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的《罗辑思维》这档自媒体节目大家看完之后感觉怎么样?

2024-05-13

1. 罗振宇的《罗辑思维》这档自媒体节目大家看完之后感觉怎么样?

运营了4年的知识类脱口秀节目《罗辑思维》宣布了一次重大改版。

得到 App 创始人、《罗辑思维》节目主讲罗振宇宣布《罗辑思维》将从视频改为音频,从周播改为日播,周一至周五更新,时长5-8分钟,只在得到 App 播出,不再全平台分发。《罗辑思维》自2012年开播至今,已经积累了205集长视频脱口秀,在优酷和喜马拉雅等平台播放超过10亿次——罗振宇因此而成了不折不扣的“知识网红”。
那为何罗胖最终放弃了流量模式呢?为何不当网红了?
3月8日,在罗振宇举办的沟通会上,除了宣布《罗辑思维》首次改版,他详细解读了为什么,并分享了从经营《罗辑思维》到“得到”平台的全部心得。
团队表示,从内部视角上看,得到 App 的快速表现,是其愿意把《罗辑思维》节目搬回到主战场的原因。
此前,罗辑思维 CEO 脱不花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3月5日,得到 App 的注册用户为558万人,日均活跃用户超过45万人,付费专栏上线9个月以来,共售出144万份。

在得到 App 上,也已经有一批 KOL 实现知识变现。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去年,知名媒体人李翔在得到 App上订阅专栏《李翔商业内参》上线没多久就突破了5万的订阅量(199元/年);在今年,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薛兆丰推出的《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已经有近6万人付费订阅(199元/年)。
然而,关于内容付费的很多质疑也接踵而至。内容付费风口真的来了吗?内容付费是一门可持续的生意吗?对于外界关于“知识”这门生意的种种质疑,在沟通会上,罗振宇逐一做了解答与阐释。
在罗振宇眼中,到目前为止,内容付费并不能算是风口,但是具备风口的潜质。这得益于当下线上付费的便利,中国人开始了新一轮消费升级。而且,国内的版权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盗版的问题在产业上基本解决。
实际上,内容付费并不是新事物。在得到 App 出现之前,罗辑思维就卖了两年的书。从出版业的角度来看,“知识交付”一直是需要付费的,从没出现问题,如果从“过去人们不付费,如今愿意为知识付费了”这个角度来理解,是存在问题的。
“内容付费的新机会的出现,根本原因是整个社会大潮的变动使得曾经知识交付三大产业——教育、出版和传媒产生了产业板块之间的松动。”罗振宇总结道。
而正如滴滴提供了随叫随到的专车服务,美团、饿了么提供了送餐上门的服务,知识领域的“知识服务”正在诞生。

这类“知识服务”正是为了满足当下“知识焦虑”这一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社会底层的因素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动,主要体现在:
第一,人的时间正在碎片化;
第二,学习越来越是终身化;
第三,学习越来越跨界化。
传统的出版业和教育业对此也有解决方案。不过,在当前的情形下,罗振宇认为很多方案本身就有问题。
“不计成本的做研究,是专业学者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事情,知识是否碎片化不是最重要的。” 在罗振宇看来,用户时间的碎片化已经是既成的事实,用户选择用碎片化的学习来填充这些时间,是有价值的真实需求。
很多人对于得到 App 上付费内容发出最大的质疑是,目前很多付费实验的结果表明,文章的打开率并不如预期,很多用户买了之后不看,次年还是否会继续付费值得思考。
在这样的情况下,内容付费产业的逻辑是否存在?知识付费和碎片化学习是一门可持续的生意么?
针对外界这一疑问,罗振宇透露,目前得到App上单篇文章的打开率在30%左右,而目前提供免费内容的微信公众号的打开率仅为5%。即便在出版业,“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这样的现象也再正常不过了。
正如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很多人买了高档厨具并不一定会天天做饭,买了机械键盘的人不见得是顶级游戏玩家,罗振宇认为,当下内容付费产业应该用产品化的思路去运营知识服务。
“不管用户是否使用产品,但是他买了,满足了自己内心的焦虑,就是产品的功能之一,‘买了不看’是媒体人的思维,是传播冲动的心里作祟。”罗振宇说。

罗振宇的《罗辑思维》这档自媒体节目大家看完之后感觉怎么样?

