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条约》赔款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清亡后剩下的债谁还?

2024-05-13

1. 《辛丑条约》赔款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清亡后剩下的债谁还?


《辛丑条约》赔款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清亡后剩下的债谁还?

2. 据说辛丑条约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9.8亿两,后来还清了吗

《辛丑条约》中的所涉及的赔款按中国当时人口计算,每人一两,共计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四厘,本息共计高达9.82多亿两,各省"地方赔款"还有0.2亿两以上。因此,总数达白银10亿两以上,史称庚子赔款。这笔巨款相当于清政府财政收入的12倍。赔款分配是这样的:俄国28.97%,德20.02%,法15.75%,英11.25%,日7.73%,美7.32%,意5.91%,比1.89%,其余都不足1%。赔偿的具体数目如下:俄国130371120两、德国90070515两、法国70878240、英国50620545两、日本34793100两、美国32939055两、意大利32939055两、比利时8484345两、奥地利4003920两、荷兰782100两,其余的43万余两由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挪威等国分享。年息4厘,分39年还清,利息共500003000两。本息合计900008000两,以海关税、盐税担保。
条约签字以后,清政府按期给列强赔款。但到1904年以后,银价下跌,而庚子赔款是按银价算的,于是,列国在1905年7月2日,强迫清政府将庚子赔款改为金货债务,并将已经用银偿付的赔款按金价折算,补偿了约8000000两。 
     这笔巨款还款方法大约有以下三种形式:
     1.债券:由清政府发出五种债券,按分摊数额交给各国收执,并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作为担保。帝国主义遂将各通商口岸50里内的常关税也划归外国人管理的海关税务司管理。
    2.额外款:"镑亏借款"。《辛丑条约》规定,赔款数目虽按银两计算,因帝国主义国家的货币用金,还须按照白银市价折合为金币,这样亏损很大,这种亏损称为"镑亏"(以英国货币金镑为代表)。清政府为筹付这笔额外支出,1905年4月又向汇丰银行订借英金一百万镑,借款利息五厘,期限20年。
    3.庚款办学: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庚子赔款"对中国进行精神、文化侵略的重要活动之一。在中国从事传教、经商30余年的史密斯,曾于1906年向美国总统建议"退还庚款"来培植中国学生。190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用"退还庚款"来教育中国学生的提案,1909年付诸实施。从1923年起英、法、意、比、荷各帝国主义国家也竞相效仿,用此款办起了大、中、小学,甚至幼儿园。
    这笔巨款没有还完,主要原因有:
    1.一战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加入协约国参战,作为战胜国,停止对战败的德、奥赔款支付;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部分的庚款余额,苏俄亦在1920年宣布放弃;美、英、日、荷四国部分的庚款余额则改订偿付办法。
     2.抗日战争影响: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停止对日赔款。随着日本侵略中国的加剧,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与日本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冲突尖锐化,中国也无力赔款。于是英、美等国于1938年纷纷停止"庚子赔款"。至此,中国共赔款白银已近6.532亿两,折合银元近10亿元。

3. 《辛丑条约》规定赔款分39年还清,清朝覆灭后,钱还完了吗?


《辛丑条约》规定赔款分39年还清,清朝覆灭后,钱还完了吗?

4. 《辛丑条约》中大清欠9.8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后来呢?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之后,慈禧太后仓皇西逃,这一年,是1900年,在干支纪年里是辛丑年。第二年,也就是1901年的9月7日,奕劻和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北京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在这个条约里,清政府所面对的,并不是联合用兵攻破北京的八个国家,而是英国、美国、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奥地利、比利时、西班牙、荷兰共十一个国家,其中的比利时、西班牙、荷兰就算是搭上了这艘顺风船。
在《辛丑条约》里,共有十二个条款,十九个附件,其中第一项条款,就是清政府要向这个十一个国家赔款4.5亿两白银,要计四厘的年息,赔偿期限为39年,到1940年为止,算上利息之后的金额更是高达9.8亿两白银之多,这些款项是以盐税和关税来抵押的,这还不算各省地方额外要赔付的2000万两白银。

除了赔款的条款之外,清政府还要派出使臣,去向这些国家道歉,要惩处以12名官员为首的一百四十二名官员。条约还要求,要暂停涉及到九个省、数十个府县的科举考试,还提出了改革外交等方面的要求。
《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也是清朝政府难以承受的重负,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大约为8000万两白银。为了搜刮财富以偿还这些赔款,清政府增加了各地的苛捐杂税,还指定了数额由各省分担赔款。

富庶一些江苏、四川、广东等省每年摊派的赔偿数额达到了250万两,就连最为贫穷的贵州也每年要承担20万两白银的赔款。
十年之后,清朝的统治被推翻,但是压在国人头上的数额巨大的《辛丑条约》所规定的赔款,却并没有随着清朝统治的灭亡消失,而是由中华民国继续承担起了这个沉重的负担。中华民国在成立之初,就发布了《告各国友邦书》,对于列强和清朝政府所签订的所有的条约予以承认,其中当然就包括这个《辛丑条约》。

