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隆镇的行政区划

2024-05-17

1. 回隆镇的行政区划

回隆镇下辖30个居民委员会,分别是:东街(镇区)、北街(镇区)、西街(镇区)、南街东(镇区)、南街西(镇区)、南营(镇区)、南栗庄(镇区)、小任庄、步村、西张庄、刘庄营、冯庄、崔小汪、李大汪、常大汪、前朋固、后朋固、东赵村、后赵村、西赵村、六上、后张庄、东孔大汪、西孔大汪、东韩小汪、南韩小汪、西韩小汪、北韩小汪、东梁小汪、西梁小汪。老镇区城墙内部原来只有东西南北四道街,城墙推倒以后,城墙东南角外的玉皇庙村并入南街,后将南街分为南街东和南街西两个生产大队。南营原名校尉营,因地处南门外,改称南营。南栗庄源于明初山西洪洞县移民,栗氏到此立庄,因地处回隆镇南,称为南栗庄。其他村庄,除了小任庄是源自清道光年间由内黄县大任庄的任姓来此定居建庄得名外,其他都是源自明初山西移民。

回隆镇的行政区划

2. 隆回县的介绍

隆回县,隶属于湖南省邵阳市,位于湖南省中部稍偏西南的资江上游,东邻新邵县,西连洞口县,南接邵阳县、武冈市,北毗溆浦、新化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为雪峰山余脉,主峰白马山海拔1780米。东南属典型丘陵山区,山丘河川交错纵横。主要矿产有砂金、煤、铌、钽、冰洲石、独居石、绿柱石、锆石。2012年,全县辖18个镇、8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320国道贯通境内,赧水可常年通航。名胜古迹有清真寺、关王桥、奎峰塔、望云山庵堂石刻、白马山庵堂石刻、长鄄贞节牌坊、罗洪贞节牌楼、化字塔、凤形山等。县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源故居,湖南省第三大森林公园——“魏源湖”1。“滩头年画”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产地在湖南省宝庆(现在为邵阳)隆回滩头镇2,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花瑶虎形山的“花瑶挑花”、“花瑶呜哇山歌”先后入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隆回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部崛起比照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县、湘西地区开发重点项目县和革命老区县,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金银花之乡”。

3. 隆安县的行政区划

1950年2月5日,全县划设4个区、17个乡。1952年8月18日,全县仍划5个区(那龙、坛洛2区及所辖乡复归邕宁县),17个乡则划为81个乡。1953年2月,全县划为6个区、68个乡。其中将第三区的联马、保湾和第四区的丁当、俭安、乔联、古阳、定华、英敏等8个乡划出,增设第六区,区人民政府设在丁当圩。4月,镇都县第十一(都结)区划归隆安县,排称第七区,辖其原仁杰、三乐、爱华、邓显、林利、同乐、礼明、留奇、新民、普权、玉洞、兴隆、吉隆、陆连、茴利、荣朋、平养等17个乡,区人民政府设在都结圩。1955年4月21日,区人民政府改称区公所。27日,增设第八区,将第一区万朗、四兴、信润、銮正和第二区百朝、龙湾、西安以及第七区三乐、爱华、兴隆等10个乡归其管辖,区公所设在百朝圩。1958年2月10日,撤区并乡,全县由84个乡并为24个乡(南圩、城厢、岑隘、大同、震东、雁江、那桐、那重、古潭、小林、敏阳、乔建、板罗、九甲、丁当、白马、乔联、都结、陆隆、吉隆、同乐、杨湾、联隆、銮正)。9月4日,又由24个乡并为9个乡(城厢、南圩、雁江、那桐、小林、乔建、丁当、都结、杨湾),17日,再由9个乡并为5个乡(南圩、乔建、小林、雁江、都结)。同月20日,全县在原5个乡、190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5个人民公社,实行政(乡)社合一:红旗人民公社,管委会设在南圩;红色人民公社,管委会设在雁江圩;东风人民公社,管委会设在乔建圩;先锋人民公社,管委会设在小林圩;卫星人民公社,管委会设在都结圩。12月,人民公社以公社管委会所在地命名。1960年1月,全县15个公社并为11个公社。1961年6月,又由11个公社划为城厢、南圩、大同、百朝、雁江、那桐、那重、小林、敏阳、乔建、板罗、古潭、丁当、白马、都结、同乐、布泉、屏山18个公社。1962年3月24日,增设陆隆、龙会2公社。1980年1月2日,全县增设20个大队。4月16日,设城厢镇(公社级),辖城厢大队。年底,全县辖10个公社,1个镇,128个生产大队,2234个生产队;公社、大队革命委员会改为公社、大队管理委员会。1其中城厢镇辖1个大队20个生产队,南圩公社辖17个大队314个生产队,雁江公社辖10个大队149个生产队,那桐公社辖12个大队244个生产队,小林公社辖9个大队192个生产队,乔建公社辖21个大队366个生产队,丁当公社辖11个大队183个生产队,都结公社辖20个大队321个生产队,杨湾公社辖8个大队140个生产队,布泉公社辖9个大队183个生产队,屏山公社辖10个大队122个生产队。1984年9月进行机构改革,政社分开。全县10个公社、1个镇改为9个乡、4个镇;128个生产大队全改为村(居)民委员会,2469个生产队划为2442个村(居)民小组。取消人民公社模式。