2. 如何评价罗振宇的《罗辑思维》这个节目?

我个人觉得,罗振宇是个商人,这是无需置疑的,但他的节目到底有没有可取之处,我认为还是有些价值的。
有种,有趣,有料。

平时上班的人,其实非常希望能通过一些书来开拓视野,能够高效地保持与外界的沟通,保持进步。《罗辑思维》这个节目的出现,就非常棒地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我知道了很多历史、经济、法律、医学等方面的知识。我也买了一些这个节目推荐的书,觉得非常好。这是非常适合我的求知和读书方式:先增长见识,先扩充知识的广度,然后再找到最感兴趣的点,深入钻研。

因为我个人深受其中的益处,所以还是感觉到对我有很大帮助的,《逻辑思维》在我看来是一个好节目。特别喜欢用五个字来评价罗辑思维:睁眼看世界。我认为罗振宇是这样一个人:他试图通过的他的思维方式,给这个多变的、复杂的世界总结出规律,探索出发展方向。他得出的一些结论,至少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当然,这些都不一定对,但究竟对还是错,需要我们理性思考,长期琢磨。关于大数据,互联网,自由经济这块,因为是他自己极度支持的,我也觉得讲得挺好。

总结
总体上来说,我觉得《逻辑思维》还是一个值得大家去看的节目,相信多多少少会从中获益。当然,批判性思维是一个合格的成年人必备的,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3. 如何评价罗振宇的《罗辑思维》这个节目?

罗振宇的《罗辑思维》这个节目已经播出好久了吧,因为罗振宇是新闻学专业出身,是中国传媒大学的硕士毕业,所以我平时听这个节目觉得他的声音还是挺舒服的,很容易理解,听得进去。



这个节目就跟讲故事一样,通过把当前或者近期的新发现串起来,但是我们会发现他是通过分析这些东西来让人的思维发生一些变化。不管他说的对不对,全面不全面,但他就是打开了人们思维的另一个窗户。当然可能这样会引起一些专家的反驳,毕竟罗振宇不是全才,他不可能懂得所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东西,所以在跟我们分享他的想法的时候难免会有认知和知识结构方面的错误,但是他就是力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当我们来重新思考一些东西。
虽然他最终没有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但都不是最重要的,知识不是终点,思维不断更新。

如何评价罗振宇的《罗辑思维》这个节目?

4. 2017《罗辑思维》这档自媒体节目如何?

我觉得逻辑思维最大的价值就是消遣和打发时间了,跑步的时候也可以看看。打游戏需要长时间做重复性动作的时候可以打发时间,整理数据啥的时候也可以。

逻辑思维这个节目是专业性为0的。我订阅过很多其他播客类节目,例如 @Lawrence Li 的《it公论》, @罗登 的《硬影像》,还有《科学脱口秀》甚至《观影风向标》,这些节目趣味性很强,专业性也很强,听了之后受益匪浅。

而逻辑思维只有打发时间一个用途了。逻辑思维最好听的就是写历史故事,这些玩意也是他们扒的别人写的书,例如多次引用张宏杰先生的书,甚至连语气和修辞都照搬,原创性几乎为零。但是我们把这个节目定义成打发时间的节目,只要听别人讲故事就够了嘛。所以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一旦开始讲道理,就只能呵呵笑了。

因为太傻叉了。逻辑思维每一期都想要讲个道理,或者给你什么启示,你一旦听他总结,就觉得我靠这人什么脑子。。。最后,一旦进入专业领域,恨不得你得生气。本人是学经济学的,逻辑思维有关经济学的节目,没有一期是靠谱的,没有一期是没有硬伤的。但有趣的是,罗振宇这个人还经常“在经济学上,有一个理论……”或者建议大家学经济学,或者自称学了经济学受益匪浅等等。很无语。

5. 如何评价罗振宇承认停掉罗辑思维视频节目是错误?

