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怀念割股奉君介子推!是什么意思?

2024-05-14

1. 寒食节,怀念割股奉君介子推!是什么意思?

食节是因为怀念割股奉君介子推而产生的,出自一个典故。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
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怀念割股奉君介子推!是什么意思?

2. 寒食节,怀念割股奉君介子推!是什么意思?

寒食节是因为怀念割股奉君介子推而产生的,出自一个典故。
相传,晋献公的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被迫在外逃亡,后夷吾被拥立为晋国国君,便是晋惠公。晋惠公为了巩固地位,便派人去刺杀在外逃亡的重耳。重耳在逃亡中,饿得快要不行了,随从介子推端来一碗肉羹。但事后重耳发现肉羹里的肉是从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感动万分。
之后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晋做了国君,成为了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重重封赏了那些随他一起流亡十九年的人,唯独忘了介子推。众人多为介子推感到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于是他打好行装,带着母亲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知道这件事情后深感愧疚,急忙派人去请介子推,但是他早已离家躲进了绵山。有人向晋文公出了个主意,放火三面烧山,只留下一面让介子推出山。不曾想大火烧了数天,却仍旧未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灭后众人上山发现介子推母子俩抱着在一老柳树下被烧死了。
晋文公见状,恸哭。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放火烧山的这天定为寒食节并且晓谕全国,每年这一天禁忌烟火,只准吃寒食,成为寒食节。

3. 寒食节,怀念割股奉君介子推!是什么意思?

食节是因为怀念割股奉君介子推而产生的,出自一个典故。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寒食节起源,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
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节,怀念割股奉君介子推!是什么意思?

4. 寒食节的由来:介子推割股啖君,母子却被晋文公烧死


5. 传说中的介子推、割股奉君以及寒食节,都是真的吗?

寒食节,又叫冷节或者百五节。因为它的时间正好在夏历冬至后的105天。从寒食节出现,到今天至少已有2000多年。据说,它的来源是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如果您看书,就会发现现在很多书上,以及最近热播的《重耳传奇》都是如此说的:
公元前656年,晋国的国君晋献公,听信小老婆骊姬的谗言,杀了太子申生,把骊姬的儿子立为继承人。骊姬为了斩草除根,还说服晋献公,派人去杀晋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重耳和夷吾听到消息后,都逃亡到了国外。因为重耳素有贤名,所以晋国很多名士,都选择跟随重耳出逃,这些人当中,就有介子推。

一、历史事件倒计时
晋文公姬重耳即位倒计时八年前:重耳逃入卫国国境时,头须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行,介子推毅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供养重耳。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也成就了他的忠义之名,史称“割股奉君”。

晋文公姬重耳即位倒计时一个月:秦国护送重耳到达黄河岸边。面对重耳即将登上大位,狐偃说:“我跟随您周游天下,有太多的过错,我自己都知道,我请求现在离去吧。”重耳说:“如果我回到晋后,有不与您同心的,请河伯作证!”于是,重耳就把璧玉扔到黄河中,与狐偃明誓。那时介子推也是随从,正在船中,就笑道:“确实上天在支持公子兴起,可狐偃却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并以此向君王索取,太无耻了。我不愿和他同列。"说完就隐蔽起来渡过黄河。
晋文公姬重耳即位元年(无准确月份):介子推隐入绵山,不愿出来。晋文公放火烧山逼其出来,最后在枯树下发现介子推和母亲的遗体。悲痛万分,砍下柳条,做成木屐,每日思念介子推。

晋文公晋文公姬重耳即位二年:将介子推被火烧死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二、历史探案
这时我们可以定论,清明节是纪念介子推的,介子推是一个忠义之士。没错,今天的小说、电视剧、电影、各种故事课程都是这么说的。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历史爱好者,我发现事实好像并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一个是介子推是否被烧死的事情。我们知道,今天的书上都写着,在晋文公回国以后,大肆犒赏功臣,但唯独忘记了介子推。所以晋文公马上派人去找介子推,可是介子推早已看透世事,只想在山林中归老终生,就拒绝了晋文公的邀请。晋文公认为,自己有功不赏,会让天下人说三道四,就强令介子推出山。可是介子推铁了心不想当官,晋文公就下令火烧绵山,想以此逼介子推出来。谁想介子推意志十分坚定,他紧紧抱住一棵大树,就这样被活活烧死了。
但在《左传》中却有这么个记载:介子推认为忠君的行为发乎自然,没必要得到奖赏,并以接受奖赏为耻辱,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故“难于处矣”。介子推无视狐偃等人的夹辅之力是错误的,但其中丝毫没有对晋文公的怨恨,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有的却是对狐偃,壶叔等追逐荣华富贵的鄙夷。有些并未跟随晋文公逃亡的人(例如竖头须)为了贪小便宜通过说些难听的话也来请赏,介子推因此很气愤,进而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