隆安县的行政区划

4. 化隆回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划

 1949年9月4日化隆解放,化隆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全县划分为4个区,辖1个市、25个乡,48个行政村,217个自然村。一区辖巴燕市、加合乡、拉干乡、金家庄乡、谢家滩乡、查主乡、科沿沟乡、塔白尔乡;二区辖牙路乎乡、拉木乡、德恒伦乡、阿什努乡;三区辖多巴乡、群科乡、舍仁乡、梅加乡、平安乡、蓦郓乡、昂思多乡、德加乡、二塘乡、若力尕乡;四区辖扎巴乡、拉曲乡、黑城乡、查甫乡、支扎乡、下扎巴乡、巴措乡。1996年底,全县辖巴燕、群科、甘都3个镇和牙什尕、扎巴、黑城、昂思多、德加、二塘、加合、谢家滩、德恒隆、沙连堡、阿什努、石大仓、初麻13个乡及支扎、雄先、查甫、金源、塔加5个藏族乡,共有368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巴燕镇。2000年,化隆回族自治县辖3个镇、13个乡、5个民族乡。其中各乡镇: 巴燕镇 、群科镇 、甘都镇 、牙什尕乡 、支扎藏族乡 、雄先藏族乡 、查甫藏族乡 、扎巴乡 、黑城乡 、昂思多乡 、德加乡 、二塘乡 、加合乡 、谢家滩乡 、德恒隆乡 、沙连堡乡 、阿什努乡 、石大仓乡 、初麻乡 、金源藏族乡 、塔加藏族乡 。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复:撤销化隆回族自治县昂思多乡,设立昂思多镇;撤销扎巴、黑城2乡,其中将黑城乡的12个村(四哈宁、乙沙东、拉曲一、拉曲二、香乙麻、扎让、控隆沟、洛乎藏、大拉曲、阿卡拉、窑洞、拉让滩)和扎巴乡合并设立扎巴镇;撤销牙什尕乡,与黑城乡的6个村(上滩,城车、宗尕滩、拉公么、沙拉沟、完干滩)合并设立牙什尕镇;撤销加合乡,并入巴燕镇。2001年底,化隆回族自治县辖6个镇、8个乡、5个民族乡,1个居委会、368个村(牧)委会。2005年,化隆回族自治县辖6个镇、8个乡、5个民族乡:巴燕镇、群科镇、牙什尕镇、甘都镇、扎巴镇、昂思多镇、支扎藏族乡、雄先藏族乡、查甫藏族乡、德加乡、二塘乡、谢家滩乡、德恒隆乡、沙连堡乡、阿什奴乡、石大仓乡、初么乡、金源藏族乡、塔加藏族乡;李家峡管委会、公伯峡管委会。2006年8月,撤销德加乡,并入昂思多镇;撤销支扎藏族乡,并入雄先藏族乡。 野生动物有狐、马鹿、狍、豹子、艾虎、马熊、野猪、猞猁、香鼬、兔猁、石羊、獐子、旱獭、白唇鹿、棕熊、狼、荒漠猫、豺、马麝、岩羊、野兔、狍、石鸡、高原山鹑、血雉、岩鸽、高原兔、蓝马鸡、马鸡、雪鸡、雉鸡、金雕、兀鹫、苏门羚、蓝马鸡、黑鹳等 。药用价值较高的有:冬虫夏草、青贝母、猪苓、甘草、羌活、中麻黄、赤芍、车前草、毛尾草、杜鹃、秦艽、党参、柴胡、大黄、苍耳、玉竹、水母雪莲、薄荷、黄芪、丹参、远志、升麻、元胡、毛知母、地椒、土茯苓、骨碎补、马勃、锁阳等 300多种。其中载入国家药典的有大叶三七、羽叶三七、何首乌、党参、贝母、黄精、大黄、天南星、淫羊霍、山荷叶、七叶一枝花、血满草等81种。纤维植物有:马蔺、鬼箭锦鸡儿、狼毒等;食用植物有地皮菜、蕨菜、蕨麻等。牧草类有:早熟禾、野苜蓿、骆驼蓬、蒿草、野燕麦、旱雀麦、固沙草、羊茅、芨芨草、莎草、狗尾草、扁穗冰草、披碱草等。 2013年,化隆回族自治县按照“一区两园”工业发展格局,完成了加合工业集中区、群科绿色产业园、昂思多矿泉水产业园总规编制工作。投资8.62亿元实施了佳通太阳能新材料技术改造等项目28项,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8.3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24.4%。2013年,化隆县筹措落实工业发展专项资金852万元,县财政安排工业发展资金500万元,加大了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新增规模以上企业4家、私营企业5家、个体工商户127户,小微企业产值占到工业总产值的21%。 2013年,化隆回族自治县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改造农家店64个,新建农贸市场2个。贴息250万元继续促进拉面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四统一”示范点170家,“五好经营户”230家,发展青海人家等牛肉拉面系列清真餐饮连锁品牌4个,连锁店达到50家。全年新增拉面店710家,全县拉面店总数达12240家,拉面经济的规模和效益有了显著提升。投资11.6亿元实施了黄河绿洲生态园等旅游项目,完成了雄先岗山生态旅游3A级景区和阿河滩撒拉民俗旅游2A级景区评审工作。全年接待游客5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587万元,分别较2012年增长17.8%和38.2%。2013年,化隆县充分利用“青洽会”、“青食展”等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昆玉集团牛羊育肥及深加工、高原水上威尼斯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及太阳能光伏发电(一期)等项目,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1亿元,较2012年增长31.5%。

