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新区的发展目标

2024-05-14

1. 长春新区的发展目标

到 2020 年,新区立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建成,陆海联运的对外物流通道基本畅通,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完善,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创新驱动能力明显提高,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成为推动吉林省新一轮振兴的重要引擎。到 2030 年,新区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日臻完善,腹地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对外开发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国际化绿色智慧新城区全面建成。

长春新区的发展目标

2. 长春新区的战略定位

1.创新经济发展示范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充分发挥国家技术转移东北中心功能,建设东北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培育形成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和生产于一体的科技创新集群,着力提高区域创新水平能力,以创新发展带动经济转型升级。2.新一轮东北振兴重要引擎。充分发挥新区比较优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融合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打造辐射哈长城市群的经济增长极,促进吉林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3.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重要平台。充分发挥新区在产业、科技、教育等方面资源优势,打造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重要平台,提升内陆腹地支撑能力,促进长吉图一体化发展,形成内陆腹地与窗口(珲春) 、前沿(延吉、龙井、图们)有机联结、功能协调、有效互动的空间布局,加强与东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深化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全方位合作。4.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勇于先行先试,深化改革创新,推进行政管理、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激发区域发展活力,形成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户籍制度、土地流转、医疗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探索开发建设管理模式和涉外经济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为全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经验和示范。

3. 长春新区的总体格局

根据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实基础和发展潜力,围绕战略定位和产业布局,构建“两轴、三中心、四基地”的发展格局。 “两轴”。即哈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轴、长吉高端服务业发展轴。哈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轴。依托哈大经济走廊,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建设一批新兴产业园区,构筑带动哈长、辐射东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轴。长吉高端服务业发展轴。依托长吉图国际合作走廊,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养老健康等现代服务业,打造立足长吉、面向东北亚的高端服务业发展轴。 “三中心”。即科技创新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依托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设的长东北科技创新综合体,进一步完善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生态农业等五大专业技术平台和政务、金融、信息、人才、科技企业孵化、知识产权及国际合作等七大公共服务平台,组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中力量实施重大创新工程,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的突破, 加快形成科研项目孵化基地、 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中小企业培育基地和企业上市融资基地,打造长吉图科技创新中枢。国际物流中心。依托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合作建设的大型铁路综合货场,与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功能互补、联动发展,畅通陆海联运通道,发展跨国物流、内贸外运新模式,形成吉林省对外开放的内陆港口和长吉图区域重要的物流枢纽。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依托长春空港周边区域良好的区位优势,抓住中韩自贸区建设有利机遇,搭建文化交流、科技合作、金融创新、国际会展等开放平台,促进东北亚各国人文交流与经贸合作。  “四基地”。即高技术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产业基地、临空经济产业基地、健康养老产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基地。依托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资源富集及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优势,重点发展光电子、生物医药、电子商务、文化创意、软件及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打造区域发展创新引擎。先进制造产业基地。依托长东北创新产业园区先进制造业发展基础,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重点发展汽车、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智能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临空经济产业基地。以龙嘉国际机场为中心,重点发展运输业、航空综合服务业及物流配送、商务餐饮等配套产业,不断扩大聚集与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服务东北、辐射东北亚的临空产业经济区。健康养老产业基地。依托长春空港周边区域优良的生态资源,建设运动员训练基地、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健康养老基地,大力发展旅游休闲、 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 打造健康养老产业集群。

长春新区的总体格局

4. 长春发展规划

长春是吉林省省会,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长春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长春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在《总体规划》确定的7293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整治与改造,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优化村镇布局,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指导,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425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45平方公里以内。要贯彻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新城新区。要落实好《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城市紧凑布局。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法律依据:《长春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第四条城市规划必须符合我市市情,以我市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为目标,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景发展的关系。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必须坚持适用、经济、美观和发展的原则。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和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市规划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城市规划科学技术水平。第六条城市人民政府和县人民政府应当将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确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计划分步实施。第七条长春市规划局是长春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县(市)人民政府的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城市规划方面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有关城市规划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二)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城市规划方面的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工作;(三)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查、报批工作;(四)负责城市规划区内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五)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的规划管理工作;(六)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设计和城市勘测行业的管理工作;(七)会同有关部门负责重要城市雕塑的规划、审查等管理工作;(八)负责开发区、风景旅游区和独立工矿区规划的编制和审核以及规划实施的指导、监督工作;(九)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的实施进行检查、监督,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十)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城市规划方面的行政复议工作。

5. 长春发展规划

法律分析:《长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主要阐明长春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长春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推动振兴突破的行动纲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第十四条 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
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第十五条 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其他镇的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长春发展规划

6. 长春新区的重点任务

长春新区建设重点任务有五个方面。一是提升创新创业水平。重点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二是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体系。重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三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区。重点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推进国家智 慧城市试点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四是推动长吉图联动发展。重点推动基础设施协同建设、推动经济技术互利合作。五是主动融入和服务 “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加强对外投资经贸合作、加强对外科技合作、加强国际人文交流。