到这里已经很清晰了,介子推没死,他只是隐居,后来晋文公为了封赏他,还是将绵山的田封给了他。也就是说,寒食节其实跟介子推没半毛钱关系。
另外是他割肉的事情。这件事几乎为他成就了美名。据说当时在卫国的时候,管理钱财的小官将钱财卷包汇了,结果重耳一行人只能和西北风去了。就在他们为野菜难吃犯愁的时候,介子推突然一瘸一拐地出现了。他自称找到了肉,然后还给重耳做了肉汤。等大家都吃完后,才想起来问介子推,肉汤从哪里来的?直到大家发现了他的伤,才知道肉汤其实是介子推用自己腿上的肉做的。
现在就要问了:
首先从政治立场上来说。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并未演化出严格的君臣关系,臣下杀死君主的事情比比皆是。而当时的重耳只是一个落魄的公子,介子推完全可以抛弃他自己跑路,即便是对重耳感情深,跟着也就是了。怎么可能做出后世愚忠的大臣们都做不出的事情来呢?另外,就在介子推割肉的同时,齐桓公的臣子易牙,竟然将自己的儿子烹了送给齐桓公吃。但管仲却看出了问题,认为易牙能狠心杀儿子,证明其野心无比之大。结果在齐桓公病重时,易牙真的反叛作乱了。试比介子推,是不是有一两分相像呢?

其次从伤势上来看。如果能做一碗肉汤,那么就不是很少的肉。从身上割下来的肉,一小片都会血流不止,而且还是腿上。即便是存在这件事,包扎好了也要很久才能走上逃亡的路。可是腿上那么大一块伤,想正常走路显然是不可能了。当然,重耳的随从中也许有人可以帮助介子推,比如背着他走。可是大伙都吃不上饭,谁也没有多余的体力。如果说介子推的割肉举动最终却增加了整个重耳团队的负担,那就是得不偿失,帮了倒忙。而历史记载他们很快便从卫国去了齐国。可并没有介子推跟不上的事情出现。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想想,介子推是割过肉吗?他割的是自己的肉吗?会不是是动物的或者是人的?如果是人他会不会杀人呢?

而且,如果从心理学上讲,割肉这件事真的对重耳没有任何触动吗?重耳其实也害怕有一天介子推和易牙一样,在他生病或者快去世的时候叛乱,那时候晋国必将再次落入无尽的深渊之中。也许,将介子推烧死,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重耳才会命令烧山,而不是搜山。
三、真相只有一个
我想,已经不用再往下想了,真是细思极恐呢。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关于介子推的故事根本就是编出来的,只是为了让后世的人找到一个楷模,向着他们学习而已。
其实寒食节在夏商时期就有了。那时候,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禁火与改火之间有间隔的时间,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说法。而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

传说中的介子推、割股奉君以及寒食节,都是真的吗?

6. 介子推和寒食节的历史典故

   大家听过介子推这个人物,他可是我国的历史伟人。他与我们的传统节日 寒食节 有密切的关系,不知道是否有了解过,不知道的朋友也没关系,下文就为大家介绍介子推和寒食节的历史典故,这个历史典故对我们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着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小结: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我从课外书上就有耳闻他了,他对祖国一片忠心,不与小人同流合污,他的崇高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来学习,他也被许多历史朝代称赞过。为了纪念他的伟绩,民间也自发的修建了许多介子推祠堂庙宇,来纪念他。

7.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为了纪念介子推(他是割股奉君的主角)

 在每年的清明节前一天,就是已经拥有2600多年历史的寒食节。你知道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的吗?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二产生的,历史文人还留下过大量缅怀诗篇。光说介子推一些人可能不知道是谁,但是割股奉君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介子推就是这个典故中的主角。
  寒食节是为纪念介子推产生的   介子推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人,他是公子重耳的追随者,一生做过割股奉君和隐居不言禄等壮举,最后被烧死于介休绵山,为了纪念他产生了寒食节。所以说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它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这个节日在每年的清明节前一年,距今已经传承2600多年。
   在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为了躲避祸乱,在外面流亡长达十九年。因为先后被父兄追杀,早年时候重耳常常食不果腹。有一次重耳快要饿晕的时候,介子推为了让重耳活命,就将自己腿上的肉割了一块,然后与野菜一起煮给重耳吃。重耳知道后非常感动,表示如果自己有朝一日做了国君,一定要好好报答他。
   之后经过十九年的逃亡,重耳终于回到晋国成功了君王,并对帮助自己的有功之臣进行封赏。但是在封赏的时候介子推却被遗漏了,他不仅没有要奖赏,还带着自己的母亲隐居,成为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之后有人写诗讽刺重耳,为介子推鸣不平,然后重耳觊觎赶紧派人去召见介子推。
   得知介子推已经隐居后,就带入前往他殷俊的绵山,因为介子推不肯出来,为了逼他就下令烧山,结果没想到将介子推给烧死了。之后晋文公悲痛万分,就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来纪念他,从此有了绵延两千多年的寒食节。寒食节是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自从清初汤若望历法改革之后,寒食节定为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为了纪念介子推(他是割股奉君的主角)

8. 关于寒食节的来源和介子推有关

寒食节的来源和介子推有关:
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独介子推不愿受赏,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

躲避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