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的产生原因

2024-05-13

1. 蝗灾的产生原因

 从环境角度看,主要是由干旱灾引起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因为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干旱使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酿成灾害的缘由有两方面。一方面,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同时,干旱引起爆发性迁徙,由干旱地方成群迁至低洼易涝地方。  从其生活习性上看,主要是:(1)它有群居的习性。(2)它有很强的繁殖力。(3)它有多食性,也就是它能吃很多种植物。(4)它的飞翔能力很强,难于防治。(5)它的卵深藏于地下,难于被破坏。 蝗灾的发生,自然因素是主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为因素。蝗虫必须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土地上产卵,如果一个地方山清水秀,没有裸露的土地,蝗虫就无法繁衍。现在有些地方的生态意识不强,有的单纯认为治理污染才是保护环境,而对于改善蝗虫适生区的植被、土壤和小气候等工作,由于短期内看不到效益,并不重视。所以,要从根本上防治蝗灾,应该十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建议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如5%锐劲特悬浮剂,每亩用20—30毫升兑水50—60公斤喷施。也可以在蝗蝻(蝗虫若虫)出土10日内,用敌百虫粉撒于小竹、杂草上,或用敌敌畏烟剂熏杀。施药后还要加强监测,在一周内迅速检查防治效果,对漏治和防效差的地段及时补施药一次。还可使用诱杀法:将稻草切成四五寸长,放入用人尿50公斤,加入50%可湿性敌百虫0.05-0.l公斤配制的药液中,浸没8小时,于晴天早晨分散堆放于蝗虫多处。目前,最有效的灭杀蝗虫办法是用飞机喷洒农药,该法杀虫率高、灭杀范围广,但成本高,而且以化学防治为主的防治方式只能应一时之需,不能保证长治久安。 从长远看,要有效防治蝗灾,必须着眼于生态建设,要实行植物保护、生物保护、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四结合。特别是要确保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好蝗虫的天敌。据统计,我国目前有68种蝗虫的天敌,包括鸟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它们对控制蝗虫的数量具有重要作用。山东省有关部门曾在东营搞过培育蝗虫天敌——中华雏蜂虻的实验,取得了一定效果。新疆等地采取牧鸭、牧鸡等方式消灭蝗虫,效果也比较明显。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曾在珠三角地区做过一项试验,将大量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子就能把4000亩土地里的蝗虫吃得干干净净。此外,挂网田间的园蛛及狼蛛、猫蛛等游走蛛,也能在田里迅速找到小蝗虫并将其吞食。广大农民应尽量保护农田蜘蛛以防止蝗害发生。具体做法是:收割后不要把稻草随便烧掉,而将其放在田里,为蜘蛛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另一种做法是:在收割前后将发现的蜘蛛卵囊集中到安全地方并加以保护。

蝗灾的产生原因

2. 在历史上也经历过蝗灾,他们是如何解决的?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蝗灾是一种很常见的自然灾害,而且中国的传统社会是较为典型的农业社会在古代的时候农业是绝对举足轻重的行业之一,而黄灾就成了古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且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会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不是南旱北涝就是北旱南涝,所以十年九旱这个词在中国历史上是生动上演的。而旱灾和蝗灾似乎又是相辅相成的灾害,古代俗语中就有一句“久旱必有蝗”。据记载,从公元前707年到清朝光绪33年,也就是公元1907年总共2614年的时间内,历史文件中有蝗虫记录的就有508年。其中在秦朝和汉朝的时候,差不多每8年就有一次大蝗灾,在两宋时期的时候,平均三年半就会有一次,而在明朝和清朝的时候发展得更多,甚至基本上两年多就会有一次蝗灾,每次发生灾害对农民的影响是最为严重的,在古代的时候,农业的发展本身就没有现代发达,而且在那时候还得交税,交粮是给朝廷再遇上自然灾害,一年的收种能否够一个家庭基本的吃喝都很难说。在古代蝗灾,旱灾一起发生的时候,放眼望去都是民不聊生的景象。人们没有食物可吃,只能吃些草根树皮甚至观音土。不仅如此,在蝗虫吃完粮食之后,它们甚至会进入人们的家庭,开始啃食家中的书籍,甚至连家里养的牲畜都逃不了蝗虫的迫害。在古代书籍中形容蝗灾都是“遍满山野,草苗木叶食之皆尽”,“饿死者数十万”。而古代人民的智慧肯定还是发生了一定的作用的。他们发现了鸡鸭鸟都会吃掉蝗虫,所以,他们普遍在遇到蝗虫的时候都会选用生物防治,或者是驱虫药。但是在古代是没有杀虫剂的他们发现蝗虫并不喜欢艾草,于是他们将艾草收集起来,专门用来驱赶蝗虫。而中国即使发展到现在,也才是摆脱了严重蝗灾二十几年,可想而知蝗虫的威力。

3. 蝗灾的形成原因 蝗灾的形成

1、蝗灾主要是因为干旱的气候引起的。
 
 2、环境角度,主要是由干旱灾引起的蝗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的环境对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因为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
 
 3、于是,大量繁殖的蝗虫迅速生长,就形成了破坏农作物的蝗灾。

蝗灾的形成原因 蝗灾的形成

4. 这场轰轰烈烈的蝗灾,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


5. 蝗灾为什么会发生?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应对?