不仅仅罗振宇自己终于认识到,逻辑思维,从视频变成短衣品是一个错误,其实很多的早期铁杆罗粉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
我也给那个伙计说道,其实读书类或者思想类的节目短平快固然是一种模式,但是听众或者说观众更希望的是一场思想盛宴,可以闻所未闻,启发新知,看之前之所未看到,想之前所未想到,帮助他们打开一扇新的窗户和理顺新的思想路径。当年的长篇罗辑思维就是这样的一个产品,而且它的门槛也比较高,其他的节目很难能跟得上。

首先,音频节目和视频节目各有各的区别,各有各的侧重,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实际上,当初的逻辑思维完全可以兼顾。虽然说得到app,没有试听播放症,不能够存在逻辑思维的视频节目,但是优酷这样的平台是永远像逻辑思维敞开怀抱的逻辑思维,完全可以通过优酷这样的平台继续生存。
我想这才是罗辑思维其最重要的价值,也可以和那些大师课们交相辉映,互相引流。作为当年罗辑思维长视频的铁杆粉丝,希望罗胖和得到APP能够走的更远,也希望他们建设一所终身大学的愿景能够早日实现。

其次,罗振宇当初如果想在做一款短音频节目,就在得到上新增一款产品,也不是什么问题,对于楼盘来说,虽然会增加工作时间和负担,但是我相信也是能够兼顾的,但是他没有选择这样做,而是选择把逻辑思维这个视频节目彻底的大换血。

总之,罗振宇终于反省过来,认为停的掉逻辑思维视频节目是非常的错误,我认为这也算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如何评价罗振宇承认停掉罗辑思维视频节目是错误?

6. 《罗辑思维》2017的罗振宇有多大影响?

其实我本人就很喜欢《罗辑思维》,老罗说的很多话都让人醍醐灌顶。之前就有人总结了老罗的
具有代表性的思考。今天给大家也列一下。
  01、过去十年的教训告诉我们,未来当一切皆是媒体的时候,真正得利的未必是媒体人。
  02、我一直坚信,社群是好产品的结果,不是原因。想通过先建立社群然后卖货,这是杀熟。
  03、媒体上创业有一种要命的品牌思维、流量思维、10万+思维,但是10万+未必会带来商业利益。
  04、在自媒体上,你千万不能太端庄,要有一点邪恶。端庄就是“端着装”,自媒体不怕被骂,就怕被嫌弃。
  05、只要媒体是依靠广告来过河,它永远需要在广告和内容提供用户的体验之间寻找到一种平衡,这同样是一个刀尖上的舞蹈,在向左和向右之间只存在着一条细如发丝的黄金中道,你能不能走过去。
  06、我是专业的知识转述者,我替你读书,我用我的理解力、用更短的时间转述给你听,帮你省时间,这就是服务;
  07、曾经有个聋子看人放炮仗,说怎么好好地一个花纸卷,说散就散了呢?因为聋子的感官世界缺少了一个维度,因此他没有办法理解爆竹如何被引爆。
  08、苹果公司,它的商业模式我经常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房间里的大象",它明明在,但是我们跟没看见一样。
  09、我们这一代所有的企业面对的并不是转型,而是“强制拆迁、异地重建”。
  10、科学作为一种手段,主要增长了我们的无知而不是我们的知识。
  11、让用户用人民币为你的内容投票,只有收费,内容才能带来人格信任。
  12、所有市场给你留下来的空白,不是因为别人没想到,是因为难干,所以别人没干。
  13、什么是势能?势能是营造别人和你潜在合作性的一个思维方式。
  14、这个时代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你形成一种固定的时间节奏,去跟你的用户之间彼此驯化,形成一种合作体,这才是一种最好的协作模式。
  15、人类次第打开的交易入口会有4个:流量、性价比、人格和知识。
  16、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往往是在那些自己都不知道的需求里面,出现了消费欲望。(消费升级)
  17、社会变化的总方向一万年没有变过,越分工越细,一切的新工具都是促成人的分工越来越细。
  18、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本身的战场是时间,拿到越多的时间,就拿到了越多的财富,这是我的提醒。
  19、现在真正稀缺的已经不是内容,而是我的注意力。
  20、怎么判断人,在某一个分工有手艺,肯勤奋的把这个手艺检查做下去,就是牛的未来的创业者。

7. 罗振宇的罗辑思维这档节目中有哪些谬误或错误?

