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兵器真的落后吗?

2024-05-14

1. 晚清的兵器真的落后吗?

评价一样远程武器的优劣,不外呼考虑三点:射程,射速,杀伤力。如果从经济上说,还要考虑造价和制造周期,以及训练周期。 

1、先说射程
1.1当时英国火枪的射程:按照记录,Brown Bess前膛燧发火枪的最大射程是300码左右,有效杀伤射程约80码(约72米,一说50码,即45米),超出这个距离被打中的人可说是运气极背。英国陆军的汉格上校(Col. George Hanger)上校在1814年写下这么一段话:如果一个士兵的枪膛不是制造得很糟的话(许多都很糟),可以打中80码外的人形靶、甚至是100码;但是如果一个士兵在150码外被敌人用一支平常的枪瞄准并打伤的话,那么他真的就是非常倒霉了;至于想用一支平常的枪射击200码外的人的话,你不如改为射击月亮,两者打中目标的机会都是一样的。 
 
1.2弓箭的射程:取常说的一射之地作为参考,意思就是 “一箭所能达到的距离”〔约相当于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步,粗略估计一步大约45-60公分,也就是55米-90米左右〕
 
从理论上说,两者的射程大致相同。但请注意,这是比较强壮的、久经训练的射手的水准,鸦片战争时清朝的军队已经腐朽了。弓兵五日一练已是极好,能否发挥出这个水准,表示怀疑
 
算下来,火枪的杀伤力更大
 
2、次说射速
2.1火枪射速:英国在18世纪已经采取纸包弹药以利装填,整个程序还是快不起来。按照官方训练手册的记录,Brown Bess前膛燧发火枪发射一次需要经过12个步骤,1834年时英国陆军测试使用雷管的前膛枪时的记录显示,即使是技术纯熟的士兵每分钟射速也不过三发;这还是在没有战斗压力下的成绩。在实战时,由于种种因素影响,能够维持每分钟两发就算不错了。
但是英国人的排队枪毙的打发,在第一轮射击时可以保障的持续的射击速度
 
2.2弓箭的射速:用过弓箭的都知道,开弓是很费力的一件事,快速开弓射6箭之后,你就要下去休息了。除非你是久经训练的英国长弓手,以清朝那些垃圾兵的水准,能一分钟射3箭就不错了
算下来大致持平
 
3、最后说杀伤力
3.1火枪的杀伤力:不论是Brown Bess还是Baker火枪,用的子弹口径都一样,威力相当不错,因为铅弹体积小,力量集中,常常嵌入骨头里面无法取出。而且子弹在体内的弹道通常都不是直线,造成的伤害是普通冷兵器不及的
 
3.2弓箭的杀伤力:建议楼主去看看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其中对伤害的评定是中3箭才算轻伤
 
至于你说的下雨天火枪不如弓箭,那纯粹是误传
中国的弓箭是复合弓,在下雨天或潮湿环境下,材料会变形,所以在下雨天和潮湿环境,要把弓弦取下保养弓
而火枪可以通过加纱布等保障措施进行维护,你这么想,当年和拿破仑交战的时候,也下过雨,可双方不还是照样开枪
在三元里也是这样,英国人的火枪由于采取了保护措施,基本还有6成能打响。
再去看看缅甸、泰国,他们更早、更大范围的用火绳枪替代了弓箭,为什么?就是因为维护性更好
 
所以说,弓箭不如火枪

晚清的兵器真的落后吗?

2. 大清的灭亡,真的是武器落后的结果吗?

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六十八年。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封建专制推向了最高峰。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 、文化专制、闭关锁国、思想禁锢、科技停滞等因素逐步落后于西方。提起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总离不开“闭关锁国””大刀长矛对洋枪洋炮”等标签。

似乎清朝自1840年起的一系列都可以归咎于兵器不如人,而造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统治者昏庸腐朽,不懂得运用火器,并且害怕汉人造反。 那么事实上,难道大清真的是武器落后才灭亡的吗?这纯粹是胡扯。
不仅仅是我,大多数的中国人,对整个满清晚期军事上一败再败的认识,都是归结于武器落后。但是关于晚晴清军真相,我们所知道的一切,都不是事实。