7. 长春南部新城的建设理念

南部新城确定了“流绿都市”的建设理念,在长春的母亲河——伊通河和生态功能优良的永春河这两条玉带环绕之中,约有400万平方米的绿地水系;9个形态各异的生态公园象盛开的莲花点缀其间;高达48%绿地率让南部新城成为独一无二的绿色生态区。

长春南部新城的建设理念

8. 长春西部新城开发区的发展构想

根据绿园区发展的新形势,结合城市总体发展要求,制定了“六大板块、三大引擎”和“生态绿园、宜居城区”的发展战略和空间布局。“六大板块”:即旧城改造区、西部新城区、生态商住带、物流发展带、工业拓展区、合心生态卫星城镇。“三大引擎”:即轨道装备制造产业园区、西新零部件配套园区和西客站现代服务业区,对绿园区二产和三产发展起主要推动作用。“生态绿园”:绿园区未来发展形成指状用地布局结构,建设用地沿长郑、长白、长农轴向发展,楔形绿地穿插其中,并充分利用湖泊水系、高速公路、快速铁路、管线走廊形成相互贯通的绿地系统。“宜居城区”:大力加强商服、教育、卫生、文体等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打造生态环境优美、生活舒适便捷的居住社区。(一)西部新城范围初步规划范围为:南起自立西街,北至皓月大路,东起西三环路,西至四环路,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二)规划布局 我区在去年与市规划局一道,组织了西客站区域的规划国际招标,由德国AS&P公司编制完成了《长春西客站区域规划及重点区域城市设计》,确定了西部新城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道路系统、绿化系统、景观系统的规划方案。1、功能定位西部新城是融综合交通枢纽与高品质服务业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一是综合交通枢纽。包括铁路客运专线、地铁、公交、长途、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形成快捷高效的交通联系。二是高品质服务业集聚区。分为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具体包括七大功能:商务办公、高科技产品专业市场、 创意研发、商业、休闲娱乐、酒店、公寓。三是生态居住区。包括居住社区、社区服务。2、空间布局分为六大片区。一是交通枢纽区:包括为交通枢纽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为旅游人士服务的酒店、公寓、餐饮、娱乐等。二是站前综合商务区:包括为现代企业服务的商务办公,购物中心、休闲、餐饮、会议、酒店式公寓等。三是商务办公区:包括商务办公、休闲、餐饮、会议、酒店式公寓等。四是创意研发中心及信息产品市场:包括高科技产品及信息产品设计、研发,及与其配套的休闲、娱乐、餐饮、酒 店式公寓,信息产品区域批发、零售中心,展示、交流等。五是文化休闲中心:包括特色休闲、餐饮、酒吧。六是居住社区:包括生态居住、居住服务。3、道路系统道路系统是综合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内有两条快速路(即四环路、景阳大路),六条主干道(即站前路、飞跃路、自立西街、新三环路、老三环路、皓月大路),六条次干道(即南阳路、安庆路、双丰东街、双丰大街、双丰西街、站前一路)。4、绿化系统以兴隆水库水系和同心湖水库为中心,由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居住组团绿地及宅间绿地共同组成西部新城的绿化系统。5、景观系统以站前广场为中心,以横向、纵向两条主要景观轴为主体,由景观次轴、景观游步道、建筑、广场、绿地、水体等景观节点共同组成西部新城的景观系统。(三)开发策略1、坚持“四高”发展策略。即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项目、高效益产出。建设西部新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规划坚持高起点,把诸如交通问题尤其是核心区交通问题、建筑风貌等问题研究透、解决好;建设上树立精品意识,多留经典,少留遗憾;落位项目在生态、规模、收益上严格要求,不急于求成,项目宁缺毋滥,为未来发展留有空间;超前建设基础设施和环境工程,提高土地收益和区域财政贡献率。2、坚持“四个优先”发展策略。即西客站综合交通枢纽优先建设、双丰殡仪馆优先迁移、基础设施优先建设、居住用地优先开发。由表及里,由外向内,积聚三产的市场需求,发挥“堤坝”效应,提高核心区建设的准入门槛,实现西部中心高水平建设和发展。(四)发展目标1、具体目标一是打造核心:培育站前核心区,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二是强化门户:将西客站建设成个性鲜明的城市出入口标志性节点。三是延续升级:西客站正好位于城市东西轴线??景阳大路西部端点位置,建设高端商务办公区,作为长春中心区现代服务业的延伸。四是示范带动:以打造西部中心为重点,带动生态商住带、物流发展带乃至整个西部城市发展。2、分期目标近期目标是(2008年—2011年,西客站建设期):开发区开发建设初具规模,开发区路网框架形成,水系绿化工程基本完成,生态居住社区开发全面展开,商业氛围初步显现。远期目标是(2012年—2020年,西客站运营期):开发区开发建设基本完成,形成经济繁荣、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高层次人群相对集中、建筑风格特色鲜明,交通极为便利、生态环境优雅别致的大型城市综合功能区,成为展示长春市西部城市开放型、现代化形象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