物演通论,只不过是给你一个启发罢了,老罗也没太当真。你听一听老罗讲物演通论的应用篇,也就是第二期, 老罗运用其这本书来,完全就是抛弃了原书的结论,而完全的是拿来为己所用。其实罗辑思维这个节目你也应该这么来看, 它是那些追求更强的人所需要的,也是那些想要有所实践的人需要的。像小说那样的节目,是为了给你增添惊奇的,宏观是让你听完之后觉得很有道理的,强强三人行是为你平添感慨的。而罗辑思维给我的感觉跟这些节目都不一样。他会让你觉得世界不过就是那么回事儿,这会让你跃跃欲试。说道这里,肯定有些人就会就此人为老罗是个大忽悠。可我却不这么看,那些告诉你你一事无成的人并不比告诉你你一定能有所成的人更靠谱更善良。其实洗脑是双向的,你要么可以被激情洗脑然后感谢傻事,要么就会被生活洗脑,最后真的成为也自我认为是真傻子。我并不认为那些善于自我贬低的人有多么的高明。你自己是不是真的强大,这个你自己都不去坚持,难道还需要别人来为你坚持吗?那就太可悲了。一将功成万骨枯,失败本来就是常数,成功的总归是少数。 那就看你追求什么了。你追求安安稳稳不愿冒险,这个无可厚非。但是你因此就认定自己不行,甚至认定别人也一定不行, 这样的人你就算是说对了又如何呢? 这就好比你和决定救自己的医生打赌,你非坚持自己一定没救了一定挂,这个赌局有意思么?用自己的失败来论证那些强者的言论不靠谱?人类的进步,从来都不是依靠绝大多数人的成长来推动的,人类文明的壮大只要一小撮人就够了。这一小撮人有的是天赋异禀,有些则是机缘巧合,有些则是靠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如果你还在想要挑罗辑思维的错, 那么我可以确定的是这个节目其实不适合你。原因很简单,罗辑思维可不是为了树立什么牢而不破结论而做的节目,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早就可以出书立言了。相反,老罗从来都承认自己的无知,说他才死磕自己去为大家读书。博览群书就难免要矛盾,矛盾的是知识本身,而不是老罗。可矛盾是不是好东西呢?矛盾当然是好的,以为它保存了真理的不同侧面。看透这个矛盾的过程,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老罗之所以要做这个节目,他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哪怕是一丁点的成长的契机和素材也好。人家看的是增量,而不是存量。这个节目是要给你启发,而不是要给你结论。他不是传播你某一个让你可以直接应用的结论。而是给你思考问题的冲动,给你读书的欲望,给你想要变强的决心和信心,也给你去实践自己的氛围。为什么罗辑思维要做社群? 为什么要做会员?为什么要20年演讲?因为人家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求知欲的,而是要改变你,要让你去改变世界。这些都是晓说鸿观等节目所没有的。别把罗辑思维当成是求知,换个思路,把它当成陪伴你成长的伙伴,这样一来,你就能看到其中的启发性思维了。

罗振宇的罗辑思维这档节目中有哪些谬误或错误?

8. 如何评价罗振宇的逻辑思维?

是这样,我其实算是罗辑思维的听众。原因很简单,在我实习的时候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不想浪费宝贵的时间,只有听点什么了,于是把最能扯的播客都下下来。听玩高晓松,就只有听这个了。我觉得逻辑思维最大的价值就是消遣和打发时间了,跑步的时候也可以看看。打游戏需要长时间做重复性动作的时候可以打发时间,整理数据啥的时候也可以。逻辑思维这个节目是专业性为0的。我订阅过很多其他播客类节目,而逻辑思维只有打发时间一个用途了。逻辑思维最好听的就是写历史故事,这些玩意也是他们扒的别人写的书,例如多次引用张宏杰先生的书,甚至连语气和修辞都照搬,原创性几乎为零。但是我们把这个节目定义成打发时间的节目,只要听别人讲故事就够了嘛。所以还是可以接受的。最后,一旦进入专业领域,恨不得你得生气。本人是学经济学的,逻辑思维有关经济学的节目,没有一期是靠谱的,没有一期是没有硬伤的。但有趣的是,罗振宇这个人还经常“在经济学上,有一个理论……”或者建议大家学经济学,或者自称学了经济学受益匪浅等等。很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