《除蝗疏》中记载道:“国家……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惟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旱者也。”自古以来在中国,蝗灾的出现都是一件危害国家的大事,尤其是中国古代。
蝗虫,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蚂蚱,是一种非常有名的农业害虫。它不仅生命力非常顽强,而且繁殖能力也非常强悍。只要条件合适,它们的数量便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激增的情况。一旦蝗虫的数量变多,就容易导致蝗灾的出现。因为这些蝗虫要生存,就只能不断啃食农作物和侵占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可以说破坏力是十分强大的。

正如2020年年初出现在非洲的蝗灾一样,自其出现开始,规模就在不断扩大。据说目前已蔓延至亚洲的印度境内,大有持续朝亚洲其他国家蔓延的趋势。为了尽快让蝗灾消失,我们必须先搞清楚两个问题,即蝗灾出现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和我们该如何进行应对?建议大家快来了解一下,日后可以当成是知识点来进行记忆哦!
一、蝗灾出现的原因。
首先,蝗灾的出现跟旱灾有较大的关系。每当有旱灾情况出现的时候,就容易爆发蝗灾。因为此时的土壤状况较为干燥松软,而这恰巧就给蝗虫进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产房”。若是旱灾情况持续时间较长,那蝗虫就有机会大量繁殖。

如此一来,过不了多长时间,蝗虫的数量就能多到泛滥成灾的地步。而在气候较为湿润一些的情况下,由于土壤会因此变得湿润黏稠,不利于蝗虫的虫卵生存。所以即便蝗虫能在此时产下大量虫卵,这些虫卵将来也没办法发育成成虫。既如此,自然成灾的可能性就会变小。
其次,蝗灾的出现跟蝗虫本身具有的超强繁殖能力和惊人的生长速度有关。前面我们说过,蝗虫是一种繁殖能力非常强悍的农业害虫。平均一只雌虫一次就能产下百十来颗虫卵,而且每隔三个星期它们就能繁殖一次,可以说繁殖能力有些过于惊人了。此外,一只蝗虫从虫卵状态到成虫状态仅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再加上惊人的虫卵数量,成灾自然就会变成一件极其容易出现的事情。

二、应对蝗虫的方法。
我国的很多人从新闻上得知了非洲和印度的蝗灾情况后,都曾积极为消灭蝗灾进言献策。其中呼声较高的一种消灭蝗灾的方法,就是由人类直接将蝗虫烹饪成美食吃掉。毕竟在我们国家的不少地区,确实存在将蝗虫当美食食材处理的情况。但是实际上,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大。
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此次非洲和印度出现的蝗虫为沙漠蝗虫,它们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毒性,并不适合人类食用。二是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办法吃光蝗虫。而且就算我们加快吃蝗虫的速度,也不一定能消灭蝗灾,毕竟并非所有国人都能吃得下这种“美食”的。

除了由人类来吃蝗虫这个方法之外,人们还想到了另外一个方法,那就是从根源上治理的办法。徐光启的《除蝗疏》和《农政全书》中都曾记载道:“故涸泽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图之此其地矣。”而要根治蝗虫,则“必须郡邑之协心,必须千万人同力。一家一身无戳力自免之理……必合群力共除之然后易。”
善待蝗虫的天敌,适度增加它们的数量。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很多蝗虫的天敌。比如鸟类、蛙类和家禽等,它们都将蝗虫视若美食。若是它们的数量能够适度增加的话,那蝗虫的群体数量便能得到相应的控制。此外,还有人觉得,做好植被养护,增大植被覆盖面积,也能起到较好的消灭蝗虫的作用。虽然事实确实如此,但这两种方法在蝗灾已经爆发的情况下使用的话,收效并不能让人感到满意。

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飞机进行播撒农药。这个方法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大量的蝗虫殒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蝗虫的繁殖速度。当然了,在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人们需要注意的事情也比较多。比如说,使用的农药必须既有效又不会对环境和其他动植物及人类的健康造成伤害。再比如,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等。若是不先将这些问题解决好,那此方法即便能够有效地消灭蝗灾,也照样会产生其他较为严重的后果。

关于蝗灾的事情,我们今天就先给大家介绍这么多。若是大家想到了什么消灭蝗灾的好方法的话,也可以积极发表评论以便跟大家交流一下。希望蝗灾能够尽快得到控制,不要再让更多的地区遭受它的摧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再过一个多月,雨季就要到了。即便在这之前那些蝗虫们能逍遥快活上一段时间,等一进入雨季,它们的末日估计也就到来了。只是若能在此之前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还是希望蝗灾被消灭的那一天能够更快点来临

蝗灾为什么会发生?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应对?

