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58岁去世,死后葬入八宝山,为什么50年后又迁出八宝山?

2024-04-29

1. 陈赓58岁去世,死后葬入八宝山,为什么50年后又迁出八宝山?

 《亮剑》这部剧在国内可谓家喻户晓,李云龙这一人物深深引入观众的记忆中,然而,天不怕地不怕的李云龙在剧情中却对一个人敬畏有加,这人就是他的上司 陈赓 。
   此人在现实中是我国的开国将帅,曾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不仅在抗日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以八路军第386旅的旅长的身份给日军留下了深刻印象,还在年轻时因一次意外事件救了 老蒋 的命,被他视作救命恩人。这样的人,也难怪李云龙对他尊敬有加。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决定对革命战争中有着卓越贡献的将领将士们一一表彰,并于1955年隆重召开了首届授衔大会,因此,陈赓成为了十大开国大将之一。 
    不幸的是,1961年,陈赓将军因长年累月的操劳生病离世,死后被葬于八宝山。可让人不解的是,就在50年后,又被迁出了八宝山,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究竟为何呢? 
      陈赓起初名为陈庶康,1903年出生在湖南湘乡市龙洞乡的一个小农村。虽然当地整体条件很差,但陈赓出身将门, 他的爷爷在年轻时就参加过湘军 ,家里经济条件富裕,吃穿不愁。
   虽然父母给他提供了相对优越的生活,可陈赓自己并没有满足于安逸的生活,反而受爷爷的影响,他从小便立志报效祖国。看着国家愈发处于危难之间,在家人的支持下,仅仅 13岁 的他便投身湘军,在湘军 鲁涤平 部第6团2营下当兵。
    在湘军的那段日子里,他参加了讨伐吴佩孚,驱逐张敬尧、赵恒惕的战争,还参加了“护法”之役,湘鄂之役等战役,在这些战役中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然而,陈赓很快便亲眼目睹了湘军中的很多腐败现象。他清楚地明白,靠着旧军阀想要拯救处于危难中的祖国是不能成功的。于是,他又回到了故乡,重新回到学校,学习先进的思想与知识。
      也就是在这段学习期间,陈赓了解了更多西方的先进思想文化,他了解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革命思想,更是深深地被马列思想所折服。 1922年,陈赓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第一批光荣的党员之一。 
   1924年, 黄埔军校 正式对外招生,在湘乡读书的陈赓刚得知这一消息便南下广州,以相当优异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
      他将这次学习的机会视若珍宝,花了更大的心思在学习上。在校期间,他表现优异,整个校园无人不知晓他,不仅获得了 “黄埔三杰” 的称号,更是得到了老蒋的信任与喜爱。
   若从常理分析,以老蒋对他的重视程度,陈赓留在国军必定前途无量。然而,幼时的他经历过湘军革命、学习过马列思想,更是早早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而 在老蒋向他抛出橄榄枝时,他还是毅然决然地拒绝了,选择站在老蒋的对立面,为共产党效忠。 
      虽然最终陈赓效忠的是共产党,但是在黄埔军校读书期间,他与蒋介石之间也是发生过一件非常传奇的事件。
   1925年,毕业后的陈赓留在了黄埔军校任职。1925年,老蒋亲自带领黄埔军校的学生们东征,陈赓也被选为了参战的一员。
      可就在 东征陈炯明 的时候,蒋介石的指挥出现了偏差,使得已经深入敌后的他们反倒被敌军包围了起来。而此时,蒋介石的大多亲信都被打散不在身边,能为他保驾护航的只有他一直信任、欣赏的陈赓。
    战争环境实属恶劣,看到此情此景,蒋介石大受刺激,彻底失去了作战的斗气,甚至想要自杀谢罪,可身旁的陈赓见状制止了他,并背起蒋介石带着他冲出重围,救了他的性命。 
      救命之恩自然一直留存于蒋介石的心中,原先他就无比欣赏陈赓。一经此事,他便更想将陈赓收于麾下,可陈赓却推辞说自己已经在考入黄埔军校之前就已加入共产党,不便追随他。
   他表示,只要陈赓愿意效忠自己,自己并不介意陈赓的共产党员身份,这显然表达了蒋介石对陈赓的重视与信任。可即便如此,陈赓依旧拒绝了蒋介石。
    南昌起义 爆发时,陈赓作为起义军部队的营长,在与敌军对战时不幸左腿负伤。从战场退下来之后,他便一直在特科工作,在营救被捕战友、惩治叛徒等事件上有着巨大的功绩。
      1931年后,陈赓受命成为了红四方面军第12师师长,在鄂豫皖苏区工作。然而一场战斗中他再一次不幸受伤,需要转移到上海治疗,可就在此时,他被国民党抓住了。
   虽然这些年来,蒋介石与陈赓的立场不同,两人没有机会面对面交谈,但蒋介石屡次书信劝说陈赓投身于他。但此次被捕也是这么多年来他们再一次相见。
        不灰心的蒋介石又一次派遣 胡宗南 等以前同在黄埔军校读书的同学来劝说陈赓,可依旧没有成功。蒋介石确定陈赓必定不会追随于他以后,也并没有杀了他泄愤,只是派人将其关押了起来。
      胡宗南
   当时我党正在积极营救陈赓,蒋介石也是知情的。不过应该是为了还陈赓的人情,蒋介石下令放松了陈赓的看押措施,这才让我党成功把他营救了出来。陈赓出狱以后,就前往中央苏区工作,开始了反围剿工作。