甲午战争前,清朝军队装备有当时世界闻名的英国亨利-马提尼、德国老毛瑟枪(1871年式)、法国哈奇开斯和美国的雷明顿枪等先进的单发后装线膛枪。
火炮。清军装备的火炮有:60毫米后装炮32门,57毫米速射炮32门,另外还有87毫米、37毫米速射炮。八国联军还从武器库中缴获42门57毫米诺尔登费尔德式速射机关炮,42门47毫米诺尔登费尔德式机关炮,42门37毫米大炮,10门37毫米速射机关炮,20门小口径的速射机关炮。

而一只完全是由现代步枪和火炮组成的军队,该怎么打仗?当然是挖战壕了!所以曾国藩是战壕战的发明者,西方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曾国藩哪里是打呆仗?他是超级聪明的,西方人要50年以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由于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战斗中,享受了武器优势带来的好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极度迷信武器的优势,而且成了清军内部的共识。当时世界上只要有先进武器一发展出来,清军就积极购买。
实际上到了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前,清军已经完成了陆军的现代化改装,全部都开始装备最先进的现代化武器,其水平不亚于欧洲列强,海军拥有了当时亚洲最先进的两艘7000吨级的战舰,定远号和镇远号,号称亚洲第一。你要知道,中国直到去年才再次造出了比这更大的战舰,万吨级的驱逐舰。

表面上它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政权,实际上却是由一个个各谋私利的集团组成,所以不管它的军事装备在当时是多么的先进,一旦打到了它的痛点,它立刻就土崩瓦解。
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诞生了。湘军和淮军不冲锋,不肉搏,他们全凭购买先进的武器,利用优势的火力去杀伤敌人,力保部队不损失,因为这是他们在朝廷中,赖以立身的根本。
这样他们和朝廷就形成了奇怪的关系,两者利益之间有相同点,但也有不同点,作为清朝王室,八旗军和绿营已经完全失去了战斗力,蒙古军也已经被英法联军消灭,只有依靠汉族的湘军和淮军。但在政治上,清朝王室依然享有道德上的正统。

所以,甲午战争撕掉了清帝国最后的遮羞布,让它的弱点暴露无遗。表面上它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政权,实际上却是由一个个各谋私利的集团组成,所以不管它的军事装备在当时是多么的先进,一旦打到了它的痛点,它立刻就土崩瓦解。
实际上这一点也值得今天的中国人深思,在中国日渐强盛的今天,会不会有像清帝国晚期那样,很多只谋私利的利益集团,把持着国家,全靠利益的平衡和互相输送,勉强维持,看起来风光无限,其实脆弱不堪?

3. 大清的灭亡,真的是武器落后的结果吗?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的灭亡是必然的,是多方面原因共同造成的,武器落后只是其中的一个客观原因而已!
那么,我们来探讨一下大清为什么会灭亡?
这事儿还要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开始,因为鸦片战争之前,清朝虽然已有衰落的迹象,但是在清朝统治者的“励精图治”下,中国积怨已久的社会矛盾并未爆发,倒是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而对中国发动的战争,从而激化了中国由来已久的社会矛盾。
鸦片战争后,迫于英国军力的淫威,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国也开始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辛丑条约》签订
从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到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国一步步从独立自主的封建帝国,沦为西方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的殖民地,而原本如日中天、自诩为天朝上国的大清帝国,也在1911年爆发的武昌起义中敲响了灭亡的丧钟!

其实,清帝国的灭亡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结果,从外因上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清帝国发动的一系列战争,动摇了清朝统治者的统治能力。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国家完整,而且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款,破坏了清政府的外交、关税、通商、文化等不同领域的自主权,使得晚清帝国连年因战争赔款而财政吃紧,无钱整饬国防,而为了筹措战争赔款,清政府一方面以关税等做抵押向西方列强贷款,另一方面,向人民大众征收重税,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从内因上看,清政府代表的是封建统治者的利益,而在外国势力的干涉下,中国固有的阶级矛盾彻底激化,在反对西方列强对清朝发动的侵略战争中,中国之所以一败再败,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封建制度难以抵抗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上大清军事力量尤其是军备上的确不如西方列强,所以大清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时候一败再败,制度上的差距是根本原因。

再者,清朝战败产生的各种不平等条约,使得清政府只能向人民加大税收,致使晚清人民起义不断,著名的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扶清灭洋、武昌起义,无不是敲响了大清灭亡的警钟!