6. 大规模的蝗灾爆发,其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大规模的蝗灾爆发,其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曾这样描述此次蝗灾:“这次蝗灾是25年最严重的一次。” 
这次蝗灾还让“刀剑相向”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放下了分歧,一起面对来自大自然的挑战。据悉,这次蝗灾中的蝗虫,一共有3.6亿多只,印度和巴基斯坦双方,均受到了蝗虫不同程度的侵袭。对于此次蝗灾的原因,也成为了大家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
其实,在我国古代就有相关蝗灾的记载,我国历史曾有数个朝代,都受到过蝗虫不同程度的侵扰,且我国相关历史文献中,还对我们面对蝗灾的频次作出了相关记录。然而,在我国古代,人们对于蝗灾的认知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完全,那时候他们只知道蝗灾是与干旱一并而至的。
据悉,这次蝗灾主要是东非大蝗灾引起来的,根据相关推断也可以看出,此次蝗灾与当地干旱也是密不可分的,本次蝗灾的起因就是从广阔的非洲沙漠开始的,沙漠气候条件大家都知道,因为当地干旱,植被面积比较稀少,导致了沙漠蝗的滋生。虽然蝗灾的遭遇都是大径相庭的,但是我国与蝗灾与此次东非蝗灾却有一些差别。
从蝗灾中的蝗虫品种来看,非洲蝗灾中的蝗虫为沙漠蝗,这与我国亚洲飞蝗、东亚飞蝗是不同的。
而沙漠蝗本来是比较分散的,至少有规模的蝗灾是很难形成的,但是自从前几年开始,两次台风的侵袭让当地原本干旱的沙漠地带得到了雨水的滋润,因干旱而难以生长的植被,借此机会繁衍生长,从而也为原本分散的沙漠蝗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并为他们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沙漠蝗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当地的环境很难以让沙漠蝗继续生存,于是沙漠蝗便在这种窘境下开始寻觅新的适应于自己生长的地区进行生存,于是它们开始通过翅膀飞行,飞跃了爷们和阿曼,直接到达了巴基斯坦和印度。当时,我国气温还比较低,加上有喜马拉雅山的阻隔,最终幸运地免除了这次蝗灾的侵袭。而当时,我们也正在面临一场更严酷的挑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
就此次蝗灾来看,沙漠蝗来到印度和巴基斯坦,主要就是为了生存,因为那里的气候和充足的食物,为它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条件。
总结来看,就是雨水让分散的蝗虫开始繁衍,拥有群居且具有超强繁殖的它们为了生存,开始四处觅食,当地的植物已经不能满足它们的胃口,于是它们借着超强的飞行能力跨越了多国,从而导致了这次蝗灾的发生。

7. 蝗灾的形成原因

1、干旱。从环境角度看,主要是由干旱引起的蝗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的环境对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因为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
2、气候变暖。全球变暖,尤其冬季温度的上升,有利于蝗虫越冬卵的增加,为第二年蝗灾的爆发提供“虫卵”;此外气候变暖、干旱加剧,草场退化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将为蝗虫产卵提供合适的产地,而且蝗虫适应干旱的能力很强,这是因为其他昆虫和鸟类在此情况下都不能生存,而且能造成蝗虫疾病的一种丝状菌被抑制,故而使其数量大增。因此专家预测,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未来蝗灾发生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对中国和世界的粮食生产将造成严重的影响。
3、虫密过大。J.Buhl等科学家在2006年一篇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研究论文中证明蝗虫密度过大也是造成蝗灾的一个重要因素。当蝗群处于这个密度的时候,蝗虫会排列成行,开始朝同一个方向前进。蝗虫在其生活史早期是孤立的、没有翅的“若虫”,它们倾向于相互避开。但是如果资源变得缺乏,它们就被迫相互影响。然后,它们可以组成有秩序的本地蝗群。
这种蝗群有能力统一行动,进入近邻的栖息地,并让越来越多的蝗虫加入进来,最终成为了巨大的蝗群。因此,预测群体行动的开始,对于控制蝗灾爆发是至关重要的。这组科学家把数量逐渐增加的蝗群放在了一个圆形的场地里,记录下它们的行为,并用计算机软件追踪它们的运动。在中等密度的时候(每平方米25到62只蝗虫),蝗虫会排列成行,并开始朝着同一个方向运动,甚至统一地突然改变方向。
在实验中,当每平方米蝗虫数量超过74的时候,有序前进的蝗群停止改变方向,而是向同一方向不断前进了8小时。这些观察结果证实了被称作自推进颗粒模型的计算机模型所预计的结果。Buhl和他的同事认为,使用这样的模型可能有助于设计出控制蝗灾爆发的方法。
他们的研究成果也支持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关于蝗虫若虫群体的定义。在这个定义密度上,蝗群容易越过“引爆点”,从而触发蝗灾。