5. 《辛丑条约》清政府向各国赔款4.5亿两,分39年还清,利息4厘,合计9.8亿

《辛丑条约》所涉及赔款按口计算,每两,共计4.5亿两,39清息四厘本息共计高达9.82亿两,各省"赔款"0.2亿两,总数达白银10亿两史称庚赔款笔巨款相于清政府财政收入12倍赔款配:俄28.97%德20.02%15.75%英11.25%7.73%美7.32%意5.91%比1.89%其余都足1%赔偿具体数目:俄130371120两、德90070515两、70878240、英50620545两、本34793100两、美32939055两、意利32939055两、比利8484345两、奥利4003920两、荷兰782100两其余43万余两由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挪威等享息4厘39清利息共500003000两本息合计900008000两海关税、盐税担保 条约签字清政府按期给列强赔款1904银价跌庚赔款按银价算于列19057月2强迫清政府庚赔款改金货债务并已经用银偿付赔款按金价折算补偿约8000000两      笔巨款款约三种形式:      1.债券:由清政府发五种债券,按摊数额交给各收执,并关税、盐税关税作担保帝主义遂各通商口岸50内关税划归外管理海关税务司管理     2.额外款:"镑亏借款"《辛丑条约》规定,赔款数目虽按银两计算,帝主义家货币用金,须按照白银市价折合金币,亏损,种亏损称"镑亏"(英货币金镑代表)清政府筹付笔额外支,19054月向汇丰银行订借英金百万镑,借款利息五厘,期限20     3.庚款办:美代表帝主义家利用"庚赔款"进行精神、文化侵略重要事传教、经商30余史密斯,曾于1906向美总统建议"退庚款"培植1907美通用"退庚款"教育提案,1909付诸实施1923起英、、意、比、荷各帝主义家竞相效仿,用款办起、、,甚至幼园     笔巨款没完,主要原:     1.战影响:第世界战期间,加入协约参战,作战胜,停止战败德、奥赔款支付;十月革命胜利,俄部庚款余额,苏俄亦1920宣布放弃;美、英、、荷四部庚款余额则改订偿付办      2.抗战争影响:19377月7,抗战争全面爆发停止赔款随着本侵略加剧,英美等帝主义家与本既利益冲突尖锐化,力赔款于英、美等于1938纷纷停止"庚赔款"至,共赔款白银已近6.532亿两,折合银元近10亿

《辛丑条约》清政府向各国赔款4.5亿两,分39年还清,利息4厘,合计9.8亿

6. 《辛丑条约》赔款要39年还清,清亡后,剩下的还赔吗?

晚清的历史是流血的历史。中国被迫打开大门,与许多大国签署了不平等的条约。其中,《辛丑条约》赔偿最多,需要4.5亿两白银!但是大清拿不出那么多,所以我不得不分期付款,并在39年内还清。如果包括本金和利息,将总共赔偿9.8亿两!这个数字非常糟糕。

西方列强进入北京后,李鸿章受慈禧太后之命与列强们进行谈判,无奈之下与他们签订了《辛丑条约》,这个条约规定中国要赔偿4.5亿两白银,造成了巨额的损失,但是因为清朝的落后腐朽即使被欺负也没有办法,如果不与列强们签订这个条约,清朝就会面对各国列强联军们的继续侵略,久而久之整个大清都将落入他手,国破家亡。看着眼前的这种条约,李鸿章虽然十分不齿,但是也只能咬着牙签订了这部条约。由于联军牵涉国家众多,因此关于条约的内容一直在协商,到了12月24日的时候,包括比利时、西班牙、荷兰以及八国列强等11国才共同和清朝政府签订了《议和大纲》。
等签订完之后,李鸿章回到家中便口吐黑血,多日忧思深重不思进食,在不久之后便命丧黄泉。可见,《辛丑条约》给中国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一定要赔偿4.5亿两白银,在当时经过不平等商议,这11国分别要求清政府对其中每一个参与战争的国家都要做出赔偿,一共赔偿4.5亿两,因为当时清朝人口一共有4.5亿人,因此便以这个数字表示对各国的敬意,历史上称之为“庚子赔款”。
当时的清政府早已腐朽不堪,肯定没有那么多钱拿出来赔偿他们,因此清朝统治者便要求分期付款,时间一共为39年,列强们也不傻,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既然提出要分期,那么就要有利息。4.5亿两的白银作为本金数目就已经很庞大了,再加上分期利息一共就达到了9.8亿两,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大约就是2352个亿。