另外,晚清统治者对外无能,对内过奢侈生活,致使民怨沸腾,清朝的统治基础早已不复存在,比如晚清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生活极尽奢华,生前死后无不耗费大清有限的国力和财力。

因此,大清在内外交困的国内外环境中,不亡才怪了呢。

大清的灭亡,真的是武器落后的结果吗?

4. 大清的灭亡,真的是武器落后的结果吗?

要说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候,那就是清朝后期了,这个时期的清廷腐败无能,与西方列强签订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基本上是打一仗败一仗。那么清朝的灭亡真的是因为武器。既落后吗?不要被骗了,这是微不足道的原因。很多人都认为清政府打不过列强,是因为武器装备太过于落后,其实并不是因为这样,我们在抗日战争中差距更大。日本倾巢而动,又有本土工业作为支撑,然后在清朝时期,那些西方列强才来了多少人,抗日战争我们,中国能胜利,为何清朝的对外战争都输了呢?
根据史料记载,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队赢下来,并不是光靠这武器,而是以逸待劳,以多打少靠着白刃战顺利。你们能够想象英军千里迢迢的来中国打仗。军队的机动力比清朝要强,他们坐着军舰可以在中国的沿海可以肆意的游荡。而清朝的援军还在用步行,这就造成了清军每次应战的时候都很疲惫,

况且英军训练有素,白刃战也打不过他们,可见清军落后的不单单是装备战术战略,士兵的军事素养都有着极大的差距。至于后来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装备也跟上来,虽说武器差距还有,但绝不至于到了不能打的地步。比如甲午战争,北洋水师或许比日本军舰要差一些,但步兵的装备其实并没有差多少,甚至清军的人更多装备也更好一些。

但是不公,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连满清的老家都被日本霸占了,最后还是三国干涉才要了回来。所以清政府的失败并不能都归于武器原因。深层的原因是整个统治阶级出现了问题。
更直白的说就是国家制度已经太过去落后,清政府的统治导致整个国家毫不团结,一团散沙,怎么打败侵略者?难怪甲午战争之后,日本首相表示他们不是在清朝打仗,而是和李鸿章在打仗。这样的清朝被推翻也是必然的。你怎么看。

5. 大清的灭亡真的是因为武器装备落后吗

绝对不是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总离不开“闭关锁国””大刀长矛对洋枪洋炮”等标签,似乎清朝自1840年起的一系列都可以归咎于兵器不如人,而造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统治者昏庸腐朽,不懂得运用火器,并且害怕汉人造反。 那么事实上真是这样的吗?我们先看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前后是步枪发展换代的关键时期,各种新的步枪设计纷纷问世。甲午战争前,清朝军队装备有当时世界闻名的英国亨利-马提尼、德国老毛瑟枪(1871年式)、法国哈奇开斯和美国的雷明顿枪等先进的单发后装线膛枪。清朝在1867年,制成了美式雷明顿后装单发枪,子弹为铅弹,子弹壳有纸和金属制两种。后来到了19世纪70年代,中国已能仿制生产多种先进的后装单发枪。

就拿大炮来说,战场上的野战火炮和固定的要塞大炮,数量在1000门以上,并且清朝军队尤其喜欢大家伙。这些大炮的口径相当夸张,简直是巨无霸,如此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大型重武,几乎都是从德国人、英国人那里花费大量白银进口过来的,每一座的价值在十万白银左右,可谓价值不菲!反观日本,日本炮口径比我们的小很多,而且自己生产的质量也不如我们这些进口货,表面上处于劣势,但实际上一开打,就被打得落花流水,惨败,真是无比痛心。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已经明白,大清之亡非船不坚兵不利,而在于政权的腐朽和国民精神的麻木。 军事失利,外交失利,以至于割地赔款,一败涂地。 强大帝国总是在顷刻间土崩瓦解,然而它来得并不突然,只是因为因为一直浮肿而显得突然,大清如此,苏联亦如此,所以当今中国最根本的要务是重铸民族精神和不断改良自身体制并防止外国势力渗透。那些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正在向我们靠近,值得警惕! 例如这个话题,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总是宣称大清没有火器是因为怕汉人造反,打着为所谓“大汉族主义”招魂的旗帜煽动民族对立和分裂。其心可诛也! 在网络时代,什么叫被洗脑?你不假思索地接受了某些人的所谓理论并到处去宣扬就叫被洗脑,只要头脑清晰,所有谣言都将在求真面前不攻自破!