蝗灾的形成原因

8. 蝗虫的引发灾害

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严重的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中国古书上就有“旱极而蝗”的记载。近几年来非洲几次大蝗灾也都与当地的严重干旱相联系。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因为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我国自古把蝗虫看作具有灵性的动物,认为蝗灾是天谴,而民间也修有蝗虫奶奶庙,因而蝗虫可谓由来已久的“灾仙”。“开封大蝗,秋禾尽伤,人相食。”——这句话叙述了明崇祯十三年的情景,曾经被广泛引用,来描绘蝗灾时的场面。远在公元前11世纪,商代的甲骨文上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蝗灾记录,在唐宋年间,蝗灾平均2~3年发生一次,而到了明、清时期几乎连年发生。白居易的《捕蝗》诗中,同样描绘了蝗虫大肆爆发时的景象:“始自两河及三辅,荐食如蚕飞似雨。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干旱使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酿成灾害的缘由有两方面。一方面,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量大为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同时,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相反,多雨和阴湿环境对蝗虫的繁衍有许多不利影响。蝗虫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会延迟蝗虫生长和降低生殖力,多雨阴湿的环境还会使蝗虫流行疾病,而且雨雪还能直接杀灭蝗虫卵。另外,蛙类等天敌增加,也会增加蝗虫的死亡率。蝗虫在后腿的某一部位受到触碰时,蝗虫就会改变原来独来独往的习惯,变得喜欢群居。蝗虫通常胆小、喜欢独居,危害有限。但它们有时候会改变习性,喜欢群聚生活,最终大量聚集、集体迁飞,形成令人生畏的蝗灾,对农业造成极大损害。牛津大学的科学家说,他们对处于独居阶段的沙漠蝗虫进行试验,反复触碰蝗虫身体的多个部位,以寻找是否有某些触觉因素使蝗虫改变习性。结果发现,当蝗虫后腿的某个部位受刺激之后,它们就会突然变得喜爱群居,而触碰身体其它部位如触角、嘴部或腹部都不会有这种效果。2010年4月上旬以来,大批蝗虫席卷澳大利亚东南部的4个州,覆盖约5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给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专家预计,蝗虫灾害可能向内陆地区蔓延。受灾区域包括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和南澳大利亚州等四个州,当地百万亩小麦和牧草等植物已经被蝗虫啃食一空。这些蝗虫移动非常快,巨大的蝗虫群一夜之间可以飞越几百公里的区域,给当地农民带来的损失最为严重。居民的正常生活也受到影响。由于担心蝗虫可能会卷入飞机的发动机中,一些公路、民航部门的交通被迫中断。有的汽车司机为了出行,不得不在前窗上安装了防护栏,以免受到蝗虫的干扰、发生意外事故。 2011年7月以来,受高温、干旱等因素的影响,长沙部分地区蝗虫暴发,数万亩竹林和稻田遭殃。7月11日,市委常委、副市长张迎龙在蝗虫重灾区召开现场调度会,市农业和林业部门正联手做好充分准备,将在3天后对来势汹汹的蝗虫进行全面围剿。7月4日开始,仅两三天的时间,雨敞坪镇福胜村附近山头的竹叶就被蝗虫吃了个精光,山下丰收在望的早稻也遭了殃。据专家介绍,蝗虫属于发育期,食量相当大。8月底,蝗虫的成虫将自然消亡。但是如果不及时剿灭蝗虫,埋藏在土壤中的虫卵将在次年大面积暴发。雨敞坪镇等地一直存在竹蝗,以前数量不多也没有形成灾害,2011年因为持续干旱,导致竹蝗泛滥。竹蝗适宜生长在干旱地区,是竹类的主要害虫之一,还可以危害水稻等作物。张迎龙来到蝗虫重灾区雨敞坪镇福胜村,召开现场调度会。会上,成立了抗击蝗灾临时指挥部,明确了“分工协作,综合防治”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