5. 隆昌县的行政区划

 1996年,隆昌县面积760平方千米,人口74万人。辖12镇4乡:金鹅镇、圣灯镇、黄家镇、山川镇、界市镇、龙市镇、双凤镇、石碾镇、石燕桥镇、响石镇、迎祥镇、胡家镇、云顶乡、周兴乡、桂花井乡、普润乡。县政府驻金鹅镇。2004年,隆昌县辖金鹅、响石、圣灯、黄家、龙市、界市、石碾、胡家、渔箭、山川、双凤、迎祥、周兴、云顶、李市、石燕桥16个镇和桂花井、普润2个乡。2009年2月28日,四川省政府(川府民政〔2009〕4号)正式批复隆昌县设立古湖街道。金鹅镇巨星村、明星村、罗星村、群星村、恒星村、金星村、红卫村、卫星村、建设村、春光村、望城村、飞泉村、古宇村、工农村、上游村移交古湖街道管理。2009年4月20日,隆昌县正式设立古湖街道。2014年2月12日,四川省政府正式签发《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隆昌县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4〕6号),同意隆昌县撤销金鹅镇,设立金鹅街道;撤销普润乡,设立普润镇;撤销桂花井乡,设立桂花井镇。  2013年全县有公路运输总里程1666公里;其中:国道76公里,省道31.9公里、县道337.19公里、乡道108公里、村道1110.62公里、专用公路2.29公里;通村情况:已实现通油路、水泥路建制村365个。 隆昌县国道321线和省道305线贯穿县域,成渝高速公路过境设有出入口,隆纳高速公路在境内与成渝高速相接,交通十分方便。  截止2012年,隆昌县总人口78万。 2013年末全县人口总户数316182户,年末户籍人口78.78万人,比上年增加0.0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8.95万人,非农业人口19.83万人,常住人口64.53万人。 2013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37亿元,比2012增长14.3%。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市场零售额34.9亿元,同比增长14.9%;县以下农村消费品市场零售额25.5亿元,同比2012增长13.4%;分行业看,批发业10.6亿元,增长12.7%;零售业38.3亿元,比2012增长10.4%;住宿业0.9亿元,增长31.3%;餐饮业10.6亿元,增长31.3%。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0144万美元,增长19.0%,其中出口创汇10140万美元,增长20.2%,进口总额4万美元,下降95.3%。全县共有获权企业71户,其中:2013年新批获权企业5户。实际利用外资200万美元,外派劳务1150人次。2013年,接待游客441.94万人次,比2012增长85.14%,实现旅游总收入41.6亿元,比2012增长113.01%。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9.34亿元,同比增长58.6%;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40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各项税收收入4.19亿元,增长23.8%;全县公共财政支出25.11亿元,同比增长10.3%,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05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3.24亿元,比年初增加23.63亿元,增长16.9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38.78亿元,比年初增加19.84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1.80亿元。全县完成邮电主营业务收入29592万元,增长14.6%。2013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达到92847户,同比下降5%;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12286户,增长10.6%;国际互联网用户43308户,增长21.4%。