大清的灭亡真的是因为武器装备落后吗

6. 清军装备真的很落后吗?

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虽然曾经出现过康乾盛世,但是在人的印象之中似乎一直是腐朽或者落后的代表。毕竟曾经可是签署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而且他们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要知道中国在明朝以前一直是领先于世界的,元朝的时候更是到达了欧洲地区,疆域是何等辽阔,但是到了清朝后似乎一直都是割地赔款,使得中国的领土面积很大程度缩小。

当封建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对抗的时候,我们便知道落后的制度终究抵抗不了新兴的制度,而紧接着我们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浪潮,从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器物,戊戌变法学习西方的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这过程很艰难,但是我们终于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前进的道路。而我们也依然要思考清朝为何败得一塌糊涂,真的是清军的装备落后吗?
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是分具体时期的,首先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我们的武器装备确实很差,当英国用火器的时候,我们还在用大刀和长矛,所以我们根本没有到人家跟前就被击倒,而且那个时候虽然我们也有火炮,但是远远落后于英国的火炮,因为火炮中的黑火药我们的质量和纯度没有他们的高,所以当用火炮的时候也就没有人家的精准度以及杀伤力。

而到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的时候,当太后削减军费开支,将大量的钱财用在修建陵墓和颐和园上面,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到清军的装备还是很差,所以败给了西方。但是即便我们削减军费开支,可这时我们的装备并不差。八国联军曾经打开过我们的军库,里面有很多的军事武器,而且还是世界上非常先进的武器,并且洋务运动我们也是开办了很多军工厂的,所以装备上我们并不是差很多。但是最终的结局是清军还是败了,分别签署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这是为何呢?

根本上还是落后的封建制度无力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我们虽然有着先进的武器,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更好的应用,比如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当时李鸿章采取的政策是避战保船,他不希望这点家当都被浪费,可是这时清朝的舰队远远强过日本的,应该主动出击,但是清军却都聚集在海港中,不敢迎战,所以舰船没有展开,没有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便被日本人全部炸毁在海港内。

而到了八国联军时,我们的兵力是占据绝对优势的,义和团数10万之众 ,但是却被自己人偷袭,恐怕自己都没有想要赢得这场战争,究其原因还是太过于腐朽落后。

7. 百年谎言:大清灭亡,真的是武器落后的结果吗

真心不是
基于落后的武器装备,清末开始了洋务运动,连最烧钱的海军,也购置了大量先进的战舰,实力跃居亚洲第一的位置,可是在甲午战争中又是一败涂地,如果说面对西方列强中国失败还可以归咎于武器装备,兵员素质,国力差距,可是日本自古在中国眼里是一个边陲小国,这么一个国家打的自己毫无还手之力,借助列强之手百般屈辱才勉强祈和,这便是中国上下阶层万万接受不了的了
所以甲午战争后,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开始明白武器装备改变不了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像日本学习寻求变法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

百年谎言:大清灭亡,真的是武器落后的结果吗

8. 明朝为什么武器比清朝好,又为什么会灭亡

首先,武器装备不是决定一切的。明朝当时的政治体制已经腐败透顶,完全无法正常运转,偌大的帝国竟然连军队的军饷都发不出,表明它已经丧失了最起码的社会资源分配机制的功能,灭亡是必然的。相比之下,当时的满清贵族是刚刚兴起的统治集团,政治体制效率高,凝聚力强,具备了替代明王朝的实力。
其次,明朝当时处于冷兵器向热兵器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所有国家都要面临的问题是:热兵器先进但技术不成熟,冷兵器落后但更加实用。明朝军队虽然普遍使用热兵器,但技术尚不成熟,且政治腐败制约了军事科技水平的进步;而清军使用的冷兵器虽然落后,但已经达到了冷兵器时代的最高水平,实战效能要超过明军使用的热兵器。举个例子,明军的火统威力大,但发射速度慢、且命中率不高,同等数量的清军拼着牺牲几个人就能逼近明军士兵用冷兵器将之击杀。这样一来,再加上两军的统帅能力对武器装备威力发挥水平的影响,清军的战斗力就远远超过了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