中华民国成立,赔款终止。然而清政府的腐朽统治遭到了有识之士的不满,因此他们联合起来发动了辛亥革命反抗清王朝的统治,1912年在辛亥革命结束之后,大清王朝也拉下了它的帷幕,可是赔款还没有还清,新成立的中华民国需要接着还吗?利益是国家交往的第一要素,在清朝灭亡不久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中国也加入到了其中参与了战争,并且还获得了胜利。作为战胜国的一方,中华民国自然就停止了对德国、奥匈帝国和俄国等战败国的赔款,但是剩下其他国家的赔款还在继续。
后来,列强们为了获得中国的支持截止,到了1926年的时候,法、英、比利时、意大利和荷兰等国家的赔款也都被相继终止。但是还有一个国家的赔款一直在继续,这个国家就是日本。日本一直在从中国攫取利益发展自身。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发生之前,当时的掌权者依然在赔偿日本的款项,大概一直到了1939年这项赔款才彻底终止,中国自条约签订以后一共赔偿的总金额达到了5.76亿两白银。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大约就是1000个亿左右,至此这项条约中规定的中国要做出的赔款到这里才宣布了停止。

在1936年之前,日本将赔款用于在华的所谓的“文化事业”。1936年之后,则直接用于侵华战争之中。1939年1月15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宣布停止支付庚子赔款。从1902开始赔款,到1938年结束,其中的37年里,扣除返还的部分,中国实际赔款57600多万两。

7. 分39年还清的《辛丑条约》赔款在大清灭亡之后怎么办?

“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这是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等人在签订了《辛丑条约》之后所说的话。或许在晚清政治集团看来,外国列强在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之后还没有逼迫他们退位实在是仁至义尽。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慈禧太后在跟所有的人谈到《辛丑条约》的时候,都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激之情。
列强借助这次战争狮子大开口,以至于晚清政府甚至需要39年分期才能够还完战争赔款。那么相信大家一定都有一个疑问,签完《辛丑条约》之后,清朝在1912年辛亥革命之后就被彻底推翻了。那么剩下来的巨额战争赔款又该何去何从呢?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两个途径。第一个是新建立的政府接受原来的清政府遗留下来的赔款,第二个则是原本接受赔款的国家主动的退还赔款。
第一个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很多政府在刚建立的时候都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根基都不稳固。在这个时候和列强撕破脸没有任何的好处。所以在时代大背景之下,国民政府无能为力,无可奈何,只能暂时承认这些丧权辱国的条约。所以这就是短时间的自保之举。

但是列强退还赔款就没有那么简单了。"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句话常常用来形容某些行为,或者是话语背后真正意味。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任何事情都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明了的,而是各种复杂的因素综合在一起而作用产生的现实产物。所以,想要不被纷繁复杂的现象迷惑,就必须要有一双能够看透真相的慧眼。如果能够拥有这样的能力,那么也就不难解释上面的疑问了。
想要解开这个难题,就必须先从《辛丑条约》的前世今生开始做说起。1901年9月7日,清政府和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在接受赔款的各国中,俄国所得的赔款最多,德法英等国紧随其后。清政府也只能接受这样的结局。
 
但是当当时的驻美大使发现了美国的实际军费支出要远远低于他们战争所求的赔款的时候,事情的转机就来了。于是驻美大使就开始把这件事情公之于众,并且有意的引导舆论的导向。一些国内的人们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也开始自觉地抵制美货。所以在中国沿海地区打算开拓市场的厂商们全部都无功而返。后来事情已经发展到美国人无法控制新闻舆论了的地步了,他们只能选择退还一部分赔款。美国人不甘心自己这样已经吃到嘴的肥肉吐出去,所以他们也要求其他的国家也退还多余的赔款。
但是这些列强退还赔款绝对不是仅仅为了平息民怒这么简单。他们把退还回来的钱款全部都用在了培养留学生的身上。换而言之,他们也是在利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文化的改造和文化的移植。甚至还有的国家利用这笔钱培养两国之间的间谍。不仅如此,当国际银价跌落的时候,西方列强还要求政府重新划定赔款份额。

分39年还清的《辛丑条约》赔款在大清灭亡之后怎么办?

8. <辛丑条约>的赔款清政府还清了吗?还了多少?

《辛丑条约》的赔款总数在10亿两以上,后来由于形势的发展,经过延付、停付及退还,实际赔款并没有达到这个数目。
据历史资料统计,至1939年1月15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出通告宣称停止支付庚子赔款为止,1902-1938年这37年间,庚子赔款总计实付之数为6.64亿海关两,扣除美英等国退款等,中国实际支付给帝国主义的赔款数额共五亿七千六百多万两,约占总数的58%。
《辛丑条约》要求清政府为11国列强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当时,中国的人口大约4亿多,每人都要背负2两多白银的赔款。为赔偿,政府变本加厉压榨民众,引起强烈不满。中国海关也由英国人掌握,海关收入绝大部分成为赔款。清政府任命英国人赫德等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
从此,中国海关管理权被外国人操纵了近一个世纪。

扩展资料: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
1.赔款。清政府赔款各国(共11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
2.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3.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重要地区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
4.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其中这一条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帝国主义的工具。
5.对德、日"谢罪"。清政府分派亲王、大臣赴德、日两国表示"惋惜之意",在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之处建立石牌坊。
6.惩治附合过义和团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被监禁、流放、处死的官员共百多人。
7.设立外务部。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成为清政府与列强交涉的专门机构。
参考资料:人民网-辛亥溯百年 引燃革命那些事;
百度百科-庚子赔款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