隆昌县的行政区划

6. 隆安省的下属行政区划

新安市(thành phố Tân An)滨沥县(Bến Lức)芹德县(Cần Đước)芹勺县(Cần Giuộc)周城县(Châu Thành)德和县(Đức Hòa)德惠县(Đức Huệ)沐化县(Mộc Hoá)新兴县(Tân Hưng)新盛县(Tân Thạnh)新柱县(Tân Trụ)盛化县(Thạnh Hóa)守承县(Thủ Thừa)永兴县(Vĩnh Hưng)

7. 隆回县属于那个市

隆回县,隶属于湖南省邵阳市。
隆回县位于湖南省中部稍偏西南的资江上游,东邻新邵县,西连洞口县,南接邵阳县、武冈市,北毗溆浦、新化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为雪峰山余脉,主峰白马山海拔1780米。东南属典型丘陵山区,山丘河川交错纵横。主要矿产有砂金、煤、铌、钽、冰洲石、独居石、绿柱石、锆石。2012年,全县辖18个镇、8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

拓展资料:1958年人民公社化,全县划为18个人民公社。同年底并为14个人民公社。1961年调整社队体制,复建立10个区、77个公社、3个镇(其中区级镇1)。1978年将77个公社合并为53个公社。1982年茅坳人民公社改为茅坳瑶族人民公社,虎形山人民公社改为虎形山瑶族人民公社,民族人民公社划分为山界回族人民公社和天福人民公社。 
隆回景点主要有:高田奎峰塔、长铺石笋寨、桃城八景、荷田溶洞、魏源湖、魏源故居、罗洪瀑布、高洲温泉、打鸟坳、宝莲寺、望云寺、岩口九龙洞、魏源渠百里风光带、虎形山花瑶风情、东山禅寺等。
隆回建县历史较短。春秋战国时属楚地,三国时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分昭陵置高平县,县治原永固团右脚村(今大桥公社小坳大队)。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分武冈县置都梁县,县治今桃花坪。此时分属高平、都梁、邵陵县。南北朝时因袭晋制,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都梁县并入邵阳县。从唐至清,皆分属邵阳、新化、武冈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隆回县

隆回县属于那个市

8. 隆回县属于那个市

隆回县,隶属于湖南省邵阳市。
隆回县位于湖南省中部稍偏西南的资江上游,东邻新邵县,西连洞口县,南接邵阳县、武冈市,北毗溆浦、新化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为雪峰山余脉,主峰白马山海拔1780米。东南属典型丘陵山区,山丘河川交错纵横。主要矿产有砂金、煤、铌、钽、冰洲石、独居石、绿柱石、锆石。2012年,全县辖18个镇、8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

拓展资料:1958年人民公社化,全县划为18个人民公社。同年底并为14个人民公社。1961年调整社队体制,复建立10个区、77个公社、3个镇(其中区级镇1)。1978年将77个公社合并为53个公社。1982年茅坳人民公社改为茅坳瑶族人民公社,虎形山人民公社改为虎形山瑶族人民公社,民族人民公社划分为山界回族人民公社和天福人民公社。 
隆回景点主要有:高田奎峰塔、长铺石笋寨、桃城八景、荷田溶洞、魏源湖、魏源故居、罗洪瀑布、高洲温泉、打鸟坳、宝莲寺、望云寺、岩口九龙洞、魏源渠百里风光带、虎形山花瑶风情、东山禅寺等。
隆回建县历史较短。春秋战国时属楚地,三国时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分昭陵置高平县,县治原永固团右脚村(今大桥公社小坳大队)。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分武冈县置都梁县,县治今桃花坪。此时分属高平、都梁、邵陵县。南北朝时因袭晋制,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都梁县并入邵阳县。从唐至清,皆分属邵阳、新化、武冈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隆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