值,从而压低了许多其它种类资产的升值幅度。这期间,黄金的价格实际是下跌的。在2001年以后,股市陷入一段低迷,黄金却走出了一个大牛市。
有些所谓“投资指南”,往往不负责任地劝告投资人在通货膨胀期一味买入资产,以“流动性过剩”为由,宣传“房市股市不会跌”。千万不能被这些话所蛊惑,一定要记住,不是所有资产都会赚钱,要慎重选择投资品种。
那么,选对了投资品种,是否一定就能赚钱呢?还是不一定,因为还有个第三条。

第三条:特定时期,资产的市场价格有可能超过升值潜力。
原因很简单:谁都不是傻子。既然你知道有通货膨胀,资产会升值,别人也会知道。大家一哄而上炒资产的结果,资产价格可能抬得过高。
举个例子,从长远来看,股票和房地产是最适合对抗通货膨胀的资产。世界上主要经济体中,鲜有这两种资产的长期走势不能跑赢通涨率的。假若你在适合的价格购入这两种资产,然后长期持有,几乎肯定会赚。
问题在于,恰恰在流动性过剩的时期,这两种资产有可能相对变得不安全。原因正是过滥的流动性会提升通货膨胀预期,从而让大家把这两种资产价格炒得太高。投资心理实践一再证明,绝大多数人的投资决策是短视的。举例来说,当通涨率在10%的时候,绝大多数人会以“通涨率将永远10%”的心理去购买资产,把资产价格抬得太高。实际情况却是:泛滥的流动性迟早会被吸收,通涨迟早会回落,届时很多人就会发现自己购入的资产升值潜力已经很小,甚至会发生贬值。例如,美国前两年处于低利率的流动性较过剩时期,房产价格一路上扬,但是从去年以来便开始疲软。
坦率地说:正因为有这第三条存在,导致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很难靠购买资产来对抗通涨。因为机构投资人在预测经济形势特别是通涨走势上,往往要比普通投资人胜一筹。他们是买到最便宜资产的那些人,而普通投资者会成为牛市后期的接棒者——即使不被套牢,其收益率也多不如预期。以中国目前火热的股市为例,当股市在2000点时,大举入市的多是机构。股市从2000涨到4000点,他们的平均收益就是100%。这时,股票作为资产的价格已经很高,而个体投资人却大量涌入。即使股市继续上涨2000点,收益也不过50%了。
总结以上三条,在通货膨胀时期的投资哲学就是:一)选择资产;二)选择特定资产;三)选择在特定时期投入特定的资产。当然,这种哲学主要适用于较长期持有(超过一年)的投资人。若是喜欢在市场上杀进杀出的炒手,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作者系美国红川投资咨询公司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