   国共对峙,红军反围剿期间,陈赓屡屡击退国民党军队。虽然蒋介石十分愤怒,但也无可奈何,对待陈赓始终束手无策。
    这一生,虽然陈赓注定了与蒋介石处于对立面,但蒋介石心中依旧记着陈赓的好,对他偏爱有加。直至陈赓过世,蒋介石还为这个“敌人”留下了悲伤的眼泪,怀念不已。 
      时间拉回至陈赓拒绝蒋介石、加入共产党之后,起初陈赓作为一名在黄埔军校毕业的共产党员,他的能力一开始便得到了组织的重视,投身共产党后就参加了南昌起义。
   国共对峙期间,他先是成为了红四军中一名中央红军,又在受伤后调入中央特科担任核心职务。
   最值得一说的,就是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表现了。
    抗战期间,陈赓被任命为八路军386旅旅长,是八路军中一名非常重要的高级将领,他带领的军队屡战屡胜,多次伏击日军成功,这也让他成为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 
      1939年,日军不甘失败,下定决心围剿这支最让他们头疼的军队,甚至不惜一切派出了70多辆 汽车 、5辆飞机以及无数装甲机等武器。不仅如此,他们还将矛头直接指向陈赓,在装甲车上写着 “专打386旅” 这样的字眼。
   可事情的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这支“专打386旅”的军队一直从邱县追击到馆陶北端尖冢,甚至又追击到冠县, 整整一周都没有找到386旅的身影 。相较于日军的甲车部队,386旅的战士们可都是徒步,可即便如此,陈赓还是巧用地形优势,将日军耍得团团转。
      不仅如此,他还在 娘子关战役 等中,带领军队以少胜多,歼灭日军无数,缴获了众多军需物资,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陈赓的作战经验已经完全纯熟了,在他的英明领导下,仅仅一场淮海战役,就成功歼灭敌军12万人。更别提他与谢富治强强联手,组成“陈谢兵团”,用最短的时间使平汉线西侧解放区连成一片,相继得到解放。 
      开国之后,按照功劳、资历,陈赓的显赫战功都不可能被埋没。1955年,国家授衔大会上,他被授予开国大将的军衔,成为十大开国将军之一。 虽然中国已经开启了新的篇章、告别了战争。但陈赓依旧没有退居幕后,还主动加入越南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长年累月的作战让他的身体彻底透支,他再也撑不住了。1957年,他住进医院治疗,原以为治疗好了还能回到工作中。可不幸的是, 1961年3月,他便因病逝世 ,是我国十大开国将军中最先去世的。
      他去世的消息举国震惊,最终组织决定以最高的规制为他置办葬礼,并将其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中,供全国人民瞻仰。作为一名将军,这无疑是无上的荣耀, 可就在他去世了50年之后,他的骨灰被迁出了八宝山。 
   其实,想要得知迁墓的根本原因,还要从陈赓的两位妻子说起。英雄亦有柔情之处,陈赓将军的第一任妻子名为 王根英 ,同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
      1926年,陈赓将军与王根英在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相识,陈赓对王根英可谓一见钟情。求爱的道路虽然坎坷,但最终王根英还是被他的毅力打动了,两人就这样相爱了,结为了夫妻。
    婚后,王根英成为了陈赓的贤内助,俩人并肩作战,在中央特科立下了无数功劳。 
      天有不测,1939年,妻子王根英在一次外出取文件时突遇日军,不幸牺牲。得知此事的陈赓一下子像是被抽干了一样,立志要为妻子守节三年。
   直至1943年,陈赓与第二任妻子 傅涯 结缘,但因为两人不在同一地方工作,一直都是聚少离多。终于,1949年,傅涯跟随陈赓带领的军队一同南下,前往郑州、云南的妇联工作,这才得以短暂相聚。
       陈赓离世之前,曾反复告知家人,听从组织的安排自然是无上荣耀。但自己依旧想要叶落归根,想要与妻子王根英合葬在一起。 
      陈赓去世后,傅涯一个人挑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不仅细心教导儿女,将他们都培养成了国家的栋梁,就连对王根英的母亲,她也善待有加,一直照顾老人直至离世。
   直至2011年,傅涯逝世后,他们的子女为了满足父亲临走前的遗愿,决定向组织上报,请求将父亲的陵墓迁出八宝山。 子女们一同将父母的坟墓安置到了老家泉湖村后山上。终于,陈赓的两位妻子都能够永远的陪伴在他左右了。 
      陈赓将军的一生,是具备传奇色彩、令人敬佩的。少时的信念,他便坚持了一生。其实,像他这样在革命时代为国奉献、不畏牺牲的爱国人士不计其数。
   正是有了前辈们的不懈努力,才有了如今幸福美好的生活,他们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家庭利益之上,值得被后人永远的铭记。
   如今,越来越多的革命英雄已经离开了人世,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但在我们享受生活的同时,希望都能够牢牢记住革命先辈们的努力与付出,将他们身上的英雄精神传承下去!

陈赓58岁去世,死后葬入八宝山,为什么50年后又迁出八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